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加粗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具以沛公言报项王/今者有小人之言 B.是故百战百胜/沛公不胜杯杓 C.因击沛公于坐/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D.当是时/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同步题 题型:单选题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同步题 题型:单选题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同步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重庆市万州二中2011届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 题型:048
|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突破重点线·语文 题型:048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文后的题
褚玠褚玠字温理,九岁而孤,为叔父骠骑从事中郎随所养。早有令誉,先达多以才器许之。及长,美风仪,善占对,博学能属文,词义典实,不尚淫靡。陈天嘉中,兼通直散骑常侍聘齐,还迁中书侍郎。太建中,山阴县多豪猾,前后令皆以赃污免。陈宣宗谓中书舍人蔡景历曰:“稽阴大邑,久无良宰,卿文士之内,试思其人。”景历进玠,帝曰:“甚善,卿言与朕意同。”乃除山阴令。县人张次的、王休达等与诸猾吏贿赂通奸,全丁大户类多隐没。玠锁次的等。具状启台,宣帝手敕慰劳,并遣使助玠搜括,所出军人八百余户。时舍人曹义达为宣帝所宠,县人陈信家富,谄事义达,信父显文恃势横暴。玠乃遣使执显文,鞭之一百,于是吏人股栗。信后因义达谮玠,竟坐免官。玠在任岁余,守禄俸而已,去官之日,不堪自致,因留县境种蔬菜以自给。或以玠非百里才,玠曰:“吾委输课最,不后列城,除残去暴,奸吏局蹐。若谓其不能自润脂膏,则如来命,以为不达从政,吾未服也。”时人以为信然。皇太子知玠无还装,手书赐粟米二百斛,于是还都。后累迁御史丞。瑜刚毅有胆决,善骑射。及以御史中丞,甚有直绳之称。卒于官,皇太子亲制志铭,以表惟旧。所制章奏杂文二百余篇,皆切事理,由是见重于世。
1、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①及长,美风仪,善占对 ②及为御史中丞
B.①卿文士之内,试思其人 ②若渭其不能自润脂膏
C.①乃除山阴令 ②玠乃遣使执显文
D.①因留县境种蔬菜以自给 ②皇太子亲制志铭,以表惟旧
3、下列句子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成分,正确的一项是
[ ]
A.(玠)词义典实,不尚淫靡
B.信后因义达谮玠,(义达)竟坐免官
C.手书赐粟米二百斛,于是(皇太子)还都
D.皆切事理,由是(文章)见重于世
4、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能够表现褚蚧为官清正的一组是
①兼通直散骑常侍聘齐,还迁中书侍郎 ②宣帝手敕慰劳,并遣使助玠搜括 ③去官之日,不堪自致 ④除残去暴,奸吏局蹐 ⑤及为御史中丞,甚有直绳之称
[ ]
A.①②④ B.①③ C.③④⑤ D.②⑤
5、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褚玠少年时就有很好的声誉。成人后能广泛地学习,文章写得典雅充实,不崇尚过分的华丽。后升任中书侍郎。
B.由于山阴有很多依仗财势的不法之徒,他们贿赂勾结官吏做不法之事,蔡景历向陈宣宗推荐玠任山阴县令。
C.褚玠在山阴惩治了有财势的不法之民,依法征兵役、劳役,并严惩了与皇帝宠臣曹义达有密切关系的富民,使曹义达被免官。
D.褚玠为官极清廉。因遭到非议,他知实申述自己能按标准办理政事而不谋取私利。后为御史中丞,受到人们称赞。
6、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早有令誉,先达多以才器许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前后令皆以赃污免。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高考三人行 语文 题型:048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
项王之救彭城,追汉王至荥阳,田横亦得收齐,立田荣子广为齐王。汉王之败彭城,诸侯皆复与楚而背汉。汉军荥阳,筑甬道属之河,以取敖仓粟。汉之三年,项王数侵夺汉甬道,汉王食乏,恐,请和,割荥阳以西为汉。
项王欲听之。历阳侯范增曰:“汉易与耳,今释弗取,后必悔之。”项王乃与范增急围荥阳。汉王患之,乃用陈平计,间项王。项王使者来,为太牢具,举欲进之。见使者。详惊愕曰:“吾以为亚父使者,乃反项王使者!”更持去,以恶食食项王使者。使者归报项王,项王乃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之权。范增大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伍!”项王许之。行未至彭城,疽发背而死。
汉将纪信说汉王曰:“事已急矣,请为王诳楚为王,王可以间出。”於是汉王夜出女于荥阳东门,披甲二个人,楚兵四面击之。纪信乘黄屋车,傅左纛,曰;“城中食尽,汉王降。”楚军皆呼万岁。汉王亦与数十骑从城西门出,走成皋。项王见纪信,问:“汉王安在?”信曰:“汉王已出矣!”项王烧杀纪信。
【注释】
①荥(x0ng)阳:地名,故城在今河南省境内。
②亚父:“亚”有“次”的意思。项粱被项羽尊称为“亚父”(仅次于父亲)
③疽(j&):毒疮。
④纛(d4o):古代军队中的大旗。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汉易与耳 与:打交道,对付。
B.汉将纪信说汉王曰 说:劝说。
C.详惊愕曰 详:通“佯”,假装”的意思。
D.汉军荥阳 军:军队。
2.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词义,与现代汉语相一致的一项是
[ ]
A.楚军皆呼万岁
B.汉王亦与数十骑从城西门出
C.傅左纛
D.城中食尽,汉王降
3.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
A.两个“之”字不同,两个“间”字相同。
B.两个“之”字相同,两个“间”字不相同。
C.两个“之”字不同,两个“间”字也不同。
D.两个“之”字相同,两个“间”字也相同。
4.对下列句中加粗词的意义与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项王之救彭越 ②汉之三年
③筑甬道属之河 ④后必悔之
⑤汉王之败彭城 ⑥项王许之
⑦君王自为之 ⑧稍夺之权
⑨曾子之妻之市 ⑩沛公引兵之薛
[ ]
A.⑨⑩ B.②⑥⑦
C.④⑥⑦ D.⑤⑧②
5.对“愿赐骸骨归卒伍”一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乞身引退,免官为士卒。运用了借代手法。
B.死后把我的骨灰带回家乡,葬在田野里。用了比喻手法。
C.希望君王准予退休,使自己的骸骨得归葬于山野。用了借代手法。
D.希望君王免去我的侯爵,恢复士卒身份,让我回到家乡去。此句用了比喻手法。
6.翻译下列句子。
(1)吾以为亚父使者,乃反项王使者。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使者归报项王,项王乃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之权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教材全解 高中语文 必修2 (配鲁人版) 鲁人版 题型:048
|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2011届辽宁省鞍山一中四模考试语文试卷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25分)
马寅初校长
1956年上半年的一天,我走在未名湖校园一条小道上,迎面见马寅初正在散步,后面有一警卫相随(当时马寅初还在中央任要职,行政三级,相当于副总理级别)。马校长走到我面前时,我恭恭敬敬向他问候:“马校长,您好!”他面带笑容用浙江嵊县方言回答说:“侬好。”我也是嵊县人,因此听他的口音,感觉特别亲切。
马寅初虽为校长,又在中央任职,但师生员工经常能在校园内看到他的身影,最常见到的地方是北大大饭厅的讲台和办公楼的礼堂。马寅初的一个重要办学理念是:大学生不能只读几本教科书,要接触社会,要见世面,要了解世界。因此,他任校长期间经常请各方著名人士来校演讲。他请过政界要人陈毅、李维汉、胡耀邦、陆定一、刘澜涛等,还请过当时缅甸总理吴努来北大讲佛学。他还请到了苏联卫国战争时的民族英雄卓娅的母亲、《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夫人、苏联著名作家波列伏依等来校作报告。每次演讲会开始,马寅初都有开场白,演讲结束必有他的结束语。他不但请人演讲,自己也经常发表演讲。
1956年上半年,我们西语系大三德语专业由一位东德教师教我们“当代东德文学”。这位老师年纪轻,水平不高,但态度粗暴,引起了全班同学的不满。同学们向系主任冯至反映,冯先生找这位德国教师谈话,但收效甚微,大家只好忍着。到大三下学期,我们得知可靠消息,说这位教师还要教我们一年。于是全班同学给校长写了一封长信,详细写明我们对这位教师不满的原因,坚决要求更换教师。
信寄出后一个多月,马校长才约见我班学生代表。马校长讲的话,归纳起来有三点。首先,他说同学们的信虽寄出了一个多月,但他却今天刚读到,因为一直搁在校长办公室,读到信后他就立即接见同学代表。第二点,他说这样的教师他年轻时也碰到过,这种外国教师不管学生听不听得懂,一个人讲一大堆,下次上课还要问同学他上次讲的内容,同学回答不出,他就骂学生,而不去反思一下自己讲得好不好,是否让人听得懂。第三点,马校长说他完全支持我们不欢迎这位教师再教我们一年的意见。全班同学了解了马校长的态度后,兴奋异常。然而,不久校长办公室主任就到班级来开会了,他说:这位教师明年还要教一年,因为他任教延长一年,已写进了中德双方签字的文化协定,为了中德友谊,中方已无法提出更换教师的要求。但不久后,我们的要求被在北大学习的东德留学生知道了,他们听说赫赫有名的马寅初校长也支持我们,就将这事反映到使馆,从而使德方主动提出调换教师的建议。到大四开学时,我们班来了一对东德夫妇,两人都是教师,不仅有学问,课教得好,而且人品高尚,他们授课期间和同学们结下了深厚的友情,他们的所教所为使我们终身受益。回想这些,大家首先感谢的,还是当年马校长对我们的理解和支持。
马寅初一生最辉煌的一笔,就是他坚持新人口论。他讲人口论不只是谈学术,他是要解决实际问题,是为了民族和国家的前途。1953年中国大陆历史上第一次的人口普查结果就引起了他的注意,1955年7月,马寅初在对浙江、江西等地调查的基础上完成了《控制人口与科学研究》一文,在一届人大二次会议期间提交浙江小组讨论。他说建国几年就增加了一个多亿人口,人口如此快速的增长将拖住国民经济发展的后腿,因此他大力主张优生,提倡节育。但他在报告中反对堕胎,他认为胚胎形成后已是生命,它就应该有生的权利。1957年,他发表《新人口论》,一反社会主义不存在人口问题的论调,大胆提出社会主义制度下存在人口增长太快问题,并对人口控制的实现方式作出了新的选择。
他在1959年底的《新建设》杂志上宣告:他决不检讨,决不屈从于压服,他不怕丢官,不怕火里烧,不怕油里煎,决心为真理战斗到底。马寅初的直谏遭到了压制,他被毫无理由地剥夺了话语权。1960年初,在有组织的大字报的围攻下,马寅初断然辞去北大校长之职,迁出北大燕南园,赋闲返家。从此马寅初在中国政坛消失了,他被免去全部职务。但他的行为感动了中国知识分子,也感动了老百姓。季羡林曾说过:他最钦佩的人,就是马寅初!
如果中国的校长们都能像马寅初那样,那中国的教育,一定不会是今天这个样子;世界一流人才,也一定会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
(2010年9月15日《文汇报》,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传记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文章第一段中,“我”对马寅初的问候体现了“我”对马校长的尊敬,马校长带有浙江嵊县方言的口音也引起了作者对家乡的怀念。 |
B.北大师生员工经常能在校园内看到马寅初的身影,因为马寅初虽然同时还在中央任要职,但他没有忘记自己在北大的职责,他是一位名副其实的教育家。 |
C.马寅初大力主张优生,提倡节育,但他在报告中反对堕胎,这体现了这位学者除了考虑经济学问题,也充满了人性光辉。 |
D.在学生们反对那位东德教师的事情上,由于中德双方签字的文化协定,为了中德友谊,马寅初校长只给了学生们以理解和精神上的支持,而无法真正地帮助。 |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2010-2011学年辽宁省四模考试语文试卷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25分)
马寅初校长
1956年上半年的一天,我走在未名湖校园一条小道上,迎面见马寅初正在散步,后面有一警卫相随(当时马寅初还在中央任要职,行政三级,相当于副总理级别)。马校长走到我面前时,我恭恭敬敬向他问候:“马校长,您好!”他面带笑容用浙江嵊县方言回答说:“侬好。”我也是嵊县人,因此听他的口音,感觉特别亲切。
马寅初虽为校长,又在中央任职,但师生员工经常能在校园内看到他的身影,最常见到的地方是北大大饭厅的讲台和办公楼的礼堂。马寅初的一个重要办学理念是:大学生不能只读几本教科书,要接触社会,要见世面,要了解世界。因此,他任校长期间经常请各方著名人士来校演讲。他请过政界要人陈毅、李维汉、胡耀邦、陆定一、刘澜涛等,还请过当时缅甸总理吴努来北大讲佛学。他还请到了苏联卫国战争时的民族英雄卓娅的母亲、《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夫人、苏联著名作家波列伏依等来校作报告。每次演讲会开始,马寅初都有开场白,演讲结束必有他的结束语。他不但请人演讲,自己也经常发表演讲。
1956年上半年,我们西语系大三德语专业由一位东德教师教我们“当代东德文学”。这位老师年纪轻,水平不高,但态度粗暴,引起了全班同学的不满。同学们向系主任冯至反映,冯先生找这位德国教师谈话,但收效甚微,大家只好忍着。到大三下学期,我们得知可靠消息,说这位教师还要教我们一年。于是全班同学给校长写了一封长信,详细写明我们对这位教师不满的原因,坚决要求更换教师。
信寄出后一个多月,马校长才约见我班学生代表。马校长讲的话,归纳起来有三点。首先,他说同学们的信虽寄出了一个多月,但他却今天刚读到,因为一直搁在校长办公室,读到信后他就立即接见同学代表。第二点,他说这样的教师他年轻时也碰到过,这种外国教师不管学生听不听得懂,一个人讲一大堆,下次上课还要问同学他上次讲的内容,同学回答不出,他就骂学生,而不去反思一下自己讲得好不好,是否让人听得懂。第三点,马校长说他完全支持我们不欢迎这位教师再教我们一年的意见。全班同学了解了马校长的态度后,兴奋异常。然而,不久校长办公室主任就到班级来开会了,他说:这位教师明年还要教一年,因为他任教延长一年,已写进了中德双方签字的文化协定,为了中德友谊,中方已无法提出更换教师的要求。但不久后,我们的要求被在北大学习的东德留学生知道了,他们听说赫赫有名的马寅初校长也支持我们,就将这事反映到使馆,从而使德方主动提出调换教师的建议。到大四开学时,我们班来了一对东德夫妇,两人都是教师,不仅有学问,课教得好,而且人品高尚,他们授课期间和同学们结下了深厚的友情,他们的所教所为使我们终身受益。回想这些,大家首先感谢的,还是当年马校长对我们的理解和支持。
马寅初一生最辉煌的一笔,就是他坚持新人口论。他讲人口论不只是谈学术,他是要解决实际问题,是为了民族和国家的前途。1953年中国大陆历史上第一次的人口普查结果就引起了他的注意,1955年7月,马寅初在对浙江、江西等地调查的基础上完成了《控制人口与科学研究》一文,在一届人大二次会议期间提交浙江小组讨论。他说建国几年就增加了一个多亿人口,人口如此快速的增长将拖住国民经济发展的后腿,因此他大力主张优生,提倡节育。但他在报告中反对堕胎,他认为胚胎形成后已是生命,它就应该有生的权利。1957年,他发表《新人口论》,一反社会主义不存在人口问题的论调,大胆提出社会主义制度下存在人口增长太快问题,并对人口控制的实现方式作出了新的选择。
他在1959年底的《新建设》杂志上宣告:他决不检讨,决不屈从于压服,他不怕丢官,不怕火里烧,不怕油里煎,决心为真理战斗到底。马寅初的直谏遭到了压制,他被毫无理由地剥夺了话语权。1960年初,在有组织的大字报的围攻下,马寅初断然辞去北大校长之职,迁出北大燕南园,赋闲返家。从此马寅初在中国政坛消失了,他被免去全部职务。但他的行为感动了中国知识分子,也感动了老百姓。季羡林曾说过:他最钦佩的人,就是马寅初!
如果中国的校长们都能像马寅初那样,那中国的教育,一定不会是今天这个样子;世界一流人才,也一定会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
(2010年9月15日《文汇报》,有删改)
1.下列对传记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文章第一段中,“我”对马寅初的问候体现了“我”对马校长的尊敬,马校长带有浙江嵊县方言的口音也引起了作者对家乡的怀念。
B.北大师生员工经常能在校园内看到马寅初的身影,因为马寅初虽然同时还在中央任要职,但他没有忘记自己在北大的职责,他是一位名副其实的教育家。
C.马寅初大力主张优生,提倡节育,但他在报告中反对堕胎,这体现了这位学者除了考虑经济学问题,也充满了人性光辉。
D.在学生们反对那位东德教师的事情上,由于中德双方签字的文化协定,为了中德友谊,马寅初校长只给了学生们以理解和精神上的支持,而无法真正地帮助。
E.本文通过对马寅初对待学生和在人口论方面的记述,刻画了一位富有个性的优秀的教育家和经济学家的形象,也表达了作者对他的深深怀念之情。
2.作为北大校长的马寅初以怎样的态度对待学生,请简要分析。(6分)
3.文章题目为“马寅初校长”,文章主要内容也是记述其在北大的教育工作,但文中却说“马寅初一生最辉煌的一笔,就是他坚持新人口论”,从中可以看出马寅初具有怎样的精神品质?结合文章分析。(6分)
4.文章结尾说“如果中国的校长们都能像马寅初那样,那中国的教育,一定不会是今天
这个样子;世界一流人才,也一定会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你同意这个观点吗?结合文本及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8分)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学习周报 语文 人教课标高一版 2009-2010学年 第6期 总第162期 人教课标版 题型:048
|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