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语文 > 题目详情
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行李(出使的人)之往来,共其乏困。
B.愿大王少假借(宽容、原谅)之
C.乃引其匕首(拿着)秦王
D.旦日(犒劳)士卒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0101 月考题 题型:单选题

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行李(出使的人)之往来,共其乏困。
B.愿大王少假借(宽容、原谅)之
C.乃引其匕首(拿着)秦王
D.旦日(犒劳)士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山东济宁微山一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题型:013

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

行李(出使的人)之往来,共其乏困。

B.

愿大王少假借(宽容、原谅)之

C.

乃引其匕首(拿着)秦王

D.

旦日(犒劳)士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北京师大附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题型:013

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及其所之既(厌倦)

B.女也不(爽快)

C.而欲出者(懈怠)

D.何意不厚(招致,招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1. A.
    及到了凤姐房中,王夫人一见他钗躺鬓松,衫重带褪,有春睡捧心之遗风,而且形容面貌恰是上月的那人,不觉勾起方才的火来。(形容,形态容貌。)
  2. B.
    太太也不大往园里去,这些女孩子们一个个倒像受到封诰似的,他们就成了千金小姐了。(封诰,得到某种封号。)
  3. C.
    平儿见了这般,着慌不知怎么样了,忙应了一声,带了众小丫头一齐出去,在房门外站着,越性将房门掩了,自己坐在台矶上,所有的人,一个不许进去。(越性,使性子。)
  4. D.
    那丫头仗着他生的模样儿比别人标致些,又生了一张巧嘴,天天打扮的像个西施的样子,在人跟前能说惯道,掐尖要强。(掐尖,逞能,出风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 题型:048

阅读下面的一段文言文,完成15题。

  袁涣,陈郡人也。郡命为功曹,后辟公府,举高第。刘备为豫州,举涣茂才。后避地江、淮间,为袁术所命。术每有所咨访,涣常正议,术不能然敬之不敢不礼也。顷之,吕布击术于阜陵,涣往从之,遂复为布所拘留。布初与刘备和亲,后离隙。布欲使涣作书詈辱备,涣不可,再三强之,不许。布大怒,以兵胁涣曰:“为之则生,不为则死。”涣颜色不变,笑而应之曰:“涣闻唯德可以辱人,不闻骂。使彼固君子邪,且不耻将军之言,彼诚小人邪,将复将军之意,则辱在此不在于彼。且涣他日之事刘将军,独今日之事将军也,如一旦去此,复骂将军,可乎?”布而止。布诛,涣得归太祖。涣言曰:“夫兵者,凶器也,不得已而用之。鼓之以道德,之以仁义,兼抚其民而除其害。夫然,故可与之死而可与之生。公明哲超世,古之所以得其民者,公既勤之矣,今之所以失其民者,公既戒之矣,海内赖公。得免危亡之祸,然而民未知义,其惟公所训之,则天下幸甚!”太祖深纳焉。是时,新募民开屯田,民不乐,多逃亡。涣白太祖曰:“夫民安土重迁,不可变,易以顺行,难以逆动,宜顺其意,乐之者乃取,不欲者勿强。”太祖从之,百姓大悦。迁为梁相,为政崇教训恕思而后行,外温柔内能断。病去官,百姓思之。前后得赐甚多,皆散尽之,家无所储,终不问产业,乏则取之人,不为皦察之行,然时人服其清。时有传刘备死者,群臣皆贺。涣以尝为备举吏,独不贺。

  (选自《三国志》,有删节)

注:①高第:官吏考核中的高等。②茂才:举用人的一种科目,即“秀才”。③太祖:曹操。

1对下面加粗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涣常正议,术不能    抗:辩驳。

B.布大怒,以胁涣     兵:兵器。

C.鼓之以道德,之以仁义  征:征召,号召。

D.夫民安土重迁,不可变  卒:最终。

2对下面加粗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布初与刘备和亲      和亲:和睦亲近。

B.涣颜色不变,笑而应之曰  颜色:面色。

C.为政崇教训        教训:从失败或错误中取得经验。

D恕思而后行        恕思:本着宽恕的原则思考。

3下面四组句子中,加粗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①布惭止   外温柔内能断

②刘备为豫州 独今日事将军也

③乏则取之人 得免危亡之祸

④不闻骂   病去官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4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①然敬之不敢不礼也   ②古之所以得其民者,公既勤之矣

A.①然而仍然尊敬他,不敢有不礼貌的表现。

②古人用来争得民众的方法,您已经努力地付诸实践了。

B.①可是因为尊敬他,就也不敢做不合礼数的事。

②古代那些得民心的圣明君主,您已经勤于学习了。

C.①反倒更尊敬他,不敢有不礼貌的举动。

②古代能使民众归附的原因,您已经通过努力了解了。

D.①但是他也尊重袁术,不敢乱了礼数。

②对像古代圣贤那样能得民心的官员,您已经殷勤慰劳了。

5.下列叙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袁涣感到刘备的知遇之恩,分手后遇事亦维护刘备,身在曹营心系故主。

B.袁涣温和坦诚,重义轻财,不炫示邀名,对曹操屡有劝谏,受到曹操器重。

C.袁涣不畏权势,据理力争,审时度势,体察民情,虽不拘细行,仍受人敬重。

D.袁涣虽然通晓军事,但是反对不义战争,劝曹操不可发动师出无名的战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语文教研室 题型:048

阅读下面的一段文言文,完成15题。

  袁涣,陈郡人也。郡命为功曹,后辟公府,举高第。刘备为豫州,举涣茂才。后避地江、淮间,为袁术所命。术每有所咨访,涣常正议,术不能然敬之不敢不礼也。顷之,吕布击术于阜陵,涣往从之,遂复为布所拘留。布初与刘备和亲,后离隙。布欲使涣作书詈辱备,涣不可,再三强之,不许。布大怒,以兵胁涣曰:“为之则生,不为则死。”涣颜色不变,笑而应之曰:“涣闻唯德可以辱人,不闻骂。使彼固君子邪,且不耻将军之言,彼诚小人邪,将复将军之意,则辱在此不在于彼。且涣他日之事刘将军,独今日之事将军也,如一旦去此,复骂将军,可乎?”布而止。布诛,涣得归太祖。涣言曰:“夫兵者,凶器也,不得已而用之。鼓之以道德,之以仁义,兼抚其民而除其害。夫然,故可与之死而可与之生。公明哲超世,古之所以得其民者,公既勤之矣,今之所以失其民者,公既戒之矣,海内赖公。得免危亡之祸,然而民未知义,其惟公所训之,则天下幸甚!”太祖深纳焉。是时,新募民开屯田,民不乐,多逃亡。涣白太祖曰:“夫民安土重迁,不可变,易以顺行,难以逆动,宜顺其意,乐之者乃取,不欲者勿强。”太祖从之,百姓大悦。迁为梁相,为政崇教训恕思而后行,外温柔内能断。病去官,百姓思之。前后得赐甚多,皆散尽之,家无所储,终不问产业,乏则取之人,不为皦察之行,然时人服其清。时有传刘备死者,群臣皆贺。涣以尝为备举吏,独不贺。

  (选自《三国志》,有删节)

注:①高第:官吏考核中的高等。②茂才:举用人的一种科目,即“秀才”。③太祖:曹操。

1对下面加粗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涣常正议,术不能    抗:辩驳。

B.布大怒,以胁涣     兵:兵器。

C.鼓之以道德,之以仁义  征:征召,号召。

D.夫民安土重迁,不可变  卒:最终。

2对下面加粗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布初与刘备和亲      和亲:和睦亲近。

B.涣颜色不变,笑而应之曰  颜色:面色。

C.为政崇教训        教训:从失败或错误中取得经验。

D恕思而后行        恕思:本着宽恕的原则思考。

3下面四组句子中,加粗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①布惭止   外温柔内能断

②刘备为豫州 独今日事将军也

③乏则取之人 得免危亡之祸

④不闻骂   病去官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4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①然敬之不敢不礼也   ②古之所以得其民者,公既勤之矣

A.①然而仍然尊敬他,不敢有不礼貌的表现。

②古人用来争得民众的方法,您已经努力地付诸实践了。

B.①可是因为尊敬他,就也不敢做不合礼数的事。

②古代那些得民心的圣明君主,您已经勤于学习了。

C.①反倒更尊敬他,不敢有不礼貌的举动。

②古代能使民众归附的原因,您已经通过努力了解了。

D.①但是他也尊重袁术,不敢乱了礼数。

②对像古代圣贤那样能得民心的官员,您已经殷勤慰劳了。

5.下列叙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袁涣感到刘备的知遇之恩,分手后遇事亦维护刘备,身在曹营心系故主。

B.袁涣温和坦诚,重义轻财,不炫示邀名,对曹操屡有劝谏,受到曹操器重。

C.袁涣不畏权势,据理力争,审时度势,体察民情,虽不拘细行,仍受人敬重。

D.袁涣虽然通晓军事,但是反对不义战争,劝曹操不可发动师出无名的战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高中课程同步 读想练 高一年级 题型:013

阅读下面的一段文言文,回答各题。

  郑诨迁邵陵令,天下未定,民皆剽轻,不念产殖,其生子无以相活,率皆不举。诨所在夺其渔猎之具,课使耕桑,又兼开和稻田,重去子之法[注]。民初畏罪,后稍丰给,无不举瞻,所育男女,多以郑为字……太祖征汉中,以诨为京兆尹。诨以百姓新集,为制移居之法,使兼复者与单轻者相伍,温信者与孤老相比,勤稼穑,明禁令,以发奸者。由是民安于农,而盗贼止息。及大军入汉中,运转军粮为最。又遣民田汉中,无逃亡者。太祖益嘉之,复入为丞相掾。文帝即位,为待御史,迁阳平,沛郡二太守。郡界下温,患水涝,百姓饥乏,诨于萧,相二界,兴陂(b5i,池塘)堰,开稻田,郡人皆以为不便,诨曰:“地势洿(w&,挖掘)下,宜溉灌,终有鱼稻经久之利,此丰民之本也。”遂躬率吏民,兴立功夫,一冬间皆成。比年大收,顷亩岁增,租入倍常,民赖其利,刻石颂之,号曰郑陂。转为山阳、魏郡太守,其治仿此。又以郡下百姓苦乏材木,及课树榆为篱,并益树五果,榆皆成藩,五果丰实。入魏郡界,村落齐整如一,民得财足用饶。诨请素在公,妻子不免于饥寒。

  注:重去子之法,指加重对弃子不养者的处罚。

1.对下列四句中加粗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诨所在其渔猎之具
夺:收缴。
B.温信者与孤老相
比:近邻。
C.及树榆为篱
课:督促完成指定工作。
D.郡人皆以为不便
便:方便。

2.对比下列各句中加粗字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多郑为字   ②诨百姓新集

发奸者    ④又郡下百姓苦乏材木

[  ]

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
B.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不同
C.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D.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3.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太祖征汉中

  太祖:指曹操,死后追加的庙号。

B.又遣民田汉中

  田汉中:在汉中种田,以供应军粮。

C.复入为丞相掾

  丞相掾:丞相的属吏。

D.民赖其利,刻石颂之

  刻石:雕刻石像。

4.下列各句中加粗字与“郡界下湿,患水涝”一句中的“患”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此民之本也
B.而盗贼止
C.太祖益
D.郡下百姓乏材木

5.“比年大收,顷亩岁增,租入倍常”译文正确的一项是

[  ]

A.一年比一年收成好,庄稼年年增产,官府收到的租税比往年多出一倍。

B.一年比一年收成好,庄稼年年增产,官府收到的租税和百姓的收入都比平常多了一倍。

C.庄稼连年获得丰收,田地也年年增多,官府收到的租税和百姓的收入都比平常多了一倍。

D.庄稼连年获得丰收,田地也年年增多,官府收到的租税也比往年多一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昌邑一中2007-2008年上学期高二语文期末考试题 题型:048

阅读下面的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题

唐震字景贤,会稽人。少居乡,介然不苟交,有言过者辄喜。既登第为小官,有权贵牒荐之者,震内牒箧中,己而干政,震取牒还之,封题未,其人大愧。咸淳、中,由大理司直通判临安府。时潜说友尹京,恃贾思道势,甚骄蹇,政事一切无顾让府有具狱将置辟,震力辩其非,说友争之不得,上其事刑部,卒是震议;六年,江东大旱,擢知信州。震奏减纲运米,其租赋,令坊置一吏,其户,权富人分粟,使坊吏主给之。州有民佣童牧牛,童逸而牧舍火,其父讼佣者杀其子投火中,民不胜掠,自诬服。震视牍疑之,密物色之,得童傍郡,以诘其父,对台出,震出其子示之,狱遂直。……十一年二月,兵大至,都大提举邓益遁去,震尽出府中金钱,募有能出战者赏之。众惧不能战,北兵登陴,从遂溃。震入府中玉芝堂,其仆前请日:“事急矣,番江门兵未合,亟出犹可免。”震骂日:“城中民命皆系于我,我若从尔言不死,城中民死,我何面目生邪?”左右不敢言,皆出。有顷,兵入,执牍铺案上,使震署降,震掷笔于地,不屈,遂死之。

(《宋史·唐震传》)

(1)

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封题未  启:打开。

B.

政事一切无顾让 顾让:顾念谦让别人。

C.

令坊置一吏,其户 籍:登记。

D.

民不胜掠,自诬服 诬服:诬告别人犯罪。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

①有言过者辄喜

②工欲善事,必先利其器

B.

①有权贵牒荐之者

②不赂者赂者丧

C.

府有具狱将置辟

天大雨,道不通

D.

①我若从尔言不死

②安能摧眉拆腰事权贵,使我不开心颜

(3)

下列各句中是补出的省略成分,正确的一项是

[  ]

A.

上其事刑部,(说友)卒是震议

B.

其租税,(朝廷)令坊置一吏

C.

得童傍郡,(震)以诘其父

D.

兵入,(震)执牍铺案上

(4)

下列各个句子在文中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  ]

A.

介然不苟交——性情坚定不随便与人交往

B.

使坊吏主给之——让城市住宅区的官吏主要给灾民粮食

C.

童逸而牧舍火——牧童放纵贪玩使牧舍着了火

D.

亟出犹可免——赶快出去谈判还能免于灾祸

(5)

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

唐震年少居乡能严格要求自己,做到了闻过则喜。中进士后做小官,决不靠某权贵的推荐而升官。

B.

唐震任临安府官员,看到倚仗贾似道势力的潜锐友执法上的错误,他敢于抵制,使自己的正确见解得到认可。

C.

唐震主管信州,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救济遭旱灾的百姓。他还能明察而求得实证,平反了一个屈打成招的冤案。

D.

元兵大至。将帅邓益逃跑,唐震拿出自己全部金钱募人出战。危难之际,他放弃了逃生机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河北省邢台二中2009年高考模拟试卷(语文) 题型:048

阅读下面的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题。

  徒单恭,本名斜也。斜也贪鄙,使工绘一佛像,自称尝见佛,其像如此,当以金铸之。遂赋属县金,而未尝铸佛,尽入其家,百姓号为“金总管”。秉德①廉访官吏,斜也以赃免。

  海陵②篡立,海陵后徒单氏,斜也女,由是复用为会宁牧,封王。未几,拜平章政事,海陵猎于胡剌浑水,斜也编列围场,凡平日不相能者辄杖之。海陵谓宰相曰:“斜也为相,朕非私之。今闻军国大事凡斜也所言,卿等一无取,岂千虑无一得乎?”他宰相无以对,温都思忠举数事对曰:“某事本当如此,斜也辄以为如彼,皆妄生异议,不达事宜。臣逮事康宗,累朝宰相未尝有如斜也专恣者。”海陵默然。斜也于都堂脊杖令史冯仲尹,御史台劾之,海陵杖之二十。斜也猛安部人撒合出者,言斜也强率取部人财物。海陵命侍御史保鲁鞫③之。保鲁鞫不以实,海陵杖保鲁,而以撒合出为符宝祗候。

  斜也兄定哥尚太祖长女兀鲁,定哥死无子,以季弟之子查剌为后。斜也谋取其兄家财,强纳兀鲁为室而不相能,兀鲁尝怨詈斜也。斜也妾忽挞与兀鲁不叶,乃谮兀鲁于海陵后徒单氏曰:“兀鲁怨上杀其兄宗敏,有怨望语。”会韩王亨改广宁尹,诸公主宗妇往贺其母,兀鲁以言慰亨母,忽挞亦以怨望指斥诬兀鲁。海陵使萧裕鞫之,忽挞得幸于徒单后,左验皆不敢言,遂杀兀鲁,斜也因而尽夺查剌家财。大定间皆追正之。海陵以兀鲁有怨望语,斜也不奏,遂杖斜也,免所居官。俄,复为司徒,进拜太保,领三省事,兼劝农使。再进太师,封梁晋国王。

  贞元二年九月,斜也从海陵猎于顺州。方猎,闻斜也薨,即日罢猎,临其丧,亲为择葬地,遣使营治。及葬,赐辒辌车,上及后率百官祭之,赐谥曰忠。正隆间,改封赵国王,再进齐国公。

——选自《金史·徒单恭传》(卷一二○)

  注释:①秉德:即完颜秉德。②海陵:即海陵王完颜亮。③鞫:立案调查。

(1)

对下列加粗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

凡平日不相能者辄杖之 不相能者:与他不和的人。

B.

逮事康宗 逮事:逮捕伏侍。

C.

强纳兀鲁为室而不相能 不相能:心意不相投合。

D.

韩王亨改广宁尹 会:恰逢。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

金铸之/斜也赃免

B.

由是复用会宁牧/斜也

C.

海陵猎胡剌浑水/斜也都堂脊杖令史冯仲尹

D.

以撒合出为符宝祗候/声非加疾也,闻者彰

(3)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够说明徒单恭贪鄙自私的一组是

①海陵后徒单氏,斜也女

②斜也编列围场

③遂赋属县金,而未尝铸佛

④强纳兀鲁为室

⑤尽夺查剌家财

⑥岂千虑无一得乎?

[  ]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④⑤⑥

D.

③④⑤

(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徒单恭是个很会玩花样的人,他为了弄钱,居然请画师画一佛像而仿铸之,但勒索百姓钱财后,又不见其真铸佛像。

B.

徒单恭很会糊弄皇上,居然自己做主任意改变皇上打猎的地方,而且乘机鞭打那些和自己意见相左的人。

C.

徒单恭为政贪鄙自私,挟恨报复,后因其妻兀鲁被谗怨望事而被免官,不久又被任命为司徒,进拜太保,领三省事,兼劝农使。

D.

徒单恭之所以能够逍遥法外,是因为有皇上的庇护,皇上几次都为他说好话,他死后皇上更是亲临慰问,并安排其后事。

(5)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遂赋属县金,而未尝铸佛,尽入其家,百姓号为“金总管”。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皆妄生异议,不达事宜。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兀鲁以言慰亨母,忽挞亦以怨望指斥诬兀鲁。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同步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的题 。
  宋弘字仲子,京兆长安人也。光武即位,征拜太中大夫。家无资产,以清行致称。
  帝尝问弘通博之士,弘乃荐沛国桓谭才学洽闻。几能及杨雄、刘向父子。于是召谭拜议郎、给事中。帝每宴,好其繁声。弘闻之不悦,悔于荐举。伺谭内出,正朝服坐府上,遣吏召之。谭至,不与席而让之曰:“吾所以荐子者,欲令辅国家以道德也,而今数进郑声,以乱雅颂,非忠正者也。能自改邪?将令相举以法乎?”谭顿首辞谢,良久乃遣之。后大会群臣,帝使谭鼓琴,谭见弘,失其常度。帝怪而问之。弘乃离席免冠谢曰:“臣所以荐桓谭者,望能以忠正导主,而令朝廷耽悦郑声,臣之罪也。”帝改容谢,使反服,其后遂不复令谭给事中。弘推进贤士冯翊桓梁三十余人,或相及为公卿者。
  注:①洽闻:见多识广。②繁声:音律轻妙多变的乐曲。③郑声:原指春秋时代郑国的音乐,后世称淫靡之音。④雅颂:儒家所认为的正统音乐。
1.对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清行称/致:得到
B.于是召谭议郎、给事中/拜:拜见
C.不与席而之曰/让:责备
D.而今数郑声/进:演奏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弘闻之不,悔于荐举
B.吾所以荐子者
C.欲令辅国家以道德也
D.弘推进贤士冯翊桓梁三十余人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其后不复令谭给事中/言既矣,至于暴矣
B.谭顿首辞谢,良久遣之/度我至军中,公
C.望能忠正导主/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自戒
D.弘闻不悦/师道不传久矣
4.以下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宋弘恪尽职守、不徇私情的一组是(    )
①家无资产,以清行致称
②弘乃荐沛国桓谭才学洽闻。几能及杨雄、刘向父子
③谭至,不与席而让之
④谭见弘,失其常度
⑤弘推进贤士冯翊桓梁三十余人
A.①③④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②③④
5.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宋弘能恪守礼义,为人不苟。怒斥桓谭是其不苟处;引咎自责是其不苟处;面责皇帝,仍是其不苟处。
B.桓谭受到宋弘的责备后,在朝廷宴会上,当光武帝命他鼓琴时,他见到宋弘而“失其常度”,说明桓谭仍有羞耻之心,能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C.宋弘多次举荐贤能,同时又是一位不徇私情、正直不阿的良臣,这在历史上是不多见的。
D.光武帝刘秀听了宋弘对自己的委婉的规劝后,便面有愧色,表示歉意,并有了“不复令谭给事中”的实际行动,对于一个封建皇帝来说,这一点也是难能可贵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