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语文 > 题目详情
多选
选出下列句中加粗字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A.豫章郡,洪都新府
B.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C.古今异俗,新异备
D.既克,公问其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安徽省期末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列文言文,然后完成所给问题。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 
  初,光武善谶,及显宗、肃宗因祖述焉。自中兴之后,儒者争学图纬,兼复附以妖言。衡以图纬虚妄,非圣人之法,乃上疏
  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尝问衡天下所疾恶者。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仗,幽微难明。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节选自《后汉书·张衡传》)
  图纬:指图谶和纬书,都是一些符命占验类的书。
1.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致思:用尽心思
B.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下车:指官吏初到任
C.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视事:指官员到职工作
D.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仗,幽微难明——图身:图谋进取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入京师,观太学——君我降,与君为兄弟
B.精思傅会,十年成——今其智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C.虽才高世,而无骄尚之情——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邻国也
D.饰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且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3.下列语句中,属于表现张衡的“科学才能”的一组是(     )
①遂通五经,贯六艺
②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
③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
④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
⑤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⑥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
⑦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A. ①②⑦   
B.③④⑤   
C.③⑤⑥    
D.②④⑦
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张衡才高于世,善于属文,后因为文学才能出众,被征召到朝廷做官。
B.张衡不慕权贵,总是得不到升迁,在离开太史令职位五年后,就回到了原籍。
C.候风地动仪全部用精铜制成,半径为八尺,盖子中部隆起,像个大酒樽。
D.在任河间相期间,张衡从严执法,政治清明,可三年后就自己请求辞职回乡。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衡以图纬虚妄,非圣人之法,乃上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安徽省期末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列文言文,然后完成所给问题。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 
  初,光武善谶,及显宗、肃宗因祖述焉。自中兴之后,儒者争学图纬①,兼复附以妖言。衡以图纬虚妄,非圣人之法,乃上疏。
  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尝问衡天下所疾恶者。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仗,幽微难明。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节选自《后汉书·张衡传》
注: ①图纬:指图谶和纬书,都是一些符命占验类的书
1.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致思:用尽心思
B.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下车:指官吏初到任
C.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视事:指官员到职工作
D.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仗,幽微难明/图身:图谋进取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入京师,观太学/君我降,与君为兄弟
B.精思傅会,十年成/今其智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C.虽才高世,而无骄尚之情/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邻国也
D.饰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且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3.下列语句中,属于表现张衡的“科学才能”的一组是:(   )
①遂通五经,贯六艺
②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
③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
④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
⑤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⑥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⑦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A.①②⑦   
B.③④⑤   
C.③⑤⑥    
D.②④⑦
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张衡才高于世,善于属文,后因为文学才能出众,被征召到朝廷做官。
B.张衡不慕权贵,总是得不到升迁,在离开太史令职位五年后,就回到了原籍。
C.候风地动仪全部用精铜制成,半径为八尺,盖子中部隆起,像个大酒樽。
D.在任河间相期间,张衡从严执法,政治清明,可三年后就自己请求辞职回乡。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衡以图纬虚妄,非圣人之法,乃上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高二语文(上册) 题型:048

阅读下列选文,完成后面问题。

  迟顿首。陈将军足下:无恙,幸甚,幸甚!

  将军勇冠三军,才为世出,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以高翔。昔因机变化,遭遇明主,立功立事,开国称孤。朱轮华毂,拥旄万里,何其壮也!如何一旦为奔亡之虏,闻鸣镝而股战,对穹庐以屈膝,又何劣邪!

  寻君去就之际,非有他故,直以不能内审诸已,外受流言,沈迷猖獗,以至于此。圣朝赦罪责功,弃瑕录用,推赤心于天下,安反侧于万物。此将军之所知,不假一二谈也。朱鲔涉血于友于,张绣剚刃于爱子,汉主不以为疑,魏君待之若旧;况将军无昔人之罪,而勋重于当世。夫迷涂知反,往哲是与;不远而复,先典攸高。主上屈法申恩,吞舟是漏;将军松柏不翦,亲戚安居,高台未倾,爱妾尚在。悠悠尔心,亦何可言!

  今功臣名将,雁行有序,佩紫怀黄,赞帷幄之谋;乘轺建节,奉疆场之任,并刑马作誓,传之子孙。将军独靦颜借命,驱驰毡裘之长,宁不衰哉!夫以慕容超之强,身送东市;姚泓之盛,面缚西都。故知霜露所均,不育异类;姬汉旧邦,无取杂种。北虏僭盗中原,多历年所,恶积祸盈,理至燋烂。况伪孽昏狡,自相夷戮;部落携离,酋豪猜贰。方当系颈蛮邸,悬首蒿街。而将军鱼游于沸鼎之中,燕巢于飞幕之上,不亦惑乎!

(选自丘迟的《与陈伯之书》)

1.下列加粗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两项是(3分)

[  ]

A.夫迷涂知反,往哲是

B.赢而不助五国也。

C.玉斗一双,欲亚父

D.吾汝毕力平险

E.备他盗之出入非常也

2.下列“是”的用法与例句中“是”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句:主上屈法申恩,吞舟

[  ]

A.觉今而昨非

B.天将降大任于人也。

C.唯命

D.度义而后动,而不见可悔故也。

E.同窗十二年,不知木兰女郎。

3.下列加粗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

A.

B.

C.

D.

4.下列加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  ]

A.陈将军足下(书信中对人的尊称)

B.立功立事,开国称(王侯自称)

C.不假一二谈也(作者的自称)

D.北僭盗中原(俘虏)

5.指出下列通假字,写出所通之字。(2分)

①夫迷涂知反(  )

②恶积祸盈,理至燋烂(  )

③朱鲔涉血于友于(  )

6.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3分)

[  ]

A.朱轮华毂,拥旄万里,何其壮也!

译:一出门有王侯们乘坐的装饰华丽的车子,拥有雄兵,号令一方,又是多么雄壮、显赫!

B.寻君去就之际,非有他故,直以不能内审诸己

译:您离开梁朝我去寻找的时候,并不是有其他的原因,只是不能在心里问自己罢了。

C.将军松柏不翦,亲戚安居,高台未倾,爱妾尚在。

译:您家的祖坟未被损毁,亲族戚属也都安在;家中住宅完好,爱妾仍在宅中。

7.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悠悠尔心,亦何可言!

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而将军鱼游于沸鼎之中,燕巢于飞幕之上,不亦惑乎!

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对偶句的类型,就内容说可分三类:(3分)

A两句内容是平列的,是“正对”;

B两句内容是对照的相反的,为“反对”;

C两句内容相连有承接、因果或条件关系的称“串对”。指出下列对偶句的类型。

①佩紫怀黄,赞帷幄之谋;乘轺建节,奉疆场之任。(  )

②见故国之旗鼓,感平生之畴日。(  )

③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以高翔。(  )

9.这篇文章所以能打动对方达到目的的缘由何在?试简要分析。(5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高考三人行 语文 题型:048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

  范雎既相秦,秦号曰张禄,而魏不知,以为范雎已死久矣。魏闻秦且东伐韩、魏,魏使须贾于秦。范雎闻之,为微行,敝衣间步之邸,见须贾。须贾见之而惊曰:“范叔固无恙乎!”范雎曰:“然。”须贾笑曰:“范叔有说于秦邪?”曰:“不也。雎前日得过于魏相,故亡逃至此,安敢说乎!”须贾曰:“今叔何事?”范雎曰:“臣为人庸赁。”须贾意哀之,留与坐饮食,曰:“范叔一寒如此哉!”乃取其一绨袍以赐之。须贾因问曰:“秦相张君,公知之乎?吾闻幸于王,天下之事,皆决于相君。今吾事之去留在张君。孺子岂有客习于相君者哉?”范雎曰:“主人翁习知之。唯雎亦得谒,雎请为见君于张君。”

  须贾曰:“吾马病,车轴折,非大车驷马,吾固不出。”范雎曰:“愿为君借大车驷马于主人翁。”

  范雎归取大车驷马,为须贾御之,入秦相府。府中望见,有识者皆避匿。须贾怪之。至相舍门,谓须贾曰:“待我,我为君先入通于相君。”须贾待门下,持车良久,问门下曰:“范叔不出何也?”门下曰:“无范叔。”须贾曰:“乡者与我载而入者。”门下曰:“乃吾相张君也。”须贾大惊,自知见卖,乃肉袒膝行,因门下人谢罪。于是范睢盛帷帐,待者甚觿,见之。须贾顿首言死罪,曰:“贾不意君能自致于青云之上,贾不敢复读天下之书,不敢复与天下之事。可贾有汤镬之罪,请自屏于胡貉之地,惟君生死之!”范雎曰:“汝罪有三耳。昔者楚昭王时而申包胥为楚却吴军,楚王封之以荆五千户,包胥辞不受,为丘墓之寄于荆也。今睢之先人丘墓亦在魏,公前以睢为有外心于齐,而恶雎于魏齐,公之罪一也……然公之所以得无死者,以绨袍恋恋,有故人之意,故释公。”乃谢罢。入言之昭王,罢归须贾。

【注释】

①范j&):魏国人,后为秦相。

②不:同“否”。

③汤hu^):一种残酷的刑具。

④胡m^):所指夷狄之地,即边远之地。

1.对下列句中加粗字的注音与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取大车马     驷:s@同驾一辆车的四匹马。

B.范叔固无乎    恙:y4ng病,毛病。

C.范叔有于秦   说:shu@劝说,邪:y6同“耶”。

D.以袍恋恋     绨:d@布。

2.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思,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

A.两个“请”字一样,两个“因”字不一样。

B.两个“请”字不一样,两个“因”字一样。

C.两个“请”字一样,两个“因”字也一样。

D.两个“请”字不一样,两个“因”字也不一样。

3.下列四句中加粗的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一致的一项是

[  ]

A.范雎闻之,为微行

B.以为范雎已死久矣

C.安敢

D.须贾

4.对下列句中“为”字的意思与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以范雎已死久矣

微行

③臣人庸赁

④雎请见君于张君

须贾御之

丘墓之寄于荆也

⑦天行有常,不尧存,不桀亡

⑧秦知之。必不救也

[  ]

A.②③      B.③④

C.⑤⑥      D.⑦⑧

5.对选文刻画人物的方法,说法不当的一项是

[  ]

A.刻画人物,有正写,也有侧写。

B.刻画人物,多用对比方法,如范雎过去与现在的对比,须贾与范雎的对比。

C.作者有简洁的叙事,更有人物对话的出色刻画。

D.虽然刻画人物方法多种多样,可惜没有人物的细节描写。

6.翻译下列句子。

(1)范雎闻之,为微行,敝衣间步之邸,见须贾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曰:“不也。雎前日得过于魏相,故亡逃至此,安敢说乎!”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 题型:048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13题。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守之难乎?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1.选出下列句中加粗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 )

A.必固其根本             根本:树根

B.臣下愚,知其不可        虽:即使

C亦伐根以求木茂期:这

D终者盖寡             克:能够

2.对下列各句中加粗的“之”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臣闻求木之长者  ②源不深而望流之远

③人君当神器之重  ④岂取之易守之难乎?

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  B.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不同

C.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D.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3.对这两段的内容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即用比喻,阐明了目的和行为的关系。

B.第一段委婉含蓄地对唐太宗奢靡的生活作风进行了讽谏。

C.魏征认为帝王承受上天的重大使命应该善始善终。

D.帝王开国时一般能做到竭诚以待下,打下天下来之后,纵情傲物者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语文教研室 题型:048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13题。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守之难乎?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1.选出下列句中加粗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 )

A.必固其根本             根本:树根

B.臣下愚,知其不可        虽:即使

C亦伐根以求木茂期:这

D终者盖寡             克:能够

2.对下列各句中加粗的“之”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臣闻求木之长者  ②源不深而望流之远

③人君当神器之重  ④岂取之易守之难乎?

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  B.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不同

C.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D.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3.对这两段的内容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即用比喻,阐明了目的和行为的关系。

B.第一段委婉含蓄地对唐太宗奢靡的生活作风进行了讽谏。

C.魏征认为帝王承受上天的重大使命应该善始善终。

D.帝王开国时一般能做到竭诚以待下,打下天下来之后,纵情傲物者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福建三明一中2008-200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题型:048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下题。

  钓台在浙东,汉严先生[1]隐处也。先生风节,辉映千古,予夙慕之。顾奉檄北上,草草行道中耳,非游也。然以为游则亦游矣。

  舟发自常山,凡三百余里,山水皆有可观。目之所及,未暇问名。惟诫舟子以过七里滩,必予告。越日,舟行万山中,忽睹云际双峰崭然秀峙,急呼舟子曰:“若非钓台耶?”曰:“然矣!”视之,所云两台,实两峰也。台东西峙,相距可数百步,陡起江干,数百仞不肯止。巉岩如高士并立,风致岸然。树多松,疏疏罗植,偃仰离奇各有态;倒影水中,水流波动,势欲飞起。峰之下,先生祠堂在焉。意当日垂纶[2],应在是地,固无登峰求鱼之理也。

  山既奇秀,境复幽倩,欲舣舟一登,而舟子固持不可。不能强,致礼焉,遂行。于是足不及游而目游之。俯仰间,清风徐来,无名之香,四山俱至,则鼻游之。舟子谓滩水佳甚,试之良然,则舌游之。顷之,帆行峰转,瞻望弗及矣。返坐舟中,惝恍间如舍舟登陆,如披草寻磴,如振衣最高处,下瞰群山趋列,大似云台诸将相,非不杰然卓立,觉先生,悉在下风,盖神游之矣。日夕矣,舟泊前渚。人稍定,呼舟子劳酒,细询之曰:“若尝登钓台乎,山中之景何若?”舟子具能答之,于是乎并以耳游。快矣哉,是游乎!

  客或笑谓郑子足未出舟中一步游于何有?嗟乎!客不闻乎?昔宗少文[3]卧游五岳,孙兴公[4]遥赋天台,皆未尝身历其地,余今所得,较二子,不多乎哉?”故曰:以为游,则亦游矣。客曰:“虽然,少文之画,兴公之文,盍处一焉,以谢山灵?”余窃愧未之逮也,遂为之记。

(选自清·郑日奎《游钓台记》,有删改)

  [注释][1]严先生:指严光,字子陵,东汉初会稽余姚(今属浙江)人,早年曾与汉光武帝刘秀同学。刘秀做皇帝后,他改名换姓,隐居不仕。后被刘秀觅得,召到京师洛阳,授以谏议大夫,固辞不受,归隐于富春山。[2]垂纶:垂钓。[3]宗少文:宗炳,字少文,南朝宋画家,好游山水。晚年将游历过的山水绘在室中以观看,自称“卧游”。[4]孙兴公:孙绰,字兴公,晋人,博学善文,曾作《天台山赋》。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目之所及,未暇问名     第:但是

B.

视之,所云两台,实两峰也  迫:急迫

C.

先生,悉在下风      视:比较

D.

余窃愧未之也,遂为之记   逮:比得上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

不能强,致礼焉       之以饥谨

B.

夕矣,舟泊前渚    句读不知

C.

人稍定,呼舟子劳酒   皆美于徐公

D.

二子,不多乎哉?   或取怀抱,晤言一室之内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作者历来仰慕东汉著名隐士严子陵的高风亮节,很想趁这次乘船送公文北上的机会到严子陵隐居之地浙东钓台去游览一番。

B.

作者游历钓台,借助眼观、鼻嗅、舌品、耳闻,呈现出了其“神游”钓台的独特感受,形象地表现了自己对那里景象的喜爱之情。

C.

刚看到奇特秀丽、环境幽美的钓台,作者就想停船靠岸登上山去,可是船夫坚持不同意;直到晚上停船靠岸,用酒慰劳完船夫后,作者才得以登上钓台。

D.

钓台指的就是七里滩边两座高耸险峻的山峰,相传是严子陵钓鱼的地方。东西各一,山岩高傲,山上松树的影子倒映在江水中,严先生的祠堂就在山脚下。

(4)

把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意当日垂纶,应在是地,固无登峰求鱼之理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客或笑谓郑子足未出舟中一步游于何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活题巧解巧练·高考语文 题型:013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铨四龄,母日授四子书数句。苦儿幼不能执笔,乃镂竹枝为丝断之,诂屈作波碟点画,合而成字,抱铨坐膝上教之。既识,即拆去。日训十字,明日令铨持竹丝合所识字,无误乃已。至六龄,姑令执笔学书。记母教铨时,织纺之具华陈左右,膝置书。令铨坐膝下读之。母手任操作,口授句读,咿唔之声轧轧相间,儿怠,则少加夏楚。旋复持儿泣曰:“儿及此不学,我何以见汝父?”至夜分寒甚,母坐于床,拥被覆双足,解衣以胸温儿背,共铨朗诵之。读倦,睡母怀。俄而母摇铨曰:“可以醒矣。”铨张目视母面,泪方纵横落。铨亦泣,少间,复令读,鸡鸣卧焉。诸姨谓母曰:“妹一儿也,何苦乃尔?”对曰:“子众可矣,儿一不肖,妹何托焉?”

  铨九龄,母授以《礼记》《周易》《毛诗》,皆成诵。瞩目暇更录唐宋人诗,教之吟哦声。母与铨皆弱而多病。铨有病,母即抱铨行一室中,未尝寝。少痊,辄指壁间诗歌,教儿低吟之以为戏。母有病,铨则坐枕侧不去。母视铨,辄无言而悲。铨亦凄楚依恋之。尝问曰:“母有忧乎?”曰:“然。”“然则何以解忧?”曰:“儿能背诵所读书,斯解也。”栓诵声琅琅然,与药鼎沸声相乱。母微笑曰:“病少差矣。”由是母有病,铨即持书诵于侧,而病辄能愈。

(蒋士铨《鸣机夜课图》节选)

(1)选出加粗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轧轧相(夹杂)。

B.复持儿(不久)。

C.儿低吟之以为(戏耍)。

D.病少差矣(减少痛苦)。

(2)对下列句中“以为”、“而”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是:①教儿低吟之以为戏。②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③母与铨皆弱多病。④病辄能愈。

[  ]

A.两个“以为”相同,两个“而”字不同。

B.两个“以为”相同,两个“而”字也相同。

C.两个“以为”不同,两个“而”字相同。

D.两个“以为”不同,两个“而”字也不同。

(3)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

A.明日令铨持竹丝合所识字,无误乃已。

B.俄而母摇铨曰:“可以醒矣。”

C.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D.吾从而师之。

(4)以下六句话,全都说明蒋母教子苦心的一组是:①日训十字,明日令铨持竹丝合所识字。②织纺之具华陈左右。③母手任操作,口授句读。④铨有病,母即抱铨行一室中,未尝寝。⑤母视铨,辄无言而悲,铨亦凄楚依恋之。⑥由是母有病,铨即持书诵于侧,而病辄能愈。

[  ]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③⑥
D.②④⑤

(5)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蒋母虽然没有文化,不懂教子的方法,但她对儿子却能严格要求,勤于督促,堪称教子典范。

B.母教子,尽管近乎苛刻,却处处体现母爱精神,可谓爱之愈深,教之益严。

C.儿子诵读诗书,竟能治愈母亲的病,真是其事近虚,其情近实。

D.蒋氏母子相依为命,不顾贫困疾病,母鸣机,子夜课,刻苦精神十分感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左思,字太冲,齐国临淄人也。家世儒学。父雍,起小吏,以能擢授殿中侍御史。思少学钟、胡①书及鼓琴,并不成。雍谓友人曰:“思所晓解,不及我少时。”思遂感激勤学,兼善阴阳之术。貌寝,口讷,而辞藻壮丽。不好交游,惟以闲居为事。

造《齐都赋》,一年乃成。复欲赋三都,会妹芬入宫,移家京师,乃诣著作郎张载,访岷邛之事。遂构思十年,门庭籓溷②皆著笔纸,遇得一句,即便疏之。自以所见不博,求为秘书郎。及赋成,时人未之重。思自以其作不谢班、张,恐以人废言。安定皇甫谧有高誉,思造而示之。谧称善,为其赋序。张载为注《魏都》,刘逵注《吴》《蜀》而序之曰:“观中古以来为赋者多矣,相如《子虚》擅名于前,班固《两都》理胜其辞,张衡《二京》文过其意。至若此赋,拟议数家,傅辞会义,抑多精致,非夫研核者不能练其旨,非夫博物者不能统其异。世咸贵远而贱近,莫肯用心于明物。”陈留卫权又为思赋作《略解》…… 自是之后,盛重于时,文多不载。司空张华见而叹曰:“班、张之流也。使读之者尽而有余,久而更新。”于是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初,陆机入洛,欲为此赋,闻思作之,抚掌而笑,与弟云书曰:“此间有伧父③,欲作《三都赋》,须其成,当以覆酒瓮耳。”及思赋出,机绝叹伏,以为不能加也,遂辍笔焉。秘书监贾谧请讲《汉书》,谧诛,退居宜春里,专意典籍。及张方纵暴都邑,举家适冀州。数岁,以疾终。                                                   (选自《晋书??左思传》,有删改)

注: ①钟、胡:即钟繇、胡昭,魏晋书法家。②籓溷(fān hùn):篱笆边,厕所旁。③伧父(fǔ):粗野鄙贱的人。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门庭籓溷皆著笔纸   著:放置,安放      B. 思造而示之   造:拜访,探访

C. 世咸贵远而贱近     显贵,地位高        D. 专意典籍   意:放在心上

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及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以能擢授殿中侍御史           将军以神武雄才,兼仗父兄之烈

B. 貌寝,口讷,而辞藻壮丽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C.至若此赋,拟议数家           若属皆且为所虏

D. 及赋成,时人未之重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下列四组句子中,能说明左思《三都赋》创作成功,形成“洛阳纸贵”原因的一项是(    )

①思所晓解,不及我少时        ②不好交游,惟以闲居为事

③门庭籓溷皆著笔纸,遇得一句,即便疏之    ④谧称善,为其赋序

⑤至若此赋,拟议数家,傅辞会义,抑多精致 ⑥退居宜春里,专意典籍

A.①③⑤          B.③④⑤          C.②④⑤          D.①⑤⑥

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左思出身寒微,相貌丑陋,不善言辞,小时候习书法、学鼓琴都没有学成,经他后天不断勤奋学习,所写书信重修饰,文采壮美华丽。

B. 左思面壁十年、呕心沥血写成《三都赋》后,名重一时,当时众多知名学者张载、刘逵、卫权等交口称赞,并相继为之作注作序。

C. 文章记述天资不算聪慧的左思成功的事例,意在告诉人们家庭儒学熏陶、后天不懈努力以及名流赏誉鼓吹等主客观因素都是不可缺少的。

D. 文章叙写了陆机初入洛阳,怀抱志愿,先鄙视嘲笑左思,后又为其所折服等事件,旨在从侧面写出《三都赋》的名重当世。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思自以其作不谢班、张,恐以人废言。

                                                                                

(2及思赋出,机绝叹伏,以为不能加也,遂辍笔焉。

                                                                                

将下列两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

(3)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4)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