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语文 > 题目详情
下列加粗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问征夫以前路,晨光之熹微——恨:厌恶,憎恨
B.老当益壮,移白首之心——宁:宁可,宁愿
C.而彭祖乃今以久闻——特:特别
D.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勉,奋勉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0108 月考题 题型:单选题

下列加粗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问征夫以前路,晨光之熹微——恨:厌恶,憎恨
B.老当益壮,移白首之心——宁:宁可,宁愿
C.而彭祖乃今以久闻——特:特别
D.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勉,奋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河南省焦作一中2011届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 题型:048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下题。

庭筠,字飞卿,旧名岐,并州人,宰相彦博之孙也。少敏悟,天才雄赡,能走笔成万言。善鼓琴吹笛,云:“有弦即弹,有孔即吹,何必爨桐与柯亭也。”侧词艳曲,与李商隐齐名,时号“温、李”。才情绮丽,尤律赋。每试,押官韵,烛下未尝起草,但笼袖几,每一韵一吟而已,场中曰“温八吟”。又谓八叉手成八韵,名“温八叉”。多为邻铺假手。大中末,山北沈侍郎主文,特召庭筠试于帘下,恐其潜救。是日不乐,逼暮先请出,仍献启千余言。询之,已占授八人矣。执政鄙其为,留长安中待除。出入令狐相国书馆中,待遇甚优。时宣宗喜歌《菩萨蛮》,假其新撰进之,戒令勿泄,而遽言于人。又尝问“玉条脱”事,对以出《南华经》,且曰:“非僻书,相公燮理之暇,亦宜览古。”又有言曰:“中书省内坐将军。”讥其无学,由是渐疏之。自伤云:“因知此恨人多积,悔读《南华》第二篇。”徐商镇襄阳,辟巡官,不得志,游江东。宣宗微行,遇于传舍,庭筠不识,傲然诘之曰:“公非司马、长史流乎?”又曰:“得非六参、簿、尉之类?”帝曰:“非也。”后谪方城尉,中书舍人裴坦当制,忸怩含毫久之,词曰:“孔门以德行居先,文章为末。尔既早随计吏,宿负雄名,徒夸不羁之才,罕有适时之用。放骚人于湘浦,移贾谊于长沙,尚有前席之期,未爽抽毫之思。”庭筠之官,文士诗人争赋诗祖饯,惟纪唐夫擅场,曰:“凤凰诏下虽沾命,鹦鹉才高却累身。”庭筠仕终国子助教,竟流落而死。

(《唐才子传·温庭筠》)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才情绮丽,尤律赋      工:擅长

B.

但笼袖几,每一韵一吟而已  凭:倚靠

C.

是日不乐,暮先请出     逼:逼迫

D.

徐商镇襄阳,巡官,不得志  辟:征召

(2)

以下句子中,全都表明温庭筠恃才傲物、蔑视权贵的一项是

①何必爨桐与柯亭也

②烛下未尝起草

③非僻书,相公燮理之暇,亦宜览古

④中书省内坐将军

⑤公非司马、长史流乎

⑥放骚人于湘浦,移贾谊于长沙

[  ]

A.

①②④

B.

①③⑥

C.

②⑤⑥

D.

③④⑤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温庭筠年少时天资聪颖有悟性,不仅下笔成章,还擅长弹琴吹笛,并且自言,只要有弦就可以弹奏出旋律,有孔就可以吹奏出音乐。

B.

温庭筠文思敏捷,在考场上常常不需要灯下构思起草,时人相传,他八叉手就可以写成八韵,于是时人又称之为“温八叉”。

C.

温庭筠在考场上之上常常假借邻铺的答案,大中末年,温庭筠应试,主考官为了防止他暗中求助其他考生,特地让他在帘下考试,但仍然没有防止得了。

D.

温庭筠深得当时相国令狐绹赏识,常常出入国书馆,待遇很优厚,令狐绹还曾向温庭筠询问“玉条脱”的典故,但后来却慢慢疏远了他。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宣宗喜歌《菩萨蛮》,假其新撰进之,戒令勿泄,而遽言于人。

(2)庭筠之官,文士诗人争赋诗祖饯,惟纪唐夫擅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2010年甘肃省武威十六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 题型: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问题
秦将李信者,年少壮勇,尝以兵数千逐燕太子丹于衍水中,卒破得丹,始皇以为贤勇。于是始皇问李信:“吾欲攻取荆,于将军度用几何人而足?”李信曰:“不过用二十万人。”始皇问王翦,王翦曰:“ 非六十万人不可。”始皇曰:“王将军老矣,何怯也!李将军果势壮勇,其言是也。”遂使李信及蒙恬将二十万人南伐荆。王翦言不用,因谢病归老于频阳。李信攻鄢郢,破之,于是引兵而西,与蒙恬会城父。荆人因随之,三日三夜不顿舍,大破李信军,秦军走。 
始皇闻之,见谢王翦曰:“寡人以不用将军计,李信果辱秦军。今闻荆兵日进而西,将军虽病,独忍弃寡人乎!”王翦谢曰:“老臣罢病悖乱,唯大王更择贤将。”始皇谢曰:“已矣,将军勿复言!”王翦曰:“大王必不得已用臣,非六十万人不可。”皇曰:“为听将军计耳。”于是王翦将兵六十万人,始皇自送至灞上。王翦行,请美田宅园池甚众。王翦既至关,使使还请善田者五辈。或曰:“将军之乞贷,亦已甚矣。”王翦曰:“不然。夫秦王粗而不信人。今空秦国甲士而专委于我,我不多请田宅为子孙业以自坚,顾令秦王坐而疑我也?”
荆闻王翦益军而来,乃悉国中兵以拒秦。王翦至,坚壁而守之,不肯战。荆兵数出挑战,终不出。王翦日休士洗沐而善饮食抚循之,亲与士卒同食。久之,王翦使人问:“军中戏乎?”对曰:“方投石超距。”于是王翦曰:“士卒可用矣。”
荆数挑战而秦不出,乃引而东。翦因举兵追之,令壮士击,大破荆军。
(选自《史记·白起王翦列传》,有删节)
【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于是引兵而西引:率领
B.王翦谢曰谢:道歉
C.老臣罢病悖乱罢:通“疲”
D.翦因举兵追之举:出动
【小题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说明王翦足智多谋的一组是(   )
①非六十万人不可 ②唯大王更择贤将 ③使使还请善田者五辈 ④今空秦国甲士而专委于我 ⑤坚壁而守之,不肯战 ⑥亲与士卒同食
A.①②⑥B.③④⑥
C.②④⑤D.①③⑤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信年轻壮勇,曾大败燕军,擒获太子丹,秦王对他评价很高,过于轻敌,导致他征荆兵败。
B.面对李信的失败,始皇幡然悔悟,及时向王翦道歉并重新起用王翦,满足了王翦对兵力的要求,为后来大败荆军奠定了基础。
C.出征前,王翦向始皇多多地讨要良田园林宅院,是为了妥善地安排自己的子孙,使自己领兵征战无后顾之忧。
D.王翦坚守不战,是为了激发士气,避敌锐气,以便寻找最合适的作战时机,最后终于大败荆军。
【小题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2分)     
译文:                                          
(2)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3分)
译文:                                         
(3)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3分)
译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2010年甘肃省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 题型: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问题
秦将李信者,年少壮勇,尝以兵数千逐燕太子丹于衍水中,卒破得丹,始皇以为贤勇。于是始皇问李信:“吾欲攻取荆,于将军度用几何人而足?”李信曰:“不过用二十万人。”始皇问王翦,王翦曰:“ 非六十万人不可。”始皇曰:“王将军老矣,何怯也!李将军果势壮勇,其言是也。”遂使李信及蒙恬将二十万人南伐荆。王翦言不用,因谢病归老于频阳。李信攻鄢郢,破之,于是引兵而西,与蒙恬会城父。荆人因随之,三日三夜不顿舍,大破李信军,秦军走。 
始皇闻之,见谢王翦曰:“寡人以不用将军计,李信果辱秦军。今闻荆兵日进而西,将军虽病,独忍弃寡人乎!”王翦谢曰:“老臣罢病悖乱,唯大王更择贤将。”始皇谢曰:“已矣,将军勿复言!”王翦曰:“大王必不得已用臣,非六十万人不可。”皇曰:“为听将军计耳。”于是王翦将兵六十万人,始皇自送至灞上。王翦行,请美田宅园池甚众。王翦既至关,使使还请善田者五辈。或曰:“将军之乞贷,亦已甚矣。”王翦曰:“不然。夫秦王粗而不信人。今空秦国甲士而专委于我,我不多请田宅为子孙业以自坚,顾令秦王坐而疑我也?”
荆闻王翦益军而来,乃悉国中兵以拒秦。王翦至,坚壁而守之,不肯战。荆兵数出挑战,终不出。王翦日休士洗沐而善饮食抚循之,亲与士卒同食。久之,王翦使人问:“军中戏乎?”对曰:“方投石超距。”于是王翦曰:“士卒可用矣。”
荆数挑战而秦不出,乃引而东。翦因举兵追之,令壮士击,大破荆军。
(选自《史记·白起王翦列传》,有删节)
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于是引兵而西引:率领

B.王翦谢曰谢:道歉

C.老臣罢病悖乱罢:通“疲”

D.翦因举兵追之举:出动

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说明王翦足智多谋的一组是(   )
①非六十万人不可 ②唯大王更择贤将 ③使使还请善田者五辈 ④今空秦国甲士而专委于我 ⑤坚壁而守之,不肯战 ⑥亲与士卒同食

A.①②⑥

B.③④⑥

C.②④⑤

D.①③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信年轻壮勇,曾大败燕军,擒获太子丹,秦王对他评价很高,过于轻敌,导致他征荆兵败。

B.面对李信的失败,始皇幡然悔悟,及时向王翦道歉并重新起用王翦,满足了王翦对兵力的要求,为后来大败荆军奠定了基础。

C.出征前,王翦向始皇多多地讨要良田园林宅院,是为了妥善地安排自己的子孙,使自己领兵征战无后顾之忧。

D.王翦坚守不战,是为了激发士气,避敌锐气,以便寻找最合适的作战时机,最后终于大败荆军。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2分)     
译文:                                          
(2)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3分)
译文:                                         
(3)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3分)
译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同步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问题。
  八月一日,过烽火矶。南朝自武昌至京口,列置烽燧,此山当是其一也。自舟中望山,突兀而已。及抛江过其下,嵌岩窦穴,怪奇万状,色泽莹润,亦与它石迥异。又有一石,不附山,杰然特起,高百余尺,丹藤翠蔓,罗络其上,如宝装屏风。是日风静,舟行颇迟,又秋深潦缩,故得尽见,杜老所谓“幸有舟楫迟,得尽所历妙”也。
  过澎浪矶、小孤山,二山东西相望。小孤属舒州宿松县,有戍兵。凡江中独山,如山、焦山、落星之类,皆名天下,然峭拔秀丽皆不可与小孤比。自数十里外望之,碧峰巉然孤起,上干云霄,已非它山可拟,愈近愈秀,冬夏晴雨,姿态万变,信造化之尤物也。但祠宇极于荒残,若稍饰以楼观亭榭,与江山相发挥,自当高出金山之上矣。庙在山之西麓,额曰“惠济”,神曰“安济夫人”。绍兴初,张魏公自湖湘还,尝加营葺,有碑载其事。又有别祠在澎浪矶,属江洲彭泽县,三面临江,倒影水中,亦占一山之胜。舟过矶,虽无风,亦浪涌,盖以此得名也。昔人诗有“舟中估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之句,传者因谓小孤庙有彭郎像,澎浪庙有小姑像,实不然也。晚泊沙夹,距小孤一里。微雨,复以小艇游庙中,南望彭泽、都昌诸山,烟雨空濛,鸥鹭灭没,极登临之胜,徙倚久之而归。方立庙门,有俊鹘抟水禽,掠江东南去,甚可壮也。庙祝云,山有栖鹘甚多。
1.根据下面提示,写出烽火矶的景色特征。
(1)“自舟中望山”:____________________
(2)“抛江过其下”:____________________
(3)定位观察一石: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又有一石,不山(依附)
B.有舟楫迟(幸而)
C.如金山、焦山、落星之类,皆天下(闻名)
D.已非它山可(比较)
3.下列句子的译文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信造化之尤物也——诚然是自然界风景最优美的地方。
B.传者因谓小孤庙有彭郎像,澎浪庙有小姑像,实不然也——传说的人于是说小孤庙有彭郎像,澎浪庙里有小姑像,其实不是这样。
C.幸有舟楫迟,得尽所历妙——幸而船只行驶缓慢,因此能尽情欣赏所经历的一切美景。
D.极登临之胜,徙倚久之而归——登山临水浏览名胜可算登峰造极了,徘徊了很长时间才回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 题型:013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4题。

  郑当时者,字庄,陈人也。其先郑君尝为项籍将,籍死,已而属汉。

  郑庄以任侠自喜,脱张羽予厄,声闻梁楚之间。孝景时,为太子舍人。每五日洗沐,常置驿马长安诸郊,存诸故人,请谢宾客,夜以继日,至其明旦,常恐不遍。庄好黄老之言,其慕长者,如恐不见。年小官薄,然其游知交,皆其大父行,天下有名之士也。武帝立,庄稍迁为鲁中尉、济南太守、江都相,至九卿为右内史。以武安候、魏其时议,贬秩为詹事,迁为大农令。

  庄为太史,诫门下:“客至,无贵贱,无留门者。”执宾主之礼,以其贵下人。庄廉,又不治其产业,仰奉赐以给诸公。然其馈遗人,不过算器食。每朝,候上之间说,未尝不言天下之长者。其推毂士及官属丞史,诚有味其言之也,常引以为贤于己。未尝名吏,与官属言,若恐伤之。闻人之善言,进之上,唯恐后。山东士诸公以此翕然称郑庄。

  郑庄使视决河,自请治行五日。上曰:“吾闻‘郑庄行,千里不赍粮’,请治行者何也?”

  然郑庄在朝,常趋和承意,不敢甚引当否。及晚节,汉征匈奴,招四夷,天下费多,财用益匮。庄任人、宾客为大农僦人,多逋负。司马安为淮阳太守,发其事,庄以此陷罪,赎为庶人。顷之,守长史。上以为老,以庄为汝南大守。数岁,以官卒。

  郑庄始列为九卿,廉,内行修洁。中废,家贫,宾客益落。及居郡,卒后家无余赀财。

  大史公曰:夫以郑之贤,有势则宾客十倍,无势则否,况众人乎!下土邽翟公有言,始翟公为廷尉,宾客阗门。及废,门外可设雀罗。翟公复为廷尉,宾客欲往,翟公乃大署其门,曰:“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郑亦云,悲夫!

(《史记·汲郑列传》)

  [注]①洗沐:官员休假。②算:竹器。③推毂:推荐。④僦人:这里指承揽运输的人。⑤逋负:拖欠款项。

(1)对下列各句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常置驿马长安诸郊,诸故人  存:问候。

B.每朝,候上之间说  间:空闲时。

C.至其明旦,常恐不遍  不遍:不周全。

D.及晚节,汉征匈奴  晚节:晚年节操。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

A.脱张羽厄,声闻梁楚之间/人为可讥,而在已为有悔

B.与官属言,恐伤之/舍郑以为东道主,……君亦无所害

C.请治行者何?/逝者如斯,而未尝往

D.数岁,官卒/余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至于泰安

(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明郑庄“廉,内行修洁”的一组是

[  ]

①脱张羽于厄,声闻梁楚之间②又不治其产业,仰奉赐以给诸公

③未尝名吏,与官属言,若恐伤之④尝趋和承意,不敢甚引当否

⑤中废,家贫,宾客益落⑥及居郡,卒后家无余赀财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③⑥
D.①④⑤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郑当时曾经担任过项羽的将军,项羽死后,不久也就归顺了汉朝。

B.郑当时以行侠仗义为自豪,解救了张羽,名声传扬在梁楚一带。他喜欢结交朋友,常常夜以继日邀请拜谢宾客。

C.郑当时喜欢黄帝、老子的言论,仰慕年高有德的人;他年轻,官位卑微,但交游的朋友都是与他祖父同辈的人。

D.郑当时曾位列九卿,中途罢官回家,家境贫寒,门庭冷落。晚年,担任汝南郡太守且在任上去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江苏期中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郭嘉字奉孝,颍川阳翟人也。初,北见袁绍,谓绍谋臣辛评、郭图曰:“夫智者审于量主,故百举百全而功名可立也。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未知用人之机。多端寡要,好谋无决,欲与共济天下大难,定霸王之业,难矣!”于是遂去之。先是时,颍川戏志才,筹画士也,太祖甚器之。早卒。太祖与荀彧书曰:“自志才亡后,莫可与计事者。汝、颍固多奇士,谁可以继之?”彧荐嘉。召见,论天下事。太祖曰:“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嘉出,亦喜曰:“真吾主也。”表为司空军祭酒。
        征吕布,三战破之,布退固守。时士卒疲倦,太祖欲引军还,嘉说太祖急攻之,遂禽布。孙策转斗千里,尽有江东,闻太祖与袁绍相持于官渡,将渡江北袭许。众闻皆惧,嘉料之曰:“策新并江东,所诛皆英豪雄杰能得人死力者也。然策轻而无备,虽有百万之众,无异于独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敌耳。以吾观之,必死于匹夫之手。”策临江未济,果为许贡客所杀。
        从破袁绍,绍死,又从讨谭、尚于黎阳,连战数克。诸将欲乘胜遂攻之,嘉曰:“袁绍爱此二子,莫适立也。有郭图、逢纪为之谋臣,必交斗其间,还相离也。急之则相持,缓之而后争心生。不如南向荆州若征刘表者,以待其变;变成而后击之,可一举定也。”太祖曰:“善。”乃南征。军至西平,谭、尚果争冀州。谭为尚军所败,走保平原,遣辛毗乞降。太祖还救之,遂从定邺。太祖将征袁尚及三郡乌丸,诸下多惧刘表使刘备袭许以讨太祖,嘉曰 :“公虽威震天下,胡恃其远,必不设备。因其无备,卒然击之,可破灭也。且袁绍有恩于民夷,而尚兄弟生存。今四州之民,徒以威附,德施未加,舍而南征,尚因乌丸之资,招其死主之臣,胡人一动,民夷俱应,以生蹋顿之心,成觊觎之计,恐青、冀非己之有也。表,坐谈客耳,自知才不足以御备,重任之则恐不能制,轻任之则备不为用,虽虚国远征,公无忧矣。”太祖遂行。至易,嘉言曰:“兵贵神速。今千里袭人,辎重多,难以趣利,且彼闻之,必为备;不如留辎重,轻兵兼道以出,掩其不意。”太祖乃密出卢龙塞,直指单于庭。虏卒闻太祖至,惶怖合战。大破之,斩蹋顿及名王已下。尚及兄熙走辽东。
        嘉深通有谋略,达于事情。太祖曰:“唯奉孝为能知孤意。”年三十八,自柳城还,疾笃,太祖问疾者交错。及薨,临其丧,哀甚,谓荀攸等曰:“诸君年皆孤辈也,唯奉孝最少。天下事竟,欲以后事属之,而中年夭折,命也夫!”谥曰贞侯。子奕嗣。后太祖征荆州还,于巴丘遇疾疫,烧船,叹曰:“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
(选自《三国志?魏书卷十四?郭嘉传》)
1.对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欲与共天下大难:渡过     
B.为司空军祭酒:奏章
C.辎重多,难以利:趋向     
D.自柳城还,笃:病重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袁公徒欲效周公之士            ②敏而好学,不耻问  
B.①虽有百万众,无异于独行中原也  ②期年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C.①吾观之,必死于匹夫之手        ②人皆得隶使之  
D.①欲以后事之                    ②若皆且为所虏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郭嘉“有谋略,达于事情”的一组是(    )
①以吾观之,必死于匹夫之手         
②后太祖征荆州还,于巴丘遇疾疫,烧船    
③自柳城还,疾笃,太祖问疾者交错   
④筹画士也,太祖甚器之    
⑤急之则相持,缓之而后争心生       
⑥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      
A.①⑤⑥   
B.①③⑤   
C.②③⑥   
D.②④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郭嘉初到袁绍麾下,感觉才能难以施展。后来去见太祖,以其不凡的见识而受到太祖的器重。郭嘉也认定曹操是能治乱世之人。    
B.郭嘉被太祖推荐为司空军祭酒,从此随从太祖征伐,遇事能够作出准确的分析和判断,多献良策,谋功甚高。    
C.郭嘉忠于王事,鞠躬尽瘁,积劳成疾,太祖派使者前来探望,可惜错过了最后见面的机会,这使太祖在郭嘉英年早逝后感到十分伤感。    
D.郭嘉不但是多谋善断的军师,更是太祖本人的知己,太祖甚感满意,以至赤壁一战失败后,尚追念郭嘉,叹惜其人不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高中语文同步·单元练习册 题型:048

阅读下面这段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长乐公主将出降,上以公主皇后所生,特爱之,敕有司资送倍于永嘉公主。魏征谏曰:“昔汉明帝欲封皇子,曰:‘我子岂得与先帝子比!’皆令半楚、淮阳。今资送公主,倍于长主,得无异于明帝之意乎!”上然其言,入告皇后。后叹曰:“妾亟闻陛下称重魏征,不知其故,今观其引礼仪以抑人主之情,乃知真社稷之臣也!妾与陛下结发为夫妇,曲承恩礼,每言必先候颜色,不敢轻犯威严;况以人臣之疏远,乃能抗言如是,陛下不可不从。”因请遣中使赍钱四百缗、绢四百匹以赐征,且语之曰:“闻公正直,乃今见之,故以相赏。公宜常秉此心勿转移也。”上尝罢朝,怒曰:“今须杀此田舍翁。”后问为谁,上曰:“魏征每廷辱我。”后退,具朝服立于庭,上惊问其故。后曰:“妾闻主明臣直,今魏征直,由陛下之明故也,妾敢不贺!”上乃悦。

1.下面各组语句中的加粗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

A.

B.

C.

D.

2.对下列语句中的加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因请遣中使钱四百缗(带着)

B.妾亟闻陛下称魏征(敬重)

C.每言必先颜色(等候,这里有“观察”意)

D.皆令楚、淮阳(减少一半)

3.对下列语句中的加粗词的意思和用法,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①得无异明帝之意乎

②赵尝五战秦,二败而三胜

③闻公正直,乃今见之,故以

④君臣顾,不知所归

[  ]

A.①②相同,③④不相同

B.①②不相同,③④相同

C.①②相同,③④也相同

D.①②不相同,③④也不相同

4.与例句中加粗字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1)例句:上曰:“魏征每辱我。”

[  ]

A.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尽漫失

B.夫五人之死,去今之而葬焉,其……

C.梁君臣之首

D.日削割,以趋于亡

(2)例句:上其言,入告皇后

[  ]

A.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

B.是故益圣,愚亦愚

C.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

D.以五年为期,必复之

5.下面语句的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

A.

B.

C.

D.

6.下面对文中语句的译文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我子岂得与先帝子比

  我的太子难道能与先帝的太子比吗

B.况以人臣之疏远,乃能抗言如是

  何况(他)凭(比我要)疏远的人臣的身分,竟能像这样提出反对意见

C.闻公正直,乃今见之,故以相赏

  (皇上)听说您为人正直,如今这才(亲眼)见到,所以向您赏赐(钱财)

D.公宜长秉此心勿转移也

  您应当永远持这种态度,而不要转向对他人持这种态度

7.下面的理解不符合本文内容的一项是

[  ]

A.长乐公主要出嫁,皇上因公主是皇后的亲生女儿,就打算比长公主多给嫁妆。

B.皇后对皇上,常常察颜观色,然后才说话,不敢轻易违反皇上的意志。

C.皇后认为魏征是社稷少有的忠臣。

D.皇帝曾有过杀魏征的怒言,经皇后婉言相劝,才转怒为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全国卷,山东、河南、河北、安徽等地区) 题型:048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

  孟尝字伯周,会稽上虞人也。少修操行,仕郡为户曹史。上虞有寡妇至孝,养姑。姑年老,夫娣先怀嫌忌,乃诬厌苦供养,加鸩其母,列讼县庭。郡不加寻察,遂结竟其罪。尝先知,备言之于太守,太守不为理。尝哀泣外门,因谢病去,妇竟冤死。自是郡中连旱二年,祷所获。后太守殷丹到官,访问其故,尝诣府具陈寡妇冤诬之事。因曰:“昔东海孝妇,感天致旱,于公一言,甘泽时降。宜戮讼者,以谢冤魂,庶幽枉获申,时雨可期。”丹从之,即刑讼女妇墓,天应澍雨①,谷稼以登。尝后策孝廉,举茂才,拜徐令。州郡表其能,迁合浦大守。先时宰守并多贪秽,诡人采求,不极,珠遂渐徙于交耻郡界。于是行旅不至,人物无资,贫者饿死于道。尝到官,革易前敝,病利。曾未逾岁,去珠复还,百姓皆反其业,商货流通,称为神明。以病自上,被征当还,吏车请之。尝既不得进,乃载乡民船衣遁去。隐处穷泽,身自耕佣。邻县士民慕其德,就居止者百余家。桓帝时,尚书同郡杨乔上书荐曰:“尝安仁弘义,耽乐道德,清行出俗,能干绝群。前更守宰,移风改政,去珠复还,饥民蒙活。且南海多珍,财产易积,掌握之内,价盈兼金,而尝单身谢病,躬耕垄次,匿景藏采,不扬华藻。臣不敢苟私乡曲,窃感禽息②,亡身进贤。”尝竟不见用,年七十,卒于家。(节选自《后汉书·孟尝传》)

  [注]①澍雨:及时降雨。②禽息:春秋时秦国大夫,因向秦穆公推荐百里奚未被接受,自杀而死。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上虞有寡妇至孝养姑  至孝:极为孝顺。

B.

郡中连旱二年,祷请无所获  祷请:向神灵祈求。

C.

太守殷丹到官,访问其故  访问:咨询,打听。

D.

于是行旅不至,人物无资  行旅:旅行,游览。

(2)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孟尝敢于仗义执言的一组是

①尝先知枉状,备言之于太守

②因谢病去,妇竟冤死

③尝诣府具陈寡妇冤诬之事

④宜戮讼者,以谢冤魂

⑤庶幽枉获申,时雨可期

⑥尝到官,革易前敝,求民病利

[  ]

A.

①②⑥

B.

④③④

C.

②④⑤

D.

③⑤⑥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孟尝品性正直。上虞寡妇婆母寿终后,受小姑诬告冤屈而死,以致郡中大旱。孟尝代为洗白冤情,最终“天应澍雨”,五谷丰登。

B.

孟尝很有才能。他就任合浦太守,前任宰守贪鄙因而“珠渐迁徙”,孟尝“革易前敝”,“移风改政”,以致“去珠复还,饥民蒙活”。

C.

孟尝因他的政绩深受百姓爱戴。在他将要离任时,当地吏民牵挽着他的车子请求他留下,他只能登上乡民船趁着夜晚偷偷离去。

D.

尚书杨乔极为赏识孟尝,认为他不仅品德高尚而且才干绝伦,因而竭力向皇帝举荐。孟尝竟然拒绝接受任用,最终老死于家中。

(4)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宝,与交阯比境,常通商贩,贸籴粮食。

(2)隐处穷泽,身自耕佣。邻县士民慕其德,就居止者百余家。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