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语文 > 题目详情
“一”字在汉语中有多种义项。下列成语中的“一”都表示“同一”意思的一项是

A.一览无遗 首屈一指
B.沆瀣一气 千篇一律
C.一蹴而就 莫衷一是
D.昙花一现 南柯一梦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北京会考题 题型:单选题

“一”字在汉语中有多种义项。下列成语中的“一”都表示“同一”意思的一项是
[     ]
A.一览无遗 首屈一指
B.沆瀣一气 千篇一律
C.一蹴而就 莫衷一是
D.昙花一现 南柯一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志鸿系列训练必修一语文粤教版 粤教版 题型:013

下列加粗的成语运用无误的一项是(  )

[  ]

A.当年他独闯上海,身无长物,是凭借着过人的毅力与吃苦精神创下这份家业的。

B.汉语有些字的构词能力强,认识了常用字便认识了许多词,其中许多词可以望文生义,易学易记,而英语则没有这一优势。

C.在大城市的高校里做助教,干得好好的,却偏要回到偏僻的小乡村做孩子王,大家都觉得他不可理喻

D.当看台上的观众和女足队员一同唱起国歌的时候,那种强烈的爱国激情使我感同身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 题型:

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2006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的如期发布表明,中国农民离过上“种粮不纳税,上学不交费,看病不太贵”的生活不远了,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任重道远

B、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会徽图案形似汉字“世”,又与数字“2010”巧妙组合,两者交相辉映,表达了中国人民举办多元文化相融合的博览盛会的强烈愿望。

C、现在还有很多司机不吸取血的教训,仍然酒后驾车,对这种铤而走险的行为,公安交通部门还应加大处罚力度。

D、狗年春节晚会上赵本山的小品《说事》逗得观众捧腹大笑,在这笑声中人们心中的所有烦恼、忧愁都付诸东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2014届广西韶关市度高二第二学期期末教学目标检测语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项羽已杀卿子冠军,威震楚国,名闻诸侯。乃遣当阳君、蒲将军将卒二万渡河,救巨鹿。战少利,陈余复请兵。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涉间不降楚,自烧杀。当是时,楚兵冠诸侯。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忼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1.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

A.与秦军遇                  遇:遭遇

B.时不利兮骓不逝            逝:流逝

C.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    壁:营垒

D.诸侯皆属焉                属:归属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词义和用法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

A.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    由:介词,从

B.项王乃大惊                乃:副词,表示承接,于是,就

C.项王则夜起                则:连词,不译

D.以示士卒必死              以:连词,承接关系,来

3.下列句子中句式特点不同的一项是(3分)(    )

 A.威震楚国,名闻诸侯        B.涉间不降楚

C.楚兵冠诸侯                D.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

4.下列对文段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    )

A.巨鹿之战这段文字在叙述的句式、节奏方面采用了句式短小、铿锵有力的短句作排比(整句)。虽然着墨不多,但非常有气势,酣畅淋漓地表现了大将风范与气概。

B.项羽《垓下歌》表现的是项羽面临绝境之时,地厚天高,却托身无所,一腔愤怒,万种低回,是一种英雄无用武之地之哭。

C.三个“无不”、两个“莫敢”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通过众人的胆怯畏惧,侧面烘托了项羽神通过人、一往无前的英雄形象。这是项羽功业的巅峰,展现了他的将帅神威。

D.项羽在垓下构筑营垒驻军,夜间,听见汉军的四周都唱起来了楚歌,他大惊,以为楚地都被汉军占领了。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3分)

                                                                                    

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3分)

                                                                                                                                                                                    

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 题型: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项羽已杀卿子冠军,威震楚国,名闻诸侯。乃遣当阳君、蒲将军将卒二万渡河,救巨鹿。战少利,陈余复请兵。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涉间不降楚,自烧杀。当是时,楚兵冠诸侯。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忼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

A.与秦军遇遇:遭遇
B.时不利兮骓不逝逝:流逝
C.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壁:营垒
D.诸侯皆属焉属:归属
【小题2】下列句中加点词词义和用法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
A.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由:介词,从
B.项王乃大惊乃:副词,表示承接,于是,就
C.项王则夜起则:连词,不译
D.以示士卒必死以:连词,承接关系,来
【小题3】下列句子中句式特点不同的一项是(3分)(   )
A.威震楚国,名闻诸侯 B.涉间不降楚
C.楚兵冠诸侯 D.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
【小题4】下列对文段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   )
A.巨鹿之战这段文字在叙述的句式、节奏方面采用了句式短小、铿锵有力的短句作排比(整句)。虽然着墨不多,但非常有气势,酣畅淋漓地表现了大将风范与气概。
B.项羽《垓下歌》表现的是项羽面临绝境之时,地厚天高,却托身无所,一腔愤怒,万种低回,是一种英雄无用武之地之哭。
C.三个“无不”、两个“莫敢”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通过众人的胆怯畏惧,侧面烘托了项羽神通过人、一往无前的英雄形象。这是项羽功业的巅峰,展现了他的将帅神威。
D.项羽在垓下构筑营垒驻军,夜间,听见汉军的四周都唱起来了楚歌,他大惊,以为楚地都被汉军占领了。
【小题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3分)
                                                                                    
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3分)
                                                                                                                                                                                 
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1——5题。

温甫六弟左右:五月廿九、六月初一、连接弟三月初一、四月廿五、五月初一三次所发之信,并四书文二首,笔力实实可爱!信中有云:“于兄弟则直达其隐,父子祖孙间不得不曲致其情。”此数语有大道理,余之行事,每自以为至诚可质天地,何妨直情径行。咋接四弟信,始知家人天亲之地,亦有时须委曲以行之者。吾过矣!吾过矣!

香海为人最好,吾虽未与久居,而相知颇深,尔以兄事之可也。丁秩臣、王衡臣两君,吾皆未见,大约可为尔之师,或师之,或友之,在弟自为审择。若果威仪可则,淳实宏通,师之可也。若仅博雅能文,友之可也。或师或友,皆宜常存敬畏之心,不宜视为等夷,渐至慢亵,则不复能受其益矣。

尔三月之信,所定功课太多,多则必不能专,万万不可。后信言已向陈季牧借《史记》,此不可不看之书。尔既看《史记》,则断不可看他书。功课无一定呆法,但须专耳。余从前教诸弟,常限以功课,近觉限人以课程,往往强人以所难,苟其不愿,虽日日遵照限程,亦复无益。故近来教弟,但有一“专”字耳。专字之外,又有数语教弟,兹待将冷金笺写出,弟可贴之座右,时时省览,并抄一付寄家中三弟。

香海言时文须学《东莱博议》,甚是。弟先须用笔圈点一遍,然后自选几篇读熟。即不读亦可。无论何书,总须从首至尾,通看一遍,不然,乱翻几页,摘抄几篇,而此书之大局精处,茫然不知也。学诗从《中州集》入亦好。然吾意读总集不如读专集。此事人人意见各殊,嗜好不同。吾之嗜好,于五古则喜读《文选》,于七古则喜读昌黎集,于五律则喜读杜集,七律亦最喜杜诗,而苦不能步趋,故兼读元遗山集。

吾作诗最短于七律,他体皆有心得。惜京都无人可与畅语者。尔要学诗,先须看一家集,不要东翻西阅,先须学一体,不可各体同学,盖明一体则皆明也。凌笛舟最善为律诗:若在省:尔可就之求教。习字临《千字文》亦可,但须有恒。每日临帖一百字,万万无间断,则数年必成书家矣。陈季牧最喜谈字,且深思善悟。吾见其寄岱云信,实能知写字之法,可爱可畏!尔可从之切磋,此等好学之友,愈多愈好。 (节选自《曾国藩家书》)

1、对下列文言句子中加线的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自以为至诚可质天地,何妨直情径行      每:每次

B.不宜视为等夷,渐至慢亵,则不复能受其益矣   慢亵:傲慢、无礼

c.若果威仪可,淳实宏通,师之可也        则:效法

D.吾作诗最于七律,他体皆有心得。        短:不喜欢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近来觉限人课程         ②不赂者赂者丧

B.①睹京都无人可与畅语。      ②人马烧溺死甚众

C.①五古则喜读《文选》       ②臣诚恐见欺王而负赵

D.①若果威仪可则,淳实宏通,师可也 ②臣壮也,犹不如人

3、下列句子分为四组,全部表现本文作者“读书”观点的一组是(  )

①并四书文二首,笔力实实可爱

②故近来教弟,但有一专字耳

③若仅博雅能文,友之可也

④所定功课太多,多则必不能专,万万不可

⑤习字临《千字文》亦可,但须有恒

⑥然吾意读总集,不如读专集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④⑤  D.②③⑥

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香海、丁秩臣、王衡臣都是优秀的人才,叫弟弟要拜他们为师,不要对他们等闲视之。如果怠慢亵渎了人家,那便不能受到教益。

B.作者认为《史记》是一本不可不熟读的书。读《史记》时,其他书就暂时不要读了。

C.作者对自己过去教育弟弟的方式进行了反省,认为强人所难的教育方式,是没有什么益处的。

D.虽然作者喜欢杜甫的七律诗,但自己却不擅长七律的写作,其他体裁却还自认有心得。因此对弟弟要学诗,他提议专攻一种体裁,学好某一体裁,其他的就都明白了。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大约可为尔之师,或师之,或友之,在尔自为审择。

译文:

(2)凌笛舟最善为律诗,若在省,尔可就之求教。

译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云南省昆明三中、滇池中学2009-201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 题型: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以下4题。(6分 每小题2分)

    杜甫,字子美,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曾祖依艺,位终巩令。祖审言,位终膳部员外郎,自有传。父闲,终奉天令。

    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天宝末,献《三大礼赋》。玄宗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十五载,禄山陷京师,肃宗征兵灵武。甫自京师宵遁赴河西,谒肃宗于彭原郡,拜右拾遗。房琯布衣时与甫善,时琯为宰相,请自帅师讨贼,帝许之。其年十月,琯兵败于陈涛斜。明年春,琯罢相。甫上疏言琯有才,不宜罢免。肃宗怒,贬琯为刺史,出甫为华州司功参军。时关畿乱离,谷食踊贵,甫寓居成州同谷县,自负薪采梠,儿女饿殍者数人。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

    上元二年冬,黄门侍郎、郑国公严武镇成都,奏为节度参谋、检校尚书工部员外郎,赐绯鱼袋。武与甫世旧,待遇甚隆。甫性褊躁,无器度,恃恩放恣。尝凭醉登武之床,瞪视武曰:“严挺之乃有此儿!”武虽急暴,不以为忤。甫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结庐枕江,纵酒啸咏,与田畯野老相狎荡,无拘检。严武过之, 有时不冠,其傲诞如此。永泰元年夏,武卒,甫无所依。及郭英乂代武镇成都,英乂武人粗暴,无能刺谒,乃游东蜀依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崔宁杀英乂,杨子琳攻西川,蜀中大乱。甫以其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乱,乃溯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甫尝游岳庙,为暴水所阻,旬日不得食。耒阳聂令知之,自棹舟迎甫而还。永泰二年,啖牛肉白酒,一夕而卒于耒阳,时年五十九。

    子宗武,流落湖、湘而卒。元和中,宗武子嗣业,自耒阳迁甫之柩,归葬于偃师县西北首阳山之前。

(节选自《旧唐书·杜甫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玄宗奇之,召试文章            奇:奇特

    B.甫自京师宵遁赴河西            宵:在夜里

    C.严武过之,有时不冠            过:拜访

    D.自棹舟迎甫而还                棹:用桨划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

    A.玄宗奇之             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B.儿女饿殍者数人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C.乃溯沿湘流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D.时琯为宰相            拜相如为上大夫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杜甫出生于官宦之家,虽然没有考中进士,但因为文章写得好,仍然在天宝末年受到皇上的赏识。

    B.杜甫因为自幼同房琯就有深交,所以在房琯讨伐叛军,兵败郑国公严武被免去宰相职务时,极力上疏救助,终因此招祸,也被免职。

    C.严武和杜甫是世交,所以严武对待杜甫很优厚,在很多时候也能原谅杜甫的放肆行为。

    D.由于郭英乂对待杜甫不好,高适也已经死去,杜甫只好携家出川,生活颠沛流离,最后死在耒阳。

 

 

 

 

 

4.把文言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宗武子嗣业,自耒阳迁甫之柩,归葬于偃师县西北首阳山之前。

 

    ⑵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云南省昆明三中、滇池中学2009-201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题型:048

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下题。

  杜甫,字子美,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曾祖依艺,位终巩令。祖审言,位终膳部员外郎,自有传。父闲,终奉天令。

  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天宝末,献《三大礼赋》。玄宗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十五载,禄山陷京师,肃宗征兵灵武。甫自京师宵遁赴河西,谒肃宗于彭原郡,拜右拾遗。房琯布衣时与甫善,时琯为宰相,请自帅师讨贼,帝许之。其年十月,琯兵败于陈涛斜。明年春,琯罢相。甫上疏言琯有才,不宜罢免。肃宗怒,贬琯为刺史,出甫为华州司功参军。时关畿乱离,谷食踊贵,甫寓居成州同谷县,自负薪采梠,儿女饿殍者数人。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

  上元二年冬,黄门侍郎、郑国公严武镇成都,奏为节度参谋、检校尚书工部员外郎,赐绯鱼袋。武与甫世旧,待遇甚隆。甫性褊躁,无器度,恃恩放恣。尝凭醉登武之床,瞪视武曰:“严挺之乃有此儿!”武虽急暴,不以为忤。甫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结庐枕江,纵酒啸咏,与田畯野老相狎荡,无拘检。严武过之,有时不冠,其傲诞如此。永泰元年夏,武卒,甫无所依。及郭英乂代武镇成都,英乂武人粗暴,无能刺谒,乃游东蜀依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崔宁杀英乂,杨子琳攻西川,蜀中大乱。甫以其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乱,乃溯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甫尝游岳庙,为暴水所阻,旬日不得食。耒阳聂令知之,自棹舟迎甫而还。永泰二年,啖牛肉白酒,一夕而卒于耒阳,时年五十九。

  子宗武,流落湖、湘而卒。元和中,宗武子嗣业,自耒阳迁甫之柩,归葬于偃师县西北首阳山之前。

(节选自《旧唐书·杜甫传》)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玄宗之,召试文章  奇:奇特

B.

甫自京师遁赴河西  宵:在夜里

C.

严武之,有时不冠  过:拜访

D.

舟迎甫而还    棹:用桨划

(2)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粗的词的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

A.

玄宗奇     卒相与欢,为刎颈

B.

儿女饿殍数人  今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C.

溯沿湘流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

D.

时琯宰相    拜相如上大夫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杜甫出生于官宦之家,虽然没有考中进士,但因为文章写得好,仍然在天宝末年受到皇上的赏识。

B.

杜甫因为自幼同房琯就有深交,所以在房琯讨伐叛军,兵败郑国公严武被免去宰相职务时,极力上疏救助,终因此招祸,也被免职。

C.

严武和杜甫是世交,所以严武对待杜甫很优厚,在很多时候也能原谅杜甫的放肆行为。

D.

由于郭英乂对待杜甫不好,高适也已经死去,杜甫只好携家出川,生活颠沛流离,最后死在耒阳。

(4)

把文言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宗武子嗣业,自耒阳迁甫之柩,归葬于偃师县西北首阳山之前。

(2)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1-2012学年高二3月月考语文试题 题型:048

阅读下列文言文段,完成下题。

  郭躬字仲孙,颍川阳翟人也。家世衣冠。父弘,习《小杜律》。太守寇恂弘为决曹掾,断狱至三十年,用法平。诸弘所决者,退无怨情。年九十五卒。躬少传父业,讲授徒众常数百人。后为郡吏,辟公府。永平中,奉车都尉窦固出击匈奴,骑都尉秦彭为副。彭在别屯而辄以法斩人,固奏彭专擅,请诛之。显宗引公卿朝臣平其罪科。躬以明法律,召入议。议者皆然固奏,躬独曰:于法,彭得斩之。帝曰:军征,校尉一统于督。彭既无斧钺,可得专杀人乎?躬对曰:一统于督者,谓在部曲也。今彭专军别将,有异于此。兵事呼吸,不容先督帅。且汉制棨戟即斧钺,于法不合罪。帝从躬议。又有兄弟共杀人者,而罪未有所归。帝以兄不训弟,故报兄重而减弟死。中常侍孙章宣诏,误言两报重,尚书奏章矫制,罪当腰斩。帝复召躬问之,躬对章应罚金。帝曰:章矫诏杀人,何谓罚金?躬曰:法令有故、误,章传命之谬,于事为误,误者其文则轻。帝曰:善。

  后三迁,元和三年,拜为廷尉。躬家世掌法,务在宽平,及典理官,决狱断刑,多依矜恕,乃条诸重文可从轻者四十一事奏之,事皆施行,著于令。章和元年,赦天下系囚在四月丙子以前减死罪一等,勿笞,诣金城,而文不及亡命未发觉者。躬上封事曰:圣恩所以减死罪使戍边者,重人命也。今死罪亡命无虑万人,又自赦以来,捕得甚众,而诏令不及,皆当重论。伏惟天恩莫不荡宥,死罪已下并蒙更生,而亡命捕得独不沾泽。臣以为赦前犯死罪而系在赦后者,可皆勿笞诣金城,以全人命,有益边。肃宗善之,即下诏赦焉。

(节选自《后汉书·郭陈列传》)

(1)

对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家世衣冠        衣冠:借指士大夫、官绅

B.

兵事呼吸,不容先督帅 关:关押

C.

伏惟天恩莫不荡宥    伏惟:伏在地上想

D.

今死罪亡命无虑万人   无虑:大约、大概

(2)

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

①太守寇恂弘为决曹掾

②皆以美于徐公

B.

①事皆施行,著

②以全人命,有益

C.

①显宗引公卿朝臣平其罪科

条诸重文可从轻者四十一事奏之

D.

①诸弘所决者,退无怨情

②且汉制棨戟即斧钺

(3)

下面六句话,分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郭躬掌法宽平的一组是

①于法,彭得斩之

②躬以明法律,召入议

③法令有故、误,章传命之谬,于事为误,误者其文则轻

④今彭专军别将,有异于此[来源:学。科。网]

⑤乃条诸重文可从轻者四十一事奏之,事皆施行,著于令

⑥臣以为赦前犯死罪而系在赦后者,可皆勿笞诣金城

[  ]

A.

③⑤⑥

B.

①②⑥

C.

②④⑥

D.

①④⑤

(4)

下列各项对文章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郭躬家族世代为官,父亲郭弘是当年著名的断案专家,郭躬年轻时继承父业,精通法律,后来做了郡吏,被公府征召。

B.

郭躬认为,按照法律,秦彭应该斩首,但是现今秦彭另率一支军队驻扎于别处,情况不一样。

C.

郭躬认为,犯罪有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两种,对过失犯罪的应比故意犯罪的处罚要轻。

D.

郭躬认为皇恩浩荡宽宏,在押死刑犯在大赦时都获得了新生,但大赦令还没恩及那些已经逃亡的死刑犯。

(5)

根据原文内容,翻译下列句子

①躬以明法律,召入议。

________________。

②乃条诸重文可从轻者四十一事奏之,事皆施行,著于令。

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 题型:

选出下列各项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 )

A各部门都要有全局观念,那种目无全牛而忽视整体利益的做法是不对的。

B.经过半年的艰苦拼搏,终于超额完成了任务,他不禁长松了一口气,踌躇满志,兴奋难眠,立即给厂长打了个电话。

C.中国女子柔道选手袁华在人声鼎沸的赛场上能做到充耳不闻、心静如水,而一旦发力,就令对手不寒而栗。

D.字义丰富是汉字的一大特点,掌握了常用字的字义有利于理解词语,汉语中很多词可以望文生义,望文知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