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语文 > 题目详情
下列对课文《师说》第2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该段运用了三组对比,批判了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恶劣习气。
B.该段先以“古之圣人”比照“今之众人”,得出了“圣益圣,愚益愚”的结论。
C.该段再以择师教子和自身“耻师焉”作对比,得出了“小学而大遗”的结论。
D.该段最后将“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和“士大夫之族”的学习态度进行对比,得出了君子智力不如“巫
      医乐师百工之人”的结论。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同步题 题型:单选题

下列对课文《师说》第2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该段运用了三组对比,批判了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恶劣习气。
B.该段先以“古之圣人”比照“今之众人”,得出了“圣益圣,愚益愚”的结论。
C.该段再以择师教子和自身“耻师焉”作对比,得出了“小学而大遗”的结论。
D.该段最后将“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和“士大夫之族”的学习态度进行对比,得出了君子智力不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的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期末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题。
鲁迅的后园
李建民
  ①绍兴我去了两次,都是朝着鲁迅先生去的。
  ②百草园是新台门周氏家族共同拥有的一个普通菜园子,因为荒芜,杂草丛生,人们雅称其为“百草园”。鲁迅说: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③后园是我对鲁迅的发见。
  ④鲁迅十二岁进三味书屋就学,前后长达五年时间。老师寿镜吾授业极严,但严中有宽,这书屋的南北二洞门连接空间,便是业间的“谈余小憩”后园——我所说的地理上的后园,就是这三味书屋后面偌大的空间。在这人迹罕至的后园,我却似乎听到一群孩子放下书本之后群拥而至的欢呼声和咯咯笑声,那种从课堂上刚刚解放出来的孩子的笑声、那种只可以释放十几、二十分钟的笑声,铃铛一样的扣人心弦!这有如天籁之音的笑声在这四面是墙的后园来回冲撞。
  ⑤这是地理上的鲁迅在故里的一个后园。这百草园是儿时周树人的乐园,同时也是成人鲁迅的失乐园!它记载着一个鼎盛家族的由兴而衰,小小心灵早历了人世沧桑。它出现在鲁迅的童年时代,之后的鲁迅的另一个后园,可不是地理上的、故里和童年的,而是人生和思想的另一个后园。
  ⑥作为藐视鬼眼天空的那一个后园,则是《秋夜》里出现的长着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的后园,这已是一个战斗与斗争中的鲁迅思想的后园。在这个看似诗意横生的“后园”,洁白的栀子花开时,枣树又要做小粉红花的梦。在鲁迅的意识里,是思索和敬奠这些苍翠精致的英雄们!面对诸如那个强盗出身的绍兴革命军首领嚷着要杀死他,“我就到了南京,在教育部办事”;因为写文章的鲁迅就是“我”,弄到段祺瑞将我撤职,并要逮捕我,我就到厦门大学做教授。约有半年,和校长以及别的几个教授冲突了,便到了广州中山大学做了教务长兼文科教授。后来国民党清党大肆杀入,鲁迅回到上海以译作谋生。但因为加入自由大同盟,国民党通缉他便躲了起来,后加入左翼作家联盟,所有译作全被
禁止。这就是不断抗争,不断迂回的鲁迅先生遭遇的人生境况总不尽人意的人生后园,它增强了鲁迅的战斗力与意志力。设想没有这么多的思想与生活的阻扰,这封建士大夫家庭出来的长房长孙周树人,最多的努力就是使这个业已失去昔日光彩的家族恢复到中落之前的境况。破落的前台没有了,负笈远行的世态炎凉又让他看清楚腐朽社会真面目的后园,纠正了只信进化论的“偏颇”后,鲁迅的思想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21岁周作人作了这首《自题小像》诗,三十年后51岁的鲁迅书写了这首诗,可见其间的无奈和以血荐乾坤的气概!后园不尽都是诗意,后园充满着战斗与号角,人生的后园与精神的后园在一个优秀人物身上都是那么的重要!
  ⑦鲁迅有言,中国的二十四史是帝王将相的家谱,就因为史官单一地从帝王的视点出发,忽略了更广大的人群,尤其忽略了他们的精神状况。我们的英雄史诗其实也在重复史碑对人们的精神状况的忽略,私人性、精神性的内容对于我们认识历史与世界的补充其实是很重要的。任何的惟制度文物和公共事件构成的历史肯定是残缺不全的,不真实的。所以许多的英雄式的历史人物的前台与后园其实是并重的。甚至后园会有更多历史与事件的真实!从鲁迅故居那个“栽花一年,看花十日”的三味书屋的后园,到已成了历史云烟的人生舞台不幸的后园,我看到了一种铁骨铮铮的必然。有如后园的那枣,直刺刺地要刺破夜空,划亮时代。安逸与幸福固然让我们分享时代的前台荣光,浸淫其间又让我们在靡声中软化,是站立还是萎靡?思想者不能放弃选择!
  ⑧这是我从鲁迅故里徜徉出来的一个闪念,现在的孩子很少有自主的选择,他们的父母只为他们选择了课堂而不是后园;长大的我们,则更多的选择物质和名利的前庭,所以我们缺少锐利与伟岸!鲁迅故里粉墙青瓦的老街依旧人流熙攘,滑稽的孔乙己塑像不知道是为了纪念孔乙己还是纪念鲁迅,我在觉得他的传神之外,总觉出他还夹杂在我们人群中眨眼。虽然不复见祥林嫂那苦样,阿Q也只在影视书画上作戏谑的解读,可那满街的臭豆腐昭示着一种不散的偏爱。想说什么呢?鲁迅作品人物的后代还有我们!(选自2010年《散文选刊》第8期,有删改)
(1)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   )
A.本文思路清晰,过渡自然,朴实无华却不失生动的语言和深刻的主旨搭配很好,给人言近旨远,文质皆修的感觉。
B.开篇介绍了百草园的概况和童年的鲁迅在百草园中的快乐生活与后文写成年鲁迅的生活际遇形成了鲜明对比。
C.文章第⑥段中写到鲁迅先生遭遇的种种不尽人意的人生境况,表现了鲁迅的抗争精神,但也抹上了一层明知其不可为而偏为之的悲剧色彩。
D.文章最后一段笔锋一转,谈及现代社会人们追名逐利、精神缺失的现实,在对比中凸显本文主旨,更有现实针对性,表现了作者对“思想和人生的后园”的呼唤。
E.这篇文章以游记的方式写人生杂感,借鲁迅先生的后园,谈对鲁迅一生奋斗轨迹的认识,挖掘鲁迅作品背后的精神价值。
(2)从全文看,“鲁迅的后园”指什么?请加以归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上下文,理解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
 ①这有如天籁之音的笑声在这四面是墙的后园来回冲撞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这百草园是儿时周树人的乐园,同时也是成人鲁迅的失乐园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在第⑦自然段中说“所以许多的英雄式的历史人物的前台与后园其实是并重的”,请联系上下文,分析作者这样说的原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 题型:现代文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列文段,完成后面题目。(11分)
智慧之书     
余光中
①知识爆炸不一定就是智慧增高。我相信,今人的知识一定胜过古人,但智慧则未必。新知识往往比旧知识丰富、正确,但是真正的智慧却难分新旧。知识,只要收到就行了。智慧却需要再三玩味,反复咀嚼,不断印证。如果一本书愈读愈有味,而所获也愈丰,大概就是智慧之书了。据说《天路历程》的作者班扬,生平只熟读一部书:《圣经》。弥尔顿是基督教的大诗人,当然也熟读《圣经》,不过他更博览群书。其结果,班扬的成就也不比弥尔顿逊色多少。真能善读一本智慧之书的读者,离真理总不会太远,无论知识怎么爆炸也会得鱼忘筌的吧。
②叔本华说:“只要是重要的书,就应该立刻再读一遍。”他所谓的重要的书,正是我所谓的智慧之书。要考验一本书是否不朽,最可靠的试金石当然是时间。古人的经典之作,已经有时间为我们鉴定过了;今人的呢,可以看看是否经得起一读再读。一切创作之中,最耐读的恐怕是诗了。就我而言,“峨眉山月半轮秋”和“岐王宅里寻常见”,我读了几十年,几百遍了,却并未读厌,所以赵翼的话“至今已觉不新鲜”,是说错了。其实,散文、小说、戏剧甚至各种知识性文章等等,只要是杰作,自然也都耐读。奇怪的是,诗最短,应该一览无遗,却时常一览不尽。相反地,卷帙浩繁、令人读来废寝忘食的许多侦探故事和武侠小说,往往不能引人看第二遍。凡以情节取胜的作品,真相大白之后也就完了。真正好的小说,很少依赖情节。诗最少情节,就连叙事诗的情节,也比小说稀薄,所以诗最耐读。
③朱光潜说他拿到一本新书,往往选翻一两页,如果发现文字不好,就不读下去了。我要买书时,也是如此。这种态度,不能斥为形式主义,因为一个人必须想得清楚,才能写得清楚;反之,文字夹杂不清的人,思想一定也混乱。所以文字不好的书,不读也罢。有人立刻会说,文字清楚的书,也有一些浅薄得不值一读。当然不错,可是文字既然清楚,浅薄的内容也就一目了然,无可久遁。倒是偶尔有一些书,文字虽然不够清楚,内容却有其分量,未可一概抹杀。某些哲学家之言便是如此。不过这样的哲学家,我也只能称为有分量的哲学家,无法称为清晰动人的作家。如果有一位哲学家的哲学与唐君毅的相当或相近,而文字却比较清畅,我宁可读他的书,不读唐书。一位作家如果在文字表达上不为读者着想,那就有一点“目无读者”,也就不能怪读者可能“目无作家”了。朱光潜的试金法,颇有道理。
④凡是值得读的智慧之书,都值得精读,而且再三诵读。古人所谓的“一目十行”,只是修辞上的夸张。“一目十行”只有两种情形:一是那本书不值得读,二是那个人不会读书。精读一本书或一篇作品,也有两种情形。一是主动精读,那当然自由得很;二是被迫精读,那就是以该书或该文为评论、翻译或教课的对象。要把一本书论好、译好或教好,怎能不加精读?所以评论家(包括编者、选家、注家)、翻译家、教师等等都是很特殊的读者,被迫的精读者。这种读者一方面为势所迫,只许读通,不许读错,一方面较有专业训练,当然读得更精。经得起这批特殊读者再三精读的书,想必是佳作。经得起他们读上几十年几百年的书,一定成为经典了。普通的读者呢,当然也有他们的影响力,但是往往接受特殊读者的“意见领导”。
【小题1】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5分)

A.班扬与弥尔顿相比,成就并不逊色多少:这说明知识多不一定就意味着智慧高。
B.古人的经典之作可以让人一读再读,不会生厌;“至今已觉不新鲜”一说未必准确。
C.诗歌情节最少,这是诗歌最耐读的根本原因。
D.一个人必须想得清楚,才能写出清楚的文字;文字夹杂不清,一定意味着写作的人思想混乱。
E.被迫精读者因为有专业训练而且“为势所迫”,所以精读能力要比主动精读者更强。
【小题2】对作者所说的“有分量的哲学家”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其人写作,虽有一定的内容,但文字表达却不太清楚。
B.他们思想混乱,因而文字夹杂不清,浅薄得不值一读。
C.他们的作品亦有可取之处,不能一概抹杀。
D.他们称不上“清晰动人的作家”,是因为在文字上有点“目无读者”。
【小题3】从全文看,一本书是否为智慧之书,它的试金石是什么?(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不详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列文段,完成后面题目。(11分)
智慧之书     
余光中
①知识爆炸不一定就是智慧增高。我相信,今人的知识一定胜过古人,但智慧则未必。新知识往往比旧知识丰富、正确,但是真正的智慧却难分新旧。知识,只要收到就行了。智慧却需要再三玩味,反复咀嚼,不断印证。如果一本书愈读愈有味,而所获也愈丰,大概就是智慧之书了。据说《天路历程》的作者班扬,生平只熟读一部书:《圣经》。弥尔顿是基督教的大诗人,当然也熟读《圣经》,不过他更博览群书。其结果,班扬的成就也不比弥尔顿逊色多少。真能善读一本智慧之书的读者,离真理总不会太远,无论知识怎么爆炸也会得鱼忘筌的吧。
②叔本华说:“只要是重要的书,就应该立刻再读一遍。”他所谓的重要的书,正是我所谓的智慧之书。要考验一本书是否不朽,最可靠的试金石当然是时间。古人的经典之作,已经有时间为我们鉴定过了;今人的呢,可以看看是否经得起一读再读。一切创作之中,最耐读的恐怕是诗了。就我而言,“峨眉山月半轮秋”和“岐王宅里寻常见”,我读了几十年,几百遍了,却并未读厌,所以赵翼的话“至今已觉不新鲜”,是说错了。其实,散文、小说、戏剧甚至各种知识性文章等等,只要是杰作,自然也都耐读。奇怪的是,诗最短,应该一览无遗,却时常一览不尽。相反地,卷帙浩繁、令人读来废寝忘食的许多侦探故事和武侠小说,往往不能引人看第二遍。凡以情节取胜的作品,真相大白之后也就完了。真正好的小说,很少依赖情节。诗最少情节,就连叙事诗的情节,也比小说稀薄,所以诗最耐读。
③朱光潜说他拿到一本新书,往往选翻一两页,如果发现文字不好,就不读下去了。我要买书时,也是如此。这种态度,不能斥为形式主义,因为一个人必须想得清楚,才能写得清楚;反之,文字夹杂不清的人,思想一定也混乱。所以文字不好的书,不读也罢。有人立刻会说,文字清楚的书,也有一些浅薄得不值一读。当然不错,可是文字既然清楚,浅薄的内容也就一目了然,无可久遁。倒是偶尔有一些书,文字虽然不够清楚,内容却有其分量,未可一概抹杀。某些哲学家之言便是如此。不过这样的哲学家,我也只能称为有分量的哲学家,无法称为清晰动人的作家。如果有一位哲学家的哲学与唐君毅的相当或相近,而文字却比较清畅,我宁可读他的书,不读唐书。一位作家如果在文字表达上不为读者着想,那就有一点“目无读者”,也就不能怪读者可能“目无作家”了。朱光潜的试金法,颇有道理。
④凡是值得读的智慧之书,都值得精读,而且再三诵读。古人所谓的“一目十行”,只是修辞上的夸张。“一目十行”只有两种情形:一是那本书不值得读,二是那个人不会读书。精读一本书或一篇作品,也有两种情形。一是主动精读,那当然自由得很;二是被迫精读,那就是以该书或该文为评论、翻译或教课的对象。要把一本书论好、译好或教好,怎能不加精读?所以评论家(包括编者、选家、注家)、翻译家、教师等等都是很特殊的读者,被迫的精读者。这种读者一方面为势所迫,只许读通,不许读错,一方面较有专业训练,当然读得更精。经得起这批特殊读者再三精读的书,想必是佳作。经得起他们读上几十年几百年的书,一定成为经典了。普通的读者呢,当然也有他们的影响力,但是往往接受特殊读者的“意见领导”。
小题1: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5分)
A.班扬与弥尔顿相比,成就并不逊色多少:这说明知识多不一定就意味着智慧高。
B.古人的经典之作可以让人一读再读,不会生厌;“至今已觉不新鲜”一说未必准确。
C.诗歌情节最少,这是诗歌最耐读的根本原因。
D.一个人必须想得清楚,才能写出清楚的文字;文字夹杂不清,一定意味着写作的人思想混乱。
E.被迫精读者因为有专业训练而且“为势所迫”,所以精读能力要比主动精读者更强。
小题2:对作者所说的“有分量的哲学家”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其人写作,虽有一定的内容,但文字表达却不太清楚。
B.他们思想混乱,因而文字夹杂不清,浅薄得不值一读。
C.他们的作品亦有可取之处,不能一概抹杀。
D.他们称不上“清晰动人的作家”,是因为在文字上有点“目无读者”。
小题3:从全文看,一本书是否为智慧之书,它的试金石是什么?(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黄冈市201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统考语文试题 题型:04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鲁迅的后园

李建民

  ①绍兴我去了两次,都是朝着鲁迅先生去的。

  ②百草园是新台门周氏家族共同拥有的一个普通菜园子,因为荒芜,杂草丛生,人们雅称其为“百草园”。鲁迅说: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③后园是我对鲁迅的发见。

  ④鲁迅十二岁进三味书屋就学,前后长达五年时间。老师寿镜吾授业极严,但严中有宽,这书屋的南北二洞门连接空间,便是业间的“谈余小憩”后园——我所说的地理上的后园,就是这三味书屋后面偌大的空间。在这人迹罕至的后园,我却似乎听到一群孩子放下书本之后群拥而至的欢呼声和咯咯笑声,那种从课堂上刚刚解放出来的孩子的笑声、那种只可以释放十几、二十分钟的笑声,铃铛一样的扣人心弦!这有如天籁之音的笑声在这四面是墙的后园来回冲撞。

  ⑤这是地理上的鲁迅在故里的一个后园。这百草园是儿时周树人的乐园,同时也是成人鲁迅的失乐园!它记载着一个鼎盛家族的由兴而衰,小小心灵早历了人世沧桑。它出现在鲁迅的童年时代,之后的鲁迅的另一个后园,可不是地理上的、故里和童年的,而是人生和思想的另一个后园。

  ⑥作为藐视鬼眼天空的那一个后园,则是《秋夜》里出现的长着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的后园,这已是一个战斗与斗争中的鲁迅思想的后园。在这个看似诗意横生的“后园”,洁白的栀子花开时,枣树又要做小粉红花的梦。在鲁迅的意识里,是思索和敬奠这些苍翠精致的英雄们!面对诸如那个强盗出身的绍兴革命军首领嚷着要杀死他,“我就到了南京,在教育部办事”;因为写文章的鲁迅就是“我”,弄到段祺瑞将我撤职,并要逮捕我,我就到厦门大学做教授。约有半年,和校长以及别的几个教授冲突了,便到了广州中山大学做了教务长兼文科教授。后来国民党清党大肆杀入,鲁迅回到上海以译作谋生。但因为加入自由大同盟,国民党通缉他便躲了起来,后加入左翼作家联盟,所有译作全被禁止。这就是不断抗争,不断迂回的鲁迅先生遭遇的人生境况总不尽人意的人生后园,它增强了鲁迅的战斗力与意志力。设想没有这么多的思想与生活的阻扰,这封建士大夫家庭出来的长房长孙周树人,最多的努力就是使这个业已失去昔日光彩的家族恢复到中落之前的境况。破落的前台没有了,负笈远行的世态炎凉又让他看清楚腐朽社会真面目的后园,纠正了只信进化论的“偏颇”后,鲁迅的思想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21岁周作人作了这首《自题小像》诗,三十年后51岁的鲁迅书写了这首诗,可见其间的无奈和以血荐乾坤的气概!后园不尽都是诗意,后园充满着战斗与号角,人生的后园与精神的后园在一个优秀人物身上都是那么的重要!

  ⑦鲁迅有言,中国的二十四史是帝王将相的家谱,就因为史官单一地从帝王的视点出发,忽略了更广大的人群,尤其忽略了他们的精神状况。我们的英雄史诗其实也在重复在史碑对人们的精神状况的忽略,私人性、精神性内容的对于我们认识历史与世界的补充其实是很重要的。任何的惟制度文物和公共事件构成的历史肯定是残缺不全的,不真实的。所以许多的英雄式的历史人物的前台与后园其实是并重的。甚至后园会有更多历史与事件的真实!从鲁迅故居那个“栽花一年,看花十日”的三味书屋的后园,到已成了历史云烟的人生舞台不幸的后园,我看到了一种铁骨铮铮的必然。有如后园的那枣,直刺刺地要刺破夜空,划亮时代。安逸与幸福固然让我们分享时代的前台荣光,浸淫其间又让我们在靡声中软化,是站立还是萎靡?思想者不能放弃选择!

  ⑧这是我从鲁迅故里徜徉出来的一个闪念,现在的孩子很少有自主的选择,他们的父母只为他们选择了课堂而不是后园;长大的我们,则更多的选择物质和名利的前庭,所以我们缺少锐利与伟岸!鲁迅故里粉墙青瓦的老街依旧人流熙攘,滑稽的孔乙己塑像不知道是为了纪念孔乙己还是纪念鲁迅,我在觉得他的传神之外,总觉出他还夹杂在我们人群中眨眼。虽然不复见祥林嫂那苦样,阿Q也只在影视书画上作戏谑的解读,可那满街的臭豆腐昭示着一种不散的偏爱。想说什么呢?鲁迅作品人物的后代还有我们!

(选自2010年《散文选刊》第8期,有删改)

(1)

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

本文思路清晰,过渡自然,朴实无华却不失生动的语言和深刻的主旨搭配很好,给人言近旨远,文质皆修的感觉。

B.

开篇介绍了百草园的概况和童年的鲁迅在百草园中的快乐生活与后文写成年鲁迅的生活际遇形成了鲜明对比。

C.

文章第⑥段中写到鲁迅先生遭遇的种种不尽人意的人生境况,表现了鲁迅的抗争精神,但也抹上了一层明知其不可为而偏为之的悲剧色彩。

D.

文章最后一段笔锋一转谈及现代社会人们追名逐利、精神缺失的现实,在对比中凸显本文主旨,更有现实针对性,表现了作者对“思想和人生的后园”的呼唤。

(2)

从全文看,“鲁迅的后园”指什么?请加以归纳。

(3)

作者在第⑦自然段中说“所以许多的英雄式的历史人物的前台与后园其实是并重的”,请联系上下文,分析作者这样说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1题

山中避雨

丰子恺

前天同了两孩到西湖山中游玩,天忽下雨。我们仓皇奔走,看见前方有一小庙,庙门口有三家村,其中一家是开小茶店而带卖香烟的,我们趋之如归。茶店虽小,茶也要一角钱一壶。但在这时侯,即使两角钱一壶,我们也不嫌贵了。

 茶越冲越淡,雨越落越大。最初因游山遇雨,觉得扫兴;这时侯山中阴雨的一种寂寥而深沉的趣味牵引了我的感兴,反觉得比晴天游山趣味更好。所谓“山色空蒙雨亦奇”,我于此体会了这种境界的好处,然而两个女孩子不解这种趣味,她们坐在这小茶店里躲雨,只是怨天尤人,苦闷万状。我无法把我所体验的境界为她们说明,也不愿使她们“大人化”而体验我所感的趣味。

 茶博士坐在门口拉胡琴,除雨声外,这是我们当时所闻的唯一的声音,拉的的《梅花三弄》,虽然声音摸得不大正确,拍子还拉得不错。这好像是因为顾客稀少,他坐在门口拉这曲胡琴来代替收音朵作广告的。可惜他拉了一会就罢,使我们所闻的只是嘈杂而冗长的雨声,为了安慰两个女孩子,我就去向茶博士借来胡琴。“你的胡琴借我弄弄好不好?”他很客气地把胡琴递给我。

 我借了胡琴回茶店,两个女孩子很欢喜。“你会拉的?你会拉的?”我就拉给她们听。手法虽生,音阶还摸得准。因为我小时侯曾经请我家邻近的柴主人阿庆教过《梅花三弄》,又请对面弄内一个裁缝司务大汉教过胡琴上的工尺。阿庆功的教法很特别,他只是拉《梅花三弄》给你听,却不教你工尺的曲谱。他拉得很熟,但他不知工尺。我对他的拉奏望洋兴叹,始终学他不来。后来知道大汉识字,就请教他。他把小工调、正工调的音阶置写了一张纸给我,我的胡琴拉奏由此入门。现在所以能够摸出夏天确的音阶者,一半由于以前略有摸小提琴的经验,一半仍是根基于大汉的教授的。在山中的小茶店里的雨窗下,我用胡琴从容地(因为快了要拉错)拉了种种西洋小曲。两女孩子和着歌唱,她像是西湖上卖唱的,引得三家村里的人都来看。一个女孩唱着《渔光曲》,要我用胡琴去和她。我和着她拉,三家村里的青年们也齐唱起来,一时把这苦雨荒山闹得十分温暖。我曾经吃过七八年音乐教师饭,曾经用钢琴伴奏过混声四部合唱,曾经弹过贝多芬的奏鸣曲。但是有生以来,没有尝过今日般的音乐的趣味。

 两部空黄包车拉过,被我们雇定了。我付了茶钱,还了胡琴,辞别三家村的青年们,坐上车子。油布遮盖我面前,看不见雨景。我回味刚才的经验,觉得胡琴这种乐器很有意思。钢琴笨重如棺材,小提琴要数十百元一具,制造精,世间有几人能够享用呢?胡琴只要两三角钱一把,虽然音域没有小提琴优美,装配得法,其发音也还可听。这种乐器在我国民间很流行,剃头店里有之,裁缝店里之,江北船上有之,三家村里有之。倘能多造几个简易而高尚的胡琴曲,使像《渔光曲》一般流行于民间,其艺术陶冶的效果,恐比学校的音乐课广大得多呢。我离去三家村时,村里的青年们都送我上车,表示惜别,我也觉得有些儿依依。若没有胡琴的因缘,三家村里的青年对于我这路人有何惜别之情,而我又有何依依于这些萍水相逢的人呢?古语云:“乐以教和。”我做了七八年音乐教师没有实证这这句话,不料这天在这荒村中实证了。

17、游山遇雨使作者感到了别样的趣味,联系全文看 “这种趣味”指的是什么?(4分)

18、文章最后说“古语云:乐以教和。我做了七八年音乐教师没有实证这这句话,不料这天在这荒村中实证了。”如何理解这句话?(4分)

 

19、第4段中写“三家村里的青年们也齐唱起来,一时把这苦雨荒山闹得十分温暖”,分析一下“闹”字的表达效果?(4分)

 

20、文似看山不喜平,本文的情感也是经历了一波三折,请你试作概括。(5分)

 

21.从下列题目中任选一个,写220字左右的文章赏析。(14分)

(1)水到渠成的意蕴抒发

(2)行动流水的语言风格

(3)对比手法的恰当运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扬州市2006~200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试题、高一语文 题型:048

阅读课内文言文,完成下题。

烛之武退秦师

  九月甲午,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1)

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

于楚也(从属二主)

B.

行李之往来(外交使节)

C.

夫人之力不及此(如果,假设)

D.

因人之力而之(损害)

(2)

下列各组加粗字,用法、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

A.

夫晋,何厌

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B.

用亡郑以陪邻

不阙秦,将取之

C.

还也

又欲肆西封

D.

人之力而敝之

请以剑舞,击沛公于坐

(3)

对文章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本文叙事完备,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和尾声,叙述中多用伏笔,暗含意味。如“晋军函陵,秦军汜南”,表面交代晋军、秦军分驻两地,实际上为下文烛之武分化秦晋提供可能,为瓦解秦晋联盟埋下伏笔。

B.

本文篇幅虽然短小,但张弛有度,波澜起伏。如第二段先写佚之狐荐贤,语气非常肯定,让人看到解围的希望;再写烛之武的拒绝和牢骚,为解围又蒙上阴影;然而郑伯的自责与劝告,又最终打动了烛之武,情节发展一波三折,堪称“尺水兴波”。

C.

本文集中表现出《左传》善于“记言”的特点,烛之武的一段说辞,由郑国必亡入手,以退为进;进而分析亡郑于秦有害,于晋有益;然后指出晋国亡郑以后,必然进犯秦国;最后点出晋国过河拆桥的不光彩历史,不卑不亢,步步深入,显示出高超的外交才能。

D.

本文除了成功刻画了烛之武这一主要人物,一些次要人物也写得极有光彩,如写晋文公,在盟友变故友的情况下,晋侯并没有盲目冲动,而表现出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判断,寥寥几句,就把一个具有广阔胸怀和深远谋略的政治家的形象勾画了出来。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