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语文 > 题目详情
对划线词的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A.① 则胜负之,存亡之理——数:命运
  ② 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抑:或者
  ③ 旧时栏楯,亦遂增——胜:超过
B.①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方:当
  ② 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除:整理
  ③ 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归:归附
C.① 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为:形成
  ②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夫:那些
  ③ 妪每谓余曰——每:经常
D.① 比去,以手阖门——比:等到
  ② 当与秦相较,或未量——易:轻易
  ③ 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发动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广西自治区期末题 题型:单选题

对划线词的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     ]
A.① 则胜负之,存亡之理——数:命运
  ② 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抑:或者
  ③ 旧时栏楯,亦遂增——胜:超过
B.①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方:当
  ② 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除:整理
  ③ 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归:归附
C.① 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为:形成
  ②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夫:那些
  ③ 妪每谓余曰——每:经常
D.① 比去,以手阖门——比:等到
  ② 当与秦相较,或未量——易:轻易
  ③ 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发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各组句子中,对划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1. A.

    种树(以……为业,作动词)

    夫子喟然叹曰:吾点也(和,同)

  2. B.

    且硕茂,早以藩(结果实,作动词)

    古人烛夜游(持,拿着)

  3. C.

    千乘之国,乎大国之间(夹,迫近) 

    诸父异爨(等到)

  4. D.

    母立于兹(通“尔”,你)

    虞常果张胜(牵攀,招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0125 期末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楚庄王之弟春申君,有爱妾曰余,春申君之正妻子曰甲。余欲君之弃其妻也,因自伤其身以示君而泣,曰:“得为君之妾,甚幸。虽然,适夫人非所以事君也,适君非所以事夫人也。身故不肖,力不足以适二主,其势不俱适。与其死夫人所者,不若赐死君前。妾以赐死,若复幸于左右,愿君必察之,无为人笑。”君因信妾余之诈,为弃正妻。
  余又欲杀甲而以其子为后,因自裂其亲衣之里,以示君而泣,曰:“余之得幸君之日久矣,甲非弗知也,今乃欲强戏余。余与争之,至裂余之衣而此,子之不孝,莫大于此矣!”君怒,而杀甲也。故妻以妾余之诈弃,而子以之死。
  从是观之,父之爱子也,犹可以毁而害也;君臣之相与也,非有父子之亲也,而群臣之毁言,非特一妾之口也,何怪夫贤圣之戮死哉!此商君之所以车裂于秦,而吴起之所以肢解于楚者也。凡人臣者,有罪固不欲诛,无功者皆欲尊显。而圣人之治国也,赏不加于无功,而诛必行于有罪者也。然则有术数者之为人也,固左右奸臣之所害,非明主弗能听也。(《韩非子》)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因自伤其身以君而泣——示:给……看 
B.夫人非所以事君也——适:享有 
C.君因妾余之诈,为弃正妻——信:相信 
D.父之爱子也,犹可以而害也——毁:毁谤 
2.下列各组句子中,能够表现“妾余”欺骗言行的一组是
[     ]
①自伤其身以示君而泣  ②得为君之妾,甚幸  ③与其死夫人所者,不若赐死君前 
④余又欲杀甲而以其子为后  ⑤余与争之,至裂余之衣而此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③④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妾余是一个花言巧语、心肠狠毒之人,春申君也被她蒙骗成为她铲除“对手”的工具。
B.妾余说“愿君必察之,无为人笑”,目的是让春申君对她的受正妻欺辱一事更加相信。 
C.春申君误认为儿子甲明明知道自己宠爱妾余却“强戏”之,这也是大逆不孝的。 
D.妾余用狡诈欺骗的手段,害死了春申君的正妻及正妻的儿子甲,达到了让其子为继承人的目的。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及选自课文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①而群臣之毁言,非特一妾之口也,何怪夫贤圣之戮死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凡人臣者,有罪固不欲诛,无功者皆欲尊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不详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小题1:下列划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A.丘也闻有有家者国:诸侯的封地
B.能而任之简:选拔
C.圣人无师常:一般的,普通的
D.斧斤以入山林时:时节,季节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铸为金人十二B.吾以子为可,使子治东阿
子为可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青于蓝
C.皆出于此乎D.欲人无惑也难矣
为惑也终不解矣                   师道不复可知矣
小题3:下列各句与“何以伐为”的句式类型完全相同的一句是(   )
A.五亩之宅,树之以桑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C.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D.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小题4:对下列课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寡人之于国也》先针对梁惠王的疑问,用比喻说明凶年移民移粟是小恩小惠,然后正面论证只有“行王道、施仁政”才能使天下之民归顺。
B.“过秦”,即言秦之过。贾谊以秦的兴亡史实为基本依据,采用对比方法,层层推进,水到渠成指出秦亡的过失——“仁义不施”。
C.《劝学》中,荀子用“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两个比喻说明经过某种人为或自然的变化过程,事物可以改变原有的性质并很难恢复到原来的特性。
D.晏子治理好东阿时遭责罚,治理不好时却反而受到赞赏。究其深层原因,不难推断出是景公偏听偏信、不做实际调查研究所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2012年语文版高一高中语文必修一第十四课陈情表练习卷 题型: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嵇康遇害

嵇康字叔夜,谯国人也,康早孤,有奇才,远迈不群。身长七尺八寸,美词气,有风仪,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饰,人以为龙章凤姿,天质自然。学不师受,博览无不该通,长好老庄。与魏宗室婚,拜中散大夫。常修养性服食之事(服药求长生),弹琴咏诗,自足于怀。所与神交者唯陈留阮籍、河内山涛,豫其流者河内向秀、沛国刘伶、籍兄子咸、琅邪王戎,遂为竹林之游,世所谓“竹林七贤”也。 

山涛将去选吕,举康自代,康乃与涛书告绝。此书既行,知其不可羁屈也。 

性绝巧而好锻,宅中有一柳树甚茂,每夏月,居其下以锻。东平吕安服康高致,每一相思,辄千里命驾,康友而善之。后安为兄所枉诉,以事系狱,辞相证引,遂复收康。初,康居贫,尝与向秀共锻于大树之下。颖川钟会,贵公子也,精练有才辩,故往造焉。康不为之礼,而锻不辍。良久会去,康谓曰:“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会曰:“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会以此憾之。及是,言于文帝(司马昭)曰:“嵇康,卧龙也,不可起。公无忧天下,顾以康为虑耳。”因谮:“康、安等言论放荡,非毁典谟,帝王者所不宜容。宜因衅除之,以淳风俗。”帝既昵听信念,遂并害之。康将刑东市,太学生三千人请以为师。弗许。康顾视日影,索琴弹之,曰:“昔袁孝尼从吾学广陵散,吾每靳固之,广陵散于今绝矣!”时年四十,海内之士莫不痛之。帝寻悟而恨焉。 

1.下列各句中划线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博览无不通。该:完备。

B.此书既。行:流传。

C.后安为兄所枉。诉:叙说。

D.宜因除之。衅:缝隙,引申为机会。

2.下列八句话,分别编四组,构成嵇康遇害根本原因的一组是(    ) 

①远迈不群                      ②与魏宗室婚

③知其不可羁屈也                ④吕安服康高致

⑤辞相证引                      ⑥会以此憾之

⑦嵇康卧龙也,不可起            ⑧言论放荡非毁典谟

A.②③⑥⑦

B.①④⑥⑧

C.③④⑤⑦

D.④⑤⑦⑧

3.下面对文意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嵇康是魏国皇帝的亲戚,官拜中散大夫。他超迈不群,常修养性服食之事,不与一般人结并,他所与神交的只有“竹林七贤”罢了。

B.嵇康当大夫时,也常常在柳树下打铁,有一次他与向秀打铁,钟会特意来拜访,他不予理睬,锻不辍,钟会站了半天,只好回去,他又说:“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因此钟会非常恨他。

C.嵇康与吕安友善,吕安被他哥哥枉诉,引稽康为证,于是稽康也被收。钟会向司马昭进谮言,要他因衅除之,于是嵇康吕安同时被害。

D.嵇康在东京被刑时,三千太学生请求他留下来做老师,嵇康不答应。他看日影,还未到行刑时,便索琴弹一曲《广陵散》,叹道:“《广陵散》于今绝矣!”天下士人都为他悲痛。

4.翻译下列句子(4×5分) 

①美词气,有风仪,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饰。 

②山涛将去选官,举康自代。 

③康乃与涛书告绝。 

④后安为兄所枉诉,以事系狱,辞相证引,遂复收康。

5.对《陈情表》中李密辞不就官,历来有两种不同的看法:奉养祖母和不愿事者。试谈谈你的看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2014届河南省高一下期期中考试语文卷(解析版) 题型: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高允,字伯恭,渤海人也。少孤,有奇度,清河崔玄伯见而异之,叹曰:“高子黄中内润,文明外照,必为一代伟器,但恐吾不见耳。”年十余,奉祖父丧还本郡,推财与二弟而为沙门,名法净。未久而罢。性好文学,担笈负书,千里就业,终有所成,博通经史天文术数,尤好《春秋公羊》。

世祖引允与论刑政,言甚称旨。因问允曰:“万机之务,何者为先?”是时多禁封良田,又京师游食者众,允因言曰:“臣少也贱,所知唯田,请言农事。古人云:方一里则为田三顷七十亩,百里则田三万七千顷。若勤之,则亩益三斗,不勤则亩损三斗。方百里损益之率,为粟二百二十二万斛,况以天下之广乎?若公私有储,虽遇凶年,复何忧哉?”世祖善之。遂除田禁,悉以授民。

辽东公翟黑子宠世祖,奉使并州,受布千匹,事寻发觉。黑子请计于允曰:“主上问我,为首为讳乎?”允曰:“公帷幄宠臣,答诏宜实。又自告忠诚,罪必无虑。”中书侍郎崔览、公孙质等咸言首实罪不可测,宜讳之。黑子以览等为亲己,而反怒允曰:“如君言,诱我死,何其不直!”遂绝于允。黑子以不实对,竟为世祖所疏,终获罪戮。

给事中郭善明,性多机巧,欲逞其能,劝高宗大起宫室。允谏曰:“昔太祖其所营立,非因农隙,不有所兴。今建国已久,宫室已备,永安前殿足以朝会万国,西堂温室足以安御圣躬,紫楼临望可以观望远近。若广修壮丽为异观者,宜渐致之,不可仓卒。计斫材运土及诸杂役须二万人,丁夫充作,老小供饷,合四万人,半年可讫。古人有言‘一夫不耕或受其饥,一妇不织或受其寒’,况数万之众,其所损废亦以多矣。推之于古,验之于今,必然之效也。诚圣主所宜思量。”高宗纳之。

(选自《魏书》,有删节)

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担笈负书,千里就业就业:求学

B.世祖之善:赞同

C.为为讳乎首:首领

D.半年可讫:完毕

2.下列句子全能直接表明高允有远见的一组是(   )(3分)

①与论刑政,言甚称旨   ②遂除田禁,悉以授民   ③又自告忠诚,罪必无虑

④竟为世祖所疏         ⑤非因农隙,不有所兴   ⑥宜渐致之,不可仓卒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③⑤⑥

D.④⑤⑥

3.根据文意,下列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高允针对当时禁封良田的弊端,通过数据说明它的危害,说服世祖解除田禁,将良田还给百姓耕种。

B.翟黑子不听高允劝告,听信了崔览、公孙质等人的话,认为高允在诱骗他,于是向皇帝隐瞒罪过,结果因此被杀。

C.翟黑子是世祖的宠臣,他受贿被发觉。高允认为如果黑子按实际情况回答,承认错误,一定会免于责罚。

D.郭善明想表现自已,就怂恿高宗大建宫殿,高允援古论今,说明大建宫殿的危害,高宗接受了高允的劝谏。

4.翻译下列句子。(10分)

(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3分)

(2)少孤,有奇度,清河崔玄伯见而异之。(3分)

(3)辽东公翟黑子宠世祖,奉使并州,受布千匹,事寻发觉。(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2012届福建省漳州市四地七校高三第四次联考语文试卷(带解析) 题型: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日知录》序
[清]潘耒
有通儒之学,有俗儒之学。学者,将以明体适用也。综贯百家,上下千载,详考其得失之故,而断之于心,笔之于书。其术足以匡世,其言足以救世,是谓通儒之学。若夫雕琢词章,缀辑故实,或高谈而不根,或剿说而无当,深浅不同,同为俗学而已矣。
自宋迄元,人尚实学,若郑渔仲、王伯厚、魏鹤山之流,著述具在,皆博极古今,通达治体,曷尝有空疏无本之学哉!明代人才辈出,而学问远不如古。自其少时,鼓箧读书,规模次第,已大失古人之意。名成年长,虽欲学而无及。间有豪隽之士,不安于固陋,而思崭然自见者,又或采其华而弃其实,识其小而遗其大。若唐荆川、杨用修号称博通者,可屈指数,然其人去古人有间矣。
昆山顾宁人先生,生长世族,少负绝异之资。潜心古学,九经诸史略能背诵。尤留心当世之故,实录奏报,手自抄节,经世要务,一一讲求。事关民生国命者,必穷源溯本,讨论其所以然。足迹半天下,所至交其贤豪长者,考其山川风俗,疾苦利病,如指诸掌。精力绝人,无他嗜好,自少至老,未尝一日废书。出必载书簏以随,旅店少休,披寻搜讨,常无倦色。有一疑义,反复参考,必归于至当。有一独见,援古证今,必畅其说而后止。当代文人才士甚多,然语学问,必敛衽推顾先生。凡制度、典礼有不能明者,必质诸先生;坠文、轶事有不知者,必征诸先生。先生手画口诵,探原竟委,人人各得其意而去。天下无贤不肖,皆知先生为通儒也。
先生著书不一种,此《日知录》则其稽古有得,随时札记,久而类次成书者。凡经义、史学、官方、吏治、艺文之属,一一疏通其源流,考正其谬误。至于叹礼教之衰迟,伤风俗之颓败,则古称先,规切时弊,尤为深切著明。学博而识精,理到而辞达。是书也,意惟宋元名儒能为之,明三百年来殆未有也。耒少从先生游,尝手授是书。先生没,复从其家求得手稿,校勘再三,刻之以行世。
呜呼!先生非一世之人,此书非一世之书也。魏司马朗复井田之议,至易代而后行;元虞集京东水利之策,至异世而见用。立言不为一时,录中固已言之矣。异日有整顿民物之责者,读是书而憬然觉悟,采用其说,见诸施行,于世道人心实非小补。如第以考据之精详,文辞之博辨,叹服而称述焉,则非先生所以著此书之意也。
(选自《清文观止》)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详其得失之故考:考察
B.其术足以世匡:纠正
C.自宋迄元,人实学尚:崇尚
D.九经诸史能背诵略:省略
【小题2】下列句子陈述的内容全都属于“通儒之学”的一组是(3分)
①其术足以匡世,其言足以救世   ②采其华而弃其实,识其小而遗其大
③则古称先,规切时弊           ④立言不为一时
⑤考据之精详,文辞之博辨       ⑥至异世而见用
A.①②⑥B.②③⑤C.①④⑥D.③④⑤
【小题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为顾炎武的学生,本文作者潘耒深得其师的学问精髓,所以他在文中对顾宁人的治学态度、治学特点和学术成就进行了全面介绍。
B.本文开门见山,借区分通儒之学和俗儒之学的本质区别,暗示了顾宁人先生是真正的通儒,《日知录》是经世致用的通儒之学。
C.作者在第二段中将宋元明三代的著名学者与古人进行比较,认为他们的治学与古人相比存在很大差距,从而为下文评价顾宁人先生张本。
D.作者从第三段起开始正面介绍顾宁人先生的生平和治学,并认为他远非一个时代之人,《日知录》远非一个时代的著作。
【小题4】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事关民生国命者,必穷源溯本,讨论其所以然。(3分)
(2) 是书也,意惟宋元名儒能为之,明三百年来殆未有也。(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不详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19分)
高允,字伯恭,渤海人也。少孤夙成,有奇度,清河崔玄伯见而异之,叹曰:“高子黄中内润,文明外照,必为一代伟器,但恐吾不见耳。”年十余,奉祖父丧还本郡,推财与二弟而为沙门,名法净。未久而罢。性好文学,担笈负书,千里就业,终有所成,博通经史天文术数,尤好《春秋公羊》。
世祖引允论刑政,言甚称。因问允曰:“万机之务,何者为先?”是时多禁封良田,又京师游食者众,允因言曰:“臣少也贱,所知唯田,请言农事。古人云:方一里则为田三顷七十亩,百里则田三万七千顷。若勤之,则亩益三斗,不勤则亩损三斗。方百里损益之率,为粟二百二十二万斛,况以天下之广乎?若公私有储,虽遇凶年,复何忧哉?”世祖善之。遂除田禁,悉授民。
辽东公翟黑子世祖,奉使并州,受布千匹,事寻发觉。黑子请计允曰:“主上问我,为为讳乎?”允曰:“公帷幄宠臣,答诏宜实。又自告忠诚,罪必无虑。”中书侍郎崔览、公孙质等咸言首实罪不可测,宜讳之。黑子以览等为亲己,而反怒允曰:“如君言,诱我死,何其不直!”遂绝于允。黑子以不实对,竟为世祖所疏,终获罪戮。
给事中郭善明,性多机巧,欲逞其能,劝高宗大起宫室。允谏曰:“昔太祖其所营立非因农隙不有所兴今建国已久宫室已备永安前殿足以朝会万国西堂温室足以安御圣躬紫楼临望可以观望远近。若广修壮丽为异观者,宜渐致之,不可仓卒。计斫材运土及诸杂役须二万人,丁夫充作,老小供饷,合四万人,半年可讫。古人有言‘一夫不耕或受其饥,一妇不织或受其寒,况数万之众,其所损废亦以多矣。推之于古,验于今,必然之效也。诚圣主所宜思量。”高宗纳之。
(选自《魏书》,有删节)
小题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千里就业就业:求学
B.言甚称旨:心意
C.辽东公翟黑子世祖宠:受宠
D.为为讳乎?首:头领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世祖引允论刑政嬴而不助五国也
B.验于今固一世雄也
C.悉授民若舍郑为东道主
D.黑子请计允曰冉有季路见孔子曰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高允针对当时禁封良田的弊端,通过数据说明它的危害,说服世祖解除田禁,将良田还给百姓耕种。
B.翟黑子是世祖的宠臣,但他犯了受贿之罪,被发觉。高允认为如果翟黑子按实际情况回答,承认错误,一定会免于皇上的责罚,说明高允是个忠诚明智之人。
C.翟黑子不听高允劝告,反而听信了崔览、公孙质等人的话,认为高允在诱骗他。于是翟黑子对世祖不以实情坦白,世祖因此杀了他。
D.郭善明想表现自已,怂恿高宗大建宫殿;高允援古论今,说明大建宫殿的危害,高宗接受了高允的劝谏。
小题4: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昔太祖其所营立非因农隙不有所兴今建国已久宫室已备永安前殿足以朝会万国西堂温室足以安御圣躬紫楼临望可以观望远近
小题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
(1)少孤夙成,有奇度,清河崔玄伯见而异之(3分)
(2)“若公私有储,虽遇凶年,复何忧哉?”世祖善之。(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北京市海淀区2010年高三查漏补缺 题型: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以下5题。

    高允,字伯恭,渤海人也。少孤夙成,有奇度,清河崔玄伯见而异之,叹曰:“高子黄中内润,文明外照,必为一代伟器,但恐吾不见耳。”年十余,奉祖父丧还本郡,推财二弟而为沙门,名法净。未久而罢。性好文学,担笈负书,千里就业,终有所成,博通经史天文术数,尤好《春秋公羊》。

    世祖引允论刑政,言甚称旨。因问允曰:“万机之务,何者为先?”是时多禁封良田,又京师游食者众,允因言曰:“臣少贱,所知唯田,请言农事。古人云:方一里则为田三顷七十亩,百里则田三万七千顷。若勤之,则亩三斗,不勤则亩损三斗。方百里损益之率,为粟二百二十二万斛,况以天下之广乎?若公私有储,虽遇凶年,复忧哉?”世祖善之。遂除田禁,悉以授民。

    辽东公翟黑子世祖,奉使并州,受布千匹,事寻发觉。黑子请计于允曰:“主上问我,为为讳乎?”允曰:“公帷幄宠臣,答诏宜实。又自告忠诚,罪必无虑。”中书侍郎崔览、公孙质等咸言首实罪不可测,宜讳之。黑子以览等为亲己,而反怒允曰:“如君言,诱我死,其不直!”遂绝于允。黑子以不实对,竟为世祖所疏,终获罪戮。

    给事中郭善明,性多机巧,欲逞其能,劝高宗大起宫室。允谏曰:“昔太祖其所营立,非因农隙,不有所兴。今建国已久,宫室已备,永安前殿足以朝会万国,西堂温室足以安御圣躬,紫楼临望可以观望远近。广修壮丽为异观者,宜渐致之,不可仓卒。计斫材运土及诸杂役须二万人,丁夫充作,老小供饷,合四万人,半年可讫。古人有言一夫不耕或受其饥一妇不织或受其寒况数万之众其所损废亦以多矣推之于古验之于今必然之效也。诚圣主所宜思量。”高宗纳之。

(选自《魏书》,有删节)

    注:黄中内润:内心高尚,德才深藏不露。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担笈负书,千里就业               就业:求学

    B.则亩三斗                       益:增加

    C.辽东公翟黑子世祖               宠:受宠

    D.为为讳乎                       首:头领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

    A.推财二弟而为沙门               世祖引允论刑政

    B.臣少贱,所知唯田               当余之从师,负箧曳屣

    C.复忧哉                         其不直

    D.广修壮丽为异观者               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

3.下列六句话编为四组,能说明高允有远见的一组是                          (    )

    ①与论刑政,言甚称旨

    ②遂除田禁,悉以授民

    ③又自告忠诚,罪必无虑

    ④竟为世祖所疏

    ⑤非因农隙,不有所兴

    ⑥宜渐致之,不可仓卒

    A.①③⑥                           B.②③⑤    

   C.①②④                           D.③④⑥

4.根据文意,下列分析和评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高允针对当时禁封良田的弊端,通过数据说明它的危害,说服世祖解除田禁,将良田还给百姓耕种。

    B.翟黑子是世祖的宠臣,但他犯了受贿之罪,被高祖发觉。高允认为如果翟黑子按实际情况回答,承认错误,一定会免于责罚,说明高允是个忠诚明智之人。

    C.翟黑子不听高允劝告,听信了崔览、公孙质等人的话,认为高允在诱骗他。因他向皇上隐瞒罪过,被皇上杀了。

    D.郭善明怂恿高宗大建宫殿,高允援古论今,说明大建宫殿的危害,高宗接受了高允的劝谏。

 

 

5.断句和翻译。

   (1)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古 人 有 言 一 夫 不 耕 或 受 其 饥 一 妇 不 织 或 受 其 寒 况 数 万 之 众 其 所 损 废 亦 以 多 矣 推 之 于 古 验 之 于 今 必 然 之 效 也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少孤夙成,有奇度,清河崔玄伯见而异之。

 

②昔太祖其所营立,非因农隙,不有所兴。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