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语文 > 题目详情
(多选)下列各句加粗词古今义不同的两项是

A.岁在癸丑,暮春之初
B.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C.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D.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秦士录① (节选)

宋 濂

    邓弼,字伯翊,秦人也。身长七尺,能以力雄人。邻牛方斗不可擘,拳其脊,折仆地。然好使酒,怒视人,人见辄避,曰:“狂生不可近,近则必得奇辱。”

    一日独饮,萧、冯两书生过其下,急牵入共饮。两生素贱其人,力拒之。弼怒曰:“君终不我从,必杀君,亡命走山泽耳,不能忍君苦也!”两生不得已,从之。酒酣,解衣箕踞。两生雅闻其酒狂,欲起走,弼止之曰:“勿走也!弼亦粗知书,君何至相视如涕唾?今日非速君饮,欲少吐胸中不平气耳。四库书从君问。”两生遽摘七经数十义扣之,弼历举传疏,不遗一言。弼笑曰:“君等伏乎未也?”两生相顾惨沮,不敢再有问。弼索酒,被发跳叫曰:“吾今日压倒老生矣!古者学在养气,今人一服儒衣,反奄奄欲绝,徒欲驰骋文墨,儿抚一世豪杰。此何可哉!君等休矣。”两生素负多才艺,闻弼言,大愧,下楼,足不得成步。

    泰定末,德王执法西御史台,弼造书数千言,袖谒之。阍卒②不为通,连击踣数人,声闻于王。王令隶人捽入,欲鞭之。弼盛气曰:“公奈何不礼壮士?”庭中人闻之,皆缩颈吐舌。王曰:“尔自号壮士,解持矛鼓噪,前登坚城乎?”曰:“能。”“百万军中,可刺大将乎?”曰:“能。”“突围溃阵,得保首领乎?”曰:“能。”王顾左右曰:“姑试之。”问所须,曰:“铁铠良马各一,雌雄剑二。”王即命给与,阴戒善槊③者五十人,驰马出东门外,然后遣弼往。王自临观,暨弼至,众槊并进;弼虎吼而奔,人马辟易五十步,面目无色。已而烟尘涨天,但见双剑飞舞云雾中,连斫马首堕地,血涔涔滴。王抚髀欢曰:“诚壮士!诚壮士!”

    王上章荐诸天子,会丞相与王有隙,格其事不下。弼环视四体,叹曰:“天生一具铜筋铁肋,不使立勋万里外,乃槁死三尺蒿下,命也,亦时也。尚何言!”遂入王屋山为道士,后十年终。

注释①秦:地名,今陕西一带。②阍(hūn)卒:守门的兵士。③槊(shuò):长矛。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两生素贱其人,力拒之         贱:轻视。

B.两生素负多才艺               负:依仗

C.阴戒善槊者五十人             阴:阴险。

D.两生相顾惨沮                 顾:看。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君何至相视如涕唾           然则何时而乐耶

B.君等伏乎未也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C.阍卒不为通,连击踣数人     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

D.不使立勋万里外,乃槁死三尺蒿下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3.下面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这是一篇人物传记,作者选取了邓弼生平两件奇事,着力进行描绘,生动地刻画出邓弼英勇雄壮、言行奇特、豪爽狂放的个性。

B.邓弼强迫两位儒生喝酒,并让两位儒生拿七经来考问他。他不仅对答如流,而且痛骂了两位儒生,显示了邓弼博学而又傲慢的性格。

C.文章描写了邓弼空怀文经武略,最终老死尘埃而不为时用的经历,以此来寄托作者自己身世的慨叹和对社会的讽喻。

D.宋濂散文,素以简洁质朴见长,而这篇文章却别具一格。叙事曲折生动,不时穿插几笔描写,略作点染,使情节、人物丰富多彩。

4、(23分) 

11.把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君终不我从,必杀君,亡命走山泽耳,不能忍君苦也!

译文:                                                                      

(2)王自临观,暨弼至,众槊并进;弼虎吼而奔,人马辟易五十步,面目无色。

译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不详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秦士录① (节选)
宋 濂
邓弼,字伯翊,秦人也。身长七尺,能以力雄人。邻牛方斗不可擘,拳其脊,折仆地。然好使酒,怒视人,人见辄避,曰:“狂生不可近,近则必得奇辱。”
一日独饮,萧、冯两书生过其下,急牵入共饮。两生素贱其人,力拒之。弼怒曰:“君终不我从,必杀君,亡命走山泽耳,不能忍君苦也!”两生不得已,从之。酒酣,解衣箕踞。两生雅闻其酒狂,欲起走,弼止之曰:“勿走也!弼亦粗知书,君何至相视如涕唾?今日非速君饮,欲少吐胸中不平气耳。四库书从君问。”两生遽摘七经数十义扣之,弼历举传疏,不遗一言。弼笑曰:“君等伏乎未也?”两生相顾惨沮,不敢再有问。弼索酒,被发跳叫曰:“吾今日压倒老生矣!古者学在养气,今人一服儒衣,反奄奄欲绝,徒欲驰骋文墨,儿抚一世豪杰。此何可哉!君等休矣。”两生素负多才艺,闻弼言,大愧,下楼,足不得成步。
泰定末,德王执法西御史台,弼造书数千言,袖谒之。阍卒②不为通,连击踣数人,声闻于王。王令隶人捽入,欲鞭之。弼盛气曰:“公奈何不礼壮士?”庭中人闻之,皆缩颈吐舌。王曰:“尔自号壮士,解持矛鼓噪,前登坚城乎?”曰:“能。”“百万军中,可刺大将乎?”曰:“能。”“突围溃阵,得保首领乎?”曰:“能。”王顾左右曰:“姑试之。”问所须,曰:“铁铠良马各一,雌雄剑二。”王即命给与,阴戒善槊③者五十人,驰马出东门外,然后遣弼往。王自临观,暨弼至,众槊并进;弼虎吼而奔,人马辟易五十步,面目无色。已而烟尘涨天,但见双剑飞舞云雾中,连斫马首堕地,血涔涔滴。王抚髀欢曰:“诚壮士!诚壮士!”
王上章荐诸天子,会丞相与王有隙,格其事不下。弼环视四体,叹曰:“天生一具铜筋铁肋,不使立勋万里外,乃槁死三尺蒿下,命也,亦时也。尚何言!”遂入王屋山为道士,后十年终。
注释①秦:地名,今陕西一带。②阍(hūn)卒:守门的兵士。③槊(shuò):长矛。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两生素贱其人,力拒之        贱:轻视。
B.两生素负多才艺              负:依仗
C.阴戒善槊者五十人            阴:阴险。
D.两生相顾惨沮                顾:看。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君何至相视如涕唾          然则何时而乐耶
B.君等伏乎未也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C.阍卒不为通,连击踣数人    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
D.不使立勋万里外,乃槁死三尺蒿下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3.下面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这是一篇人物传记,作者选取了邓弼生平两件奇事,着力进行描绘,生动地刻画出邓弼英勇雄壮、言行奇特、豪爽狂放的个性。
B.邓弼强迫两位儒生喝酒,并让两位儒生拿七经来考问他。他不仅对答如流,而且痛骂了两位儒生,显示了邓弼博学而又傲慢的性格。
C.文章描写了邓弼空怀文经武略,最终老死尘埃而不为时用的经历,以此来寄托作者自己身世的慨叹和对社会的讽喻。
D.宋濂散文,素以简洁质朴见长,而这篇文章却别具一格。叙事曲折生动,不时穿插几笔描写,略作点染,使情节、人物丰富多彩。
4、(23分) 
11.把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君终不我从,必杀君,亡命走山泽耳,不能忍君苦也!
译文:                                                                     
(2)王自临观,暨弼至,众槊并进;弼虎吼而奔,人马辟易五十步,面目无色。
译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江西省上饶市2012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题型:04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巢谷传(节选)

苏辙

  巢谷,字元修。父中世,眉山农家也,少从士大夫读书,老为里校师。谷幼传父学,虽朴而博。举进士京师,见举武艺,心好之。谷素多力,遂弃其旧学,弓箭,习骑射。久之业成,而不中第。

  闻西边多骁勇,骑射击刺为四方冠,去游秦凤、泾原间,所至友其秀杰。有韩存宝者,尤与之善。谷教之兵书,二人相与为金石交。熙宁中,存宝为河州将,有功,号熙河名将,朝廷稍奇之。会泸州蛮乞弟扰边,诸郡不能制,乃命存宝出兵讨之。存宝不蛮事,邀谷至军中问焉。及存宝得罪,将就逮,自料必死,谓谷曰:我泾原武夫,死非所惜,顾妻子不免寒饿,橐中有银数百两,非君莫使遗之者。谷许诺,即变姓名,怀银步行,往授其子,人无知者。存宝死,谷逃避江淮间,会赦乃出。予以乡闾,故幼而识之,知其志节,缓急可托者也

  予兄子瞻亦自惠再徙昌化,士大夫皆讳予兄弟游,平生亲友无复相闻者。谷独慨然自眉山诵言,欲徒步访吾兄弟。闻者皆笑其狂。元符二年春正月,自梅州遗予书曰:我万里步行见公,不自意全,今至梅矣,不旬日必见,死无恨矣。予惊喜曰:此非今世人,古之人也。既见,握手相泣,已而道平生,逾月不厌。时谷年七十有三矣,瘦瘠多病,非复昔日元修也。将复见子瞻于海南,予悯其老且病,止之曰:君意则善,然自此至儋数千里,复当渡海,非老人事也。谷曰:我自视未即死也,公无止我。留之不可,阅其橐中无数千钱,予方乏困,亦强资遣之。船行至新会,有蛮隶窃其橐装以逃,获于新州,谷从之至新,遂病死。予闻,哭之失声,恨其不用吾言,然亦奇其不用吾言而行其志也。

  予方杂居南夷,与之起居出入,盖将终虽知其贤,尚何以发之?闻谷有子蒙在泾原军中,故为作传,异日以授之。

  [注释]①圣:宋哲宗赵煦的年号。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

存宝不蛮事    习:学习

B.

所至其秀杰    友:朋友

C.

弓箭,习骑射   畜:积储,准备

D.

谷独慨然自眉山言 诵:诵读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

B.

C.

D.

(3)

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予之在朝谷浮沉里中未尝一见绍圣初予以罪谪居筠州自筠徙雷自雷徙循。

[  ]

A.

予之在朝/谷浮沉里中/未尝一见/绍圣初/予以罪谪居筠州/自筠徙雷/自雷徙循。

B.

予之在朝谷浮沉/里中未尝一见/绍圣初/予以罪谪居筠州/自筠徙雷/自雷徙循。

C.

予之在朝/谷浮沉里中/未尝一见绍圣/初/予以罪谪居/筠州自筠徙雷/自雷徙循。

D.

予之在朝谷/浮沉里中/未尝一见/绍圣初/予以罪谪居筠州/自筠徙雷/自雷徙循。

(4)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幼而识之,知其志节,缓急可托者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

(2)船行至新会,有蛮隶窃其橐装以逃,获于新州。

译文:________________

(3)虽知其贤,尚何以发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同步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题。
沈贞甫墓志铭(节选)
归有光
  自予初识贞甫时,贞甫年甚少,读书马鞍山浮屠之偏。及予娶王氏,与贞甫之妻为兄弟,时时过内家相从也。予尝入邓尉山中,贞甫来共居,日游虎山、西崦上下诸山,观太湖七十二峰之胜。嘉靖二十年,予卜居安亭。安亭在吴淞江上,界昆山、嘉定之壤,沈氏世居于此。贞甫是以益亲善,以文字往来无虚日。以予之穷于世,贞甫独相信,虽一字之疑,必过予考订,而卒以予之言为然
  盖予屏居江海之滨,二十年间,死丧忧患,颠倒狼狈,世人之所嗤笑,贞甫了不以人之说而有动于心,以与之上下。至于一时富贵翕吓,众所观骇,而贞甫不予易也。嗟夫!士当不遇时,得人一言之善,不能忘于心,予何以得此于贞甫耶?此贞甫之没,不能不为之恸也。
  贞甫之为人伉厉,喜自修饰。介介自持,非其人未尝假以词色。遇事激昂,僵仆无所避。尤好观古书,必之名山及浮屠、老子之宫。所至扫地焚香,图书充几。闻人有书,多方求之,手自抄写,至数百卷。今世有科举速化之学,皆以通经学古为迂,贞甫独于书知好之如此,盖方进于古而未已也。不幸而病,病已数年,而为书益勤。予甚畏其志,而忧其力之不继,而竟以病死,悲夫!
  初,予在安亭,无事,每过其精庐,啜茗论文,或至竟日。及贞甫没而予复往,又经兵燹之后,独徘徊无所之,益使人有荒江寂寞之叹矣。
  其卒以嘉靖三十四年七月日,年四十有二,可悲也已!
  铭曰:天乎命乎不可知,其志之勤而止于斯!
  【注】精庐:学舍。
1.对下列句子加粗的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盖予居江海之滨——屏:收敛
B.贞甫不以人之说而有动于心——了:全然
C.而贞甫不予也——易:轻易
D.观太湖七十二峰之——胜:美好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予以得此于贞甫耶/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B.天乎命不可知/飘飘如遗世独立
C.及贞甫没予复往/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卒葬之
D.而竟病死,悲夫/重为乡党所笑,污辱先人
3.下列对文本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以自己同沈贞甫的交谊为线索,简要记叙两人从初识到交厚的过程,重点介绍贞甫的身世以及他的为人和为学。最后简介其卒年,并以铭文作结。
B.归有光和沈贞甫是姻亲,两人志趣相投,常常用文字书信往来,交游甚欢。
C.作者写自己困顿不得志,又历经死丧忧患,狼狈不堪,世人嗤笑,但贞甫却不因世俗之风而改变对作者的态度,他与世人的态度形成鲜明的对比。
D.文章在平实质朴的记叙中,揭示了贞甫为人耿直,交友诚笃,鄙弃趋炎附势,抵制浮躁学风的性格特点。这正是平凡读书人的不平凡之处。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虽一字之疑,必过予考订,而卒以予之言为然。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予甚畏其志,而忧其力之不继。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每过其精庐,啜茗论文,或至竟日。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09届高三第七次月考语文试题 题型:04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邹阳狱中上梁王书(节选)

  邹阳从梁孝王游。阳为人有智略,慷慨不苟合,介于羊胜、公孙诡之间。胜等疾阳,恶之孝王。孝王怒,下阳狱,将杀之。阳从狱中上书曰:

  “臣闻‘忠无不报,信不见疑’,臣常以为然,徒虚语耳。昔荆轲慕燕丹之义,白虹贯日,太子畏之;卫先生为秦长平之事,太白食昴①,昭王疑之。夫精变天地,而信不谕两主,岂不哀哉!今臣尽忠竭诚,毕议愿知,左右不明,卒从吏讯,为世所疑。是使荆轲、卫先生复起,而燕、秦不寤也。愿大王孰察之。昔玉人献宝,楚王诛之;李斯竭忠,胡亥极刑。是以箕子阳狂,接舆避世,恐遭此患也。愿大王察玉人、李斯之意,而后楚王、胡亥之听,勿使臣为箕子、接舆所笑。愿大王孰察,少加怜

  “语曰:‘有白头如新,倾盖如故。’何则?知与不知也。故樊於期逃秦之燕,藉荆轲首以奉丹事;王奢去齐之魏,临城自刭,以却齐而存魏。夫王奢、樊於期非新于齐、秦而故于燕、魏也,所以去二国死两君者,行合于志,而慕义无穷也。是以苏秦不信于天下,燕尾生;白圭②战亡六城,为魏取中山。何则?诚有以相知也。苏秦相燕,人恶之于燕王,燕王按剑而怒,食以駃騠;白圭显于中山,人恶之于魏文侯,文侯赐以夜光之璧。何则?两主二臣剖心析肝相信,岂移于浮辞哉!

  “故女无美恶,入宫见妒;士无贤不肖,入朝见嫉。昔者申徒狄蹈雍之河,徐衍负石入海,不容于世,义不苟取比周于朝,以移主上之心。感于心,合于行,坚如胶漆,昆弟不能离,岂惑于众口哉!故偏听生奸,独任成乱。

  夫晋文亲其仇,强伯诸侯;齐桓用其仇,而一匡天下。何则?慈仁殷勤,诚加于心,不可以虚辞借也。今人主诚能去骄傲之心,怀可报之意,披心腹,见情素,堕肝胆,施德厚,终与之穷达,无爱于士,桀之犬可使吠尧,跖之客可使刺由,何况因万乘之权,假圣王之资乎!然则荆轲七族,要离燔妻子,岂足为大王道哉!

  “臣闻盛饰入朝者,不以私污义;砥砺名号者,不以利伤行。故里名‘胜母’,曾子不入;邑号朝歌,墨子回车。今欲使天下寥廓之士,笼于威重之权,胁于位势之贵,回面污行,以事谄谀之人,而求亲近于左右,则士有伏死堀③穴岩薮之中耳,安有尽忠信而趋阙下者哉!”

  [注]①昴,m3o,“昴”是星宿名。《天文大象赋》有‘自胃仓而昴毕,实赵之交衢’,昴即指赵国。②白圭,战国时期中山国的将军。③堀,同“窟”。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卫先生为秦长平之事  画,划分。

B.

义不苟取比周于朝    比周,结党营私。

C.

然则荆轲七族     湛,通“沉”,灭。

D.

今欲使天下寥廓之士   寥廓,气度宽宏。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

从狱中上书/问今是何世,不知不汉

B.

少加怜/积土成山,风雨兴

C.

燕尾生/天行有常,不尧存,不为桀亡

D.

桀之犬可使吠尧/夫然,天下莫能争是溪,予得专而名焉

(3)

以下是对本文的评论,指出有失偏颇的一项

[  ]

A.

邹阳狱中上书自明,然其所语,多亟力称忠喊冤,吁天而自白心迹,而不能辩其所以忠耳。纵使奸邪之人,临危之际,亦能作斯语。

B.

本文辞藻丰赡,文采熠熠,使人读之目眩,却不免失于做作,由于其辞婉而善辨,终使“孝王立出之,卒为上客。”

C.

文章历举史实,借古喻今,雄辩地揭示了人主沉谗谀则危,任忠信则兴的道理,充分显示了邹阳的“抗直”“不苟合”的性格。

D.

邹阳被系狱中,身罹杀身之祸,因而一再迎合媚上,哀求乞怜;同时,上书中继续谏诤,字里行间,虽有些“不逊”(司马迁语),但这是他“有智略”的表现。

(4)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闻‘忠无不报,信不见疑’,臣常以为然,徒虚语耳。

(2)两主二臣剖心析肝相信,岂移于浮辞哉!

(3)则士有伏死堀穴岩薮之中耳,安有尽忠信而趋阙下者哉!”

(5)

梁王想当皇帝,邹阳因上书劝谏而蒙冤下狱,于是邹阳上书自白心迹,但文中不直接反对梁王继承皇位,而是大谈自己如何受到委屈。请结合全文,写出作者在文中陈述的委屈内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湖南省澧县一中、岳阳县一中2012届高三11月联考语文试题 题型:04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门山县吏隐堂记

(金)王若虚

  门山之公署,旧有三老堂。盖正寝之西,故厅之东,连甍而稍庳今以之馆宾者也。予到半年,葺而新之。意所谓三老者,必有主名。然求其图志而无得,访诸父老而不知。客或问,每患其无以对也,既乃易之为吏隐

  吏隐之说,始于谁乎?首阳为拙,柱下为工,小山林而大朝市。好奇之士,往往举为美谈,而尸位苟禄者,遂因以藉口。盖古今恬不之怪

  嗟乎!出进退,君子之大致。吏则吏,隐则隐,二者判然其不可乱。吏而曰隐,此何理也!夫任人之事,则忧人之忧。抱关击柝之职,必思自效而求其。岩穴之下,畎亩之中,医卜释道,何所不可隐?而顾隐于是乎?此奸人欺世之言,吾无取焉。

  然则名堂之意安在?曰:非是之谓也,谓其为吏而犹隐耳。孤城斗大,眇在穷山之巅,烟火萧然,强名曰县。四际荒险,惨目而伤心。过客之所顾瞻而咨嗟;仕子之所鄙薄而弃置,非迫于不得已者不至也。始予得之,亲友失色,吊而吾常日高起,申申自如,冠带鞍马,几成长物,由是处之益安,惟恐其去也。或时与客幽寻而旷望,荫长林,丰草,酒酣一笑,身世两忘,不知我之属乎官也。此其与隐者果何以异?

  吾闻江西筠州,以民无,任其刺使者,号为守道院。夫郡守之居,而得以道院称之,则吾堂榜虽曰焉,其谁曰不可哉?

  注:门山:地名。庳:低矮。首阳为拙,柱下为工:前一句指隐居在首阳山的伯夷、叔齐不食周粟而饿死,是为拙;后一句老子曾为周柱下史,隐于朝廷而终身无患,是为工。④嚚yín)讼:奸诈而好争讼。

(选自《古文鉴赏辞典》)

(1)

对下列句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访诸父老而不知    访:询问

B.

进退,君子之大致 处:退隐

C.

必思自效而求其称   称:称职

D.

荫长林,丰草    藉:凭借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

客或问         若不阙秦,将取之

B.

在穷山之巅      浩浩如冯虚御风

C.

而吾常日高起      以其求思之深无不在也

D.

则吾堂榜虽曰“隐”焉  二虫又何知

(3)

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予固戚然以忧至则事简俗淳使于疏懒颇有以自慰乎其心及四陲多警羽檄交驰

[  ]

A.

予固戚然/以忧至/则事简俗淳/使于疏懒/颇有以自慰乎/其心及四陲多警羽檄交驰

B.

予固戚然/以忧至/则事简俗淳/使于疏懒/颇有以自慰乎其心及四陲/多警羽檄交驰

C.

予固戚然以忧/至则事简俗淳/使于疏懒/颇有以自慰乎其心/及四陲多警/羽檄交驰

D.

予固戚然以忧/至则事简俗淳/使于疏懒/颇有以自慰乎/其心及四陲多警/羽檄交驰

(4)

结合文意,请你谈谈作者取名“吏隐堂”的原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以之馆宾者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盖古今恬不之怪。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然则名堂之意安在?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训练必修四语文苏教版 苏教版 题型:04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鲁定公问于颜回曰:“子亦闻东野毕之善御乎?”对曰:“善则善矣。虽然,其马将必佚。”定公色不悦,谓左右曰:“君子固有诬人也。”颜回退。

  后三日,牧来诉之曰:“东野毕之马佚,两骖曳两服入于厩。”公闻之,越席而起,促驾召颜回。回至,公曰:“前日寡人问吾子以东野毕之御,而子曰‘善则善矣,其马将佚’,不识吾子奚以知之?”颜回对曰:“以政知之。昔者帝舜巧于使民,造父巧于使马。舜不穷其民力,造父不穷其马力。是以舜无佚民,造父无佚马。今东野毕之御也,升马执辔,御体正矣;步骤驰骋,朝礼毕矣;历险致远,马力尽矣,然而犹乃求马不已。臣以此知之。”公曰:“善,诚若吾子之言也。吾子之言,其义大矣,愿少进乎?”颜回曰:“臣闻之,鸟穷则啄,兽穷则攫,人穷则诈,马穷则佚。自古及今,未有穷其下而能无危者也。”公悦,遂以告孔子。孔子对曰:“夫其所以为颜回者,此之类也。岂足多哉!”

(选自《孔子家语·颜回》)

(1)

下列对句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君子有诬人也  固:原来。

B.

昔者帝舜于使民 巧:灵巧。

C.

以舜无佚民   是:此,这。

D.

岂足哉     多:称赞。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

B.

C.

D.

(3)

下列对鲁定公由“不悦”转而为“悦”的原因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

颜回的话在政事方面给鲁定公以有益的启示。

B.

颜回能公正地评价东野毕的驭术。

C.

颜回详尽地分析了“马穷则佚”的原因。

D.

颜回准确地预测了东野毕“马将佚”。

(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

A.

鲁定公开始认为颜回对东野毕有偏见,后来,在掌管畜牧的官员的进谏下,他改变了自己的看法。

B.

颜回认为东野毕的驭马技能虽然比较高明,但他同造父一样,都远未达到尽善尽美的境地。

C.

颜回认为,不管是驭马,还是使民,都要持之有方,否则就会产生严重的后果。

D.

鲁定公心悦诚服地向孔子转述了颜回的话,孔子分析了颜回之所以成为颜回的心理原因。

(5)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公闻之,越席而起,促驾召颜回。

(2)不识吾子奚以知之?

(3)自古及今,未有穷其下而能无危者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发散思维大课堂高一语文(下) 题型:048

赏析《资治通鉴》中的一段文字“唐太宗论成功”,理解其内涵,筛选重要信息答题

唐太宗论成功

  上御翠微殿,问侍臣曰:“自古帝王虽平定中夏,不能服戎、狄。朕才不逮①古人而成功过之,自不谕其故,诸公各率意以实言之。”群臣皆称:“陛下功德如天地,万物不得而名言。”上曰:“不然。朕所以能及此者,止由五事耳。自古帝王多疾胜己者,朕见人之善,若己有之;人之行能,不能兼备,朕常弃其所短,取其所长;人主往往进贤则欲置诸怀,退不肖则欲推诸壑,朕见贤者则敬之,不肖者则怜之,贤、不肖各得其所;人主多恶正直,阴诛显戮,无代无之,朕践阼②以来,正直之士,比肩于朝,未尝黜责一人;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此五者,朕所以成今日之功也。”顾谓褚遂良曰:“公尝为史官,如朕言,得其实乎?”对曰:“陛下盛德不可胜载,独以此五者自与③,盖谦谦之志耳。”

(选自《资治通鉴》)

①逮(d4i):达到,及。

②践阼(zu^):指帝王即位,登基。

③自与:给自己作说明。

1.下列各句中加粗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

A.上曰:“不然,朕所以能及此者……”

B.人主多恶正直,阴诛显戮

C.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

D.如朕言,得其实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

3.与例句中“所以”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朕所以能及此者

[  ]

A.此五者,朕所以成今日之功也

B.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C.此其所以败也

D.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4.下列各项的表述,与文意不相吻合的一项是

[  ]

A.从提出问题入手,到对问题的分析,再到对问题的归结,都由唐太宗一人来完成,陪伴他的大臣根本插不上话。

B.这段选文是唐太宗对“贞观之治”太平盛世的总结,他用对比的方法,从五个方面分析了自己获得成功的奥秘。

C.唐太宗之所以能够创造太平盛世,应归功于两点,即正确的人才观和民族观:由于人才各得其所,又由于兼爱各民族如一家,使得中华大地人才济济;民族团结,其乐融融。

D.文中所述有不同层面的内涵。“群臣皆称”,以及褚遂良的对答,从正面看,虽是对皇上的称颂,难免有歌功颂德之嫌;但从侧面分析,其实质,则是对唐太宗人才观与民族观的热忱拥护。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