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语文 > 题目详情
下列句中加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乃瞻衡宇,奔——载……载:一边……一边。
B.请息交以游——绝:断绝。
C.容膝之易安——审:仔细。
D.曷不委心去留——任:随,顺从。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同步题 题型:单选题

下列句中加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乃瞻衡宇,奔——载……载:一边……一边。
B.请息交以游——绝:断绝。
C.容膝之易安——审:仔细。
D.曷不委心去留——任:随,顺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福建省厦门六中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题型:013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

乃瞻(通“横”)宇  策扶老(指拐杖)以流憩

B.

(及,至)奉圣朝  谁悲失路(比喻不得志)之人

C.

夙遭闵(不幸)   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阻塞)者

D.

(色彩)彻区明   是以区区(拳拳,形容自己的私情)不能废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浙江十校联合体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 题型:048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列题。(12分,每小题3分)

相州昼锦堂记

欧阳修

  仕宦而至将相,富贵而归故乡。此人情之所荣,而今昔之所同也。

  盖士方穷时,困厄闾里,庸人孺子,皆得易而悔之。若季子不礼其于其嫂,买臣见弃于其妻。一旦高年驷马,旗旄导前,而骑卒拥后,夹道之人,相与骈肩累迹,瞻望咨嗟;而所谓庸夫愚妇者,奔走骇汗,羞愧俯伏,以自悔罪于车尘马足之间。此一介之士,得志于当时,而意气之盛,昔人比之衣锦之荣者也。

  惟大丞相魏国公[注]则不然。公,相人也,世有令德,为时名卿。自公少时,已擢高科,登显仕。海内之士,闻下风而望余光者,盖亦有年矣。所谓将相而富贵,皆公所宜素有;非如穷厄之人,侥幸得志于一时,出于庸夫愚妇之不意,以惊骇而夸耀之也。然则高牙纛,不足为公荣;桓圭衮冕,不足为公贵。惟德被生民,而功施社稷,以耀后世而垂无穷。此公之志,而士亦以望于公也。岂止夸一时而荣一乡哉!

  公在至和中,尝以武康之节,来治于相,乃作“昼锦”之堂于后圃。既又刻诗于石,以遗相人。其言以快恩仇、矜名誉为可薄,盖不以昔人所夸者为荣,而以为戒。于此见公之视富贵为何如,而其志岂易量哉?故能出入将相,勤劳王家,而夷险一节。至于临大事,决大议,垂绅正笏,不动声色,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可谓社稷之臣矣!其丰功盛烈,所以铭鼎而被弦歌者,乃邦家之光,非闾里之荣也。

  余虽不荣登公之堂,幸尝窃诵公之诗,乐公之志有成,而喜为天下道也。于是乎书。

  尚书吏部侍郎、参知政事欧阳修记。

  [注]:魏国公:韩琦,河南相州人,北宋著名的大臣。

(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

(1)

下列句子中,加粗文言实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盖士方时,困厄闾里  穷:不得志,不显贵

B.

买臣弃于其妻  见:看见,发现

C.

矜名誉为可  薄:轻视,认为可耻

D.

天下于泰山之安  措:放置,治理

(2)

对本文的有关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

A.

文章前两段写世人追求富贵,以衣锦还乡为荣,为下文写魏国公做陪衬。

B.

文章第三段先写魏国公的身世和经历,然后重点写魏国公的志向和抱负。

C.

文章运用对比,态度鲜明;叙事简洁,议论精辟,含蓄隽永。

D.

本文对昼锦堂的营建情况和周遇的环境只字未提,目的只是为了更集中地写魏国公。

(3)

把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惟德被生民,而功施社稷,以耀后世而垂无穷。

译文:________

于此见公之视富贵为何如,而其志岂易量哉?

译文: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同步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文章,完成文后问题。
归去来兮辞
陶潜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1.下列句中加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云无心以出岫——无心:无意
B.悦亲戚之情话——情话:男女间表示爱情的话
C.既窈窕以寻壑——窈窕:深远曲折的样子
D.曷不心任去留——委:随,顺从
2.对下列句中“以”字的解释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问征夫前路
②策扶老流憩
③舟遥遥以轻飏
④登东皋舒啸
⑤农人告余春及
⑥木欣欣向荣
A.①⑤/②③/④⑥
B.①⑤/②④/③⑥
C.①⑥/②④/③⑤
D.①⑥/②⑧/④⑤
3.对《归去来兮辞》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开篇提到“松菊犹存”,后又写到“抚孤松而盘桓”,则借松、菊表现了诗人傲世遗俗的精神面貌。
B.“归去来”即归去之意,表现了诗人远离官场,“不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的不与封建统治者同流合污的精神。
C.本文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感情充沛而强烈。感情在景物中自然流露出来,景物亦有人情和个性。“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就是动人的例证。
D.本文是辞中名篇,语言华美,充满了诗意,全无半点斧凿痕迹,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4.翻译下列句子。
(1)悟已往之不谏,知道来者之可追。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迷途之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101网校同步练习 高一语文 苏教版(新课标·2004年初审) 苏教版 题型:048

文言阅读

七年,晋文公、秦穆公共围郑,以其无礼于公亡过时,及城濮时郑助楚也。围郑,欲得叔瞻,叔瞻闻之,自杀。郑持叔瞻告晋。晋曰:“必得郑君而甘心焉。”郑恐,乃间令使谓秦穆公曰:“亡郑厚晋,于晋得矣,而秦未为利。君何不解郑,得为东道交?”秦伯说,罢兵。晋亦罢兵。

(摘自《史记·晋世家》)

(1)

对加粗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

A.

以其无礼于公过时 亡:逃亡

B.

叔瞻告晋 持:押

C.

乃间使谓秦穆公 令:暗中

D.

亡郑晋 使……厚

(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A.

上文中的秦穆公即课文中的秦伯,晋文公即晋侯。

B.

“城濮时郑助楚”跟课文中“且贰于楚也”是指同一件事。

C.

从上文和课文中可以看出。晋秦联合围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报仇,报仇的对象不仅仅是当时曾劝郑国杀死重耳的叔瞻,还有不能礼遇重耳的郑伯。

D.

同样的史实,《左传》中叙述较为详细,而《史记》中比较简单,这是各自编书的目的、体例、范围等有关。

(3)

试从课文中按要求摘录与下述句意相同的句子。

①乃间令使谓秦穆公曰。(陈述句一)

②亡郑厚晋,于晋得矣,而秦未为利。(反问与判断句各一)

③(秦伯说,)罢兵。(一字)

④(晋)亦罢兵。(三字)

(4)

翻译“君何不解郑,得为东道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兴宗幼为父廓所重,与亲故书曰:“小儿神气似可,不入非类室,不与小人游。”少好学,以业尚素立见称。兴宗行己恭恪,光禄大夫北地傅隆与父廓善,兴宗常修父友之敬。

所拜郎中,每正言得失,无所顾惮。孝武新年拜陵,兴宗负重陪乘。及还,上欲因以射雉,兴宗正色曰:“今致虔园陵,情敬兼重,从禽犹有余日,请等他辰。”上大怒,遣令下车,由是失旨。又庐陵内史周朗以正言得罪,锁付宁州,亲戚故人无敢瞻送,兴宗时在直,请急诣朗别。上知尤怒。

时殷琰据寿阳为适,(上)遣辅周将军刘勔攻围之。四方既平,琰婴城固守。上使中书为诏譬琰,兴宗曰:“天下既定,是琰思顺之日,陛下宜赐手诏数行。今直使中书为诏,彼必疑非真。”不从。琰得诏,谓刘勔作诈造,果不敢降,久乃归顺。

【注】①婴城:调兵绕城。

1.对下列句中加粗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不与小人游 游:嬉耍 B.锁付宁州 锁:上枷锁

C.请急诣朗别 请急:请假 D.久乃归顺 乃:才

2.对两组句子中加粗字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两个“见”字相同,两个“以”字不同

B.两个“见”字相同,两个“以”字也相同

C.两个“见”字不同,两个“以”字相同

D.两个“见”字不同,两个“以”字也不同

3.对下列句中加粗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兴宗行己恭恪 恭恪:讲礼法

B.周朗以正言得罪 正言:直言

C.每正言得失,无所顾惮。 得失:正确与错误

D.亲戚故人无敢瞻送 瞻送:探望送行

4.对“上知尤怒”的原因,分析正确、全面的一项是(  )

A.兴宗居然敢告假去拜别罪臣周朗,无视法规。

B.兴宗居然敢告假去拜别罪臣周朗,说明他与周朗站在一起。

C.兴宗在拜陵后,谏射雉,后又去拜访周朗,都表现他藐视皇威。

D.兴宗在拜陵后,谏射雉,后又在拜别周朗,都表明他认为皇帝的做法不合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同步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文,完成1~4题。
相州昼锦堂记
欧阳修
  仕宦而至将相,富贵而归故乡,此人情之所荣,而今昔之所同也。盖士方穷时,困厄闾里,庸人孺子皆得易而侮之,若季子不礼于其嫂,买臣见弃于其妻。一旦高车驷马,旗旄导前,而骑卒拥后,夹道之人,相与骈肩累迹,瞻望咨嗟,而所谓庸夫愚妇者,奔走骇汗,羞愧俯伏,以自悔罪于车尘马足之间。此一介之士,得志于当时,而意气之盛,昔人比之衣锦之荣者也。
  惟大丞相魏国公则不然。公,相人也。世有令德,为时名卿。自公少时,已擢高科、登显仕。海内之士,闻下风而望馀光者,盖亦有年矣。所谓将相而富贵,皆公所宜素有,非如穷厄之人侥幸得志于一时,出子庸愚妇之不意,以惊骇而夸耀之也。然则高牙大纛不足为公荣,桓圭衮裳,不足为公贵;惟德被生民,而功施社稷,勒之金石,播之声诗,以耀后世,而垂无穷。此公之志,而士亦以此望于公也。岂止夸一时而荣一乡哉!
  公在至和中,尝以武康之节来治于相,乃作昼锦之堂于后圃。既又刻诗于石,以遗相人。其言以快恩仇、矜名誉为可薄,盖不以昔人所夸者为荣,而以为戒。于此见公之视富贵为何如,而其志岂易量哉!故能出入将相,勤劳王家,而夷险一节。至于临大事、决大议,垂绅正笏,不动声色,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可谓社稷之臣矣!其丰功盛烈,所以铭彝鼎而被弦歌者,乃邦家之光,非闾里之荣也。
  余虽不获登公之堂,幸尝窃诵公之诗,乐公之志有成,而喜为天下道也。于是乎书。尚书吏部侍郎、参知政事欧阳修记。
  【注】①大纛:古代军队或仪仗队的大旗。②桓圭:古代公爵所拿的礼器,用于朝聘、祭祀、丧葬等场合。③衮裳:古代皇上和三公所穿的礼服。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庸人孺子皆得而侮之——易:容易
B.既又刻诗于石,以相人——遗:留给
C.其言以快恩仇、名誉为可薄——矜:夸耀
D.而天下于泰山之安——措:处置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此人情之所荣,今昔之所同也∥惟德被生民,功施社稷
B.播之声诗,耀后世∥余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冒风雪
C.此见公之视富贵为何如∥若亡郑而有益
D.季子不礼于其嫂∥以所为,求若所欲
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反映韩琦(即文中大丞相魏国公)有美德和治国之才的一组是(     )
①一旦高车驷马,旗旄导前,而骑卒拥后
②惟德被生民,而功施社稷
③既又刻诗于石,以遗相人
④其言以快恩仇、矜名誉为可薄
④而揩天下于泰山之安
⑥乐公之志有成,而喜为天下道也
A.①④⑥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②③⑥
4.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下列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篇赞颂当时大丞相魏国公韩琦的文章,作者对韩琦推崇备至,文中充满了溢芙之辞。
B.作者先说衣锦还乡是今昔相同的“人情之所荣”,接着用“惟大丞相魏国公则不然”一句话将上文撇开,着力歌颂韩琦的“德被生民,而功施社稷”的“丰功盛烈”。
C.韩琦年轻时就登上相位,在读书人中有声望,虽然身居高位却不以此自我夸耀。
D.文章最后赞美韩琦“不以昔人所夸者为荣,而以为戒”,指出他的荣耀“乃邦家之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必修二导练语文人教版 人教版 题型:04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相州昼锦堂记

欧阳修

  仕宦而至将相,富贵而归故乡,此人情之所荣,而今昔之所同也。盖士方穷时,困厄闾里,庸人孺子皆得易而侮之,若季子不礼于其嫂,买臣见弃于其妻。一旦高车驷马,旗旄导前,而骑卒拥后,夹道之人,相与骈肩累迹,瞻望咨嗟,而所谓庸夫愚妇者,奔走骇汗,羞愧俯伏,以自悔罪于车尘马足之间。此一介之士,得志于当时,而意气之盛,昔人比之衣锦之荣者也。

  惟大丞相魏国公则不然。公,相人也。世有令德,为时名卿。自公少时,已擢高科、登显仕。海内之士,闻下风而望馀光者,盖亦有年矣。所谓将相而富贵,皆公所宜素有,非如穷厄之人侥幸得志于一时,出于庸愚妇之不意,以惊骇而夸耀之也。然则高牙大纛①不足为公荣,桓圭②衮裳③,不足为公贵;惟德被生民,而功施社稷,勒之金石,播之声诗,以耀后世,而垂无穷。此公之志,而士亦以此望于公也。岂止夸一时而荣一乡哉!

  公在至和中,尝以武康之节来治于相,乃作昼锦之堂于后圃。既又刻诗于石,以遗相人。其言以快恩仇、矜名誉为可薄,盖不以昔人所夸者为荣,而以为戒。于此见公之视富贵为何如,而其志岂易量哉!故能出入将相,勤劳王家,而夷险一节。至于临大事、决大议,垂绅正笏,不动声色,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可谓社稷之臣矣!其丰功盛烈,所以铭彝鼎而被弦歌者,乃邦家之光,非闾里之荣也。

  余虽不获登公之堂,幸尝窃诵公之诗,乐公之志有成,而喜为天下道也。于是乎书。尚书吏部侍郎、参知政事欧阳修记。

  注:①大纛:古代军队或仪仗队的大旗。②桓圭:古代公爵所拿的礼器,用于朝聘、祭祀、丧葬等场合。③衮裳:古代皇上和三公所穿的礼服。

(1)

对下列语句中加粗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

庸人孺子皆得而侮之    易:容易。

B.

既又刻诗于石,以相人   遗:留给。

C.

其言以快恩仇、名誉为可薄 矜:夸耀。

D.

天下于泰山之安     措:处置。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

A.

B.

C.

D.

(3)

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反映韩琦(即文中大丞相魏国公)有美德和治国之才的一组是

①一旦高车驷马,旗旄导前,而骑卒拥后

②惟德被生民,而功施社稷

③既又刻诗于石,以遗相人

④其言以快恩仇、矜名誉为可薄

⑤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

⑥乐公之志有成,而喜为天下道也

[  ]

A.

①④⑥

B.

②④⑤

C.

①③⑤

D.

②③⑥

(4)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这是一篇赞颂当时大丞相魏国公韩琦的文章,作者对韩琦推崇备至,文中充满了溢美之辞。

B.

作者先说衣锦还乡是今昔相同的“人情之所荣”,接着用“惟大丞相魏国公则不然”将上文撇开,着力歌颂韩琦的“德被生民,而功施社稷”的“丰功盛烈”。

C.

韩琦年轻时就登上相位,在读书人中有声望,虽然升居高位却不以此自我夸耀。

D.

文章最后赞美韩琦“不以昔人所夸者为荣,而以为戒”,指出他的荣耀“乃邦家之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山东省沂南一中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模块学分认定考试语文试题 题型:048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题。

  高柔字文惠,陈留圉(y()人也。柔自归太祖,处法允当。太祖平袁氏,以柔为菅长。县中素闻其名,奸吏数人,皆自引去。柔教曰:“昔邴吉临政,吏尝有非,犹尚容之。况此诸吏,于吾未有失乎!召复之。”还皆自励,咸为佳吏。

  文帝践阼,转加治书执法。时民间数有诽谤妖言,帝疾之,有妖言辄杀,而赏告者。柔上疏曰:“今妖言者必戮,告之者辄赏。既使过误无反善之路,又将开凶狡之群相诬罔之渐,诚非所以息奸省讼,缉熙治道也。”帝不即从,而相诬告者滋甚,帝乃下诏:“敢以诽谤相告者,以所告者罪罪之。”于是遂绝。

  明帝即位,封柔延寿亭侯。时猎法甚。宜阳典农刘龟窃于禁内射兔,其功曹张京诣校事言之。帝匿京名,收龟付狱。柔表请告者名,帝大怒曰:“刘龟当死,敢猎吾禁地。送龟廷尉,廷尉便当掠,复请告者主名,吾岂妄收龟邪?”柔曰:“廷尉,天下之平也,安得以至尊喜怒而毁法乎?”重复为奏,辞指深切。帝意寤,乃下京名。即还讯,各当其罪。

  护军营士窦礼近出不还。营以为亡,表言逐捕,没其妻盈及男女为官奴婢。盈连至州府,称冤自讼,莫有者。乃辞诣廷尉。柔问曰:“汝何以知夫不?”盈垂泣对曰:“夫少单特,养一老妪为母,事甚恭谨,又哀儿女,抚视不离,非是轻狡不顾室家者也。”柔重问曰:“汝夫不与人有仇怨乎?”对曰:“夫良善,与人无仇。”又曰:“汝夫不与人交钱财乎?”对曰:“尝出钱与同营士焦子文,久求不得。”时子文适坐小事系狱,柔乃见子文,问所坐。言次,曰:“汝颇曾举人钱不?”子文曰:“自以单贫,初不敢举人钱物也。”柔察子文色动,遂曰:“汝昔举窦礼钱,何言不邪?”子文怪,知事露,应对不次。柔曰:“汝已杀礼,便宜早服。”子文于是叩头,具首杀礼本末。诏书复盈母为平民。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卷二十四》)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

时猎法甚     峻:高峻

B.

廷尉便当掠    考:调查

C.

汝何以知夫不   亡:逃跑

D.

称冤自讼,莫有者 省:反省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

①于吾未有所失,召复之

②吾还也

B.

①诚非所以息奸省讼,缉熙治道也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C.

①刘龟当死,敢猎吾禁地

瞻衡宇,载欣载奔

D.

复请告者主名

②奉宣室以

(3)

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都属于直接表现高柔“处法允当”的一组是

①还皆自励,咸为佳吏

②诚非所以息奸省讼,缉熙治道也

③安得以至尊喜怒而毁法乎

④即还讯,各当其罪

⑤柔察子文色动

⑥汝已杀礼,便宜早服

[  ]

A.

①②③

B.

①③⑥

C.

②③④

D.

②④⑤

(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高柔宽以待人,刚任菅县县令时,一些作风不正的官员闻风离去,他教导部下要宽容他们。那些官员都改过自新,成为了好官。

B.

高柔劝谏文帝要谨慎处理举报传播谣言的事件,否则,会让有过错的人失去重新做人的机会,同时又会滋生狡诈的人诬告他人的不良之风。

C.

高柔执法公平,敢于直谏,在明帝执意庇护诬告刘龟的张京时,指出廷尉的职责是公正判案,不能随意破坏法令,并再三上奏,言辞恳切。

D.

高柔明于决狱断案,在审理护军营士兵窦礼被杀一案时,他机智缜密,善于察言观色,成功地采用心理战术,终于查出窦礼被害的真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必修二高手语文粤教版 粤教版 题型:04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太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太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NFA60?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1)

下列句中加粗字与其他各项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

A.

之二虫又何

B.

呜呼!孰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C.

小知不及大

D.

奚以其然也

(2)

下列各句文言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类的一项是

[  ]

A.

之二虫又何知

B.

彼且奚适也

C.

《齐谐》者,志怪者也

D.

彼且恶乎待哉

(3)

下列句中加粗词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

A.

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B.

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C.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D.

背负青天

(4)

下列句中加粗的“其”字意思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

化而为鸟,名为鹏(代词,译为“它的”,指鸟的)

B.

远而无所至极邪(用在选择句中,加强揣测语气)

C.

于世,未数数然也(助词,无义)

D.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负大舟也无力(代词,译为“它”,指水)

(5)

下面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

A.

杜牧,唐代诗人,字牧之,后世也称他“杜樊川”。杜牧诗歌在晚唐诗坛独树一帜。人们将他和杜甫相比,因而称他为小杜;又和李商隐齐名,他们又有“小李杜”之称。

B.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其父苏洵、其弟苏辙都是著名古文学家,世称“三苏”。苏轼的词题材广泛,记游、怀古、赠答、送别、说理无不入词,对严格的音律束缚也有所突破,促进了词的发展,开豪放词派的先河,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C.

归有光,字熙甫,号震川,明代著名古文家,“唐宋派”代表人物。《项脊轩志》是他的一篇至情至性的散文。

D.

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哲学家,是继老子之后道家的主要代表人物,其文汪洋恣肆,想像丰富,对后代影响极大。《庄子》是庄子一生心血的著作,分为内篇、外篇和杂篇。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