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语文 > 题目详情
下列文学常识阐述有误的一项是

A.中国四大著名的古典长篇小说分别是: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施耐庵的《水浒传》、曹雪芹的《红
      楼梦》、吴承恩的《西游记》。
B.鲁迅,原名周树人,他的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散文
      诗集《朝花夕拾》,散文集《野草》以及多部杂文集。
C.山水田园诗属于写景诗的范畴,侧重于歌咏自然景物中的山水田园。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人物主要有陶
      渊明、王维等。
D.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
      而作。”他的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是他的代表作。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0103 期中题 题型:单选题

下列文学常识阐述有误的一项是
[     ]
A.中国四大著名的古典长篇小说分别是: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施耐庵的《水浒传》、曹雪芹的《红楼梦》、吴承恩的《西游记》。
B.鲁迅,原名周树人,他的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散文诗集《朝花夕拾》,散文集《野草》以及多部杂文集。
C.山水田园诗属于写景诗的范畴,侧重于歌咏自然景物中的山水田园。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人物主要有陶渊明、王维等。
D.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他的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是他的代表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0103 期末题 题型:单选题

下列文学常识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
A.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著有《白氏长庆集》。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继承我国古典诗歌浪漫主义,和元稹都是唐代诗坛“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
B.贾谊,世称贾生,或贾太傅、贾长沙。西汉洛阳人(今河南)人。政论家、文学家。代表赋作有《吊屈原赋》,后人辑有《贾长沙集》。
C.《红楼梦》是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高峰。全书120回,前80回由曹雪芹所作,后40回据说由高鹗续写。《红楼梦》又名《石头记》、《金玉缘》,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背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为主线,来表现作者对当时社会关系和精神文化的深刻思考。
D.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寡人之于国也》这篇文章记载了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对话,围绕“民不加多”的问题展开讨论,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并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会的不平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 题型:

下列各句中文学文化常识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中国的文化典籍可以按照“经”、“史”、“子”、“集”分为四大部分,例如老子的《道德经》就收集在“经”部,《史记》就收集在“史”部。

B.《论语》是一部语录体散文集,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所辑录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共20篇,它和《大学》《中庸》《孟子》一起称为古代的“四书”。

C.《左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叙事较为详备的编年体史书,同时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它和《公羊传》《谷梁传》一起称为“春秋三传”。

D.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倡导的理想人格。这一思想在《大学》中得到了集中、明确的阐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北京期中题 题型:单选题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雨巷》《再别康桥》《大堰河──我的保姆》《断章》的作者依次是现代诗人戴望舒、徐志摩、艾青、卞之琳。
B.巴金,字芾甘,原名李尧棠,“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是20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大师、中国当代文坛的巨匠。《家》是作者的代表作,与《雨》《电》合称《激流三部曲》。
C.“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孔子对一个理想人格成长过程的精要阐释。
D.查尔斯狄更斯,19世纪英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代表作有《大卫科波菲尔》《艰难时世》《双城记》《远大前程》等作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3+X高考高分精点 语文 综合例析与模拟高三 题型:048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

研究国学对现实有用

  我一向认为“知识能用才是力量”,对国学的看法也不例外。

  所谓国学,在我看来就是研究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包括传统典籍)的学问。这种学问有什么用?可以先从挖掘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思维经验来说,这种思维经验有两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古人总结的某种思维经验,现在已有更为高深、准确的认识乃至理论了,然而古人在对道理的阐释中却有其独特的感悟,今人看了仍能启益心智,这便有用。例如《老子》讲的辩证法是朴素的,当然不及现代的唯物辩证法高深、准确;但《老子》的有些阐述却相当精辟,因此至今看来仍有打动人心的力度。例如他论证“有”与“无”的辩证关系,说“开凿门窗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中间的空隙,才有房屋的作用”。再把这个实例提高到一般来说,《老子》就做出了“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的结论。

  第二个层次是传统文化中有些思维经验,直到现在尚未见有更为高深、准确的理论可以取而代之,这就显然更表现了有中国特色的独创性,因而不但有用,而且大有研究之必要。这种思维经验在中国思想史中是不乏其例的(如儒家学说中有利于调节人际关系的思想);但为了更少疑议而易于论述,不妨以中国艺术史中的思维经验为例。南齐谢赫在《古画品录》中,以“气韵生动”为绘画“六法”之首,从那以后,中国画家无不追求“气韵”,中国有经验的欣赏者也都能从优秀的画作中感知“气韵”。这说明“气韵”作为一种美的表现的确存在,然而至今无人能说清楚它究竟是什么,以及如何能达到“气韵生动”。推而广之来看,像“气韵”这样在中国艺术史上频繁出现的独特概念中无虑数十;每一个概念都像一把钥匙,有可能打开一个中国特有的美学思维经验的宝藏;依靠这些宝藏完全有可能建立富有中国特色的美学体系,那真是大大有用有益的事情。

  传统文化中有许多有用有益的东西,加以挖掘、筛选、阐释与发扬,便是国学的任务。这个国学的概念,其内涵比旧的以“整理国故”、考校古籍为主的“国学”是大得多了;研究的动机也不完全相同。因为从前研究“国学”有逃避现实的因素在,现在研究则是面向现实的。因此新的国学研究必须大大增加对现实有用有益的内容,以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两个文明的建设;国学的发展也必将因此而获得新的强大的生命力。但新的国学研究既然有艰巨的去伪存真、去芜存精的任务,那就必须充分继承和发扬从前“国学”研究中那种求真求实、实事求是的优良学风,也必须充分利用从前“国学”研究中的正确方法与丰富成果。

  国学要真正能对现实有用,看来一方面不能对传统文化采取“玩儿”的态度,更不能把它当做“模特”,常常穿了不断变化的“时装”来表演;但另一方面恐怕也不能一味强调“坐冷板凳”,“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因为任何学问要对现实有用,都必须了解现实,甚至还要转变观念,才能使真才实学与客观实际挂钩对口,从而有的放矢地解决实际问题。

(1)文中多次提及的“思维经验”指的是什么?

答:“思维经验”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25字以内)

(2)第4段画有横线的句子中有两个词“钥匙”和“宝藏”,其含义是什么?(要求结合原句理解,各不超过20字)

①钥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宝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6段批评了对待国学的三种错误态度,它们是:(各不超过20字)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

A.“国学”的概念有三:整理国故;考校古籍为主;研究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包括传统典籍)。作者持第三种说法。

B.作者认为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思维经验,大多数都是古人的独特感悟,具有独创性,今人理论难以取而代之。

C.作者主张国学研究要对现实有用,因为“知识能用才是力量”。

D.“气韵生动”为绘画“六法”之首,说法虽好,能为人感知,但在理论上是不可知的。

E.新的国学研究必须充分继承和发扬从前国学研究中的优良学风,利用其正确方法与丰富成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新疆农七师高级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题型:048

文言文阅读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实者,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1)

列各句中加粗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葬之 卒:死。

B.

以其华山之阳名之也      乃:是。

C.

不出,火尽          且:并且。

D.

而人之所至焉         罕:少。

(2)

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的活用现象与给出的例句中的加横线的词的活用现象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 唐浮图慧褒始于其址

[  ]

A.

顺流而

B.

幽壑之潜蛟

C.

鱼虾而友麋鹿

D.

火尚足以

(3)

下列各句中“以”的用法与例句中“以”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  ]

A.

引以为流殇曲水

B.

然力足以至焉

C.

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D.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4)

下面各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王安石,北宋人,字临川,号半山,有《临川先生文集》,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

B.

文中所谓“浮图”和“庐冢”即为和尚和寺院。

C.

作者在记叙和议论之间注意承接过渡,如第三段一句“于是予有叹焉”紧承上文的“悔”,自然过渡到下面的议论。一个“叹”字意味深长,承上启下,使文章过渡自然,衔接紧密。

D.

本文以游山因事见理,阐述了“志、力、物”三者的重要意义,前半部分侧重记游,后半部分侧重说理,二者结合自然紧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记者:最近媒体对你的《<论语>心得》和《<庄子>心得》争论很多,有人说你把国学经典讲得出神入化,有人认为你误读了经典,你怎么看这些争论?   

于丹:这些争议,关系到我们究竟怎么看文化,文化是狭义、静态的,还是广义、动态的。在我看来,文化首先是一种生态,在《周易》中文化的意义是“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就是观察世间百态、人间万象,最后进入每个人的内心世界。所以文化是流动、生长的形态,重要的是“文而化之”。过去很多文化人,著作等身,但他的生命境界远没达到“化”境,比如苛刻、斤斤计较、不通达透彻,这都是“文而不化”。

另外,文化是个“金字塔”,越到塔尖越是精英化,但它的研究是“藏之名山,传之后世”,精英研究肯定是必需的,但绝不是文化的全部。金字塔越往基座走就越是草根。我个人有个理解,民主这个词不是政治的专有名词,更重要的,民主在于文化权利。难道经典仅仅是精英的特权吗?我认为,经典是大众的文化权利。过去我们把经典供奉得太高,以至于让大众去膜拜。

记者:所以你的《<论语>心得》是面向草根的?

于丹:经典在塔尖上的价值已被历朝历代证明过了,我想提出一个新命题:在金字塔的基座上我们还有一个陌生的证明的可能吗?我们不再以研究者、膜拜者的心理去证明那个塔尖,而是让经典进入大众生活。我所做的尝试是文化普及的意义,跟精英研究不在一个逻辑层面。

过去,我们文化中有种不良的东西,就是简单的二分法、一元论,凡事非此即彼、非对即错。其实文化选择是多选的啊,塔尖上的精英文化、塔基上的草根文化、生生不息的大众文化,所有文化熔铸一体,越多元越健康,文化是需要一种胸怀去建设的。“如果说我跟孔子的原意不同,那么欢迎每个人心有所得。”

记者:作为一个不是古典文化专家的人,解读《论语》,你认为精准性是不是必要的东西?

于丹:我首先要特别严肃地澄清一个概念,我做的从来不是经典的解读,我做的就是心得,我从没出过《论语解读》或《庄子解读》。我是一个传媒研究者,并不是古典文化有话语权的经典研究专家,但我所了解的古典文学知识,在我和大众沟通时,我想,它应该是相对够的。

之所以选择“心得”方式,就是从不追究解释的精准性,从不做字句的训诂,而是做意义的阐释。训诂学、音韵学这些东西人民大众了解吗?大众需要了解吗?“心得”就是“一心所得”,是在外延、感悟上的一种延伸,我不做内涵上的解释,这里无所谓什么是本意。

记者:很多观众仍会把你的心得看做是孔子和庄子的本意,对此你怎么看?  

于丹:我出的两本书后面都附了原文,是我对出版社提的要求,读者看了前面之后,自己有什么想法,翻原文再想一想。我想做的就是一个导读,我想告诉大家读完经典的效果;在心灵上我们可以这么快乐、豁达,这不好吗?“无非是以一种快乐心情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

每个人都不要希望从别人那里得到标准答案,你可以进行自己的延伸和感悟。我希望提供的是一个方式,而不是结论,提供的是一个起点,而不是终点。

                                                                  (有删改)

(1)下列对访谈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记者针对有人认为于丹的《<论语>心得》讲得出神入化,而《<庄子>心得》误读了经典的争论,对于丹进行了专题采访。

B.于丹面对媒体对她的“心得”的争议,非常冷静,她以如何看待文化的标准来阐述自己的“心得”,强调“文而化之”的流动、生长的生态文化观点。

C.“如果说我跟孔子的原意不同,那么欢迎每个人心有所得”的言外之意是:不要把矛头对准我于丹,希望大家都能够走进《论语》,有所感悟,有所收获。

D.“我所做的尝试是文化普及的意义,跟精英研究不在一个逻辑层面”是于丹对“文而不化”的“文化人”的委婉批评,是对自己观点和做法的肯定。

E.于丹采用了避重就轻的策略,从如何看待文化、如何认识经典等方面,比较巧妙、机智地回答了记者的提问,令人叹服不已。   

 (2)记者从四个方面(角度)对于丹进行了深入访谈,请简要概括。(每个方面15字以内)(8分)

                                                             

                                                             

 (3)第三段中有“金字塔越往基座走就越是草根”一句,结合前文,谈谈用“金字塔”和“草根”来表达有什么含义。(6分)

                                                             

                                                             

 (4)本文结尾说:“我希望提供的是一个方式……而不是终点。”请联系文中提到的“准确性”和“本意”问题,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2011年东北三省京海夏季大联考语文试卷(卷B)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25分)
记者:最近媒体对你的《<论语>心得》和《<庄子>心得》争论很多,有人说你把国学经典讲得出神入化,有人认为你误读了经典,你怎么看这些争论?   
于丹:这些争议,关系到我们究竟怎么看文化,文化是狭义、静态的,还是广义、动态的。在我看来,文化首先是一种生态,在《周易》中文化的意义是“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就是观察世间百态、人间万象,最后进入每个人的内心世界。所以文化是流动、生长的形态,重要的是“文而化之”。过去很多文化人,著作等身,但他的生命境界远没达到“化”境,比如苛刻、斤斤计较、不通达透彻,这都是“文而不化”。
另外,文化是个“金字塔”,越到塔尖越是精英化,但它的研究是“藏之名山,传之后世”,精英研究肯定是必需的,但绝不是文化的全部。金字塔越往基座走就越是草根。我个人有个理解,民主这个词不是政治的专有名词,更重要的,民主在于文化权利。难道经典仅仅是精英的特权吗?我认为,经典是大众的文化权利。过去我们把经典供奉得太高,以至于让大众去膜拜。
记者:所以你的《<论语>心得》是面向草根的?
于丹:经典在塔尖上的价值已被历朝历代证明过了,我想提出一个新命题:在金字塔的基座上我们还有一个陌生的证明的可能吗?我们不再以研究者、膜拜者的心理去证明那个塔尖,而是让经典进入大众生活。我所做的尝试是文化普及的意义,跟精英研究不在一个逻辑层面。
过去,我们文化中有种不良的东西,就是简单的二分法、一元论,凡事非此即彼、非对即错。其实文化选择是多选的啊,塔尖上的精英文化、塔基上的草根文化、生生不息的大众文化,所有文化熔铸一体,越多元越健康,文化是需要一种胸怀去建设的。“如果说我跟孔子的原意不同,那么欢迎每个人心有所得。”
记者:作为一个不是古典文化专家的人,解读《论语》,你认为精准性是不是必要的东西?
于丹:我首先要特别严肃地澄清一个概念,我做的从来不是经典的解读,我做的就是心得,我从没出过《论语解读》或《庄子解读》。我是一个传媒研究者,并不是古典文化有话语权的经典研究专家,但我所了解的古典文学知识,在我和大众沟通时,我想,它应该是相对够的。
之所以选择“心得”方式,就是从不追究解释的精准性,从不做字句的训诂,而是做意义的阐释。训诂学、音韵学这些东西人民大众了解吗?大众需要了解吗?“心得”就是“一心所得”,是在外延、感悟上的一种延伸,我不做内涵上的解释,这里无所谓什么是本意。
记者:很多观众仍会把你的心得看做是孔予和庄子的本意,对此你怎么看?  
于丹:我出的两本书后面都附了原文,是我对出版社提的要求,读者看了前面之后,自己有什么想法,翻原文再想一想。我想做的就是一个导读,我想告诉大家读完经典的效果;在心灵上我们可以这么快乐、豁达,这不好吗?“无非是以一种快乐心情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
每个人都不要希望从别人那里得到标准答案,你可以进行自己的延伸和感悟。我希望提供的是一个方式,而不是结论,提供的是一个起点,而不是终点。
(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访谈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记者针对有人认为于丹的《<论语>心得》讲得出神人化,而《<庄子>心得》误读了经典的争论,对于丹进行了专题采访。
B.于丹面对媒体对她的“心得”的争议,非常冷静,她以如何看待文化的标准来阐述自己的“心得”,强调“文而化之”的流动、生长的生态文化观点。
C.“如果说我跟孔子的原意不同,那么欢迎每个人心有所得”的言外之意是:不要把矛头对准我于丹,希望大家都能够走进《论语》,有所感悟,有所收获。
D.“我所做的尝试是文化普及的意义,跟精英研究不在一个逻辑层面”是于丹对“文而不化”的“文化人”的委婉批评,是对自己观点和做法的肯定。
E.于丹采用了避重就轻的策略,从如何看待文化、如何认识经典等方面,比较巧妙、机智地回答了记者的提问,令人叹服不已。
【小题2】记者从四个方面(角度)对于丹进行了深入访谈,请简要概括。(每个方面15字以内)(8分)
【小题3】第三段中有“金字塔越往基座走就越是草根”一句,结合前文,谈谈用“金字塔”和“草根”来表达有什么含义。(6分)
【小题4】本文结尾说:“我希望提供的是一个方式……而不是终点。”请联系文中提到的“准确性”和“本意”问题,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2011年东北三省京海夏季大联考语文试卷(卷B)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25分)

记者:最近媒体对你的《<论语>心得》和《<庄子>心得》争论很多,有人说你把国学经典讲得出神入化,有人认为你误读了经典,你怎么看这些争论?   

于丹:这些争议,关系到我们究竟怎么看文化,文化是狭义、静态的,还是广义、动态的。在我看来,文化首先是一种生态,在《周易》中文化的意义是“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就是观察世间百态、人间万象,最后进入每个人的内心世界。所以文化是流动、生长的形态,重要的是“文而化之”。过去很多文化人,著作等身,但他的生命境界远没达到“化”境,比如苛刻、斤斤计较、不通达透彻,这都是“文而不化”。

另外,文化是个“金字塔”,越到塔尖越是精英化,但它的研究是“藏之名山,传之后世”,精英研究肯定是必需的,但绝不是文化的全部。金字塔越往基座走就越是草根。我个人有个理解,民主这个词不是政治的专有名词,更重要的,民主在于文化权利。难道经典仅仅是精英的特权吗?我认为,经典是大众的文化权利。过去我们把经典供奉得太高,以至于让大众去膜拜。

记者:所以你的《<论语>心得》是面向草根的?

于丹:经典在塔尖上的价值已被历朝历代证明过了,我想提出一个新命题:在金字塔的基座上我们还有一个陌生的证明的可能吗?我们不再以研究者、膜拜者的心理去证明那个塔尖,而是让经典进入大众生活。我所做的尝试是文化普及的意义,跟精英研究不在一个逻辑层面。

过去,我们文化中有种不良的东西,就是简单的二分法、一元论,凡事非此即彼、非对即错。其实文化选择是多选的啊,塔尖上的精英文化、塔基上的草根文化、生生不息的大众文化,所有文化熔铸一体,越多元越健康,文化是需要一种胸怀去建设的。“如果说我跟孔子的原意不同,那么欢迎每个人心有所得。”

记者:作为一个不是古典文化专家的人,解读《论语》,你认为精准性是不是必要的东西?

于丹:我首先要特别严肃地澄清一个概念,我做的从来不是经典的解读,我做的就是心得,我从没出过《论语解读》或《庄子解读》。我是一个传媒研究者,并不是古典文化有话语权的经典研究专家,但我所了解的古典文学知识,在我和大众沟通时,我想,它应该是相对够的。

之所以选择“心得”方式,就是从不追究解释的精准性,从不做字句的训诂,而是做意义的阐释。训诂学、音韵学这些东西人民大众了解吗?大众需要了解吗?“心得”就是“一心所得”,是在外延、感悟上的一种延伸,我不做内涵上的解释,这里无所谓什么是本意。

记者:很多观众仍会把你的心得看做是孔予和庄子的本意,对此你怎么看?  

于丹:我出的两本书后面都附了原文,是我对出版社提的要求,读者看了前面之后,自己有什么想法,翻原文再想一想。我想做的就是一个导读,我想告诉大家读完经典的效果;在心灵上我们可以这么快乐、豁达,这不好吗?“无非是以一种快乐心情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

每个人都不要希望从别人那里得到标准答案,你可以进行自己的延伸和感悟。我希望提供的是一个方式,而不是结论,提供的是一个起点,而不是终点。

 (有删改)

1.下列对访谈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记者针对有人认为于丹的《<论语>心得》讲得出神人化,而《<庄子>心得》误读了经典的争论,对于丹进行了专题采访。

B.于丹面对媒体对她的“心得”的争议,非常冷静,她以如何看待文化的标准来阐述自己的“心得”,强调“文而化之”的流动、生长的生态文化观点。

C.“如果说我跟孔子的原意不同,那么欢迎每个人心有所得”的言外之意是:不要把矛头对准我于丹,希望大家都能够走进《论语》,有所感悟,有所收获。

D.“我所做的尝试是文化普及的意义,跟精英研究不在一个逻辑层面”是于丹对“文而不化”的“文化人”的委婉批评,是对自己观点和做法的肯定。

E.于丹采用了避重就轻的策略,从如何看待文化、如何认识经典等方面,比较巧妙、机智地回答了记者的提问,令人叹服不已。

2.记者从四个方面(角度)对于丹进行了深入访谈,请简要概括。(每个方面15字以内)(8分)

3.第三段中有“金字塔越往基座走就越是草根”一句,结合前文,谈谈用“金字塔”和“草根”来表达有什么含义。(6分)

4.本文结尾说:“我希望提供的是一个方式……而不是终点。”请联系文中提到的“准确性”和“本意”问题,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0118 月考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一)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劝学》)
  (二)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师说》)
  (三)子胥入船,渔父知其意也,乃渡之千寻之津。子胥既渡,渔父乃视之有其饥色,乃谓曰:“子俟我此树下,为子取饷。”渔父去后,子胥疑之,乃潜身于深苇之中。有顷,父来,持麦饭、鲍鱼羹、盎浆,求之树下,不见,因歌而呼之,曰:“芦中人,芦中人,岂非穷士乎?”如是至再,子胥乃出芦中而应。渔父曰:“吾见子有饥色,为子取饷,子何嫌哉?”子胥曰:“性命属天,今属丈人,岂敢有嫌哉?”
  二人饮食毕,欲去,胥乃解百金之剑;以与渔者:“此吾前君之剑,上有七星北斗,价直百金,以此相答。”渔父曰:“吾闻楚王之命:得伍胥者,赐粟五万石,爵执圭。岂图取百金之剑乎?”遂辞不受,谓子胥曰:“子急去,勿留!且为楚所得。” 子胥曰:“请丈人姓字。”渔父曰:“今日凶凶,两贼相逢,吾所谓渡楚贼也。两贼相得,得形于默,何用姓字为?子为芦中人,吾为渔丈人。富贵莫相忘也。” 子胥曰:“诺。”既去,诫渔父曰:“掩子之盎浆,无令其露。”渔父诺。子胥行数步,顾视渔者,已覆船自沉于江水之中矣。
  注:①执圭:春秋时楚国设置的爵位名,它是楚国的最高爵位。
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声非加疾也,而闻者 彰:清楚,明白
B.不相师 耻:以……为耻
C.士大夫之 族:家族
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矣! 惑:糊涂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吾尝跂望矣 小学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B.欲人无惑也难矣 巫医乐师百工人,不耻相师
C.皆出于此乎 授之书而习句读者
D.于其身也,则耻师 或师焉,或不
3.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B.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C.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D.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4.下列对选文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劝学》选段以学习的作用来论述“学不可以已”。认为人变得聪明的一个重要的标志是“善假于物”。
B.《劝学》选段连用四个生活中常有的经历来设喻,阐明借助外部条件和注重积累的重要作用,借此证明人通过学习,能弥补自身不足。
C.《师说》选段承接对师道的论述,用三组对比,写不同的认识、不同的做法和不同的结果,批判了当时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D.《师说》选段最后对士大夫之族的评论批判的力度加深,“其可怪也欤!” 这个结语采用了感叹的语气,富有感情色彩,它不仅表露了作者的不满情绪,而且显示出对他所批判的论敌的鄙夷和蔑视。
5.下列句中的代词,指代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求树下,不见 之(子胥)
B.如至再 是(歌而呼之)
C.吾前君之剑 此(前君之剑)
D.掩子之盎浆,无令 其(渔父)
6.下列句中“相”的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一项是
[     ]
A.价直百金,以此
B.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C.登即许和,便可作婚姻
D.富贵莫忘也
7.写出下列划线词在句中的含义。
(1)乃渡之千寻之(  )
(2)为取饷,子何嫌哉(  )
(3)价百金(  )
(4)令其露(  )
8.翻译。
(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子急去,勿留!且为楚所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用一句话概括渔父的品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