精英家教网 > 初中语文 > 题目详情
下列句中加粗的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木兰户织(当......时)
B、昨夜见军帖(军中的文告)
C、辞爷娘去(早晨)
D、万里赴戎机(战争)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浙江省杭州市启正中学2012届九年级中考模拟语文试题 题型:048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下题。

  刘宠字祖荣,东莱牟平人,齐悼惠王之后也。悼惠王子孝王将闾,将闾少子封牟平侯,子孙家焉。父丕,博学,号为通儒。

  宠少受父业,以明经举孝廉①,除东平陵令,以仁惠为吏民所爱。母疾,弃官去。百姓将送塞道,车不得进,乃轻服遁归。

  后四迁为豫章太守,又三迁拜会稽太守。山民愿朴,乃有白首不入市井者,颇为官吏所扰。宠简除烦苛②,禁察非法,郡中大化③。征为将作大匠④。山阴县有五六老叟,厖⑤眉皓发,自若邪山谷间出,人赍百钱以送宠。宠劳之曰:父老何自苦?对曰:山谷鄙生,未尝识郡朝。它守时,吏发求民间,至夜不绝,或狗吠竟夕,民不得安。自明府下车以来,狗不夜吠,民不见吏。年老遭值圣明,今闻当见弃去,故自扶奉送。宠曰:吾政何能及公言邪?勤苦父老!为人选一大钱受之。

  宠前后历宰二郡,累登卿相,而清约省素,家无货积。尝出京师,欲息亭舍⑥,亭吏止之,曰:整顿洒埽,以待刘公,不可得止。宠无言而去,时人称其长者。以老病卒于家。

  [注]①明经:明晓经义;孝廉:汉代选拔官吏的科目之一,由荐举产生。

  ②简除烦苛:整顿革除烦法苛政。

  ③大化:大治。

  ④将作大匠:官名,掌管宫室、宗庙、陵寝及其他土木营建。

  ⑤厖(máng:花白眉毛,形容人的老态。

  ⑥亭舍:供旅客住宿休息的处所。

(1)

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

子孙焉(安家落户、定居)

B.

狗吠竟夕(有的)

C.

登卿相(多次)

D.

年老值圣明(遇到)

(2)

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意思不同的两项是

A.

清约省素

山不加增

B.

仁惠为吏民所爱

域民不封疆之界

C.

官吏所扰

公输盘我为云梯

D.

以老病卒

长勺

(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百姓将送塞道,车不得进,乃轻服遁归。

②吾政何能及公言邪?

(4)

刘宠有哪些优秀的品质?请根据文意,简要评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专项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石榴》,完成1~12题。
石榴

  ①五月过了,太阳增加了它的威力,树木都把各自的伞盖伸张了起来,不想再争妍斗艳的时候,有少数的树木却在这时开起了花来。石榴树便是这少数树木中的最可爱的一种。
  ②石榴有梅树的枝干,有杨柳的叶片,奇崛而不枯瘠,清新而不柔媚,这风度实兼备了梅柳之长,而舍去了梅柳之短。
  ③最可爱的是它的花,那对于炎阳的直射毫不辟易的深红色的花。单瓣的已够陆离,双瓣的更为华贵,那可不是夏季的心脏吗?
  ④单那小茄形的骨朵已经就是一种奇迹了。你看它逐渐翻红,逐渐从顶端整裂为四瓣,任你用怎样犀利的劈刀也都劈不出那样的匀称,可是谁用红玛瑙琢成了那样多的花瓶儿,而且还精巧地插上了花?
  ⑤单瓣的花虽没有双瓣者的豪华,但它却更有一段妙幻的演艺,红玛瑙的花瓶儿由希腊式的安普剌变为中国式的金罍——殷周时古味盎然的一种青铜器。博古家所命名的各种锈彩,它都是具备着的。
  ⑥你以为它真是盛酒的金罍吗?它会笑你呢。秋天来了,它对于自己的戏法好像忍俊不禁地破口大笑起来,露出一口的皓齿,那样透明光嫩的皓齿你在别的地方还看见过吗?
1.课文《石榴》的作者是                ,他是我国现代著名的                                    
2.给文中加粗字注音并解释字义。
(1)争斗艳(        )       
(2)奇崛  (        )        
(3)齿  (        )             
3.下列加粗词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看到弟弟那顽皮的样子,奶奶忍俊不禁地笑了。
B.“杨贵妃”那丰腴的面庞,柔媚的舞姿,给观众留下了极其难忘的印象。
C.这枯瘠的土地生长着奇崛的梅树仿佛它们本身就具有了意境。
D.这部电脑动画制作的古味盎然、光怪陆离的景象,会让小朋友们大开眼界。
4.第①段文字运用了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
                                                                                  
5.第①段文字中最能表达作者对石榴树感情的句子是哪句?
                                                                                  
6.第②段写石榴的枝干和叶片,从中可以看出它有什么特点?
                                                                                  
7.第③段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石榴花的?
                                                                                  
8.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④段的内容。
                                                                                  
9.第⑤段中“红玛瑙的花瓶儿”指石榴的                ;“中国式的金罍”指石榴的               。 10.第⑤段中“妙幻的演艺”是指什么?
                                                                                  
11.文章的第⑦⑧⑨段文字有什么作用?
                                                                                  
12.选择你熟悉和喜爱的一种花草,模仿文章,写一篇状物的记叙文。
要求:(1)题目自拟。
   (2)寄托自己的思想感情,或阐发一定的哲理。
   (3)200字左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点击新版全程测试卷  初一语文(上) 题型:048

阅读文章,回答1~10题。

红花草

  ①也许因为我在江南农村长期生活过的缘故,我特别难忘那朴实无华的红花草。

  ②红花草,也称紫云英,是一种生命力很强的草木植物。南方的水稻种植区里,遍野都有她的足迹。还在早春时节,歇冬的农田仍无生机,倔的红花草就从隔年的稻田周围,争先恐后地萌发出来。她那葱绿的羽叶,浅倚着冻土,嫩茎上开着一朵带霜zhu@露的小红花,恰如举着一支小火把,把大地煨得像块红玛瑙,真美。

  ③然而,我对红花草的喜爱,还不单因为她那如火如t*的生命力,更在于她那朴实、崇高的情怀。

  ④数九隆冬,万物萧疏,红花草却冲风冒雪地生长着,她的生命力何等蓬勃!春暖花开,百花争艳,红花草又无意争春,默默无闻地扎根成长。她的品格何等谦逊!暮春将临,落英缤纷,红花草更到了全盛时期:这时,她的花深蕴着香,香气弥漫,空气好像(1)进了糖丝,使无数蜜蜂为之颠狂,终日绕着她采蜜。驰誉中外的“紫云英蜜”,就从这时开始萌出那琥色的柔光。一到插秧季节,红花草又慷慨地被翻进土里,泡入水中,变成了好的绿肥,为迎接更大的丰收牺牲自己。

  ⑤红花草,活着,敢斗残冬,无意争春,一心为美好的生活酿蜜;死时,默默无怨,死得其所,给永恒的土地再添厚肥。是的,红花草不名贵,不浓艳,也难入观赏之林。但,她那火苗似的不熄的生命,所需极少贡献殊多的无私的精神,不正是一种崇高人格的象征吗?

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  )

(  )

香(  )

(  )

2.根据注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带霜zhu@(  )露

如火如t*(  )

3.文中标(1)的空缺处应填的词是

[  ]

A.渗

B.装

C.拌

D.掺

4.指明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方法。

①南方的水稻种植区里,遍野都有她的足迹。

(  )

②她那葱绿的羽叶,浅倚着冻土,嫩茎上开着一朵带霜zhu@露的小红花,恰如举着一支小火把,把大地煨得像块红玛瑙,真美。

(  )

③但,她那火苗似的不熄的生命,所需极少贡献殊多的无私的精神,不正是一种崇高人格的象征吗?

(  )

5.结合语境理解加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  ]

A.驰誉中外的“紫云英蜜”,“驰誉中外”的意思是驰名国内外。

B.还不单因为她那如火如t*的生命力,“如火如t*”可解释为像火那样红,像荼草那样白,形容生命力旺盛的样子。

C.红花草又慷慨地被翻进土里,“慷慨”在这里可理解为充满正气,情绪激昂。

D.香气弥漫,“弥漫”的意思是指烟尘、雾气水等充满、布满空间。

6.第②段表达的主要意思是

[  ]

A.介绍红花草的特点

B.红花草十分美丽

C.表现红花草顽强的生命力

D.说明这种植物的生态特点

7.第④段作者以时间为序,表现了红花草朴实崇高的情怀,请依次指出红花草各时段所具有的精神和品德。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8.细读选文,看看第②段与第④段在意义上属何种关系?文中哪句话表现了这种关系?表现这种关系的关联词语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

9.文中揭示象征意义的句子是哪句?

________________

10.下面是对选文的结构分析,指出正确的一项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同步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课内精读。
  庚寅冬,予自小港欲入蛟州城,命小奚以木简束书从。时西日沉山,晚烟萦树,望城二里许。因问渡者:“尚可得南门开否?”渡者熟视小奚,应曰:“徐行之,尚开也;速进,则阖。”予愠为戏。趋行及半,小奚仆,束断书崩,啼未即起。理书就束,而前门已牡下矣。  
  予爽然,思渡者言近道。天下之以躁急自败,穷募无所归宿者,其犹是也夫!
1、下列加粗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望城二里(左右)
B、暮而无所归宿者(贫穷)     
C、予为戏(怨恨)
D、问渡者(于是)
2、下列句中加粗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和(   )。
A、断书崩   
B、人不知而不   
C、以木简书从   
D、予为戏
3、文中渡者所言“徐行之,尚开也;速进,则阖”。是否有道理?渡者之言是戏言吗?如果不是,从文中哪个词可以看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予爽然,思渡者言近道。”作者从行路这件小事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渡者说:“徐行之,尚开也;速进,则阖。”他这样说的依据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你学完本文后受到了哪些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学习与评价  八年级(初中二年级)(下) 题型:048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1.下列各句中加粗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庆历中有布衣毕昇  庆历:宋仁宗年号

B.薄如钱唇      钱唇:铜钱的边缘

C.有奇字素无备者   奇字:笔画复杂的字

D.文理有疏密     文理:纹理、质地

2.下列两组语句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

  以

A.两个“为”字相同,两个“以”字也相同

B.两个“为”字不同,两个“以”字也不同

C.两个“为”字相同,两个“以”字不相同

D.两个“为”字不同,两个“以”字相同

3.下列各句中“其”字指代的内容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

A.法:用胶泥刻字        (指代毕昇)

B.以手拂之,印自落       (指铁板)

C.则以一平板按面        (指铁框)

D.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指先设的铁板)

4.填空。

①《活板》一文介绍了活版印刷的方法。从大方面来说,分为两个步骤:________。制版这一步骤中,又分为________两个步骤。制备活字和排版中又分为若干小的步骤。这一做事的步骤本身,就决定了文章说明的顺序。如果打乱这个顺序说明,势必造成条理混乱,使读者抓不住要领。

②按照做事的程序来写,还要适当交代为什么这样做和有关问题,一点不交代,会使读者对做法产生怀疑,缺乏说服力;交代过多,又会喧宾夺主。《活板》一文,就很好地注意了适当的交代。如为什么不用“木头”刻活字呢?“木头”不是更坚固吗?文中指出“________________”。又如,活字那么多,怎么保存?文中指出:________________。有奇字素无备者怎么办?文中指出:________________等等,文中都有适当交代。此外,文章对版印书籍的历史,毕昇发明的活字的下落也有简明清楚的交代,这些在文章的________段和________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048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若夫日出而林开,云归而岩穴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2)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大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解释文中加粗字。

[  ]

霏(  )

暝(  )

晦(  )

伛偻(  )

提携(  )

野蔌(  )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粗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

A

B

C

D

3)选文(1)段先写________之景,再写________之景,最后收笔,引出人之乐亦无穷也。

4)选文(2)段文字层次清晰,条理分明,依次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内容,其核心内容是________。采用的是________的句法,描绘了一幅________的图画。

5)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若夫”、“至于”用在上下段的开头,具有过渡和转换的作用,与《岳阳楼记》一文中的“至若”一词相似。

B.“泉香而酒洌”中的“洌”与“寒风凛冽”一词中的“冽”意思相同。

C.“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可译为:“宴会畅饮的乐趣,不在于音乐。”

D.“朝而往,暮而归”中的两个“而”字用法完全相同。

6)怎样理解“太守醉也”中的“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06年湖南省长沙市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语文试卷 题型:048

阅读下面文段。按要求答题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

下列加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

谈笑有鸿儒(博学的人)

B.

可爱者甚(多)

C.

陶后有闻(少)

D.

乎众矣(适宜)

(2)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文言句子的大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简要回答问题。

(1)甲文中统领全文、表明作者品德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

(2)乙文中多次提到菊和牡丹,这样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4)

甲文先说“斯是陋室”,结尾又说“何陋之有”,是否自相矛盾?请简要分析。

(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甲文表现作者安贫乐道的情趣,乙文表现作者洁身自好的高贵品质。

B.

甲乙两文都是托物言志的名篇,文字优美,意味深远。

C.

“铭”和“说”都是古代文体,“铭”侧重于议论,“说”侧重于叙事。

D.

甲文句式整齐,对仗工整;乙文语言精练,骈散相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048

阅读下面文段,按要求答题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技,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下列加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谈笑有鸿儒(博学的人)
B.可爱者甚(多)
C.陶后有闻(少)
D.乎众矣(适宜)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文言句子的大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________

(3)简要回答问题。

①甲文中统领全文、表明作者品德的语句是________

②乙文中多次提到菊和牡丹,这样写的作用是________

(4)甲文先说“斯是陋室”,结尾又说“何陋之有”,是否自相矛盾?请简要分析。

________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甲文表现作者安贫乐道的情趣,乙文表现作者洁身自好的高贵品质。

B.甲乙两文都是托物言志的名篇,文字优美,意味深远。

C.“铭”和“说”都是古代文体,“铭”侧重于议论,“说”侧重于叙事。

D.甲文句式整齐,对仗工整;乙文语言精练,骈散相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山东省中考真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文言文阅读。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篛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1.下列句子中加粗的字解释有误的-项是(   )
A.罔不势象形(顺着、就着)
B.高可二黍(上下)
C.佛印绝弥勒(同类)
D.听茶声然(好像)
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粗的词语。
卧右膝,右臂支船(   )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