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语文 > 题目详情
下列各句中没有古今异义词的一句是

A.终身忧辱,以陷于死亡
B.然而早干水溢,则变置社稷
C.舜相尧二十有八载
D.牺牲既成,粢盛既洁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同步题 题型: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古今异义词的一句是

[     ]

A.终身忧辱,以陷于死亡
B.然而早干水溢,则变置社稷
C.舜相尧二十有八载
D.牺牲既成,粢盛既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送徐无党南归序    欧阳修

草木鸟兽之为物,众人之为人,其为生虽异,而为死则同,一归于腐坏澌尽泯灭而已。而众人之中,有圣贤者,固亦生且死于其间,而独异于草木鸟兽众人者,虽死而不朽,逾远而弥存也。其所以为圣贤者,修之于身,施之于事,见之于言,是三者所以能不朽而存也。  

修于身者,无所不获;施于事者,有得有不得焉;其见于言者,则又有能有不能也。施于事矣,不见于言可也。自诗书史记所传,其人岂必皆能言之士哉?修于身矣,而不施于事,不见于言,亦可也。孔子弟子,有能政事者矣,有能言语者矣。若颜回者,在陋巷曲肱饥卧而已,其群居则默然终日如愚人。然自当时群弟子皆推尊之,以为不敢望而及。而后世更百千岁,亦未有能及之者。其不朽而存者,固不待施于事,况于言乎?

予读班固艺文志,唐四库书目,见其所列,自三代秦汉以来,著书之士,多者至百余篇,少者犹三、四十篇,其人不可胜数;而散亡磨灭,百不一、二存焉。予窃悲其人,文章丽矣,言语工矣,无异草木荣华之飘风,鸟兽好音之过耳也。方其用心与力之劳亦何异众人之汲汲营营而忽然以死者虽有迟有速而卒与三者同归于泯灭夫言之不可恃也盖如此今之学者莫不慕古圣贤之不朽而勤一世以尽心于文字间者皆可悲也

东阳徐生,少从予学为文章,稍稍见称于人。既去,而与群士试于礼部,得高第,由是知名。其文辞日进,如水涌而山出。予欲摧其盛气而勉其思也,故于其归,告以是言。然予固亦喜为文辞者,亦因以自警焉。                                                 (选自《居士集》)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送徐无党南归序            序:写在文章前面的话

B.然自当时群弟子皆推尊之    推:推崇

C.言语工矣                  工:精巧

D.无异草木荣华之飘风        荣:草木开花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草木鸟兽之为物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B.而独异于草木鸟兽众人者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C.其所以为圣贤者            其孰能讥之乎

D.亦因以自警焉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见之于言”的一组是

①有圣贤者,固亦生且死于其间        ②修于身者,无所不获  

③自诗书史记所传,其人岂必皆能言之士哉   ④自三代秦汉以来,著书之士,多者至百余篇 

⑤文章丽矣,言语工矣        ⑥其文辞日进,如水涌而山出

A.①③⑤            B.④⑤⑥           C.③④⑤           D.①②⑥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个人如果能努力修炼个人操守的话,将来一定能有所成就。

B.作者认为,颜回就是既“修之于身”,又“施之于世,见之于言”的圣贤。

C.许多著名的文人在创作时竭尽心力,但和世人为生活忙忙碌碌没有什么区别。

D.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不单是为赠给徐无党,同时也用来警示自己一番。

断句和翻译。(共10分)

(1)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

方其用心与力之劳亦何异众人之汲汲营营而忽然以死者虽有迟有速而卒与三者同归于泯灭夫言之不可恃也盖如此今之学者莫不慕古圣贤之不朽而勤一世以尽心于文字间者皆可悲也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虽死而不朽,逾远而弥存也。

②予欲摧其盛气而勉其思也,故于其归,告以是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送徐无党南归序    欧阳修

草木鸟兽之为物,众人之为人,其为生虽异,而为死则同,一归于腐坏澌尽泯灭而已。而众人之中,有圣贤者,固亦生且死于其间,而独异于草木鸟兽众人者,虽死而不朽,逾远而弥存也。其所以为圣贤者,修之于身,施之于事,见之于言,是三者所以能不朽而存也。  

修于身者,无所不获;施于事者,有得有不得焉;其见于言者,则又有能有不能也。施于事矣,不见于言可也。自诗书史记所传,其人岂必皆能言之士哉?修于身矣,而不施于事,不见于言,亦可也。孔子弟子,有能政事者矣,有能言语者矣。若颜回者,在陋巷曲肱饥卧而已,其群居则默然终日如愚人。然自当时群弟子皆推尊之,以为不敢望而及。而后世更百千岁,亦未有能及之者。其不朽而存者,固不待施于事,况于言乎?

予读班固艺文志,唐四库书目,见其所列,自三代秦汉以来,著书之士,多者至百余篇,少者犹三、四十篇,其人不可胜数;而散亡磨灭,百不一、二存焉。予窃悲其人,文章丽矣,言语工矣,无异草木荣华之飘风,鸟兽好音之过耳也。方其用心与力之劳亦何异众人之汲汲营营而忽然以死者虽有迟有速而卒与三者同归于泯灭夫言之不可恃也盖如此今之学者莫不慕古圣贤之不朽而勤一世以尽心于文字间者皆可悲也

东阳徐生,少从予学为文章,稍稍见称于人。既去,而与群士试于礼部,得高第,由是知名。其文辞日进,如水涌而山出。予欲摧其盛气而勉其思也,故于其归,告以是言。然予固亦喜为文辞者,亦因以自警焉。                                                 (选自《居士集》)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送徐无党南归序            序:写在文章前面的话

B.然自当时群弟子皆推尊之    推:推崇

C.言语工矣                  工:精巧

D.无异草木荣华之飘风        荣:草木开花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草木鸟兽之为物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B.而独异于草木鸟兽众人者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C.其所以为圣贤者            其孰能讥之乎

D.亦因以自警焉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见之于言”的一组是

①有圣贤者,固亦生且死于其间        ②修于身者,无所不获  

③自诗书史记所传,其人岂必皆能言之士哉   ④自三代秦汉以来,著书之士,多者至百余篇 

⑤文章丽矣,言语工矣        ⑥其文辞日进,如水涌而山出

A.①③⑤            B.④⑤⑥           C.③④⑤           D.①②⑥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个人如果能努力修炼个人操守的话,将来一定能有所成就。

B.作者认为,颜回就是既“修之于身”,又“施之于世,见之于言”的圣贤。

C.许多著名的文人在创作时竭尽心力,但和世人为生活忙忙碌碌没有什么区别。

D.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不单是为赠给徐无党,同时也用来警示自己一番。

断句和翻译。(共10分)

(1)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

方其用心与力之劳亦何异众人之汲汲营营而忽然以死者虽有迟有速而卒与三者同归于泯灭夫言之不可恃也盖如此今之学者莫不慕古圣贤之不朽而勤一世以尽心于文字间者皆可悲也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虽死而不朽,逾远而弥存也。

②予欲摧其盛气而勉其思也,故于其归,告以是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第后面题目。(17分)
文学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裴毅然
①中外文学作品中有一道奇特风景线:知识分子一直是被嘲笑的主角,很少成为获得赞美的主角。
②新文学运动以来,鲁迅的《孔乙己》、叶圣陶描摹灰色知识分子的《潘先生在难中》、钱钟书的《围城》等名著名篇,瞄准的对象尽是知识分子。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后,在知识分子逐渐陷入整体挨批的社会大氛围下,从思想界到文学界,知识分子全得低头认罪,成为必然自觉改造的对象,文学形象中的知识分子自然也高大不起来。进入九十年代,从特定意义上,知识分子仍然是社会上的弱者,因为谁都可以扯上知识分子开骂一通。王朔说知识分子“不骂白不骂”,并不仅仅是王朔个人的“美学投机”或“艺术选择”,实际上代表着整个社会审美的某种价值趋向。
③中国文学尽拿知识分子“开涮”,乃是一个有趣的研究课题,本人试析一二。
④知识分子有能力参预各项社会活动,有可能跻身权益分配之列,社会身份十分微妙,处于不上不下的中间阶层。因掌握知识,知识分子自必怀有一定理想,不屑于流同俗辈,不安于既有现状。行高于众、品异于俗,知识分子的英雄自画像,自命不凡自我夸张,主客观之间存在相当差距。在群俗看来,便很有点脱离现实做白日梦的味道,可嘲可笑之处多多,即富含“可嘲笑因素”、“可打趣内容”。聪慧敏感的作家,自然不会放过这一大好卖点。这可以说是知识分子何以成为“嘲笑主角”的最重要之因素。
⑤无论中外,相对识文断字的知识分子,工农社会地位更低,处于社会最低层。尤其在旧时中国,不少工农连基本生存条件都不具备。而同情弱者又是基本人性,且形成强大社会心理定势。若嘲笑弱者,似乎道德品味欠高。一九四二年延安文艺座谈会后掀起的文艺工农化运动,除了现实政治因素,从审美角度也倚于这一社会心理定势。否则,工农化何以会于短时期内得到文艺界的广泛认同?
⑥由于知识分子最熟悉的是自己,知道何处何地有痒痒肉,知道哪儿隐藏着最丰富的“矿藏”,一举刨一扛镐的“第一感觉”都往那儿汇聚,这样便从创作源头上决定了作家的取材向度。而艺术创作的关键又在于细节与深度,对作家来说最容易写得深入的只能是自己。此外,嘲笑自我的社会效应也较好,上面不会怪罪,下面不会得罪,官不厌民不嫌,就像相声演员最好的开涮对象总是自己。既然将镜头对准了知识分子,那么还能不搞出几声笑来?谁身上还能没有一点可资嘲笑的“不完善”之处?
⑦孔孟以降,中国士人审美习俗便形成强大的厚古薄今之定势,以过去否定现实。“三代文武”,标榜至今。厚古薄今,从习惯上养成了中国学者拒绝接受新事物的审美传统——“以新为不可知,以旧为不可易”。
⑧一九八〇年代中期呼啸文坛的“寻根派”,呼吁从民族精神与传统文化特质中找寻现代社会的“自我”,期望从历史中找到自己的“根”,从宁静乡村处寻找文化根源,从遥远落后的原始文明那里,找到现代社会所缺乏的“根”。李杭育的《最后一个渔佬儿》,从思想倾向上,表现出追怀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业文明,表现出追慕落后的趋向,但从审美上却因这一“向后看”得到价值支撑,觅得内涵,并以此否定城市现代文明。而知识分子又总是城市文明的代表者,与“向后看”的审美定势形成巨大反差,嘲笑知识分子便成了一块滋味多多的“痒痒肉”。
⑨二十世纪的中国,现代精神与审美观点均处于欲建未建的叉路口,新旧矛盾交聚汇集,以“旧”笑“今”也是一种必然。恰好多读了几年书的知识分子又是公认的新派人物,多有与众不同之处,被俚俗们拎出来当当笑角似乎也十分正常。
⑩当社会处于急剧转型时期,新派人物嘲笑旧式人物总是“夏瑜”式的孤掌难鸣,不成气候缺乏呼应,而旧式人物嘲笑新派人物则是一呼百诺,激掌一片。  因此,审美上从来就是偏旧不偏新,鲁迅的《药》中,最好笑的人物还是那个“疯子”夏瑜。
?习惯成自然,既然知识分子这一头总是自我嘲笑,并不断提供这样的嘲笑范本,那么另一头自然而然也就养成俗众对知识分子的一种天然的嘲笑期待,即所谓时髦的“卖点”。
?当然,只要知识分子还作为某种社会集团有别于工农,只要知识分子还只能由自己写自己,只要知识分子还因为掌握知识而成为社会关注点,那么,文学中的这一“知识分子待遇”怕是还得享受下去,一直要到全社会知识化,全都成为知识分子,才有可能免却这一“待遇”。
【小题1】把下列语句组织起来填入第⑩段方框中,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2分)
①等到新思想最终战胜旧思想 ②再回头去嘲笑旧式人物
③如《药》中新派人物夏瑜   ④好象也没了多大意思
⑤甚至连嘲笑权都没有呢     ⑥新派人物亦随之失去“新”意

A.③①②⑤④⑥ B.③⑥①②⑤④ C.③⑤①⑥②④ D.③④②⑤①⑥
【小题2】第⑥段加点词“矿藏”在文中的含义是      。(2分)
【小题3】第⑧段,作者列举“寻根派”和《最后一个渔佬儿》的目的是什么?(3分)
【小题4】第⑩段采用了什么样的论证方法?试举出其中一种并说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分)
【小题5】下列分析“中国文学尽拿知识分子‘开涮’”的原因,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作家们创作喜欢向熟悉的自身取材。
B.自古就有嘲笑知识分子的审美背景。
C.人们普遍同情弱者的社会心理定势。
D.知识分子本身微妙的社会身份因素。
【小题6】作者对未来知识分子在文学中的“待遇”持什么观点?联系实际,谈谈你对作者观点的看法?(5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必修二导练语文人教版 人教版 题型:04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王羲之字逸少,司徒导之从子也。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及长,辩赡,以骨鲠称。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深为从伯敦、导所器重。时陈留阮裕有重名,裕亦目羲之与王承、王悦为王氏三少。时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唯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鉴曰:“正此佳婿邪!”记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

  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谢安未仕时亦居焉。孙绰、李充等皆以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自为序以申其志。

  性好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新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又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羲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送耳。”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其任率如此。尝至门生家,见篚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羲之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每自称:“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

  时骠骑将军王述少有名誉,与羲之齐名,而羲之甚轻之,由是情好不协。述先为会稽史,以母丧居郡境,羲之代述,止一吊,遂不重诣。述每闻角声,谓羲之当侯己,辄洒扫而待之。如此者累年,而羲之竟不顾,述深以为恨。

(1)

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及长,辩赡        赡:丰富。

B.

我书比钟繇,当行    抗:抵抗。

C.

然闻至,咸自矜持    信:信使。

D.

孙绰、李充等皆以文义世 冠:位居第一。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

谢安未仕时亦居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

B.

意甚悦,求市之。

不敢与较,少年强之。

C.

为写《道德经》,当举群送耳。

低头共耳语:“不久当还归,誓天不负。”

D.

羲之欣然写毕,笼鹅归。

吾尝终日思矣。

(3)

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王羲之“率性而为”的性格的一组是

①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②唯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

③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

④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

⑤羲之甚轻之,由是情好不协

⑥止一吊,遂不重诣

[  ]

A.

①②③

B.

①③⑤

C.

②④⑥

D.

④⑤⑥

(4)

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王羲之是司徒王导的堂侄子,年幼时并没有显出什么特异之处,成人后擅长隶书,被称为古往今来的佼佼者。后来被太尉郗鉴相中,成为郗家的乘龙快婿。

B.

王羲之淡泊名利,性喜自然,曾与谢安等文人雅士聚集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写下著名的《兰亭集序》以抒发自己的感受。

C.

王羲之书法精湛,不但擅长楷书和草书,而且主张学习书法应该全身心地投入。

D.

骠骑将军王述在会稽任职时,恰适母丧,王羲之因为与之感情上有隔阂,只去吊唁了一次,就没有再去,王述对此深为怨恨。

(5)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

(2)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2011-2012学年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 题型: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19分)
王羲之
王羲之字逸少,司徒导之从子也。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及长,辩赡,以骨鲠称。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深为从伯敦、导所器重。时陈留阮裕有重名,裕亦目羲之与王承、王悦为王氏三少。时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唯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鉴曰:“正此佳婿邪!”记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
之。
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谢安未仕时亦居焉。孙绰、李充等皆以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自为序以申其志。
性好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新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又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送耳。”
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尝至门生家,见篚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羲之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每自称:“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
时骠骑将军王述少有名誉,与羲之齐名,而羲之甚轻之,由是情好不协。述先为会稽,以母丧居郡境,羲之代述,止一吊,遂不重诣。述每闻角声,谓羲之当侯己,辄洒扫而待之。如此者累年,而羲之竟不顾,述深以为恨。             (《晋书·王羲之传》)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裕亦羲之与王承、王悦为王氏三少 目:看做,视为
B.然闻至,咸自矜持 信:信使
C.孙绰、李充等皆以文义世 冠:位居第一
D.使人之若是耽:耽误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谢安未仕时亦居如乐作
B.意甚悦,固求市及其所既倦,情随事迁
C.为写《道德经》,当举群送耳。 不久当还归,还必迎取。
D.羲之欣然写毕,笼鹅归而渔工水师虽知不能言
【小题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羲之是司徒王导的堂侄子,年幼时并没有显出什么特异之处,成人后擅长隶书,被称为古往今来的佼佼者。后来被太尉郗鉴相中,成为郗家的乘龙快婿。
B.王羲之淡泊名利,性喜自然,曾与谢安等文人雅士聚集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写
下著名的《兰亭集序》以抒发自己的感受。
C.王羲之书法精湛,不但擅长楷书和草书,而且主张学习书法应该全身心地投入,只不过为人狂放傲岸,言谈之间常常把自己与钟繇、张芝相提并论。
D.骠骑将军王述在会稽任职时,恰逢母丧,王羲之因为与之感情上有隔阂,只去吊唁了一次,就没有再去,王述对此深为怨恨。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及选自课本的两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及长,辩赡,以骨鲠称。(4分)
(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兰亭集序》)(3分)
(3)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石钟山记》)(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2014届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19分)

王羲之

王羲之字逸少,司徒导之从子也。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及长,辩赡,以骨鲠称。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深为从伯敦、导所器重。时陈留阮裕有重名,裕亦目羲之与王承、王悦为王氏三少。时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唯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鉴曰:“正此佳婿邪!”记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

之。

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谢安未仕时亦居焉。孙绰、李充等皆以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自为序以申其志。

性好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新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又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送耳。”

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尝至门生家,见篚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羲之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每自称:“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

时骠骑将军王述少有名誉,与羲之齐名,而羲之甚轻之,由是情好不协。述先为会稽,以母丧居郡境,羲之代述,止一吊,遂不重诣。述每闻角声,谓羲之当侯己,辄洒扫而待之。如此者累年,而羲之竟不顾,述深以为恨。             (《晋书·王羲之传》)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裕亦羲之与王承、王悦为王氏三少 目:看做,视为

B.然闻至,咸自矜持 信:信使

C.孙绰、李充等皆以文义世 冠:位居第一

D.使人之若是耽:耽误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谢安未仕时亦居如乐作

B.意甚悦,固求市及其所既倦,情随事迁

C.为写《道德经》,当举群送耳。 不久当还归,还必迎取。

D.羲之欣然写毕,笼鹅归而渔工水师虽知不能言

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羲之是司徒王导的堂侄子,年幼时并没有显出什么特异之处,成人后擅长隶书,被称为古往今来的佼佼者。后来被太尉郗鉴相中,成为郗家的乘龙快婿。

B.王羲之淡泊名利,性喜自然,曾与谢安等文人雅士聚集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写

下著名的《兰亭集序》以抒发自己的感受。

C.王羲之书法精湛,不但擅长楷书和草书,而且主张学习书法应该全身心地投入,只不过为人狂放傲岸,言谈之间常常把自己与钟繇、张芝相提并论。

D.骠骑将军王述在会稽任职时,恰逢母丧,王羲之因为与之感情上有隔阂,只去吊唁了一次,就没有再去,王述对此深为怨恨。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及选自课本的两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及长,辩赡,以骨鲠称。(4分)

(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兰亭集序》)(3分)

(3)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石钟山记》)(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