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语文 > 题目详情
下列加粗词语不属于偏义复词的一项是

A.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
B.权,然后知轻重
C.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D.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同步题 题型:单选题

下列加粗词语不属于偏义复词的一项是

[     ]

A.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
B.权,然后知轻重
C.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D.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黄冈重点作业 高二语文(下) 题型:048

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6题。

  郭永,大名府元城人。少刚明勇决,身长七尺,须髯若神。祖任为丹州司法参军。守武人,为奸利无所忌,永数引法裁之。后守欲变具狱①。永力争不能得,袖举牒②还之,拂衣去。调清河丞,寻知大谷县。太原帅率用重臣每宴飨费千金,永以书抵幕府曰:“非什一而取,皆民膏血也,以资觞豆之费可乎?”府不敢迫。县有潭出云雨,岁旱,巫乘此哗民,永杖巫,暴日中,雨立至,县人刻石纪其异,府遣卒数罪辈号“警盗”,刺诸县短长,游蠹不归,莫敢迕。于是部使者及郡文移④有不便于民者,必条利病反复,或遂而不行。或谓永:“世方雷同,毋贾祸。”永曰:“吾知行吾志而已,遑恤其他。”大谷人安其政,以为自有令无永比者。既去数年,复过之,则老稚遮留如永始去。

(《宋史》节选)

【注释】

①具狱:据以定罪的案卷。

②牒:授官的文书。

③投劾:递交弹劾自己,请求去职的呈文。

④文移:公文。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的解释,误的一项是

[  ]

A.永以书幕府 抵:送达

B.刺诸县短长,游蠹不归,莫敢 迕:违背

C.或遂而不行 寝:止息

D.世方雷同,毋以此贾祸 贾祸:消除祸患

2.比较下列各句中“以”字的用法和意义,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祖任为丹州司法参军。

②永书抵幕府。

资觞豆之费可乎。

④毋此贾祸。

[  ]

A.①与③相同,②与④相同。

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C.①与③不同,②与④相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

3.《孔雀东南飞》中“昼夜勤作息”里的“作息”是一个偏义复合词,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属于偏义复合词的是

[  ]

A.为奸利无所忌。

B.每宴飨食千金。

C.刺诸县短长

D.必条利病反复。

4.对下列文中各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守大怒,盛威临永,永不为动,则缪为好言荐之朝丹州太守非常愤怒,以其威势恫吓郭永,郭永不因之改变立场,太守于是违心地向朝廷替郭永说好话。

B.取诸县以给,敛诸大谷者尤亟。从各县中取来满足自己,对大谷县征敛得尤其紧迫。

C.脱不获命,令有投劾而归耳。倘若不能得到您(减轻征敛)的命令,那么我就向皇上递辞呈回家不干了。

D.永械致之府,府并它县追还。郭永给他们戴上刑具押送到府,府中因此把郭永连同其他知县全都召回。

5.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郭永刚直抗上举动的一组是

①盛威临永,永不为动。

②袖举牒还之。

③永杖巫,暴日中。

④必条利病反复。

⑤或遂寝而不行。

⑥吾知行吾志而已。

[  ]

A.①③⑥
B.②④⑤
C.②③⑤
D.①④⑥

6.下列叙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郭永屡次援引法令节制丹州知官,因而受到威胁,但郭永胸怀宽广,顾全大局,反而为他说好话,向朝廷作了推荐。

B.郭永厌恶巫师借“岁早”以哗众取宠,他杖责巫师后求得大雨,以致县中百姓刻石记载了他的奇功异绩。

C.郭永痛恨“警盗”为非作歹,四处制造事端,他坚决地将“警盗”押送到府,使上级部门改变了原先的做法。

D.郭永不愿与世浮沉,他坚持自己的志向而受到百姓的爱戴,数年后回大谷复职时,老人孩子非常热情地对待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浙江卷) 题型:04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胡叟,字伦许,安定临泾人也。世有冠冕,为西夏著姓。叟少聪敏,年十三,辨疑释理,知名乡国。其意之所悟,与成人交论,鲜有屈焉。学不师受,友人劝之,叟曰:"先圣之言,精义入神者,其唯《易》乎?犹谓可思而过半。末世腐儒,粗别刚柔之位,宁有探赜①未兆者哉?就道之义,非在今矣。”及披读群籍,再阅于目,皆诵于口。好属文,既善为典雅之词,又工为鄙俗之句。以姚政将衰,遂入长安观风化,隐匿名行,惧人见知。时京兆韦祖思,少阅典坟,多蔑时辈,知叟至,召而见之。祖思习常,待叟不足。叟聊与叙温凉,拂衣而出。祖思固留之,曰:“当与君论天人之际,何遽而反乎?”叟对曰:“论天人者,其亡久矣。与君相知,何夸言若是也。”遂不坐而去。至主人家,赋韦、杜二族,一宿而成,  叟孤飘坎壈,未有仕路,遂入汉中。刘义隆梁、秦二州刺史冯翊吉翰,以叟才士,颇相礼接。授叟末佐,不称其怀。未几,翰迁益州,叟随入蜀,多为豪俊所尚。时蜀沙门法成,鸠率僧旅,几于千人,铸丈六金像。刘义隆恶其聚众,将加大辟。叟闻之,即赴丹阳,启申其美,遂得免焉。复还于蜀。法成感之,遗其珍物,价直千余匹。叟谓法成曰:“纬萧何人,能弃明珠?吾为德请,财何为也?”一无所受。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

A.

鲜有屈焉  屈:屈辱。

B.

鸠率僧旅  鸠:聚合。

C.

将加大辟  大辟:死刑

D.

遗其珍物  遗:赠送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

B.

C.

D.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胡叟与友人的交谈,显示出他对经典的独特见解,以及对当时那些缺乏真才实学的读书人的不屑。

B.

文中叙述了胡叟在京城受人召见的过程,刻画出他言辞犀利,不能容忍他人怠慢自己的性格特征。

C.

文章通过对胡叟为僧人解难一事的叙述,赞美胡叟敢为他人仗义执言但又不求回报的高尚品德。

D.

胡叟聪明过人,少年成名,但因恃才傲物,言行偏激,得罪了京兆韦祖思,以致仕途受阻,一生坎坷。

(4)

用“/”给文中划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其 述 前 载 无 违 旧 美 叙 中 世 有 协 时 事 而 末 及 鄙 黩 人 皆 奇 其 才 畏 其 笔

(5)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遂入长安观风化,隐匿名行,惧人见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吾为德请,财何为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高中课程新学案 高三年级 语文 题型:04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李靖,本名药师,雍州三原人也。少有文武材略,每谓所亲曰:“大丈夫若遇主逢时,必当立功立事,以取富贵。”仕隋为马邑郡丞。会高祖(李渊)击突厥,靖察高祖,知有四方之志,因自锁上变,将诣江都,至长安,道塞不通而止。高祖克京城,执靖,将斩之。靖大呼曰:“公起义兵,本为天下除暴乱,不欲就大事,而以私怨斩壮士乎?”(1)高祖壮其言,太宗又固请,遂舍之。太宗寻召入幕府。

  萧铣据荆州,遣靖安辑之。武德四年,靖又陈十策以图萧铣,高祖从之。其年八月,集兵于夔州。铣以时属秋潦,江水泛涨,三峡路险,必谓靖不能进,遂休兵不设备。九月,靖乃率师而进,将下峡,诸将皆请停兵以待水退,靖曰:“兵贵神速,机不可失。若乘水涨之势,倏忽至城下,所谓疾雷不及掩耳,此兵家上策。(2)纵彼知我,仓卒征兵,无以应敌,此必成擒也。”进兵至夷陵。铣将文士弘率精兵数万屯清江,靖纵兵击破之。至江陵,屯营于城下,铣甚惧,始征兵于江南,果不能至。靖又破其骁将杨君茂、郑文秀,铣遣使请降,靖即入据其城,号令严肃,军无私焉。

  (3)或请籍铣将拒战者赀以赏将士,靖曰:“王者之师,义存吊伐。百姓既受驱逼,拒战岂其所愿?宜弘宽大,以慰远近之心。降而籍之,恐非救焚拯溺之义。但恐自此已南城镇各坚守不下,非计之善。”于是遂止。江、汉之域闻之,莫不争下。以功授上柱国,封永康县公,检校荆州刺史。乃度岭至桂州,遣人分道招抚其大首领冯盎等,靖承制授其官爵。凡所怀辑九十六州,户六十余万,优诏劳勉。太宗嗣位,拜刑部尚书。

  突厥诸部离叛,朝廷将图进取,以靖为代州行军总管,率骁骑三千,自马邑出其不意,直趋恶阳岭以逼之。突利可汗不虞于靖,见官军掩至,于是大惧,相谓曰:“唐兵若不倾国而来,靖岂敢孤军而至?”一日数惊。靖候知之,潜令间谍离其心腹,其所亲康苏密来降。四年,靖进击定襄,破之,可汗仅以身遁。太宗尝谓曰:“昔李陵提步卒五千,不免身降匈奴,尚得书名竹帛。卿以三千轻骑深入虏庭,克复定襄,威振北狄,古今所未有,足报往年渭水之役。”

(选自《旧唐书·李靖传》,有删改)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A.

遣靖安之  辑:安抚

B.

军无焉  私:偏私

C.

降而之  籍:籍没,抄家

D.

突利可汗不于靖  虞:预料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

A.

不欲就大事,以私怨斩壮士乎

今人有大功击之,不义也

B.

乘水涨之势,倏忽至城下

彼与彼年相

C.

可汗仅身遁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相之

D.

威振北狄,古今未有

能苦吟疾书,最先为昌黎韩愈

(3)

下列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李靖军事才能的一组是(  )

①必当立功立事,以取富贵 ②至江陵,屯营于城下 ③宜弘宽大,以慰远近之心 ④自马邑出其不意,直趋恶阳岭以逼之 ⑤潜令间谍离其心腹 ⑥靖进击定襄,破之

[  ]

A.

①④⑤

B.

①③⑥

C.

②④⑤

D.

②③⑥

(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李靖从小就有文才武略和远大志向。他看到李渊有经营天下的志向,就自己锁住城门,上奏请求变革,将到扬州去见炀帝。李渊抓住他,要杀他,他豪言壮语解脱了自己。

B.

武德四年,李靖又上书请求攻打萧铣,太祖听从了他的建议。李靖在夔州集结军队,趁秋汛涨水,三峡路险,萧铣防备松懈之机,疾雷不及掩耳,打败萧铣。又采用宽大政策,使江汉一带纷纷投降。

C.

平定萧铣后,李靖又越过南岭,由于他采取了正确地招抚策略,秉承皇帝旨意授予当地大首领适当的官爵,共抚平定了九十六州,六十余万户百姓。

D.

太宗准备对突厥用兵,任命李靖为代州道行军总管。他率领骁骑三千,出敌不意,插到恶阳岭,使敌人十分惊慌,最后克复定襄,威震北狄,受到太宗的称赞。

(5)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高祖壮其言,太宗又固请,遂舍之

___________________

(2)纵彼知我,仓卒征兵,无以应敌,此必成擒也

___________________

(3)或请籍铣将拒战者赀以赏将士

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2011-2012学年度陕西省高三年级收假考试语文卷 题型: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16分)

    胡叟,字伦许,安定临泾人也。世有冠冕,为西夏著姓。叟少聪敏,年十三,辨疑释理,知名乡国。其意之所悟,与成人交论,鲜有屈焉。学不师受,友人劝之,叟曰:"先圣之言,精义入神者,其唯《易》乎?犹谓可思而过半。末世腐儒,粗别刚柔之位,宁有探赜①未兆者哉?就道之义,非在今矣。"及披读群籍,再阅于目,皆诵于口。好属文,既善为典雅之词,又工为鄙俗之句。以姚政将衰,遂入长安观风化,隐匿名行,惧人见知。时京兆韦祖思,少阅典坟,多蔑时辈,知叟至,召而见之。祖思习常,待叟不足,叟聊与叙温凉,拂衣而出。祖思固留之,曰:"当与君论天人之际,何遽而反乎?"叟对曰:"论天人者,其亡久矣。与君相知,何夸言若是也。"遂不坐而去。至主人家,赋韦杜二族,一宿而成,时年十有八矣。其述前载无违旧美,叙中世有协时事,而末及鄙黩②人皆奇其才,畏其笔。世犹传诵之,以为笑狎。

    叟孤飘坎壈,未有仕路,遂入汉中。刘义隆梁秦二州刺史冯翊吉翰,以叟才士,颇相礼接。授叟末佐,不称其怀。未几,翰迁益州,叟随入蜀,多为豪俊所尚。时蜀沙门法成,鸠率僧旅,几于千人,铸丈六金像。刘义隆恶其聚众,将加大辟。叟闻之,即赴丹阳,启申其美,遂得免焉。复还于蜀。法成感之,遗其珍物,价直千余匹。叟谓法成曰:“纬萧何人,能弃明珠?吾为德请,财何为也?”一无所受。

【注】①探赜zé:探索深奥的道理。②鄙黩:轻蔑傲慢。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胡叟与友人的交谈,显示出他对经典的独特见解,以及对当时那些缺乏真才实学的读书人的不屑。

B.文章叙述了胡叟在京城受人召见的过程,刻画出他言辞犀利,不能容忍他人怠慢自己的性格特征。

C.文章通过 为别人解难一事的叙述,赞美胡叟敢为他人仗义执言但又不求回报的高尚品德。

D.胡叟聪敏过人,少年成名,但因恃才傲物,言行偏激,得罪了京兆尹韦祖思,以致仕途受阻,一生坎坷。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

(1)遂入长安观风化,隐匿名行,惧人见知

答:                                                           

(2)吾为德请,财何为也?

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卷(浙江)(解析版) 题型: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1题

胡叟,字伦许,安定临泾人也。世有冠冕,为西夏著姓。叟少聪敏,年十三,辨疑释理,知名乡国。其意之所悟,与成人交论,鲜有屈焉。学不师受,友人劝之,叟曰:"先圣之言,精义入神者,其唯《易》乎?犹谓可思而过半。末世腐儒,粗别刚柔之位,宁有探未兆者哉?就道之义,非在今矣。”及披读群籍,再阅于目,皆诵于口。好属文,既善为典雅之词,又工为鄙俗之句。以姚政将衰,遂入长安观风化,隐匿名行,惧人见知。时京兆韦祖思,少阅典坟,多蔑时辈,知叟至,召而见之。祖思习常,待叟不足。叟聊与叙温凉,拂衣而出。祖思固留之,曰:“当与君论天人之际,何遽而反乎?”叟对曰:“论天人者,其亡久矣。与君相知,何夸言若是也。”遂不坐而去。至主人家,赋韦、杜二族,一宿而成,时年十有八矣。其述前载无违旧美叙中世有协时事而末及鄙人皆奇其才畏其笔。世犹传诵之,以为笑狎。

叟孤飘坎壈,未有仕路,遂入汉中。刘义隆梁、秦二州刺史冯翊吉翰,以叟才士,颇相礼接。授叟末佐,不称其怀。未几,翰迁益州,叟随入蜀,多为豪俊所尚。时蜀沙门法成,鸠率僧旅,几于千人,铸丈六金像。刘义隆恶其聚众,将加大辟。叟闻之,即赴丹阳,启申其美,遂得免焉。复还于蜀。法成感之,遗其珍物,价直千余匹。叟谓法成曰:“纬萧何人,能弃明珠?吾为德请,财何为也?”一无所受。

【注】①探赜:探索深奥的道理。②鄙黩:轻蔑傲慢。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鲜有屈焉       屈:屈辱。

B.鸠率僧旅       鸠 :聚合。

C. 将加大辟       大辟:死刑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B.

C.                        D.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胡叟与友人的交谈,显示出他对经典的独特见解,以及对当时那些缺乏真才实学的读书人的不屑。

B.文中叙述了胡叟在京城受人召见的过程,刻画出他言辞犀利,不能容忍他人怠慢自己的性格特征。

C.文章通过对胡叟为僧人解难一事的叙述,赞美胡叟敢为他人仗义执言但又不求回报的高尚品德。

D.胡叟聪明过人,少年成名,但因恃才傲物,言行偏激,得罪了京兆韦祖思,以致仕途受阻,一生坎坷。

4.用“/”给文中划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其 述 前 载 无 违 旧 美 叙 中 世 有 协 时 事 而 末 及 鄙 黩 人 皆 奇 其 才 畏 其 笔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遂入长安观风化,隐匿名行,惧人见知。(3分)

                                                                                             

 

(2)吾为德请,财何为也?(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不详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16分)
胡叟,字伦许,安定临泾人也。世有冠冕,为西夏著姓。叟少聪敏,年十三,辨疑释理,知名乡国。其意之所悟,与成人交论,鲜有屈焉。学不师受,友人劝之,叟曰:"先圣之言,精义入神者,其唯《易》乎?犹谓可思而过半。末世腐儒,粗别刚柔之位,宁有探赜①未兆者哉?就道之义,非在今矣。"及披读群籍,再阅于目,皆诵于口。好属文,既善为典雅之词,又工为鄙俗之句。以姚政将衰,遂入长安观风化,隐匿名行,惧人见知。时京兆韦祖思,少阅典坟,多蔑时辈,知叟至,召而见之。祖思习常,待叟不足,叟聊与叙温凉,拂衣而出。祖思固留之,曰:"当与君论天人之际,何遽而反乎?"叟对曰:"论天人者,其亡久矣。与君相知,何夸言若是也。"遂不坐而去。至主人家,赋韦杜二族,一宿而成,时年十有八矣。其述前载无违旧美,叙中世有协时事,而末及鄙黩②人皆奇其才,畏其笔。世犹传诵之,以为笑狎。
叟孤飘坎壈,未有仕路,遂入汉中。刘义隆梁秦二州刺史冯翊吉翰,以叟才士,颇相礼接。授叟末佐,不称其怀。未几,翰迁益州,叟随入蜀,多为豪俊所尚。时蜀沙门法成,鸠率僧旅,几于千人,铸丈六金像。刘义隆恶其聚众,将加大辟。叟闻之,即赴丹阳,启申其美,遂得免焉。复还于蜀。法成感之,遗其珍物,价直千余匹。叟谓法成曰:“纬萧何人,能弃明珠?吾为德请,财何为也?”一无所受。
【注】①探赜zé:探索深奥的道理。②鄙黩:轻蔑傲慢。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胡叟与友人的交谈,显示出他对经典的独特见解,以及对当时那些缺乏真才实学的读书人的不屑。
B.文章叙述了胡叟在京城受人召见的过程,刻画出他言辞犀利,不能容忍他人怠慢自己的性格特征。
C.文章通过 为别人解难一事的叙述,赞美胡叟敢为他人仗义执言但又不求回报的高尚品德。
D.胡叟聪敏过人,少年成名,但因恃才傲物,言行偏激,得罪了京兆尹韦祖思,以致仕途受阻,一生坎坷。
小题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
(1)遂入长安观风化,隐匿名行,惧人见知
答:                                                           
(2)吾为德请,财何为也?
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一百中学2007-2008年上学期高二语文期末考试卷 题型:048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戴胄,字玄胤,相州安阳人。性坚正,干局①明强,善簿最②大理少卿缺,太宗曰:“大理,人命所系,胄清直,其人哉。”即日命胄。长孙无忌被召,不解佩刀入东上阁。尚书右仆射封德彝论监门校尉不觉,罪当死;无忌。胄曰:“校尉与无忌罪,臣子于尊极不称误。法著:‘御汤剂、饮食、舟船,虽误皆死。’陛下录无忌功,原之可也。若罚无忌,杀校尉,不可谓刑。”帝曰:“法天下公,朕安得阿亲戚!”诏复议。德彝固执,帝将可。胄曰:“不然。校尉缘无忌以致罪,法当轻。若皆误,不得独死。”由是与校尉皆免。时选者盛集,有诡资萌冒牒取调③者,诏许自首;不首,罪当死。俄有诈得者,狱具,胄法当流。帝曰:“朕诏不首者死,而今常流,是示天下不信,卿卖狱耶?”胄曰:“陛下登杀之,非臣所及。既属臣,敢亏法乎?”帝曰:“卿自守法,而使我失信,奈何?”胄曰:“法者,布大信于人,言乃一时喜怒所发。陛下以一朝忿将杀之,既知不可而置于法,此忍小忿,存大信也。若阿忿违信,臣陛下惜之。”帝大悟,从其言。过尚书在丞。矜其贫,特诏赐钱十万。

  注①干局:指人的处事能力。②簿最:财物出纳帐册。③取调:指选者获取委任。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

A.

陛下杀之 登:立即

B.

校尉与无忌罪 均:各人一半

C.

朕安得亲戚 阿:偏袒

D.

其贫 矜:怜悯

(2)

比较下列各句中“以”和“为”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胄法当流 ②是示天下不信 ③法天下公 ④臣陛下惜之

[  ]

A.

①句和②句相同,③句和④句相同

B.

①句和②句相同,③句和④句不同

C.

①句和②句不同,③句和④句不同

D.

①句和②句不同,③句和④句相同

(3)

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同现代汉语用法相同的一项

[  ]

A.

即日命胄

B.

朕安得阿亲戚

C.

德彝固执

D.

诏许自首

(4)

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戴胄执法公正的一组是

①臣子于尊极不称误

②若罚罚无忌,杀校尉,不可谓刑

③校尉缘无忌以致罪,法当轻

④俄有诈得者,狱具,胄以法当流

⑤陛下登杀之,非臣所及

[  ]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①③④

(5)

下列叙述符合原文思想内容的一项是

[  ]

A.

戴胄援引法律,犯颜直谏。他认为封德彝定长孙无忌监门校尉的罪轻重失当,所以固请太宗复议。

B.

戴胄引法典“虽误皆死”,劝太宗不要姑息长孙无忌的罪行而使重罪轻罚,更不应该以地位高低而使同罪异法。

C.

对“诈得者”太宗诏“不首者死”。但戴胄仍“以法当流,因而触怒太宗。而对太宗的责难,他既据理力谏,又讲究劝谏艺术,终使太宗感悟。”

D.

戴胄认为封德彝判校尉死罪,而让长孙无忌以功抵罪,于法无据;而圣旨“不首,罪当死是感情用事,作为执法的依据有不妥之处。”

(6)

翻译下列句子

①陛下录无忌功,原之可也。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校尉缘无忌以致罪,法当轻。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既属臣,敢亏法乎?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云南省玉溪一中2010-201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题型:048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题。

丰乐亭记

欧阳修

  修既治滁之明年夏,始饮滁水而甘。问诸滁人,得于州南百步之近。其上则丰山,耸然而特立;下则幽谷,窈然而深藏;中有清泉,滃然而仰出。俯仰左右,顾而乐之。于是疏泉凿石,辟地以为亭,而与滁人往游其间。

  滁于五代干戈之际,用武之地也。昔太祖皇帝,尝以周师破李景兵十五万于清流山下,生擒其将皇甫晖、姚凤于滁东门之外,遂以平滁。修尝考其山川,按其图记,升高以望清流之关,欲求晖、凤就擒之所,而故老皆无在者,盖天下之平久矣。

  自唐失其政,海内分裂,豪杰并起而争,所在为敌国者,何可胜数?及宋受天命,圣人出而四海一。向之凭恃险阻,划削消磨。百年之间,漠然徒见山高而水清。欲问其事,而遗老尽矣!今滁介于江淮之间,舟车商贾,四方宾客之所不至。民生不见外事,而安于畎亩衣食,以乐生送死。而孰知上之功德,休养生息,涵煦于百年之深也。

  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躲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1)

下列各组句子中,对加粗字词的解说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①俯仰左右,顾而

②遂书以其亭焉

③修尝考其山川,其图记

④以为莫己

⑤修既治滁之明年夏,始饮滁水而甘

⑥复道行空,不霁何

⑦能谤讥于市朝,寡人之耳者,受上赏。

⑧天下云集响应,粮而景从。

[  ]

A.

①⑦句中加粗字属于同一类型的词语活用

B.

③句中“按”是“按照”的意思;④句中“若”是“你”的意思

C.

②⑥句中加粗字属于同一类型的词语活用

D.

⑤⑧句中加粗词语的词义与现代汉语的词义相同

(2)

下列句子加粗字词的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

A.

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喜与予游也  此四君者,皆明智中信。

B.

而故老皆无在者,天下之平久矣     善始者实繁,克终者寡。

C.

四方宾客所不至            道其风俗

D.

是疏泉凿石,辟地以为亭        既得斯泉山谷之间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滁州介于江淮之间,虽有商人乘船坐车往还,但四方宾客并不来此偏僻的丰乐亭。尽管此处环境优美,可以仰而望山,俯而听泉;也可以春采花草,夏纳清凉。

B.

文章描写山泉景色之美,叙述建亭游赏之乐,文笔简洁生动。如用“耸然”“窈然”“滃然”,就点出了山水的独特情貌;用“掇”“荫”就表现出了游赏之乐。

C.

滁州在五代时兵祸不断,至宋统一后才得以安定。作者感慨今昔,赞颂朝廷使人民休养生息的功德,歌颂太平气象,从而寄托了安定来之不易、应予珍惜的命意。

D.

文中说“故老皆无在者”“遗老尽矣”,透露出作者对人们居安而不思危的隐忧,要人们记住“幸生无事之时”,指出自己有“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的职责。

(4)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欧阳修《丰乐亭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唐失其政,海内分裂,豪杰并起而争,所在为敌国者,何可胜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