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语文 > 题目详情
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且天下非小弱也
  ②一作难而七庙隳
B.①万乘之势
  ②以天下之士
C.①而成败异变
  ②秦以区区之地
D.①序八州而同列
  ②强国请服,弱国入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同步题 题型:单选题

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①且天下非小弱也
  ②一作难而七庙隳
B.①万乘之势
  ②以天下之士
C.①而成败异变
  ②秦以区区之地
D.①序八州而同列
  ②强国请服,弱国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2011年甘肃省河西五市部分普通高中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卷 题型: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9分 每小题3分)
轩輗,字惟行,鹿邑人。永乐末年进士,授行人司副。宣德六年用荐,改御史。按福建,剔蠹锄奸,风采甚峻。
正统元年清军浙江,劾不职官四十余人。五年言:“祖宗设御史官,为职綦①重。今内外诸司有事,多擅遣御史,非制,请禁之。”立报可。是年,超擢浙江按察使。前使奢汰,輗力矫之。寒暑一青布袍,补缀殆遍,居常蔬食,妻子亲操井臼②。与僚属约:三日出俸钱市肉,不得过一斤。僚属多不能堪。故旧至,食惟一豆。或具鸡黍,则人惊以为异。
会稽赵伯泰,宋苗裔也。奏福王陵墓,为豪民侵夺。御史王琳谓福王降于元,北去,山阴安得墓?伯泰不平,复诉。帝命輗覆按。輗言福王盖衣冠之藏,伯泰言非诬。诏戍豪民于边,停琳俸。十三年奏陈四事,俱切时弊,帝悉从之。景泰五年改左副都御史,掌南院事。考黜御史不职者数人。
天顺元年召拜刑部尚书。数月,引疾乞归。帝召见,问曰:“昔浙江廉使考满归,行李仅一簏,乃卿耶?”輗顿首谢。赐白金慰遣之。明年,南京督理粮储缺官,帝问李贤,大臣中谁曾居此职者。贤以輗对,且称其廉。乃命以左都御史往。八年夏,以老乞骸骨,不待报径归。抵家趣具浴,欠伸而卒。
輗孤峭,遇人无贤否,拒不与接。为按察使,尝饮同僚家,归抚其腹曰:“此中有赃物也。”在南都,都御史张纯置酒延客。輗恶其汰,不往。彻馔遗之,亦不纳。岁时诣礼部拜表庆贺,屏居一室,撤烛端坐,事竣竟归,未尝与僚友一语。僚友闻其来,亦辄避去,不乐与之处。然清操闻天下,与耿九畴齐名,语廉吏必曰轩、耿。
(选自《明史》,有删节)
【注】①綦:通“极”。②井臼:汲水舂米,比喻操持家务。
【小题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宣德六年用荐,改御史用:因,由
B.考黜御史不职者数人黜:罢免
C.抵家趣具浴,欠伸而卒趣:奔赴
D.都御史张纯置酒延客延:宴请
【小题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奏福王陵墓,为豪民侵夺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B.御史王琳谓福王降于元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C.贤以輗对,且称其廉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D.此中有赃物也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轩輗刚正严厉,在浙江整顿军队时,弹劾不称职的官员四十多人,后来主持南院事务,又考核罢免不称职的御史好几个。
B.轩輗清廉俭朴,平日常吃粗食,在浙江廉使任职期满回朝时,行李只有一只竹箱,为此还受到皇上的称赞。
C.轩輗为官清廉,与耿九畴齐名,在年老辞官后,皇上曾听从李贤的建议,重新起用他担任南京督管储粮的官员。
D.轩輗性情孤傲,拒不与人交往,有时甚至不与同僚说一句话,同僚们也常常躲避他,不愿意与他相处。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或具鸡黍,则人惊以为异。(3分)
                                                                 
(2)诏戍豪民于边,停琳俸。(3分)
                                                                    
(3)八年夏,以老乞骸骨,不待报径归。(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2011年甘肃省河西五市部分普通高中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卷 题型: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9分 每小题3分)

轩輗,字惟行,鹿邑人。永乐末年进士,授行人司副。宣德六年用荐,改御史。按福建,剔蠹锄奸,风采甚峻。

正统元年清军浙江,劾不职官四十余人。五年言:“祖宗设御史官,为职綦①重。今内外诸司有事,多擅遣御史,非制,请禁之。”立报可。是年,超擢浙江按察使。前使奢汰,輗力矫之。寒暑一青布袍,补缀殆遍,居常蔬食,妻子亲操井臼②。与僚属约:三日出俸钱市肉,不得过一斤。僚属多不能堪。故旧至,食惟一豆。或具鸡黍,则人惊以为异。

会稽赵伯泰,宋苗裔也。奏福王陵墓,为豪民侵夺。御史王琳谓福王降于元,北去,山阴安得墓?伯泰不平,复诉。帝命輗覆按。輗言福王盖衣冠之藏,伯泰言非诬。诏戍豪民于边,停琳俸。十三年奏陈四事,俱切时弊,帝悉从之。景泰五年改左副都御史,掌南院事。考黜御史不职者数人。

天顺元年召拜刑部尚书。数月,引疾乞归。帝召见,问曰:“昔浙江廉使考满归,行李仅一簏,乃卿耶?”輗顿首谢。赐白金慰遣之。明年,南京督理粮储缺官,帝问李贤,大臣中谁曾居此职者。贤以輗对,且称其廉。乃命以左都御史往。八年夏,以老乞骸骨,不待报径归。抵家趣具浴,欠伸而卒。

 輗孤峭,遇人无贤否,拒不与接。为按察使,尝饮同僚家,归抚其腹曰:“此中有赃物也。”在南都,都御史张纯置酒延客。輗恶其汰,不往。彻馔遗之,亦不纳。岁时诣礼部拜表庆贺,屏居一室,撤烛端坐,事竣竟归,未尝与僚友一语。僚友闻其来,亦辄避去,不乐与之处。然清操闻天下,与耿九畴齐名,语廉吏必曰轩、耿。

(选自《明史》,有删节)

【注】①綦:通“极”。②井臼:汲水舂米,比喻操持家务。

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宣德六年用荐,改御史        用:因,由

B.考黜御史不职者数人          黜:罢免

C.抵家趣具浴,欠伸而卒        趣:奔赴

D.都御史张纯置酒延客          延:宴请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奏福王陵墓,为豪民侵夺      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B.御史王琳谓福王降于元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C.贤以輗对,且称其廉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D.此中有赃物也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轩輗刚正严厉,在浙江整顿军队时,弹劾不称职的官员四十多人,后来主持南院事务,又考核罢免不称职的御史好几个。

B.轩輗清廉俭朴,平日常吃粗食,在浙江廉使任职期满回朝时,行李只有一只竹箱,为此还受到皇上的称赞。

C.轩輗为官清廉,与耿九畴齐名,在年老辞官后,皇上曾听从李贤的建议,重新起用他担任南京督管储粮的官员。

D.轩輗性情孤傲,拒不与人交往,有时甚至不与同僚说一句话,同僚们也常常躲避他,不愿意与他相处。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或具鸡黍,则人惊以为异。(3分)

                                                                 

(2)诏戍豪民于边,停琳俸。(3分)

                                                                    

(3)八年夏,以老乞骸骨,不待报径归。(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突破重点线·语文 题型:048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文后的题。

陶鲁

  陶鲁,字自强,授新会丞。当是时,广西瑶流劫诸府,破城杀吏无月。香山、顺德间,土寇蜂起,新会无赖子群聚应之。鲁召父老语曰:“贼气吞吾城,不早备且陷,若辈能子弟捍御乎?”皆曰:“诺。”筑堡砦,甲兵,练技勇,以孤城捍贼冲,建郭掘壕,布铁蒺藜刺竹于外,城守大固,贼来犯,击破之。天顺七年,秩满,巡抚叶盛上其绩,就迁知县。以破贼功,进广州同知,仍县事。鲁善抚士,多智计,谋定后战。凿池公署也,为亭其中,不置桥。夜则召部下计事,以版度一人。语毕,令退。如是数人。择其长而参伍用之,故常得胜算而机不泄。羽书至,戎装宿戒,声色不动。敌可乘,潜师出城。中夜合围,晓奏凯。贼善侦,终不能得其要领。历官四十五年,始终不离兵事。大小数十战。斩首二万一千四百有奇,夺还被掠及抚安复业者十三万七千有,两广人倚之如长城。然鲁将兵不专尚武,尝语:“治寇贼,化之为先。不得已始杀之耳。”每平贼,置县建学以兴教化。

(节选自《明史·陶鲁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授新会丞
荫:私下,暗地
B.甲兵
缮:修补,整治
C.羽书
狎:交替,轮番
D.敌可乘
审:审查,弄明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①筑堡砦,缮甲兵 ②择其长而参伍用之

B.①贼来犯,击破之 ②中夜合围,晓奏凯

C.①如是数人 ②斩首二万一千四百有奇

D.①若辈能子弟捍御乎 ②置县建学以兴教化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①破城杀吏无月 ②成顾蟋蟀笼

B.①以破贼功,进广州同知 ②未果,病终

C.①仍县事 ②句读之不,惑之不解

D.①抚安复业者十三万七千有 ②舟首尾长约八分有

4、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陶鲁“多智计,谋定后战”的举措的一组是

①不早备且陷 ②乃筑堡砦 ③建郭掘壕 ④为亭其中 ⑤乃择其长而参伍用之 ⑥潜师出城 ⑦化之为先

[  ]

A.①②⑤  B.④⑤⑥  C.③④⑦  D.⑤⑥⑦

5、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陶鲁初登仕途,正遇上两广境内贼寇横行,陶鲁号召地方百姓练兵筑垒,抵御流寇

B.由于抗击贼寇功绩卓著,陶鲁深受上司的赏识,或因任职期满而升职,或提拔兼职

C.陶鲁善于安抚人心,又处事缜密,多谋善断,出奇制胜,因此深受两广人民的倚重

D.陶鲁虽然连胜贼寇,未离军旅,但并不擅长武艺,他主张教化为先,剿杀只是辅助

6、翻译下列句子。

(1)若辈能率子弟捍御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夺还被掠及抚安复业者十三万七千有奇,两广人倚之如长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江苏省扬州市名校2007年最新高考语文测试题精选 人教版 人教版 题型:048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列三题。

  寇准少英迈,年十九,举进士。太宗取人,多临轩顾问,年少者往往罢去。或教准增年,答曰:“准方进取,可欺君耶?”后中第,授大理评事。真宗即位,迁尚书工部侍郎。帝久欲相准,患其刚直难独任。景德元年,准以集贤殿大学士位士安下。是时契丹内寇,纵游骑掠深、祁间,小不利辄引去,徜徉无斗意。准曰:“是狃我也。请练师命将,骁锐据要害以备之。”是冬,契丹果大入。急书一夕凡五至,准不发,饮笑自如。明日,同列以闻,帝大骇,问准。准曰:“陛下欲了此,不过五日尔。”因请帝幸澶州。帝难之,欲还内。准曰;“陛下入则臣不得见,大事去矣,请毋还而行。”帝乃议亲征,召群臣问方略。参知政事王饮若,江南人也,请金陵。陈尧叟,蜀人也,请成都。帝问准,准心知二人谋,阳若不知,曰:“谁陛下画此策者?罪可诛也。今陛下神武,将臣协和,若大驾亲征,贼自当遁去。不然,出奇以挠其谋,坚守以老其师,劳逸之势,我得胜算矣。奈何弃庙社欲幸楚蜀远地?所在人心崩溃,贼乘势深入,天下可复保耶?”遂请帝幸澶州。

  及至南城,契丹兵方盛,众请驻跸以觇军势。准固请曰:“陛下不过河,人心益危,敌气未慑,非所以取威决胜也。且王超领劲兵屯中山以扼其亢,李继隆、石保吉分大阵以扼其左右肘,四方征镇赴援者日至,何疑而不进?”众议皆惧,准力争之,不决。出遇高琼于屏间,谓曰:“太尉受国恩,今日有以报乎?”对曰:“琼武人,愿效死。”准复入对,琼随立庭下,准厉声曰:“陛下不以臣言为然,盍试问琼等?”琼即仰奏曰:“寇准言是。”准曰:“机不可失,宜趣驾。”琼即麾卫士进辇,帝遂渡河,御北城门楼。远近望见御盖,踊跃欢呼,声闻数十里,契丹相视惊愕,不能成列。

(节选自《宋史·寇准传》)

(1)

对下列句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多临轩顾问      顾问:看望,询问

B.

骁锐据要害以备之  简:精简

C.

坚守以其师     老:使动用法,使……疲劳

D.

成都        幸:皇帝亲临

(2)

下列各组句中加粗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

帝大骇,问准

严大国之威修敬也

B.

准心知二人谋,阳若不知

秦王斋五日后,设九宾礼于廷

C.

陛下画此策者

吾属今之虏矣

D.

陛下不过河,人心益危

木受绳则直,金就砺

(3)

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寇准“刚正直率”的一组是

①准方进取,可欺君耶

②准不发,饮笑自如

③陛下入则臣不得见,大事去矣,请毋还而行

④今陛下神武,将臣协和,若大驾亲征,贼自当遁去

⑤众议皆惧,准力争之

⑥出遇高琼于屏间

[  ]

A.

②④⑥

B.

②④⑤

C.

①③⑤

D.

①③⑥

(4)

翻译下列句子:

(1)帝乃议亲征,召群臣问方略。

(2)谁为陛下画此策者?罪可诛也。

(3)准复入对,琼随立庭下,准厉声曰:“陛下不以臣言为然,盍试问琼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3+X高考冲刺(语文) 题型:048

蒲留仙先生《聊斋志异》,用笔精简,寓意处全无迹相,盖脱胎于诸子,非仅抗手于左史、龙门[注]也。相传先生居乡里,落拓无偶,性无怪僻,为村中童子师,食贫自给,不求于人。作此书时,每临晨携一大磁罂,中贮苦茗,具淡巴菰一包,置行人大道旁,下陈芦衬,坐于上,烟茗置身畔。见行道者过,必强执与语,搜奇说异,随人所知;渴则饮以茗,或奉以烟,必令畅谈乃已。偶闻一事,归而粉饰之。如是二十余寒暑,此书方告蒇,故笔法超绝。王阮亭闻其名,特访之,避不见,三访皆然。先生尝曰:“此人虽风雅,终有贵家气,田夫不惯作缘也。”其高致如此。(既而渔洋欲以三千金售其稿代刊之执不可又托人数请先生鉴其诚令急足持稿往阮亭一夜读竟略加数评使者仍持归时人服先生之高品为落落难合云)

[注]:左史指左丘明,《左传》作者。龙门,指司马迁,因他是龙门人。

(1)标点(  )中未加标点的一段话。

(2)解释文中加粗的词语:

A.脱胎——
B.抗手——
C.粉饰——
D.告蒇——

(3)指出下列一组句中哪一句加粗的词义和成语中加粗的词义相同。

[  ]

成语:迷不悟

A.必强与语

B.不可

C.东坡右手卷端

D.被至南门,和硕豫亲王以先生呼之

(4)“具淡巴菰一包”的“具”,和下列句中的“具”意思相同的是

[  ]

A.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B.亦雁荡具体而微者

C.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D.粮、船、战具俱办

E.成妻具资诣问

(5)下面是对“落拓无偶”的理解,选出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潦倒失意,没人愿和他交往。

B.潦倒失意,他不愿和人交往。

C.为人孤傲,没人愿和他交往。

D.为人孤傲,他不愿和人交往。

(6)摘出对《聊斋志异》进行评价的句子。

(7)翻译“田夫不惯作缘也”一句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 题型:013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题。

  魏知古起诸吏,为姚崇所引用,及同升也,崇颇轻之。无何,知古拜吏部尚书,知东道选事。崇二子并分曹洛邑,会知古至,恃其蒙恩,颇顾请托。知古归,悉以闻。上召崇,从容谓曰:“卿子才乎?皆何官也?又安在?”崇揣知上意,因奏曰:“臣有三子,二人分司东都矣。其为人多欲而寡交,以是必干知古,然臣未及闻耳。”上始以丞相子重言之,欲微动崇意,若崇私其子,或为之隐;及闻所奏,大喜,且曰:“卿安从知之?”崇曰:“知古微时,是臣荐以至荣达。臣子愚,谓知古见德必容其非,故必干之。”上于是明崇不私子之过,而薄知古之负崇也,欲斥之。崇为之请曰:“臣有子无状,挠陛下法,陛下欲特原之,臣为幸大矣。而由臣逐知古,海内臣庶,必以陛下为私臣矣,非所以裨玄化也。”上久之乃许。翌日,以知古为工部尚书,罢知政事。姚崇与张说同为相,而相衔颇深,崇病,戒诸子曰:“张丞相与吾不协,然其人素侈,尤好服玩。吾身没后,当来吊,汝具陈吾生平服玩、宝带、重器罗列帐前,张若不顾,汝曹无类矣。若顾此,便录致之。乃以神道碑为请。既获其文,即时录进,先砻石以待,至使镌刻进御。张丞相见事常迟于我,数日后必悔,若征碑文,当告以上闻,且引视镌石。”崇没,说果至,目其服玩者三四,姚家急如崇戒。及文成,叙致赅详,时谓“极至”。数日,果遣使取本,以为辞末周密,欲加删改。姚氏诸子引使者视碑,告以奏御。使者复,说大悔恨,抚膺曰:“死姚崇能算生张说,吾今日方知才之不及!”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知古吏部尚书,东道选事 拜:授与(官职) 知:主管

B.其为人多而寡交,以是必知古 欲:私心 干:冒犯

C.陛下法,陛下欲特之 挠:扰乱 原:宽宥

D.姚崇与张说同为相,而相衔颇深 为相:作宰相 相衔:相互怀恨在心

(2)比较下列句中“之”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①然臣未及闻之耳

②上始以丞相子重言之

③卿安从知之

④崇为之请曰

[  ]

A.①②③④都是代词,其中①②③所指相同,④另有所指。

B.①④是助词;②③是代词,且所指各不相同。

C.①②是代词,代事;③④也是代词,代人。

D.①②③④不全是助词,也不全是代词。

(3)“非所以裨玄化也”一句中的“所以”与现代汉语中“所以”意义不同,这种现象叫词语古今异义。下列加粗词语属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

A.魏知古起诸吏,为姚崇所引用

B.汝具陈吾生平服玩、宝带、重器罗列帐前

C.以为辞未周密,欲加删改

D.使者复,说大悔恨

(4)对句中划线部分解释无误的一组是

[  ]

A.无何,知古拜吏部尚书 上久之乃许

 “无何”“久之”都表时间短,而“无何”比“久之”更短

B.欲斥之 而由臣逐知古

 “斥之”“逐知古”都是指罢免魏知古

C.恃其蒙恩 谓知古见德必容其非

 “蒙恩”指姚崇二子受到魏知古优待;“见德”指魏知古只看到姚崇二子表现好的一面。

D.臣有子无状 尔曹无类

 “无状”“无类”均指姚崇二子为官不成体统,表现不佳。

(5)文中“知古归,悉以闻”一句省略较多,译时要补出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

A.魏知古回到家里,就把他听到的消息全都告诉了家里人。

B.魏知古回到长安,把姚崇的两个儿子在洛阳的情况全都告诉了姚崇。

C.魏知古回到吏部,把在东都听到的有关情况全都奏闻皇上。

D.魏知古回到长安,把姚崇二子在洛阳为官的不良表现及多次请托自己的情况全部奏闻皇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专项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陆文学自传 
  陆子名羽,字鸿渐,不知何许人也。或云字羽,名鸿渐,未知孰是。有仲宣、孟阳之貌陋,相如、子云之口吃,而为人才辩笃信,褊躁多自用意,朋友规谏,豁然不惑。凡与人宴处,意有所适,不言而去,人或疑之,谓生多瞋。及与人为信,虽水雪千里,虎狼当道而不愆也。
  上元初,结庐于苕溪之滨,闭关对书,不杂非类,名僧高士,谈宴永日。常扁舟往来山寺,随身惟纱巾藤鞋短褐犊鼻,往往独行野中。诵佛经,吟古诗,杖击林木,手弄流水,夷犹徘徊,自曙达暮,至日黑兴尽,号泣而归。故楚人相谓,陆子盖今之接舆也。
  始三岁露,育乎竟陵大师积公之禅院。自幼学属文,积公示以佛书出世之业。子答曰:“终鲜兄弟,无复后嗣,染衣削发,号为释氏,使儒者闻之,得称为孝乎?羽将授孔圣之文可乎?”公曰:“善哉子为孝,殊不知西方染削之道,其名大矣。”公执释典不屈,子执儒典不屈,公因矫怜无爱,历试贱务:扫寺地,洁僧厕,践泥污墙,负瓦施屋,牧牛一百二十蹄。竟陵西湖无纸,学书以竹画牛背为字。
  他日问字于学者,得张衡《南都赋》,不识其字,但于牧所仿青衿小儿,危坐展卷,口动而已。公知之,恐渐渍外典,去道日旷,又束于寺中,令其翦榛莽,以门人之伯主焉。或时心记文字,懵然若有所遗,灰心木立,过日不作,主者以为慵惰鞭之。因叹岁月往矣,恐不知其书,呜咽不自胜。主者以为蓄怒,又鞭其背,折其楚乃释。因倦所役,舍主者而去,卷衣诣伶党,著《谑谈》三篇。以身为伶正,弄木人假吏藏珠之戏。公追之曰:“念尔道丧,惜哉!吾本师有言,我弟子十二时中,许一时外学,令降伏外道也。以我门人众多,今从尔所欲。”
  洎至德初,秦人过江,子亦过江,与吴兴释皎然为缁素忘年之交。少好属文,多所讽谕。见人为善,若己有之;见人不善,若己羞之。苦言逆耳,无所回避,由是俗人多忌之。上元辛丑岁,子阳秋二十有九。(节选自《全唐文》卷四百三十三,有删节)
1. 对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虎狼当道而不也——愆:失期
B.自幼学文——属:写
C.践泥污墙,瓦施屋——负:背
D.凡与人宴处,意有所——适:满足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懵然有所遗——桑之未落,其叶沃
B.为人才辩笃信——人无信,不知其可
C.今从尔欲——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劫哉
D.育乎竟陵大师积公禅院——与吴兴释皎然为缁素忘年
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陆羽“特立独行”个性的一项是(  )
①才辩为性,褊躁多自用意
②少好属文,多所讽谕
③不知其书,呜咽不自胜 
④意有所适,不言而去
⑤舍主者而去,卷衣诣伶党
⑥竟陵西湖无纸,学书以竹画牛背为字
A.①③④  
B.②④⑥  
C.③⑤⑥  
D.①④⑤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陆羽说“不知何许人也”,“姓名也未知孰是”,难下定论的名字与陆羽多重互相矛盾的性格互相照应,这样写完全是为了表现人物更具有传奇色彩。
B. 陆羽不像一般史传按时间顺序介绍人物一生的事迹,而侧重表现自己目前的思想性格特点。“貌陋”、“口吃”,都是缺憾,作者却比之王粲、张载等人,坦然自负,而不动声色。
C. 陆羽性格倔强,面对恩重如山的积公,敢辩善辩,决不屈从。受罚期间,繁重艰苦的劳动和不堪承受的鞭打,丝毫没有改变他坚持己见的决心和对“孔圣之文”的向往。
D. 陆羽闭门苦读,结交僧士,志向高洁,不同流俗。独行山野,诵佛吟诗,流连徘徊,号泣而归,放浪形骸的表现,近似魏晋名士的逍遥世外,而内心隐藏着巨大的痛苦忧闷。
5.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终鲜兄弟,无复后嗣,染衣削发,号为释氏,使儒者闻之,得称为孝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识其字,但于牧所仿青衿小儿,危坐展卷,口动而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见人为善,若己有之;见人不善,若己羞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 题型:048

阅读下面的一段文言文,完成后面的习题。

  和珅字致斋,钮祜禄氏,满洲正红旗人……和珅柄政久,善伺高宗意,因以弄窃作威福,不附己者,伺隙激上怒陷之;纳贿者则为周旋,或故缓其事,以俟上怒之霁①。大僚恃为奥援②,剥削其下以供所欲。盐政、河工③素利薮,以征求无厌日益敝。川、楚匪乱,因激变而起,将帅多倚和珅,糜饷奢侈,久无功。阿桂以勋臣为首辅,素不相能,被其梗轧。入直治事,不与同止直庐。阿桂卒,益无顾忌,于军机寄谕④独署已衔。同列嵇璜年老,以谗数被斥责。王杰持正,恒与忤,亦不能制。朱珪旧为仁宗⑤傅,在两广总督任,高宗⑥欲召为大学士,和珅忌其进用,密取仁宗贺诗白高宗,指为市恩⑦。高宗大怒,赖董诰谏免;寻以他事降珪安徽巡抚,屏不得内召。言官惟钱沣劾其党国泰得直,后论和珅与阿桂入直不同止同庐,奉命监察,以劳瘁死。曹锡宝、尹壮图皆获谴,无敢昌言其罪者。高宗虽遇事裁抑,和珅巧弥缝,不悛益恣。仁宗自在潜邸知其奸,及即位,以高宗春秋高,不欲遽发,仍优容之。

  四年正月,高宗崩,给事中王念孙首劾其不法状,仁宗即以宣遗诏日传旨逮治,命王大臣会鞫,俱得实。诏宣布和珅罪状……内外诸臣疏言和珅罪当以大逆论,上犹以和珅尝任首辅,不忍令肆市,赐自尽。

(《清史稿·和珅传》)

  【注释】①霁:这里指怒气消散。②奥援:暗中支持帮助的力量。③河工:治理黄河各项工程的总称。④军机寄谕:由军机处寄发的谕旨。⑤仁宗:即嘉庆帝颙琰,庙号仁宗。⑥高宗:即乾隆帝弘历,庙号高宗。⑦市恩:买好。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同列嵇璜年老,以谗被斥责。
数:多次,屡次。
B.王杰持正,与忤,亦不能制。
恒:恒心。
C.以征求无厌日益敝。
无厌:没有止境。
D.以高宗春秋高,不欲遽发。
春秋:年龄。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
B.
C.
D.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为说明和珅善于玩弄权术的一组是

[  ]

①不附己者,伺隙激上怒陷之。

②纳贿者则为周旋,或故缓其事,以俟上怒之霁。

③将帅多倚和珅,糜饷奢侈,久无功。

④阿桂卒,益无顾忌,于军机寄谕独署己衔。

⑤和珅忌其进用,密取仁宗贺诗白高宗,指为市恩。

⑥和珅巧弥缝,不悛益恣。

A.①②③④
B.②④⑤⑥
C.①③⑤⑥
D.①②④⑤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

A.和珅肆无忌惮地行贿受贿,大肆贪污国库银两和军饷,是清朝有名的大贪官,但和珅善于弥缝掩盖,所以很长时间都没有查出来。

B.和珅善于揣摩乾隆的心意,因此能够采取玩弄手段、窃取权力的办法排斥打击阿桂、钱沣、曹锡宝、尹壮图、王念孙等不依附他的大官。

C.朱珪原先是太子的师傅,乾隆打算召回来任大学士,和珅妒忌他受重用,就偷了太子写给朱珪的贺诗给乾隆看,说太子讨好他的师傅,使得乾隆大怒,朱珪不仅没当上大学士,还被降为安徽巡抚。

D.仁宗在作太子时就深知和珅的奸诈和贪污的罪行,打算处治和珅,但其父皇高宗不同意,仁宗无法处治和珅,一直等到高宗驾崩的当天,仁宗便马上逮捕和珅,将他处死。

(5)把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和珅柄政久,善伺高宗意,因以弄窃作威福,不附己者,伺隙激上怒陷之;纳贿者则为周旋,或故缓其事,以俟上怒之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语文教研室 题型:048

阅读下面的一段文言文,完成后面的习题。

  和珅字致斋,钮祜禄氏,满洲正红旗人……和珅柄政久,善伺高宗意,因以弄窃作威福,不附己者,伺隙激上怒陷之;纳贿者则为周旋,或故缓其事,以俟上怒之霁①。大僚恃为奥援②,剥削其下以供所欲。盐政、河工③素利薮,以征求无厌日益敝。川、楚匪乱,因激变而起,将帅多倚和珅,糜饷奢侈,久无功。阿桂以勋臣为首辅,素不相能,被其梗轧。入直治事,不与同止直庐。阿桂卒,益无顾忌,于军机寄谕④独署已衔。同列嵇璜年老,以谗数被斥责。王杰持正,恒与忤,亦不能制。朱珪旧为仁宗⑤傅,在两广总督任,高宗⑥欲召为大学士,和珅忌其进用,密取仁宗贺诗白高宗,指为市恩⑦。高宗大怒,赖董诰谏免;寻以他事降珪安徽巡抚,屏不得内召。言官惟钱沣劾其党国泰得直,后论和珅与阿桂入直不同止同庐,奉命监察,以劳瘁死。曹锡宝、尹壮图皆获谴,无敢昌言其罪者。高宗虽遇事裁抑,和珅巧弥缝,不悛益恣。仁宗自在潜邸知其奸,及即位,以高宗春秋高,不欲遽发,仍优容之。

  四年正月,高宗崩,给事中王念孙首劾其不法状,仁宗即以宣遗诏日传旨逮治,命王大臣会鞫,俱得实。诏宣布和珅罪状……内外诸臣疏言和珅罪当以大逆论,上犹以和珅尝任首辅,不忍令肆市,赐自尽。

(《清史稿·和珅传》)

  【注释】①霁:这里指怒气消散。②奥援:暗中支持帮助的力量。③河工:治理黄河各项工程的总称。④军机寄谕:由军机处寄发的谕旨。⑤仁宗:即嘉庆帝颙琰,庙号仁宗。⑥高宗:即乾隆帝弘历,庙号高宗。⑦市恩:买好。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同列嵇璜年老,以谗被斥责。
数:多次,屡次。
B.王杰持正,与忤,亦不能制。
恒:恒心。
C.以征求无厌日益敝。
无厌:没有止境。
D.以高宗春秋高,不欲遽发。
春秋:年龄。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
B.
C.
D.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为说明和珅善于玩弄权术的一组是

[  ]

①不附己者,伺隙激上怒陷之。

②纳贿者则为周旋,或故缓其事,以俟上怒之霁。

③将帅多倚和珅,糜饷奢侈,久无功。

④阿桂卒,益无顾忌,于军机寄谕独署己衔。

⑤和珅忌其进用,密取仁宗贺诗白高宗,指为市恩。

⑥和珅巧弥缝,不悛益恣。

A.①②③④
B.②④⑤⑥
C.①③⑤⑥
D.①②④⑤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

A.和珅肆无忌惮地行贿受贿,大肆贪污国库银两和军饷,是清朝有名的大贪官,但和珅善于弥缝掩盖,所以很长时间都没有查出来。

B.和珅善于揣摩乾隆的心意,因此能够采取玩弄手段、窃取权力的办法排斥打击阿桂、钱沣、曹锡宝、尹壮图、王念孙等不依附他的大官。

C.朱珪原先是太子的师傅,乾隆打算召回来任大学士,和珅妒忌他受重用,就偷了太子写给朱珪的贺诗给乾隆看,说太子讨好他的师傅,使得乾隆大怒,朱珪不仅没当上大学士,还被降为安徽巡抚。

D.仁宗在作太子时就深知和珅的奸诈和贪污的罪行,打算处治和珅,但其父皇高宗不同意,仁宗无法处治和珅,一直等到高宗驾崩的当天,仁宗便马上逮捕和珅,将他处死。

(5)把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和珅柄政久,善伺高宗意,因以弄窃作威福,不附己者,伺隙激上怒陷之;纳贿者则为周旋,或故缓其事,以俟上怒之霁。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