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语文 > 题目详情
下列加粗字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以其乃华山之(北面)(命名)之也
  (弄错)其传而莫能(说清楚)者,何可胜(说)也哉
B.其下平(平坦空旷),有泉(从旁边)出
  不得(尽,这里有尽情享受的意思)夫游之乐也
C.火尚足以(明亮)也
   非常(不平常)之(景观)
D.以其求思(探究问题)之深而无不在也
  其好游者不能(贫困)也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同步题 题型:单选题

下列加粗字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以其乃华山之(北面)(命名)之也
  (弄错)其传而莫能(说清楚)者,何可胜(说)也哉
B.其下平(平坦空旷),有泉(从旁边)出
  不得(尽,这里有尽情享受的意思)夫游之乐也
C.火尚足以(明亮)也
   非常(不平常)之(景观)
D.以其求思(探究问题)之深而无不在也
  其好游者不能(贫困)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福建省厦门六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题型:013

下列加粗字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

君知难也。(这,代词)  吾还也(难道,语气词)

B.

击沛公于坐(趁机)   左手把秦王之袖(趁机)

C.

烦执事(拿,介词)   其无礼于晋(因为,介词)

D.

秦王还柱走(表修饰)   可以解燕国之患,报将军之仇者(表转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江苏省扬州中学2010-201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题型:013

下列对加粗字词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

初至北营,抗辞慷慨(意气激昂)     至京口,得奔真州(中间)

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在荒草间行进) 进退不由,殆送死(惯例)

B.

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其所为(旌旗)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伸张正义)

继而以吴民之乱于朝(申告)  人皆得以使之(奴隶)

C.

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愚钝)  先人所言,罪莫大焉(堕落)

孔子为鲁司寇,诸侯害之,大夫之(阻塞) 太史公父子相续纂其职(沿袭)

D.

此两家常折券弃(同“债”,债务)  酒,吕公因目固留高祖(将尽,将终)

使兵守函谷关,无诸侯军(同“纳”,接纳)  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之(嫉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同步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吴师在陈,楚大夫皆惧,曰:“阖庐惟能用其民,以败我于柏举。今闻其嗣又甚焉,将若之何?”子西曰:“二三子恤不相睦,无患吴矣。昔阖庐食不二味,居不重席,室不崇坛,器不彤镂,宫室不观,舟车不饰,衣服财用,择不取费。在国,天有灾疠,亲巡孤寡而共其乏困;在军,熟食者分而后敢食,其所尝者,卒乘与焉。勤恤其民而与之劳逸,是以民不罢劳,死知不旷。吾先大夫子常易之,所以败我也。今闻夫差,次有台榭陂池焉,宿有妃嫱嫔御焉。一日之行,所欲必成,玩好必从。珍异是聚,观乐是务。视民如仇而用之日新。夫先自败也已,安能败我?”
1.下列句中加粗字的读音与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居不席——重,chóng,重新。
B.官室不——观,guān,楼台。
C.卒与焉——乘,chéng,驾车。
D.玩好必——从,cóng,跟随。
2.对加粗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今闻其又甚焉——嗣,继承人。
B.室不崇——坛,土筑成的屋基。
C.有台榭陂池焉——次,屡次。
D.玩必从——好,喜爱之物。
3.对下列句中加粗字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二三子不相睦
②勤其民
③其所尝者,卒乘
④而之劳逸
A.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
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
C.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D.①与②不同,③④相同。
4.不属于“楚败于吴”的原因的一项是(     )
A.勤恤其民而与之劳逸
B.吾先大夫子常易之
C.视民如仇而用之日新
D.在军,熟食者分而后敢食
5.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楚子西认为,吴国在陈并不可怕,值得忧患的是楚大夫内部的不团结。
B.楚子西认为,吴国本来并不可怕,楚国的柏举之败是因为先大夫惧怕吴军。
C.楚子西认为吴国的情况已经发生变化,用不着惧怕,在陈之吴师会自行溃败。
D.楚子西的一番话,说明了“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的道理。
6.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阖庐惟能用其民,以败我于柏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国,天有灾疠,亲巡孤寡而共其乏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珍异是聚,观乐是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河北省模拟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一4题。
  董俊,字用章,真定藁城人。少力田,长涉书史,善骑射。金贞祐间,边事方急,藁城令立的募兵,射中者拔为将。独俊一发破的,遂将所募兵迎敌。
  太祖十年,国王木华黎南下,俊迎降。十四年,以劳擢知中山府事,佩金虎符。金将武仙据真定,诸城皆应仙。俊率众夜入真定,逐仙走之。十五年春,中山府治中李全叛应仙。俊方屯曲阳,仙来攻,败之黄山下,献捷于木华黎。及仙以众降,木华黎承制授俊龙虎卫上将军,行元帅府事,屯藁城。俊谒木华黎曰:“武仙奸黠,终不为我用,请备之。”木华黎然其言,以俊为左副元帅,升藁城县为永安州,号其众为匡国军,兵、民之事,一委于俊。二十年,仙果杀都元帅史天倪,据真定叛。俊以孤军居反侧间,战士不满千人。仙攻之,不能下,乃纵兵蹂民禾。俊呼语之日:“汝欲得民,而夺之食,无道贼不为也!”仙惭而去。久之,俊复夜入真定,仙败走,乃纳史天倪弟天泽为帅。太宗四年,会诸军围精。明年,金主弃汴奔归德,追围之。金兵夜出薄诸军于水,俊力战死之。时年四十有八。
  俊早丧父,事母以孝闻,待亲故皆有恩意。克汴时,以侍其轴(注)为贤,延归教诸子。尝曰:“射,百日事耳。《诗》《书》,非积学不通。”屡诫诸子曰:“吾一农夫,遭天下多故,徒以忠义事人,仅立门户,深愿汝曹力田读书,勿求非望为吾累也。”临阵,勇气慑众,立矢石间,怡然若无事者,虽中伤亦不为动。每慕马援为人,曰:“马革裹尸,援固可壮。”故战必持矛先士卒。或谏,俊曰:“我人臣也,敌在前,不死,乃就安避危乎!”初,太宗即位,朝于行在,诸将献户口,各增数要利。吏请如众,俊日:“民实少,他日需求无应,必重敛以承命,是我独利,而民日困也。”藁城有三百余人克期作乱,事觉,戮其渠魁,余并释之。深、冀二州妖人惑众,图不轨,连逮者数万人,有司议当族。俊力请主者,但诛首恶。节度使刘成叛降武仙,俊下令曰:“叛者成一人,余能去逆,即忠义士,吾畀其资产,仍奏官之。”众果相率来降。沃州天台寨既降,他将利其子女,欲掠之。俊曰:“城降而俘其家,仁者不为也。”力止之。为政宽明,见人善治田庐,必曲加褒奖,有惰者,则怒罚之。故所部完实,民惟恐其去也。(节选自《新元史》)
  【注】其轴,人名。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十四年,以劳知中山府事——擢:提拔。
B.兵、民之事,委于俊——一:全部。
C.以侍其轴为贤,归教诸子——延:招请。
D.余能逆,即忠义士——去:除去。
2.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现董俊军事才能和政治才能的一组是(     )
A.①国王木华黎南下,俊迎降 ②见人善治田庐,必曲加褒奖
B.①俊率众夜入真定,逐仙走之 ②事觉,戮其渠魁,余并释之
C.①俊复夜入真定,仙败走 ②立矢石问,怡然若无事者
D.①败之黄山下,献捷于木华黎 ②是我独利,而民日困也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金朝贞祐年间,藁城县令比武招兵,董俊因箭术高超而被提拔为将领。元太祖十年,他迎降国王木华黎。
B.金将武仙被打败后率众投降,但后来又杀害元帅史天倪,凭借真定叛乱,董俊再次夜袭真定,打跑了他。
C.董俊特别孝顺母亲,对亲戚朋友也都有恩惠,他奖赏善治田庐者,处罚懒惰者,所以百姓都不愿他离任。
D.董俊在处理藁城人预谋作乱、深冀二州妖人惑众以及刘成反叛的案件中,都主张严办首恶,不问胁从。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俊谒木华黎曰:“武仙奸黠,终不为我用,请备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吾一农夫,遭天下多故,徒以忠义事人,仅立门户,深愿汝曹力田读书,勿求非望为吾累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海门市麒麟中学2007届高三语文第一次质量抽测卷 题型:04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题目。

醉书斋记

  于堂左岔一室,为书斋。明窗素壁,泊如是也。条几二,一称笔墨,一置香炉、茗碗之属。竹床一,坐以之;木榻一,卧以之。书架书筒各四,古今籍在焉。琴、磬、麈尾诸什物,亦杂置左右。

  莆晨起,即科头①拂案上尘,注水砚中,研磨及丹铅,饱饮墨以俟。随意抽书一帙,据坐批阅之。倾至会心处,则朱墨淋漓渍纸上,字大半为只隐。有时或歌或叹,或笑或泣,或怒骂,或闷欲绝,或大叫称快,或咄咄诧异,或卧而思、起而狂走。家人痫见者,悉骇愕,罔测所指。乃窃相议,俟稍定,始散去。婢子送酒茗来,都不省取。或误触之,倾湿书页,辄怒而责,后乃不复持至。逾时或犹未食,无敢请者。惟内子时映帘窥余,得间始进,曰:“日午矣,可以饭乎?”余应诺。内子出,复忘之矣。羹炙虽寒,或且变味,亦不觉也。至或误以双箸乱点所阅书,良久始悟非笔,而内子及婢辈罔不窃笑者。夜坐漏常午,顾童侍,无人在侧,俄而鼾震左右,起视之,皆烂漫睡地上矣。

  客或访余者,刺已入,值余方校书,不迷见。客伺久,大怒诟,或索取原刺,余亦不知也。盖余性既严急,家中人启事不以时,即叱出,而事之急缓不更问,一故仓卒不得白。而家中盐米诸琐物,皆内子主之,颇有序。

  他日忽自悔,诺立誓戒之,商于内子,内子笑曰:“君无效刘伶断饮法②,只赚余酒脯,补五脏劳耶?吾亦惟坐视君沉湎耳,不能赞成君谋。”余倘然久之,因思余于书,诚不异伶于酒,正恐放誓且旋畔;且为文字饮,不犹意于红裙郭?遂笑应之曰:“如卿言,亦复佳。”乃不复立戒,而采其语意,以名吾斋曰“醉书”

(选自《续古文观止》,有删改)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婢子送酒茗来,都不取。  省:知道。

B.

起视之,皆烂漫睡地上矣。  烂漫:坦率自然的样子。

C.

余是以无所顾虑,而嗜益。  僻:怪僻,

D.

余酒脯,补五脏劳耶  赚:获取。

(2)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能够表现作者“醉书”的一组是

①书架书筒各四,古今籍在焉

②随意抽书一族,据坐批阅之

③则朱墨潜漓渍纸上,字大半为之隐

④他日忽自悔,谋立誓戒之

⑤夜坐漏常午,顾童侍,无人在侧

⑥逾时或犹未食,无敢前请者

[  ]

A.

①③④

B.

③⑤⑥

C.

①②⑤

D.

②④⑥

(3)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文章描绘了书斋主人为了读书常常置酒茶,饭食、睡眠和家人、宾客于脑后等痴醉鲜红的状态,展示了一个嗜书知命的书痴形象,表现了作者自得其乐、自我陶醉的心态。

B.

作者性格严厉急躁,不谙世事,不近人情,读书入迷时,常对家人呵斥怒责,并拒绝会见来访的客人,囚而经常得罪来访者,造成了紧张的人际关系。

C.

作者夫人主持家务,井然有序,客观上“纵容”了丈夫的“醉书”习性:当作者对这种习性悔而思改时,她幽默地表示反对,可见她主观上对丈夫的“醉书”持赞赏态度。

D.

作者本打算成除“醉书”的习性,但又考虑到男人痴迷诗文总胜于沉溺女色等因素,最终采取颜其自然的态度,放弃了这种打算。

(4)

把文言文中材料说明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竹床一,坐以之;木榻一,卧以之。

家人痫见者,悉骇愕,罔测所指。

因思余于书,诚不异怜于酒,正恐旋誓且旋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麒麟中学2007届高三语文第一次质量抽测卷 题型:04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题目。

醉书斋记

  于堂左岔一室,为书斋。明窗素壁,泊如是也。条几二,一称笔墨,一置香炉、茗碗之属。竹床一,坐以之;木榻一,卧以之。书架书筒各四,古今籍在焉。琴、磬、麈尾诸什物,亦杂置左右。

  莆晨起,即科头①拂案上尘,注水砚中,研磨及丹铅,饱饮墨以俟。随意抽书一帙,据坐批阅之。倾至会心处,则朱墨淋漓渍纸上,字大半为只隐。有时或歌或叹,或笑或泣,或怒骂,或闷欲绝,或大叫称快,或咄咄诧异,或卧而思、起而狂走。家人痫见者,悉骇愕,罔测所指。乃窃相议,俟稍定,始散去。婢子送酒茗来,都不省取。或误触之,倾湿书页,辄怒而责,后乃不复持至。逾时或犹未食,无敢请者。惟内子时映帘窥余,得间始进,曰:“日午矣,可以饭乎?”余应诺。内子出,复忘之矣。羹炙虽寒,或且变味,亦不觉也。至或误以双箸乱点所阅书,良久始悟非笔,而内子及婢辈罔不窃笑者。夜坐漏常午,顾童侍,无人在侧,俄而鼾震左右,起视之,皆烂漫睡地上矣。

  客或访余者,刺已入,值余方校书,不迷见。客伺久,大怒诟,或索取原刺,余亦不知也。盖余性既严急,家中人启事不以时,即叱出,而事之急缓不更问,一故仓卒不得白。而家中盐米诸琐物,皆内子主之,颇有序。

  他日忽自悔,诺立誓戒之,商于内子,内子笑曰:“君无效刘伶断饮法②,只赚余酒脯,补五脏劳耶?吾亦惟坐视君沉湎耳,不能赞成君谋。”余倘然久之,因思余于书,诚不异伶于酒,正恐放誓且旋畔;且为文字饮,不犹意于红裙郭?遂笑应之曰:“如卿言,亦复佳。”乃不复立戒,而采其语意,以名吾斋曰“醉书”

(选自《续古文观止》,有删改)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婢子送酒茗来,都不取。  省:知道。

B.

起视之,皆烂漫睡地上矣。  烂漫:坦率自然的样子。

C.

余是以无所顾虑,而嗜益。  僻:怪僻,

D.

余酒脯,补五脏劳耶  赚:获取。

(2)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能够表现作者“醉书”的一组是

①书架书筒各四,古今籍在焉

②随意抽书一族,据坐批阅之

③则朱墨潜漓渍纸上,字大半为之隐

④他日忽自悔,谋立誓戒之

⑤夜坐漏常午,顾童侍,无人在侧

⑥逾时或犹未食,无敢前请者

[  ]

A.

①③④

B.

③⑤⑥

C.

①②⑤

D.

②④⑥

(3)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文章描绘了书斋主人为了读书常常置酒茶,饭食、睡眠和家人、宾客于脑后等痴醉鲜红的状态,展示了一个嗜书知命的书痴形象,表现了作者自得其乐、自我陶醉的心态。

B.

作者性格严厉急躁,不谙世事,不近人情,读书入迷时,常对家人呵斥怒责,并拒绝会见来访的客人,囚而经常得罪来访者,造成了紧张的人际关系。

C.

作者夫人主持家务,井然有序,客观上“纵容”了丈夫的“醉书”习性:当作者对这种习性悔而思改时,她幽默地表示反对,可见她主观上对丈夫的“醉书”持赞赏态度。

D.

作者本打算成除“醉书”的习性,但又考虑到男人痴迷诗文总胜于沉溺女色等因素,最终采取颜其自然的态度,放弃了这种打算。

(4)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竹床一,坐以之;木榻一,卧以之。

译文:

家人痫见者,悉骇愕,罔测所指。

译文:

因思余于书,诚不异怜于酒,正恐旋誓且旋畔。

译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专项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4 题。
一生坎坷陈同甫
[明] 李贽
        陈亮,字同甫,永康人。为人才气超迈,喜谈兵,论议风生,下笔数千言立就,。尝著《酌古论》,郡守周葵得之,曰:“他日国士也。”及葵执政,朝士白事,必指令揖亮,因得交一时豪俊。     隆兴初,与金人约和,天下忻然幸得苏息,独亮持不可,因上《中兴五论》。奏入,不报。淳熙五年,孝宗即位,又十七年矣。亮更名同,复诣阙上书。书奏,孝宗赫然震动,欲榜朝堂,用种放故事,召令上殿,将擢用之。左右大臣恶其直言,遂有都堂审察之命。亮待命十日,再诣阙上书,帝欲官之,亮笑曰:“吾欲为社稷开数百年之基,宁用以博一官乎!”遂渡江而归,日与邑之狂士饮。醉中戏为大言,有欲中亮者,以其事首刑部侍郎何澹。澹尝为考试官,黜亮,亮不平,语数侵澹,澹闻而噪之,即缴状以闻。事下大理,笞掠亮无完肤。孝宗知为亮,及奏入取旨,帝日:“秀才醉后妄言,何罪之有!”划其牍于地。亮遂得免。     居无何,亮家僮杀人。适被杀者尝辱亮父,其家疑事繇亮,闻于官。乃囚亮父于州狱,而属台官论亮,情重,下大理。时丞相王淮知帝欲生亮,而辛弃疾,援之尤力,复得不死。     光宗即位。未几,光宗策进士,问以礼乐政刑之要,亮以君道师道对。时光宗不朝重华宫,群臣更进迭谏,皆不听。得亮策,乃大喜,以为善处父子之间。奏名第三,御笔擢第一。既知为亮,则大喜。授佥书建康军判官厅公事。未至官,一夕卒。年五十五。亮志存经济,重许可,人人见其肺肝。虽为布衣,荐士恐弗及。家仅中产,畸人寒士,衣食之,久不衰。卒之后,叶适请于朝,命补一子官,非故典也。     李卓吾曰:终始知公者叶。乃郡守周葵早岁便知亮,异哉!士唯患不粗豪耳,有粗有豪,而后精细出矣;不然,皆假也。
        (选自《明代散文名篇选读》,有删改)
        [ 注] ①种放:北宋隐士,屡辞征辟,后诏至京,“对崇政殿,以幅巾见,命坐与语。……即日授左司谏,直诏文馆,赐巾服简带”。②繇:通“由”。③不朝重华宫:指光宗与退位为太上皇的孝宗不和。重华宫为孝宗居处。④经济:经国济民。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复诣上书     阙:朝廷
B.帝欲之,亮笑曰     官:让……做官
C.以其事刑部侍郎何澹   首:告发
D.而属台官亮     论:讨论,评定
2.从词类活用角度看,下列成语中加粗词的用法和例句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例句:孝宗赫然震动,欲朝堂
①沐猴而
②风餐露宿
③衣锦
衣足食
菅人命
⑥扬长
⑦不期而
⑧不耻
A.①⑥⑧
B.①③⑦
C.②③⑦
D.④⑤⑧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陈亮才华卓绝。他喜欢谈论军事,而且文思敏捷,几千字的文章一会儿就写好;郡守周葵非常器重他,认为他将来一定是国家的栋梁之材;后来被光宗皇帝亲笔提为第一名。
B.陈亮见解独到。和金人议和以后,大家都很高兴,认为终于可以喘口气了,唯独陈亮保持清醒的头脑,呈献了《中兴五论》。但是奏折送上了,却没有得到回复。
C.陈亮一生坎坷。先是因酒后乱说大话招致牢狱之灾被拷打得体无完肤;后又因家僮杀人案陷于一场官司之中,只是因为皇帝和辛弃疾的极力营救才免于一死。
D.陈亮既有经国济民之志向,又有经国济民之才能。他虽然最后被授予佥书建康军判官厅公事的官职,但没有到任就去世了。在文中,作者既赞扬了陈亮,又深深同情他的遭遇。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及葵执政,朝士白事,必指令揖亮,因得交一时豪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吾欲为社稷开数百年之基,宁用以博一官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终始知公者叶。乃郡守周葵早岁便知亮,异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