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语文 > 题目详情
下列各句中划线词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乎高哉——危:高

以手抚膺长叹——坐:徒,空
B.玉露凋伤枫树林——凋伤:使草木凋落衰败 画图识春风面——省:察看
C.艰难苦恨繁霜鬓——苦恨:痛苦愤恨 却坐促弦弦转急——却坐:退回(原处)坐下
D.因长句,歌以赠之——为:创作 此情待成追忆——可:可以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0108 月考题 题型: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划线词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乎高哉——危:高 以手抚膺长叹——坐:徒,空
B.玉露凋伤枫树林——凋伤:使草木凋落衰败 画图识春风面——省:察看
C.艰难苦恨繁霜鬓——苦恨:痛苦愤恨 却坐促弦弦转急——却坐:退回(原处)坐下
D.因长句,歌以赠之——为:创作 此情待成追忆——可:可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1. A.
    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诡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对死亡的人也不同情。殒,死亡。恤,怜悯,“怜恤”“体恤”之“恤”也为此意。)许多人还要夸大其词地同声攻击,把他们骂得体无完肤。(形容浑身受伤,比喻论点被全部驳倒。)
  2. B.
    日影反照,室洞然。(才)庭中为篱,已为墙。(当初,最初)
  3. C.
    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句末语气词,与“何”相应,表示疑问语气。)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而为之记 。(副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也”)
  4. D.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这里指“山的南面”)又非蠢蠢求钱民能以其智力为也。(指人们认识事物和运用知识、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0112 月考题 题型: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国庆节到来的前一周,市旅游局大力加强了本市旅游市场的整顿,很多涉旅单位积极配合,服务质量大为改观;但作为本市影响较大的酒店,你们店的表现差强人意
B.数十年不遇的雨雪冰冻灾害,把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的心空前地凝聚在一起,华夏儿女风雨同舟,共赴危难;中华民族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得到空前的弘扬和光大。 C.科学家借助卫星图像证实,位于南极洲西部地区的威尔金斯冰架突然崩裂,一块面积相当于7个美国纽约曼哈顿区的400多平方公里的巨大冰川从冰架上断裂入海。科学家解释说,气候变暖首当其冲
D.“水立方”这座由港澳台同胞等捐助的现代水乐园,已被英美建筑师评为“21世纪十大现代建筑之一”,外表美轮美奂,内部更是处处体现高新技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训练必修二语文人教版 人教版 题型:04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朱熹,字元晦,徽州婺源人。年十八贡于乡,中绍兴十八年进士第。淳熙五年,除知南康军。至郡,兴利除害,值岁不雨,讲求荒政,多所全活。讫事,奏乞依格推赏纳粟人。间诣郡学,引进士子与之讲论。会浙东大饥,改熹提举浙东常平茶盐公事,即日单车就道。朱熹始拜命,即移书他郡,募米商,蠲(免除)其征,及至,则客舟之米已辐凑。熹日钩访民隐,按行境内,单车徒从,所至人不及知。郡县官吏惮其风采,至自引去,所部肃然。凡丁钱、役法之政,有不便于民者,悉厘(整理)革之。于救荒之余,随事处,必为经久之计。有短熹者,谓其疏于为政,上谓王淮曰:“朱熹政事却有可观。”光宗即位,改知漳州。奏除属县无名之赋七百万。以习俗未知礼,采古丧葬嫁娶之仪,揭以示之,命父老解说,教子弟。常病经界不行之害,乃访事宜,择人物及方量之法上之。有旨先行漳州经界。

  熹登第五十年,仕于外者仅九考,立朝才四十日。家故贫,箪瓢屡空,晏如也。诸生之自远而至者,豆饭藜羹,率之共。往往称贷于人以给用,而非其道义则一介不取也。其为学,大抵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实,而以居敬为主。尝谓圣贤道统之传散在方册,圣经之旨不明,而道统之传始晦。于是竭其精力,以研穷圣贤之经。所著书皆行于世。熹没,朝廷以其《大学》《语》《孟》《中庸》训说立于学官。平生为文凡一百卷,生徒问答凡八十卷,别录十卷。

(节选自《宋史》卷四二九)

(1)

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随事处      画:谋划,筹划。

B.

单车徒从     屏:屏退。

C.

大抵理以致其知  穷:穷究,追究到底。

D.

以研穷圣贤之经  训:教训。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

悉厘革之       或五十步后止

B.

命父老解说,教子弟  薄赋敛,广蓄积,实仓廪,备水旱

C.

反躬以践实      愚人之所以为愚,皆出于此乎

D.

豆饭藜羹,率之共   竖子不足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朱熹主持南康军时,正值当地发生严重旱灾,朱熹很重视救灾措施,百姓大多得以活命;他还常到州郡的学校,招来学生,给他们讲学。

B.

浙东大饥荒时,朱熹积极运粮救灾,并单车独行,外出考察百姓疾苦。州县官员害怕受到惩罚,就有人毁谤朱熹政务荒疏。

C.

朱熹家境一向贫寒,以致常常断粮,需向别人借贷以维持生活,学生从远方来求教,他只好用豆饭藜汤招待。

D.

朱熹为学强调敬事上天,加强自我修养,写作的文章有一百卷。死后,朝廷还把他注释的“四书”定为学校的课本。

(4)

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至郡,兴利除害,值岁不雨,讲求荒政,多所全活。

(2)郡县官吏惮其风采,至自引去,所部肃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2006~2007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语文科试卷 题型:04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赵咨,字文楚,东郡燕人也。父畅,为博士。咨少孤,有孝行,州郡召举孝廉,并不就

  延熹元年,大司农陈奇举咨至孝有道,仍迁博士。灵帝初,太傅陈蕃、大将军窦武为宦者所诛,咨乃谢病去。太尉杨赐特辟,使饰巾出入,请与讲议。举高第,累迁敦煌太守。以病免还,率子孙耕农为养。

  盗尝夜往劫之,咨恐母惊惧,乃先至门迎盗,因请为设食,谢曰:“老母八十,疾病须养,居贫,朝夕无储,乞少置衣粮。”妻子物余,一无所请。盗皆惭叹,跪而辞曰:“所犯无状,暴贤者。”言毕奔出,咨追以物与之,不及。由此益知名。征拜议郎,辞疾不到,诏书切,州郡以礼发遣,前后再三,不得已应召。

  复拜东海相。之官,道经荥阳,令敦煌曹皓,咨之故孝廉也,迎路谒候,咨不为留。皓迎至亭次,即弃印绶,追至东海。谒咨毕,辞归家。其为时人所贵若此。

  咨在官清简,计日受奉,豪党畏其俭节。视事三年,以疾自乞,征拜议郎。抗疾京师,将终,告其故吏朱祗、萧建等,使薄殓素棺,籍以黄壤,欲令速,早归后土,不听子孙改之。

  朱祗、萧建送丧到家,子胤不忍父体与土并合,欲更改殡,祗、建譬以顾命,于是奉行,时称咨明达。

(范晔《后汉书·赵咨传》有删节)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A.

诏书切       让:责备

B.

率子孙耕农为养   躬:亲自

C.

所犯无状,暴贤者  干:追求

D.

欲令速       朽:腐朽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

A.

①咨谢病去    ②今君亡赵走燕

B.

疾自乞     ②匈奴之为神

C.

①其时人所贵若此 ②身客死于秦,天下笑

D.

①咨追以物之   ②公之视廉将军孰秦王

(3)

以下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赵咨清廉俭朴的一组是(  )

①子胤不忍父体与土并合。

②躬率子孙耕农为养。

③居贫,朝夕无储,乞少置衣粮。

④乃先至门迎盗,因请为设食。

⑤咨在官清简,计日受奉。

⑥告其故吏朱祗、萧建等,使薄殓素棺。

[  ]

A.

①③⑤

B.

②③⑥

C.

①④⑥

D.

②④⑤

(4)

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A.

赵咨出身于官宦人家,少年丧父,因行孝道而闻名,州郡长官推举他为孝廉,但他淡泊名利,推辞不就。

B.

一伙强盗到赵咨家抢劫,赵咨镇定自若,从容迎盗。他以孝事母,清正廉洁的德行使盗贼惭叹离去。

C.

赵咨上任途中,曹皓路旁迎候,而赵咨未加停留。于是曹皓抛弃印绶,追至东海,拜见之后辞官归家。文中记述这件事,是为了表现曹皓淡泊名利、追慕贤达的思想性格。

D.

赵咨去世之后,其子赵胤不忍父亲简葬,打算更改殡法。故吏将赵咨临终遗命相告,终于按原计划实行。

(5)

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用“/”断句。

望 尘 不 及 谓 主 簿 曰 赵 君 名 重 今 过 界 不 见 必 为天 下 笑

(6)

将第I卷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州郡召举孝廉,并不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举高第,累迁敦煌太守。以病免还,躬率子孙耕农为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四川省雅安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3月月考语文试题 题型:04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赵咨,字文楚,东郡燕人也。父畅,为博士。咨少孤,有孝行,州郡召举孝廉,并不就。

  延熹元年,大司农陈奇举咨至孝有道,乃迁博士。灵帝初,太傅陈蕃、大将军窦武为宦者所诛,咨乃谢病去。太尉杨赐特辟,使饰巾出入,请与讲议。举高第,累迁敦煌太守。以病免还,躬率子孙耕农为养。

  盗尝夜往劫之,咨恐母惊惧,乃先至门迎盗,因请为设食,谢曰:老母八十,疾病须养,居贫,朝夕无储,乞少置衣粮。妻子物余,一无所请。盗皆惭叹,跪而辞曰:所犯无状,干暴贤者。言毕奔出,咨追以物与之,不及。由此益知名。征拜议朗,辞疾不到。诏书切让,州郡以礼发遣,前后再三,不得已应召。

  复拜东海相。之官,道经荥阳,令敦煌曹皓,咨之故孝廉也,迎路谒候,咨不为留。皓送至亭次,望尘不及,谓主簿曰:赵君名重,今过界不见,必为天下笑!即弃印绶,追至东海。谒咨毕,辞归家。其为时人所贵若此。

  咨在官清简,计日受奉,豪党畏其俭节。视事三年,以疾自乞,征拜议郎。抗疾京师,将终,告其故吏朱、萧建等,使薄殓素棺,籍以黄壤,欲令速朽,早归后土,不听子孙改之。

  朱、萧建送丧至家,子胤不忍父体与土并合,欲更改殡,、建譬以顾命,于是奉行,时称咨明达。

(范晔《后汉书.赵咨传》,有删节)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地一项是

[  ]

A.

州郡召举孝廉,并不   就:到任

B.

诏书切         让:责备

C.

率子孙耕农为养     躬:亲自

D.

所犯无状,暴贤者    干:干预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

B.

C.

D.

(3)

以下句子编为四组,全部表现赵咨清廉俭朴的一组是

①州郡召举孝廉,并不就

②躬率子孙耕农为养

③居贫,朝夕无储,乞少置衣粮

④妻子物余,一无所请

⑤咨在官清简,计日受奉

⑥告其故吏朱袛、萧建等,使薄殓素棺

[  ]

A.

①③⑤

B.

②③⑥

C.

①④⑥

D.

②④⑤

(4)

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赵咨出身于官宦人家,少年丧父,因行孝道而闻名,州郡长官推举他为孝廉,但他淡泊名利,推辞不就。

B.

一伙强盗到赵咨家抢劫,赵咨镇定自若,从容迎盗。他以孝侍母,清正廉洁的德行使盗贼惭叹离去。

C.

赵咨上任途中,曹皓路旁迎候而他却未加停留。于是曹皓抛弃印绶,追至东海,拜见之后辞官归家。文中记述这件事,是为了表现曹皓淡泊名利、追慕贤达的思想性格。

D.

赵咨去世之后,其子赵胤不忍父简葬,打算更改殡法。故吏将赵咨临终遗命相告,终于按原计划实行。

(5)

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言毕奔出,咨追以物与之,不及。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视事三年,以疾自乞。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月考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
  赵咨,字文楚,东郡燕人也。父畅,为博士。咨少孤,有孝行,州郡召举孝廉,并不就。
  延熹元年,大司农陈奇举咨至孝有道,乃迁博士。灵帝初,太傅陈蕃、大将军窦武为宦者所诛,咨乃谢病去。太尉杨赐特辟,使饰巾出入,请与讲议。举高第,累迁敦煌太守。以病免还,躬率子孙耕农为养。
  盗尝夜往劫之,咨恐母惊惧,乃先至门迎盗,因请为设食,谢曰:“老母八十,疾病须养,居贫,朝夕无储,乞少置衣粮。”妻子物余,一无所请。盗皆惭叹,跪而辞曰:“所犯无状,干暴贤者。”言毕奔出,咨追以物与之,不及。由此益知名。征拜议郎,辞疾不到。诏书切让,州郡以礼发遣,前后再三,不得已应召。
  复拜东海相。之官,道经荥阳,令敦煌曹皓,咨之故孝廉也,迎路谒候,咨不为留。皓送至亭次,望尘不及,谓主簿曰:“赵君名重,今过界不见,必为天下笑!”即弃印绶,追至东海。谒咨毕,辞归家。其为时人所贵若此。
  咨在官清简,计日受奉,豪党畏其俭节。视事三年,以疾自乞,征拜议郎。抗疾京师,将终,告其故吏朱袛、萧建等,使薄殓素棺,籍以黄壤,欲令速朽,早归后土,不听子孙改之。
  朱袛、萧建送丧至家,子胤不忍父体与土并合,欲更改殡,袛、建譬以顾命,于是奉行,时称咨明达。(范晔《后汉书·赵咨传》,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地一项是(         )
A.州郡召举孝廉,并不/就:到任
B.诏书切/让:责备
C.率子孙耕农为养/躬:亲自
D.所犯无状,暴贤者/干:干预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咨乃病去/②因请为设食,
B.①敦煌曹皓/②欲速朽
C.①太傅陈蕃、大将军窦武宦者所诛/②今过界不见,必天下笑
D.①使饰巾出入,请讲议/②子胤不忍父体土并合
3.以下句子编为四组,全部表现赵咨清廉俭朴的一组是(        )
①州郡召举孝廉,并不就
②躬率子孙耕农为养
③居贫,朝夕无储,乞少置衣粮
④妻子物余,一无所请
⑤咨在官清简,计日受奉
⑥告其故吏朱袛、萧建等,使薄殓素棺
A.①③⑤
B.②③⑥
C.①④⑥
D.②④⑤
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赵咨出身于官宦人家,少年丧父,因行孝道而闻名,州郡长官推举他为孝廉,但他淡泊名利,推辞不就。
B.一伙强盗到赵咨家抢劫,赵咨镇定自若,从容迎盗。他以孝侍母,清正廉洁的德行使盗贼惭叹离去。
C.赵咨上任途中,曹皓路旁迎候而他却未加停留。于是曹皓抛弃印绶,追至东海,拜见之后辞官归家。文中记述这件事,是为了表现曹皓淡泊名利、追慕贤达的思想性格。
D.赵咨去世之后,其子赵胤不忍父简葬,打算更改殡法。故吏将赵咨临终遗命相告,终于按原计划实行。
5.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言毕奔出,咨追以物与之,不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视事三年,以疾自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长孙无忌,字辅机,河南洛阳人。无忌贵戚好学,博文史,性通悟,有筹略。文德皇后即其妹也。

    武德九年,隐太子建成、齐王元吉谋,将害太宗,无忌请太宗先发诛之。于是奉旨密召房玄龄、杜如晦等共为筹略。六月四日,无忌与尉迟敬德、侯君集等九人,入玄武门讨建成、元吉,平之。

    贞观元年,进封齐国公。太宗以无忌佐命元勋,地兼外戚,礼遇尤重,常令出入卧内。其年,拜尚书右仆射。时突厥颉利可汗新与中国和盟,政教紊乱,言事者多陈攻取之策。太宗召萧瑀及无忌问曰:“北番君臣昏乱,杀戮无辜。国家不违旧好,便失攻昧之机;今欲取乱侮亡,复爽同盟之义。二途不决,孰为胜耶?”萧瑀曰:“兼弱攻昧,击之为善。”无忌曰:今国家务在戢兵,待其寇边,方可讨击。彼既已弱,必不能来。若深入虏廷,臣未见其可。且按甲存信,臣以为宜。”太宗从无忌之议。突厥寻政衰而灭。

    十七年,太子承乾得罪,太宗欲立晋王,而限以非次,回惑不决。御两仪殿,群官尽出,独留无忌及司空房玄龄、兵部尚书李勣,谓曰:“我三子一弟,所为如此,我心无憀.”因自投于床,抽佩刀欲自刺。无忌等惊惧,争前扶抱,取佩刀以授晋王。无忌等请太宗所欲,报曰:“我欲立晋王。”无忌曰:“谨奉诏。有异议者,臣请斩之。”太宗谓晋王曰:“汝舅许汝,宜拜谢。”晋王因下拜。太宗谓无忌等曰:“公等既符我意,未知物论何如?”无忌曰:“晋王仁孝,天下属心久矣。伏乞召问百僚,必无异辞。若不蹈舞同音,臣负陛下万死。”于是建立遂定。寻而太宗又欲立吴王恪,无忌密争之,其事遂辍。

高宗即位,进拜太尉。

                                                  (节选自《旧唐书》卷六十五)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言事者多陈攻取之策             陈:陈述。

  B.因自投于床,抽佩刀欲自刺       投:扑向。

  C.突厥寻政衰而灭                 寻:追寻。

  D.无忌密争之,其事遂辍           辍:停止。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长孙无忌“有筹略”的一组是(      )

  ①无忌贵戚好学    ②无忌请太宗先发诛之  ③彼既已弱,必不能来   

 ④若深入虏廷,臣未见其可    ⑤所为如此,我心无憀  ⑥无忌密争之

    A.①②⑥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③⑤⑥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武德九年,长孙无忌奉旨秘密召集房玄龄等人共同谋划,与尉迟敬德等九人在玄武门平定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叛乱。

   B.长孙无忌深受太宗的尊重与信任,时常被允许出入太宗的寝室。太宗有不少大事都得到了长孙无忌的帮助和支持。

   C.是否对突厥作战,长孙无忌认为国家目前应该暂且按兵不动遵守信义,这样突厥很快就会因为政治衰败而灭亡。

  D.长孙无忌在立谁为太子的问题上,支持太宗立晋王的想法,并进一步指出晋王仁孝,百官也一定没有什么异议。

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国家务在戢兵,待其寇边,方可讨击。

                                                  

(2)十七年,太子承乾得罪,太宗欲立晋王,而限以非次,回惑不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许允妇是阮卫尉女,德如妹,奇丑。交礼竟,允无复入,家人深以为忧。会允有客至,妇令婢视之,令婢视之,还答曰:“是桓郎。”桓郎者,桓范也。妇云:“无忧,桓必劝入。”桓果语许云:“阮家既嫁丑女与卿,故当有意,卿宜查之。”许便回入内,既见妇。即欲出。妇料其此出无复入理,便捉裾停之。许因谓曰:“妇有四德,卿有其几?”妇曰:“新妇所乏唯容尔。然士有百行,君有几?”许云:“皆备。”妇曰:“夫百行以德为首。君好色不好德,何谓皆备?”允有惭色,遂相敬重。

许允为吏部郎,多用其乡里,魏明帝遣虎贲收之。其妇出戒允曰:“明主可以理夺,难以情求。”既至,帝核问之,允对曰:“举尔所知,臣之乡人,臣所知也。陛下检校,为称职与不。如不称职,臣受其罪。”既检校,皆官得其人,于是乃释。允衣服败坏,诏赐新衣。初允被收,举家号哭。阮新妇自若,云:“勿忧,寻还。”作粟粥待。倾之,允至。

许允为晋景王所诛,门生走入告其妇。妇正在机中,神色不变,曰:“蚤知尔耳!”门入欲藏其儿,妇曰:“无豫诸儿事。”后徒居墓所,景王遣钟会看之,若才流及父,当收。儿以咨母,母曰:“汝等虽佳,才具不多,率胸怀与语,便无所忧;不须极哀,会止便止;又可少问朝事。”儿从之。会反,以状对。卒免。

(选自《世说新语·贤媛》)

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交礼,允无复入                          竟:结束

      B.魏明帝遗虎贲之                           收:拘捕

      C.明主可以理。难以情求                夺:夺取

      D.若才流父                                     及:赶得上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阮家既嫁丑女卿                          赢而不助五国也

      B.许谓曰                                         相如持璧却立

      C.皆官得其人,于是释                   蒙冲斗舰以千教

      D.才流及父.当收                          不者,属皆且为所虏

3.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表现许允妇“聪慧”的一组是                (    )

      ①故当有意,卿宜查之                           

       ②妇料其此出无复人理,便捉裾停之

       ③如不称职,臣受其罪                           

       ④神色不变,日:“早知尔耳!”

       ⑤若才流及父,当收                               

       ⑥率胸怀与语,便无所忧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④              D.③⑤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许允妇是阮德如的妹妹,相貌奇丑,以致当婚礼结束后,许允竟对其不予理睬,后经别人劝说,方才回到洞房内。

      B.许允在洞房内责问其妻,却被其妻以“好色不好德”反驳.他哑口无言,感到内心有愧,自此以后对妻非常敬重。

      C.许允作吏部郎官时,因大量任用自己同乡做官引来嫌疑被皇帝拘捕。后经查实,用        人称职没什么问题便将其释放。

      D.许允被杀后,门人惶恐,想藏匿许允的儿子。但被许允妇阻止,认为只要坦诚说话,    坚决不过问朝廷之事即可免祸。

5.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百行以德为首。君好色不好德,何谓皆备?

   (2)初允被收,举家号哭。阮新妇自若,云:“勿忧,寻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12分。每题3分)

人君之欲平治天下而垂荣名者,必尊贤而下士夫朝无贤人犹鸿鹄之无羽翼也虽有千里之望犹不能致其意之所欲至矣;故绝江海者托于船,致远道者托于乘,欲霸王者托于贤。是故吕尚聘,而天下知商将亡,而周之王也;管夷吾、百里奚任,而天下知齐、秦之必霸也。纣用恶来,齐用苏秦,秦用赵高,而天下知其亡也。

齐景公伐宋,至于岐堤之上,登高以望,太息而叹曰:“昔我先君桓公,长毂八百乘以霸诸侯,今我长毂三千乘,而不敢久处于此者,岂其无管仲欤!”弦章对曰:“臣闻之,水广则鱼大,君明则臣忠;昔有桓公,故有管仲;今桓公在此,则车下之臣尽管仲也。”

杨因见赵简主曰:“臣居乡三逐,事君五去,闻君好士,故走来见。”简主闻之,绝食而叹,跽而行,左右进谏曰:“居乡三逐,是不容众也;事君五去,是不忠上也。今君有士,见过八矣。”简主曰:“子不知也。夫美女者,丑妇之仇也;盛德之士,乱世所疏也;正直之行,邪枉所憎也。”遂出见之,因授以为相,而国大治。

子路问于孔子曰:“治国何如?”孔子曰:“在于尊贤而贱不肖。”子路曰:“中行氏尊贤而贱不肖,其亡何也?”曰:“中行氏尊贤而不能用也,贱不肖而不能去也;贤者知其不己用而怨之,不肖者知其贱己而雠之。贤者怨之,不肖者雠之;怨雠并前,中行氏虽欲无亡,得乎?”                   

(节选自刘向《说苑·卷八·尊贤》,有改动)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犹不能致其意之所欲至矣              致:达到

B.臣居乡三逐,事君五去                逐:被驱逐

C.贱不肖而不能去也                    贱:地位低下

D.怨雠并前,中行氏虽欲无亡,得乎?     雠: 同“仇”,仇恨

下列各组句子,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盛德之士,乱世所疏也      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

B.中行氏尊贤而贱不肖,其亡何也?     其孰能讥之乎?

C.水广则鱼大,君明则臣忠            竭诚则吴越为一体

D.遂出见之,因授以为相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阐述“为什么要尊贤兴国”道理的一组是(   )

①致远道者托于乘,欲霸王者托于贤②管夷吾、百里奚任,而天下知齐、秦之必霸也

③昔有桓公,故有管仲            ④简主闻之,绝食而叹

⑤因授以为相,而国大治          ⑥中行氏尊贤而贱不肖,其亡何也?

A.①②⑤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③④⑥

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人君树立功名、成就霸业抑或破家亡国、身败名裂,根本的原因在于能否尊贤而下士。

B.齐景公感慨自己有三千辆兵车却不敢在宋国久留,弦章告诉他,要多有几个管仲一样的贤臣就好了。

C.杨因是一个有争议的人,而赵简主用鞭辟入里的分析力排众议,委以重任,表明赵简主能够尊贤用贤。

D.孔子认为尊贤与贱不肖是治国的重要方略,中行氏因为“尊贤而不能用”,“贱不肖而不能去”而导致灭亡。

根据要求完成下面两题

(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人君之欲平治天下而垂荣名者,必尊贤而下士。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贤者知其不己用而怨之,不肖者知其贱己而雠之。

答:____                                             ___                  

(2)用“|”给文中划线部分断句。

夫朝无贤人犹鸿鹄之无羽翼也虽有千里之望犹不能致其意之所欲至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