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对句中加粗词解释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余稍为修葺——逐渐 ②稍稍宾客其父——一会儿 ③比去,以手阖门——及,等到 ④断其喉,尽其肉,乃去——前往 ⑤江表英豪咸归附之——归属,投奔 ⑥后五年,吾妻来归——回家 A.①③正确 B.③⑤正确 C.④⑤正确 D.③⑥正确 |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同步题 题型:单选题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2007高考语文模拟卷10 题型:048
|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云南省蒙自高级中学2010-201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题型:048
|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同步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黄冈新内参·高考(专题)模拟测试卷·语文 题型:04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太宗新即位,励精政道。数引征入卧内,访以得失。征雅有经国之才,性又抗直,无所屈挠。太宗与之言,未尝不欣然纳受。征亦喜逢知己之主,思竭其用,知无不言。太宗尝劳之曰:“卿所陈谏,前后二百余事,非卿至诚奉国,何能若是?”期年,迁尚书左丞。或有言征阿党亲戚者,帝使御史大夫温彦博案验无状。彦埔奏曰:“征为人臣,虽存形迹,不能远避嫌疑,遂招此谤,虽情在无私,亦有可责。”命令彦博让征,且曰:“自今后不得不存形迹。”他日,征入奏曰:“臣闻君臣协契,义同一体。不存公道,唯事形迹,若君臣上下,同遵此路,则邦之兴丧,或未可知。”帝矍然改容曰:“吾已悔之。”征再拜曰:“愿陛下使臣为良臣,勿使臣为忠臣。”帝曰:“忠、良有异乎?”征曰:“良臣,稷、契、咎陶是也。忠臣,龙逢、比干是也。良臣使身获美名,君受显号,子孙传世,福禄无疆。忠臣身受诛夷,君陷大恶,家国并丧,空有其名。以此而言,相去远矣。”帝深纳其言,赐绢五百匹。
(选自《旧唐书·魏征传》)
[注释]
①阿党:偏私、偏袒。
②稷、契、咎陶:都是舜帝的臣子。
1.下列各句加粗实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数引征入卧内,访以得失 访:询问。
B.征雅有经国之才 雅:很,甚。
C.帝令彦博让征 让:道歉。
D.帝矍然改容曰 矍:惊恐,吃惊。
2.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虚词分别编为两组,对其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访以得失
②以此而言
③或有言征阿党亲戚者
④则邦之兴丧,或未可知。
[ ]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3.下列句子全都反映魏征抗直、无所屈挠的一组是
①太宗与之言,未尝不欣然纳受
②非卿至诚奉国,何能若是
③臣闻君臣协契,义同一体
④若君臣上下,同遵此路,则邦之兴丧,或未可知
⑤愿陛下使臣为良臣,勿使臣为忠臣
⑥征为人臣,虽存形迹,不能远避嫌疑,遂招此谤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④⑤⑥
4.对这段文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A.唐太宗初即位时,励精图治,多次领魏征进卧室,询问施政得失。
B.有人传言魏征偏袒自己的亲戚,皇帝派御史温彦博去调查,发现传言不实。
C.魏征入朝奏说,君与臣和庇默契,二者道义上如同一个整体。哪有弃公道于不顾,只追求个人行为影响的。唐太宗听后大怒,后又悔悟。
D.魏征认为,要让臣子做良臣,不要让臣子做忠臣,忠和良相差太远了。
5.对魏征最后一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魏征深知,忠臣良臣不同的命运、结果,认为做良臣要比做忠臣好得多。
B.首先要肯定的是,忠臣和良臣都是做人臣必须要做到的。
C.魏征认为做良臣要比做忠臣好,因为做忠臣就会被杀头。
D.太宗对魏征的话很信服,认为他讲得很有道理。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语文教研室 题型:048
张俭字元节,山阳高平人,赵王张耳之后也。父成,江夏太守。俭初举茂才,以刺史非其人,谢病不起。
延熹八年,太守翟超请为东部督邮。时中常侍侯览家在防东,残暴百姓,所为不轨。俭举劾览及其母罪恶,请诛之。览遏绝章表,并不得通,由是结仇。乡人朱并,素性佞邪,为俭所弃。并怀怨恚,遂上书俭与同郡二十四人为党,于是刊章①讨捕。俭得亡命,困迫遁走,望门投止,莫不重其名行,破家相容。后流转东莱,止李笃家。外黄令毛钦操兵到门,笃引钦谓曰:“张俭知名天下,而亡非其罪。纵俭可得,宁忍执之乎?”钦因起抚笃曰:“蘧伯玉②耻独为君子,足下如何自专仁义?”笃曰:“笃虽好义,明廷③今日载其半矣。”钦叹息而去。笃因缘送俭出塞,以故得免。其所经历,伏重诛者以十数,宗亲并皆殄灭,郡县为之残破。
中平元年,党事解,乃还乡里。大将军、王公并辟,又举敦朴,公车特征,起家拜少府,皆不就。献帝初,百姓饥荒,而俭资计差温,乃倾竭财产,与邑里共之,赖其存者以百数。
建安初,征为卫尉,不得已而起。俭见曹氏世德已萌,乃阖门悬车,不豫政事。岁余,卒于许下,年八十四。
(《后汉书·党锢列传》)
注:①刊章:诏令上删除告密人的名字。②蘧伯玉:春秋时卫国的大夫,很讲义气。
③明廷:汉代对县令的敬称。
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览遏绝章表 绝:截留。
B.笃因缘送俭出塞 缘:缘分。
C.大将军、三公并辟 并辟:同时征召。
D.而俭资计差温 差:稍微。
2.比较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思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所为不轨 ②为俭所弃 ③明廷今日载其半矣 ④莫不重其名行
A.③④意思、用法都不同,①②意思、用法都不同。
B.③④意思、用法都不同,①②意思不同,用法相同。
C.③④意思不同,用法相同,①②意思、用法都不同。
D.③④意思、用法都相同,①②意思、用法都相同。
3.以下句子分别编成四组,全部表现张俭“望门投止”,能得民救助的原因的一组是( )
①以刺史非其人,谢病不起。②览遏绝章表,并不得通,由是结仇。 ③乡人朱并,素性佞邪,为俭所弃。④俭举劾览及其母罪恶,请诛之。⑤乃倾竭财产,与邑里共之。⑥宗亲并皆殄灭。
A.①③⑤ B.②⑤⑥ C.②④⑥ D.①③④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俭为人刚正不阿,且淡泊功名,见刺史不称职,就称病不做秀才,对大宦官侯览及其母亲的罪恶,也敢冒死弹劾。
B.毛钦也很敬重张俭,但他有命在身而不便直说,所以用蘧伯玉的耻于独为君子的德义来暗示李笃,自己也具仁义之德。
C.张俭晚年颇受器重,但他对政事已经感到厌倦,官府多次征召,他都不肯就任。因为家中比较富裕,灾荒时能倾尽财产,济助百姓。
D.建安初年,张俭被征召为卫尉,他内心并不愿出任,只是迫不得已才去上任的。后来他发现曹操已有取代汉室的野心,于是就退隐了,从此没再参预过政事。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乌丹二中2006-2007高中三年级补班摸底试卷(4)、语文 题型:048
|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全优设计必修四语文人教版 人教版 题型:048
|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