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语文 > 题目详情
下列各句中,加线的词必须保留的一句是

A.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进行教学改革和研究的专家需要有世界的眼光,更需要加强国际的交流与合
      作。
B.整个科技园区投入了约200亿元建设资金,其中大部分资金来自银行贷款,少部分资金来自于财政
      收入。
C.所谓经济增加值是指扣除全部资本成本的经营回报,是企业税后净营业利润,是为出资人创造“真
      正的利润”。
D.随着汽车销量的“爆棚”,汽车金融业务也随之水涨船高,都超额完成年初的目标。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同步题 题型: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线的词必须保留的一句是

[     ]

A.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进行教学改革和研究的专家需要有世界的眼光,更需要加强国际的交流与合作。
B.整个科技园区投入了约200亿元建设资金,其中大部分资金来自银行贷款,少部分资金来自于财政收入。
C.所谓经济增加值是指扣除全部资本成本的经营回报,是企业税后净营业利润,是为出资人创造“真正的利润”。
D.随着汽车销量的“爆棚”,汽车金融业务也随之水涨船高,都超额完成年初的目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2013届浙江省嘉兴八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卷(解析版) 题型: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11分,选择题每小题2分)

蒋琬字公琰,零陵湘乡人也。弱冠与外弟泉陵刘敏俱知名。琬以州书佐随先主入蜀,除广都长。先主尝因游观奄至广都,见琬众事不理,时又沈醉,先主大怒,将加罪戮。军师将军诸葛亮请曰:“蒋琬,社稷之器,非百里之才也。其为政以安民为本,不以修饰为先,愿主公重加察之。”先主雅敬亮,乃不加罪,仓卒但免官而已。……顷之,为什邡令。先主为汉中王,琬入为尚书郎。

建兴元年,丞相亮开府,辟琬为东曹掾。后迁为参军。五年,亮住汉中,琬与长史张裔统留府事。八年,代裔为长史,加抚军将军。亮数外出,琬常足食足兵以相供给。亮每言:“公琰托志忠雅,当与吾共赞王业者也。”密表后主曰:“臣若不幸,后事宜以付琬。”   尚书亮卒,以琬为尚书令,迁大将军,录尚书事。时新丧元帅,远近危悚。琬出类拔萃,处群僚之右,既无戚容,又无喜色,神守举止,有如平日,由是众望渐服。延熙元年,诏琬曰:“寇难未弭,曹睿骄凶,辽东三郡苦其暴虐,遂相纠结,与之离隔。睿大兴众役,还相攻伐。曩秦之亡,胜、广首难,今有此变,斯乃天时。君其治严,总帅诸军屯住汉中,须吴举动,东西掎角,以乘其衅。”

东曹掾杨戏素性简略,琬与言论,时不应答。或欲构戏于琬曰:“公与戏语而不见应,戏之慢上,不亦甚乎!”琬曰:“人心不同,各如其面;面从后言,古人之所诫也。戏欲赞吾是耶,则非其本心,欲反吾言,则显吾之非,是以默然,是戏之快也。又督农杨敏曾毁琬曰:“作事愤愤,诚非及前人。”或以白琬,主者请推治敏,琬曰:“吾实不如前人,无可推也。”主者重据听不推,则乞问其愤愤之状。琬曰:“苟其不如,则事不当理,事不当理,则愤愤矣。复何问邪?”后敏坐事系狱,众人犹惧其必死,琬心无适莫,得免重罪。其好恶存道,皆此类也。

(节选自陈寿《三国志·蜀书·蒋琬传》)

1.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见琬众事不理,时又醉沈:同“沉”,沉溺、沉迷

B.琬为东曹掾辟:征召

C.当与吾共王业者也赞:辅助,辅佐

D.主者请治敏推:推出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为政以安民为本/天之苍苍,正色邪

B.先主雅敬亮,不加罪/而后今将图南

C.琬常足食足兵以供给/当与秦

D.或欲构戏琬曰/州司临门,急星火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蒋琬为广都县令时因不理事务而让先主大怒,未被降罪也未被免职,是因为诸葛亮为他求情,说他是国家的人才,不是治理一县的小才。

B.蒋琬深得诸葛亮的赏识和器重,选为僚属,委以重任;诸葛亮几次外出征战,蒋琬总是保障供给,所以诸葛亮称他是共同辅佐王业的人。

C.蒋琬与同僚相比,才能出众,诸葛亮逝世以后,大小官员忧心忡忡,而蒋琬处世不惊,镇定如常,所以,渐渐地在大家的心目中树立起了威信。

D.从蒋琬对待杨戏一事,可见蒋琬具有宽厚待人的气度,他不听谗言,明辨事理,有政治智慧以及正直无私的品质。

4.把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曩秦之亡,胜、广首难,今有此变,斯乃天时。(2分)

(2)戏欲赞吾是耶,则非其本心,欲反吾言,则显吾之非,是以默然,是戏之快也。(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2011年广东省广州六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卷 题型: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选择题每题3分,断句翻译10分,共22分。)
阅江楼记
明 宋濂
金陵为帝王之州。自六朝迄于南唐,类皆偏据一方,无以应山川之王气。逮我皇帝定鼎于兹,始足以当之。由是声教所暨,罔间朔南;存神穆清,与道同体[注1]。虽一娱一游,亦思为天下后世法。 
京城之西北有狮子山,自卢龙蜿蜒而来。长江如虹贯,蟠绕其下。上以其地雄胜,诏建楼于巅,与民同游观之乐,遂锡嘉名为“阅江”云。
登览之顷,万象森列,千载之秘,一旦轩露。岂非天造地设,以俟大一统之君,而开千万世之伟观者欤?当风日清美,法驾幸临,升其崇椒,凭阑遥瞩,必悠然而动遐想。见江汉之朝宗,诸侯之述职,城池之高深,关阨之严固,必曰:“此朕沐风栉雨、战胜攻取之所致也。”中夏之广,益思有以保之。见波涛之浩荡,风帆之下上,番舶接迹而来庭,蛮琛联肩而入贡,必曰:“此朕德绥威服,覃及外内之所及也。”四陲之远,益思所以柔之。见两岸之间四郊之上耕人有炙肤皲足之烦农女有捋桑行馌之勤必曰此朕拔诸水火而登于衽席者也万方之民益思有以安之。触类而推不一而足。臣知斯楼之建,皇上所以发舒精神。因物兴感,无不寓其致治之思,奚此阅夫长江而已哉!
彼临春、结绮,非弗华矣;齐云、落星,非不高矣[注2]。不过乐管弦之淫响、藏燕赵之艳姬。一旋踵间而感慨系之,臣不知其为何说也。虽然,长江发源岷山,委蛇七千余里而始入海,白涌碧翻,六朝之时,往往倚之为天堑。今则南北一家,视为安流,无所事乎战争矣。然则,果谁之力欤?逢掖之士,有登斯楼而阅斯江者,当思帝德如天,荡荡难名,与神禹疏凿之功同一罔极。忠君报上之心,其有不油然而兴者耶?
臣不敏,奉旨撰记。欲上推宵旰图治之切者,勒诸贞珉[注3]。他若留连光景之辞,皆略而不陈,惧亵也。 
注:(1)此句意思是:从此声威教化所及,不因地分南北而有所阻隔;涵养精神和穆而清明,几乎与天道融为一体(2)临春、结绮皆为陈后主所建的楼阁,隋兵攻入金陵,焚于火;齐云楼为唐代曹恭王所建,落星楼于吴嘉禾元年建造,在南京落星山。(3)贞珉:精美的石碑。
【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类皆偏据一方类:大抵
B.逮我皇帝定鼎于兹逮: 等到
C.此朕德绥威服绥:安抚
D.臣不敏敏:敏感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上以其地雄胜乃以难强之筋骸贪过分之荣禄
B.与民同游观之乐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
C.蛮琛联肩而入贡起,立而饮之
D.其有不油然而兴者耶又怪其不为之中州,而列是夷狄
【小题3】下列句子中,与其他三句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A.金陵为帝王之州B.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C.今则南北一家  D.非我也,兵也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登上阅江楼,看到长江、汉水滔滔东去,各地的官员纷纷前来述职,城高池深,关隘险固,于是感慨地说:“这是士兵们栉风沐雨,征战攻取才得到的啊!中华土地这样广阔,更感到要想办法来保住它。”
B.作者认为,那临春楼、结绮楼,不是不华美;齐云楼、落星楼不是不高大。但它们只不过是用来演奏放荡的乐曲,收藏燕赵的美女。都是是腐化的象征,当今帝王也不例外。
C.六朝的时候,常常凭借阅江楼作为防御敌人的天然屏障。现在则已南北一家,把长江看作一条和平的江水,无须用来进行战争了。
D.读书人有登上这座楼而观赏这长江风景的,应当想到皇上的圣德如青天一样,浩荡宏伟,难以称说,与神禹开山引水的功业同样是无边无际的。忠于君王、报答皇上的心情就会油然而生。
【小题5】断句和翻译。(10分)
(1)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处断句。(4分)
见两岸之间四郊之上耕人有炙肤皲足之烦农女有捋桑行馌之勤必曰此朕拔诸水火而登于衽席者也万方之民益思有以安之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虽一娱一游,亦思为天下后世法。(3分)
译文:                                                                 
②因物兴感,无不寓其致治之思。(3分)
译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不详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选择题每题3分,断句翻译10分,共22分。)
阅江楼记
明 宋濂
金陵为帝王之州。自六朝迄于南唐,类皆偏据一方,无以应山川之王气。逮我皇帝定鼎于兹,始足以当之。由是声教所暨,罔间朔南;存神穆清,与道同体[注1]。虽一娱一游,亦思为天下后世法。 
京城之西北有狮子山,自卢龙蜿蜒而来。长江如虹贯,蟠绕其下。上以其地雄胜,诏建楼于巅,与民同游观之乐,遂锡嘉名为“阅江”云。
登览之顷,万象森列,千载之秘,一旦轩露。岂非天造地设,以俟大一统之君,而开千万世之伟观者欤?当风日清美,法驾幸临,升其崇椒,凭阑遥瞩,必悠然而动遐想。见江汉之朝宗,诸侯之述职,城池之高深,关阨之严固,必曰:“此朕沐风栉雨、战胜攻取之所致也。”中夏之广,益思有以保之。见波涛之浩荡,风帆之下上,番舶接迹而来庭,蛮琛联肩而入贡,必曰:“此朕德绥威服,覃及外内之所及也。”四陲之远,益思所以柔之。见两岸之间四郊之上耕人有炙肤皲足之烦农女有捋桑行馌之勤必曰此朕拔诸水火而登于衽席者也万方之民益思有以安之。触类而推不一而足。臣知斯楼之建,皇上所以发舒精神。因物兴感,无不寓其致治之思,奚此阅夫长江而已哉!
彼临春、结绮,非弗华矣;齐云、落星,非不高矣[注2]。不过乐管弦之淫响、藏燕赵之艳姬。一旋踵间而感慨系之,臣不知其为何说也。虽然,长江发源岷山,委蛇七千余里而始入海,白涌碧翻,六朝之时,往往倚之为天堑。今则南北一家,视为安流,无所事乎战争矣。然则,果谁之力欤?逢掖之士,有登斯楼而阅斯江者,当思帝德如天,荡荡难名,与神禹疏凿之功同一罔极。忠君报上之心,其有不油然而兴者耶?
臣不敏,奉旨撰记。欲上推宵旰图治之切者,勒诸贞珉[注3]。他若留连光景之辞,皆略而不陈,惧亵也。 
注:(1)此句意思是:从此声威教化所及,不因地分南北而有所阻隔;涵养精神和穆而清明,几乎与天道融为一体(2)临春、结绮皆为陈后主所建的楼阁,隋兵攻入金陵,焚于火;齐云楼为唐代曹恭王所建,落星楼于吴嘉禾元年建造,在南京落星山。(3)贞珉:精美的石碑。
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类皆偏据一方类:大抵
B.逮我皇帝定鼎于兹逮: 等到
C.此朕德绥威服绥:安抚
D.臣不敏敏:敏感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上以其地雄胜乃以难强之筋骸贪过分之荣禄
B.与民同游观之乐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
C.蛮琛联肩而入贡起,立而饮之
D.其有不油然而兴者耶又怪其不为之中州,而列是夷狄
小题3:下列句子中,与其他三句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A.金陵为帝王之州B.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C.今则南北一家  D.非我也,兵也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登上阅江楼,看到长江、汉水滔滔东去,各地的官员纷纷前来述职,城高池深,关隘险固,于是感慨地说:“这是士兵们栉风沐雨,征战攻取才得到的啊!中华土地这样广阔,更感到要想办法来保住它。”
B.作者认为,那临春楼、结绮楼,不是不华美;齐云楼、落星楼不是不高大。但它们只不过是用来演奏放荡的乐曲,收藏燕赵的美女。都是是腐化的象征,当今帝王也不例外。
C.六朝的时候,常常凭借阅江楼作为防御敌人的天然屏障。现在则已南北一家,把长江看作一条和平的江水,无须用来进行战争了。
D.读书人有登上这座楼而观赏这长江风景的,应当想到皇上的圣德如青天一样,浩荡宏伟,难以称说,与神禹开山引水的功业同样是无边无际的。忠于君王、报答皇上的心情就会油然而生。
小题5:断句和翻译。(10分)
(1)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处断句。(4分)
见两岸之间四郊之上耕人有炙肤皲足之烦农女有捋桑行馌之勤必曰此朕拔诸水火而登于衽席者也万方之民益思有以安之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虽一娱一游,亦思为天下后世法。(3分)
译文:                                                                 
②因物兴感,无不寓其致治之思。(3分)
译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2011届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高三春季招生考试语文试题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第下列各题。(16分)
①“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在人类产生之前,地球上的陆地都是莽莽荒原。但人类一出现,即使是在最原始的时代,为了自身的生存和繁衍,总是在不断地消灭荒原。因为只有这样,人类才能获得维持生命所必需的食物、燃料和栖身的场所。多数人类学家认为,最早的人类产生在东非大裂谷,后来才迁移到世界各地。促使早期人类迁移的因素不少,但最主要的还是生存的需要——随着人口的增长,总要有更大的生存空间。
②农业和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两大进步,但随着大片农田和一座座城市的出现,荒原的面积不可避免地相应缩小。无论是中国的先民“筚路蓝缕,以启山林”,还是欧洲的清教徒远航新大陆,他们的目的都是将荒原变成家园。随着人口的增加,人类开发荒原的速度在不断加快。特别是在工业化以后,在农田、牧地、居住区以外,工厂、矿山、油田、铁路、公路、港口等设施的规模也日益扩大,城市占据的面积也越来越大。一般认为,到来了21世纪,地球上能够利用的土地已开发殆尽,口口地球上的陆地还有不少无人区,口口大片的原始荒原、特别是人类尚未进入的荒原已经屈指可数。
③在人类进入荒原的过程中,总是先选择自然条件相对适宜的地方,例如,已经发现的先民聚落遗址,一般都在生活和生产用水便利却离河流有一定距离的台地。正因为如此,平原、河谷、海拔不高的台地、土壤疏松的土地、气候温暖且水量充沛的区域往往先得到开发,并且基本不再留下荒原,然后再扩展到丘陵、较低的山地,最后留下的荒原都是人类目前还无法利用、或利用成本太高的沙漠、戈壁、干旱区、峻峭的山区、传染病流行区、地质灾害区、热带丛林、高海拔或高纬度地区,以及多种不利因素兼而有之的地区。也有些地方虽适宜开发,却因远离人类聚居区,或因交通闭塞,得以保持着原始状态。
④在人类基本定居,或有了一定的活动范同后,会尽可能避免进人荒原。但是总有少数人由于种种原因,不得不穿越或深入荒原,如出使异域的外交官、负有军事任务的将士、长途贸易的商人、被流放或驱逐的犯人,还有人会由于偶然的原因误人荒原。不过,自古以来,都有人主动探索荒原,他们或是为了某种物质利益——寻找新的土地、资源、财富、劳动力、交通线,或是为了某种精神追求——取经,求仙,实现信仰,获得真理,净化灵魂,也可能纯粹出于人类与生俱来的好奇心。他们的经历和记录,又吸引着更多的人投入荒原之旅。
⑤当地球上多数地方人满为患时,当人类不断面临现代化、城市化的挑战时,荒原愈发展示出无可替代的魅力:有的储存着最后的天然财富,有的是珍稀生物仅有的乐土,有的是洪荒时代的再现,有的是理想的实验室,有的是自然的竞技场。人类终于认识到,为了地球,为了自己,为了今天,为了未来,荒原应该得到珍惜,受到保护。但也有人出于贪婪、无知或无奈,想在荒原消失前尽可能多地掠夺和榨取。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物质条件的改善,出现了如全球定位系统、卫星遥感遥测、卫星电话、夜视器、高速摄影摄像、高速宽带网络、直升飞机、高性能越野车等先进仪器和装备。无论出于什么目的,人类进入荒原和在荒原的生存能力已经大为加强,并且在不断提高。
⑥对荒原的破坏当然必须制止,但人类应该如何更好地保护荒原,却存在不同意见:有人认为可以有限度地利用,有人主张绝对保持原状;有人以为适度亲近有利于人类与自然的和谐,有人反对任何人进入。见仁见智,众说纷纭。
⑦争论还不会停止,但无论如何,珍惜荒原、热爱荒原的人已经有了共识:现存的荒原是不可替代的,要像爱护自己的身体那样爱护它们。当你进入时,尽可能少惊动那里的一切;当你离开时,除了你产生的垃圾废物外,请什么也别带走。
【小题1】第①段加点词“消灭”在文中的意思是          (2分)
【小题2】填入第②段空格处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   )

A.因为所以B.即使然而C.尽管但是D.既然那么
【小题3】第③段概述人类进入荒原的过程是为了说明                  (2分)
【小题4】对第④、⑤段文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在人类基本定居后,多数人不愿在荒原生活。
B.进入或穿越荒原者,有主动的,也有被动的。
C.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荒原的价值得到凸现。
D.随着人类生存能力逐步提高,荒原终将消失。
最适合作本文标题的一项是(3分)           (   )
A.走进荒原,寻找新的生存空间   B.荒原——永恒的魅力
C.荒原——科学家的乐园 D.人到哪里,哪里就没有荒原
【小题5】结合文中信息,对第⑥段画线句的两种意见,选一种加以简评。(不超过8()字)(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乌丹二中2006-2007高中三年级补班摸底试卷(2)、语文 题型:048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列题。

  荀彧字文若,颍川颍阴人也。祖父淑,朗陵令;彧父绲,济南相。彧年少时,南阳何颙异之曰:“王佐才也。”永汉元年,举孝廉,拜守宫令。董卓之乱,遂弃官归。谓父老曰:“颍川,四战之地也,宜亟去之,无久留。”乡人多怀土犹豫。会冀州牧韩馥遣骑迎之,莫有随者,彧独将宗族至冀州。而袁绍已夺馥位,待彧以上宾之礼;彧弟谌同郡辛评等,皆为绍所任。彧度绍终不能成大事。时太祖①为奋武将军,初平二年,彧去绍从太祖。太祖大悦,曰:“吾之子房②也。”以为司马,时年二十九。

  是时,董卓威陵天下,太祖以问彧,彧曰:“卓暴虐已甚,必以乱终,无能为也。”卓遣李傕等出关东,所过虏略,至颍川、陈留而还,乡人留者多见杀略。兴平元年,太祖征陶谦,任彧留事。会张邈、陈宫以兖州反,潜迎吕布。众疑惑。彧知邈为乱,即勒兵设备,驰召东郡太守夏侯惇,而兖州诸城皆应布矣。惇至,其夜诛谋叛者数十人,众乃定。又使豫州刺史郭贡中立,与程昱计,使说范、东阿,卒全三城,以待太祖。太祖自徐州还击布濮阳,布东走。太祖欲遂取徐州,还乃定布。彧曰:“昔高祖保关中,光武据河内,皆深根固本以制天下,故虽有困败而终济大业。将军本以兖州首事,平山东之难,百姓无不归心。且河、济,天下要地也,是亦将军之关中河内也,不以不先定。”太祖乃止,复与布战,分兵平诸县。布败走,兖州遂平。十七年,董昭等谓太祖宜进爵国公,彧以为不宜如此,太祖由是心不能平。太祖军至濡须,彧疾留寿春,以忧薨,时年五十。

  [注:①太祖,曹操。②张良,字子房,曾助汉高祖夺得天下。]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短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颍川,四战之地也  四战之地:四面受敌的争战之地

B.

是时,董卓威陵天下  威陵天下:威势凌驾于天下

C.

卒全三城,以待太祖  卒全三城:最后夺取了那三座城

D.

太祖……击布濮阳,布东走  布东走:吕布向东边逃跑

(2)

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

待彧以上宾之礼  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B.

彧弟谌及同郡辛评等,皆为绍所任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C.

至颍川、陈留而还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D.

与程昱计,使说范、东阿  秦伯说,与郑人盟

(3)

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  ]

A.

乡人多怀土犹豫

B.

彧度绍终不能成大事

C.

又使豫州刺吏郭贡中立

D.

彧知邈为乱,即勒兵设备

(4)

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荀彧远见卓识的一组是

①南阳何颙异之曰:“王佐之才也。”

②彧独将宗族到冀州

③初平二年,彧去绍从太祖

④以为司马,时年二十九

⑤彧曰:“……且河、济,天下要地也,不可以不先定。”

⑥祖乃止,复与布战

[  ]

A.

①③④

B.

②③⑤

C.

③⑤⑥

D.

②④⑥

(5)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荀彧出身于官宦人家,在他少年的时候,就有人看出了他未来的政治才华。

B.

荀彧才能突出,常能深谋远虑,对形势的认识判断都很深刻;他为人忠直,也敢于直言,最后忧郁而死。

C.

荀彧投奔曹操,曹操十分高兴,说荀彧是张良那样的人才,所以曹操凡事全都听从荀彧的建议,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D.

曹操在征陶谦、定兖州、击吕布过程中,深受荀彧指点,不断成功;而荀彧早亡,也反映了曹操气度不宏。

(6)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莫有随者,彧独将宗族至冀州。(3分)

译文:

故虽有困败而终济大业。(2分)

译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 题型: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金山寺医僧
浙右某孝廉约伴入都会试,舟至姑苏,孝廉病矣。同伴唤舆送至名医叶天士家诊治。叶诊之良久,曰:“君疾系感冒风寒,一药即愈。将何往?”孝廉以赴礼闱对。叶曰:“先生休矣,此去舍舟登陆,必患消渴症,无药可救,寿不过一月耳。脉象已现,速归,后事尚及料理也。”遂开方与之,谕门徒诸医案。孝廉回舟,惶然泣下,辞伴欲归。同伴曰:“此医家吓人生财之道也。况叶不过时医,决非神仙,何必介意。”次日,孝廉服药果愈。同伴益怂恿之,遂北上,然心甚戚戚。
舟抵江口,风逆不得渡,同人约游金山寺。山门前有医僧牌,孝廉访禅室,僧为诊视曰:“居士将何之?”以应试对。僧蹙额曰:“恐来不及矣。此去登陆,消渴即发,寿不过月,奈何远行耶?”孝廉泣下曰:“诚如叶天士言矣。”僧曰:“天士云何?”孝廉曰:“无药可救。”僧曰:“谬哉,药如不能救病,圣贤何必留此一道?”孝廉觉其语有,跽而请救。僧援之曰:“君登陆时,王家营所有者秋梨也。以后车满载,渴即以梨代茶,饥则蒸梨作膳。约至都食过百斤,即无恙焉。得云无药可救,误人性命耶。”孝廉再拜而退。行抵清河,舍舟登车,果渴病大作矣。如僧言,饮食必以梨,至都平服如故。入闱不售,感僧活命恩,回至金山,以二十金及都中方物为谢。僧收物而却其金曰:“居士过苏城时,再见叶君,令其诊视。如云无疾,即以前言质之。彼如问治疗之人,即以老僧告之,胜厚惠也。”
孝廉如言往见天士,复使诊视。曰:“君无疾治?”孝廉以前言质之,天士命徒查案,相符,曰:“异哉,君遇仙乎?”孝廉曰:“是佛,非仙。”以老僧言告之。天士曰:“我知之矣。先生请行,我将停业以请益。”遂摘牌散徒,更姓名,衣佣保服,轻舟往投老僧,求役门墙,以习医术。
一日,有舁一垂毙之人至,其腹如孕,来人曰:“是人腹痛数年,而今更甚。”僧诊讫,命天士复诊,开方首用白信三分。僧笑曰:“妙哉,汝所以不及我者,谨慎太过。此方须用砒霜一钱,起死回生,永除痰根矣。”天士骇然曰:“此人患虫蛊,以信三分,死其虫足矣。多则人何能堪?”僧曰:“汝既知虫,不知虫之大小乎?此虫已长二十寸余矣,试以三分,不过暂困,后必复作。再投信,避而不受,则无药可救矣。用一钱,俾虫毙,随矢出,永绝后患,不更妙耶?”天士惑甚。僧立命侍者出白丸纳病人口中,以下之,谓来人曰:“速舁回寓,晚必遗矢出虫,俾吾徒观之。”来人唯唯,舁病人去。至夜果如所言挑一赤虫来长二尺余病人已苏饥而索食僧命以参苓作糜进之旬日痊可天士心悦诚服,告以真姓名而求益。
(有删节)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将何往第:只是。
B.谕门徒诸医案登:记录,记载。
C.以下之汤:药汤。
D.其语有因:缘故,原因。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君无疾治夫子哂由也
B.即以老僧告之,胜厚惠也苏子与客泛舟游赤壁之下
C.异哉,君遇仙乎以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D.再投信,避而不受武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小题3】文中画破浪线的部分,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至夜/果如所言/挑一赤虫/来长二尺余/病人已苏/饥而索食/僧命以参苓作糜进之旬日/痊可
B.至夜/果如所言/挑一赤虫来/长二尺余/病人已苏/饥而索食/僧命以参苓作糜进之旬日/痊可
C.至夜/果如所言/挑一赤虫/来长二尺余/病人已苏/饥而索食/僧命以参苓作糜进之/旬日痊可
D.至夜/果如所言/挑一赤虫来/长二尺余/病人已苏/饥而索食/僧命以参苓作糜进之/旬日痊可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谬哉,药如不能救病,圣贤何必留此一道?(4分)
译:                                                                                   
(2)入闱不售,感僧活命恩,回至金山,以二十金及都中方物为谢。(4分)
译:                                                                                   
(3)速舁回寓,晚必遗矢出虫,俾吾徒观之。(4分)
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来歙字君叔,南阳新野人也。归光武,拜为太中大夫。是时方以陇、蜀为忧。歙因自请曰:“隗嚣始起,以汉为名。今陛下圣德隆兴,臣愿得奉威命,开以丹青之信,嚣必束手自归,则述自亡之势,不足图也。”帝然之。建武三年,歙始使隗嚣。五年,复奉玺书于嚣。既还,复往说嚣。嚣遂遣子恂随歙入质,拜歙为中郎将。时山东略定,帝谋西收嚣兵,与俱伐蜀,复使歙喻旨。嚣将王元说嚣,多设疑。故久冘豫不决。歙素刚毅,遂发愤质责嚣曰:“国家以君知臧否,晓废兴,故以手书畅意。足下推忠诚,遣伯春委质,是臣主之交信也。今反欲用佞惑之言,为族灭之计,叛主负子,违背忠信乎?吉凶之决,在于今日。”欲前刺嚣,嚣起入,部勒兵,将杀歙,歙徐杖节就车而去。嚣愈怒,王元劝嚣杀歙,使牛邯将兵围守之。歙为人有信义,言行不违,及往来游说,皆可案复,西州士大夫皆信重之,多为其言,故得免而东归。

八年春,歙袭略阳,合二千余人,伐山开道,从番须、回中径至略阳,斩嚣守将金梁,因保其城。嚣大惊曰:“何其神也!”乃悉兵数万人围略阳,斩山筑堤,激水灌城。歙与将士固死坚守,矢尽,乃发屋断木以为兵。嚣尽锐攻之,自春至秋,其士卒疲弊,帝乃大发关东兵,自将上陇,嚣众溃走,围解。于是置酒高会,劳赐歙,班坐绝席,在诸将之右,赐歙妻缣千匹。诏使留屯长安,悉监护诸将。

嚣亡后,歙乃大修攻具,进击羌于金城,大破之。陇西虽平,而人饥,流者相望。歙乃倾仓廪,转运诸县,以赈赡之,于是陇右遂安,而凉州流通焉。

十一年,歙与盖延进攻公孙述将王元、环安于河池、下辨,陷之,乘胜遂进。蜀人大惧,使刺客刺歙,未殊,驰召盖延。延见歙,因伏悲哀,不能仰视。歙叱延曰:“虎牙何敢然!今使者中刺客,无以报国,故呼巨卿,欲相属以军事,而反效儿女子涕泣乎!刃虽在身,不能勒兵斩公耶!”延收泪强起,受所诫。歙自书表曰:“臣不敢自惜,诚恨奉职不称,以为朝廷羞。夫理国以得贤为本,太中大夫段襄,骨鲠可任,愿陛下裁察。”投笔抽刃而绝。            (节选自《后汉书》卷十五)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复使歙旨                喻:通告,传达

B.嚣起入,部兵            勒:统率,率领

C.及往来游说,皆可复      案:核查

D.乃屋断木以为兵          发:打开

2.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来歙“为人刚毅”和“能攻善守”的一组是

A.①遂发愤质责嚣             ②陷之,乘胜遂进

B.①欲前刺嚣,嚣起入         ②斩嚣守将金梁,因保其城

C.①乃倾仓廪,转运诸县       ②进击羌于金城,大破之

D.①恨奉职不称,以为朝廷羞   ②矢尽,乃发屋断木以为兵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隗嚣、公孙述各据陇、蜀,拥兵自立,光武帝深深忧虑。来歙前去游说隗嚣,经过反复努力,隗嚣终于派儿子到洛阳做人质,归顺东汉王朝,公孙述也自然灭亡了。

B.来歙在隗嚣反叛后主动请缨攻打略阳,并在这里坚守半年多,使隗嚣消耗了大量有生力量,失去了战争的主动权。由于攻守有功,光武帝给来歙特殊的奖赏,并让他监护诸将。

C.来歙与盖延攻打公孙述时被刺客刺伤,盖延痛哭不已,来歙叱责他说,正想委你以重任,可你却像小孩子一样哭个没完,你虽然有兵刃护身,难道我就不能下令杀了你吗!

D.来歙的一生,勇武壮烈,为人诚信,颇有远见,能攻善守,具有将帅之才,征战连年,出生入死,平定羌陇,削弱蜀国,对东汉的统一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4.把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国家以君知臧否,晓废兴,故以手书畅意。

译文:                                                 

(2)无以报国,故呼巨卿,欲相属以军事,而反效儿女子涕泣乎

译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山西省康杰中学高三5月第三次模拟 题型: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以下3题。(9分,每小题3分)

来歙字君叔,南阳新野人也。归光武,拜为太中大夫。是时方以陇、蜀为忧。歙因自请曰:“隗嚣始起,以汉为名。今陛下圣德隆兴,臣愿得奉威命,开以丹青之信,嚣必束手自归,则述自亡之势,不足图也。”帝然之。建武三年,歙始使隗嚣。五年,复奉玺书于嚣。既还,复往说嚣。嚣遂遣子恂随歙入质,拜歙为中郎将。时山东略定,帝谋西收嚣兵,与俱伐蜀,复使歙旨。嚣将王元说嚣,多设疑。故久冘豫不决。歙素刚毅,遂发愤质责嚣曰:“国家以君知臧否,晓废兴,故以手书畅意。足下推忠诚,遣伯春委质,是臣主之交信也。今反欲用佞惑之言,为族灭之计,叛主负子,违背忠信乎?吉凶之决,在于今日。”欲前刺嚣,嚣起入,部兵,将杀歙,歙徐杖节就车而去。嚣愈怒,王元劝嚣杀歙,使牛邯将兵围守之。歙为人有信义,言行不违,及往来游说,皆可复,西州士大夫皆信重之,多为其言,故得免而东归。

八年春,歙袭略阳,合二千余人,伐山开道,从番须、回中径至略阳,斩嚣守将金梁,因保其城。嚣大惊曰:“何其神也!”乃悉兵数万人围略阳,斩山筑堤,激水灌城。歙与将士固死坚守,矢尽,乃屋断木以为兵。嚣尽锐攻之,自春至秋,其士卒疲弊,帝乃大发关东兵,自将上陇,嚣众溃走,围解。于是置酒高会,劳赐歙,班坐绝席,在诸将之右,赐歙妻缣千匹。诏使留屯长安,悉监护诸将。

嚣亡后,歙乃大修攻具,进击羌于金城,大破之。陇西虽平,而人饥,流者相望。歙乃倾仓廪,转运诸县,以赈赡之,于是陇右遂安,而凉州流通焉。

十一年,歙与盖延进攻公孙述将王元、环安于河池、下辨,陷之,乘胜遂进。蜀人大惧,使刺客刺歙,未殊,驰召盖延。延见歙,因伏悲哀,不能仰视。歙叱延曰:“虎牙何敢然!今使者中刺客,无以报国,故呼巨卿,欲相属以军事,而反效儿女子涕泣乎!刃虽在身,不能勒兵斩公耶!”延收泪强起,受所诫。歙自书表曰:“臣不敢自惜,诚恨奉职不称,以为朝廷羞。夫理国以得贤为本,太中大夫段襄,骨鲠可任,愿陛下裁察。”投笔抽刃而绝。

(节选自《后汉书》卷十五)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复使歙                喻:通告,传达

B.嚣起入,部            勒:统率,率领

C.及往来游说,皆可      案:核查

D.乃屋断木以为兵          发:打开

2.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来歙“为人刚毅”和“能攻善守”的一组是    (     )

A.①遂发愤质责嚣             ②陷之,乘胜遂进

B.①欲前刺嚣,嚣起入         ②斩嚣守将金梁,因保其城

C.①乃倾仓廪,转运诸县       ②进击羌于金城,大破之

D.①恨奉职不称,以为朝廷羞   ②矢尽,乃发屋断木以为兵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

A.隗嚣、公孙述各据陇、蜀,拥兵自立,光武帝深深忧虑。来歙前去游说隗嚣,经过反复努力,隗嚣终于派儿子到洛阳做人质,归顺东汉王朝,公孙述也自然灭亡了。

B.来歙在隗嚣反叛后主动请缨攻打略阳,并在这里坚守半年多,使隗嚣消耗了大量有生力量,失去了战争的主动权。由于攻守有功,光武帝给来歙特殊的奖赏,并让他监护诸将。

C.来歙与盖延攻打公孙述时被刺客刺伤,盖延痛哭不已,来歙叱责他说,正想委你以重任,可你却像小孩子一样哭个没完,你虽然有兵刃护身,难道我就不能下令杀了你吗!

D.来歙的一生,勇武壮烈,为人诚信,颇有远见,能攻善守,具有将帅之才,征战连年,出生入死,平定羌陇,削弱蜀国,对东汉的统一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国家以君知臧否,晓废兴,故以手书畅意。

译文:                                                           

(2) 无以报国,故呼巨卿,欲相属以军事,而反效儿女子涕泣乎(5分)

译文: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