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组中,分隔线前后划线字读音全相同的一组是 |
A.洗漱/咳嗽 朔风/追溯 掇开/啜泣 B.抿嘴/泯灭 喧阗/恬静 休假/稼穑 C.盘桓/残垣 矫首/矫情 熟稔/荏苒 D.岑寂/矜持 蕴藉/狼藉 轴线/妯娌 |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0112 期中题 题型:单选题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不详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A.此虽庐山之一隅隅:角落 | B.而开涂况进涂:道路 |
C.闲邃笃其情耶?笃:沉重 | D.宇宙虽遐,古今一契遐:久远 |
A.①②③ | B.③⑤⑥ | C.②④⑥ | D.③④⑤ |
A.文章首先介绍了石门的地理位置、命名由来,说明其不为人知的原因。接着记述了游历的过程,描绘了石门景色的奇丽多变,写出了眺览的乐趣。 |
B.文中有“交徒同趣三十余人”及“情发于中,遂共咏之云尔”的字样,由此可以得知,这次庐山之行人数众多,而且大家游山玩水,吟诗唱和。 |
C.文章后面两段由写景转为思考自然给人的启示。在慧远看来,自然山水会因为游者的感情而增添情致,那些幽隐之人神秘的感悟,通达永恒事物的至深之情,都是眼前美丽的山水赐给的禅趣。 |
D.本文文辞优美,句子骈偶,末段阐发佛教思想,带有晋代特有的玄学风格。 |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 题型: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游石门诗序
东晋 慧 远
石门在精舍南十余里,一名障山。基连大岭,体绝众阜。辟三泉之会,并立而开流,倾岩玄映其上,蒙形表于自然,故因以为名。此虽庐山之一隅,实斯地之奇观。皆传之于旧俗,而未睹者众。将由悬濑险峻,人兽迹绝,径回曲阜,路阻行难,故罕经焉。
释法师以隆安四年仲春之月,因咏山水,遂振锡而游。于时交徒同趣,三十余人,成拂衣晨征,怅然增兴。虽林壑幽邃,而开涂况进;虽乘铖履石,并以所悦为安。即至,则援木寻葛,历险穷崖,猿臂相引,仅乃造极。于是拥胜倚岩,详观其下,始知七岭之美,蕴奇于此:双阙对峙其前,重岩映带其后,峦阜周围以为障,崇岩四营而开宇。其中则有石台、石池、宫馆之象,触类之形,致可乐也。清泉分流而合注,渌渊镜净于天池,文石发彩,焕若披面,柽松芳草,蔚然光目。其为神丽,亦已备矣。
斯日也,众情奔悦,瞩览无厌。游观未久,而天气屡变:霄雾尘集,则万象隐形;流光回照,则众山倒影。开阖之际,状有灵焉,而不可测也。及其将登,则翔禽拂翮,鸣猿厉响,归云回驾,想羽人之来仪;哀声相和,若玄音之有寄。虽仿佛犹闻,而神以之畅;虽乐不期灌,而欣以永日。当其冲豫自得,信有味焉,而未易言也。
退而寻之,夫崖谷之间,会物无主。应不以情而开兴,引人致深若此,岂不以虚明朗其照,闲邃笃其情耶?并三复斯谈,犹昧然未尽。俄而太阳告夕,所存已往,乃悟幽人之玄览,达恒物之大情,其为神趣,岂山水而已哉!
于是徘徊崇岭,流目四瞩;九江如带,丘阜成垤。因此而推,形有巨细,智亦宜然。乃喟然叹:宇宙虽遐,古今一契;灵鹫邈矣,荒途目隔。不有哲人,风迹谁存?应深悟远,慨焉长怀!各欣一遇之同欢,感良辰之难再,情发于中,遂共咏之云尔!
(《中国古籍全录·历代游记选》)
【小题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此虽庐山之一隅隅:角落 | B.而开涂况进涂:道路 |
C.闲邃笃其情耶?笃:沉重 | D.宇宙虽遐,古今一契遐:久远 |
A.①②③ | B.③⑤⑥ | C.②④⑥ | D.③④⑤ |
A.文章首先介绍了石门的地理位置、命名由来,说明其不为人知的原因。接着记述了游历的过程,描绘了石门景色的奇丽多变,写出了眺览的乐趣。 |
B.文中有“交徒同趣三十余人”及“情发于中,遂共咏之云尔”的字样,由此可以得知,这次庐山之行人数众多,而且大家游山玩水,吟诗唱和。 |
C.文章后面两段由写景转为思考自然给人的启示。在慧远看来,自然山水会因为游者的感情而增添情致,那些幽隐之人神秘的感悟,通达永恒事物的至深之情,都是眼前美丽的山水赐给的禅趣。 |
D.本文文辞优美,句子骈偶,末段阐发佛教思想,带有晋代特有的玄学风格。 |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