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语文 > 题目详情
下列各句加粗词与例句中加粗词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例:将在于贤而已

A.不能以尚事能为政也
B.此固国家之珍而社稷之
C.不义不
D.今上举义不辟贫贱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同步题 题型:单选题

下列各句加粗词与例句中加粗词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将在于贤而已
A.不能以尚事能为政也
B.此固国家之珍而社稷之
C.不义不
D.今上举义不辟贫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 题型:单选题

指出下列各句加粗词与例句中加粗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

例:去六月息者也


  1. A.
    生物之息相吹也
  2. B.
    楚之南有冥灵者,五百岁为春
  3. C.
    而御六气之辩,游无穷者
  4. D.
    知其然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素质教育新教案语文  高中第四册 题型:013

指出下列各句加粗词与例句中加粗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

例:去六月息者也

[  ]

A.生物之息相吹也

B.楚之南有冥灵者,五百岁为春

C.而御六气之辩,游无穷者

D.奚知其然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同步题 题型: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粗词与例句中加粗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去六月息者也
A.生物之息相吹也
B.楚之南有冥灵者,五百岁为春
C.而御六气之辩,游无穷者
D.奚知其然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1课3练单元达标测试 高二语文(下) 题型:013

指出下列各句中加粗词与例句中加粗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例:辍耕垄上

[  ]

A.其翼若垂天
B.二虫又何知
C.奚以九万里而南为
D.鹏徒于南冥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左思,字太冲,齐国临淄人也。家世儒学。父雍,起小吏,以能擢授殿中侍御史。思少学钟、胡①书及鼓琴,并不成。雍谓友人曰:“思所晓解,不及我少时。”思遂感激勤学,兼善阴阳之术。貌寝,口讷,而辞藻壮丽。不好交游,惟以闲居为事。

造《齐都赋》,一年乃成。复欲赋三都,会妹芬入宫,移家京师,乃诣著作郎张载,访岷邛之事。遂构思十年,门庭籓溷②皆著笔纸,遇得一句,即便疏之。自以所见不博,求为秘书郎。及赋成,时人未之重。思自以其作不谢班、张,恐以人废言。安定皇甫谧有高誉,思造而示之。谧称善,为其赋序。张载为注《魏都》,刘逵注《吴》《蜀》而序之曰:“观中古以来为赋者多矣,相如《子虚》擅名于前,班固《两都》理胜其辞,张衡《二京》文过其意。至若此赋,拟议数家,傅辞会义,抑多精致,非夫研核者不能练其旨,非夫博物者不能统其异。世咸贵远而贱近,莫肯用心于明物。”陈留卫权又为思赋作《略解》…… 自是之后,盛重于时,文多不载。司空张华见而叹曰:“班、张之流也。使读之者尽而有余,久而更新。”于是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初,陆机入洛,欲为此赋,闻思作之,抚掌而笑,与弟云书曰:“此间有伧父③,欲作《三都赋》,须其成,当以覆酒瓮耳。”及思赋出,机绝叹伏,以为不能加也,遂辍笔焉。秘书监贾谧请讲《汉书》,谧诛,退居宜春里,专意典籍。及张方纵暴都邑,举家适冀州。数岁,以疾终。                                                   (选自《晋书??左思传》,有删改)

注: ①钟、胡:即钟繇、胡昭,魏晋书法家。②籓溷(fān hùn):篱笆边,厕所旁。③伧父(fǔ):粗野鄙贱的人。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门庭籓溷皆著笔纸   著:放置,安放      B. 思造而示之   造:拜访,探访

C. 世咸贵远而贱近     显贵,地位高        D. 专意典籍   意:放在心上

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及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以能擢授殿中侍御史           将军以神武雄才,兼仗父兄之烈

B. 貌寝,口讷,而辞藻壮丽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C.至若此赋,拟议数家           若属皆且为所虏

D. 及赋成,时人未之重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下列四组句子中,能说明左思《三都赋》创作成功,形成“洛阳纸贵”原因的一项是(    )

①思所晓解,不及我少时        ②不好交游,惟以闲居为事

③门庭籓溷皆著笔纸,遇得一句,即便疏之    ④谧称善,为其赋序

⑤至若此赋,拟议数家,傅辞会义,抑多精致 ⑥退居宜春里,专意典籍

A.①③⑤          B.③④⑤          C.②④⑤          D.①⑤⑥

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左思出身寒微,相貌丑陋,不善言辞,小时候习书法、学鼓琴都没有学成,经他后天不断勤奋学习,所写书信重修饰,文采壮美华丽。

B. 左思面壁十年、呕心沥血写成《三都赋》后,名重一时,当时众多知名学者张载、刘逵、卫权等交口称赞,并相继为之作注作序。

C. 文章记述天资不算聪慧的左思成功的事例,意在告诉人们家庭儒学熏陶、后天不懈努力以及名流赏誉鼓吹等主客观因素都是不可缺少的。

D. 文章叙写了陆机初入洛阳,怀抱志愿,先鄙视嘲笑左思,后又为其所折服等事件,旨在从侧面写出《三都赋》的名重当世。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思自以其作不谢班、张,恐以人废言。

                                                                                

(2及思赋出,机绝叹伏,以为不能加也,遂辍笔焉。

                                                                                

将下列两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

(3)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4)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活题巧解巧练·高考语文 题型:013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裴矩字弘大,河东闻喜人,襁褓而孤,伯父让之所鞠。及长,博学,早知名。隋文帝为定州总管,召补记室,甚亲敬之。文帝即位,累迁吏部侍郎。大业初,西域诸番款①张掖塞与中国互市,炀帝遣矩监其事。矩乃访西域风俗及山川险易、君长姓族、物产服章,入朝奏之。帝大悦,每日引至御座,顾问西方之事。帝幸东都,矩以蛮夷朝贡者多,帝大征四方奇技,作鱼龙曼延、角觝②于洛邑,夸诸戎狄,终月而罢。又令三市店肆皆设帷帐,盛酒食,遣掌番率蛮夷与人贸易,所至处悉令邀延就座,醉饱而散。夷人有识者,咸私其矫饰。帝称矩至诚,曰:“裴矩大识朕意,凡所陈奏,皆朕之成算,朕未发顷,矩辄以闻。自非奉国用心,孰能若是?”矩后从幸江都。及义兵入关,帝问矩方略,矩曰:“太原有变,京畿不静,遥为处分,恐失事机。唯銮舆早还,方可平定。”矩见天下将乱,恐为身祸,每人尽礼,虽至胥吏,皆得其欢心。是时,帝既昏侈逾甚,矩无所谏诤,但悦媚取容而已。太宗初即位,止奸吏,或闻诸曹案典,多有受赂者,乃遣人以财物试之。有司门令史受馈绢一匹,太宗怒,将杀之,矩进谏曰:“此人受赂,诚合重诛。但陛下以物试之,即行极法,所谓陷人以罪,恐非导德齐礼之义。”太宗纳其言,召百僚谓曰:“每事如此,天下何忧不治!”贞观元年卒,赠绛州刺史,谥曰敬。

(节选自《旧唐书·裴矩传》)

  臣光曰:“古人有言:君明臣直。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非其性之有变也。。是知君者表③也,臣者景也,表动则景随矣。”

(《资治通鉴·唐纪八》)

  [注]①款:至,到。②鱼龙曼延、角觝:均为古代杂戏名。③表:测量日影以计时的标竿。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帝大征四方奇技。    讽:劝告。

B.咸私其矫饰焉。     哂:讥笑。

C.恐为身祸,每人尽礼。  遇:优待。

D.太宗初即位,止奸吏。  务:致力。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

(3)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裴矩“佞于隋”和“忠于唐”的一组是

[  ]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裴矩自幼而孤,在伯父身边长大,由于博学而很早知名。隋文帝、炀帝都十分赏识他,委以要职;炀帝更因他熟悉西域风土民情,经常向他咨询西方之事。

B.裴矩工于心计,投炀帝之所好,为向戎狄夸耀强盛,建议作奇技、杂戏于洛邑,又热情款待以笼络其心;尽管“夷人有识者”对此不以为然,但深得炀帝欢心。

C.义兵入关之后,裴矩向炀帝献计,主张当即平定,以免错失良机;又见天下将乱,为全身远祸计,对人尽皆礼遇,对炀帝更是“无所谏诤”,“但悦媚取容而已”。

D.唐太宗是开明的君王,但难免有失误,他先以行贿试探,后又欲诛受贿之人;裴矩直言谏劝,认为是陷人以罪,不合礼义,使太宗收回成命,并受到高度赞扬。

(5)联系全文看,下列对文末司马光一段话的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以史家的眼光,评价唐太宗能够从善如流,隋炀帝则爱好阿谀逢迎。

B.强调“表动则景随”,裴矩由隋入唐后,其品性也由卑下而趋于高尚。

C.借用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的事例,说明君王表率作用的重要性。

D.启示后世君王,治国时应当注意从裴矩的变化过程中吸取经验教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怀李叔同先生

丰子恺

距今二十九年前,我十七岁的时候,最初在杭州的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里见到李叔同先生,他是我们的音乐教师,即后来的弘一法师。李先生一生的最大特点是“认真”。他对于一件事,不做则已,要做就非做得彻底不可。

他出身于富裕之家,他堕地后就遭父丧,又逢家庭之变,青年时就陪了他的生母南迁上海。当时上海文坛有著名的沪学会,李先生应沪学会征文,名字屡列第一。当时在上海的他:丝绒碗帽,正中缀一方白玉,曲襟背心,花缎袍子,后面挂着胖辫子,底下缎带扎脚管,双梁厚底鞋子,头抬得很高,英俊之气,流露于眉目间。真是当时上海一等的翩翩公子。这是最初表示他的特性:凡事认真。他立意要做翩翩公子,就彻底地做一个翩翩公子。

后来他到日本。他赴日本留学的时候,作一首《金缕曲》,词曰:“披发佯狂走。莽中原,暮鸦啼彻,几株衰柳。破碎河山谁收拾?零落西风依旧。便惹得离人消瘦。……长夜西风眠不得,度群生那惜心肝剖。是祖国,忍辜负?”读这首词,可想见他当时豪气满胸,爱国热情炽盛。在日本时,看见明治维新的文化,就渴慕西洋文明。他立刻放弃了翩翩公子的态度,改做一个留学生。他对于西洋艺术全面进攻,绘画、音乐、文学、戏剧都研究。后来他在日本创办春柳剧社,并演当时西洋著名的悲剧《茶花女》。他自己把腰束小,扮作茶花女,粉墨登场。卷发,白的上衣,白的长裙拖着地面,腰身小到一把,两手举起托着后头,头向右歪侧,眉峰紧蹙,眼波斜睇,正是茶花女自伤命薄的神情。后来,我见过李先生在日本时的照片:高帽子、硬领、硬袖、燕尾服、史的克、尖头皮鞋,加之长身、高鼻,没有脚的眼镜夹在鼻梁上,竟活象一个西洋人。由此可以想见,当时他是彻头彻尾的一个留学生。这是第二次表示他的特性:凡事认真。学一样,像一样。

他回国后,在上海太平洋报社当编辑。不久,就被南京高等师范请去教图画、音乐。后来又应杭州师范之聘,同时兼任两个学校的课,我就是杭州师范的学生。这时候,李先生已由留学生变为“教师”。这一变,变得真彻底:漂亮的洋装不穿了,却换上灰色粗布袍子、黑布马褂、布底鞋子。金丝边眼镜也换了黑的钢丝边眼镜。他是一个修养很深的美术家,所以对于仪表很讲究。他穿布衣,全无穷相,而另具一种朴素的美。“淡妆浓抹总相宜”,这诗句原是描写西子的,但拿来形容我们的李先生的仪表,也很适用。他一时代的服装,表出着一时代的思想与生活。各时代的思想与生活判然不同,各时代的服装也判然不同。这是第三次表示他的特性:认真。

我读二年级时,图画归李先生教。他本来常读性理的书,后来忽然信了道教,案头常常放着道藏。但他学道的时候很短。不久他就学佛。李先生告诉我,他不久要出家为僧。我愕然不知所对。过了几天,他果然辞职,到了虎跑寺。我们再去望他时,他已光着头皮,穿着僧衣,俨然一位清癯的法师了。法师的僧腊(出家时间)二十四年。这二十四年中,他一贯到底,而且修行功夫愈进愈深。他的生活非常认真。举一例说:有一次我寄一卷宣纸去,请弘一法师写佛号。宣纸多了些,他就来信问我,余多的宣纸如何处置?有一次他到我家。我请他藤椅子里坐。他把藤椅子轻轻摇动,然后慢慢地坐下去。起先我不敢问。后来看他每次都如此,我就启问。法师回答我说:“这椅子里头,两根藤之间,也许有小虫伏着。突然坐下去,要把它们压死,所以先摇动一下,慢慢地坐下去,好让它们走避。”读者听到这话,也许要笑。但这正是做人极度认真的表示。

现在弘一法师在福建泉州圆寂了。我和李先生在世间的师弟尘缘已经结束,然而他的遗训——认真——永远铭刻在我心头。  

1943年4月作于四川客寓

(节选自《你的微笑》)

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 李叔同先生是作者的老师。他出身于富裕之家,青年时颇有才气,应沪学会征文,

名字屡列第一。他英俊潇洒,颇有风度,是当时上海一等的花花公子。

B. 李叔同先生满怀爱国热情,奔赴日本留学,他全面钻研西洋艺术,绘画、音乐、

文学、戏剧都研究;介绍西洋文明,亲自主演西洋著名的悲剧《茶花女》,目的是

学成以后报效祖国。

C. 李叔同先生回国后,身份变了,装束也变了;这一变,变得真彻底:漂亮的洋装

不穿了,却换上灰色粗布袍子、黑布马褂、布底鞋子。这一变,表明他与西方思

想的彻底决裂,与西方帝国主义的彻底决裂, 显示了坚定的爱国意志。

D. 李叔同先生的特性就是“认真”:认真做人,认真学道,认真学佛。即使在出家为

僧之后,生活做事依然非常认真,如“宣纸多了些,他就来信问我,余多的宣纸

如何处置?”

E.作者对李叔同先生非常熟悉,选材得心应手,全文思路贯通。通过几次外貌描写,

表现了人物的内在精神。但是,结尾说“我和李先生在世间的师弟尘缘已经结束”,

表明作者对李叔同的出家非常失望,无比痛心。

文中说:“他当时豪气满胸,爱国热情炽盛。”请结合实例加以说明。

 

李叔同人物性格的突出特征是什么?文章分哪几个阶段论述的?

李叔同早年曾是热血的爱国青年,后来却出家为僧。对李先生出家的选择,请发表你的看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2011届辽宁省丹东市四校协作体高三第一次联合考试语文卷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怀李叔同先生

丰子恺

距今二十九年前,我十七岁的时候,最初在杭州的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里见到李叔同先生,他是我们的音乐教师,即后来的弘一法师。李先生一生的最大特点是“认真”。他对于一件事,不做则已,要做就非做得彻底不可。

他出身于富裕之家,他堕地后就遭父丧,又逢家庭之变,青年时就陪了他的生母南迁上海。当时上海文坛有著名的沪学会,李先生应沪学会征文,名字屡列第一。当时在上海的他:丝绒碗帽,正中缀一方白玉,曲襟背心,花缎袍子,后面挂着胖辫子,底下缎带扎脚管,双梁厚底鞋子,头抬得很高,英俊之气,流露于眉目间。真是当时上海一等的翩翩公子。这是最初表示他的特性:凡事认真。他立意要做翩翩公子,就彻底地做一个翩翩公子。

后来他到日本。他赴日本留学的时候,作一首《金缕曲》,词曰:“披发佯狂走。莽中原,暮鸦啼彻,几株衰柳。破碎河山谁收拾?零落西风依旧。便惹得离人消瘦。……长夜西风眠不得,度群生那惜心肝剖。是祖国,忍辜负?”读这首词,可想见他当时豪气满胸,爱国热情炽盛。在日本时,看见明治维新的文化,就渴慕西洋文明。他立刻放弃了翩翩公子的态度,改做一个留学生。他对于西洋艺术全面进攻,绘画、音乐、文学、戏剧都研究。后来他在日本创办春柳剧社,并演当时西洋著名的悲剧《茶花女》。他自己把腰束小,扮作茶花女,粉墨登场。卷发,白的上衣,白的长裙拖着地面,腰身小到一把,两手举起托着后头,头向右歪侧,眉峰紧蹙,眼波斜睇,正是茶花女自伤命薄的神情。后来,我见过李先生在日本时的照片:高帽子、硬领、硬袖、燕尾服、史的克、尖头皮鞋,加之长身、高鼻,没有脚的眼镜夹在鼻梁上,竟活象一个西洋人。由此可以想见,当时他是彻头彻尾的一个留学生。这是第二次表示他的特性:凡事认真。学一样,像一样。

他回国后,在上海太平洋报社当编辑。不久,就被南京高等师范请去教图画、音乐。后来又应杭州师范之聘,同时兼任两个学校的课,我就是杭州师范的学生。这时候,李先生已由留学生变为“教师”。这一变,变得真彻底:漂亮的洋装不穿了,却换上灰色粗布袍子、黑布马褂、布底鞋子。金丝边眼镜也换了黑的钢丝边眼镜。他是一个修养很深的美术家,所以对于仪表很讲究。他穿布衣,全无穷相,而另具一种朴素的美。“淡妆浓抹总相宜”,这诗句原是描写西子的,但拿来形容我们的李先生的仪表,也很适用。他一时代的服装,表出着一时代的思想与生活。各时代的思想与生活判然不同,各时代的服装也判然不同。这是第三次表示他的特性:认真。

我读二年级时,图画归李先生教。他本来常读性理的书,后来忽然信了道教,案头常常放着道藏。但他学道的时候很短。不久他就学佛。李先生告诉我,他不久要出家为僧。我愕然不知所对。过了几天,他果然辞职,到了虎跑寺。我们再去望他时,他已光着头皮,穿着僧衣,俨然一位清癯的法师了。法师的僧腊(出家时间)二十四年。这二十四年中,他一贯到底,而且修行功夫愈进愈深。他的生活非常认真。举一例说:有一次我寄一卷宣纸去,请弘一法师写佛号。宣纸多了些,他就来信问我,余多的宣纸如何处置?有一次他到我家。我请他藤椅子里坐。他把藤椅子轻轻摇动,然后慢慢地坐下去。起先我不敢问。后来看他每次都如此,我就启问。法师回答我说:“这椅子里头,两根藤之间,也许有小虫伏着。突然坐下去,要把它们压死,所以先摇动一下,慢慢地坐下去,好让它们走避。”读者听到这话,也许要笑。但这正是做人极度认真的表示。

现在弘一法师在福建泉州圆寂了。我和李先生在世间的师弟尘缘已经结束,然而他的遗训——认真——永远铭刻在我心头。  

1943年4月作于四川客寓

(节选自《你的微笑》)

1. 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 李叔同先生是作者的老师。他出身于富裕之家,青年时颇有才气,应沪学会征文,

名字屡列第一。他英俊潇洒,颇有风度,是当时上海一等的花花公子。

B. 李叔同先生满怀爱国热情,奔赴日本留学,他全面钻研西洋艺术,绘画、音乐、

文学、戏剧都研究;介绍西洋文明,亲自主演西洋著名的悲剧《茶花女》,目的是

学成以后报效祖国。

C. 李叔同先生回国后,身份变了,装束也变了;这一变,变得真彻底:漂亮的洋装

不穿了,却换上灰色粗布袍子、黑布马褂、布底鞋子。这一变,表明他与西方思

想的彻底决裂,与西方帝国主义的彻底决裂, 显示了坚定的爱国意志。

D. 李叔同先生的特性就是“认真”:认真做人,认真学道,认真学佛。即使在出家为

僧之后,生活做事依然非常认真,如“宣纸多了些,他就来信问我,余多的宣纸

如何处置?”

E.作者对李叔同先生非常熟悉,选材得心应手,全文思路贯通。通过几次外貌描写,

表现了人物的内在精神。但是,结尾说“我和李先生在世间的师弟尘缘已经结束”,

表明作者对李叔同的出家非常失望,无比痛心。

2.文中说:“他当时豪气满胸,爱国热情炽盛。”请结合实例加以说明。(6分)

 

3.李叔同人物性格的突出特征是什么?文章分哪几个阶段论述的?(6分)

 

4.李叔同早年曾是热血的爱国青年,后来却出家为僧。对李先生出家的选择,请发表你的看法。(8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