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语文 > 题目详情
判断下面各组词语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

A、小题大做 立竿见影 事得其反 不可逾越
B、刚柔相济 众口铄金 弄巧成拙 白壁无瑕
C、马首是瞻 南柯一梦 罄竹难书 三心二意
D、迫不急待 讳莫如深 咎由自取 脍炙人口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河南省郑州四中09-1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调考(2010郑州四中高一调考) 题型:选择题

 判断下面各组词语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  )

 A.小题大做 立竿见影 事得其反 不可逾越

 B.刚柔相济 众口铄金 弄巧成拙 白壁无瑕

 C.马首是瞻 南柯一梦 罄竹难书 三心二意

D.迫不急待 讳莫如深 咎由自取 脍炙人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0116 期末题 题型:单选题

判断下面各组词语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

[     ]

A、小题大做 立竿见影 事得其反 不可逾越
B、刚柔相济 众口铄金 弄巧成拙 白壁无瑕
C、马首是瞻 南柯一梦 罄竹难书 三心二意
D、迫不急待 讳莫如深 咎由自取 脍炙人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0116 期末题 题型:单选题

判断下面各组词语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

[     ]

A、小题大做 立竿见影 事得其反 不可逾越
B、刚柔相济 众口铄金 弄巧成拙 白壁无瑕
C、马首是瞻 南柯一梦 罄竹难书 三心二意
D、迫不急待 讳莫如深 咎由自取 脍炙人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2012届福建省龙岩一中高三5月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 题型: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15分)
市隐斋记
元好问
吾友李生为予言:“予游长安,舍于娄公所。娄,隐者也,居长安市三十余年矣,家有小斋,号曰‘市隐’,往来大夫多为之赋传,渠欲得君作记,君其以我故为之。”
予曰:“若知隐乎?夫隐,自闭之义也。古之人隐于农、于工、于商、于医卜、于屠钓,至于博徒、卖浆、抱关吏、酒家保,无乎不在,非特深山之中,蓬蒿之下,然后为隐。前人所以有大小隐之辨者,谓初机之士,信道未笃,不见可欲,使心不乱,故以山林为小隐;能定能应,不为物诱,出处一致,喧寂两忘,故以朝市为大隐耳。以予观之,小隐于山林则容或有之,而在朝市者,未必皆大隐也,自山人索高价之后,欺松桂而诱云壑者多矣,况朝市乎?今夫乾没氏之属,胁肩以入市,叠足以登垅断,利嘴长距,争捷求售,以与佣儿贩夫血战于锥刀之下,悬羊头,卖狗脯,盗跖行而伯夷语,曰:‘我隐者也’而可乎?敢问娄之所以隐,奈何?”
曰:“鬻书以为食,取足而已,不害其为廉;以诗酒游诸公间,取和而已,不害其为高。夫廉与高,固古人之所以隐也,子何疑焉?
予曰:“予得之矣,予为之记之。虽然,予于此犹有未满焉者,请以韩伯休之事终其说。伯休卖药都市,药不二贾,一女子买药,伯休执价不移,女子怒曰:‘子韩伯休邪,何乃不二价?’乃叹曰:‘我本逃名,乃今为儿女子所知。’弃药径去,终身不返。夫娄公固隐者也,而自闭之义,无乃与伯休异乎?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奚以此为哉?予意大夫士之爱公者,强为之名耳,非公意也。君归试以言问之。”
贞佑丙子年十二月河东元某记。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欲得君作记渠:他
B.谓初之士机:机巧
C.肩以入市胁:缩敛
D.利嘴长距:距离
【小题2】下列句子,全部能够表明作者关于“隐”的看法的一组是(   )
①夫隐,自闭之义也。
②非特深山之中,蓬蒿之下,然后为隐。
③初机之士,信道未笃,不见可欲,使心不乱,故以山林为小隐
④能定能应,不为物诱,出处一致,喧寂两忘,故以朝市为大隐耳
⑤在朝市者,未必皆大隐也
⑥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
A.①③④B.②③⑥C.①④⑤D.②⑤⑥
【小题3】下列各句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开篇简要叙述李生与娄公的关系及娄公的身份,点出写作本文的缘由,并为下文的议论作好了铺垫。
B.作者对小隐和大隐作了深入的剖析,认为小隐和大隐是两种不同的境界,而隐于何处是区分小隐和大隐的重要标志。
C.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勾勒出“乾没氏”之徒的形象,这是“在朝市者,未必皆大隐”的有力证明。
D.本文别具一格。题为“市隐斋记”,却不对比斋本身作记述描绘,而是借朋友请求为娄公写“记”一事,以对话的形式巧妙延伸,从题外作淋漓发挥,对世间那些借隐居之名沽名钓誉的人进行讽刺和批判。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 夫廉与高,固古人之所以隐也,子何疑焉?(3分)
(2)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2012届福建省高三5月模拟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15分)

市隐斋记

元好问

吾友李生为予言:“予游长安,舍于娄公所。娄,隐者也,居长安市三十余年矣,家有小斋,号曰‘市隐’,往来大夫多为之赋传,渠欲得君作记,君其以我故为之。”

予曰:“若知隐乎?夫隐,自闭之义也。古之人隐于农、于工、于商、于医卜、于屠钓,至于博徒、卖浆、抱关吏、酒家保,无乎不在,非特深山之中,蓬蒿之下,然后为隐。前人所以有大小隐之辨者,谓初机之士,信道未笃,不见可欲,使心不乱,故以山林为小隐;能定能应,不为物诱,出处一致,喧寂两忘,故以朝市为大隐耳。以予观之,小隐于山林则容或有之,而在朝市者,未必皆大隐也,自山人索高价之后,欺松桂而诱云壑者多矣,况朝市乎?今夫乾没氏之属,胁肩以入市,叠足以登垅断,利嘴长距,争捷求售,以与佣儿贩夫血战于锥刀之下,悬羊头,卖狗脯,盗跖行而伯夷语,曰:‘我隐者也’而可乎?敢问娄之所以隐,奈何?”

曰:“鬻书以为食,取足而已,不害其为廉;以诗酒游诸公间,取和而已,不害其为高。夫廉与高,固古人之所以隐也,子何疑焉?

予曰:“予得之矣,予为之记之。虽然,予于此犹有未满焉者,请以韩伯休之事终其说。伯休卖药都市,药不二贾,一女子买药,伯休执价不移,女子怒曰:‘子韩伯休邪,何乃不二价?’乃叹曰:‘我本逃名,乃今为儿女子所知。’弃药径去,终身不返。夫娄公固隐者也,而自闭之义,无乃与伯休异乎?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奚以此为哉?予意大夫士之爱公者,强为之名耳,非公意也。君归试以言问之。”

贞佑丙子年十二月河东元某记。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欲得君作记渠:他

B.谓初之士机:机巧

C.肩以入市胁:缩敛

D.利嘴长距:距离

2.下列句子,全部能够表明作者关于“隐”的看法的一组是(   )

①夫隐,自闭之义也。

②非特深山之中,蓬蒿之下,然后为隐。

③初机之士,信道未笃,不见可欲,使心不乱,故以山林为小隐

④能定能应,不为物诱,出处一致,喧寂两忘,故以朝市为大隐耳

⑤在朝市者,未必皆大隐也

⑥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

A.①③④

B.②③⑥

C.①④⑤

D.②⑤⑥

3.下列各句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开篇简要叙述李生与娄公的关系及娄公的身份,点出写作本文的缘由,并为下文的议论作好了铺垫。

B.作者对小隐和大隐作了深入的剖析,认为小隐和大隐是两种不同的境界,而隐于何处是区分小隐和大隐的重要标志。

C.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勾勒出“乾没氏”之徒的形象,这是“在朝市者,未必皆大隐”的有力证明。

D.本文别具一格。题为“市隐斋记”,却不对比斋本身作记述描绘,而是借朋友请求为娄公写“记”一事,以对话的形式巧妙延伸,从题外作淋漓发挥,对世间那些借隐居之名沽名钓誉的人进行讽刺和批判。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 夫廉与高,固古人之所以隐也,子何疑焉?(3分)

(2)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不详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15分)
市隐斋记
元好问
吾友李生为予言:“予游长安,舍于娄公所。娄,隐者也,居长安市三十余年矣,家有小斋,号曰‘市隐’,往来大夫多为之赋传,渠欲得君作记,君其以我故为之。”
予曰:“若知隐乎?夫隐,自闭之义也。古之人隐于农、于工、于商、于医卜、于屠钓,至于博徒、卖浆、抱关吏、酒家保,无乎不在,非特深山之中,蓬蒿之下,然后为隐。前人所以有大小隐之辨者,谓初机之士,信道未笃,不见可欲,使心不乱,故以山林为小隐;能定能应,不为物诱,出处一致,喧寂两忘,故以朝市为大隐耳。以予观之,小隐于山林则容或有之,而在朝市者,未必皆大隐也,自山人索高价之后,欺松桂而诱云壑者多矣,况朝市乎?今夫乾没氏之属,胁肩以入市,叠足以登垅断,利嘴长距,争捷求售,以与佣儿贩夫血战于锥刀之下,悬羊头,卖狗脯,盗跖行而伯夷语,曰:‘我隐者也’而可乎?敢问娄之所以隐,奈何?”
曰:“鬻书以为食,取足而已,不害其为廉;以诗酒游诸公间,取和而已,不害其为高。夫廉与高,固古人之所以隐也,子何疑焉?
予曰:“予得之矣,予为之记之。虽然,予于此犹有未满焉者,请以韩伯休之事终其说。伯休卖药都市,药不二贾,一女子买药,伯休执价不移,女子怒曰:‘子韩伯休邪,何乃不二价?’乃叹曰:‘我本逃名,乃今为儿女子所知。’弃药径去,终身不返。夫娄公固隐者也,而自闭之义,无乃与伯休异乎?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奚以此为哉?予意大夫士之爱公者,强为之名耳,非公意也。君归试以言问之。”
贞佑丙子年十二月河东元某记。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欲得君作记渠:他
B.谓初之士机:机巧
C.肩以入市胁:缩敛
D.利嘴长距:距离
小题2:下列句子,全部能够表明作者关于“隐”的看法的一组是(   )
①夫隐,自闭之义也。
②非特深山之中,蓬蒿之下,然后为隐。
③初机之士,信道未笃,不见可欲,使心不乱,故以山林为小隐
④能定能应,不为物诱,出处一致,喧寂两忘,故以朝市为大隐耳
⑤在朝市者,未必皆大隐也
⑥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
A.①③④B.②③⑥C.①④⑤D.②⑤⑥
小题3:下列各句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开篇简要叙述李生与娄公的关系及娄公的身份,点出写作本文的缘由,并为下文的议论作好了铺垫。
B.作者对小隐和大隐作了深入的剖析,认为小隐和大隐是两种不同的境界,而隐于何处是区分小隐和大隐的重要标志。
C.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勾勒出“乾没氏”之徒的形象,这是“在朝市者,未必皆大隐”的有力证明。
D.本文别具一格。题为“市隐斋记”,却不对比斋本身作记述描绘,而是借朋友请求为娄公写“记”一事,以对话的形式巧妙延伸,从题外作淋漓发挥,对世间那些借隐居之名沽名钓誉的人进行讽刺和批判。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 夫廉与高,固古人之所以隐也,子何疑焉?(3分)
(2)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 题型:01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题

    曹端,字正夫,渑池人。永乐六年举人。五岁见《河图》《洛书》,即画地以质之父。及长,专心性理。其学务躬行实

践,而以静存为要。读宋儒《太极图》《通书》》《西铭》,叹曰:“道在是矣。”笃志研究,坐下著足处,两砖皆穿。事父母至孝,父初好释氏,端为《夜行烛》一书进之,谓:“佛氏以空为性,非天命之性。老氏以虚为道,非率性之道。”父欣然从之。继遭二亲丧,五味不入口。既葬,庐墓六年。

  端初读谢应芳《辨惑编》,笃好之,一切浮屠、巫觋、风水、时日之说屏不用。上书邑宰,毁淫祠百余,为设里社、里谷坛,使民祈极。年荒劝振,存活甚众。为霍州学正,修明圣学。诸生服从其教,郡人皆化之,耻争论。知府郭晟问为政,端曰:“其公廉乎。公则民不敢漫,廉则吏不敢欺。”晟拜受。遭艰归,渑池、霍诸生多就墓次受学。服阕,改蒲州学正。霍、蒲两邑各上章争之,霍奏先得请。

  霍州李德与端同时,亦讲学于其乡。及见端,退语诸生曰:“学不厌,教不倦,曹子之盛德也。至其知古今,达事变,末学鲜或及之。古云‘得经师易,得人师难’,诸生得人师矣。”遂避席去。端亦高其行谊,命诸生延致之,讲明正学。

  端先后在霍十六载,宣德九年卒官,年五十九。诸生服心丧三年,霍人罢市巷哭,童子皆流涕。贫不能归葬,遂留葬霍。

(1)比较“其”字的意义和用法,选出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  ]

学务躬行实践 ②公廉乎 ③亦讲学于乡 ④至知古今 ⑤端亦高行谊

A.①句和②句相同,③④⑤句相同。

B.①句和④句相同,③句和⑤句相同,②句与以上四句都不同。

C.①句和③句相同,④句和⑤句相同,②句与以上四句都不同。

D.③句和⑤句相同,①②④句相同。

(2)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说明,错误的一项是

[  ]

A.年荒劝振
劝振:指勉励赈灾
B.就墓次受学
墓次:指服丧人的临时住处
C.端亦高其行谊
高其行谊:指赞扬他的行为和情谊
D.命诸生延致
延致:指去请……回来

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3)父初好释氏,端为《夜行烛》一书进之

[  ]

A.父亲当初极信佛教,曹端找了《夜行烛》一书送给父亲。

B.父亲当初极信道教,曹端找了《夜行烛》一书送给父亲。

C.父亲当初极信道教,曹端写了题为《夜行烛》的一封信送给父亲。

D.父亲当初极信佛教,曹端写了题为《夜行烛》的一封信送给父亲。

(4)诸生服从其教,郡人皆化之,耻争论

[  ]

A.所有学生都心悦诚服地听从他的教诲,连百姓都被他教化了,把无理辩当作耻辱的事。

B.所有学生都听从他的教导,连百姓都被他教化了,把无理争辩当作耻辱的事。

C.所有学生都心悦诚服地听从他的教诲,连百姓都被他教化了,把打官司当作可耻的事。

D.所有学生都听从他的教导,连百姓都被他教化了,把打官司当作可耻的事。

(5)选出完全表现曹端至孝、清廉品德的一组内容

[  ]

①父初好释氏,端为《夜行烛》一书进之。

②继遭二亲丧,五味不人口。

③既葬,庐墓六年。

④上书邑宰,毁淫祠百余。

⑤年荒劝振,存活甚众。

⑥遭艰归,……服阕,改蒲州学正。

⑦贫不能归葬,遂留葬霍。

A.①③④⑥
B.②③④⑥
C.①②⑤⑦
D.②③⑥⑦

(6)叙述或评价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曹端读谢应芳的《辨惑编》后对佛教道教、巫婆神汉、阴阳先生、凶吉日的说法都相信,表现他开始有了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B.曹端为百姓设里社、里谷坛,让百姓好祈报收成,在我们看来仍带有一定的迷信色彩。

C.与曹端同在霍州讲学的李德见到曹端,离开时,对曹端的学生说了一番话,赞扬曹端学识广博,是难得的人师。表明李德是个有自知之明的先生。

D.曹端去世,诸生服心丧三年,霍州人罢市巷哭,童子皆流涕。其原因是曹端在霍州十六载,做官时为政公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语文教研室 题型:01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题

    曹端,字正夫,渑池人。永乐六年举人。五岁见《河图》《洛书》,即画地以质之父。及长,专心性理。其学务躬行实

践,而以静存为要。读宋儒《太极图》《通书》》《西铭》,叹曰:“道在是矣。”笃志研究,坐下著足处,两砖皆穿。事父母至孝,父初好释氏,端为《夜行烛》一书进之,谓:“佛氏以空为性,非天命之性。老氏以虚为道,非率性之道。”父欣然从之。继遭二亲丧,五味不入口。既葬,庐墓六年。

  端初读谢应芳《辨惑编》,笃好之,一切浮屠、巫觋、风水、时日之说屏不用。上书邑宰,毁淫祠百余,为设里社、里谷坛,使民祈极。年荒劝振,存活甚众。为霍州学正,修明圣学。诸生服从其教,郡人皆化之,耻争论。知府郭晟问为政,端曰:“其公廉乎。公则民不敢漫,廉则吏不敢欺。”晟拜受。遭艰归,渑池、霍诸生多就墓次受学。服阕,改蒲州学正。霍、蒲两邑各上章争之,霍奏先得请。

  霍州李德与端同时,亦讲学于其乡。及见端,退语诸生曰:“学不厌,教不倦,曹子之盛德也。至其知古今,达事变,末学鲜或及之。古云‘得经师易,得人师难’,诸生得人师矣。”遂避席去。端亦高其行谊,命诸生延致之,讲明正学。

  端先后在霍十六载,宣德九年卒官,年五十九。诸生服心丧三年,霍人罢市巷哭,童子皆流涕。贫不能归葬,遂留葬霍。

(1)比较“其”字的意义和用法,选出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  ]

学务躬行实践 ②公廉乎 ③亦讲学于乡 ④至知古今 ⑤端亦高行谊

A.①句和②句相同,③④⑤句相同。

B.①句和④句相同,③句和⑤句相同,②句与以上四句都不同。

C.①句和③句相同,④句和⑤句相同,②句与以上四句都不同。

D.③句和⑤句相同,①②④句相同。

(2)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说明,错误的一项是

[  ]

A.年荒劝振
劝振:指勉励赈灾
B.就墓次受学
墓次:指服丧人的临时住处
C.端亦高其行谊
高其行谊:指赞扬他的行为和情谊
D.命诸生延致
延致:指去请……回来

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3)父初好释氏,端为《夜行烛》一书进之

[  ]

A.父亲当初极信佛教,曹端找了《夜行烛》一书送给父亲。

B.父亲当初极信道教,曹端找了《夜行烛》一书送给父亲。

C.父亲当初极信道教,曹端写了题为《夜行烛》的一封信送给父亲。

D.父亲当初极信佛教,曹端写了题为《夜行烛》的一封信送给父亲。

(4)诸生服从其教,郡人皆化之,耻争论

[  ]

A.所有学生都心悦诚服地听从他的教诲,连百姓都被他教化了,把无理辩当作耻辱的事。

B.所有学生都听从他的教导,连百姓都被他教化了,把无理争辩当作耻辱的事。

C.所有学生都心悦诚服地听从他的教诲,连百姓都被他教化了,把打官司当作可耻的事。

D.所有学生都听从他的教导,连百姓都被他教化了,把打官司当作可耻的事。

(5)选出完全表现曹端至孝、清廉品德的一组内容

[  ]

①父初好释氏,端为《夜行烛》一书进之。

②继遭二亲丧,五味不人口。

③既葬,庐墓六年。

④上书邑宰,毁淫祠百余。

⑤年荒劝振,存活甚众。

⑥遭艰归,……服阕,改蒲州学正。

⑦贫不能归葬,遂留葬霍。

A.①③④⑥
B.②③④⑥
C.①②⑤⑦
D.②③⑥⑦

(6)叙述或评价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曹端读谢应芳的《辨惑编》后对佛教道教、巫婆神汉、阴阳先生、凶吉日的说法都相信,表现他开始有了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B.曹端为百姓设里社、里谷坛,让百姓好祈报收成,在我们看来仍带有一定的迷信色彩。

C.与曹端同在霍州讲学的李德见到曹端,离开时,对曹端的学生说了一番话,赞扬曹端学识广博,是难得的人师。表明李德是个有自知之明的先生。

D.曹端去世,诸生服心丧三年,霍州人罢市巷哭,童子皆流涕。其原因是曹端在霍州十六载,做官时为政公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一6题。

                                 梅尧臣

梅尧字圣俞,宣州宣城人,侍读学士询从子也。工为诗,以深远古淡为意,间出奇巧,初未为人所知。用询荫为河南主薄,钱惟演留西京,特磋赏之,为忘年交,引与酬唱。欧阳修与为诗友,自以为不及。尧臣益刻厉,精思苦学,由是知名于时。宋兴,以诗名家为世所传如尧臣者,盖少也。尝语人日:“凡诗,意新语工,得前人所未道者,斯为善矣;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也。”世以为知言。历德兴县令,知建德、襄城县,监湖州税,签书忠武、镇安判官,监永丰仓。大臣屡荐宜馆阁,受召,赐进士出身。

宝元、嘉祜中仁宗有事郊庙,尧臣预祭,辄献歌诗,又尝上书言兵。注《孙子》十三篇,撰《唐载记》二十六卷、《毛诗小传》二十卷、《宛陵集》四十卷。尧臣家贫,喜饮酒,贤士大夫多从之游,时载酒过门。善谈笑,与物无忤,恢嘲刺讥托于诗,晚益工。有人得西南夷布弓衣,其织文乃尧臣诗也,名重于时如此。

                                                     (《宋史·列传二0二》)

1.下列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侍读学士询从子也从子:侄子。

B.以深远古淡为意  古淡:质朴淡泊。

C.以为知言    知:知己。

D.尧臣益刻厉    益:更加。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①由是知名于时        ②名重于时如此

B.①间出奇巧            ②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C.①用询荫为河南主簿    ②广用骑射杀首虏多,为汉中郎

D.①凡诗,意新语工      ②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3.从句式角度看,对下列两组句子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①初未为人所知。            ②以诗名家为世所传如尧臣者。

③欧阳修与为诗友。          ④其织文乃尧臣诗也。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    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然后为至也。

②大臣屡荐宜在馆阁。

③贤士大夫多从之游。

④恢嘲刺讥托于诗。

5.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梅尧臣“诗才”的一组是    (    )

①工为诗,以深远古淡为意             ②用询荫为河南主簿

③欧阳修与为诗友,自以为不及         ④世以为知言

⑤宝元、嘉祜中仁宗有事郊庙,尧臣预祭,辄献歌诗

⑥喜饮酒,贤士大夫多从之游,时载酒过门

A.①③⑤    B.①④⑤  C.②③⑥    D.②④⑥

6.下列对原文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梅尧臣是宣州宣城人,他特别擅长写诗。他的诗,追求一种深远质朴淡泊的意境,并常    于平淡中.显现出匠心独运的功力,可惜起初还不被人赏识。

B.后来,梅尧臣做了河南主簿,与名人钱惟演成为忘年之交,又与欧阳修结为诗友,在这    些名人的支持下,他终于在宋代文坛上一下子出了名。

C.梅尧臣曾在德兴、建德、襄城任职,并先后担任过几任地方官。大臣们多次举荐梅尧臣  担任馆阁之职,因而他受到皇帝的召试,并被赐进士出身。

D.梅尧臣喜欢饮酒,名贤及士大夫与之交往甚密,并常常带着酒到其家共享。梅尧臣十分    健谈,且无所畏惧,嬉笑怒骂之情皆寄寓于诗中,晚年尤其如此。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