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语文 > 题目详情
给加粗字注音正确的是
赏(     ) 白(     ) 着(     ) 活(     )脚(     )

A、jiàn;xī;lǔ;yuè;huái
B、jiàn;xī;lǚ;yuè;luǒ
C、jiàn;qī;lǚ;yuè;huái
D、jiàn;xī;lǚ;yuè;huái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语文教研室 题型:048

阅读下面诗文,回答问题。

春之怀古

张晓风

  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当绿意内敛的山头,一把雪再也撑不住了,噗噗的一声,将冷脸笑成花面,一首澌澌然的歌便从云端唱到山麓,从山麓唱到低低的荒村,唱入篱落,唱入一只小鸭的黄蹼,唱入软溶溶的春泥——软如一床新翻的棉被的春泥。

  那样娇,那样敏感,却又那样浑沌无涯。一声雷,可以无端的惹哭满天的云,一阵杜鹃啼,可以斗急了一城杜鹃花,一阵风起,每一棵柳都吟出一则则白茫茫、虚飘飘,说也说不清、听也听不清的飞絮,每一丝飞絮都是一件柳的分号。反正,春天就是这样不讲理,不逻辑,而仍可以好得让人心平气和。

  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满塘叶黯花残的枯梗抵死苦守一截老根,北地里千宅万户的屋梁受尽风欺雪压犹自温柔地抱着一团小小的空虚的燕巢。然后,忽然有一天,桃花把所有的山村水廓都攻陷了。柳树把皇室的御沟和民间的江头都控制住了。春天有如旌旗鲜明的王师,因长期虔诚的企盼祝祷而美丽起来。

  而关于春天的名字,必然曾经有这样的一段故事:在《诗经》之前,在《尚书》之前,在仓颉造字之前,一只小羊在吃草时猛然感到的多汗,一个孩子在放风筝时猛然感到的飞腾,一双患风湿痛的腿在猛然间感到的舒活,千千万万双在溪畔,在塘畔,在江畔浣纱的手所猛然感到的水的血脉……当他们惊讶地奔走互告的时候,他们决定将嘴噘成吹口哨的形状,用一种愉快的耳语的声量来为这季节伞——“春”。

  鸟又可以开始丈量天空了。有的负责丈量天的蓝度,有的负责丈量天的透明度,有的负责用那双翼丈量天的高度和深度。而所有的鸟全不是好的数学家,他们吱吱喳喳地算了又算,核了又核,终于还是不敢宣布统计数字。

  至于所有的花,已交给蝴蝶去点数。所有的蕊,交给蜜蜂去编册。所有的树,交给风去纵宠。而风,交给檐前的老风铃去一一记忆,一一垂询。

  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或者,在什么地方,它仍然是这样的吧?穿越烟囱与烟囱的黑森林,我想走访那踯躅在遥远年代中的春天。

(1)给加粗字注音。

(  )

(  )

(  )

花残(  )

(  )

旗(  )

诚(  )

纱(  )

踯躅(  )(  )

   

(2)第①至第③段分别描写了春天或春天时大地的哪些特点?(每句限8字以内)

①第1段写春天带给大地的________________;

②第2段写春天________________;

③第3段写春天________________。

(3)对第④段描述的内容,分析概括最为贴切的一项是

[  ]

A.想像我们的先人在春天到来时的生活情景。

B.揣摩我们的先人感受着春天和造出“春”字的情形。

C.交代我们的先人是如何发出“春”字的字音的。

D.讲述古人关于春的故事,交待“春”字的来历。

(4)第5、6两段描述了春来时“鸟”、“蝴蝶”、“蜜蜂”的活动,主要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技巧?借此表现了春来时大地上的什么特点?

(5)下列对本文的分析和鉴赏,正确的三项是

[  ]

A.第2段中说春天就是这样“不讲理”“不逻辑”,表现了作者对春天又爱又恨的矛盾心理。

B.第4段中“在《诗经》之前,在《尚书》之前,在仓颉造字之前”一句,用排比句法,由远及近,既突出时代之久远,更突现了我们的先人爱春的优良传统。

C.末段中“烟囱与烟囱的黑森林”喻指现代工业社会,文中多次用了“春天曾经是这样”,意味着如今的春天已经不是这样了。

D.本文构思奇巧,独辟蹊径,从怀古的角度,写出了新意。

E.本文语言活泼生动,新颖别致,在细致传神的描写之中,也不乏幽默之笔,亦庄亦谐,令人回味无穷。

F.本文对我们祖先怎样感受春天,进行了大胆的猜想,写得声色并现,淋漓尽致,充满情趣。

(6)文题“春之怀古”有什么含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048

阅读下面诗文,回答问题。

春之怀古

张晓风

  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当绿意内敛的山头,一把雪再也撑不住了,噗噗的一声,将冷脸笑成花面,一首澌澌然的歌便从云端唱到山麓,从山麓唱到低低的荒村,唱入篱落,唱入一只小鸭的黄蹼,唱入软溶溶的春泥——软如一床新翻的棉被的春泥。

  那样娇,那样敏感,却又那样浑沌无涯。一声雷,可以无端的惹哭满天的云,一阵杜鹃啼,可以斗急了一城杜鹃花,一阵风起,每一棵柳都吟出一则则白茫茫、虚飘飘,说也说不清、听也听不清的飞絮,每一丝飞絮都是一件柳的分号。反正,春天就是这样不讲理,不逻辑,而仍可以好得让人心平气和。

  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满塘叶黯花残的枯梗抵死苦守一截老根,北地里千宅万户的屋梁受尽风欺雪压犹自温柔地抱着一团小小的空虚的燕巢。然后,忽然有一天,桃花把所有的山村水廓都攻陷了。柳树把皇室的御沟和民间的江头都控制住了。春天有如旌旗鲜明的王师,因长期虔诚的企盼祝祷而美丽起来。

  而关于春天的名字,必然曾经有这样的一段故事:在《诗经》之前,在《尚书》之前,在仓颉造字之前,一只小羊在吃草时猛然感到的多汗,一个孩子在放风筝时猛然感到的飞腾,一双患风湿痛的腿在猛然间感到的舒活,千千万万双在溪畔,在塘畔,在江畔浣纱的手所猛然感到的水的血脉……当他们惊讶地奔走互告的时候,他们决定将嘴噘成吹口哨的形状,用一种愉快的耳语的声量来为这季节伞——“春”。

  鸟又可以开始丈量天空了。有的负责丈量天的蓝度,有的负责丈量天的透明度,有的负责用那双翼丈量天的高度和深度。而所有的鸟全不是好的数学家,他们吱吱喳喳地算了又算,核了又核,终于还是不敢宣布统计数字。

  至于所有的花,已交给蝴蝶去点数。所有的蕊,交给蜜蜂去编册。所有的树,交给风去纵宠。而风,交给檐前的老风铃去一一记忆,一一垂询。

  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或者,在什么地方,它仍然是这样的吧?穿越烟囱与烟囱的黑森林,我想走访那踯躅在遥远年代中的春天。

1)给加粗字注音。

(  )

(  )

(  )

花残(  )

(  )

旗(  )

诚(  )

纱(  )

踯躅(  )(  )

   

2)第①至第③段分别描写了春天或春天时大地的哪些特点?(每句限8字以内)

①第1段写春天带给大地的________________

②第2段写春天________________

③第3段写春天________________

3)对第④段描述的内容,分析概括最为贴切的一项是

[  ]

A.想像我们的先人在春天到来时的生活情景。

B.揣摩我们的先人感受着春天和造出“春”字的情形。

C.交代我们的先人是如何发出“春”字的字音的。

D.讲述古人关于春的故事,交待“春”字的来历。

4)第56两段描述了春来时“鸟”、“蝴蝶”、“蜜蜂”的活动,主要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技巧?借此表现了春来时大地上的什么特点?

5)下列对本文的分析和鉴赏,正确的三项是

[  ]

A.第2段中说春天就是这样“不讲理”“不逻辑”,表现了作者对春天又爱又恨的矛盾心理。

B.第4段中“在《诗经》之前,在《尚书》之前,在仓颉造字之前”一句,用排比句法,由远及近,既突出时代之久远,更突现了我们的先人爱春的优良传统。

C.末段中“烟囱与烟囱的黑森林”喻指现代工业社会,文中多次用了“春天曾经是这样”,意味着如今的春天已经不是这样了。

D.本文构思奇巧,独辟蹊径,从怀古的角度,写出了新意。

E.本文语言活泼生动,新颖别致,在细致传神的描写之中,也不乏幽默之笔,亦庄亦谐,令人回味无穷。

F.本文对我们祖先怎样感受春天,进行了大胆的猜想,写得声色并现,淋漓尽致,充满情趣。

6)文题“春之怀古”有什么含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12年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 《社戏》练习卷 题型:现代文阅读

一盏油灯

生日这一天,我又点燃了这盏灯,一盏极普通又极不普通的小油灯。

一个洗得透明的墨水瓶,瓶盖上加放着一块乾隆年间的长钱,一根鸡肠线从钱眼中穿过,在通往钱眼处的肠线上包了一块用空的牙膏皮,粗细与线眼相宜,在瓶里添上煤油或柴油,灯就可以点燃了。

随着摇曳的灯光,我的思绪又回到了令人魂牵梦萦的往事之中。

30年前,5岁的我随当教师的母亲住在山区一个小学校里。这里山清水秀,但很贫瘠,没有电灯,家家户户都用自制的洋油灯。晚自习的时候,学生们便点燃起一盏盏大小不一的油灯,暗淡的光环辉映出一双双求知的眼睛,几十盏汇集在一起,宛如一片星星。

尚不谙世,我便开始学着做油灯,但总也做不好,还弄得满手油墨污垢。钟情和好奇驱使我悄悄拿了临窗口坐着的那位小姐姐的油灯,倒掉瓶里几近枯竭的油,用一块塑料布包好,藏在贴身的背心里。

夜深了,妈妈批改完作业,在昏暗的油灯下做油灯。我问妈妈,是给三儿做的吗?妈妈说,你还小,我是给班上的女学生巧巧做的,她的油灯不知被哪个淘气鬼拿去了,哭得好伤心。

我的心咯噔一下,手不由自主地捏住了那盏不属于我的油灯。

当妈妈看见我用渗着汗水的小手摸出那盏油灯时,一向慈祥的脸上显露出一丝令我陌生的表情,右手也随即高高举起。但妈妈的手并没有落下来,她可能已从我滑落的泪珠中看到了悔恨和委屈,看到了我本善良。

清晨,妈妈叫醒我,送给我这盏属于我的小油灯,并嘱咐我后来才渐渐明白的几句话。妈妈说,有了灯,就没有了黑暗,没有了恐惧;有了灯,就不会走错道儿,干错事儿。

17岁那年我投笔从戎到塞外,临行前我带着亲人的嘱托,油灯伴我上路,伴我远行。在那风沙肆虐的北疆,油灯与我相厮守,为我驱散寒冷,消除寂寞,打发无聊。

在提干不久,我又奉命到了硝烟弥漫的老山前线。猫耳洞里油灯骤然亮起,毒蛇、蝎子、山蚂蟥便仓皇逃离。油灯为我驱走死亡的阴影,伴我凯旋。那个时候,我才真正感觉到油灯已经溶进了我的生命。

我曾涉足祖国的大江南北,我不曾留恋,更不曾沉迷,我丢不下那盏与我朝夕相处,生死相依的小油灯。我愿用躯体作瓶,血液作油,筋骨作捻,去燃烧,直到生命的尽头。

1.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   ) 贫(   ) (   )世 肆(   )

2.解释。

①谙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投笔从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在第一段说他这盏灯“极普通”又“极不普通”。

(1)说这盏灯“极普通”是因为(不超过15个字)

(2)说这盏灯“极不普通”是因为(不超过20个字)

4.第4段画线部分是对教室里油灯的描写,其作用是(不超过18个字)

5.“令我陌生的表情”,为什么不直接说,而要这样说?(不超过15个字)

6.“油灯已经溶进了我的生命”的意思是(不超过15个字)

7.下列对文章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三项是(   )(   )(   )

A.开头写“生日”这天晚上点燃这盏小油灯,是为了与“妈妈送的”及“油灯已溶进我的生命”相照应。

B.本文的主旨是歌颂油灯的光明正大、勇敢无畏的优秀品质。

C.本文是一篇记叙性的散文,主要采用了夹叙夹议的表现手法。

D.本文也可以说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小油灯成了我的象征。

E.妈妈送我小油灯时嘱咐我的话,是教育我要保存好这盏灯,记住这次教训,好好做人。

F.“我不曾留恋,更不曾沉迷”,反衬了小油灯在我人生历程中的重要作用。

8.第11节“那个时候”指什么时候?用文中的话加以回答。

9.文章最后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1+1轻巧夺冠·优化训练 语文 八年级下册 (苏教版) 银版 苏教版 题型:048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报秋

宗璞

  ①似乎刚过完春节,什么都还来不及呢,已是长夏天气,让人懒洋洋地像只猫,一家人夏衣尚未打点好,猛然却见玉簪花那雪白的圆鼓鼓的棒槌,从拥挤着的宽大的绿叶中探出头来。我先是一惊,随即怅然。这花一开,没几天便是立秋。以后便是处暑便是白露便是秋分便是寒露,过了霜降,便立冬了。真真的怎么得了!

  ②这花的生命力极强,随便种种,总会活的。不挑地方,不拣土壤,而且特别喜欢背阴处,把阳光让给别人,很是谦让。据说花瓣可以入药。还有人来讨那叶子,要捣烂了治脚气。我说它是生活上向下比,工作上向上比,算得一种玉簪花精神罢。

  ③我喜欢花,却没有侍弄花的闲情。因有自知之明,不敢邀名花居留,只有时要点草花种种。有一种太阳花又名死不了,开时五色缤纷,杂在草间很好看。种了几次,都不成功。“连死不了都种死了。”我常这样自嘲。

  ④玉簪花却不同,从不要人照料,只管自己蓬勃生长。往后院月洞门小径的两旁,随便移栽了几个嫩芽,次年便有绿叶白花,点缀着夏末秋初的景致。我的房门外有一小块地,原有两行花,现已形成一片,绿油油的,完全遮住了地面。在晨光熹微或暮色朦胧中,一柄柄白花擎起,隐然如绿波上的白帆,不知驶向何方。有些植物的繁茂枝叶中,会藏着一些小活物,吓人一跳。玉簪花下却总是干净的。可能因气味的缘故,不容虫豸近身。

  ⑤花开有十几朵,满院便飘着________。不是丁香的________,不是桂花的________,也不是荷花的那种________。它的香比较强,似乎有点醒脑的作用。采几朵放在养石子的水盆中,房间里便也飘散着香气,让人减少几分懒洋洋,让人心里警惕着:秋来了。

  ⑥秋是收获的季节,我却是两手空空,一年、两年过去了,总是在不安和焦虑中。怪谁呢,很难回答。

  ⑦久居异乡的兄长,业余喜好诗词。前天寄来南宋词人朱敦儒的西江月:

  日日深杯酒满,朝朝小圃花开,自歌自舞自开怀,无拘无束无碍。

  青史几番春梦,红尘多少奇才,不消计较与安排,领取而今现在。

  ⑧我把“领取而今现在”一句反复吟哦,觉得这是一种悠然自得的境界。其实不必深杯酒满,不必小圃花开,只在心中领取,便得消遥。

  ⑨领取自己那一份,也有品味把玩、获得的意思。那么,领取秋,领取冬;领取四季,领取生活罢。

(1)

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①棒(  )  ②起(  )  ③遥(  )  ④虫(  )

(2)

文章第⑤段横线上依次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A.

幽香  甜香  清香  芳香

B.

芳香  清香  甜香  幽香

C.

芳香  幽香  甜香  清香

D.

清香  芳香  清香  甜香

(3)

作者在第①段中写到看见玉簪花开,“先是一惊,随即怅然。”作者为什么吃惊?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联系全文看,作者为什么怅然?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作者在第③段写自己种太阳花的经历,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具体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鉴赏,正确的两项是

A.

玉簪花的芳香似乎有点醒脑的作用,可以提醒人们秋的到来,让人减少一些惰性。

B.

本文的主旨可以概括为主要赞美那种“生活上向下比,工作上向上比”的玉簪花精神。

C.

作者对“领取而今现在”一句的吟哦让人体味到一种悠然自得、面对现实的人生态度。

D.

作者把玉簪花的绿描写为“绿波”,使人联想到生活的长河,有广阔的空间感和深邃的时间感。

(7)

文章最后一段连用了五个“领取”,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轻巧夺冠优化训练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 题型:048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报秋

宗璞

  ①似乎刚过完春节,什么都还来不及呢,已是长夏天气,让人懒洋洋地像只猫,一家人夏衣尚未打点好,猛然却见玉簪花那雪白的圆鼓鼓的棒槌,从拥挤着的宽大的绿叶中探出头来。我先是一惊,随即怅然。这花一开,没几天便是立秋。以后便是处暑便是白露便是秋分便是寒露,过了霜降,便立冬了。真真的怎么得了!

  ②这花的生命力极强,随便种种,总会活的。不挑地方,不拣土壤,而且特别喜欢背阴处,把阳光让给别人,很是谦让。据说花瓣可以入药。还有人来讨那叶子,要捣烂了治脚气。我说它是生活上向下比,工作上向上比,算得一种玉簪花精神罢。

  ③我喜欢花,却没有侍弄花的闲情。因有自知之明,不敢邀名花居留,只有时要点草花种种。有一种太阳花又名死不了,开时五色缤纷,杂在草间很好看。种了几次,都不成功。“连死不了都种死了。”我常这样自嘲。

  ④玉簪花却不同,从不要人照料,只管自己蓬勃生长。往后院月洞门小径的两旁,随便移栽了几个嫩芽,次年便有绿叶白花,点缀着夏末秋初的景致。我的房门外有一小块地,原有两行花,现已形成一片,绿油油的,完全遮住了地面。在晨光熹微或暮色朦胧中,一柄柄白花擎起,隐然如绿波上的白帆,不知驶向何方。有些植物的繁茂枝叶中,会藏着一些小活物,吓人一跳。玉簪花下却总是干净的。可能因气味的缘故,不容虫豸近身。

  ⑤花开有十几朵,满院便飘着________。不是丁香的________,不是桂花的________,也不是荷花的那种________。它的香比较强,似乎有点醒脑的作用。采几朵放在养石子的水盆中,房间里便也飘散着香气,让人减少几分懒洋洋,让人心里警惕着:秋来了。

  ⑥秋是收获的季节,我却是两手空空,一年、两年过去了,总是在不安和焦虑中。怪谁呢,很难回答。

  ⑦久居异乡的兄长,业余喜好诗词。前天寄来南宋词人朱敦儒的西江月:

  日日深杯酒满,朝朝小圃花开,自歌自舞自开怀,无拘无束无碍。

  青史几番春梦,红尘多少奇才,不消计较与安排,领取而今现在。

  ⑧我把“领取而今现在”一句反复吟哦,觉得这是一种悠然自得的境界。其实不必深杯酒满,不必小圃花开,只在心中领取,便得消遥。

  ⑨领取自己那一份,也有品味把玩、获得的意思。那么,领取秋,领取冬;领取四季,领取生活罢。

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①棒(  )  ②起(  )

遥(  )  ④虫(  )

2.文章第⑤段横线上依次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A.幽香  甜香  清香  芳香

B.芳香  清香  甜香  幽香

C.芳香  幽香  甜香  清香

D.清香  芳香  清香  甜香

3.作者在第①段中写到看见王簪花开,“先是一惊,随即怅然。”作者为什么吃惊?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联系全文看,作者为什么怅然?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在第③段写自己种太阳花的经历,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具体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鉴赏,正确的两项是

[  ]

A.玉簪花的芳香似乎有点醒脑的作用,可以提醒人们秋的到来,让人减少一些惰性。

B.本文的主旨可以概括为主要赞美那种“生活上向下比,工作上向上比”的玉簪花精神。

C.作者对“领取而今现在”一句的吟哦让人体味到一种悠然自得、面对现实的人生态度。

D.作者把玉簪花的绿描写为“绿波”,使人联想到生活的长河,有广阔的空间感和深邃的时间感。

7.文章最后一段连用了五个“领取”,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048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一盏油灯

  ①生日这一天,我又点燃了这盏灯,一盏极普通又极不普通的小油灯。

  ②一个洗得透明的墨水瓶,瓶盖上加放着一块乾隆年间的长钱,一根鸡肠线从钱眼中穿过,在通往钱眼处的肠线上包了一块用空的牙膏皮,粗细与线眼相宜,在瓶里添上煤油或柴油,灯就可以点燃了。

  ③随着摇曳的灯光,我的思绪又回到了令人魂牵梦萦的往事之中。

  ④30年前,5岁的我随当教师的母亲住在山区一个小学校里。这里山清水秀,但很贫瘠,没有电灯,家家户户都用自制的洋油灯。晚自习的时候,学生们便点起一盏盏大小不一的油灯,暗淡的光环辉映出一双双求知的眼睛,几十盏灯汇集在一起,宛如一片星星。

  ⑤尚不谙世,我便开始学着做油灯,但总也做不好,还弄得满手油墨污垢。钟情和好奇驱使我悄悄拿了临窗口坐着的那位小姐姐的油灯,倒掉瓶里几近枯竭的油,用一块塑料布包好,藏在贴身的背心里。

  ⑥夜深了,妈妈批改完作业,在昏暗的油灯下做油灯。我问妈妈,是给三儿做的吗?妈妈说,你还小,我是给班上的女学生巧巧做的。她的油灯不知被哪个淘气鬼拿去了,哭得好伤心。

  ⑦我的心咯噔一下,手不由自主地捏住了那盏不属于我的油灯。

  ⑧当妈妈看见我用渗着汗水的小手摸出那盏油灯时,一向慈祥的脸上显露出一丝令我陌生的表情,右手也随即高高举起。但妈妈的手并没有落下来,她可能已从我滑落的泪珠中看到了悔恨和委屈,看到了我本善良。

  ⑨清晨,妈妈叫醒我,送给我这盏属于我的小油灯,并嘱咐我后来才渐渐明白的几句话。妈妈说,有了灯,就没有了黑暗,没有了恐惧;有了灯,就不会走错道儿,干错事儿。

  ⑩17岁那年我投笔从戎到塞外,临行前我带着亲人的嘱托,油灯伴我上路,伴我远行。在那风沙肆虐的北疆,油灯与我长相厮守,为我驱散寒冷,消除寂寞,打发无聊。

  在提干不久,我又奉命到了硝烟弥漫的老山前线。猫耳洞里油灯骤然亮起,毒蛇,蝎子,山蚂蟥便仓皇逃离。油灯为我驱走死亡的阴影,伴我凯旋。那个时候,我才真正感觉到油灯已经溶进了我的生命。

  我曾涉足祖国的大江南北,我不曾留恋,更不曾沉迷,我丢不下那盏与我朝夕相处,生死相依的小油灯。我愿用躯体做瓶,血液做油,筋骨做捻,去燃烧,直到生命的尽头。

(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  )  世(  )

(2)解词。

①谙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投笔从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在第1段说他这盏灯“极普通”又“极不普通”。

①说这盏灯“极普通”是因为(不超过15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说这盏灯“极不普通”是因为(不超过20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④段画线部分是对教室里油灯的描写,其作用是(不超过18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令我陌生的表情”,为什么不直接说,而要这样说?(不超过15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油灯已经溶进了我的生命”这一句有什么含义?(不超过15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下列对文章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三项是

[  ]

A.开头写“生日”这天晚上点燃这盏小油灯,是为了与“妈妈送的”及“油灯已经溶进了我的生命”相照应。

B.本文的主旨是歌颂油灯光明正大、勇敢无畏的优秀品质。

C.本文是一篇记叙性的散文,主要采用了夹叙夹议的表现手法。

D.本文也可以说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小油灯成了“我”的象征。

E.妈妈送“我”小油灯时嘱咐“我”的话,是教育“我”要保存好这盏灯,记住这次教训,好好做人。

F.“我不曾留恋,更不曾沉迷”,反衬了小油灯在“我”人生历程中的重要作用。

(8)第段“那个时候”指什么时候?用文中的话加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文章最后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