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语文 > 题目详情
依据《口技》填空。
文中写口技表演的以假乱真、惊慌欲逃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

A、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B、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C、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同步题 题型:默写题

依据《口技》填空。
(1)文中极写声响的多杂,盛赞表演者口技之“善”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写口技表演的以假乱真、惊慌欲逃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
(3)总写失火的声音之逼真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
(4)侧面烘托口技人表演技艺高的句子是(写出一句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然后完成文后的题。(12分)
向字典鞠躬
①据《今晚报》的一篇文章透露,大型电视剧《采桑子》拍摄现场“出现了一道好风景”:剧组中不少人都随身带着字典,一遇到吃不准的问题,就立刻向“老师”请教。主演陈小艺小姐说:“《采桑子》是一部历史剧,文化含量是很高的,自己深感才疏学浅,自然不敢掉以轻心。”这道“好风景”本人虽未能目睹,但还是有眼睛一亮之感。
②这些年来,总是见到“念白字”的新闻。比如苏轼的“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绮”读音为qǐ,指有花纹的丝织品,古诗中不是有“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吗?王菲却唱成了yi。又如小天后蔡依林在唱《怀念》时,将“未完的龃龉一句唱成了“未完的‘zǔyǔ’”。龃龉,正确的读音应是jǔ yǔ,本意指上下牙齿不对应,后用来比喻为意见不一致。蔡依林误jǔ为zǔ,想来是受了组、祖等宇的影响。最近掀起轩然大波的,是有“才女”之称的伊能静,她在新推出的专辑中唱苏轼的《念奴娇》,把“羽扇纶巾”的“纶”(guān),唱戒了“伦理道德”的“伦”。这是一种相当流行的误读。不过,伊能静还是值得称道的,她立即在自己的博客中公开道歉,并特地花了一天时间重新录音。和这些“念白字”的新闻相比,《采桑子》剧组“带着字典拍片”,犹如春风佛过田野,给我们带来了清新的空气。
③其实,在老一辈艺术家中,这种做法早已成为习惯。电影艺术家孙道临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的银幕形象风流倜傥,按今天的话说,绝对是个“帅哥”;演技更为精湛,一招一式,无不传神。然而他却是“艺高胆不大”,哪怕排练一首短诗,也会在包里装着一本《新华字典》备查,唯恐稍有闪失。正是几十年如一日的“严谨”,练就了他的台词功夫,在演艺界堪称有口皆碑:不仅嗓音浑厚,吐字清晰,而且发音准确,字正腔圆,没有在演出中念过什么白字。孙道临先生曾经真诚地说:“中国字那么多,念不出来没什么难为情;但如果想当然地乱念,那是对不起观众的。”
④由孙道临想到了巴金老人。巴老健在的时候,我们曾多次登门祝贺他的生日。他的书房里有一张简陋的狭小的书桌,《随想录》中的不少文章,便是在这张书桌上完成的,让人见了肃然起敬。我们每次去的时候,见到书桌上除了摊放着纸、笔之外,还有一本《现代汉语词典》。遇到一时想不起来的字,巴老总是会翻开词典,查清楚以后才肯落笔。这就是一代大家的写作态度。《随想录》的手稿本,我至少读过三遍,几乎投发现什么错字,原因大概就在此吧。在我的脑海里,经常会浮现出巴老查阅词典的景象。这是一个寻常的生活镜头,但它象征着一种高尚的文化精神。
⑤字典是知识的海洋,是智慧的宝库,是无声的老师。在校园学习阶段,是字典为我们释疑解惑,不断完善我们的知识结构,在我们工作以后,同样是字典为我们把关纠错,保证文化产品的内容质量和文字质量。一个懂得感恩的人,是不该否认字典在文化生活中的地位的。
⑥向字典鞠躬吧。从一个人对待字典的态度,是不难看出他的敬业精神和文化良知的。你说是吗?
【小题1】第②段画线句子中的错别字是         ,它的正确写法是       。(2分)
【小题2】第①段中“眼睛一亮”在文中的意思是                (2分)
【小题3】(4分)第③、④段中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1分)其作用是               ;(2分)第⑤段主要论述了                (1分)
【小题4】下面这段文字在文中最恰当的位置是          (2分)
艺术家如此,文学家如此,政治家又何尝不是如此?毛泽东主席便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在那兵荒马乱的年代,《辞源》伴随毛主席转战南北。毛主席深夜写作时,常常会在握笔疾书的间隙,停下来翻翻《辞源》。这是多么耐人寻味的历史细节。

A.②③之间 B.③④之间 C.④⑤之间 D.⑤⑥之间
【小题5】 参考《现代汉语词典》对词语的释义,在括号内选择正确的一个词语填在横线上。(2分)
郁达夫说“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就是说,要善于用小事情来           (反映、反应)社会,抒发感情,表现思想,        (揭示、揭晓)深刻的哲理和普遍规律,这就是“以小见大”。
《现代汉语词典》释义:
反映:动词(1)反照。比喻把客观事物的实质表现出来。(2)把情况、意见等告诉上级或有关部门。
反应:动词(1)机体收到体内或体外的刺激引起的相应的活动。名词(2)事情所引起的意见、态度或行为。
揭示:动词(1)公布,宣布(文告等)。(2)使人看见原来不容易看出来的失误
揭晓:动词公布(事情的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不详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对联中的典故》,完成后面小题。(共9分)
对联中的典故
①对联大家都不陌生。中华大地妙联佳对俯拾即是:“四面河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是镌刻在岳阳楼上的名联;“夜眠人静后,早起鸟啼先”是古代劝学的佳对;“虽然毫末技术,却是顶上功夫”是理发店的妙联。可见,生活处处有对联。
②对联,也叫楹联,俗称对子,是写在纸上、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联,一般由上联和下联构成。若有横批,它应对对联内容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③根据内容和用途划分,常见的对联有节日喜庆联、婚丧嫁娶联,名胜古迹联、自勉联、题赠联等。毛泽东在长沙第一师范读书时改写的“贵有恒,何须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是很有名的自勉联。鲁迅先生写给瞿秋白的对联“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则是充满革命情谊的题赠联。
④典故是诗文中经常引用的,有来历出处又为人们所公认的故事或词语。它源于社会生活实践,早于文字就在民间口头流传了。比如有了丢羊补牢不算晚的生活经历,才会产生文字的“亡羊补牢,犹未晚也”的典故。
⑤对联用典故,多以典喻今,以典起兴,以典褒贬,以典修辞,以典美文,以典突出主题,以典达到思想、意境艺术完美统一的效果。可见,典故于对联的重要性。因此,运用典故,要熟悉典故,积累典故,善于选择,使典故用得妥贴妙切。
⑥一要了解历史。多读点古书,熟悉典故,掌握典故。我国的典故多来自经史子集,但也有用现代典故的范例。
⑦二是注意典故的思想性,重视典故的教育作用。不论什么形式的文艺都要求有健康的思想性,才能美化人的心灵,起到教育作用,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典故不仅是前人留给我们的思想成果和宝贵精神财富,而且自身还包含着深刻的历史经验和精辟哲理,读来发人深思,耐人寻味,使人受到启迪和教育。“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正说明典故教育意义的久远和巨大。
⑧三要典故用得新颖,使典故在对联中有新鲜感。做到这点,要能“见人之所未见,言人之所未言”。善于从中发掘别人所没见到的思想,从新的高度加以理解,才能写出立意新颖、主题深刻的好对联,以引起读者的新鲜感,增强对联的感染力。
⑨四要讲究匠心技巧,活用典故。典故是现成的,但不是简单的照搬或强拉硬扯就算用典了,应在原有典故的基础上,采用变通的手法,创造异乎寻常的用法。如朱自清晚年在贫病交困中写的自勉联:
但得夕阳无限好;
何须惆怅近黄昏。
⑩这是用李商隐《乐游原》诗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稍加变动,用以表示作者在艰困的境遇中,对反帝斗争的坚定及对新的希望持有的乐观态度。
小题1:阅读选文,根据对联用典的要求填空。(3分)
对联中所引用的典故,要想“妥帖妙切”,就要了解历史,               。(每空4字)
小题2:结合【材料一】【材料二】说明下面这幅对联是如何妥帖妙切地使用典故的?并体会典故所表达的意思?(6分)
两岁苦兵戈,一统山河,肯容吴楚东南坼;
重湖惊梦影,万家劫火,怕说乾坤日夜浮。
(陈逢元在民国初写的岳阳楼联)
【材料一】杜甫《登岳阳楼》诗句及赏析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这是杜甫登岳阳楼而望故乡,触景感怀之作。其中“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洞庭浩瀚无边的气魄,成为歌咏洞庭湖最负盛名的名章佳句。 
“坼”“浮”两个字炼得好。“坼”,分裂;“浮”,漂浮荡漾。广袤数千里的吴、楚两地就因为有了这个湖,一下子断裂为二,这气势何等磅礴;而日、月、星辰仿佛都飘浮在这湖水上面,缓缓行进,这景象又何等宏丽。这两个字写出了洞庭湖浩瀚无际的磅礴气势,宏伟奇丽的景色,给读者勾勒出一幅气象万千的画面。
【材料二】
陈逢元,字桐喈。湖南大庸县人。擅长诗文联语,题联以川湘二省居多。他所生活的时代正值北洋军阀在帝国主义支持下分化为皖、奉、直三个派系时期。皖系军阀,主要首领是段祺瑞,掌握北系政府实权,控制安徽、浙江、山东、福建等省,靠日本支持和扶植。直系军阀,主要首领是冯国璋,其后为曹锟、吴佩孚。主要势力在直隶(今河北)、湖北、江苏、江西等省,由英、美两国扶植。奉系军阀,以张作霖为首,控制东北三省,依靠日本支持和扶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同步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现代文,完成1~3小题。
元青花之谜
  ①在青花瓷的家族里,元青花的名字一听就如雷贯耳。然而,元代青花瓷从诞生之日起,就给后世留下了众多的谜团。
  ②第一个谜就是它的纹饰为什么是蓝色的。蒙古人尚白尚蓝,是受波斯文化的影响。蒙古当时跟西域的关系十分密切,在13世纪初,由于成吉思汗异军突起,他和他的继承者多次征服了西亚、中亚,打通了中西文化交流的通道。大批阿拉伯人、波斯人和突厥人涌入中国,其中包括工匠、天文学家、医学家等,他们带来了西域的文化。蓝色是西域波斯文化的主色调,今天去中东我们依然可以看见到处都是以蓝色为主色调的建筑。
  ③第二个谜就是它的发展没有初创期,没有萌芽期,它是突然成熟的。过去任何一个瓷窖,其发展脉络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元青花则不然,你看见的时候,它就不是襁褓中的婴儿,而是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这有多种解释:有的说元青花不是元代早期出现的,而是元代中晚期出现的,那个时候,波斯人带来了现成的原材料和成熟的工艺,元青花直接受波斯文化的影响。另外一种说法是元代以后大量北方工匠南迁,他们绘画能力都比较强,他们来到南方的景德镇驻扎下来,在景德镇漂亮的瓷胎上重新开始作画,就跟一个画家到另外一个地方画画似的,只不过是换了纸,换了颜料而已,技艺上没有什么区别。元青花的这种突然成熟,从学术角度讲,至今还有很多问题尚待研究。
  ④第三个谜是元青花纹饰为什么题材众多。元青花跟其他瓷器的题材表现不一样,它的题材尤其多。元青花早期的题材大都是花卉、鸟兽、龙凤,后期才出现了人物题材。后期画人物的第一个原因是元青花受元曲和小说的影响,注意展现情节。第二个原因是在元朝后期,朱元璋没有拿下江山之前,曾长时间驻扎在景德镇。他对景德镇的瓷器生产应该有过影响,由于他对战争故事的关注,以人物为纹饰题材的作品开始逐渐增多。
  ⑤第四个谜是元青花造型硕大,大件瓷器特别多,如大盘、大罐、大瓶。土耳其的托布卡比官里有元青花大件瓷器几十件,都是中国当时出口的。元青花大器特别多有一个原因,就是跟蒙古人的性格有关。蒙古人性格粗犷,不拘小节。比如江西高安出土的元青花当中有一个“把杯”,所谓“把杯”,就是高足杯下面的足可以用手攥着。为什么做成这样的呢?因为元人是马上民族,他骑在马上,一只手腾出来就可以攥住这个杯子。“欲饮琵琶马上催”就是这个感觉。高安出土的这个“把杯”,上面写着两句诗非常有意思:“人生百年常在醉,算来三万六千场。”我能够活一百年,一年三百六十天,我天天喝醉一场,也无非三万六千场,人生苦短啊!
  ⑥元青花自其诞生之日起,就迅速繁荣起来。后来的明清两代,瓷器都以青花为主。元青花是汉族文化、西域波斯文化、蒙古文化的结晶。正是因为其产生的特殊历史背景和蕴藏的民族文化内涵,千百年来,它以扑朔迷离的光泽闪烁在历史的记忆中。
                         (根据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相关内容整理)
1.根据文本内容填空。
   作者从色调、____、____、____四个方面介绍了元代青花瓷的四大谜团。
2.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
  他对景德镇的瓷器生产应该有过影响,由于他对战争故事的关注,以人物为纹饰题材的作品开始逐渐增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为什么说“元青花是汉族文化、西域波斯文化、蒙古文化的结晶”?请整合文本信息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湖北省中考真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现代文,完成1~3小题。
元青花之谜
  ①在青花瓷的家族里,元青花的名字一听就如雷贯耳。然而,元代青花瓷从诞生之日起,就给后世留下了众多的谜团。
  ②第一个谜就是它的纹饰为什么是蓝色的。蒙古人尚白尚蓝,是受波斯文化的影响。蒙古当时跟西域的关系十分密切,在13世纪初,由于成吉思汗异军突起,他和他的继承者多次征服了西亚、中亚,打通了中西文化交流的通道。大批阿拉伯人、波斯人和突厥人涌入中国,其中包括工匠、天文学家、医学家等,他们带来了西域的文化。蓝色是西域波斯文化的主色调,今天去中东我们依然可以看见到处都是以蓝色为主色调的建筑。
  ③第二个谜就是它的发展没有初创期,没有萌芽期,它是突然成熟的。过去任何一个瓷窖,其发展脉络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元青花则不然,你看见的时候,它就不是襁褓中的婴儿,而是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这有多种解释:有的说元青花不是元代早期出现的,而是元代中晚期出现的,那个时候,波斯人带来了现成的原材料和成熟的工艺,元青花直接受波斯文化的影响。另外一种说法是元代以后大量北方工匠南迁,他们绘画能力都比较强,他们来到南方的景德镇驻扎下来,在景德镇漂亮的瓷胎上重新开始作画,就跟一个画家到另外一个地方画画似的,只不过是换了纸,换了颜料而已,技艺上没有什么区别。元青花的这种突然成熟,从学术角度讲,至今还有很多问题尚待研究。
  ④第三个谜是元青花纹饰为什么题材众多。元青花跟其他瓷器的题材表现不一样,它的题材尤其多。元青花早期的题材大都是花卉、鸟兽、龙凤,后期才出现了人物题材。后期画人物的第一个原因是元青花受元曲和小说的影响,注意展现情节。第二个原因是在元朝后期,朱元璋没有拿下江山之前,曾长时间驻扎在景德镇。他对景德镇的瓷器生产应该有过影响,由于他对战争故事的关注,以人物为纹饰题材的作品开始逐渐增多。
  ⑤第四个谜是元青花造型硕大,大件瓷器特别多,如大盘、大罐、大瓶。土耳其的托布卡比官里有元青花大件瓷器几十件,都是中国当时出口的。元青花大器特别多有一个原因,就是跟蒙古人的性格有关。蒙古人性格粗犷,不拘小节。比如江西高安出土的元青花当中有一个“把杯”,所谓“把杯”,就是高足杯下面的足可以用手攥着。为什么做成这样的呢?因为元人是马上民族,他骑在马上,一只手腾出来就可以攥住这个杯子。“欲饮琵琶马上催”就是这个感觉。高安出土的这个“把杯”,上面写着两句诗非常有意思:“人生百年常在醉,算来三万六千场。”我能够活一百年,一年三百六十天,我天天喝醉一场,也无非三万六千场,人生苦短啊!
  ⑥元青花自其诞生之日起,就迅速繁荣起来。后来的明清两代,瓷器都以青花为主。元青花是汉族文化、西域波斯文化、蒙古文化的结晶。正是因为其产生的特殊历史背景和蕴藏的民族文化内涵,千百年来,它以扑朔迷离的光泽闪烁在历史的记忆中。
                         (根据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相关内容整理)
1.根据文本内容填空。
作者从色调、____、____、____四个方面介绍了元代青花瓷的四大谜团。
2.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
他对景德镇的瓷器生产应该有过影响,由于他对战争故事的关注,以人物为纹饰题材的作品开始逐渐增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为什么说“元青花是汉族文化、西域波斯文化、蒙古文化的结晶”?请整合文本信息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文,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4分)

向字典鞠躬

薛景文

①据《今晚报》的一篇文章透露,大型电视剧《采桑子》拍摄现场“出现了一道好风景”:剧组中不少人都随身带着字典,一遇到吃不准的问题,就立刻向“老师”请教。主演陈小艺小姐说:“《采桑子》是一部历史剧,文化含量是很高的,自己深感才疏学浅,自然不敢掉以轻心。”这道“好风景”本人虽未能目睹,但还是有眼睛一亮之感。

    ②这些年来,总是见到“念白字”的新闻。比如苏轼的“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绮”读音为qǐ,指有花纹的丝织品,古诗中不是有“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吗?王菲却唱成了yǐ。又如小天后蔡依林在唱《怀念》时,将“未完的‘龃龉’”一句唱成了“未完的‘zǔyǔ’”。龃龉,正确的读音应是jǔyǔ,本意指上下牙齿不对应,后用来比喻为意见不一致。蔡依林误jǔ为zǔ,想来是受了组、祖等字的影响。最近掀起轩然大波的,是有“才女”之称的伊能静,她在新推出的专辑中唱苏轼的《念奴娇》,  把“羽扇纶巾” 的 “纶” (guān),唱成了“伦理道德”的“伦”。这是一种相当流行的误读。不过,伊能静还是值得称道的,她立即在自己的博客中公开道歉,并特地花了一天时间重新录音。和这些“念白字”的新闻相比,《采桑子》剧组“带着字典拍片”,犹如春风拂过田野,给我们带来了清新的空气。

    ③其实,在老一辈艺术家中,这种做法早已成为习惯。电影艺术家孙道临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的银幕形象风流倜傥,按今天的话说,绝对是个“帅哥”;演技更为精湛,一招一式,无不传神。然而他却是“艺高胆不大”,哪怕排练一首短诗,也会在包里装着一本《新华字典》备查,唯恐稍有闪失。正是几十年如一日的“严谨”,练就了他的台词功夫,在演艺界堪称有口皆碑:不仅嗓音浑厚,吐字清晰,而且发音准确,字正腔圆,没有在演出中念过什么白字。孙道临先生曾经真诚地说:“中国字那么多,念不出来没什么难为情;但如果想当然地乱念,那是对不起观众的。”

    ④由孙道临想到了巴金老人。巴老健在的时候,我们曾多次登门祝贺他的生日。他的书房里有一张简陋的狭小的书桌,《随想录》中的不少文章,便是在这张书桌上完成的,让人见了肃然起敬。我们每次去的时候,见到书桌上除了摊放着纸、笔之外,还有一本《现代汉语词典》。遇到一时想不起来的字,巴老总是会翻开词典,查清楚以后才肯落笔。这就是一代大家的写作态度。《随想录》的手稿本,我至少读过三遍,几乎没发现什么错字,原因大概就在此吧。在我的脑海里,经常会浮现出巴老查阅词典的景象。这是一个寻常的生活镜头,但它象征着一种高尚的文化精神。

    ⑤字典是知识的海洋,是智慧的宝库,是无声的老师。在校园学习阶段,是字典为我们释疑解惑,不断完善我们的知识结构;在我们工作以后,同样是字典为我们把关纠错,保证文化产品的内容质量和文字质量。一个懂得感恩的人,是不该否认字典在文化生活中的地位的。

    ⑥向字典鞠躬吧。从一个人对待字典的态度,是不难看出他的敬业精神和文化良知的。你说是吗?

13、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3分)

                                                                                    

14、第①段中“眼睛一亮”在文中的意思是                                

                                                                  。(3分)

15、第③、④段中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16、下面这段文字在文中组恰当的位置是(   )(3分)

艺术家如此,文学家如此,政治家又何尝不是如此?毛泽东主席便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在那兵荒马乱的年代,《辞源》伴随毛主席转战南北。毛主席深夜写作时,常常会在握笔疾书的间隙,停下来翻翻《辞源》。这是多么耐人寻味的历史细节。

A、②③之间    B、③④之间   C、④⑤之间   D、⑤⑥之间

17、参考《现代汉语词典》对词语的释义,选择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处。(2分)

郁达夫说“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就是说,要善于用小事情来        (反映、反应)社会,抒发感情,表现思想,        (揭示、揭晓)深刻的哲理和普遍规律,这就是“以小见大”。

《现代汉语词典》释义:

反映:动词(1)反照。比喻把客观事物的实质表现出来。

(2)把情况、意见等告诉上级或有关部门。

反应:动词(1)机体收到体内或体外的刺激引起的相应的活动。

名词(2)事情所引起的意见、态度或行为。

揭示:动词(1)公布,宣布(文告等)。(2)使人看见原来不容易看出来的失误。

揭晓:动词 公布(事情的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黄冈重点作业 初三语文(上) 题型:048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韩非子》说赛马的妙法,在于“不为最先,不耻最后”。这虽是从我们这样外行的人看起来,也觉得很有道理。因为假若一开始便拼命奔驰,则马力易竭。但那第一句是只适用于赛马的,不幸中国人却奉为为人的处世金针了。中国有________“不为戎首”,“不为祸始”,“不为福先”。________凡事都不容易有改革;前驱和闯将,大抵是谁________怕做的。然而人性岂真如道家所说的那样恬淡?欲得得却多。既然不敢径取,就只好用阴谋和手段。以此,人们也就日见其卑怯了。既是“不为最先”,自然也不取“不耻最后”,所以虽是一大堆群众,略见危机,便纷纷“作鸟兽散”了。如果偶有几个不肯退转,因而受害的,公论家便异口同声,称之曰傻子。对于锲而不舍的人们也一样。

  我有时偶尔也去看看学校的运动会,这种竞争,本来不像两敌国的开战,挟有仇隙的,然而也会因为竞争而骂,或者竞竟起来。但这些事又别论。竞走的时候,大抵是最快的三四个人一到决胜点,其余的便松懈了,有几个还失了跑完预定圈数的勇气,中途挤入看客的群集中;或者伴为跌倒,使红十字队用担架将他抬走。假若偶有虽然落后,却尽跑、尽跑的人,大家就嗤笑他。大概是因为他太不聪明,“不耻最后”的缘故吧。

  多有“不耻最后”的人的民族,无论什么事,怕总不一下子就“土崩瓦解”的。我每看运动会时,常常这样想: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的竞技者而肃然起敬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的脊梁。

1.对于本文的论点正确的一项是

[  ]

A.本文主要批判“不为最先”的退缩态度。

B.本文主要赞扬“不耻最后”的韧性精神。

C.本文既写“不为最先”,又写“不耻最后”,两者分量是一样的。

D.本文既批判“不为最先”的态度,也赞扬“不耻最后”的韧性精神。

2.用现代文解释下面两句话。

不为戎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为祸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空格中依次填入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

A.不但  甚至于  所以  也

B.虽然  也  所以  都

C.既然  而且  因为  也

D.不但  甚至  所以  也

4.作者认为“不为最先,不耻最后”是赛马妙法,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

A.因为一开始跑得太快,马力容易衰竭,而跑到最后面就会被人耻笑。

B.一开始跑得太快容易被人妒忌,但跑到最后面就会被人耻笑。

C.一开始就拼命奔跑,马力就容易衰竭;只要始终不放弃,就有可能取得胜利。

D.在赛马过程中要注意使用一些小手段,才有机会取得最后的胜利。

5.短文第二段说到了学校运动会的几种不良表现,下面判断不正确的是

[  ]

A.有些人在竞赛中互相对骂甚至对打起来。

B.有些人为了获取胜利,不惜牺牲人格采取卑劣的手段。

C.有些人害怕失败的打击,假装跌倒放弃比赛或中途退出比赛。

D.有些人自己不肯或不愿或不能做,反而嘲笑那些敢于做但是又失败的人。

6.作者认为,“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的竞技者而肃然起敬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的脊梁。”下面的历史人物中,和作者的说法相吻合的是

[  ]

A.屈原  李白  史可法  文天祥

B.秦始皇  荆柯  文天祥  郑成功

C.屈原  黄巢  文天祥  李自成

D.荆轲  文天祥  朱元璋  李大钊

7.根据短文的语言风格,你认为本文的作者最可能是

[  ]

A.鲁迅
B.胡适
C.茅盾
D.钱钟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现代文,完成第1-3小题。

元青花之谜

在青花瓷的家族里,元青花的名字一听就如雷贯耳。然而,元代青花瓷从诞生之日起,就给后世留下了众多的谜团。

第一个谜就是它的纹饰为什么是蓝色的。蒙古人尚白尚蓝,是受波斯文化的影响。蒙古当时跟西域的关系十分密切,在13世纪初,由于成吉思汗异军突起,他和他的继承者多次征服了西亚、中亚,打通了中西文化交流的通道。大批阿拉伯人、波斯人和突厥人涌入中国,其中包括工匠、天文学家、医学家等,他们带来了西域的文化。蓝色是西域波斯文化的主色调,今天去中东我们依然可以看见到处都是以蓝色为主色调的建筑。

第二个谜就是它的发展没有初创期,没有萌芽期, 它是突然成熟的。过去任何一个瓷窑,其发展脉络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元青花则不然,你看见的时候,它就不是襁褓中的婴儿,而是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这有多种解释:有的说元青花不是元代早期出现的,而是元代中晚期出现的,那个时候,波斯人带来了现成的原材料和成熟的工艺,元青花直接受波斯文化的影响。另外一种说法是元代以后有大量北方工匠南迁,他们绘画能力都比较强,他们来到南方的景德镇驻扎下来,在景德镇漂亮的瓷胎上重新开始作画,就跟一个画家到另外一个地方画画似的,只不过是换了纸,换了颜料而已,技艺上没有什么区别。元青花的这种突然成熟,从学术角度讲,至今还有很多问题尚待研究。

第三个谜是元青花纹饰为什么题材众多。元青花跟其他瓷器的题材表现不一样,它的题材尤其多。元青花早期的题材大都是花卉、鸟兽、龙凤,后期才出现了人物题材。后期画人物的第一个原因是元青花受元曲和小说的影响,注意展现情节。第二个原因是在元朝后期,朱元璋没有拿下江山之前,曾长时间驻扎在景德镇。他对景德镇的瓷器生产应该有过影响,由于他对战争故事的关注,以人物为纹饰题材的作品开始逐渐增多。

第四个谜是元青花造型硕大,大件瓷器特别多,如大盘、大罐、大瓶。土耳其的托布卡比宫里有元青花大件瓷器几十件,都是中国当时出口的。元青花大器特别多有一个原因,就是跟蒙古人的性格有关。蒙古人性格粗犷,不拘小节。比如江西高安出土的元青花当中有一个“把杯”,所谓“把杯”,就是高足杯,下面的足可以用手攥着。为什么做成这样的呢?因为元人是马上民族,他骑在马上,一只手腾出来就可以攥住这个杯子。“欲饮琵琶马上催”就是这个感觉。高安出土的这个“把杯”,上面写着两句诗,非常有意思:“人生百年常在醉,算来三万六千场。”我能够活一百年,一年三百六十天,我天天喝醉一场,也无非三万六千场,人生苦短啊!

元青花自其诞生之日起,就迅速繁荣起来。后来的明清两代,瓷器都以青花为主。元青花是汉族文化、西域波斯文化、蒙古文化的结晶。正是因为其产生的特殊历史背景和蕴藏的民族文化内涵,千百年来,它以扑朔迷离的光泽闪烁在历史的记忆中。

(根据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相关内容整理)

1.根据文本内容填空。

作者从色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方面介绍了元代青花瓷的四大谜团。

2.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

他对景德镇的瓷器生产应该有过影响,由于他对战争故事的关注,以人物为纹饰题材的作品开始逐渐增多。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为什么说“元青花是汉族文化、西域波斯文化、蒙古文化的结晶”?请整合文本信息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08年北京市崇文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 题型:048

阅读《解析永乐大钟》(赵致真)一文,完成下题。

  ①永乐大钟是明代人文景象的直接映射和重要索引,更是14世纪中国科学技术登峰造极的经典之作。它高6.75米,口外径3.3米,重46.5吨,上下各处厚度变化有致,洋洋23万字经文铸满了钟体内外。巨大的尺寸和重量,精美的质地和工艺,即使500年后的当代铸造技术,面对美仑美奂的永乐大钟也不能不深深鞠躬。

  ②经过反复考证,科学工作者已经能清晰描述当年铸造大钟的方法和过程。初创于商周时代的陶范法,到了明代能工巧匠手中早已驾轻就熟、炉火纯青。他们在地上挖出10米见方的深坑巨穴,按设计好的大钟模型,分七节制出供铸造使用的外范,低温阴干,焙烧成陶。再根据钟体同断面的半径和厚度设计车刮板模,做出大钟的内范。当7个陶制外圈依次对接加7级浮屠①之状时,浑然一体的大钟外范便拼装成功了。为了承受浇铸的压力并确保足够的强度,外范四周用泥土填满并层层夯实。钟钮旁边四处不易觉察的疤痕,泄露了四个浇铸口的准确位置。那是最典型的雨淋式浇铸法:几十座熔炉沿四条槽道排开,炉内大火流金、铜汁鼎沸;地坑里内外模范同时高温预热。当蓄满炉膛的万斛金汤相率奔泻而出后,这口万钧大钟便一气呵成了。

  ③最为举世罕见和引人惊叹的奇迹,莫过于将23万多字的佛教经文和咒语②,上上下下,里里外外铸满了大钟的每一寸表面。晚年的明成祖潜心撰写《名经》凡40卷,20万言。其中,前20卷10万字便刊登在永乐大钟不朽的版面上。钟上还有许多其它汉文佛经和梵文佛咒。也许这是最诘屈聱牙和枯燥乏味的文章,但23万字的版面,安排如此匀称整齐,从头至尾绝无空白,一字不多一字不少,真要经过一番精心的运筹和计算。

  ④永乐大钟作为发声装置,最根本的功能和终极的输出无疑是钟声。在这方面,500年间已有无数诗文对其天下独美的音响作过精彩描述。科学工作者用的是另一种语言:钟体在几何形状大致固定的情况下,单靠厚度的变化就能带来极为丰富的泛音。厚厚的钟唇是高音E3的主要来源,钟腰的厚度变化则送出C1、A3分音。这是不同乐音奏出的和弦,是众多溪流汇成的洪波。大钟铸成后,由于通体都是经文,根本不可能通过机械刮削来调音,但却一次性达到如此音响效果,的确身手不凡。由于差频现象和各分音在大气中衰减程度不一,便出现了钟声的抑扬起伏和各处听到的音调略有不同。重击一次,钟声持续时间可达三分钟之久,声闻百里。

  ⑤至今还不断有研究者报告永乐大钟考察中的新发现。永乐大钟作为500年前一个庞大的存在,一定还会携带着许多尚未发现的信息,等待后人去诠释和破译。

(有删改)

  ①[浮屠]此处指塔。也叫浮图。

  ②[咒语]信宗教的人以为念着可以除灾或降灾的语句。

1.文章主要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依次说明永乐大钟“是14世纪中国科学技术登峰造极的经典之作”的。

2.准确提取信息,梳理明代能工巧匠们当年铸造永乐大钟的步骤。(不超规定字数,)

首先,(15个字)

其次,设计车刮板模,做出内范。

再次,(13个字)

再其次,在外范四周夯实泥土。

最后,浇铸。

3.下面两则材料可分别印证永乐大钟的哪两个特点?

[材料一]五百八十多年前,永乐大钟是朝钟,也是佛钟。有学者猜测,明成祖下令铸钟的初始动机一为炫耀武功,更为自己精心撰写的《名经》寻找永恒的载体,以教化百姓,流芳百世。

[材料二]敲响那口最珍爱的永乐大钟,激越、磅礴、沉雄、嘹亮,带着恍来天外的神秘感和历史深处的沧桑感,能声闻百里。

答:材料一:________

材料二: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08年武汉市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语文试题 题型:048

阅读下面现代文,完成下题。

元青花之谜

  在青花瓷的家族里,元青花的名字一听就如雷贯耳。然而,元代青花瓷从诞生之日起,就给后世留下了众多的谜团。

  第一个谜就是它的纹饰为什么是蓝色的。蒙古人尚白尚蓝,是受波斯文化的影响。蒙古当时跟西域的关系十分密切,在13世纪初,由于成吉思汗异军突起,他和他的继承者多次征服了西亚、中亚,打通了中西文化交流的通道。大批阿拉伯人、波斯人和突厥人涌入中国,其中包括工匠、天文学家、医学家等,他们带来了西域的文化。蓝色是西域波斯文化的主色调,今天去中东我们依然可以看见到处都是以蓝色为主色调的建筑。

  第二个谜就是它的发展没有初创期,没有萌芽期,它是突然成熟的。过去任何一个瓷窑,其发展脉络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元青花则不然,你看见的时候,它就不是襁褓中的婴儿,而是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这有多种解释:有的说元青花不是元代早期出现的,而是元代中晚期出现的,那个时候,波斯人带来了现成的原材料和成熟的工艺,元青花直接受波斯文化的影响。另外一种说法是元代以后有大量北方工匠南迁,他们绘画能力都比较强,他们来到南方的景德镇驻扎下来,在景德镇漂亮的瓷胎上重新开始作画,就跟一个画家到另外一个地方画画似的,只不过是换了纸,换了颜料而已,技艺上没有什么区别。元青花的这种突然成熟,从学术角度讲,至今还有很多问题尚待研究。

  第三个谜是元青花纹饰为什么题材众多。元青花跟其他瓷器的题材表现不一样,它的题材尤其多。元青花早期的题材大都是花卉、鸟兽、龙凤,后期才出现了人物题材。后期画人物的第一个原因是元青花受元曲和小说的影响,注意展现情节。第二个原因是在元朝后期,朱元璋没有拿下江山之前,曾长时间驻扎在景德镇。他对景德镇的瓷器生产应该有过影响,由于他对战争故事的关注,以人物为纹饰题材的作品开始逐渐增多。

  第四个谜是元青花造型硕大,大件瓷器特别多,如大盘、大罐、大瓶。土耳其的托布卡比宫里有元青花大件瓷器几十件,都是中国当时出口的。元青花大器特别多有一个原因,就是跟蒙古人的性格有关。蒙古人性格粗犷,不拘小节。比如江西高安出土的元青花当中有一个“把杯”,所谓“把杯”,就是高足杯,下面的足可以用手攥着。为什么做成这样的呢?因为元人是马上民族,他骑在马上,一只手腾出来就可以攥住这个杯子。“欲饮琵琶马上催”就是这个感觉。高安出土的这个“把杯”,上面写着两句诗,非常有意思:“人生百年常在醉,算来三万六千场。”我能够活一百年,一年三百六十天,我天天喝醉一场,也无非三万六千场,人生苦短啊!

  元青花自其诞生之日起,就迅速繁荣起来。后来的明清两代,瓷器都以青花为主。元青花是汉族文化、西域波斯文化、蒙古文化的结晶。正是因为其产生的特殊历史背景和蕴藏的民族文化内涵,千百年来,它以扑朔迷离的光泽闪烁在历史的记忆中。

(根据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相关内容整理)

1.根据文本内容填空。

作者从色调、□□、□□、□□四个方面介绍了元代青花瓷的四大谜团。

2.下面句子中加粗的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

他对景德镇的瓷器生产应该有过影响,由于他对战争故事的关注,以人物为纹饰题材的作品开始逐渐增多。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为什么说“元青花是汉族文化、西域波斯文化、蒙古文化的结晶”?请整合文本信息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