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语文 > 题目详情
下列句中的加粗词活用方法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余马于兰皋兮

A.鸷鸟之不
B.伏清白以直兮
C.心而抑志兮
D.余冠之岌岌兮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同步题 题型:单选题

下列句中的加粗词活用方法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余马于兰皋兮
A.鸷鸟之不
B.伏清白以直兮
C.心而抑志兮
D.余冠之岌岌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北京期末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方孝孺,字希直,一字希古,宁海人。父克勤,洪武中循吏,自有传。孝孺幼警敏,双眸炯炯,读书日盈寸,乡人目为“小韩子。”长从宋濂学,濂门下知名士皆出其下。孝孺恒以明王道、致太平为己任。尝卧病,绝粮,家人以告,笑曰:“古人三旬九食,贫岂独我哉!”
  洪武十五年,以吴沉、揭枢荐,召见。太祖喜其举止端整,谓皇太子曰:“此庄士,当老其才。”礼遣还。后为仇家所连,逮至京。太祖见其名,释之。二十五年,又以荐召至。太祖曰:“今非用孝孺时。”除汉中教授,日与诸生讲学不倦
  及惠帝即位,召为翰林侍讲。明年迁侍讲学士,国家大政事辄咨之。帝好读书,每有疑,即召使讲解。临朝奏事,臣僚面议可否,或命孝孺就扆前批答。燕兵起,廷议讨之,诏檄皆出其手。
  建文三年,燕兵掠大名。
  ……明年五月,燕兵至江北,帝下诏征四方兵。孝孺曰:“事急矣。遣人许以割地,稽延数日,东南募兵渐集。北军不长舟楫,决战江上,胜负未可知也。”帝遣庆成郡主往燕军,陈其说。燕王不听。帝命诸将集舟师江上。而陈瑄以战舰降燕,燕兵遂渡江。时六月乙卯也。帝忧惧,或劝帝他幸,图兴复。孝孺力请守京城以待援兵,即事不济,当死社稷。乙丑,金川门启,燕兵入,帝自焚。是日,孝孺被执下狱。
  先是,朱棣发北平,姚广孝以孝孺为托,曰:“城下之日,彼必不降,幸勿杀之。杀孝孺,天下读书种子绝矣。”成祖颔之。至是欲使草诏。召至,悲恸声彻殿陛。成祖降榻,劳曰:“先生毋自苦,予欲法周公辅成王耳。”孝孺曰:“成王安在?”成祖曰:“彼自焚死。”孝孺曰:“何不立成王之子?”成祖曰:“国赖长君。”孝孺曰:“何不立成王之弟?”成祖曰:“此朕家事。”顾左右授笔札,曰:“诏天下,非先生草不可。”孝孺投笔于地,且哭且骂曰:“死即死耳,诏不可草。”朱棣怒,命磔诸市。孝孺慨然就死,作绝命词曰:“天降乱离兮孰知其由,奸臣得计兮谋国用犹。忠臣发愤兮血泪交流,以此殉君兮抑又何求?呜呼哀哉兮庶不我尤!”时年四十有六。(《明史·卷一百四十一》)
1.下列语句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汉中教授     除:授职
B.国家大政事咨之  辄:总是
C.姚广孝以孝孺为  托:推托
D.勿杀之      幸:希望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粗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日,孝孺被执下狱  先,朱棣发北平
B.又荐召至      孝孺力请守京城待援兵
C.召使讲解      事不济
D.命孝孺就扆前批答  劝帝他幸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孝孺恒以明王道、致太平为己任
   孝孺常把宣明仁义之道、达到太平之境当作自己的责任
B.燕兵起,廷议讨之,诏檄皆出其手
   燕军起兵后,在朝堂上商讨,诏令、檄文都出于方孝孺之手
C.遣人许以割地,稽延数日,东南募兵渐集
   派人以割地(向燕王)许诺,拖延几天,东南方征募的军队会渐渐汇集
D.北军不长舟楫,决战江上,胜负未可知也
   北方军队不擅长驾舟操楫,(两军)决战于江上,胜负还是难见分晓的
4.下列语句全都表现方孝孺“忠诚”精神的一组是(  )
①古人三旬九食,贫岂独我哉
②除汉中教授,日与诸生讲学不倦
③即事不济,当死社稷
④城下之日,彼必不降
⑤孝孺投笔于地,且哭且骂
⑥以此殉君兮抑又何求
A.①③⑥
B.②④⑤
C.③④⑤
D.①④⑥
5.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方孝孺出身官宦之家,年幼时机敏,读书勤奋;成年后跟从宋濂学习,宋濂门生中的著名人士都不如他。
B.方孝孺因推荐被太祖召见,太祖建议皇太子应当用他用到老,后来他被仇家连累被捕,太祖见其名立刻将之释放。
C.惠帝命诸将把舟船和军队聚集在江上,想与燕王决一死战,但陈瑄此时率领战舰降燕,燕兵于是成功渡江。
D.姚广孝曾建议成祖不要杀方孝孺,否则天下读书种子就绝迹了,可成祖阳奉阴违,假意应承,最终下了毒手。
6.本文中,方孝孺最终选择“慨然就死”,体现了他贯彻一生的精神追求,他的精神追求是什么?请从文中举一例加以说明,并结合你的阅读经验或当下的社会生活谈谈自己的领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设计必修五语文语文版 语文版 题型:04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也许《鲁滨逊漂流记》是一个恰切的例证。它是一部杰作,它之所以是杰作,主要是因为作者从始至终坚持他自己的透视感。为此,他处处使我们受挫,受嘲弄。让我们大体上看看本书的主题,把它和我们的先人之见加以比较。我们知道,这是写一个人在经历了多次危险和冒险之后,孤身一人被弃于一个荒岛的故事。仅仅这一暗示——危险,孤独,荒岛——就足以引起我们的向往,期待着在世界边缘一个遥远的地方;日出和日落;一个同人类隔绝的人,孤独地思考着社会的本质和人们的奇风异俗。在翻开本书之前,也许我们就已经把期望它给我们的那种愉快模糊地勾画出来。我们读下去,读每一页我们都受到粗暴的顶撞。没有日落日出;没有寂寞,没有人。相反,只有一个大瓦罐摆在我们面前。即是说,我们得知那是一六五一年九月一日。主人公的名字叫鲁滨逊·克罗索;他的父亲害痛风。显而易见,我们必须改变我们的态度。现实,事实,实质将支配以下整个故事。我们必须赶快彻底改变我们的勾画:大自然必须收起她那灿烂的紫色,她只是干旱和水的赏赐者;人必须贬为奋斗的自我保护的动物;上帝萎缩为行政长官,他那实在的,还有点硬的宝座,在仅仅稍高于天边的地方。我们每次出动搜寻关于这些透视的基本方位——上帝,人,大自然——的信息,都遭到无情的常识的断然拒绝。鲁滨逊想到上帝:“有时,我告诫自己,苍天为什么这样完全毁了它的生灵——但总有什么东西很快回到我身上,阻止这些想法。”上帝不存在。他想到自然,田野“装饰着野花和青草,到处都是繁茂的树林”,但是树林的重要之处,在于它庇护大量可以驯养、可以教它说话的鹦鹉。大自然不存在。他考虑他打死的人。应当马上把他们埋了,这是极为重要的,“因为他们在太阳下曝晒,不久就会发臭”。死亡不存在。除了一个大瓦罐,什么都不存在。即是说,最后我们不得不扔掉我们自己的先人之见,接受笛福自己愿意给我们的东西。

  那么,让我们回到开头处,再重复一遍,“我于一六三二年出生于约克城一个体面人家”。没有比这一句更平易,更实际的开头。我们清醒地受其引导,去思考井井有条的勤奋的中产阶级生活的种种福分。他让我们相信,出生于英国中产阶级最幸运。显贵们可怜,穷人也一样;这两种人都不免心神不宁,忧虑不安;处于卑微与显贵之间的中间地位最好;它的优点——有节制,中庸、平和以及健康——再好不过。可是,一个中产阶级青年倒了霉竟然傻里傻气迷上了冒险,这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事。

(1)

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

A.

作者如果要从始至终坚持他自己的透视感,他就必须处处使读者受挫,受嘲弄。

B.

“鲁滨逊想到上帝:‘有时,我告诫自己,苍天为什么这样完全毁了它的生灵——但总有什么东西很快回到我身上,阻止这些想法。’上帝不存在。”“总有什么东西”是指鲁滨逊心中的信仰,笃信上帝存在,上帝是他的精神支柱。“上帝不存在”只是指上帝存在于心,与前文并不矛盾。

C.

透视法则就是让读者摈弃幻想、浪漫、愉悦,以痛苦的心态来阅读作家的作品。

D.

“最后我们不得不扔掉我们自己的先人之见,接受笛福自己愿意给我们的东西。”之所以如此,是我们在阅读过程中,新旧思维交锋,从拒绝到接受,被笛福的思想潜移默化了。

(2)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

A.

如果不用透视法则来创作《鲁滨逊漂流记》,那么从当时英国文坛流行的文风来看,这部小说很有可能有浪漫的气息、温暖碧绿的田野、上帝与主人公的神人交流等情景。

B.

鲁滨逊埋葬亡者首要不是从道德角度出发,而是认为“因为他们在太阳下曝晒,不久就会发臭”。可见在孤独的岛屿上,生存成了第一要素,但这绝不是道德沦丧。

C.

“倒了霉”“傻里傻气”“令人遗憾”等词语其实是反语,是对鲁滨逊虽为中产阶级一员,却有勇于探险、冒险进取精神的褒扬与肯定!

D.

“上帝萎缩为行政长官,他那实在的,还有点硬的宝座,在仅仅稍高于天边的地方。”意在告诉读者,上帝是存在的,为了怜悯孤独的鲁滨逊,屈尊降位,在天边抬眼可见,只要心中有上帝。

(3)

“我们每次出动搜寻关于这些透视的基本方位——上帝,人,大自然——的信息,都遭到无情的常识的断然拒绝。”“断然拒绝”应如何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即是说,最后我们不得不扔掉我们自己的先人之见,接受笛福自己愿意给我们的东西。”这里的“愿意给我们的东西”究竟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原文中有一句话说“死亡不存在”,作者为什么这么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导学与测试 语文高中三年级(第二学期) 题型:048

论 快 乐

钱钟书

  在旧书铺里买回来维尼的《诗人日记》,信手翻开,就看见有趣的一条。他说,在法语里,喜乐一个名词是“好”和“钟点”两字拼成,可见好事多磨,只是个把钟头的玩意儿。我们联想到我们本国话的说法,也同样的意味深永,譬如快活或快乐的快字,就把人生一切乐事的飘瞥难留,极清楚地指示出来,所以我们又慨叹说:“欢娱嫌夜短!”因为人在高兴的时候,活得太快,一到困苦无聊,愈觉得日脚像跛了似的,走得特别慢。德语的沉闷一词,据字面上直译,就是“长时间”的意思。“永远快乐”这句话,不但渺茫得不能实现,并且荒谬得不能成立。快过的决不会永久;我们说永远快乐,正好像说四方的圆形、静止的动作同样地自相矛盾。在高兴的时候,我们空对瞬息即逝的时间喊着说:“逗留一会儿罢!你太美了!”那有什么用?你要永久,你该向痛苦里去找。不讲别的,只要一个失眠的晚上,或者有约不来的下午,或者一课沉闷的听讲——这许多,比一切宗教信仰更有效力,能使你尝到什么叫做“永生”的滋味。人生的刺,就在这里,留恋着不肯快走的,偏是你所不留恋的东西。

  快乐在人生里,好比引诱小孩子吃药的方糖,更像跑狗场里引诱狗赛跑的电兔子。几分钟或者几天的快乐赚我们活了一世,忍受着许多痛苦。我们希望它来,希望它留,希望它再来——这三句话概括了整个人类努力的历史。在我们追求和等候的时候,生命又不知不觉地偷度过去。也许我们只是时间消费的筹码,活了一世不过是为那一世的岁月充当殉葬品,根本不会享到快乐。但是我们到死也不明白是上了当,我们还理想死后有个天堂,在那里——谢上帝,也有这一天!我们终于享受到永远的快乐。你看,快乐的引诱,不仅像电兔子和方糖,使我们忍受了人生,而且仿佛钓钩上的鱼饵,竟使我们甘心去死。这样说来,人生虽痛苦,却并不悲观,因为它终抱着快乐的希望;现在的账,我们预支了将来去付。为了快活,我们甚至于愿意慢死。

  穆勒曾把“痛苦的苏格拉底”和“快乐的猪”比较。假使猪真知道快活,那么猪和苏格拉底也相去无几了。猪是否能快乐得像人,我们不知道;但是人会容易满足得像猪,我们是常看见的。把快乐分肉体的和精神的两种,这是最糊涂的分析。一切快乐的享受都属于精神的,尽管快乐的原因是肉体上的物质刺激。小孩子初生下来,吃饱了奶就乖乖地睡,并不知道什么是快活,虽然它身体感觉舒服。缘故是小孩子的精神和肉体还没有分化,只是混沌的星云状态。洗一个澡,看一朵花,吃一顿饭,假使你觉得快活,并非全因为澡洗得干净,花开得好,或者菜合你口味,主要因为你心上没有挂碍,轻松的灵魂可以专注肉体的感觉,来欣赏,来审定。要是你精神不痛快,像将离别时的筵席,随它怎样烹调得好,吃来只是土气息、泥滋味。那时刻的灵魂,仿佛害病的眼怕见阳光,撕去皮的伤口怕接触空气,虽然空气和阳光都是好东西。快乐时的你,一定心无愧怍。假如你犯罪而真觉快乐,你那时候一定和有道德、有修养的人同样心安理得。有最洁白的良心,跟全没有良心或有最漆黑的良心,效果是相等的。

  发现了快乐由精神来决定,人类文化又进一步。发现这个道理,和发现是非善恶取决于公理而不取决于暴力,一样重要。公理发现以后,从此世界上没有可被武力完全屈服的人。发现了精神是一切快乐的根据,从此痛苦失掉它们的可怕,肉体减少了专制。精神的炼金术能使肉体痛苦都变成快乐的资料。于是,烧了房子,有庆贺的人;一箪食,一瓢饮,有不改其乐的人;千灾百毒,有谈笑自若的人。所以我们前面说,人生虽不快乐,而仍能乐观。譬如从写《先知书》的所罗门直到做《海风》诗的马拉梅,都觉得文明人的痛苦,是身体困倦。但是偏有人能苦中作乐,从病痛里滤出快活来,使健康的消失有种赔偿。苏东坡诗就说:“因病得闲殊不恶,安心是药更无方。”王丹麓《今世说》也记毛稚黄善病,人以为忧,毛曰:“病味亦佳,第不堪为躁热人道耳!”在着重体育的西洋,我们也可以找着同样达观的人。工愁善病的诺瓦利斯在《碎金集》里建立一种病的哲学,说病是“教人学会休息的女教师”。罗登巴煦的诗集《禁锢的生活》里有专咏病味的一卷,说病是“灵魂的洗涤”。身体结实、喜欢活动的人采用了这个观点,就对病痛也感到另有风味。顽健粗壮的十八世纪德国诗人白洛柯斯第一次害病,觉得是一个“可惊异的大发现”。对于这种人,人生还有什么威胁?这种快乐把忍受变为享受,是精神对于物质的大胜利。灵魂可以自主——同时也许是自欺。能一贯抱这种态度的人,当然是大哲学家,但是谁知道他不也是个大傻子?

  是的,这有点矛盾。矛盾是智慧的代价。这是人生对于人生观开的玩笑。

(《写在人生边上》,有删节)

(1)

对全文意思理解、分析有误的两项是

A.

文章开篇入题,紧扣“有趣”二字,用维尼的话自然而然地引出自己的见解。

B.

人生是痛苦的,也许永远的快乐只有死后进入天堂才可能找寻到。

C.

为了快乐的希望,我们要且必须要甘心痛苦、忍受,这正是人类的真正的快乐及其伟大的价值。

D.

只有经历过病痛,品尝过痛苦,我们才能把忍受变成享受,才能领悟快乐的真谛。

E.

作者博闻强识,古今中外的事例信手拈来,丰富了文章内容,用充满情趣的笔触揭示了人生哲理。

(2)

文中引用穆勒的话,将苏格拉底和猪进行比较,这样写有哪些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第四段中,作者为什么说“人生虽不快乐,而仍能乐观”?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第四段“抱这种态度的人”是什么样的人?作者怎样看这类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从全文看,作者对快乐的理解有哪些?请分条列举。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读了此文,你又如何理解“人生的快乐”?请谈谈你的看法,结合生活的实际,加以印证: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高中新教材辅导(高二全一册) 题型:048

阅读《涉江》部分段落,回答问题

  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被明月兮佩宝璐。世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驾青虬兮骖白螭,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哀南夷之莫吾知兮,旦余济乎江湘。

1.选出与例句加粗字用法、意思相同的一项。

例句:旦余济江湘

[    ]

A.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

B.在山水之间。

C.浩浩如冯虚御风,不知其所止

D.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2.下列句子词类活用现象不同的一项是

[  ]

A.李牧连却之
B.粪土当年万户侯
C.驾青虬兮骖白螭
D.吾从而师之

3.下面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A.诗人用服饰的奇特、高洁,比喻德行的高洁和志向的远大。采用了“比”的手法。

B.本段交待了屈原涉江的原因,即“世溷浊”而“莫吾知”的楚国的现实。

C.“重华”即古代的明君舜,该句表现了屈原“贤臣择主而侍”的思想,并反衬出现实中楚怀王的昏庸。

D.“登昆仑兮食玉英”义同《离骚》中的“夕餐秋菊之落英”,承接上文的披奇服,驾青虬,结重华,游瑶圃等,不仅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崇高的艺术形象,而且创造了一个美好的理想世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学习高手必修三语文人教版 人教版 题型:048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题。

鲁迅不应离我们远去

  有人说,鲁迅正在离我们远去,周作人正在向我们走来。这或许是事实。但我却并不以为然。我是31年前读的鲁迅,一年前读的周作人,中间隔了30年。但鲁迅仍然离我们很近,周作人仍然离我们很远。一个人,在他的青年时代,首先读的是鲁迅还是周作人,我想,可能对他的一生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一个时代,是提倡鲁迅还是提倡周作人,我想,对于今后整整一代人也会有不同的影响。对今日中国青年、今日中国知识分子来说,更需要的还是鲁迅,而不是周作人。

  当然,鲁迅与周作人是亲兄弟,鲁迅也并不知道周作人的“后事”。但即使从周作人的“前事”而言,他与鲁迅的地位也是不可同日而语的。这不仅是从文学史的角度的评价,而且是就他们对于中国文化对中华民族的意义而言的。鲁迅,不仅是新文化运动的一名骁将,而且是新的民族精神民族灵魂的重铸者;鲁迅所批判的不仅是那一种制度那一个阶级那一派文化现象,而且是在几千年封建文化“酱缸”浸泡中、在近百年半殖民地政治“囚笼”扭曲中霉变畸形的民族灵魂。鲁迅积其一生之力铸造中国人的灵魂。他自己也成为我们民族的不朽灵魂。周作人也曾是新文化的发起人,也曾是传统伦理文化的批判者。但很快,新文化只沦为他的工具;他仍然以传统的士大夫心态用冲淡的白话语言去娴熟地把玩起中国的器物文化来。悠悠五千年,中国的器物文化博大精深,世所罕匹;吃喝玩乐衣食居行,随手拈来就是文化,就是文明。用林语堂的话说就是,西方文明除去抽水马桶先进外,其他别无所长。这自然使周作人大有用武之地——今日提倡“玩文学”的青年哪能玩过周作人呢?玩物丧志,周作人最终几乎是自愿地出卖自己的灵魂,成为民族的罪人并不是偶然。如此一个周作人如何能和鲁迅相比呢?

  但正因为如此,今天的周作人可以摆在地摊上大畅其销,因为它好读——茶余饭后,躺在沙发上,借周作人之笔触,摩挲一些小摆设,品味一些小感触体,验一下昨日的民族风情,未必不是一件乐事。何况今日玩风甚盛,有闲者甚众呢?而鲁迅是不能躺着读的。重读鲁迅,我仍然时时如针芒在背,为自己的灵魂所承受着的拷问。中国知识分子都应经受鲁迅的拷问——因为鲁迅本人已经千百遍地拷问自己。传统文化在民族文化心理深层积淀形成的某些劣根性,是难以自省自察自知的。但它却是妨害我们民族进取现代文明的痼疾。一个民族具有庸人气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国人自卑自负又自慰的阿Q精神。德国在普鲁士时代曾经是庸人气息弥漫的民族,连歌德都不例外。但经过包括马克思在内的一代代思想家哲学家的批判,经过贝多芬这样伟大的艺术家的陶铸,百年过后的德意志民族已是世界上最有自信和自尊、最有生命活力和创造精神的民族之一。鲁迅作为伟大思想家文学家的当代意义正在于此,因为虽然60年过去了,由于种种政治历史主题的变奏,我们的国民性改造任务还远没有完成,毒化我们灵魂的阿Q精神却仍在蔓延滋生。虽然舞台上的阿Q已经被喜剧家们变成形象委琐的小丑,在青年观众的嘲笑声中退场了;生活中的阿Q却西装革履地作为弄潮英雄闪亮登场了,在人们的歆羡的目光中正臂挽着高学历“小秘”招摇过市。虽然今日中国的成就令世人刮目相看,据说已经到了可以说“不”的时代,但从器物文明建设上处处散发出来的暴发户气息中,从种种时髦的学术论争和学术命题所暴露出的盲目的民族自卑与自傲文化心理中,我们仍然可以清晰地嗅出阿Q主义的味道——今日之新国粹主义不正在国学热国故热中疯长么?物质贫乏时的阿Q尚是可怜的,物质丰富时期的阿Q却变得有些可憎。如果我们不能在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培育出刚健峻拔的民族品格和自信自谦的民族精神,最终,精神的贫乏将使中华民族难以真正崛起。

  当然,我并不排拒周作人。今日中国毕竟处于歌舞升平的时期。在这样一个“美酒加咖啡”不再具有亡国意味的时代里,玩物并不可怕,尚古也可尊敬,有些人欣赏周作人也很正常。但不能以此而排拒甚至贬低鲁迅。尤其作为民族精神体现和创造者的知识分子不能媚俗从众丧失操守地靠着翻案文章出卖民族的良知哗众取宠谋利发财。在鲁迅的伟岸形象面前,周作人永远是一抔黄土。

(1)

理解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含义。

我是31年前读的鲁迅,一年前读的周作人。

“读”的含义是_________

(2)

比较两个句子的不同,体会表达效果。

A.生活中的阿Q却出场了。

B.生活中的阿Q却西装革履地作为弄潮英雄闪亮登场了,在人们的歆羡的目光中正臂挽着高学历“小秘”招摇过市。

(3)

第三段说“鲁迅作为伟大思想家文学家的当代意义正在于此”,这里的“此”指代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4)

对这篇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本文作者针对当代中国知识分子中一些人欣赏、效尤周作人,而排拒甚至贬低鲁迅的现状,展开议论,阐述了作者的主张:我们“更需要的还是鲁迅,而不是周作人”。

B.

“鲁迅,不仅是新文化运动的一名骁将,而且是新的民族精神民族灵魂的重铸者;鲁迅所批判的不仅是那一种制度那一个阶级那一派文化现象,而且是在几千年封建文化“酱缸”浸泡中、在近百年半殖民地政治“囚笼”扭曲中霉变畸形的民族灵魂。”作者运用排比手法,肯定了鲁迅先生在铸造民族灵魂上的巨大贡献。

C.

文中列举德国由一个“庸人气息弥漫的民族”发展成为“世界上最有自信和自尊、最有生命活力和创造精神的民族之一”,有力地证明了知识分子对改造国民性的重要作用。

D.

“在鲁迅的伟岸形象面前,周作人永远是一抔黄土。”再次表明作者排拒周作人、赞颂鲁迅的观点态度。

E.

本文采用对比论证手法:将鲁迅、周作人的文风及民族精神的影响作对比,把一般人的观点与作者的观点对比,爱憎分明,观点鲜明,有力地证明了中心论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新疆自治区会考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4题。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神明:人的智慧
B.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骐骥:劣马
C.驽马十驾,在不舍——功:成功,成绩
D.用心也——躁:浮躁
2.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圣心备
用亡郑以陪邻
③蟹六跪二螯
④某所,母立于兹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3.下列对本段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段出自荀子的《劝学》。荀子是我国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他提出“制天命而用之” 的思想。
B.本段论述学习的方法和态度,作者分别从学习要逐步积累、要坚持不懈、要专心致志三个方面进行论证,条理清晰。
C.本段运用了生活中常见的比喻,把抽象韵道理说得明白、具体、生动,深入浅出,使读者容易接受。 D.本段运用了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例如“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三句从反面论证,“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两句则是从正面加以论证。
4.请将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101网校同步练习 高一语文 苏教版(新课标·2004年初审) 苏教版 题型:048

语段阅读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1)

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A.

于是焉河伯始其面目 旋:掉转

B.

不见水 端:尽头

C.

秋水至,百川灌河 时:时间

D.

今睹之难穷也 子:指海神若

(2)

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中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闻道百,以为莫己

[  ]

A.

徐公不君之美也

B.

使烛之武见秦军

C.

四方之民归之,水之归下也

D.

亡郑而有益于君

(3)

以下六句话,能够表示河伯愧疚的一项是(  )

①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②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③“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④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 ⑤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 ⑥望洋向若而叹

[  ]

A.

①③⑥

B.

②④⑤

C.

①②⑥

D.

②③⑤

(4)

下列说法与课文的寓义不一致的一项是(  )

[  ]

A.

宇宙之间的“道”是“难穷”的,而人们的认识是有限的。

B.

骄傲自满来源于思想上的主观、片面。

C.

胸怀宽阔、志向远大的人,前程不可估量。

D.

投身生活,扩大视野,不断实践,才能不断提高自己。

(5)

翻译。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上海模拟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泰山,鸿毛
陈  霁
  (1)我一下车就看见了那些龙柱。十二根。排列在大道两边,有皇家气派。泰山就在龙柱的前方。山上一半是石头,一半是树,袒露着非同一般的嵯峨、凌厉与霸气。
  (2)从这里到山顶,十来公里的路程,司马迁、李白、杜甫之类名人的脚印,早已密密地叠加在六千多级石级上。五六千处石刻挤满沿途的石壁,隐藏着中华民族一个个朝代的一些秘密。一般平庸的皇帝,没有底气,是不敢厚着脸皮来觐见泰山的。
  (3)游人越来越多。所有的人都在赶路,所有的人都仰望着山顶。所有的人到此一游,直接或者间接都与一个人有关。
  (4)他叫孔子。泰山上的人流物流,孔子都是源头。
  (5)作为中国最早的职业教师,孔子让教育从贵族走向民间,他的教育思想至今也没有过时。作为文化集大成者,他是一个火炬手,有他点燃火种,领跑,薪火相传,才有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生生不息。作为思想家,“仁者爱人”闪耀着最具普世价值的人道主义光芒。除了孔子,谁还可以代表和象征中国的文化传统?除了孔子,谁还可以被视为中国的精神符号?
  (6)从登山的第一步开始,石刻就是绕不开的景观。它们像是人身上过度的文身,冲击着我们的视觉。
  (7)从古至今的中国人,都喜欢将“某某某到此一游”往石上树上乱刻乱画。前年春天,那位退休的常州老汉,本来是去宝岛为台湾同胞提振旅游业做贡献的,但就是因为骨子里这样的传统沉淀太深,也就随手在台湾知名的野柳地质公园的岩壁上刻下自己的大名,结果把老脸丢尽。不过,在岩石上刻字,似乎也应了那句话: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即便是泰山上那几千处石刻,也不过是另外一种形式的“到此一游”。勒石留名,很少有人经得起这种诱惑。皇帝们,将相们,巡抚、知府甚至县令们,到了这里都手痒痒地想在泰山写点刻点什么。不能留名青史,难道不能留名青山么?他们握有大权。那些题词,看似深刻,细看也不过是虚张声势或者装腔作势的空话大话。看似在礼赞泰山,实际是想通过对泰山的攀附满足自己的虚荣。
  (8)但是,泰山上最气势磅礴最有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的《金刚经》石刻却没有留下作者的姓名。作者是谁?他躲在这艺术巨制的背后,让我们永远敬仰。也没有看见甚至也没有听说孔子在这里刻了什么,但是他与泰山同在。
  (9)山脚的槐花、山腰的梨花和山顶的樱花,盛开如雪。
  (10)我找到了“孔子登临处”,准备从孔子的起点开始与孔子一路同行。但是为了节约时间,我还是决定从半山腰开始我的泰山之旅。然而,到了十八盘才知道泰山的威严。才一个多小时,我觉得体能已经严重透支。这时,每向上跨一步都在挑战极限。望了一眼远在云端的南天门,更加感到了压力和威慑。再看一路的游客,个个气喘吁吁,表情痛苦地在蹬道上艰难地挪动脚步。就是下山的人们也是相互搀着攀着,一瘸一拐,甚至还有倒退着走的。 
  (11)我相信,这是人的退化。
  (12)我相信,在两千五百年前,这里一定没有整齐的石级,配套的服务,更没有汽车和缆车。但是,孔子的泰山之行一定是健步如飞的。他那高一米八的硕大身板,在泰山崎岖山道上的移动,是一幅怎样令人钦慕的风景啊。
  (13)中华五千年文明,孔子总结了前两千五百年,又深深地影响了后两千五百年。漫长的历史长河,不但没有出现第二个孔子,相反,他那些生机勃勃原汁原味的学说,却被历代统治者反复阉割,篡改,曲解,僵化,神化,为已所用,中华文明进化的进程也一次次被内乱与外患打断。历史已经进入二十一世纪,今天,许多人竟还要孔子——一个两千五百年前的教师、一个生前并不怎么得意的政治人物,来为他们眼中中国的一切看不顺眼负责。
  (14)孔于被神化、妖魔化,由此而导致中华文明的停滞不前、中国在近代的落后挨打,这是更大的退化。
  (15)退化,也包括孔子的子孙后代们。除了孙子孔伋在文化上略有建树外,此后的孔子后裔们大都是平庸之辈,坐吃俸禄,不劳而获。第七十六代嫡孙、衍圣公孔令贻劝袁世凯称帝,与辫帅张勋结为异姓兄弟,更是孔府在政治上道德上的堕落。孔子,和他身后那些“衍圣公”们,各自在朝着相反的方向飞奔。
  (16)流动的游人成为十八盘活的血肉。借势于这条飞动的长龙,我终于也有了一个眺望的高度。
  (17)仁者乐山。孔子登泰山并非是慕泰山之名。因为那时皇帝们还没有来,诗仙、诗圣们也还没有来。他们都是隔好多年甚至几十代以后,才踏着孔子的脚迹来泰山的。孔子的登临几乎是前无古人的,他的脚下是一条罕有人迹的道路,他登的还是一座“素”山。
  (18)孔子一生都在山上攀登,最终抵达中华文明的人文绝顶,与泰山双峰并峙,成为一个民族五千年的高度,供我们仰望。
  (19)在南天门,我接受了泰山的洗礼。云开雾散的时候,世界不再神秘。泰山显出原形,山下的泰安城区也清晰可见。像是水落石出,真相大白于天下。像是梦境回到人间。
  (20)我无法理清这里面纷披的哲学和美学的思绪,只是在日观峰捡起一块石头、一小块阅尽人间沧桑的花岗岩石,放进背包。 
  (21)迎着层层叠叠的山峰和拾阶而上的人群,我在下山的梯级上健步如飞。蹬道像是孔夫子的一部竹简,在前面徐徐展开。我觉得我就是一羽鸿毛,在上面轻轻地飞了起来。
1.第(7)段加粗词“攀附”在文中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
2.简要分析第(9)段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文章理解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A.写排列在大道两边充满皇家气派的龙柱,意在表现泰山的嵯峨、凌厉与霸气。
B.司马迁、李白、杜甫等人文化成就之高,致使平庸的皇帝们不敢贸然觐见泰山。
C.孔子由于其学说遭反复曲解、神化,所以不能为今天中国的一切看不顺眼负责。
D.第(17)段中的画线句,是实写也是虚写,强调了孔子的中华文化拓荒者的地位。
E.第(19)段中“洗礼”一词既指作者为泰山云雾所侵染,又指其思索后的精神升华。
F.文章重在记游,以作者游览泰山的踪迹为线索,完整地交代了游历泰山的经过。
4.第⑥-⑧段作者用“对比”和“类比”的手法来表现对泰山石刻的情感态度,试作具体分析(各举一例)。对比:__________________。类比:__________________。
5.第(11)段作者说“我相信,这是人的退化”,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
6.联系文章内容,自选一个角度对文题“泰山,鸿毛”进行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