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语文 > 题目详情
下列诗句中,加粗词的解释无误的一项是

A.玉露凋伤(草木凋落伤害)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萧瑟阴森)
B.一去紫台连朔漠(大漠)/画图(曾经)识春风面
C.(水中小块陆地)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指秋天飘落的树叶)萧萧下
D.艰难苦恨(极为怨恨。苦,极)繁霜鬓/潦倒(衰颓,失意)新停浊酒杯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同步题 题型:单选题

下列诗句中,加粗词的解释无误的一项是

[     ]

A.玉露凋伤(草木凋落伤害)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萧瑟阴森)
B.一去紫台连朔漠(大漠)/画图(曾经)识春风面
C.(水中小块陆地)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指秋天飘落的树叶)萧萧下
D.艰难苦恨(极为怨恨。苦,极)繁霜鬓/潦倒(衰颓,失意)新停浊酒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中学教材全解 高考总复习全解 语文 一轮复习·必修课程 山东人民版 题型:013

下列诗句中加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山居秋(日暮,夜晚) 暧暧远人村(昏暗)

B.归浣女(喧笑)   依依墟里烟(轻柔的样子)

C.

羁鸟(笼中鸟)     虚室有余闲(没人住的屋子)

D.(愚拙)      少无适俗(风度,性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 题型:013

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都门帐饮无绪

帐饮:在野外搭起帐篷设宴饯别

B.银汉迢迢暗渡

银汉:即银河

C.云中谁寄锦书

锦书:晋朝窦滔妻苏氏曾织锦为《回文璇玑图诗》寄给丈夫,后即以“锦书”指妻子给丈夫的信

D.淮左名都,竹西佳处

淮左:即淮东,方位上以东为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语文教研室 题型:013

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都门帐饮无绪

帐饮:在野外搭起帐篷设宴饯别

B.银汉迢迢暗渡

银汉:即银河

C.云中谁寄锦书

锦书:晋朝窦滔妻苏氏曾织锦为《回文璇玑图诗》寄给丈夫,后即以“锦书”指妻子给丈夫的信

D.淮左名都,竹西佳处

淮左:即淮东,方位上以东为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0103 期中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1.下列句中加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襟危坐而问客曰(端正)   山川相(盘绕)
B.江陵(攻占)        举匏樽以相(通“嘱”,指劝人饮酒) 
C.一世之雄也(本来)     况吾与(儿子)
D.哀吾生之须臾(时间短暂)   知不可乎骤得(数得,多有所得)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侣鱼虾友糜鹿     抱明月长终
B.此非曹孟德诗乎    渺沧海一粟
C.知不可骤得      相与枕藉舟中
D.渔樵江渚之上     此非孟德之困周郎者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同步题 题型:单选题

下列诗句中,加粗词的解释无误的一项是
[     ]
A.玉露凋伤(草木凋落伤害)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萧瑟阴森)
B.一去紫台连朔漠,(大漠)画图(曾经)识春风面。
C.(水中小块陆地)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指秋天飘落的树叶)萧萧下。
D.艰难苦恨(极为怨恨。苦,极)繁霜鬓,潦倒(衰颓,失意)新停浊酒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高一语文 第二学期 期末试卷(二) 题型:013

  阅读《五人墓碑记》中的一段文字。

  嗟夫!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美显,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1.对下列加粗的字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指民间。

B.不敢复有株治:株连治罪。

C.而又有剪发门:塞、闭。

D.令五人者保其首领:头脑,领导人。

2.下列各句加粗的字与“视五人之死”的“视”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缦立远,而望幸焉

B.子孙之不甚惜

C.然言其户口,则三十年前增五倍焉

D.回日观以西峰

3.下列语句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是“能不易其志之缙绅”的倒置,是定语后置。

B.“激昂大义”是被动句,句中省略了表示被动的介词“于”。

C.“亦曷故哉”是疑问句,句中“曷”通“何”,是表疑问的代词。

D.“不敢复有株治”是省略句,省略的主语是朝廷。

4.对下列语句在文中的含义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非常之谋难于猝发——不同寻常的计谋难以立刻想出来。

B.佯狂不知所之者——(也有)假装疯狂不知逃到什么地方去的。

C.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因此周蓼洲先生的忠义在朝廷显露出来。

D.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怎么能让豪杰们屈身下拜,在墓道上扼腕叹惜?

5.下列说法与原文不符的一项是

[  ]

A.作者把大阉之乱时缙绅改变志节与五人“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作对比,突出了五人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

B.文中把“高爵显位”之人的“辱人贱行”与“有重于社稷”的五人作对比,突出了五人之死的意义重大。

C.在作者看来,修大墓、立碑刻名,使志士跪拜流泪,是百代难得的际遇,比周顺昌还要荣耀。

D.末句点明写作目的,歌颂“五人”的品格,暗含着号召人们向他们学习,继续跟阉党余孽作斗争的意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浙江十校联合体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 题型:048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列题。(12分,每小题3分)

相州昼锦堂记

欧阳修

  仕宦而至将相,富贵而归故乡。此人情之所荣,而今昔之所同也。

  盖士方穷时,困厄闾里,庸人孺子,皆得易而悔之。若季子不礼其于其嫂,买臣见弃于其妻。一旦高年驷马,旗旄导前,而骑卒拥后,夹道之人,相与骈肩累迹,瞻望咨嗟;而所谓庸夫愚妇者,奔走骇汗,羞愧俯伏,以自悔罪于车尘马足之间。此一介之士,得志于当时,而意气之盛,昔人比之衣锦之荣者也。

  惟大丞相魏国公[注]则不然。公,相人也,世有令德,为时名卿。自公少时,已擢高科,登显仕。海内之士,闻下风而望余光者,盖亦有年矣。所谓将相而富贵,皆公所宜素有;非如穷厄之人,侥幸得志于一时,出于庸夫愚妇之不意,以惊骇而夸耀之也。然则高牙纛,不足为公荣;桓圭衮冕,不足为公贵。惟德被生民,而功施社稷,以耀后世而垂无穷。此公之志,而士亦以望于公也。岂止夸一时而荣一乡哉!

  公在至和中,尝以武康之节,来治于相,乃作“昼锦”之堂于后圃。既又刻诗于石,以遗相人。其言以快恩仇、矜名誉为可薄,盖不以昔人所夸者为荣,而以为戒。于此见公之视富贵为何如,而其志岂易量哉?故能出入将相,勤劳王家,而夷险一节。至于临大事,决大议,垂绅正笏,不动声色,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可谓社稷之臣矣!其丰功盛烈,所以铭鼎而被弦歌者,乃邦家之光,非闾里之荣也。

  余虽不荣登公之堂,幸尝窃诵公之诗,乐公之志有成,而喜为天下道也。于是乎书。

  尚书吏部侍郎、参知政事欧阳修记。

  [注]:魏国公:韩琦,河南相州人,北宋著名的大臣。

(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

(1)

下列句子中,加粗文言实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盖士方时,困厄闾里  穷:不得志,不显贵

B.

买臣弃于其妻  见:看见,发现

C.

矜名誉为可  薄:轻视,认为可耻

D.

天下于泰山之安  措:放置,治理

(2)

对本文的有关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

A.

文章前两段写世人追求富贵,以衣锦还乡为荣,为下文写魏国公做陪衬。

B.

文章第三段先写魏国公的身世和经历,然后重点写魏国公的志向和抱负。

C.

文章运用对比,态度鲜明;叙事简洁,议论精辟,含蓄隽永。

D.

本文对昼锦堂的营建情况和周遇的环境只字未提,目的只是为了更集中地写魏国公。

(3)

把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惟德被生民,而功施社稷,以耀后世而垂无穷。

译文:________

于此见公之视富贵为何如,而其志岂易量哉?

译文: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学习周报 语文 人教课标高二版 2009-2010学年 第4期 总第160期 人教课标版 题型:048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子瞻和陶渊明诗集引(节选)

苏辙

  东坡先生谪居儋耳,置家罗浮之下,独与幼子过负担度海。葺茅竹而居之,日啖薯芋,而华屋玉食之念不存于胸中。平生无所嗜好,以图史为园囿,文章为鼓吹,至是亦皆罢去。独犹喜为诗,精深华妙,不见老人衰惫之气。

  是时,辙亦迁海康,书来告曰:“古之诗人有拟古之作矣,未有追和古人者也。追和古人,则始于吾。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吾前后和其诗凡一百有九,至其得意,自谓不甚愧渊明。今将集而并录之,以遗后之君子,其为我志之。然吾于渊明,岂独好其诗也哉?如其为人,实有感焉。渊明临终,疏告俨等:‘吾少而穷苦,每以家弊,东西游走。性刚才拙,与物多忤,自量为己必贻俗患,黾勉[注]辞世,使汝等幼而饥寒。’渊明此语,盖实录也。吾真有此病而不早自知,平生出仕,以犯世患。此所以深愧渊明,欲以晚节师范其万一也。”

  嗟乎!渊明不肯为五斗米一束带见乡里小儿,而子瞻出仕三十余年,为狱吏所折困,终不能悛,以陷大难,乃欲以桑榆之末景,自托于渊明,其谁肯信之?虽然,子瞻之仕,其出入进退,犹可考也。后之君子,其必有以处之矣。

  辙少而无师,子瞻既冠而学成,先君命辙师焉。子瞻尝称辙诗有古人之风,自以为不若也。然自其斥居东坡,其学日进,沛然如川之方至。其诗比李太白、杜子美有余,遂与渊明比。辙虽驰骤从之,而常出其后。其和渊明,辙继之者,亦一二焉。

  [注]黾勉(m!nmi3n):努力。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

是时,辙亦海康  迁:搬家

B.

渊明临终,告俨等 疏:奏章

C.

性刚才拙,与物多 忤:感触

D.

其必有以之矣   处:立身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

A.

葺茅竹居之       子瞻既冠学成

B.

追和古人,则始吾    其身也,则耻师焉

C.

遗后之君子       不赂者赂者丧

D.

自托于渊明,谁肯信之  闻道也固先乎吾

(3)

下列各句中,加粗词语的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

以图史为园囿,文章为鼓吹

B.

独犹喜为诗,精深华妙

C.

至其得意,自谓不甚愧渊明

D.

黾勉辞世,使汝等幼而饥寒

(4)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A.

本文引用苏轼的话介绍他追和陶诗的情况,着重谈了他晚年谪居儋耳,深服渊明,并立志学陶的原因。

B.

苏辙讲述了苏轼半生为官,频遭屈辱而不知悔,行文中流露出对其遭遇的不平之慨。

C.

苏轼认为陶诗的艺术特点是“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己的和陶诗能够与之相比。

D.

这篇序言引用苏轼的原话来介绍其创作动机等相关情况,这种写法有利于缩短读者与苏轼的距离,让人感到亲切可信。

(5)

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而子瞻出仕三十余年,为狱吏所折困,终不能悛,以陷大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然自其斥居东坡,其学日进,沛然如川之方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