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语文 > 题目详情
选出下列句中加粗词的古义。
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古义:_______________

A、妻子儿女
B、妻子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月考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本选段节选自《_____》,作者是_____朝的陶渊明,字_____,号_____。
2.下列划线的词中,不是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
A.不足为外人道也
B.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C.无论魏晋
D.便还家
3.翻译文中加粗的句子: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划线的句子写出桃花源人哪些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四川省月考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本选段节选自《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朝的陶渊明,字________,号________。
2、下列划线的词中,不是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
A、不足为外人道也
B、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C、无论魏晋
D、便还家
3、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加粗的句子写出桃花源人哪些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广西自治区中考真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两段诗文,完成问题。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陶渊明《桃花源记》节选)
  【乙】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渊明《饮酒》)
1.理解文言文词义,常常借助工具书。下框中的文字出自《古代汉语词典》。
文中“屋舍俨然”中的“俨”字应选择的正确义项是(  )(填序号)
俨yǎn ①庄重。《诗经·陈风·泽陂》:“有美一人,硕大且~。”王延寿《鲁灵光殿赋》:“~雅跽而相对。”②整齐。王勃《滕王阁序》:“~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
2.解释下列加粗词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便还家:__________
②既出,得船:__________
③醒能述文者:__________(出自《醉翁亭记》)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⑴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发挥你的联想与想象,用语言描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所展现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桃花源记》和《饮酒》中,你认为作者追求的理想境界是什么?结合当今社会实际,简要说出你对建设和谐社会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08年广西省河池市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语文试卷 题型:048

阅读下面两段诗文,完成下题。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陶渊明《桃花源记》节选)

  [乙]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渊明《饮酒》)

1.理解文言文词义,常常借助工具书。下框中的文字出自《古代汉语词典》。

文中“屋舍俨然”中的“俨”字应选择的正确义项是_______(填序号)

2.解释下列加粗词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便还家:________

②既出,得船:________

③醒能述文者:________(出自《醉翁亭记》)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译文:________

2)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译文:________

4.请发挥你的联想与想象,用语言描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所展现的画面。

5.从《桃花源记》和《饮酒》中,你认为作者追求的理想境界是什么?结合当今社会实际,简要说出你对建设和谐社会的认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101网校同步练习 初二语文 语文出版社(新课标) 语文版 题型:048

阅读训练

《桃花源记》选段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2)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

下列各句中加粗词语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

A.

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

B.

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C.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D.

不足为外人道也

(2)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从这篇文章的第二、三自然段中理出“渔人”的行踪,用简洁的文字概括出来。

答:

(4)

写出本文所出的三个成语。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桃花源中的人们为什么叮嘱“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谈谈你的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文章为什么要以人们未能找到桃花源结尾?谈谈你的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四川省中考真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为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1.对下列语句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阡陌交通     交通:交错相通
B.余人各复至其家 延:邀请
C.不为外人道也  足:值得
D.处处之     志:记住
2.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忘路远近     徐公不若君美也
B.见渔人,大惊   诈称公子扶苏、项燕
C.此人一一具言所闻 今宫室之美为之
D.太守即遣人随往  如土石何
3.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桃花源里,没有剥削和纷扰,土地肥沃,男女耕作,老幼欢乐,是古代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形象体现。
B.在听了渔人对外界的介绍后,桃源人叹惋不已,从上下文推知,他们发出的主要是“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的时光易逝。
C.桃源人希望渔人不要把这里的情况告诉给外界,目的是希望远离战乱和苦难,永不受打扰,继续享受这宁静祥和的生活。
D.作者既描绘了桃花源里一幅鲜活的人间生活的图景,又极力表现它的似有似无。寻觅不可得,反映了作者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4.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四川省成都市2010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统一招生考试语文试卷 题型:04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为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1)

对下列语句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阡陌交通      交通:交错相通

B.

余人各复至其家  延:邀请

C.

为外人道也   足:值得

D.

处处之      志:记住

(2)

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

A.

忘路远近

徐公不若君美也

B.

见渔人,大惊

诈称公子扶苏、项燕

C.

此人一一具言所闻

宫室之美为之

D.

太守即遣人随

如土石何

(3)

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桃花源里,没有剥削和纷扰,土地肥沃,男女耕作,老幼欢乐,是古代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形象体现。

B.

在听了渔人对外界的介绍后,桃源人叹惋不已,从上下文推知,他们发出的主要是“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的时光易逝。

C.

桃源人希望渔人不要把这里的情况告诉给外界,目的是希望远离战乱和苦难,永不受打扰,继续享受这宁静祥和的生活。

D.

作者既描绘了桃花源里一幅鲜活的人间生活的图景,又极力表现它的似有似无。寻觅不可得,反映了作者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4)

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

(2)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11年福建省泉州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试题 题型:048

阅读下文,完成下题。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

下列句中加粗词古今词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

A.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B.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C.

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D.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

以下各组加粗词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

A.

便船        太丘

B.

其林       子子孙孙无匮也

C.

有良田美池桑竹属  忠属也

D.

问今何世      斯陋室

(3)

翻译句子。

(1)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本文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儒家、道家思想,请选择其中一“家”作简要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语文版(新课标) 八年级(下册)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桃花源记》选段,回答问题。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2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

下列各句中加粗词语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

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

B.

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C.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D.

不足为外人道也

(2)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1)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

(3)

从这篇文章的第二、三自然段中理出“渔人”的行踪,用简洁的文字概括出来。

答:

(4)

写出本文所出的三个成语。

(5)

桃花源中的人们为什么叮嘱“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谈谈你的理由。

(6)

文章为什么要以人们未能找到桃花源结尾?谈谈你的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云南省模拟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桃花源记(节选)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解释下列句加粗字词的含义。
①渔人甚之__________
豁然开朗____________
③遂与外人间隔________
④此中人云__________
2.下列句子中没有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A.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B.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C.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D.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桃花源美好的地方在哪里?通过哪些具体描写表现出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