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语文 > 题目详情
下列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中国最早的、最为重要的一个源头。其中“风雅颂,赋比
      兴”被称为诗经的“六义”。“兴”是起兴,就是铺陈叙述。
B、《楚辞》开我国浪漫主义文学先河,它是在春秋后期南方的诸侯国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
      带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旧诗体。屈原是其奠基人和代表作家。
C、汉乐府有很多抒写下层劳动人民生活和情绪的作品。如:《陌上桑》赞美了平民女秦罗敷的美丽和智
      慧;《焦仲卿妻》写的是封建家长干涉青年婚姻所酿成的一个悲剧。
D、建安七子是建安年间七位文学家的合称,包括:孔融、陈琳、王粲、嵇康、阮籍、应玚、刘桢。这七
      人大体上代表了建安时期除曹氏父子而外的优秀作者,所以“七子”之说,得到后世的普遍承认。他
      们对于诗、赋、散文的发展,都曾作出过贡献。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陕西省月考题 题型:单选题

下列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中国最早的、最为重要的一个源头。其中“风雅颂,赋比兴”被称为诗经的“六义”。“兴”是起兴,就是铺陈叙述。
B、《楚辞》开我国浪漫主义文学先河,它是在春秋后期南方的诸侯国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带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旧诗体。屈原是其奠基人和代表作家。
C、汉乐府有很多抒写下层劳动人民生活和情绪的作品。如:《陌上桑》赞美了平民女秦罗敷的美丽和智慧;《焦仲卿妻》写的是封建家长干涉青年婚姻所酿成的一个悲剧。
D、建安七子是建安年间七位文学家的合称,包括:孔融、陈琳、王粲、嵇康、阮籍、应玚、刘桢。这七人大体上代表了建安时期除曹氏父子而外的优秀作者,所以“七子”之说,得到后世的普遍承认。他们对于诗、赋、散文的发展,都曾作出过贡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2014届甘肃兰州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各项有关古代诗歌、散文的文学常识,表述和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的表现手法丰富多彩,后人将之归纳为“风”、“雅”、“颂”,其中“风”又称“十五国风”,是带有地方色彩的民歌,它浓缩了《诗经》中最精华的部分。

B.先秦散文尚处在应用阶段,哲学家用以说理,史学家用以记事前者有儒家的《论语》《孟子》,道家的《老子》《庄子》,法家的《韩非子》《荀子》等诸子散文;后者有纪传体的《春秋》,编年体的《战国策》等历史散文。

C.盛唐是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黄金时期,诗坛名家辈出,不仅出现了中国诗坛盛极一时的“双子星”: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还出现了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陶渊明、谢灵运以及为人们所熟知的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等。

D.中唐韩愈、柳宗元等人尖锐批判六朝以来的骈俪文,提倡更为实用的上继先秦两汉文体的散文,并称之为“古文”,与骈俪文对立在他们的实际创作成绩和理论倡导的影响下,中唐文风大变,古文创作成为文坛的主要风尚,文学史上称其为古文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各项有关古代诗歌、散文的文学常识,表述和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的表现手法丰富多彩,后人将之归纳为“风”、“雅”、“颂”,其中“风”又称“十五国风”,是带有地方色彩的民歌,它浓缩了《诗经》中最精华的部分。
B.先秦散文尚处在应用阶段,哲学家用以说理,史学家用以记事前者有儒家的《论语》《孟子》,道家的《老子》《庄子》,法家的《韩非子》《荀子》等诸子散文;后者有纪传体的《春秋》,编年体的《战国策》等历史散文。
C.盛唐是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黄金时期,诗坛名家辈出,不仅出现了中国诗坛盛极一时的“双子星”: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还出现了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陶渊明、谢灵运以及为人们所熟知的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等。
D.中唐韩愈、柳宗元等人尖锐批判六朝以来的骈俪文,提倡更为实用的上继先秦两汉文体的散文,并称之为“古文”,与骈俪文对立在他们的实际创作成绩和理论倡导的影响下,中唐文风大变,古文创作成为文坛的主要风尚,文学史上称其为古文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列各项有关古代诗歌、散文的文学常识,表述和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的表现手法丰富多彩,后人将之归纳为“风”、“雅”、“颂”,其中“风”又称“十五国风”,是带有地方色彩的民歌,它浓缩了《诗经》中最精华的部分。
B.先秦散文尚处在应用阶段,哲学家用以说理,史学家用以记事前者有儒家的《论语》《孟子》,道家的《老子》《庄子》,法家的《韩非子》《荀子》等诸子散文;后者有纪传体的《春秋》,编年体的《战国策》等历史散文。
C.盛唐是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黄金时期,诗坛名家辈出,不仅出现了中国诗坛盛极一时的“双子星”: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还出现了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陶渊明、谢灵运以及为人们所熟知的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等。
D.中唐韩愈、柳宗元等人尖锐批判六朝以来的骈俪文,提倡更为实用的上继先秦两汉文体的散文,并称之为“古文”,与骈俪文对立在他们的实际创作成绩和理论倡导的影响下,中唐文风大变,古文创作成为文坛的主要风尚,文学史上称其为古文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导学大课堂必修二语文人教版 人教版 题型:048

阅读《诗经·硕鼠》一诗,完成下题。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值!

  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逝将去女,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

(1)

对这首诗中的诗句,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

“黍”“麦”“苗”分别指玉米、麦子和未成熟的庄稼苗,从中可见奴隶主无所不贪的特点。

B.

“莫我肯顾”“莫我肯德”“莫我肯劳”用的都是倒装句,突出了“莫”字。

C.

“逝将去女”应理解为“将去女而逝”,“女”同“汝”。

D.

“谁之永号”意为“谁还会长久的哭泣呢”。其中的“之”为结构助词,无意义,强调谓语。

(2)

对这首诗的分析,恰当的一项是

[  ]

A.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以奴隶们向“硕鼠”的祈求,表现出“硕鼠”贪婪凶残的本性。

B.

“三岁贯女,莫我肯德”表明奴隶们对“硕鼠”的为富不仁已忍无可忍。

C.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表现出奴隶们觉醒后的反抗,以及他们到达理想乐土的欢乐。

D.

“乐郊乐郊,谁之永号”表现出奴隶们在理想实现后悲泣全消的狂喜之情。

(3)

对本诗所用的艺术手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

起兴,重章叠句,反复咏叹。

B.

比喻,敷陈其事,直抒胸臆。

C.

比兴,敷陈其事,直抒胸臆。

D.

比喻,重章叠句,反复咏唱。

(4)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爰”的读音为“yu2n”,“号”的读音为“h2o。”

B.

这首诗歌在语言上的最大特点是每句四字,重章叠唱。

C.

每章的前四句重在揭露和斥责统治者的残酷剥削,后四句重在表现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D.

这首诗深刻反映了封建时代的阶级对立,表现了劳动者的反抗精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


  1. 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古时也称“诗三百”。它和乐、射、御、书、数一起被称为“六艺”
  2. B.
    所谓“风”“雅”“颂”是《诗经》中的三部分;“赋”“比”“兴”是《诗经》的表现手法,后人把这两者合称为“六义”
  3. C.
    我国文学史上向来以“风”“骚”并称,“风”就是指《诗经》中的“国风”民歌;“骚”就是指屈原代表作《离骚》。“风骚”就是指我国古代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传统,后代用“风骚”泛称文学
  4. D.
    课文两首诗中都有“反语”,这些反语体现了劳动人民激愤不平的感情,增加了诗歌的讽刺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西省新干二中高二第一次段考语文试卷(带解析) 题型:现代文阅读

很多人说:什么是意境?意境就是“情”“景”交融。其实这种解释应该是从近代开始的。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使用的“意境”或“境界”,他的解释就是情景交融。但是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情景交融所规定的是“意象”,而不是“意境”。中国传统美学认为艺术的本体就是意象,任何艺术作品都要创造意象,都应该情景交融,而意境则不是任何艺术作品都具有的。意境除了有意象的一般规定性之外,还有自己的特殊规定性,意境的内涵大于意象,意境的外延小于意象。那么意境的特殊规定性,是什么呢?唐代刘禹锡有句话:“境生于象外。”“境”是对于在时间和空间上有限的“象”的突破,只有这种象外之“境”才能体现作为宇宙的本体和生命的“道”。
从审美活动的角度看,所谓“意境”,就是超越具体的有限的物象、事件、场景,进入无限的时间和空间,从而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获得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西方古代艺术家,他们给自己提出的任务是要再现一个具体的物象,所以他们,比如古希腊雕塑家追求“美”,就把人体刻画得非常逼真、非常完美。而中国艺术家不是局限于刻画单个的人体或物体,把这个有限的对象刻画得很逼真、很完美。相反,他们追求一种“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中国园林艺术在审美上的最大特点也是有意境。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楼、台、亭、阁,它们的审美价值主要不在于这些建筑本身,而是如同王羲之《兰亭集序》所说,在于可使人“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有意味的世界。陶渊明有两句诗说得好:“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艺术就是要去寻找、发现、体验生活中的这种意味。有意境的作品和一般的艺术作品在这一点上的区别,就在于它不仅揭示了生活中某一个具体事物或具体事件的意味,而且超越了具体的事物和事件,从一个角度揭示了整个人生的意味。所以,不是任何艺术作品都有意境,也不是任何好的艺术作品都有深远的意境。清代王夫之就比较过杜甫的诗和王维的诗。他认为杜甫诗的特点是“即物深致,无细不章”,有人写诗就怕写不逼真,杜甫则太逼真了。而王维诗则能取之象外,所以他说杜甫是“工”,王维是“妙”。
中国艺术的这种意境,它给人的美感,实际上包含了一种人生感、历史感。康德曾经说过,有一种美的东西,人们接触到它的时候,往往感到一种惆怅。意境就是如此,这是一种最高的美感。当然这不等于说西方艺术没有意境,西方艺术中也有这样的作品,例如俄罗斯民歌《伏尔加船夫曲》,它不仅唱出了俄罗新民族的苦难,而且唱出了人类共同的苦难,所以它引起了全世界听众的共鸣。
(摘编自叶朗《说意境》)
【小题1】下列关于“意境”和“意象”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中国传统美学认为艺术的本体就是意象,所有艺术作品都要情景交融,创造意象,因而并不是任何艺术作品都能够具有意境的。
B.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把“意境”的内涵解释为“情景交融”,可见从近代开始人们就把“意境”和“意象”混为一谈了。
C.所谓“意境的外延小于意象”,意味着有意境的艺术作品跟有意象的艺术作品比较起来,在数量上总是处于劣势。
D.“道”是宇宙的本体和生命。意象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十分有限,而意境则是对有限的意象的突破,所以意境能够体现“道”。
【小题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陶渊明的两句诗“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表明他已经认识到身处一个有意味的世界,并且正处在辨析、体验这种意味之中。
B.中国古代艺术和西方古代艺术不同,中国艺术家要突破有限的对象,在“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意境中,抒发他们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
C.西方古代艺术家的旨趣是要在作品中重现世界上的具体物象,所以古希腊雕塑家认为把人体刻画得极其逼真、十分漂亮才是美。
D.俄罗斯民歌《伏尔加船夫曲》之所以能够引起全世界听众的共鸣,是因为它唱出了人们对于社会和人生的深刻体验和感受。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园林的审美价值,在于让人通过它们感受到更大空间的美,所以游览者往往能够产生一种对于整个人生或历史的感受和领悟。
B.从有意境的作品和一般的艺术作品有区别这一点来看,生活中的具体事物或具体事件往往有两种意味,而其中涉及整个人生的意味才是最美的。
C.康德所说的“一种惆怅",表明他作为西方人也感觉到了一种与意象有很大不同的“美的东西”。这种东西其实就是中国人所说的“意境”。
D.王夫之说杜甫是“工”王维是“妙”,他显然是根据中国传统美学来评价杜甫和王维的,如果让西方艺术家来评判,结论可能恰恰相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2014届江西省高二第一次段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现代文阅读

很多人说:什么是意境?意境就是“情”“景”交融。其实这种解释应该是从近代开始的。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使用的“意境”或“境界”,他的解释就是情景交融。但是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情景交融所规定的是“意象”,而不是“意境”。中国传统美学认为艺术的本体就是意象,任何艺术作品都要创造意象,都应该情景交融,而意境则不是任何艺术作品都具有的。意境除了有意象的一般规定性之外,还有自己的特殊规定性,意境的内涵大于意象,意境的外延小于意象。那么意境的特殊规定性,是什么呢?唐代刘禹锡有句话:“境生于象外。”“境”是对于在时间和空间上有限的“象”的突破,只有这种象外之“境”才能体现作为宇宙的本体和生命的“道”。

从审美活动的角度看,所谓“意境”,就是超越具体的有限的物象、事件、场景,进入无限的时间和空间,从而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获得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西方古代艺术家,他们给自己提出的任务是要再现一个具体的物象,所以他们,比如古希腊雕塑家追求“美”,就把人体刻画得非常逼真、非常完美。而中国艺术家不是局限于刻画单个的人体或物体,把这个有限的对象刻画得很逼真、很完美。相反,他们追求一种“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中国园林艺术在审美上的最大特点也是有意境。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楼、台、亭、阁,它们的审美价值主要不在于这些建筑本身,而是如同王羲之《兰亭集序》所说,在于可使人“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有意味的世界。陶渊明有两句诗说得好:“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艺术就是要去寻找、发现、体验生活中的这种意味。有意境的作品和一般的艺术作品在这一点上的区别,就在于它不仅揭示了生活中某一个具体事物或具体事件的意味,而且超越了具体的事物和事件,从一个角度揭示了整个人生的意味。所以,不是任何艺术作品都有意境,也不是任何好的艺术作品都有深远的意境。清代王夫之就比较过杜甫的诗和王维的诗。他认为杜甫诗的特点是“即物深致,无细不章”,有人写诗就怕写不逼真,杜甫则太逼真了。而王维诗则能取之象外,所以他说杜甫是“工”,王维是“妙”。

中国艺术的这种意境,它给人的美感,实际上包含了一种人生感、历史感。康德曾经说过,有一种美的东西,人们接触到它的时候,往往感到一种惆怅。意境就是如此,这是一种最高的美感。当然这不等于说西方艺术没有意境,西方艺术中也有这样的作品,例如俄罗斯民歌《伏尔加船夫曲》,它不仅唱出了俄罗新民族的苦难,而且唱出了人类共同的苦难,所以它引起了全世界听众的共鸣。

(摘编自叶朗《说意境》)

1.下列关于“意境”和“意象”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中国传统美学认为艺术的本体就是意象,所有艺术作品都要情景交融,创造意象,因而并不是任何艺术作品都能够具有意境的。

B.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把“意境”的内涵解释为“情景交融”,可见从近代开始人们就把“意境”和“意象”混为一谈了。

C.所谓“意境的外延小于意象”,意味着有意境的艺术作品跟有意象的艺术作品比较起来,在数量上总是处于劣势。

D.“道”是宇宙的本体和生命。意象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十分有限,而意境则是对有限的意象的突破,所以意境能够体现“道”。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陶渊明的两句诗“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表明他已经认识到身处一个有意味的世界,并且正处在辨析、体验这种意味之中。

B.中国古代艺术和西方古代艺术不同,中国艺术家要突破有限的对象,在“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意境中,抒发他们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

C.西方古代艺术家的旨趣是要在作品中重现世界上的具体物象,所以古希腊雕塑家认为把人体刻画得极其逼真、十分漂亮才是美。

D.俄罗斯民歌《伏尔加船夫曲》之所以能够引起全世界听众的共鸣,是因为它唱出了人们对于社会和人生的深刻体验和感受。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园林的审美价值,在于让人通过它们感受到更大空间的美,所以游览者往往能够产生一种对于整个人生或历史的感受和领悟。

B.从有意境的作品和一般的艺术作品有区别这一点来看,生活中的具体事物或具体事件往往有两种意味,而其中涉及整个人生的意味才是最美的。

C.康德所说的“一种惆怅",表明他作为西方人也感觉到了一种与意象有很大不同的“美的东西”。这种东西其实就是中国人所说的“意境”。

D.王夫之说杜甫是“工”王维是“妙”,他显然是根据中国传统美学来评价杜甫和王维的,如果让西方艺术家来评判,结论可能恰恰相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不详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龙是中国古人对自然界中的诸多动物和天象经过多元融合而创造的一种神物,其实质是先民对自然力的神化和升华。龙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广义图腾、精神象征、文化标志、信仰载体和情感纽带。在龙的诸多“模特儿”中,就有马的身影。
从形象上看,马头给龙头以取材参照。甲骨文中的某些龙字,头部窄长,就比较像马的头。汉代王充《论衡?龙虚》篇,言“世俗画龙之像,马首蛇尾”。并由此推断,龙乃“马、蛇之类”。宋代罗愿《尔雅翼?释龙》称龙“头似驼”——驼头近似于马头。还有龙形似马形的说法。如《太平广记》四二五引《录异记?王宗郎》:“有群龙出水上,行入汉江,大者数丈,小者丈余,如五方之色,有如马、驴之形。”
在古人心目中,马是具有龙性的,龙和马是可以相互变化的。反映在古籍中,如:《周礼?夏官?司马》:“马八尺以上为龙。”《吴承恩诗文集?送我入门来》:“马有三分龙性。”柳宗元《龙马图赞》:“明皇时,灵昌郡得异马于河,其状龙鳞、虺尾……后帝西幸,马至咸阳西入渭水化为龙,泳游去,不知所终。”
看来,形象上,马是把高扬的头颅、飘逸的身姿等贡献给了龙;内涵上,马是把刚毅、坚强、友好、善良、奔放、洒脱等品质贡献给了龙。
上世纪七十年代,在内蒙古赛沁塔拉村,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玉龙”被意外发现。
有专家据玉龙“口闭吻长,鼻端前突,上翘起棱,端面截平,有并排鼻孔二”的造型,判断其取材于猪。另有专家则将其推断为“马龙”,或“马型原龙”。一是该龙头不是近似猪头的三角形,而是近似马头的长方形;二是该龙头上无猪耳那样的大耳朵;三是该龙脖后颈与脊梁上有几乎占到全身三分之一的飞掠而起的饰物,这饰物近似马鬃而不是猪鬃。
但“马龙”说因缺乏考古发现的支持而遭到质疑,因为,原始居民饲养马是比较晚的事情,中国北方新石器遗址中普遍不见家马骨骼出土。红山文化遗址中经常发现牛、羊、猪等家畜的骨骼和鹿、獐等兽骨,但一直未发现家马或野马的骨骼。在青海省都兰县诺木洪塔里他里哈遗址,发现的年代最早先民养马的痕迹,推断在公元前两千二百年左右。
鉴于赤峰地区史前文化遗存发现的野生动物种群最多的是野猪和马鹿的情况,有学者认为赛沁塔拉玉龙的头部主要取材马鹿。马鹿因体形似骏马而得名。《尔雅翼?释兽》:“……荆楚之地,其鹿绝似马,当解角时,望之无辨。”马鹿还像马一样体格强健,性情机警,奔跑迅速。
马与龙的文化缘,也表现在成语“龙马精神”上。辞典把“龙马”解释为“骏马”。说“龙马精神”,就是像骏马一样的精神。“龙马”还可有一解,就是龙和马。“龙马精神”,就是喻指人身体好、体质强、魂魄健——精神得像龙和马一样。
龙的精神是融合、福生、谐天、奋进的精神,而其中的“奋进”和“福生”,就很适合马。这样,龙马精神就可以理解为龙与马精神的结合,是以强健的姿态奋发进取,造福众生的精神。
                                  (摘编自庞进《马与龙的文化缘》,有删改)
小题1:下列关于马是龙的“模特儿”依据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在甲骨文,龙字的头部窄长,和马头的形状相似,说明在最初创造“龙”字时就参考了马的形象特征。
B.《论衡?龙虚》《尔雅翼?释龙》《录异记?王宗郎》三则材料中的文字都说明马头给龙头以取材参照。
C.《周礼》《吴承恩诗文集》《龙马图赞》中关于龙和马的描述,都表明“马有龙性”“龙马可以相互变化”。
D.由于龙也和马一样具有头颅高扬、身姿飘逸、刚毅坚强、友好善良等特征,所以说创造龙这一神物时模仿了马。
小题2:关于赛沁塔拉玉龙取材对象的争议,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赛沁塔拉玉龙取材于猪,因红山文化遗址中经常发现牛、羊、猪等家畜的骨骼和鹿、獐等兽骨,而一直未发现家马或野马的骨骼。
B.玉龙的造型,龙头不是近似于猪头的三角形,而是近似于马头的长方形,专家则将其推断为“马龙”,或“马型原龙”。
C.“马龙”说遭到质疑,原因是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的先民养马的痕迹,在公元前两千二百年左右,即距今四千二百年左右。
D.赛沁塔拉玉龙的头部应是主要取材于马鹿,因赤峰地区史前文化遗存发现的野生动物种群最多的是野猪和马鹿。
小题3: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中国古人融合自然界的诸多动物和天象创造出的龙,是古代各民族共同的图腾,是先民对自然力的神化和升华。
B.在对红山文化“玉龙”研究的三种观点中,显然,前两者都是据外形而得出的结论,而后者更重考古发现和史料。
C.辞典上对“龙马精神”有另一解释就是,“龙马”就是龙和马,“龙马精神”就是喻指人的精神得像龙和马一样。
D.“龙马精神”是像骏马一样的精神,是融合、福生、谐天、奋进的精神,是以强健的姿态奋发进取,从而造福众生的精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2013-2014学年吉林省白山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中国古代社会长期以来是个礼法结合、德主刑辅的社会,中国古代的刑这一概念兼有法与罚两种含义。秦王朝的“严刑峻法”使秦朝迅速灭亡,也使汉朝面临危机。此时,董仲舒适应历史需要,以孔孟思想为基础,吸收诸家学说,创造了一个新的儒家理论体系。在法律方面,他提出“德主刑辅”的主张,用“软硬两手”代替“专制刑治”。据此,董仲舒认为,官吏应该“据法听讼”和“依法刑人”,但他更侧重倡导“据义行法”和“春秋决狱”。“春秋决狱”亦称“经义决狱”,其特点是司法者不是引用正式的法律条文断罪,而是凭借儒家经典中的微言大义来判案;被引用的儒家经典包括《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等,尤其是孔子所辑的《春秋》最为常用,故名“春秋决狱”。“春秋决狱”对中国古代法律文化发展进程中的最大贡献主要表现在它促动了法律儒家化的“礼法融合”。其表现为法律适用中的礼法融合和审判方法上的礼法融合。“春秋决狱”在法律适用上改变了以往依照客观情况“一刀切”的司法方式,采取根据不同案件情形区别对待;在审判方法上改变了秦以来客观主义审判方法,开始特别重视对行为人主观心理动机因素的衡量。当法律与春秋决狱发生矛盾时,往往舍法律而取经义,并最终将经义法律化,即以礼入法。但春秋决狱也有其弊端,即加大了司法的随意性。“春秋决狱”之后,更加推动了人们引用儒家经义来注解法律的活动。随着“引经注律”的不断发展,唐朝统治者在法律中渗透了大量的礼教的精神内容,即唐代不少的法律是根据礼义制定的。特别是《唐律疏议》,成为我国古代文献中将法和礼的关系体现得最为完整而又较早的典型之作。作为古代法典的代表,它集前代立法之大成。它不仅是以经立法的结晶,也是整个法律儒家化的浓缩和再现。至此,法律已然完全伦理化。

清末的法律改革,实际上清政府是假借变法之名,而行修律之实。为此,以沈家本为代表的法理派,把原有的“一准乎礼”的立法原则向“一准于法”的立法原则上改变,修改了很多涉及伦理道德的规则。他们的主张是,法律是国家的制裁,而道德是内在的制裁,因此道德的事情不能规定在法律中。但他们并非完全不考虑道德因素,只是将道德与法律分开。与此相反,礼教派主张,礼是刑法之本,伦理纲常应该是立法的指导思想、立法原则,如果失掉这个根本,刑法则失掉了固有的社会的基础。清末的“礼法之争”使得清末的修律采用了西方的法典体例和立法技术,确立了罪刑法定原则,贯彻刑罚人道主义,划清了法律和道德的界限,也使中国传统的礼刑关系到此发生了突变。尽管立法的指导思想不能脱离中国的传统文化,仍然把伦纪纲常礼教放在首位,但法律已经以独立的身份出现,表现出很强的法律自身独立的价值理念。

(摘编自李玮《中国古代社会的“礼”“法”考证》)

1.下列表述,不能体现“礼法结合”思想的一项是

A.鉴于秦朝迅速灭亡的历史事实,董仲舒适应历史的需要,提出“德主刑辅”的主张,认为既应该依法断案,更倡导“据义行法”。

B.董仲舒为了使社会的法制建设适应历史需要,认为官吏断案应“据法听讼”和“依法刑人”,不否认法律条文在断案中的作用。

C.董仲舒认为应该用“软硬两手”代替“专制刑治”,他的凭借儒家经典中的微言大义来判案的“春秋决狱”就是出自这一思想。

D.虽然“春秋决狱”更注重于礼的作用,但它促动了法律儒家化的“礼法融合”,在中国古代法律文化发展进程中有着很大的贡献。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由于司法者引用《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等儒家经典判案,而《春秋》最为常用,所以有了“春秋决狱”这一称法。

B.“春秋决狱”所表现出的审判方法上的礼法融合,改变了秦以来客观主义的审判方法,开始特别重视对行为人主观心理动机因素的衡量。

C.“春秋决狱”的弊端是当法律与春秋决狱发生矛盾时,往往舍法律而取经义,并最终将经义法律化,即以礼入法,加大了司法的随意性。

D.“春秋决狱”推动了人们引用儒家经义来注解法律的活动,唐朝统治者就在法律中渗透了大量礼教的精神内容,不少法律是依礼义而定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处理案件时,“春秋决狱”改变了以往依照客观情况“一刀切”的司法方式,对不同案件区别对待,体现了法律适用中的“礼法融合”。

B.《唐律疏议》集前代立法之大成,是立法的结晶和我国古代法典的代表,是我国古代文献中将法和礼的关系处理得最为合理的典型之作。

C.以沈家本为代表的法理派,主张将道德与法律分开,认为法律是国家的制裁,而道德是内在的制裁,因此道德的事情不能规定在法律中。

D.清末“礼法之争”的结果,使中国传统的礼刑关系发生了突变,法律已经以独立的身份出现,这种法律自身独立有利于社会的法制建设。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