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语文 > 题目详情
选出下列句中加粗词活用不同类的一项

A.唐浮图慧褒始于其址
B.以其乃华山之阳之也
C.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
D.盖其又深,则其又加少矣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 题型:

选出下列句中加粗词活用不同类的一项

A.唐浮图慧褒始于其址     B.以其乃华山之阳之也

C.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者   D.盖其又深,则其又加少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同步题 题型:单选题

选出下列句中加粗词活用不同类的一项
[     ]
A.唐浮图慧褒始于其址
B.以其乃华山之阳之也
C.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
D.盖其又深,则其又加少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 题型:

选出下列句中加粗词活用不同类的一项

(    )

A.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B.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C.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D.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导学大课堂必修五语文粤教版 粤教版 题型:013

选出下列句中加粗词活用不同类的一项

[  ]

A.唐浮图慧褒始于其址

B.以其乃华山之阳之也

C.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

D.盖其又深,则其又加少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活题巧解巧练·高考语文 题型:048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文艺作品的鉴赏(节选)

  文艺鉴赏并不是摊开了两只手,专等文艺给我们一些什么,也不是凭一时的现象,给文艺加上一些形容词语。

  文艺中间讲到一些事物,我们就得问:作者为什么要讲到这些事物?文艺中间描写风景,表达感情,我们就得问:作者这样描写和表达是不是最为有效?我们不但说了个“好”就算,还要说得出好在哪里。不但说了个“不好”就算,还要说得出不好在哪里。这样,才够得上称为文艺鉴赏。这样,从好的文艺得到的感动更深切,文艺方面如果有什么不完美的地方,也会察觉出来,不至于一味照单全收。

  鲁迅的《孔乙己》,现在小学高年级和初级中学都选作国语教材,读过的人很多了。读过的人说:“这样一个偷东西被打折了腿的瘪三,写他有什么意思呢?”但是,有耐心去鉴赏的人不这么看,有的说:“孔乙己说回字有四种写法,如果说作者让孔乙己把四种写法都写出来,那就索然无味了。”有的说:“这一篇写的孔乙己虽然颓唐一流,却处处要面子,处处显出他所受的教育给与他的影响,绝不同于一般的瘪三,这是这一篇的出色处。”有一个深深体会了世味的人说:“这篇中,我以为最妙的文字是‘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这个句子传达出无可奈何的寂寞之感。这种寂寞之感不只属于这一篇中的小酒店小伙计,也普遍属于一般人,‘也便这么过’,谁能跳出这寂寞的网罗呢?”

  可见文艺鉴赏犹如采矿,你不动手,自然一无所得,只要你动手去采,随时会发现一些晶莹的宝石。

  这些晶莹的宝石岂但给你一点赏美的兴趣,并将扩大你的眼光,充实你的经验,使你的思想、情感、意志往更高的方面发展。

  好的文艺值得一回又一回地阅读,其原因在此,否则明明已经知道那文艺中间讲的是什么事物了,为什么还要反复阅读?

  另外有一类也称为文艺的东西,粗略地阅读似乎也颇有趣味。但只要细细地一想,就不再认为这一类东西有什么趣味了。

  可见阅读任何东西不可马虎,必须认真。认真阅读的结果,不但随时会发现晶莹的宝石,也随时会发现粗劣的瓦砾。于是吸取那些值得取的,排除那些无足取的,自己才会慢慢地成长起来。

  采取走马看花态度的,谈不到文艺鉴赏;纯处于被动地位的,也谈不到文艺鉴赏。要认真阅读,在阅读中要研究、考察,这样才可以走上文艺鉴赏途径。

(1)第三段中列举了“有耐心去鉴赏的人”的三种看法,请分别归纳各自的鉴赏角度。(每种看法均不超过10个字)

(2)“好的文艺值得一回又一回地阅读”的原因是什么?请根据文意,用自己的话概括出四点原因。

(3)本文谈了文艺鉴赏两个方面的任务。一个方面的任务是________,另一个方面的任务是________。

(4)下列说法中,没有涉及文艺鉴赏的两项是

[  ]

A.不但说了个“好”就算,还要说得出好在哪里。

B.文艺鉴赏犹如采矿,只要你动手去采,随时会发现一些晶莹的宝石。

C.文艺鉴赏并不是摊开了两只手,专等文艺给我们一些什么。

D.认真阅读,吸取那些值得取的,排除那些无足取的。

E.采取走马看花态度的,谈不到文艺鉴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练考新教堂·高三语文 题型:04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文艺作品的鉴赏(节选)

叶圣陶

  文艺鉴赏并不是摊开了两只手,专等文艺给我们一些什么。也不是凭一时的现象,给文艺加上一些形容词语。

  文艺中间讲到一些事物,我们就得问:作者为什么要讲到这些事物?文艺中间描写风景,表达感情,我们就得问:作者这样描写和表达是不是最为有效。我们不但说了个“好”就算,还要说得出好在哪里。不但说了个“不好”就算,还要说得出不好在哪里。这样,才够得上称为文艺鉴赏。这样,从好的文艺得到的感动更深切。文艺方面如果有什么不完美的地方,也会察觉出来,不至于一味照单全收。

  鲁迅的《孔乙己》,现在小学高年级的初级中学都选作国语教材,读过的人很多了。读过的人说:“这样一个偷东西被打折腿的瘪三,写他有什么意思呢?”但是,有耐心去鉴赏的人不这么看,有的说:“孔乙己说回字有四种写法,如果说作者让孔乙己把四种写法都写出来,那不索然无味了。”有的说:“这一篇写的孔乙己虽然颓唐下流,却处处要面子,处处显出他所受的教育给与他的影响,绝不同于一般的瘪三,这是这一篇的出色处。”有一个深深体会了世味的人说:“这篇中,我以为最妙的文字是‘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这个句子传达出无可奈何的寂寞之感。这种寂寞之感不只属于这一篇中的小酒店小伙计,也普遍属于一般人,‘也便这么过’,谁能跳出这寂寞的网罗呢?”

可见文艺鉴赏犹如采矿,你不动手,自然一无所得,只要你动手去采,随时会发现一些晶莹的宝石。

  这些晶莹的宝石岂但给你一点赏美的兴趣,并将扩大你的眼光,充实你的经验。使你的思想、情感、意志往更深更高的方面发展。

  好的文艺值得一回又一回地阅读,其原因在此,否则明明已经知道那文艺中间讲的什么事物了,为什么还要反复阅读?

  另外有一类也称为文艺的东西,粗略地阅读似乎也颇有趣味。但只要细细地一想,就不再认为这一类东西有什么趣味了。

  可见阅读任何东西不可马虎,必须认真。认真阅读的结果,不但随时会发现晶莹的宝石,也随时会发现粗劣的瓦砾。于是吸取那值得取的,排除那些无足取的,自己才会慢慢地成长起来。

  采取走马看花态度的,谈不到文艺鉴赏,纯处于被动的地位的,也谈不到文艺鉴赏。要认真阅读,在阅读中要研究、考察。这样才可以走上文艺鉴赏途径。

1.第三段中列举了“有耐心去鉴赏的人”的三种看法,请分别归纳各自的鉴赏角度。

第一种看法的鉴赏角度是(不超过10个字):______________。

第二种看法的鉴赏角度是(不超过10个字):______________。

第三种看法的鉴赏角度是(不超过10个字):______________。

2.“好的文艺值得一回又一回地阅读”的原因是什么?请根据文意,用自己的话概括出四点原因。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谈了文艺鉴赏两个方面的任务。一个方面的任务是________,另一个方面的任务是________。

4.下列说法中,没有涉及文艺鉴赏方法的两项是

[  ]

A.不但说了个“好”就算,还要说得出好在哪里。

B.文艺鉴赏犹如采矿,只要你动手去采,随时会发现一些晶莹的宝石。

C.文艺鉴赏并不是摊开了两只手,专等文艺给我们一些什么。

D.认真阅读,吸取那值得取的,排除那些无足取的。

E.采取走马看花态度的,谈不到文艺鉴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2012-2013学年四川省南充市毕业生第二次高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问题。(共23分)

重峦叠嶂间的田园

余秋雨

对于以陶渊明为代表的安然自立型的文化人格,中国民众不像对魏晋名士那样陌生,也不像对三国群雄那样热络,处在一种似远似近、若即若离的状态之中。

如果把陶渊明归入魏晋名士一类,可能有点粗糙。陶渊明比曹操晚了二百多年。他出生的时候,阮籍、嵇康也已经去世一百多年。他与这两代人,都有明显区别。他对三国群雄为权谋的争斗看得很透,这与魏晋名士基本一致。但如果把他与魏晋名士细加对比,就会发现魏晋名士虽然喜欢老庄却还不够自然,在行为上有点故意,有点表演,有点“我偏要这样”的做作,这就与道家的自然观念有距离了;而且,魏晋名士身上残留着太多贵族子弟的气息,清谈中过于互相依赖,过于在乎他人的视线,而真正彻底的放达应该进一步回归自然个体,回归僻静的田园。

于是,我们眼前出现了非常重要的三段跳跃:从漫长的古代史到三国群雄,中国的文化人格基本上是与军事人格和政治人格密不可分的;魏晋名士用极端的方式把它解救出来,让它回归个体,悲壮而奇丽地当众燃烧;陶渊明则更进一步,不要悲壮,不要奇丽,更不要当众,也未必燃烧,只在都邑的视线之外过自己的生活。

安静,是一种哲学。在陶渊明看来,魏晋名士的独立如果达不到安静,也就无法长时间保持,要么凄凄然当众而死,要么惶惶然重返仕途。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大量立誓找回自我,并确实作出了奋斗的人物,但他们没有为找回来的自我安排合适的去处,因此,找回不久又走失了,或者被绑架了。陶渊明说了,这个合适的去处只有一个,那就是安静。

在陶渊明之前,屈原和司马迁也得到过被迫的安静,但他们的全部心态已与朝廷兴衰割舍不开,因此即使身在安静处也无时无刻不惦念着那些不安静的所在。陶渊明正好相反,虽然在三四十岁之间也外出断断续续做点小官,但所见所闻使他越来越殷切地惦念着田园。回去吧,再不回去,田园荒芜了。他天天自催。

这样一个陶渊明,应该更使民众感到陌生。尽管他的言词非常通俗,绝无魏晋名士的艰涩,但民众的接受从来不在乎通俗,而在乎轰动,而陶渊明恰恰拒绝轰动。民众还在乎故事,而陶渊明又恰恰没有故事。因此,陶渊明理所当然地处于民众的关注之外。同时,也处于文坛的关注之外,因为几乎所有的文人都学不了他的安静,他们不敢正眼看他。他们的很多诗文其实已经受了他的影响,却还是很少提他。

到了唐代,陶渊明还是没有产生应有的反响。好评有一些,比较零碎。直到宋代。

尤其是苏东坡,才真正发现陶渊明的光彩。苏东坡是热闹中人,由他来激赞一种几百年前的安静,容易让人信任。细细一读,果然是好。于是,陶渊明成了热门。

由此可见,文化上真正的高峰是可能被云雾遮盖数百年之久的,这种云雾主要是朦胧在民众心间。大家只喜欢在一座座土坡前爬上爬下,狂呼乱喊,却完全没有注意那一脉与天相连的隐隐青褐色,很可能是一座惊世高峰。

直到宋代,尤其是苏东坡,才真正发现陶渊明的光彩。由此可见,文化上真正的高峰是可能被云雾遮盖数百年之久的,这种云雾主要是朦胧在民众心间。大家只喜欢在一座座土坡前爬上爬下,狂呼乱喊,却完全没有注意那一脉与天相连的隐隐青褐色,很可能是一座惊世高峰。陶渊明这座高峰,以自然为魂魄。他信仰自然,追慕自然,投身自然,耕作自然,再以最自然的文笔描写自然。

请看: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饮酒》

有了高远的心怀,有可能主动地对自己作边缘化处理。而且,即便处在边缘,也还是充满意味。魏晋名士对人生的高层次思考方位却被他保持住了,而且保持得那么平静、优雅。

他终于写出了自己的归结性思考:

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

《形影神赠答诗》

“大化”——一种无从阻遏、也无从更改的自然巨变,一种既造就了人类,又不理会人类的生灭过程,一种丝毫未曾留意任何辉煌、低劣、咆哮、哀叹的无情天规,一种足以裹卷一切、收罗一切的飓风和烈焰,一种抚摩一切、又放弃一切的从容和冷漠——成了陶渊明的思维起点。陶渊明认为我们既然已经跳入其间,那么,就要确认自己的渺小和无奈。而且,一旦确认,我们也就彻底自如了。彻底自如的物态象征,就是田园。

(节选自余秋雨《重峦叠嶂间的田园》,略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    

A.陶渊明拒绝轰动,又没有故事,所以宋代以前一直不为民众和文坛接受。

B.第一段中划线处“他可能还会觉得”的内容,从字面上看是陶渊明觉得,实质上是作者觉得。

c.陶渊明虽然也断断续续地做过一些小官,但他对田间劳动更感兴趣,他惦念着自己的田园,担心自己的田园荒芜了,因此辞官回到了田园。

D.中国的文化人格从漫长的古代到东晋末期出现了三次非常重要的发展变化。

E.本文采用了比较、比喻、欲扬先抑等手法,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取得了很好的艺术表达效果。

2.文章开头说:“如果把陶渊明归入魏晋名士一类,可能有点粗糙”,“可能有点粗糙”在文中的含意是什么?作者这样说的理由是什么?该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6分)

3.根据文章内容,概括说明“安静”对中国文化人的影响。(5分)

4.作者在文末说,大家只喜欢在一座座土坡前爬上爬下,狂呼乱喊,却完全没有注意那一脉与天相连的“隐隐青褐色的高峰”。从古到今很多文人都喜欢成为“土坡”,不愿成为“被遮盖数百年之久的高峰”。针对这一文化现象,谈谈你的看法。(8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问题。(共23分)
重峦叠嶂间的田园
余秋雨
对于以陶渊明为代表的安然自立型的文化人格,中国民众不像对魏晋名士那样陌生,也不像对三国群雄那样热络,处在一种似远似近、若即若离的状态之中。
如果把陶渊明归入魏晋名士一类,可能有点粗糙。陶渊明比曹操晚了二百多年。他出生的时候,阮籍、嵇康也已经去世一百多年。他与这两代人,都有明显区别。他对三国群雄为权谋的争斗看得很透,这与魏晋名士基本一致。但如果把他与魏晋名士细加对比,就会发现魏晋名士虽然喜欢老庄却还不够自然,在行为上有点故意,有点表演,有点“我偏要这样”的做作,这就与道家的自然观念有距离了;而且,魏晋名士身上残留着太多贵族子弟的气息,清谈中过于互相依赖,过于在乎他人的视线,而真正彻底的放达应该进一步回归自然个体,回归僻静的田园。
于是,我们眼前出现了非常重要的三段跳跃:从漫长的古代史到三国群雄,中国的文化人格基本上是与军事人格和政治人格密不可分的;魏晋名士用极端的方式把它解救出来,让它回归个体,悲壮而奇丽地当众燃烧;陶渊明则更进一步,不要悲壮,不要奇丽,更不要当众,也未必燃烧,只在都邑的视线之外过自己的生活。
安静,是一种哲学。在陶渊明看来,魏晋名士的独立如果达不到安静,也就无法长时间保持,要么凄凄然当众而死,要么惶惶然重返仕途。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大量立誓找回自我,并确实作出了奋斗的人物,但他们没有为找回来的自我安排合适的去处,因此,找回不久又走失了,或者被绑架了。陶渊明说了,这个合适的去处只有一个,那就是安静。
在陶渊明之前,屈原和司马迁也得到过被迫的安静,但他们的全部心态已与朝廷兴衰割舍不开,因此即使身在安静处也无时无刻不惦念着那些不安静的所在。陶渊明正好相反,虽然在三四十岁之间也外出断断续续做点小官,但所见所闻使他越来越殷切地惦念着田园。回去吧,再不回去,田园荒芜了。他天天自催。
这样一个陶渊明,应该更使民众感到陌生。尽管他的言词非常通俗,绝无魏晋名士的艰涩,但民众的接受从来不在乎通俗,而在乎轰动,而陶渊明恰恰拒绝轰动。民众还在乎故事,而陶渊明又恰恰没有故事。因此,陶渊明理所当然地处于民众的关注之外。同时,也处于文坛的关注之外,因为几乎所有的文人都学不了他的安静,他们不敢正眼看他。他们的很多诗文其实已经受了他的影响,却还是很少提他。
到了唐代,陶渊明还是没有产生应有的反响。好评有一些,比较零碎。直到宋代。
尤其是苏东坡,才真正发现陶渊明的光彩。苏东坡是热闹中人,由他来激赞一种几百年前的安静,容易让人信任。细细一读,果然是好。于是,陶渊明成了热门。
由此可见,文化上真正的高峰是可能被云雾遮盖数百年之久的,这种云雾主要是朦胧在民众心间。大家只喜欢在一座座土坡前爬上爬下,狂呼乱喊,却完全没有注意那一脉与天相连的隐隐青褐色,很可能是一座惊世高峰。
直到宋代,尤其是苏东坡,才真正发现陶渊明的光彩。由此可见,文化上真正的高峰是可能被云雾遮盖数百年之久的,这种云雾主要是朦胧在民众心间。大家只喜欢在一座座土坡前爬上爬下,狂呼乱喊,却完全没有注意那一脉与天相连的隐隐青褐色,很可能是一座惊世高峰。陶渊明这座高峰,以自然为魂魄。他信仰自然,追慕自然,投身自然,耕作自然,再以最自然的文笔描写自然。
请看: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饮酒》
有了高远的心怀,有可能主动地对自己作边缘化处理。而且,即便处在边缘,也还是充满意味。魏晋名士对人生的高层次思考方位却被他保持住了,而且保持得那么平静、优雅。
他终于写出了自己的归结性思考:
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
《形影神赠答诗》
“大化”——一种无从阻遏、也无从更改的自然巨变,一种既造就了人类,又不理会人类的生灭过程,一种丝毫未曾留意任何辉煌、低劣、咆哮、哀叹的无情天规,一种足以裹卷一切、收罗一切的飓风和烈焰,一种抚摩一切、又放弃一切的从容和冷漠——成了陶渊明的思维起点。陶渊明认为我们既然已经跳入其间,那么,就要确认自己的渺小和无奈。而且,一旦确认,我们也就彻底自如了。彻底自如的物态象征,就是田园。
(节选自余秋雨《重峦叠嶂间的田园》,略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    
A.陶渊明拒绝轰动,又没有故事,所以宋代以前一直不为民众和文坛接受。
B.第一段中划线处“他可能还会觉得”的内容,从字面上看是陶渊明觉得,实质上是作者觉得。
c.陶渊明虽然也断断续续地做过一些小官,但他对田间劳动更感兴趣,他惦念着自己的田园,担心自己的田园荒芜了,因此辞官回到了田园。
D.中国的文化人格从漫长的古代到东晋末期出现了三次非常重要的发展变化。
E.本文采用了比较、比喻、欲扬先抑等手法,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取得了很好的艺术表达效果。
【小题2】文章开头说:“如果把陶渊明归入魏晋名士一类,可能有点粗糙”,“可能有点粗糙”在文中的含意是什么?作者这样说的理由是什么?该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6分)
【小题3】根据文章内容,概括说明“安静”对中国文化人的影响。(5分)
【小题4】作者在文末说,大家只喜欢在一座座土坡前爬上爬下,狂呼乱喊,却完全没有注意那一脉与天相连的“隐隐青褐色的高峰”。从古到今很多文人都喜欢成为“土坡”,不愿成为“被遮盖数百年之久的高峰”。针对这一文化现象,谈谈你的看法。(8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不详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问题。(共23分)
重峦叠嶂间的田园
余秋雨
对于以陶渊明为代表的安然自立型的文化人格,中国民众不像对魏晋名士那样陌生,也不像对三国群雄那样热络,处在一种似远似近、若即若离的状态之中。
如果把陶渊明归入魏晋名士一类,可能有点粗糙。陶渊明比曹操晚了二百多年。他出生的时候,阮籍、嵇康也已经去世一百多年。他与这两代人,都有明显区别。他对三国群雄为权谋的争斗看得很透,这与魏晋名士基本一致。但如果把他与魏晋名士细加对比,就会发现魏晋名士虽然喜欢老庄却还不够自然,在行为上有点故意,有点表演,有点“我偏要这样”的做作,这就与道家的自然观念有距离了;而且,魏晋名士身上残留着太多贵族子弟的气息,清谈中过于互相依赖,过于在乎他人的视线,而真正彻底的放达应该进一步回归自然个体,回归僻静的田园。
于是,我们眼前出现了非常重要的三段跳跃:从漫长的古代史到三国群雄,中国的文化人格基本上是与军事人格和政治人格密不可分的;魏晋名士用极端的方式把它解救出来,让它回归个体,悲壮而奇丽地当众燃烧;陶渊明则更进一步,不要悲壮,不要奇丽,更不要当众,也未必燃烧,只在都邑的视线之外过自己的生活。
安静,是一种哲学。在陶渊明看来,魏晋名士的独立如果达不到安静,也就无法长时间保持,要么凄凄然当众而死,要么惶惶然重返仕途。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大量立誓找回自我,并确实作出了奋斗的人物,但他们没有为找回来的自我安排合适的去处,因此,找回不久又走失了,或者被绑架了。陶渊明说了,这个合适的去处只有一个,那就是安静。
在陶渊明之前,屈原和司马迁也得到过被迫的安静,但他们的全部心态已与朝廷兴衰割舍不开,因此即使身在安静处也无时无刻不惦念着那些不安静的所在。陶渊明正好相反,虽然在三四十岁之间也外出断断续续做点小官,但所见所闻使他越来越殷切地惦念着田园。回去吧,再不回去,田园荒芜了。他天天自催。
这样一个陶渊明,应该更使民众感到陌生。尽管他的言词非常通俗,绝无魏晋名士的艰涩,但民众的接受从来不在乎通俗,而在乎轰动,而陶渊明恰恰拒绝轰动。民众还在乎故事,而陶渊明又恰恰没有故事。因此,陶渊明理所当然地处于民众的关注之外。同时,也处于文坛的关注之外,因为几乎所有的文人都学不了他的安静,他们不敢正眼看他。他们的很多诗文其实已经受了他的影响,却还是很少提他。
到了唐代,陶渊明还是没有产生应有的反响。好评有一些,比较零碎。直到宋代。
尤其是苏东坡,才真正发现陶渊明的光彩。苏东坡是热闹中人,由他来激赞一种几百年前的安静,容易让人信任。细细一读,果然是好。于是,陶渊明成了热门。
由此可见,文化上真正的高峰是可能被云雾遮盖数百年之久的,这种云雾主要是朦胧在民众心间。大家只喜欢在一座座土坡前爬上爬下,狂呼乱喊,却完全没有注意那一脉与天相连的隐隐青褐色,很可能是一座惊世高峰。
直到宋代,尤其是苏东坡,才真正发现陶渊明的光彩。由此可见,文化上真正的高峰是可能被云雾遮盖数百年之久的,这种云雾主要是朦胧在民众心间。大家只喜欢在一座座土坡前爬上爬下,狂呼乱喊,却完全没有注意那一脉与天相连的隐隐青褐色,很可能是一座惊世高峰。陶渊明这座高峰,以自然为魂魄。他信仰自然,追慕自然,投身自然,耕作自然,再以最自然的文笔描写自然。
请看: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饮酒》
有了高远的心怀,有可能主动地对自己作边缘化处理。而且,即便处在边缘,也还是充满意味。魏晋名士对人生的高层次思考方位却被他保持住了,而且保持得那么平静、优雅。
他终于写出了自己的归结性思考:
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
《形影神赠答诗》
“大化”——一种无从阻遏、也无从更改的自然巨变,一种既造就了人类,又不理会人类的生灭过程,一种丝毫未曾留意任何辉煌、低劣、咆哮、哀叹的无情天规,一种足以裹卷一切、收罗一切的飓风和烈焰,一种抚摩一切、又放弃一切的从容和冷漠——成了陶渊明的思维起点。陶渊明认为我们既然已经跳入其间,那么,就要确认自己的渺小和无奈。而且,一旦确认,我们也就彻底自如了。彻底自如的物态象征,就是田园。
(节选自余秋雨《重峦叠嶂间的田园》,略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    
A.陶渊明拒绝轰动,又没有故事,所以宋代以前一直不为民众和文坛接受。
B.第一段中划线处“他可能还会觉得”的内容,从字面上看是陶渊明觉得,实质上是作者觉得。
c.陶渊明虽然也断断续续地做过一些小官,但他对田间劳动更感兴趣,他惦念着自己的田园,担心自己的田园荒芜了,因此辞官回到了田园。
D.中国的文化人格从漫长的古代到东晋末期出现了三次非常重要的发展变化。
E.本文采用了比较、比喻、欲扬先抑等手法,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取得了很好的艺术表达效果。
小题2:文章开头说:“如果把陶渊明归入魏晋名士一类,可能有点粗糙”,“可能有点粗糙”在文中的含意是什么?作者这样说的理由是什么?该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6分)
小题3:根据文章内容,概括说明“安静”对中国文化人的影响。(5分)
小题4:作者在文末说,大家只喜欢在一座座土坡前爬上爬下,狂呼乱喊,却完全没有注意那一脉与天相连的“隐隐青褐色的高峰”。从古到今很多文人都喜欢成为“土坡”,不愿成为“被遮盖数百年之久的高峰”。针对这一文化现象,谈谈你的看法。(8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