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出下面加粗字注音、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 | ||
|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同步题 题型:单选题
选出下面加粗字注音、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 | ||
[ ] | ||
|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同步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黄冈中学作业本 九年级语文(上册) 人教版 题型:048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下题。
说到音乐说到音乐,我没有听西洋音乐的福分,一窍不通。至于中国音乐,也弄不清什么“阳春白雪”,什么是“下里巴人”。不过只要是中国音乐总还可以听得进去的,而且,很喜欢,我是十分醉心于“西北风”的。那回荡在黄土高原上的“信天游”的激越清亮而忧伤的旋律,就像是从我自己的心头升起的,是发自我肺腑最深处的声音,是我的灵魂的闪爆,生命的升华。而江南丝竹则将我带入另一个世界,不,也许这本来就是我生性中所固有的。如听瞎子阿炳的琴音,听他的《二泉映月》,听着听着就会情不由己地泪流满面。听这支曲子要闭上眼睛用心去听,眼睛是多余的。在阿炳的乐曲声中只有心儿在跳动,在低昂,在徘徊,那是一支心之舞曲,是高山流水,是《广陵散》。当我第一次听到阿炳的琴曲,就像瞥见了情人的眼波,七魂六魄一下被摄走了①。从此我失去了故我,忘却了故我,我自身已化入了盲琴师的乐曲,已化入了情人的眼波,缠绵婉转,难分难舍,欲绝而不可绝,欲了而难了②,一往情深,不可自拔,人生之无可奈何,有至于此者。
然而使我猛醒,使我警悟,使我奋发,燃起我同仇敌忾之义愤的却是抗日救亡的歌曲,那时我还在读小学。小小年纪,一听到“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便不由热血沸腾,恨不能立时杀上疆场,马革裹尸,为国捐躯。抗日战争掀起了中华民族亘古无二的全民歌曲运动,男女老幼哪人不会唱一句:“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那发自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候,发自牺牲已到最后关头的最后的呼声,真足以使贪夫廉,懦夫立,惊天地而泣鬼神……然而“大雅久不作”矣,现在,除被定为国歌的那支《义勇军进行曲》,我们的青少年有几人还能唱上几支抗日救亡的歌曲呢?学校的音乐课上还教唱这些歌曲吗?那些歌手们、歌星们为什么对自己这一行最辉煌的一页历史丢得这样快,忘得这样干净呢?
……
我在想,在今天,在抗日救亡运动过去了半个多世纪之后,我们这个民族是不是也需要再爆发一次精神、灵魂的救亡运动?
1.第一段加横线的“江南丝竹”中,“丝竹”作“音乐”解,在你读过的文言课文中出现过两次,请任举一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第一段中加粗的“了”字分别注上拼音。
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解释第二段中加横线的句子“使贪夫廉,懦夫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细读原文,我们可以作这样的概括:“信天游”具有激越清亮而忧伤的旋律;“抗日歌曲”具有激昂、催人奋进的旋律。“江南丝竹”具有什么样的旋律?请你也用一句话进行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评价一首歌曲的好坏,不仅要看它的旋律是否和谐自然,还要看它的歌词是否健康优美。请根据括号里的要求简评下列歌词,每条15个字以内。
(1)(简评思想内容)“人生短短几个秋,不醉不罢休。”(节选自《爱江山更爱美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评语言特点)“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节选自《真心英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作者在谈到当今音乐的现状后,表达了这样一个观点:“需要再爆发一次精神的、灵魂的救亡运动。”你是否同意作者的这个观点?请简述理由。(字数在50个左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通用奥林匹克ABC卷及解析(初二语文) 题型:048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牵牛花
叶圣陶
①手种牵牛花,接连有三四年了。水门汀地没法种,种在十来个瓦盆里。泥是今年又明年反复用着的,无从取得新的泥来加入。曾与铁路轨道旁种地的那个北方人商量,愿出钱向他买一点儿,他不肯。
②从城隍庙的花店里买了一包骨粉,掺和在每一盆泥里,这算代替了新泥。
③瓦盆排列在墙脚,从墙头垂下十条麻线,每两条距离七八寸,让牵牛花的藤蔓[甲]上去。这是今年的新计划,往年是把瓦盆摆在三尺光景高的木架上的。这样,藤蔓很容易爬到了墙头;随后长出来的互相[乙]着,因自身的重量倒垂下来,但末梢的嫩条便又蛇头一般仰起,向上伸,与别组的嫩条[丙],待不胜重量时重演那老把戏;因此墙头往往堆积着繁密的叶和花,与墙腰部分不相称。今年从墙脚爬起,沿墙多了三尺光景的路程,或者会好一点儿;而且,这就将有一垛完全是叶和花的墙。
④藤蔓从两瓣子叶中间伸出来以后,不到一个月功夫,爬得最快的几株将要齐墙头了。每一个叶柄处生一个花蕾,像谷粒那么大,便转黄萎去。据几年来的经验,知道起头的一批花蕾是开不出来的;到后来发育更见旺盛,新的叶蔓比近根部的肥大,那时的花蕾才开得成。
⑤今年的叶格外绿,绿得鲜明;又格外厚,仿佛丝绒剪成的。这自然是过磷酸骨粉的功效。他日开花,可以推知将比往年的盛大。
⑥但兴趣并不专在看花,种了这小东西,庭中就成为系人心情的所在,早上才起,工毕回来,不觉总要在那里小立一会儿。那藤蔓缠着麻线卷上去,嫩绿的头看似静止的,并不动弹;实际却无时不回旋向上,在先朝这边,停一歇再看,它便朝那边了。前一晚只是绿豆般大一粒嫩头,早起看时,便已透出二三寸长的新条,缀一两张长满细白绒毛的小叶子,叶柄处是仅能辨认形状的小花蕾,而末梢又有了绿豆般大一粒嫩头。有时认着墙上的斑剥痕想,明天未必能爬到那里吧;但出乎意外,明晨竟爬到了斑剥痕之上;好努力的一夜功夫!“生命力”不可得见;在这样小立静观的当儿,却默契了“生命力”了。渐渐地,浑忘意想,复何言说,只呆对着这一墙绿叶。
⑦即使没有花,兴趣未尝短少;何况他日花开,将比往年盛大呢。
1.给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注音。
2.解释下列加粗的词语在语句中的意思。
(1)这是今年的新计划,往年是把瓦盆摆在三尺光景高的木架上的。
光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但末梢的嫩条便又蛇头一般仰起,向上伸,与别组的嫩条纠缠,待不胜重量时重演那老把戏。
把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今年从墙脚爬起,沿墙多了三尺光景的路程,或者会好一点儿。
路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生命力”不可得见;在这样小立静观的当儿,却默契了“生命力”了。
默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缠绕”“纠缠”两个词中,选取恰当的填入[甲][乙][丙]三处。
[甲]________[乙]________[丙]________
4.第①、②两段交代了作者为种牵牛花做了什么事?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概括第③段的段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用横线在文中标出插叙的内容。
7.第⑥段的“即使没有花,兴趣未尝短少”同第④、⑤段的哪些语句相照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概括本文的中心思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同是写牵牛花的长势,但作者使用了不同的动词,试比较以下语句中加粗的词,说说作者遣词造句的特点。
①那藤蔓缠着麻线卷上去,嫩绿的头看似静止的,并不动弹。
②实际却无时不回旋向上,在先朝这边,停一歇再看,它便朝那边了。
③有时认着墙上的斑剥痕想,明天未必能爬到那里吧;但出乎意外,明晨竟爬到了斑剥痕之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同步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同步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江西省大余县南安中学2012届九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题型:048
阅读下文,完成下题。
一天,我到西大街某银行的一个小型储蓄所准备开个新帐户。
时间已经是午饭时间,储蓄所里只有一个职员在值班。那是一位大约40岁的黑人,紧贴头皮的头发,小胡子,整洁、笔挺的棕色西装,身上的每一处都暗示着,他是一位细心谨慎的人。
这位职员正站在柜台后面,柜台前站着一位白人男孩,黄棕色的头发,穿着一件V字领的毛线衣,一条卡其裤和一双平底鞋。我想我特别注意他是因为他看起来更像一位初中生,而不是一位银行的顾客。
男孩继续引起我的兴趣的是下面所发生的事。
他手上拿着一本打开的存折,脸上写满了沮丧的表情。“但是我不明白,”他对银行职员说,“我自己开的账户,为什么我不能取钱。”
“我已经向你解释过了。”职员对他说,“没有父母的信函,一个14岁的小孩不能自己取钱。”
“但这似乎不公平,”男孩说,他的声音有点颤抖,“这是我的钱。我把钱存进去。这是我的存折。”
“我知道是你的存折。”职员说,“但规定就是那样。现在需要我再讲一遍吗?”
他转身对我微笑了一下。“先生,您需要办理什么业务?”
“我本来想开一个新账户,但是看到在这里刚刚发生的一幕后,我改变了主意。”我说。
“为什么?”他说。
“就因为你说的话。”我说,“如果我理解的没错的话,您刚才的意思是说,这个孩子已经够年龄把钱存入你们的银行,却不够年龄取出他的钱。如果无法证明他的钱或者他的存折有任何问题的话,那么银行的规定的确太可笑了。”
“对你来说也许可笑,”他的声音稍微提高了一点,似乎有点生气了,“但这是银行的规定,除了遵守规定,我没有别的选择。”
在我跟银行职员辩论的时候,男孩满怀希望地紧挨着我,但最终我也无能为力。突然我注意到,在他手上紧抓着的那本打开的存折上显示只有100美元的结余。存折上面还显示进行过多次小额的存款和取款。
我想我反驳的机会来了。
“孩子,以前你自己取过钱吗?”我问男孩。
“取过。”他说。
我一笑,转问银行职员:“你怎么解释这个?为什么你以前让他取钱,现在不让呢?”
他看起来发火了。“因为以前我们不知道他的年龄,现在知道了。就这么简单。”
我转身对男孩耸耸肩,然后说道:“你真的被骗了。你应该让你的父母到这里来,向他们提出抗议。”
男孩看起来完全失望了。沉默了一会儿,他把存折放进背包,然后离开了银行。
银行职员透过玻璃门看着男孩的背影消失在街道的拐角,转身对我说道:“先生,你真的不应该从中插一杠。”
“我不应该插一杠?”我大声说道,“就你们那些该死的规定,难道他不需要一个人来保护他的利益吗?”
“有人正在保护他的利益。”他平静地说。
“那么这个人是谁呢?”
“银行。”
我无法相信这个白痴居然会这样说。“瞧,”我揶揄道,“我们只是在浪费彼此的时间。但你也许愿意跟我解释解释银行如何保护那个孩子的利益。”
“当然,”他说道,“今天早上我们得到消息,街上的一帮流氓已经勒索这个孩子一个多月。那帮混蛋强迫他每周取一次钱给他们。显然,那个可怜的孩子由于太过害怕而没有把这件事告诉任何人。那才是他为什么如此烦恼的原因。取不到钱,他害怕那些流氓会打他。不过警察已经知道这件事,今天他们也许就会实施抓捕行动。”
“你的意思是说根本没有年龄太小而不能取钱的规定?”
“我从没听说过这些规定。现在,先生,你还需要开户吗?”
1.“银行里的男孩”为什么会引起“我”的兴趣?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用第一人称来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具体语境,理解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含义。
(1)他手上拿着一本打开的存折,脸上写满了沮丧的表情。
(2)在我跟银行职员辩论的时候,男孩满怀希望地紧挨着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我”的“插一杠”对故事情节的发展起到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综观全文,你看出“黑人”是一个怎样的人?从中你悟出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甘肃省中考真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