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范爱农》选自鲁迅散文集《呐喊》,《故乡》、《藤野先生》和《社戏》等作品也选自其中。 B.《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包含本纪、书、表、世家、列传五种体例,作者为西汉的司马 迁。 C.莫泊桑是19世纪后半期法国著名短篇小说作家,他的代表作有《我的叔叔于勒》、《羊脂球》、《项 链》等。 D.《国语》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国别体史书,它记载了周朝与鲁、齐、晋、郑、楚、吴、越等诸侯国的 历史。 |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0101 期中题 题型:单选题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学说,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寡人之于国也》一文体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
B.“兵甲富于胸中,一代功名高宋室;忧乐关乎天下,千秋俎豆重苏台”,这副对联赞颂的历史人物是北宋的范仲淹。
C.巴金被誉为“二十世纪中国的良心”,代表作有“爱情三部曲”(《家》《春》《秋》),“激流三部曲”(《雾》《雨》《电》)等。
D. 莎士比亚戏剧为我们展示了极为广阔的社会生活图景,著名的“四大悲剧”《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代表着他的艺术高峰。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设计必修四语文语文版 语文版 题型:013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文忠。
B.欧阳修是唐宋八大家之首,八大家中的曾巩、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或出其门下,或由其举荐,日后各自成名,由此形成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中坚力量。
C.欧阳修的政论文既有韩愈式的充沛气势、逻辑力量,又有一种曲折动人、富于文采、婉转多致的韵味。
D.《与高司谏书》形式上虽为书信,内容上虽只谴责高若讷对范仲淹的个人迫害,实际上却是一封对旧党迫害新政行为的“发于极愤而切责之”(《与尹师鲁书》)的政治宣言书。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北京市顺义区2012届高三尖子生上学期综合素质展示语文试题 题型:013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学说,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寡人之于国也》一文体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
“兵甲富于胸中,一代功名高宋室;忧乐关乎天下,千秋俎豆重苏台”,这副对联赞颂的历史人物是北宋的范仲淹。
巴金被誉为“二十世纪中国的良心”,代表作有“爱情三部曲”(《家》《春》《秋》),“激流三部曲”(《雾》《雨》《电》)等。
莎士比亚戏剧为我们展示了极为广阔的社会生活图景,著名的“四大悲剧”《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代表着他的艺术高峰。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0101 期末题 题型:单选题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江西省期中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不详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A.宋代书院教育中选用的教材与官学相似,但其人才培养的标准与官学大相径庭。 |
B.宋代书院教育是顺应战乱后文化教育亟待振兴,以及思想传播的需要而出现的。 |
C.宋代书院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组织形式,以官私结合体制和私人讲学为主要特点。 |
D.宋代书院教育的教学内容能够符合官府的要求,因而能有机会获得长足的发展。 |
A.唐代和宋代都有“书院”这一名称。不过,唐代的书院和宋代的书院是名同实异的关系。 |
B.南宋时期一些理学家开始掌教各大书院,书院的这种变化,有利于书院教育与学术研究的相结合。 |
C.书院中的私人讲学、学术讨论及书院间的学术论辩、讲学交流,是宋代书院中常见的教育活动。 |
D.宋代书院中的生徒要集中聆听山长讲学、向山长请教,并在山长的组织下开展自学和讨论。 |
A.作为教育体制的宋代书院,与此前的古代私学既相区别,又有一定的联系。 |
B.一些民间思想,往往通过书院教育的途径来实现逐渐为官方所接受的目的。 |
C.宋代书院中的生徒,对当时朝廷科举考试的总体要求,大致上也能够适应。 |
D.在书院的讲学交流中,不同思想和学术相互影响,都有机会得到发展完善。 |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西省南昌二中高二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带解析) 题型:现代文阅读
古琴的文化内涵
古琴,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千百年来一直是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爱不释手的器物。特殊的身份使得琴乐在整个中国音乐结构中属于具有高度文化属性的一种音乐形式。“和雅”“清淡”是琴乐标榜和追求的审美情趣,“味外之旨、韵外之致、弦外之音”是琴乐深远意境的精髓所在。
古琴的韵味是虚静高雅的,要达到这样的意境,则要求弹琴者必须将外在环境与平和闲适的内在心境合而为一,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琴曲中追求的心物相合、人琴合一的艺术境界。在这一方面,伯牙的经历可称为后世的典范。传说,伯牙曾跟随成连学琴,虽用功勤奋,但终难达到神情专一的境界。于是成连带领伯牙来到蓬莱仙境,自己划桨而去。伯牙左等右盼,始终不见成连先生回来。此时,四周一片寂静,只听到海浪汹涌澎湃地拍打着岩石,发出崖崩谷裂的涛声;天空群鸟悲鸣,久久回荡。见此情景,伯牙不禁触动心弦,于是拿出古琴,弹唱起来。他终于明白成连先生正是要他体会这种天人交融的意境,来转移他的性情。后来,伯牙果真成为天下鼓琴高手。
琴者,禁也。作为“圣人之器”的琴,演奏时自然有其独特而严格的规范。《红楼梦》第八十六回,贾宝玉得知林黛玉会弹琴时,便要妹妹为自己演奏一曲。林黛玉这时讲到:“若要抚琴,必择静室高斋,或在层楼的上头,在林石的里面,或是山巅上,或是水涯上。再遇着那天地清和的时候,风清月朗,焚香静坐,心不外想。”又说,“若必要抚琴,先须衣冠整齐,或鹤氅,或深衣,要如古人的像表,那才能称圣人之器,然后盥了手,焚上香。”
在中国众多的音乐形式中,古琴集儒道两家思想精髓于一身。
儒家主张入世哲学,重视人生的现实问题,强调艺术对人伦的教化作用。儒家所提倡的音乐讲究中正平和,不追求声音华美富丽的外在效果。“琴者,禁也。禁止于邪,以正人心。”古琴要担负起禁止淫邪、端正人心的道德责任。唐代薛易简在《琴诀》中讲:“琴为之乐,可以观风教,可以摄心魄,可以辨喜怒,可以悦情思,可以静神虑,可以壮胆勇,可以绝尘俗,可以格鬼神,此琴之善者也。”
道家崇尚自然,强调无为和逍遥,反对人们强加于自然的各种行为。道家最理想的音乐应该是“大音希声”“至乐无乐”的境界。庄子进一步将音乐分成“天籁”“地籁”与“人籁”三类,认为只有“天籁”才是音乐的最高层面,其根本也是提倡自然天成,反对人工雕琢的音乐。
这些思想深深影响了以后的琴人。陶渊明的琴桌上常年摆着一张琴,既无弦也无徽。每当他酒酣耳热、兴致盎然时,总要在琴上虚按一曲。李白有诗写道:“大音自成曲,但奏无弦琴。”从中我们不难悟出道家思想对琴乐的渗透与融合。
【小题1】下列关于“古琴”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古琴是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爱不释手的器物,也是在整个中国音乐结构中具有高度文化属性的一种音乐形式。 |
B.“和雅”“清淡”的琴乐追求“味为之旨、韵外之致、弦外之音”。 |
C.古琴虚静高雅的韵味要求弹琴者必须将外在环境与平和闲适的内在心境合二为一。 |
D.古琴演奏时自然有其独特而严格的规范,林黛玉关于弹琴要求的言论诠释了这一点。 |
A.儒家所提倡的音乐,讲究中正平和,不追求声音华美富丽。“清淡”的琴乐正是这一审美情趣的体现。 |
B.儒家主张入世,重视人生现实问题,强调艺术对人伦的教化作用。“琴者,禁也”旨在止邪正心。 |
C.道家崇尚自然,强调无为和逍遥,反对人们强加于自然的各种行为。这深深影响了以后的陶渊明以及唐代的薛易简、李白等人。 |
D.庄子推崇“天籁”,提倡自然天成,反对人工雕琢的音乐。这种音乐的最高层面只有古琴才能达到。 |
A.文章依次阐述了琴乐的审美情趣和深远意境,古琴的韵味和演奏时应有的规范,古琴对儒家和道家的巨大影响。 |
B.儒家入世的哲学主张,使弹琴者在演奏时自然有其独特而严格的规范,《琴诀》阐发的正是这一点。 |
C.伯牙在蓬莱仙境,心弦被触动,便拿出古琴,弹奏起来。他意识到古琴演奏应达到天、人、琴合一的意境。 |
D.道家思想对琴乐的渗透与融合是古琴“和雅”审美情趣形成的原因,作者引用李白的诗句,增强了说服力。 |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2014届江西省高二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现代文阅读
古琴的文化内涵
古琴,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千百年来一直是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爱不释手的器物。特殊的身份使得琴乐在整个中国音乐结构中属于具有高度文化属性的一种音乐形式。“和雅”“清淡”是琴乐标榜和追求的审美情趣,“味外之旨、韵外之致、弦外之音”是琴乐深远意境的精髓所在。
古琴的韵味是虚静高雅的,要达到这样的意境,则要求弹琴者必须将外在环境与平和闲适的内在心境合而为一,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琴曲中追求的心物相合、人琴合一的艺术境界。在这一方面,伯牙的经历可称为后世的典范。传说,伯牙曾跟随成连学琴,虽用功勤奋,但终难达到神情专一的境界。于是成连带领伯牙来到蓬莱仙境,自己划桨而去。伯牙左等右盼,始终不见成连先生回来。此时,四周一片寂静,只听到海浪汹涌澎湃地拍打着岩石,发出崖崩谷裂的涛声;天空群鸟悲鸣,久久回荡。见此情景,伯牙不禁触动心弦,于是拿出古琴,弹唱起来。他终于明白成连先生正是要他体会这种天人交融的意境,来转移他的性情。后来,伯牙果真成为天下鼓琴高手。
琴者,禁也。作为“圣人之器”的琴,演奏时自然有其独特而严格的规范。《红楼梦》第八十六回,贾宝玉得知林黛玉会弹琴时,便要妹妹为自己演奏一曲。林黛玉这时讲到:“若要抚琴,必择静室高斋,或在层楼的上头,在林石的里面,或是山巅上,或是水涯上。再遇着那天地清和的时候,风清月朗,焚香静坐,心不外想。”又说,“若必要抚琴,先须衣冠整齐,或鹤氅,或深衣,要如古人的像表,那才能称圣人之器,然后盥了手,焚上香。”
在中国众多的音乐形式中,古琴集儒道两家思想精髓于一身。
儒家主张入世哲学,重视人生的现实问题,强调艺术对人伦的教化作用。儒家所提倡的音乐讲究中正平和,不追求声音华美富丽的外在效果。“琴者,禁也。禁止于邪,以正人心。”古琴要担负起禁止淫邪、端正人心的道德责任。唐代薛易简在《琴诀》中讲:“琴为之乐,可以观风教,可以摄心魄,可以辨喜怒,可以悦情思,可以静神虑,可以壮胆勇,可以绝尘俗,可以格鬼神,此琴之善者也。”
道家崇尚自然,强调无为和逍遥,反对人们强加于自然的各种行为。道家最理想的音乐应该是“大音希声”“至乐无乐”的境界。庄子进一步将音乐分成“天籁”“地籁”与“人籁”三类,认为只有“天籁”才是音乐的最高层面,其根本也是提倡自然天成,反对人工雕琢的音乐。
这些思想深深影响了以后的琴人。陶渊明的琴桌上常年摆着一张琴,既无弦也无徽。每当他酒酣耳热、兴致盎然时,总要在琴上虚按一曲。李白有诗写道:“大音自成曲,但奏无弦琴。”从中我们不难悟出道家思想对琴乐的渗透与融合。
1.下列关于“古琴”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古琴是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爱不释手的器物,也是在整个中国音乐结构中具有高度文化属性的一种音乐形式。
B.“和雅”“清淡”的琴乐追求“味为之旨、韵外之致、弦外之音”。
C.古琴虚静高雅的韵味要求弹琴者必须将外在环境与平和闲适的内在心境合二为一。
D.古琴演奏时自然有其独特而严格的规范,林黛玉关于弹琴要求的言论诠释了这一点。
2.下列对“古琴集儒道两家思想精髓于一身”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儒家所提倡的音乐,讲究中正平和,不追求声音华美富丽。“清淡”的琴乐正是这一审美情趣的体现。
B.儒家主张入世,重视人生现实问题,强调艺术对人伦的教化作用。“琴者,禁也”旨在止邪正心。
C.道家崇尚自然,强调无为和逍遥,反对人们强加于自然的各种行为。这深深影响了以后的陶渊明以及唐代的薛易简、李白等人。
D.庄子推崇“天籁”,提倡自然天成,反对人工雕琢的音乐。这种音乐的最高层面只有古琴才能达到。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文章依次阐述了琴乐的审美情趣和深远意境,古琴的韵味和演奏时应有的规范,古琴对儒家和道家的巨大影响。
B.儒家入世的哲学主张,使弹琴者在演奏时自然有其独特而严格的规范,《琴诀》阐发的正是这一点。
C.伯牙在蓬莱仙境,心弦被触动,便拿出古琴,弹奏起来。他意识到古琴演奏应达到天、人、琴合一的意境。
D.道家思想对琴乐的渗透与融合是古琴“和雅”审美情趣形成的原因,作者引用李白的诗句,增强了说服力。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0112 期末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