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句中加粗的字词古今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生注目不移,竟忘顾忌 B.语间益轻盗贼为无能也 C.乃二十左右顾影少年也 D.醉饱熟睡,莫负殷勤 |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同步题 题型:单选题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同步题 题型:单选题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高考三人行 语文 题型:048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1~6题。
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辩,而涉猎书传。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十六年,奉车都尉窦固出击匈奴,以超为假司马,将兵别击伊吾,战于蒲类海,多斩首虏而还。固以为能,遣与从事郭恂俱使西城。十八年,帝崩。焉耆以中国大丧,遂攻没都护陈睦。超孤立无援,而龟兹、姑墨数发兵攻疏勒。超守檠橐城,与忠为首尾,士吏单少,拒守岁余。肃宗初即位,以陈睦新没,恐超单危,不能自立,下诏征超。超发还,疏勒举国忧恐,其都尉黎佮弇曰:“汉使弃我,我必复为龟兹所灭耳。诚不忍见汉使去。”因以刀自刭。超还至于阗,王侯以下皆号泣曰:“依汉使如父母,诚不可去。”互抱超马脚,不得行。超恐于阗终不听其东,又欲遂本志,乃更还疏勒。疏勒两城自超去后,复降龟兹,而与尉头山连兵。超捕斩反者,击破尉头,杀六百余人,疏勒复安……龟兹等国各退散。自是威震西域。
【注释】
①焉耆(q0)、龟兹(qi& c0)、姑墨、疏勒、于阗(ti2n)、尉头:皆为西域国名。
②槃橐:p2n tu$。
③弇:y3n。
1.下列加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兄固被召诣校书郎 诣:到,赴任。
B.常为官佣书以供养 书:抄书,抄写。
C.又欲遂本志 遂:实现。
D.超捕斩反者 反:通“返”,逃返。
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
A.两个“复”意思不同,两个“余”意思相同。
B.两个“复”意思相同,两个“余”意思不同。
C.两个“复”意思相同,两个“余”意思相同。
D.两个“复”意思不同,两个“余”意思不同。
3.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古今意义不一致的一项是
[ ]
A.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
B.有口辩,而涉猎书传;
C.常为官佣书以供养
D.疏勒举国忧恐
4.对原文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因为家贫,久劳苦,超不堪忍受,想追求富贵,所以“投笔”。
B.都尉黎弇不忍心看班超离开,于是自杀身亡。
C.于阗百姓依从汉使像小孩依从父母一样听话。
D.班超根据实际情况,又为了实现自己最初的壮志,最终返回疏勒,平定了叛乱。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班固与班超是兄弟。
B.班固和班超的父亲是班彪。
C.班固的《汉书》是我国纪传体史书中的第一部断代史。
D.《汉书》在描写人物方面继承了《史记》的手法,在思想倾向上比《史记》更进步。
6.翻译下面一段话。
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江苏省江阴市一中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题型:048
|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 题型:01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陈留董祀妻者,同郡蔡邕之女也,名琰,字暴文姬。博学有才辩,又妙于音律。适河东卫仲道。夫亡无子,归宁于家。兴平中,天下丧乱,文姬为胡骑所获,没于南匈奴左贤王,在胡中十二年,生二子。曹操素与邕善,痛其无嗣,乃遣使者以金璧赎之,而重嫁于祀。
祀为屯田都尉,犯法当死,文姬诣曹操请之。时公卿名士及远方使驿坐者满堂,操谓宾客曰:“蔡伯喈女在外,今为诸君见之。”及文姬进,蓬首徒行,叩头请罪,音词清辩,旨甚酸哀,众皆为改容。操曰:“诚实相矜,然文状已去,奈何?”文姬曰:“明公厩马万匹,虎士成林,何惜疾足一骑,而不济垂死之命乎!”操感其言,及追原祀罪。时且寒,赐以头巾履袜。操因问曰:“闻夫人家先多坟籍,犹能忆识之不?”文姬曰:“昔亡父赐书四千许卷,流离涂炭,罔有存者,今所诵忆,裁四百余篇耳。”操曰:“今当使十吏就夫人写之。”文姬曰:“妾闻男女之别,礼不亲授。乞给纸笔,真草唯命。”于是缮书送之,文无遗误。后感伤乱离,追怀悲愤,作诗二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2)对下列句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归宁于家
归宁:女子回到娘家。
B.众皆为改容
改容:受感动而变脸色。
C.夫人家先多坟籍
坟籍:古书典籍。
D.流离涂炭
涂炭:遭受火灾。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夫亡无子,归宁于家//博学有才辩,又妙于音律
B.文姬为胡骑所获//众皆为改容
C.乃遣使者以金璧赎之//时且寒,赐以头巾履袜
D.文姬诣曹操请之//妾闻男女之别,礼不亲授
(4)以下句子编为四组,都能表现蔡文姬识见才具的一组是
[ ]
①博学有才辩,又妙于音律
②遣使者以金璧赎之,而重嫁于祀
③(祀)犯法当死,文姬诣曹操请之
④音词清辩,旨甚酸哀,众皆为改容
⑤闻夫人家先多坟籍
⑥亡父赐书四千许卷,流离涂炭,罔有存者
⑦今所诵忆,裁四百余篇耳
⑧乞给纸笔,真草唯命
(5)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蔡文姬虽出身名门,可一生命运甚为坎坷。她先后嫁了三个丈夫,其中第二次婚姻是被迫嫁给南匈奴的左贤王,并为他生了两个孩子。
B.东汉末,蔡文姬曾在北地流亡十多年,后来,因曹操和其父是老朋友,又十分赏识文姬的超群才具,于是用金璧把她赎回,文姬始得归汉。
C.董祀犯法,是蔡文姬有胆有识,当着众多公卿名士和远方使者的面极力辩白,才洗刷了董祀的冤屈,使他得免一死。
D.蔡文姬有超人的记忆力,能背诵四百余篇古诗文,经曹操派人协助抄写,这些古诗文都被记录保存了下来。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语文教研室 题型:01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陈留董祀妻者,同郡蔡邕之女也,名琰,字暴文姬。博学有才辩,又妙于音律。适河东卫仲道。夫亡无子,归宁于家。兴平中,天下丧乱,文姬为胡骑所获,没于南匈奴左贤王,在胡中十二年,生二子。曹操素与邕善,痛其无嗣,乃遣使者以金璧赎之,而重嫁于祀。
祀为屯田都尉,犯法当死,文姬诣曹操请之。时公卿名士及远方使驿坐者满堂,操谓宾客曰:“蔡伯喈女在外,今为诸君见之。”及文姬进,蓬首徒行,叩头请罪,音词清辩,旨甚酸哀,众皆为改容。操曰:“诚实相矜,然文状已去,奈何?”文姬曰:“明公厩马万匹,虎士成林,何惜疾足一骑,而不济垂死之命乎!”操感其言,及追原祀罪。时且寒,赐以头巾履袜。操因问曰:“闻夫人家先多坟籍,犹能忆识之不?”文姬曰:“昔亡父赐书四千许卷,流离涂炭,罔有存者,今所诵忆,裁四百余篇耳。”操曰:“今当使十吏就夫人写之。”文姬曰:“妾闻男女之别,礼不亲授。乞给纸笔,真草唯命。”于是缮书送之,文无遗误。后感伤乱离,追怀悲愤,作诗二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2)对下列句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归宁于家
归宁:女子回到娘家。
B.众皆为改容
改容:受感动而变脸色。
C.夫人家先多坟籍
坟籍:古书典籍。
D.流离涂炭
涂炭:遭受火灾。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夫亡无子,归宁于家//博学有才辩,又妙于音律
B.文姬为胡骑所获//众皆为改容
C.乃遣使者以金璧赎之//时且寒,赐以头巾履袜
D.文姬诣曹操请之//妾闻男女之别,礼不亲授
(4)以下句子编为四组,都能表现蔡文姬识见才具的一组是
[ ]
①博学有才辩,又妙于音律
②遣使者以金璧赎之,而重嫁于祀
③(祀)犯法当死,文姬诣曹操请之
④音词清辩,旨甚酸哀,众皆为改容
⑤闻夫人家先多坟籍
⑥亡父赐书四千许卷,流离涂炭,罔有存者
⑦今所诵忆,裁四百余篇耳
⑧乞给纸笔,真草唯命
(5)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蔡文姬虽出身名门,可一生命运甚为坎坷。她先后嫁了三个丈夫,其中第二次婚姻是被迫嫁给南匈奴的左贤王,并为他生了两个孩子。
B.东汉末,蔡文姬曾在北地流亡十多年,后来,因曹操和其父是老朋友,又十分赏识文姬的超群才具,于是用金璧把她赎回,文姬始得归汉。
C.董祀犯法,是蔡文姬有胆有识,当着众多公卿名士和远方使者的面极力辩白,才洗刷了董祀的冤屈,使他得免一死。
D.蔡文姬有超人的记忆力,能背诵四百余篇古诗文,经曹操派人协助抄写,这些古诗文都被记录保存了下来。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 题型:01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未,以名其书;汉魏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秋,以名其予: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
余至扶风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歧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作于野,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多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而乐于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邪?
(节选自苏轼《喜雨亭记》)
(1)对下列句中加粗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2)比较下面各句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 ]
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B.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C.①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
D.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不同。
(3)对下面四个句子中“雨”的用法和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A.①②词性相同,意义相同;③④词性相同,意义相同。
B.①②词性相同,意义不同;③④词性相同,意义相同。
C.①②词性不同,意义不同;③④词性相同,意义不同。
D.①②词性不同,意义相同;③④词性不同,意义不同。
(4)“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 ]
A.今天干旱才开始,就给这里的老百姓送来了及时雨。
B.今天没有抛弃这里的老百姓,刚刚开始干旱就送来了及时雨。
C.现在上天在刚刚开始干旱时,就给这里的老百姓送来了及时雨。
D.现在上天不抛弃这里的老百姓,在干旱一开始时就以雨赐之。
(5)“无麦无禾,岁且荐饥”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 ]
A.不种麦子,不种谷子,年岁将要发生灾荒。
B.不种麦子,不种豆子,年岁将要发生灾荒。
C.收不到麦子,收不到谷子,年岁将要连续饥荒。
D.收不到麦子,收不到豆子,年岁将要连续饥荒。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语文教研室 题型:01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未,以名其书;汉魏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秋,以名其予: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
余至扶风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歧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作于野,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多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而乐于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邪?
(节选自苏轼《喜雨亭记》)
(1)对下列句中加粗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2)比较下面各句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 ]
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B.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C.①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
D.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不同。
(3)对下面四个句子中“雨”的用法和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A.①②词性相同,意义相同;③④词性相同,意义相同。
B.①②词性相同,意义不同;③④词性相同,意义相同。
C.①②词性不同,意义不同;③④词性相同,意义不同。
D.①②词性不同,意义相同;③④词性不同,意义不同。
(4)“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 ]
A.今天干旱才开始,就给这里的老百姓送来了及时雨。
B.今天没有抛弃这里的老百姓,刚刚开始干旱就送来了及时雨。
C.现在上天在刚刚开始干旱时,就给这里的老百姓送来了及时雨。
D.现在上天不抛弃这里的老百姓,在干旱一开始时就以雨赐之。
(5)“无麦无禾,岁且荐饥”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 ]
A.不种麦子,不种谷子,年岁将要发生灾荒。
B.不种麦子,不种豆子,年岁将要发生灾荒。
C.收不到麦子,收不到谷子,年岁将要连续饥荒。
D.收不到麦子,收不到豆子,年岁将要连续饥荒。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