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下列各句修辞手法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我在蒙胧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爆竹声联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 抱了全市镇。(夸张) B.柳妈的打皱的脸也笑起来,使她蹙缩得像一个核桃。(比喻) C.即使看见人,虽是自己的主人,也总惴惴的,有如在白天出穴游行的小鼠;否则呆坐着,直是一个木 偶人。(比喻) D.“祥林嫂?怎么了?”我又赶紧的问。“老了。”(婉曲) |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同步题 题型:单选题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同步题 题型:单选题
[ ]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活题巧解巧练·高二语文(下) 题型:013
对下列各句的修辞及其作用,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我现在的心境非常狂野,比饿虎或是咆哮的怒海都要凶猛无情,你可不要惹我性起。(比喻,形象地表达出罗密欧因朱丽叶之死而痛苦、绝望的心情。)
B.你无情的泥土吞噬了世上最可爱的人儿,我要掰开你的馋吻,索性让你再吃一个饱。(比喻,表现罗密欧万分悲痛,决心一死的意志和情绪。)
C.这些死的惨象,就像惊心动魄的钟声,警告风烛残年的我,快要不久于人世了。(比喻,通感,表达出朱丽叶的母亲见到女儿和其情人惨死的情况,吓得要死、悲恸无比的感情。)
D.眼睛,瞧你的最后一眼吧!手臂,作你最后一次的拥抱吧!嘴唇,啊!你呼吸的门户,用一个合法的吻,跟网罗一切的死亡订立一个永久的契约吧!(排比,拟人,表达出罗密欧对朱丽叶真挚的爱和同死的决心。)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 题型:048
阅读下列两首宋词,完成1~6题。
八声甘州柳永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注】:“颙望”即仰望。“争”同“怎”。
(1)对该词词句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潇潇暮雨”指傍晚的雨势急骤。
B.“苒苒物华休”指美好的景物逐渐凋残。
C.“何事苦淹留”不知道什么原因留连于此,不忍离去。
D.“正恁凝愁”正有许多愁绪凝结,如此难以排解。
(2)该词词句所作的比较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一句与《雨霖铃》中的“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一句在全词中所起的作用是相同的。
B.“红衰翠减”一句与李清照《如梦令》中“绿肥红瘦”一句从炼字修辞的角度来看有相同的妙处。
C.“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与姜夔《扬州慢》中的“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同样有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D.“关河冷落,残照当楼”与辛弃疾《永遇乐》中的“斜阳草树,寻常巷陌”描写的都是山河破败之景象。
(3)对该词有关内容和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该词上阕写景,景中寓情,特别是“是处”与“惟有”两句动静结合,衰荣相对,又蕴含作者的忧愁。
B.下阕抒情,“想佳人”与“争知我”两句对照呼应,刻画出天各一方的一对恋人的相思之苦。
C.本词情景交融,景是萧条破败之景,与姜夔《扬州慢》中所写之景几近相同;情是离别相思之情,与《雨霖铃》中所抒之情别无二致。
D.本词中“对”“渐”“望”“叹”“争”等字都一字领起,稍作停顿,然后下接几字或一句。
一剪梅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
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
头,却上心头。
(4)“红藕香残玉簟秋”这一句是写景,作者用的_________手法,透露了秋景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作者选择了“雁回”这一特定情景,反映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月满西楼”一个“满”字,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内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如何理解“一种相思,两处闲愁”?(50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语文教研室 题型:048
阅读下列两首宋词,完成1~6题。
八声甘州柳永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注】:“颙望”即仰望。“争”同“怎”。
(1)对该词词句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潇潇暮雨”指傍晚的雨势急骤。
B.“苒苒物华休”指美好的景物逐渐凋残。
C.“何事苦淹留”不知道什么原因留连于此,不忍离去。
D.“正恁凝愁”正有许多愁绪凝结,如此难以排解。
(2)该词词句所作的比较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一句与《雨霖铃》中的“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一句在全词中所起的作用是相同的。
B.“红衰翠减”一句与李清照《如梦令》中“绿肥红瘦”一句从炼字修辞的角度来看有相同的妙处。
C.“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与姜夔《扬州慢》中的“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同样有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D.“关河冷落,残照当楼”与辛弃疾《永遇乐》中的“斜阳草树,寻常巷陌”描写的都是山河破败之景象。
(3)对该词有关内容和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该词上阕写景,景中寓情,特别是“是处”与“惟有”两句动静结合,衰荣相对,又蕴含作者的忧愁。
B.下阕抒情,“想佳人”与“争知我”两句对照呼应,刻画出天各一方的一对恋人的相思之苦。
C.本词情景交融,景是萧条破败之景,与姜夔《扬州慢》中所写之景几近相同;情是离别相思之情,与《雨霖铃》中所抒之情别无二致。
D.本词中“对”“渐”“望”“叹”“争”等字都一字领起,稍作停顿,然后下接几字或一句。
一剪梅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
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
头,却上心头。
(4)“红藕香残玉簟秋”这一句是写景,作者用的_________手法,透露了秋景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作者选择了“雁回”这一特定情景,反映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月满西楼”一个“满”字,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内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如何理解“一种相思,两处闲愁”?(50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 题型:048
【正宫】【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滚绣球】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马儿迍迍的行,车儿快快的随,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
【叨叨令】见安排着车儿、马儿,不由人熬熬煎煎的气;有甚么心情花儿、靥儿,打扮得娇娇滴滴的媚;准备着被儿、枕儿,只索昏昏沉沉的睡;从今后衫儿、袖儿,都韫做重重叠叠的泪。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久已后书儿、信儿,索与我恓恓惶惶的寄。
苏 幕 遮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1.下列各句中加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怨归去得疾 疾:迅速 B.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 倩:使
C.此恨谁知 恨:仇恨 D.都揾做重重叠叠的泪 韫做:揩试
2.下文各句的译文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却告了相思回避——因为相思而回避不见
B.索与我恓恓惶惶的寄——要赶紧给我寄书信
C.柳丝长玉骢难系——柳丝虽长,却难系住(选行人的)马
D.破题儿又早别离——刚开头却又匆匆别离
3.“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所运用的修辞格是 ( )
A.反问 比喻 夸张 B.设问 拟人 比喻
C.拟人 夸张 设问 D.拟人 双关 设问
4.下面对选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作者运用了高度夸张的手法,形容当时莺莺和张珙缠绵欲绝的离别之情。
B.【滚绣球】与【端正好】均采用了因景生情的手法,以凄清的暮秋景象引出莺莺的离愁别绪。
C.作者把天地景物乃至车马饰物统统拿来,赋予丰富的联想、夸张,作为表情达意的手段。
D.【滚绣球】是曲词,它是莺莺在赴长亭的路上唱的,主要以途中的景物为线索抒情写意,从不同侧面展示主人公复杂的内心世界。
5.下面对范仲淹的《苏幕遮》鉴赏不当的一项是 ( )
A.“碧云天,黄叶地”点明时令,从高、低两个角度描绘出一幅典型的秋景,表现了秋天的寥廓苍茫、衰败零落的特点。
B.“芳草无情”二句由写眼前之景转化为写远送之人,带有强烈的夸张成分。同时,这两句也起到了由写景到抒情的过渡作用。
C.“黯乡魂”句意为因思念家乡而心神悲伤,化用了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的句子,强化了思乡之情。
D.课文《长亭送别》开篇化用这首词的前两句,实际是取这首词“别恨”的主旨,两篇作品均借景抒情抒发了同样的别情。
6.对《长亭送别》与《苏幕遮》比较赏析,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
A.词与选文的前两句均点明时令季节,高高的天穹里,云彩呈现出湛清的颜色,广阔的原野上,铺满了败落的黄叶,从而点染出送别的凄凉氛围。
B.词的上阕收束两句由写景转到写人,由眼中所见写到目力之外,实中含虚,含有夸张想像的成分,“无情”更反衬出人的感情的深浓。
C.词末二句“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极言愁苦之多,酒未浇去愁苦,反倒使人倍加伤情。选文中“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是作者自问自答。
D.“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句中,霜林之醉犹如惜别的血泪染红一样,很难说清何为景,何为情,二者达到了真正的融和。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语文教研室 题型:048
【滚绣球】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马儿迍迍的行,车儿快快的随,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
【叨叨令】见安排着车儿、马儿,不由人熬熬煎煎的气;有甚么心情花儿、靥儿,打扮得娇娇滴滴的媚;准备着被儿、枕儿,只索昏昏沉沉的睡;从今后衫儿、袖儿,都韫做重重叠叠的泪。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久已后书儿、信儿,索与我恓恓惶惶的寄。
苏 幕 遮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1.下列各句中加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怨归去得疾 疾:迅速 B.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 倩:使
C.此恨谁知 恨:仇恨 D.都揾做重重叠叠的泪 韫做:揩试
2.下文各句的译文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却告了相思回避——因为相思而回避不见
B.索与我恓恓惶惶的寄——要赶紧给我寄书信
C.柳丝长玉骢难系——柳丝虽长,却难系住(选行人的)马
D.破题儿又早别离——刚开头却又匆匆别离
3.“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所运用的修辞格是 ( )
A.反问 比喻 夸张 B.设问 拟人 比喻
C.拟人 夸张 设问 D.拟人 双关 设问
4.下面对选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作者运用了高度夸张的手法,形容当时莺莺和张珙缠绵欲绝的离别之情。
B.【滚绣球】与【端正好】均采用了因景生情的手法,以凄清的暮秋景象引出莺莺的离愁别绪。
C.作者把天地景物乃至车马饰物统统拿来,赋予丰富的联想、夸张,作为表情达意的手段。
D.【滚绣球】是曲词,它是莺莺在赴长亭的路上唱的,主要以途中的景物为线索抒情写意,从不同侧面展示主人公复杂的内心世界。
5.下面对范仲淹的《苏幕遮》鉴赏不当的一项是 ( )
A.“碧云天,黄叶地”点明时令,从高、低两个角度描绘出一幅典型的秋景,表现了秋天的寥廓苍茫、衰败零落的特点。
B.“芳草无情”二句由写眼前之景转化为写远送之人,带有强烈的夸张成分。同时,这两句也起到了由写景到抒情的过渡作用。
C.“黯乡魂”句意为因思念家乡而心神悲伤,化用了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的句子,强化了思乡之情。
D.课文《长亭送别》开篇化用这首词的前两句,实际是取这首词“别恨”的主旨,两篇作品均借景抒情抒发了同样的别情。
6.对《长亭送别》与《苏幕遮》比较赏析,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
A.词与选文的前两句均点明时令季节,高高的天穹里,云彩呈现出湛清的颜色,广阔的原野上,铺满了败落的黄叶,从而点染出送别的凄凉氛围。
B.词的上阕收束两句由写景转到写人,由眼中所见写到目力之外,实中含虚,含有夸张想像的成分,“无情”更反衬出人的感情的深浓。
C.词末二句“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极言愁苦之多,酒未浇去愁苦,反倒使人倍加伤情。选文中“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是作者自问自答。
D.“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句中,霜林之醉犹如惜别的血泪染红一样,很难说清何为景,何为情,二者达到了真正的融和。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2013年浙江省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这篇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共15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2分)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1.下列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有事:指用兵。
B.陈力就列 就:走向,这里是担任的意思。
C.不患寡而患不均 患:担心
D.无乃尔是过与 过:过错,名词。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是社稷之臣也 曰:“非我也,兵也”。
B.固而近于费 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C.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斧斤以时入山林
D.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3.下列对《季氏将伐颛臾》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本文是一篇对话体议论文,引用论证、类比论证、比喻论证等论证方法以及排比、反问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强化了论辩力与说服力。
B.本文也是一篇驳论文,先驳后立,破中有立。孔子与弟子三次对话,第一次批评学生没尽到职责,第二次阐述反对讨伐的理由,第三次提出自己治国以礼、为政以德的政治主张。
C.孔子旗帜鲜明地反对季氏伐颛臾,充分体现了“当仁不让”的精神;而“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的精辟论断亦可见出孔子高度的政治敏感与政治见地。
D.孔子对弟子一般直呼其名,名后加“也”,语调舒缓而亲切。而文中三次直呼“求”,语气急促,传达出孔子责备的神态。
4.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6分)
(1)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
(2)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5.“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这句话中,哪个字可以表明孔子对学生的态度?孔子为什么有这样的态度? (3分)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这篇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共15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2分)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11.下列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有事:指用兵。
B.陈力就列 就:走向,这里是担任的意思。
C.不患寡而患不均 患:担心
D.无乃尔是过与 过:过错,名词。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是社稷之臣也 曰:“非我也,兵也”。
B.固而近于费 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C.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斧斤以时入山林
D.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13.下列对《季氏将伐颛臾》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本文是一篇对话体议论文,引用论证、类比论证、比喻论证等论证方法以及排比、反问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强化了论辩力与说服力。
B.本文也是一篇驳论文,先驳后立,破中有立。孔子与弟子三次对话,第一次批评学生没尽到职责,第二次阐述反对讨伐的理由,第三次提出自己治国以礼、为政以德的政治主张。
C.孔子旗帜鲜明地反对季氏伐颛臾,充分体现了“当仁不让”的精神;而“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的精辟论断亦可见出孔子高度的政治敏感与政治见地。
D.孔子对弟子一般直呼其名,名后加“也”,语调舒缓而亲切。而文中三次直呼“求”,语气急促,传达出孔子责备的神态。
14.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6分)
(1)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
(2)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15.“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这句话中,哪个字可以表明孔子对学生的态度?孔子为什么有这样的态度? (3分)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不详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A.季氏将有事于颛臾有事:指用兵。 |
B.陈力就列就:走向,这里是担任的意思。 |
C.不患寡而患不均患:担心 |
D.无乃尔是过与过:过错,名词。 |
A.是社稷之臣也曰:“非我也,兵也”。 |
B.固而近于费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
C.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斧斤以时入山林 |
D.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
A.本文是一篇对话体议论文,引用论证、类比论证、比喻论证等论证方法以及排比、反问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强化了论辩力与说服力。 |
B.本文也是一篇驳论文,先驳后立,破中有立。孔子与弟子三次对话,第一次批评学生没尽到职责,第二次阐述反对讨伐的理由,第三次提出自己治国以礼、为政以德的政治主张。 |
C.孔子旗帜鲜明地反对季氏伐颛臾,充分体现了“当仁不让”的精神;而“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的精辟论断亦可见出孔子高度的政治敏感与政治见地。 |
D.孔子对弟子一般直呼其名,名后加“也”,语调舒缓而亲切。而文中三次直呼“求”,语气急促,传达出孔子责备的神态。 |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