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礼貌用语中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求人原谅说“包涵”,求人方便说“借光”。 B.初次见面说“久违”,好久不见说“久仰”。 C.求人办事说“拜托”,求人批评说“指教”。 D.客人到家称“光临”,归还原物说“奉还”。 |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专项题 题型:单选题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0101 期末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许允妇,阮卫尉女,德如[注释]妹,奇丑。交礼竟,允无复入理,家人深以为忧。会允有客至,妇令婢视之,还答曰:“是桓郎。”桓郎者,桓范也。妇云:“无忧,桓必劝入。”桓果语许云:“阮家既嫁丑女与卿,故当有意,卿宜查之。”许便回入内,既见妇,即欲出。妇料其此出无复入理,便捉裾停之。许因谓曰:“妇有四德,卿有其几?”妇曰:“新妇所乏唯容尔。然士有百行,君有几?”许云:“皆备。”妇曰:“夫百行以德为首。君好色不好德,何谓皆备?”允有惭色,遂相敬重。
许允为吏部郎,多用其乡里,魏明帝遣虎贲收之。其妇出戒允曰:“明主可以理夺,难以情求。”既至,帝核问之,允对曰:“‘举尔所知’,臣之乡人,臣所知也。陛下检校,为称职与不;如不称职,臣受其罪。”既检校,皆官得其人,于是乃释。允衣服败坏,诏赐新衣。初允被收,举家号哭。阮新妇自若,云:“勿忧,寻还。”作粟粥待。顷之,允至。
许允为晋景王所诛,门生走入告其妇。妇正在机中,神色不变,曰:“早知尔耳!”门人欲藏其儿,妇曰:“无豫诸儿事。”后徙居墓所,景王遣钟会看之,若才流及父,当收。儿以咨母,母曰:“汝等虽佳,才具不多,率胸怀与语,便无所忧;不须极哀,会止便止;又可少问朝事。”儿从之。会反,以状对,卒免。(选自《世说新语·贤媛》)
注释:阮德如,名侃,晋尉氏人,官至河内太守。
1.下列句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便捉裾停之——停:让(他)留下
B.明主可以理夺——夺:改变
C.允衣服败坏——败坏:破旧
D.勿忧,寻还。——寻:(会)找回来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妇有四德,卿有其几?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
B.新妇所乏唯容尔。
子为父死,无所恨。
C.许允为晋景王所诛。
窃为大王不取也。
D.夫百行以德为首。
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
3.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成分,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既检校,皆官得其人,(魏明帝)于是乃释(许允)
B.(阮新妇)作粟粥待(许允)
C.若(诸儿)才流及父,当收(成命)
D.(汝等)不须极哀,会止(汝等)便止
4.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验证许允妇料事无误的一组是( )
①桓果语许云:“阮家既嫁丑女与卿,……卿宜查之。”
②妇料其此出无复入理,便捉裾停之。
③允有惭色,遂相敬重。
④既检校,皆官得其人,于是乃释。
⑤作粟粥待。顷之,允至。
⑥妇正在机中,神色不变,曰:“早知尔耳!”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④⑤
D.②③⑥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许允妇容貌奇丑,以致在拜堂之后丈夫竟然不肯入洞房。然而她凭自己的准确判断和机智应对,赢得了丈夫的尊重。
B.许允担任吏部郎时,大多任用同乡,魏明帝为此派卫队将领去逮捕他。许允听从妻子的告诫据理力争,最终无罪获释。
C.丈夫被晋景王杀害,是许允妇早已料到的事,所以当事情果真发生的时候,她镇静自若,照旧织布,神色不变。
D.许允被害,门生担心他们母子的安全,想把许允的儿子藏起来。后来全家迁到许允墓地居住,孩子才免遭祸患。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高二语文(上册) 题型:048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后面问题:
短歌行曹 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①,幽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②。青青子衿,悠悠我心③。但为君故,沈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④。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心念旧恩⑤。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⑥,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①慨当以慷:即慷慨。
②杜康:相传是最先酿酒的人,这里指酒。
③语见《诗经·郑风·子衿》。青衿:周代学子的服装。
④“呦呦”四句:引自《诗经·小雅·鹿鸣》。呦呦(y#u):鹿叫的声音。苹,艾蒿。鼓,弹奏。
⑤契阔:久别。?(y4n):宴会。旧恩:往日的情谊。
⑥匝:周。
1.从本诗中找出因押韵而倒装的三个诗句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何”字解释正确的一组是
[ ]
A.①代词,与数词“几”连用,表示时间。②代词,“什么”,作介词“以”的宾词。③代词,用来表示对时间的询问。④代词,放在名词之前,起修饰作用,可译为“哪里的”。
B.①疑问代词,可译为“多少”。②副词,放在动词或介词前,可译为“怎么”。③疑问代词,可译为“不知道什么”。④代词,可译为“什么”。
C.①代词,与数词“几”连用,表示时间。②代词,作介词“以”的宾词。③、④用法相同,放在名词前,可译为“什么”。
D.①代词,可译为“多久”。②副词,放在动词或介词前,可译为“怎么”。③疑问代词,可译为“哪里”。
3.下面分析中有误的一项是
[ ]
A.“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开头两句为全诗的主旨奠定了感情的基调,正如唐人吴兢论此诗时所说,“言当及时行乐”。
B.“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两句表现了诗人复杂曲折的心理:戎马倥偬,半生已过,而平定天下的心愿仍未实现,为此想用酒冲淡那“去日苦多”的忧思。
C.“明明如月”四句是用天上明月不会停止运行作比,抒发诗人求贤之思不会断绝之情。
D.“越陌度阡”四句,是对贤士来归后礼貌地相处,欢乐地畅饮,重温旧谊的形象描写。
4.下列对本诗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中的“青衿”是用周代学子的服装代指今天的贤才,“悠悠”二字深刻表达了诗人试图通过培养人才来建立统一大业的雄心。
B.“呦呦鹿鸣”四句是《诗经·小雅·鹿鸣》中的头四句,原诗是宴请宾客时唱的。诗人用来美化自己的饮宴,抒发因得贤才的欢快心情。
C.“月明星稀”四句,诗人运用比喻写出了当时因连年战争,人民到处流亡,无家可归的悲惨情景,表达了诗人关心人民疾苦的思想感情。
D.最后两句诗,运用周公吐哺的典故,表现了贤才之士巳归为己用的欢快心情。
5.给下列引号内的句子加上恰当的标点。
周公吐哺的典故出于《韩诗外传》,据说周公自言:“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下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江苏省启东高级中学2006-2007年高三年级语文期中考试卷 题型:048
|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文言文,回答1—5题
阮籍字嗣宗,陈留尉氏人也。父瑀,魏丞相掾,知名于世。籍容貌瑰杰,志气宏放,傲然独得,任性不羁,而喜怒不形于色。博览群籍,尤好《老》《庄》。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忘其形骸。时人多谓之痴,惟族兄文业每叹服之,以为胜己,由是成共称异。
籍本有济世志,属魏之后,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文帝初欲为武帝求婚于籍,籍醉六十日,不得言而止。钟会数以时事问之,欲因其可否而致之罪,皆以酣醉获免。及文帝辅政,籍尝从容于帝曰:“籍平生曾游东平,乐其风土。 “帝大悦,即拜东平相。籍乘到郡,坏府舍屏障,使内外相望。法令清简,句日而还。帝引为大将军从事中。
会帝让九赐,公卿将劝进,使籍为其辞。籍沉醉忘作,临诣府,使取之,见籍方眠。使者以告,籍便书案,使写之,无所改窜。辞甚清壮,为时所重。
籍虽不拘礼教,然发言玄远,口不臧否人物。性至孝,母终,正与人围棋,对者求止,籍留决赌。既而饮酒二斗,举声一号,吐血数升。及将葬,食一蒸肫,饮二斗酒,然后临诀,直言穷矣,举声一号,因又吐血数升。毁骨瘠立,殆致灭性,裴楷往吊之。籍散发箕踞,醉而直视。楷吊唁毕便去。
籍又能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及稽喜来吊,籍作白眼,喜不怿而退。喜弟康闻之,乃赍酒挟琴造焉,籍大悟,乃见青眼。由是礼德之士疾之若仇,而帝每保护之。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坏府舍屏障 坏:拆除
B.直言穷矣,举声一号 穷:尽
C.口不臧否人物 臧否:评论人物的好坏善恶
D.乃赍酒挟琴造焉 造:赠送
|
A.而喜怒不形于色 B.籍由是不与世事
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 此无他,与民同乐也
C.当其得意,忘其形骸 D.举声一号,因又吐血数升
则齐国其庶儿乎? 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
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阮籍不拘礼教的一项是 ( )
①籍由是不与世事 ②坏府舍屏障,使内外相望
③籍沉醉忘作 ④举声一吼,因又吐血数升
⑤籍散发箕踞,醉而直视 ⑥及嵇喜来吊,籍作白眼
A.①②⑤ B.②⑤⑥ C.③④⑥ D.①③⑤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阮籍出生于宦门,生性孤傲不羁,不管什么事都绝不表现在神态上,人们难以理解他,说他是痴呆子。
B.阮籍嗜酒如命,有时喝得酩酊大醉,但醉里却能清醒,即使是写作也不会出差错,甚至写出来的文章让世人叹服。
C.阮籍是一个不拘礼教的人。司马昭却很赏识他的才干,推荐他做大将军从事中郎,并且登帝位后,总是保护他。
D.阮籍十分孝顺,当听到母亲噩耗时,虽然继续下棋饮酒,却痛苦地大吐鲜血, 以致病得差点丢了命。
5.把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钟会数以时事问之,欲因其可否而致之罪。
(2)使者以告,籍便书案,使写之,无所改窜。
(3)籍又能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广东省珠海市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题型:048
|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2010年贵州省遵义四中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题型: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问题。
信钓于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
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於是信孰视之,俛出胯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及项梁渡淮,信杖剑从之,居戏下,未得知名。项梁败,又属项羽,羽以为郎中。数以策干项羽,羽不用。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未得知名,为连敖①。坐法当斩,其辈十三人皆已斩,次至信,信乃仰视,适见滕公,曰:“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与语,大说之。言于上,上拜以为治粟都尉,上未之奇也。
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上大怒,如失左右手。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上曰:“若所追者谁?”曰:“韩信也。”上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何曰:“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顾王策安所决耳。”王曰:“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何曰:“王计必欲东,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终亡耳。”王曰:“吾为公以为将。”何曰:“虽为将,信必不留。”王曰:“以为大将。”何曰:“幸甚。”于是王欲召信拜之。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王许之。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
①连敖:接待宾客的小官。
【小题1】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尝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屡次 |
B.坐法当斩,其辈十三人皆已斩犯法 |
C.数以策干项羽,羽不用干预,影响 |
D.於是信孰视之熟悉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A.当初为平民百姓时,贫穷,没有好品行,不能够被推选去做官,又不能做买卖维持生活,经常寄居在别人家吃闲饭,人们大多厌恶他。 |
B.滕公感到韩信的话不同凡响,见他相貌堂堂,就放了他。和韩信交谈,很欣赏他,把这事报告汉王,汉王一开始就很赏识韩信,觉得他才能出奇超众,就任命韩信为治粟都尉。 |
C.韩信屡次向项羽献策,以求重用,但项羽没有采纳。汉王刘邦入蜀,韩信脱离楚军归顺了汉王。 |
D.萧何认为韩信是个奇人,要汉王选择吉日,斋戒后,设一个拜将坛,礼仪安排周到,这样才可以留住韩信。 |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学习周报 语文 高二版(选修)《短篇小说欣赏》 2009-2010学年 第37期 总第193期 粤教版 题型:048
|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全优设计必修四语文苏教版 苏教版 题型:048
|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