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下列各句中加粗虚词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其如是,孰能御之 ②则齐国其庶几乎 ③王语暴以好乐 ④暴未有以对也 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B.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C.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同步题 题型:单选题
[ ]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 题型:013
阅读理解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1)下列各句中加粗词意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①每览昔人兴感之由②未尝不临文嗟悼
A.每次、每逢;面对,引申为阅读
B.常常、往往;从高处往低处看
C.虽然;到
D.每一、每个;对着书画范本摹仿学习
(2)下列各句中加粗词意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①不能喻之于怀②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A.告诉、使人知道;坚持
B.明白,了解;本来
C.比喻;顽固,固执
D.无实义;鄙陋
(3)下列句中加粗词意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齐彭殇为妄作
(4)列是文中提到的“昔人”、“作者”、“后人”三种人的感慨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A.“昔人”与“作者”相同
B.“作者”与“后人”相同
C.“昔人”与“后人”相同
D.“昔人”、“作者”、“后人”都相同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语文教研室 题型:013
阅读理解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1)下列各句中加粗词意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①每览昔人兴感之由②未尝不临文嗟悼
A.每次、每逢;面对,引申为阅读
B.常常、往往;从高处往低处看
C.虽然;到
D.每一、每个;对着书画范本摹仿学习
(2)下列各句中加粗词意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①不能喻之于怀②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A.告诉、使人知道;坚持
B.明白,了解;本来
C.比喻;顽固,固执
D.无实义;鄙陋
(3)下列句中加粗词意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齐彭殇为妄作
(4)列是文中提到的“昔人”、“作者”、“后人”三种人的感慨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A.“昔人”与“作者”相同
B.“作者”与“后人”相同
C.“昔人”与“后人”相同
D.“昔人”、“作者”、“后人”都相同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学习周报 语文 鲁人高二版 2009-2010学年 第6期 总第162期 鲁教版 题型:048
|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学习周报 语文 人教课标高二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2009-2010学年 第19期 总第175期 人教课标版(选修) 题型:048
|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教材全解 高中语文 必修2 (配鲁人版) 鲁人版 题型:048
|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教材全解 高中语文必修1 (配人教版) 人教版 题型:048
|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桂壮红皮书·高考总复习系列·高考红皮书·语文 题型:048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题。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卻……”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1.下列句中加粗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沛公……至鸿门,谢曰…… 谢:谢罪
B.不然,籍何以至此? 籍:凭借
C.范增数目项王 数目:屡次用眼示意
D.令将军与臣有卻…… 卻:空隙,这里比喻感情上的裂痕
2.对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若入前为寿 ②若属皆且为所虏 ③不然,籍何以至此 ④项王默然不应
[ ]
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B.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C.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不同
D.①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
3.下列各个句子在文中的意思,错误的一项是
[ ]
A.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第二天,沛公跟从在一百多个卫士后面去拜见项王。
B.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范增)多次举起他佩戴的玉玦向项王暗示(杀掉沛公)。
C.若入前为寿你入帐向前为沛公敬酒祝寿。
D.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要不然,你们都将被他俘获。
4.选段是《鸿门宴》一文的精彩片段,人物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下面就其人物性格和描写方法作了评析,其中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沛公深知自己势单力薄(前文已有交代),所以他按时赴约,从“谢”和“北向坐”的行为举止上表现出自己的谦卑,而他的一番言辞,则既表白了与项王同心协力攻秦的意愿,又轻描淡写地用“不自意”三字掩盖了自己先入关中夺取天下的野心,同时还装出一副受委屈的样子,暗示项羽不该听信小人之言与他不和。这些地方都反映了沛公是一个富有心机、善于伪装、惯于韬晦的人物。
B.项王自恃人多势众,对沛公所言根本不加分析,尤其是在沛公说了“今者有小人之言……”后,他竟不假思索,脱口说出“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这等于把“绝密”拱手交给了敌方。而当范增多次示意他趁机杀死沛公时,他当断不断,只“默然不应”,从而失去了良机。由此看来,项王是一个刚愎自用、寡谋轻信而又沽名钓誉之徒。
C.范增,身为亚父,却背离项王意愿,项王请沛公在鸿门宴饮,犒赏三军,他却不从亡秦的大局出发,一心想着“内讧”,要项王在宴席上杀死沛公。而当项王未听从这一坏计后,范增还不死心,又心生一计,派项庄入帐,以舞剑助兴为幌子,企图趁机杀掉沛公。由此可见,范增是一个不顾大局、破坏团结、心地残忍的家伙。
D.这段文字通过对人物语言、行动和神态等细节的描写,突出地展示了几个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形象十分鲜明。刘、项的对话,个性突出;范的“数目项王”和“举所佩玉玦以示之”以及项王“默然不应”的细节,神情描写,虽着墨不多,极为戏剧性,体现人物当时的内心世界。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 题型:048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日:“何为其然也?”客日:“‘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日:“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字。
(1)苏子愀然,正襟危坐
(2)酾酒临江
(3)固一世之雄也
(4)吾与子之所共适
2.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粗字判断正确的一项 ( )
①哀吾生之须臾 ②惟江上之清风 ③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④寄蜉蝣于天地
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c.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D.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3.对第二段的词语和句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A.“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一句是化用《论语·子罕》中“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句子,意思完全相同。
B.“惟江上之清风……吾与子之所共适。”较集中地表达了作者“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的人生观。
c.“且夫天地之间……虽一毫而莫取”四句,与孔子的“富贵于我如浮云”一样洒脱,表现了作者对待功名富贵,得失荣辱的达观。
D.作者用“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来说明变与不变的道理。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语文教研室 题型:048
苏子日:“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字。
(1)苏子愀然,正襟危坐
(2)酾酒临江
(3)固一世之雄也
(4)吾与子之所共适
2.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粗字判断正确的一项 ( )
①哀吾生之须臾 ②惟江上之清风 ③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④寄蜉蝣于天地
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c.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D.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3.对第二段的词语和句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A.“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一句是化用《论语·子罕》中“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句子,意思完全相同。
B.“惟江上之清风……吾与子之所共适。”较集中地表达了作者“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的人生观。
c.“且夫天地之间……虽一毫而莫取”四句,与孔子的“富贵于我如浮云”一样洒脱,表现了作者对待功名富贵,得失荣辱的达观。
D.作者用“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来说明变与不变的道理。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