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语文 > 题目详情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无误的一组是

A.贫(jù)

(nuè)

饿(fú)

然(shān)
B.怒(wèn) (chuàn) (jì) (zhī)
C.笑(shěn)依(bǎn) (shuò) 业(yì)
D.暴(tiǎn) (nǎn)臼(kē) 护(bì)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0115 期末题 题型: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无误的一组是
[     ]
A.贫(jù) (nuè) 饿(fú) 然(shān)
B.怒(wèn) (chuàn) (jì) (zhī)
C.笑(shěn) 依(bǎn) (shuò) 业(yì)
D.暴(tiǎn) (nǎn) 臼(kē) 护(b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甘肃省兰州一中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题型:04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张雄飞,字鹏举,琅琊临沂人。至元二年,廉希宪荐之于世祖,召见,陈当世之务,世祖大说。授同知平阳路转运司事,搜挟蠹弊,悉除之。帝问处士罗英,谁可大用者,对曰:张雄飞真公辅器。帝然之,命驿召雄飞至。

  十六年,御史中丞,行御史台事。阿合马以子忽辛为中书右丞,行省江淮,恐不为所容,改陕西汉中道提刑按察使。未行,阿合马死,朝臣皆以罪去。拜参知政事。阿合马用事日久,卖官鬻狱,纪纲大坏,雄飞乃先自降一阶,于是侥幸超躐者皆降之。忽辛有罪,敕中贵人及中书杂问,忽辛历指宰执曰:汝曾使我家钱物,何得问我!雄飞曰:我曾受汝家钱物否?曰:惟公独否。雄飞曰:如是,则我当问汝矣。忽辛遂伏。二十一年春,上与朝臣议大赦天下,雄飞谏曰:古人言:无赦之国,其刑必平。故赦者,不平之政也,圣明在上,岂宜数赦!帝嘉纳之,语雄飞曰:大猎而后见善射,集议而后知能言,汝所言者是。朕今从汝。遂降轻刑之诏。

  雄飞刚直廉慎,始终不易其节。尝坐省中,诏趣召之,见于便殿,谓雄飞日:若卿可谓真廉者矣。闻卿贫甚,今特赐卿银二千五百两、钞二千五百贯。雄飞拜谢,将出,又诏加赐金五十两及金酒器。雄飞受赐,封藏于家。后阿合马之党以雄飞罢政,诣省乞追夺赐物,裕宗在东宫闻之,命参政温迪罕谕丞相安童曰:上所以赐张雄飞者,旌其廉也,毋为小人所诈。塔即古阿散请检核前省财务,复用阿合马之党,竞矫诏追夺之。塔即古阿散等俄以罪诛,帝虑校核失当,命近臣伯颜阅之。中书左丞耶律老哥劝雄飞诣伯颜自辨,雄飞曰:上以老臣廉,故赐臣,然臣未尝敢轻用,而封识以俟者,正虞今日耳,又可自辨乎?

  二十一年,卢世荣以言利进用,雄飞与诸执政同日皆罢。

  二十三年,起为燕南河北道宣慰使,决壅滞,黜奸贪,政化大行。卒于官。

(选自《元史·张雄飞传》,有删节)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十六年,御史中丞     拜:拜见

B.

阿合马用事日久,卖官鬻狱  用事:掌权

C.

忽辛遂伏         辜:罪

D.

雄飞受赐,封藏于家    识:作标记

(2)

下列四组中,能直接表现张雄飞清廉能干的一组是

①搜挟蠹弊,悉除之

②张雄飞真公辅器

③惟公独否

④雄飞受赐,封识藏于家

⑤决壅滞,黜奸贪

⑥汝所言者是。朕今从汝

[  ]

A.

①③⑥

B.

②③⑤

C.

①④⑤

D.

②④⑥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张雄飞受廉希宪推荐,世祖召见他,他陈述了当时国家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世祖很高兴,授予他同知平阳路转运司的职务。

B.

阿合马让自己的儿子忽辛担任中书右丞,巡视管理江淮一带的事务,阿合马担心儿子不被张雄飞容纳,就让儿子改任陕西汉中道提刑按察使。

C.

忽辛犯罪,世祖令中贵人和中书省官员一起审问,忽辛说审问的官员都曾经收受过他们家的钱物,只有张雄飞没有收过。

D.

塔即古阿散等人因犯罪被杀后,皇帝考虑到阿合马的余党检查核实有误,命令温迪罕和丞相安童复查。张雄飞没有听从耶律老哥的建议为自己辨白。

(4)

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及《孟子》选段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赦者,不平之政也,圣明在上,岂宜数赦!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所以赐张雄飞者,旌其廉也,毋为小人所诈。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决壅滞,黜奸贪,政化大行。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臣请为王言乐。今王鼓乐千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举疾首蹙頞而相告曰:“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山东省同步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五柳先生传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已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极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注释:黔娄:春秋时鲁国人,无意进仕,屡次辞去诸侯的聘请。无怀氏、葛天氏均是上古社会帝王。
1.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是(   )
A.自(yù)  曾不情(lìn) 其志(lè)
B.然(xiāo) 赋诗(shāng) 天氏(gě)
C.酒(shì) 穿结(hè) 读书(hǎo)
D.娄(qián) 瓢屡空(dān) 如也(ān)
2.对下列划线字的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
A.亦不其姓字(详细地知道) 每有会意(对书中的意义有所体会)
B.环堵萧然(环视墙壁)    箪瓢屡空(经常空着)
C.晏如也(安然自得)     以此自终(度过自己的一生)
D.不戚戚于贫贱(忧愁的样子) 不汲汲于富贵(极力营求的样子)
3.下列各组划线字含义不同的一组是(  )
A.登峰极——饮辄醉
B.颇示已——此其不在小
C.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在必醉
D.不吝情去留——而计其长短不盈寸
4.翻译有误的一句是(  )
A.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译:这位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人。
B.好读书,不求甚解 译:喜欢读书,但不求深入理解,只求懂个大概。
C.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 译:亲朋好友知道他这种情况,有时备酒招待他。
D.极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译:推究她所说的话,五柳先生不就是黔娄那样的人物吗?
5.关于本文内容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这是一篇通过对五柳先生的描述用以自抒志趣的文章,作者是陶渊明。
B.本文描绘的是一个爱好读书、不慕名利、安贫乐道、忘怀得失的知识分子形象。
C.五柳先生喜好喝酒,到亲朋好友家饮酒时总是大醉方休,并且醉后就向主人告辞。
D.由于五柳先生品行高洁,因而受到了黔娄妻子的赞赏,称他不因为贫困而终日忧心忡忡,不为了富贵而到处投机钻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2013届四川省高二下期期中考试语文卷(解析版) 题型: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于谦,字廷益,钱塘人。生七岁,有僧奇之曰:“他日救时宰相也。”举永乐十九年进士。宣德初,授御史。奏对,音吐鸿畅,帝为倾听。顾佐为都御史,待寮属甚严,独下谦,以为才胜己也。扈跸乐安,高煦出降,帝命谦口数其罪。谦正词崭崭,声色震厉。高煦伏地战栗,称万死。帝大悦。师还,赏赉与诸大臣等。 

出按江西,雪冤囚数百。疏奏陕西诸处官校为民害,诏遣御史捕之。帝知谦可大任,会增设各部右侍郎为直省巡抚,乃手书谦名授吏部,超迁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

正统六年疏言:“今河南、山西积谷各数百万。请以每岁三月,令府州县报缺食下户,随分支给。先菽秫,次黍麦,次稻。俟秋成偿官,而免其老疾及贫不能偿者。州县吏秩满当迁,预备粮有未足,不听离任。仍令风宪官以时稽察。”诏行之。河南近河处,时有冲决。谦令厚筑堤障,计里置亭,亭有长,责以督率修缮。并令种树凿井,榆柳夹路,道无渴者。大同孤悬塞外,按山西者不及至,奏别设御史治之。尽夺镇将私垦田为官屯,以资边用。威惠流行,太行伏盗皆避匿。在官九年,迁左侍郎,食二品俸。 

初,三杨在政府,雅重谦。谦所奏,朝上夕报可,皆三杨主持。而谦每议事京师,空橐以入,诸权贵人不能无望。及是,三杨已前卒,太监王振方用事。适有御史姓名类谦者,尝忤振。谦入朝,荐参政王来、孙原贞自代。通政使李锡阿振指,劾谦以久不迁怨望,擅举人自代。下法司论死,系狱三月。已而振知其误,得释,左迁大理寺少卿。山西、河南吏民伏阙上书,请留谦者以千数,周、晋诸王亦言之,乃复命谦巡抚。 

十三年以兵部左侍郎召。明年秋,也先大入寇,王振挟帝亲征。谦与尚书邝野极谏,不听。野从治兵,留谦理部事。及驾陷土木,京师大震,众莫知所为。郕王监国,命群臣议战守。侍讲徐珵言星象有变,当南迁。谦厉声曰:“言南迁者,可斩也。京师天下根本,一动则大事去矣,独不见宋南渡事乎!”王是其言,守议乃定。时京师劲甲精骑皆陷没,所余疲卒不及十万,人心震恐,上下无固志。谦请王檄取两京、河南备操军,山东及南京沿海备倭军,江北及北京诸府运粮军,亟赴京师。以次经画部署,人心稍安。即迁本部尚书。 

(节选自《明史?于谦传》)

1.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出江西,雪冤囚数百按:巡查

B.以督率修缮责:责备

C.初,三杨在政府,重谦雅:向来

D.举人自代擅:擅自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手书谦名授吏部今君亡赵走燕

B.请每岁三月少父任,兄弟并为郎

C.谦每议事京师夫赵强而燕弱 ,君幸于赵王

D.一动大事去矣如有地动,尊振龙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于谦在宣德初就受到皇帝重视,在郕王主政时官至兵部尚书。他也尽心国事,在“土木堡之变”之后,力主不迁都并做出了妥善的防守安排,基本安定了人心。

B.于谦在山西、河南吏民及周、晋请王的请求下重任巡抚,他采取了一系列救灾和发展生产的措施。他父母去世,都让他回去办理丧事,但不久又担任原职。

C.于谦在发生朝臣围打马顺的事件时,设法稳住了郕王,并让他宣谕不予追究众人打马顺之事,安定了朝局,受到了吏部尚书正直的高度赞扬和朝臣们的依重。

D.于谦在“三杨”主政时,极受重视,所奏请之事都能得到即时批准。“三杨”去世后因顶撞过王振,差点因被人生事陷害而判处死刑,后被降职为大理寺少卿。

4.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已而振知其误,得释,左迁大理寺少卿。(4分)

(2)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高中(试验本)学科课程导学丛书(高三·下) 题型:048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后面问题。

  仓慈字孝仁,淮南人也。始为郡吏。建安中,太宜开募屯田淮南,以慈为绥集都尉。黄初末,为长安令,清约有方,吏民畏而爱之。太和中,迁敦煌太守。郡因西陲,以丧乱隔绝,旷无太守二十岁,大姓雄张,遂以为俗。前太守尹奉等,循故而已,无所匡革。慈到,抑挫权左,抚恤贫羸,甚得其理。旧大族田有余,而小民无立锥之土;慈皆随口割赋,稍稍使毕其本直。先是属城狱讼众猥,县不能决,多集治下;慈躬往省阅,料简轻重,自非殊死,但鞭杖遣之,一岁决刑曾不满十人。又常日西域杂胡欲来贡献,而诸豪族多逆断绝;既与贸迁,欺诈侮易,多不得分明。胡常怨望,慈皆劳之。欲诣洛者,为封过所①,欲从郡还者,官为平取,辄以府见物与共交市,使吏民护送道路,由是民夷翕然称其德惠。数年卒官,吏民悲感如丧亲戚图画其形,思其遗像。及西域诸胡闻慈死,悉共会聚于戊己校尉②及长吏治下发哀,或有以刀画面,以明血诚,又为立祠,遥共祠之。(选自《三国志·仓慈传》)

  [注] ①过所:是当时官府发给行路人的一种凭证。②戊己校尉:是安抚西域,管理屯田的官。

①下列两句中加粗字的正确读音是

[  ]

①郡因西陲,以乱隔绝

②或有以刀画面,以明

A.①s1ngxu7
B.①s4ngxu7
C.①s1ngxu8
D.①s4ngxu8

②下列句子中加粗的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郡因西陲,以丧乱隔绝,无太守二十岁(旷:空缺。)

B.前太守尹奉等,循故而已,无所革(匡:纠正。)

C.一岁决刑不满十人。(曾:曾经。)

D.由是民夷翕然称其德惠(翕然:合谐一致的样子。)

③下列语句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什么?

〈1〉①大姓雄张 ②料简轻重

[  ]

A.①豪门大户蛮横自大②简单估计一下罪行的轻重

B.①豪门大户蛮横自大②评判选择罪行的轻重

C.①豪门大户拔扈铺张②评判选择罪行的轻重

D.①豪门大户拔扈铺张②简单估计一下罪行的轻重

〈2〉①辄以府见物与共交市②吏民悲感如丧亲戚

[  ]

A.①常拿本郡府中能见到的物品(与胡人)交换货物。②官吏百姓像死了自己亲人一样悲伤。

B.①常拿本郡府中现存的货物(与胡人)交换货物。②官吏百姓像死了自己亲人一样悲伤。

C.①常拿本郡府中现存的货物(与胡人)交换货物。②官吏百姓像死了自己家的亲戚一样悲伤。

D.①常拿府中能见到的物品(与胡人)交换货物。②官吏百姓像死了自己家的亲戚一样悲伤。

④对“先是属城狱讼众猥,不能决,多集治下”一句中划横线的词语指称错误的是

[  ]

A.属城:指敦煌城。县:通“悬”。治下:指仓济所管辖的敦煌郡。

B.属城:指敦皇太守所管辖的县邑。县:通“悬”。治下:指仓济所管辖的敦煌郡。

C.属城:指敦煌城。县:指县里长官。治下:指太守衙门。

D.属城:指敦煌太守所管辖的县邑。县,指县里长官。治下:指太守衙门。

⑤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仓慈治政“清约有方”的一组是

[  ]

①吏民畏而爱之。②抑挫权左,抚恤贫羸。③一岁决刑曾不满十人。④辄以府见物与共交市。⑤由是民夷翕然称其德惠。⑥吏民悲感如丧亲戚。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⑤⑥
D.②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不详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文言文阅读
于谦,字廷益,钱塘人。生七岁,有僧奇之曰:“他日救时宰相也。”举永乐十九年进士。宣德初,授御史。奏对,音吐鸿畅,帝为倾听。顾佐为都御史,待寮属甚严,独下谦,以为才胜己也。扈跸乐安,高煦出降,帝命谦口数其罪。谦正词崭崭,声色震厉。高煦伏地战栗,称万死。帝大悦。师还,赏赉与诸大臣等。 
出按江西,雪冤囚数百。疏奏陕西诸处官校为民害,诏遣御史捕之。帝知谦可大任,会增设各部右侍郎为直省巡抚,乃手书谦名授吏部,超迁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
正统六年疏言:“今河南、山西积谷各数百万。请以每岁三月,令府州县报缺食下户,随分支给。先菽秫,次黍麦,次稻。俟秋成偿官,而免其老疾及贫不能偿者。州县吏秩满当迁,预备粮有未足,不听离任。仍令风宪官以时稽察。”诏行之。河南近河处,时有冲决。谦令厚筑堤障,计里置亭,亭有长,责以督率修缮。并令种树凿井,榆柳夹路,道无渴者。大同孤悬塞外,按山西者不及至,奏别设御史治之。尽夺镇将私垦田为官屯,以资边用。威惠流行,太行伏盗皆避匿。在官九年,迁左侍郎,食二品俸。 
初,三杨在政府,雅重谦。谦所奏,朝上夕报可,皆三杨主持。而谦每议事京师,空橐以入,诸权贵人不能无望。及是,三杨已前卒,太监王振方用事。适有御史姓名类谦者,尝忤振。谦入朝,荐参政王来、孙原贞自代。通政使李锡阿振指,劾谦以久不迁怨望,擅举人自代。下法司论死,系狱三月。已而振知其误,得释,左迁大理寺少卿。山西、河南吏民伏阙上书,请留谦者以千数,周、晋诸王亦言之,乃复命谦巡抚。 
十三年以兵部左侍郎召。明年秋,也先大入寇,王振挟帝亲征。谦与尚书邝野极谏,不听。野从治兵,留谦理部事。及驾陷土木,京师大震,众莫知所为。郕王监国,命群臣议战守。侍讲徐珵言星象有变,当南迁。谦厉声曰:“言南迁者,可斩也。京师天下根本,一动则大事去矣,独不见宋南渡事乎!”王是其言,守议乃定。时京师劲甲精骑皆陷没,所余疲卒不及十万,人心震恐,上下无固志。谦请王檄取两京、河南备操军,山东及南京沿海备倭军,江北及北京诸府运粮军,亟赴京师。以次经画部署,人心稍安。即迁本部尚书。 
(节选自《明史?于谦传》)
小题1: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出江西,雪冤囚数百按:巡查
B.以督率修缮责:责备
C.初,三杨在政府,重谦雅:向来
D.举人自代擅:擅自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手书谦名授吏部今君亡赵走燕
B.请每岁三月少父任,兄弟并为郎
C.谦每议事京师夫赵强而燕弱 ,君幸于赵王
D.一动大事去矣如有地动,尊振龙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于谦在宣德初就受到皇帝重视,在郕王主政时官至兵部尚书。他也尽心国事,在“土木堡之变”之后,力主不迁都并做出了妥善的防守安排,基本安定了人心。
B.于谦在山西、河南吏民及周、晋请王的请求下重任巡抚,他采取了一系列救灾和发展生产的措施。他父母去世,都让他回去办理丧事,但不久又担任原职。
C.于谦在发生朝臣围打马顺的事件时,设法稳住了郕王,并让他宣谕不予追究众人打马顺之事,安定了朝局,受到了吏部尚书正直的高度赞扬和朝臣们的依重。
D.于谦在“三杨”主政时,极受重视,所奏请之事都能得到即时批准。“三杨”去世后因顶撞过王振,差点因被人生事陷害而判处死刑,后被降职为大理寺少卿。
小题4: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已而振知其误,得释,左迁大理寺少卿。(4分)
(2)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2011-2012学年四川省雅安中学高二下期期中考试语文卷(带解析) 题型: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于谦,字廷益,钱塘人。生七岁,有僧奇之曰:“他日救时宰相也。”举永乐十九年进士。宣德初,授御史。奏对,音吐鸿畅,帝为倾听。顾佐为都御史,待寮属甚严,独下谦,以为才胜己也。扈跸乐安,高煦出降,帝命谦口数其罪。谦正词崭崭,声色震厉。高煦伏地战栗,称万死。帝大悦。师还,赏赉与诸大臣等。 
出按江西,雪冤囚数百。疏奏陕西诸处官校为民害,诏遣御史捕之。帝知谦可大任,会增设各部右侍郎为直省巡抚,乃手书谦名授吏部,超迁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
正统六年疏言:“今河南、山西积谷各数百万。请以每岁三月,令府州县报缺食下户,随分支给。先菽秫,次黍麦,次稻。俟秋成偿官,而免其老疾及贫不能偿者。州县吏秩满当迁,预备粮有未足,不听离任。仍令风宪官以时稽察。”诏行之。河南近河处,时有冲决。谦令厚筑堤障,计里置亭,亭有长,责以督率修缮。并令种树凿井,榆柳夹路,道无渴者。大同孤悬塞外,按山西者不及至,奏别设御史治之。尽夺镇将私垦田为官屯,以资边用。威惠流行,太行伏盗皆避匿。在官九年,迁左侍郎,食二品俸。 
初,三杨在政府,雅重谦。谦所奏,朝上夕报可,皆三杨主持。而谦每议事京师,空橐以入,诸权贵人不能无望。及是,三杨已前卒,太监王振方用事。适有御史姓名类谦者,尝忤振。谦入朝,荐参政王来、孙原贞自代。通政使李锡阿振指,劾谦以久不迁怨望,擅举人自代。下法司论死,系狱三月。已而振知其误,得释,左迁大理寺少卿。山西、河南吏民伏阙上书,请留谦者以千数,周、晋诸王亦言之,乃复命谦巡抚。 
十三年以兵部左侍郎召。明年秋,也先大入寇,王振挟帝亲征。谦与尚书邝野极谏,不听。野从治兵,留谦理部事。及驾陷土木,京师大震,众莫知所为。郕王监国,命群臣议战守。侍讲徐珵言星象有变,当南迁。谦厉声曰:“言南迁者,可斩也。京师天下根本,一动则大事去矣,独不见宋南渡事乎!”王是其言,守议乃定。时京师劲甲精骑皆陷没,所余疲卒不及十万,人心震恐,上下无固志。谦请王檄取两京、河南备操军,山东及南京沿海备倭军,江北及北京诸府运粮军,亟赴京师。以次经画部署,人心稍安。即迁本部尚书。 
(节选自《明史?于谦传》)
【小题1】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出江西,雪冤囚数百按:巡查
B.以督率修缮责:责备
C.初,三杨在政府,重谦雅:向来
D.举人自代擅:擅自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手书谦名授吏部今君亡赵走燕
B.请每岁三月少父任,兄弟并为郎
C.谦每议事京师夫赵强而燕弱 ,君幸于赵王
D.一动大事去矣如有地动,尊振龙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于谦在宣德初就受到皇帝重视,在郕王主政时官至兵部尚书。他也尽心国事,在“土木堡之变”之后,力主不迁都并做出了妥善的防守安排,基本安定了人心。
B.于谦在山西、河南吏民及周、晋请王的请求下重任巡抚,他采取了一系列救灾和发展生产的措施。他父母去世,都让他回去办理丧事,但不久又担任原职。
C.于谦在发生朝臣围打马顺的事件时,设法稳住了郕王,并让他宣谕不予追究众人打马顺之事,安定了朝局,受到了吏部尚书正直的高度赞扬和朝臣们的依重。
D.于谦在“三杨”主政时,极受重视,所奏请之事都能得到即时批准。“三杨”去世后因顶撞过王振,差点因被人生事陷害而判处死刑,后被降职为大理寺少卿。
【小题4】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已而振知其误,得释,左迁大理寺少卿。(4分)
(2)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