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语文 > 题目详情
“其”字在文言文中主要是用作代词,有时也可以用来表示不同语气,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距其院东五里(那,代词,指代慧空禅院。)
B.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他们,代词,指代“古人”。)
C.其孰能讥之乎(谁,疑问代词,表示疑问语气。)
D.吾其还也(还是,语气词,表商量语气。)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同步题 题型:单选题

“其”字在文言文中主要是用作代词,有时也可以用来表示不同语气,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距其院东五里(那,代词,指代慧空禅院。)
B.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他们,代词,指代“古人”。)
C.其孰能讥之乎(谁,疑问代词,表示疑问语气。)
D.吾其还也(还是,语气词,表商量语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 题型:

“其”字在文言文中主要是用作代词,有时也可用来表示不同语气,下列用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距其院东五里(那,代词,指代慧空禅院)

B.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他们,代词,指代“古之人”)

C.其孰能讥之乎(谁,疑问代词,表疑问语气)

D.吾其还也,亦去之(还是,语气助词,表委婉语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2015届江西省高一第二次段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现代文阅读

现代诗的“有”与“无”

《贞一斋诗说》概括诗歌技巧时说:“诗求文理能通者,为初学言之也;诗贵修饰能工者,为未成家言之也。其实诗到高妙处,何止于通?到神化处,何尝求工?”清人的这个观点还是有科学性的,新诗的情况其实也相去不远。纵向来看,《贞一斋诗说》说的三种情形,其实也是不少诗人走过的艺术之路的三个阶段。用散文方式写诗——注意表现技巧,从这个视角,一切优秀现代诗的技巧都可以用“有”和“无”二字加以解说。

一是有诗意,无语言。诗美体验的产生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诗人的主观心灵与客观世界邂逅了,灵感爆发,于是诗人“有”了心上的诗。要表现这个“有”,诗人又面临困窘。所谓“口闭则诗在,口开则诗亡”,至言无言,诗关一经点破,就会失去生命。有限的言,不可能完美地表达无限的言外之意。诗的无言的特性带给诗人无限的难题和无限的机会。以言表现无言,诗人只能从“有”到“无”。司空图说:“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刘禹锡说:“情到深处,每说不出。”白居易说: “此时无声胜有声。”从获得诗美体验的“有”到传达诗美体验的“无”,是诗歌创作的一般过程。“无”才是真“有”——诗篇之未言,恰是诗人之欲言。“书形于无象,造响于无声”的精髓是将读者引向诗的世界,从言外、意外、笔外、象外去寻找那无言的诗美。从“有”到“无”,诗人的智慧是以“不说出”代替“说不出”,以象尽意。诗人注重“隐”。从“有”到“无”,诗人注重“中声所止”。这样,诗才富有暗示性。

二是有功夫,无痕迹。陶渊明说:“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诗美体验是“忘言”的。既然是诗人,就得从“忘言”走向“寻言”。从古至今,没有一位真正的诗人不慨叹“寻言”之苦,现代诗人中的苦吟者也很多。他们对诗总是反复推敲,非搞得形销骨立而后已。诗人的这番苦功夫,却又以隐形化为上。诗人“至苦”,诗篇里却“无迹”,这才是优秀的诗篇。诗人难写,读者易读。读者的“易”并不是诗人的“浅”,而是诗人技巧能力的显示。《老子》说:“大巧若拙。”诗虽有用巧而见工者,但总而言之,用巧不如用拙。所谓“拙”,是巧后之拙。花开草长,鸟语虫声,云因行而生变,水因动而生纹,言近旨远,言浅意深,词平意寄,词微意显,这种“拙”实在不是随意“玩”得出来的。

成熟诗人的作品,都是“绚烂之极,归于平淡”。这里的“平淡”不是平庸加淡薄,而是险后之平,浓后之淡。平淡而到天然境界。到了高妙处神化处的诗,运用的是从“有”到“无”的技巧。对诗来说,最高的技巧是无语言、无痕迹的无技巧。

1.下列选项中关于“有诗意,无语言”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至言无言,有限的言,不可能完美地表达无限的言外之意。

B.从获得诗美体验的“有”到传达诗美体验的“无”,是诗歌创作的一般过程。

C.“无”才是真“有”——诗篇之未言,恰是诗人之欲言,“此时无声胜有声”。

D.诗人的智慧是以象尽意,用“说不出”来代替“不说出”,也就是“有诗意,无语言”。

2.下列选项中关于“有功夫,无痕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至苦”,诗篇里却“无迹”,这才是优秀的诗篇。

B.诗人难写,读者易读。读者的“易”并不是诗人的“浅”,而是诗人技巧能力的显示。

C.诗人对诗反复推敲的艰难过程就是“寻言”的过程,只要善于“寻言”就能写出好诗。

D.《老子》说:“大巧苦拙。”诗虽有用巧而见工者,但总而言之,用巧不如用拙。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贞一斋诗说》认为写诗的最高境界是文理能通、修饰能工,这个观点有一定科学性。

B.诗美的本质是沉默,所谓“口闭则诗在,口开则诗亡”,这里说出了诗人面临的困窘。

C.陶渊明说:“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是对诗美体验的精辟概述。

D.成熟诗人的作品能够达到“绚烂之极,归于平淡”,这里的“平淡”其实是一种 极高的技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2015届广东省高一下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柳庆字更兴。幼聪敏有气量,博涉群书,不为章句,好饮酒,于占对。年十三,因暴书,父僧习试令于杂赋集中取赋一篇千余言诵之,庆立读三遍,便诵之,无所漏。

大统十年,除尚书都兵郎中,并领记室,寻以本官领雍州别驾。广陵王欣,魏之懿亲,其甥孟氏屡为凶横。或有告盗牛,庆捕得实,趣令就禁。孟氏殊无惧容,乃谓庆曰:“若加以桎梏,后独何以脱之?”欣亦遣使辩其无罪。孟氏由此益骄。庆乃大集僚吏,盛言孟氏倚权侵虐之状。言毕,令笞杀之。此后贵戚敛手。

有贾人持金二十斤诣京师,寄人居止。每欲出行,常自执管钥。无何,缄闭不异并失之。谓主人所窃。郡县询问,主人自诬服。庆疑之。召贾人曰:“卿钥置何处?”对曰:“恒自带之。”庆曰:“颇与人同宿乎?”曰:“无。”“与同饮乎?”“日者曾与一沙门再度酣宴,醉而昼寝。”庆曰:“沙门乃真盗耳。”即遣捕沙门,乃怀金逃匿。后捕得,尽获所失金。

又有胡家被劫,郡县按察,知贼所,邻近被囚者甚多。庆以贼是乌合,可以诈求之。乃作匿多书,多榜官门,曰:“我等共劫胡家,徒侣混杂,终恐泄露。今欲首伏,惧不免诛。若听先首免罪,便欲来告。”庆乃复施免罪之牒。居二日,广陵王欣家奴面缚自告牒下,因此尽获党羽。庆之守正明察,皆此类也。每叹曰:“昔于公断无私,高门以待封。倘斯言有验,吾其庶其乎!”

(选自《北史·列传第五十二》)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好饮酒,于占对  闲:空闲                     B.昔于公断无私  狱:监狱

C.卿钥置何处  恒:长久                              D.高门以待封  辟:开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  B.

C.    D.

3.下列各句编为四组,全部表现柳庆“守正明察”的一组是(  )(3分)

①立读三遍,便诵之,无所漏 ②言毕,令笞杀之 ③每欲出行,常自执管钥 ④沙门乃真盗耳 ⑤贼是乌合,可以诈求之 ⑥倘斯言有验,吾其庶几乎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④⑤⑥  D.②④⑤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柳庆十三岁时,父亲柳僧习让他从杂赋集中抽出一篇文章,长达一千多字,柳庆读了三遍,就能一字不漏地背出来。

B.广陵王元欣的外甥孟氏横行霸道,偷盗人家的牛,还口出狂言;广陵王也派人为他辩解开脱。柳庆当众宣布了孟氏的罪状,当即下令将他打死。

C.一个商人在京城金子被窃,柳庆经过了解,断定盗贼是一个与商人两次一同喝酒的和尚,后来抓到了畏罪潜逃的和尚,追回全部金子。

D.柳庆用“攻心法”让抢劫胡家的盗贼自己写匿名信,提出先自首者可免罪的要求,并假装表示同意,终于捕获了广陵王家奴,将其党羽一网打尽。

5.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10分)

(1)若加以桎梏,后独何以脱之?(3分)

(2)日者曾与一沙门再度酣宴,醉而昼寝。(3分)

(3)今欲首伏,惧不免诛。若听先首免罪,便欲来告。(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2013届海南省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有解析) 题型: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居易字乐天,太原下邽人。弱冠,名未振,观光上国,谒顾况。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因谑之曰:“长安百物皆贵,居大不易。”及览诗卷,至“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乃叹曰:“有句如此,居天下亦不难。老夫前言戏之耳。”贞元十六年,中书舍人高郢下进士、拔萃,皆中,补校书郎。元和元年,作乐府及诗百余篇,规讽时事,流闻禁中。上悦之,召拜翰林学士,历左拾遗。时盗杀宰相,京师汹汹。居易首上疏,请亟捕贼。权贵有嫌其出位,怒。俄有言:“居易母堕井死,而赋《新井篇》,言既浮华,行不可用。”贬江州司马。初以勋庸①暴露不宜,实无他肠,怫怒奸党,遂失志。亦能顺适所遇,托浮屠死生说忘形骸者。久之,转中书舍人,知制诰。河朔乱,兵出无功,又言事,不见听,乞外,除为杭州刺史。文宗立,召迁刑部侍郎。会昌初致仕,卒。

居易累以忠鲠遭摈,乃放纵诗酒。既复用,又皆幼君,仕情顿而索寞。卜居履道里,与香山僧如满等结净社。疏沼种树,构石楼,凿八节滩,为游赏之乐,茶铛酒杓不相离。尝科头②箕踞,谈禅咏古,晏如也。自号醉吟先生,作传。酷好佛,亦经月不荤,称香山居士。与胡杲、吉皎、郑据、刘真、卢贞、张浑、如满、李文爽燕集,皆高年不仕,日相招致,时人慕之,绘《九老图》。

公诗以六义为主,不尚艰难。每成篇,必令其家老妪读之,问解则录。后人评白诗如山东父老课农桑,言言皆实者也。鸡林国③行贾售于其国相,率篇百金,伪者即能辨之。与元稹极善胶漆,音韵亦同,天下曰“元白”。元卒,与刘宾客齐名,曰“刘白”云。公好神仙,自制飞云履,焚香振足,如拨烟雾,冉冉生云。初来九江,居庐阜峰下,作草堂,烧丹。今尚存。(本文有删节)

【注】①勋庸:这里指被刺杀的宰相武元衡。②科头:不戴帽子,裸露发髻。③鸡林国:朝鲜半岛古国名。

1.对下列句子加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会昌初仕致仕:做官。

B.居易以忠鲠遭摈累:屡次。

C.与胡杲……李文爽集燕:通“宴”,宴饮。

D.不尚艰难艰难:艰涩。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权贵有嫌出位 /既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B.放纵诗酒 / 家祭无忘告

C.鸡林国行贾售其国相 /青,取之于蓝,而青

D.刘宾客齐名 /不欲廉颇争列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开篇以顾况对白居易的前“谑”后“叹”,侧面表现了白居易在诗歌创作上的非凡才华。

B.白居易性格耿直,常上书直言论事,触怒了权贵奸党,这给他的仕途蒙上了阴影,也是他“放纵诗酒”的重要原因之一。

C.白居易的诗歌内容真实,辞句晓畅,风格平易,在当时流传甚广。内至宫廷,外达异邦,诗名远播。

D.白居易居庙堂之上,则“兼济天下”;处江湖之远,则“独善其身”。儒、释两家思想的影响,并存于他人生的各个阶段。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3分)

②河朔乱,兵出无功,又言事,不见听,乞外,除为杭州刺史。(4分)

③既复用,又皆幼君,仕情顿而索寞。(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 题型: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柳庆字更兴。幼聪敏有气量,博涉群书,不为章句,好饮酒,于占对。年十三,因暴书,父僧习试令于杂赋集中取赋一篇千余言诵之,庆立读三遍,便诵之,无所漏。
大统十年,除尚书都兵郎中,并领记室,寻以本官领雍州别驾。广陵王欣,魏之懿亲,其甥孟氏屡为凶横。或有告盗牛,庆捕得实,趣令就禁。孟氏殊无惧容,乃谓庆曰:“若加以桎梏,后独何以脱之?”欣亦遣使辩其无罪。孟氏由此益骄。庆乃大集僚吏,盛言孟氏倚权侵虐之状。言毕,令笞杀之。此后贵戚敛手。
有贾人持金二十斤诣京师,寄人居止。每欲出行,常自执管钥。无何,缄闭不异并失之。谓主人所窃。郡县询问,主人自诬服。庆疑之。召贾人曰:“卿钥置何处?”对曰:“恒自带之。”庆曰:“颇与人同宿乎?”曰:“无。”“与同饮乎?”“日者曾与一沙门再度酣宴,醉而昼寝。”庆曰:“沙门乃真盗耳。”即遣捕沙门,乃怀金逃匿。后捕得,尽获所失金。
又有胡家被劫,郡县按察,知贼所,邻近被囚者甚多。庆以贼是乌合,可以诈求之。乃作匿多书,多榜官门,曰:“我等共劫胡家,徒侣混杂,终恐泄露。今欲首伏,惧不免诛。若听先首免罪,便欲来告。”庆乃复施免罪之牒。居二日,广陵王欣家奴面缚自告牒下,因此尽获党羽。庆之守正明察,皆此类也。每叹曰:“昔于公断无私,高门以待封。倘斯言有验,吾其庶其乎!”
(选自《北史·列传第五十二》)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好饮酒,于占对闲:空闲 B.昔于公断无私狱:监狱
C.卿钥置何处恒:长久 D.高门以待封辟:开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 B.
C. D.
【小题3】下列各句编为四组,全部表现柳庆“守正明察”的一组是(  )(3分)
①立读三遍,便诵之,无所漏 ②言毕,令笞杀之 ③每欲出行,常自执管钥 ④沙门乃真盗耳 ⑤贼是乌合,可以诈求之 ⑥倘斯言有验,吾其庶几乎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④⑤⑥ D.②④⑤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柳庆十三岁时,父亲柳僧习让他从杂赋集中抽出一篇文章,长达一千多字,柳庆读了三遍,就能一字不漏地背出来。
B.广陵王元欣的外甥孟氏横行霸道,偷盗人家的牛,还口出狂言;广陵王也派人为他辩解开脱。柳庆当众宣布了孟氏的罪状,当即下令将他打死。
C.一个商人在京城金子被窃,柳庆经过了解,断定盗贼是一个与商人两次一同喝酒的和尚,后来抓到了畏罪潜逃的和尚,追回全部金子。
D.柳庆用“攻心法”让抢劫胡家的盗贼自己写匿名信,提出先自首者可免罪的要求,并假装表示同意,终于捕获了广陵王家奴,将其党羽一网打尽。
【小题5】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10分)
(1)若加以桎梏,后独何以脱之?(3分)
(2)日者曾与一沙门再度酣宴,醉而昼寝。(3分)
(3)今欲首伏,惧不免诛。若听先首免罪,便欲来告。(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不详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柳庆字更兴。幼聪敏有气量,博涉群书,不为章句,好饮酒,于占对。年十三,因暴书,父僧习试令于杂赋集中取赋一篇千余言诵之,庆立读三遍,便诵之,无所漏。
大统十年,除尚书都兵郎中,并领记室,寻以本官领雍州别驾。广陵王欣,魏之懿亲,其甥孟氏屡为凶横。或有告盗牛,庆捕得实,趣令就禁。孟氏殊无惧容,乃谓庆曰:“若加以桎梏,后独何以脱之?”欣亦遣使辩其无罪。孟氏由此益骄。庆乃大集僚吏,盛言孟氏倚权侵虐之状。言毕,令笞杀之。此后贵戚敛手。
有贾人持金二十斤诣京师,寄人居止。每欲出行,常自执管钥。无何,缄闭不异并失之。谓主人所窃。郡县询问,主人自诬服。庆疑之。召贾人曰:“卿钥置何处?”对曰:“恒自带之。”庆曰:“颇与人同宿乎?”曰:“无。”“与同饮乎?”“日者曾与一沙门再度酣宴,醉而昼寝。”庆曰:“沙门乃真盗耳。”即遣捕沙门,乃怀金逃匿。后捕得,尽获所失金。
又有胡家被劫,郡县按察,知贼所,邻近被囚者甚多。庆以贼是乌合,可以诈求之。乃作匿多书,多榜官门,曰:“我等共劫胡家,徒侣混杂,终恐泄露。今欲首伏,惧不免诛。若听先首免罪,便欲来告。”庆乃复施免罪之牒。居二日,广陵王欣家奴面缚自告牒下,因此尽获党羽。庆之守正明察,皆此类也。每叹曰:“昔于公断无私,高门以待封。倘斯言有验,吾其庶其乎!”
(选自《北史·列传第五十二》)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好饮酒,于占对闲:空闲B.昔于公断无私狱:监狱
C.卿钥置何处恒:长久D.高门以待封辟:开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B.
C.D.
小题3:下列各句编为四组,全部表现柳庆“守正明察”的一组是(  )(3分)
①立读三遍,便诵之,无所漏 ②言毕,令笞杀之 ③每欲出行,常自执管钥 ④沙门乃真盗耳 ⑤贼是乌合,可以诈求之 ⑥倘斯言有验,吾其庶几乎
A.①②④B.②③⑤C.④⑤⑥D.②④⑤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柳庆十三岁时,父亲柳僧习让他从杂赋集中抽出一篇文章,长达一千多字,柳庆读了三遍,就能一字不漏地背出来。
B.广陵王元欣的外甥孟氏横行霸道,偷盗人家的牛,还口出狂言;广陵王也派人为他辩解开脱。柳庆当众宣布了孟氏的罪状,当即下令将他打死。
C.一个商人在京城金子被窃,柳庆经过了解,断定盗贼是一个与商人两次一同喝酒的和尚,后来抓到了畏罪潜逃的和尚,追回全部金子。
D.柳庆用“攻心法”让抢劫胡家的盗贼自己写匿名信,提出先自首者可免罪的要求,并假装表示同意,终于捕获了广陵王家奴,将其党羽一网打尽。
小题5: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10分)
(1)若加以桎梏,后独何以脱之?(3分)
(2)日者曾与一沙门再度酣宴,醉而昼寝。(3分)
(3)今欲首伏,惧不免诛。若听先首免罪,便欲来告。(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浙江慈溪市2012届高三5月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题型:04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范晔,字蔚宗,顺阳人,车骑将军泰少子也。母如厕产之,额为砖所伤,故以砖为小字。出继从伯弘之,袭封武兴县五等侯。少好学,博涉经史,善为文章,能隶书,晓音律。年十七,州辟主簿,不。高祖相国掾,彭城王义康冠军参军,随府转右军参军,入补尚书外兵郎,出为荆州别驾从事史。寻召为秘书丞,父去职。服终,为征南大将军檀道济司马,领新蔡太守。道济北征,晔惮行,辞脚疾,上不许,使由水道统载器仗部伍。军还,为司徒从事中郎。倾,迁尚书吏部郎。

  元嘉元年冬,彭城太妃薨,将葬,祖夕,僚故并集东府。晔弟广渊,时为司徒祭酒,其日在直。晔与司徒左西属王深宿广渊许,夜中酣饮,开北牖听挽歌为乐。义康大怒,左迁晔宣城太守。不得志,乃删众家《后汉书》为一家之作。在郡数年,迁长沙王义欣镇军长史,加宁朔将军。兄皓为宜都太守,嫡母随皓在官。十六年,母亡,报之以疾,晔不时奔赴;及行,又携妓妾自随,为御史中丞刘损所奏。太祖爱其才,不罪也。服,为始兴王浚后军长史,领南下邳太守。及浚为扬州,未亲政事,悉以委晔。寻迁左卫将军、太子詹事。

  晔长不满七尺,肥黑,秃眉须。善弹琵琶,能为新声。上欲闻之,屡讽以微旨,晔伪若不晓,终不肯为上弹。上尝宴饮欢适,谓晔曰:"我欲歌,卿可弹。"晔乃奉旨。上歌既毕,晔亦止弦。

  时晔与沈演之并为上所知待,每被见多同。晔若先至,必待演之俱入;演之先至,尝独被引,晔又以此为怨。晔累经义康府佐,见待素厚。及宣城之授,意好乖离。谢综为义康大将军记室参军,随镇豫章。综还,申义康意于晔,求解晚且大梗常存,将重阶乱,骨肉之际,人所难言。臣受恩深重,故冒犯披露。上不纳。

(节选自沈约《宋书·范晔传》)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厕产之        如:到……去

B.

州辟主簿,不就      就:成功

C.

去职         忧:逝世

D.

,为始兴趣浚后军长史 阕:停止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

脚疾

资政殿学士行

B.

,迁尚书吏部郎

,能以足音辨人

C.

言于上曰

度我至军中,公

D.

臣窃惑

犹且从师而问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本文选材合理,主要叙述了范晔与彭城王刘义康、太祖宋文帝之间发生的故事,生动刻画了范晔为人为官的形象特点。

B.

范晔为人傲岸不羁,不肯以技取悦皇上。在一次宴会上,宋文帝直接向范晔提出请求,范晔才奉旨弹奏,但待宋文帝一唱完,他立即停止了演奏,竟不肯多弹一曲。

C.

刘义康母亲去世,范晔竟推开窗子,听挽歌为乐,得罪刘义康,被贬宣城。在宣城任上,他开始从事后汉史的编纂工作,最后完成了《后汉书》的编写,以此排解这种痛苦。

D.

范晔对刘义康一直怀恨在心,想试探皇上的真实想法,摆事实、讲道理,试图说服皇上治刘义康的罪,结果皇上没有采纳范晔的意见。

(4)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臣 历 观 前 史 二 汉 故 事 诸 蕃 王 政 以 訞 诅 幸 灾 便 正 大 逆 之 罚 况 义 康奸 心 衅 迹 彰 著 遐 迩 而 至 今 无 恙 臣 窃 惑 焉

(5)

把文中画横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上欲闻之,屡讽以微旨,晔伪若不晓,终不肯为上弹。

(2)综还,申义康意于晔,求解晚隙,复敦往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5题。

柳彧,字幼文,河东解人也。彧少好学,颇涉经史。武帝亲总万机,彧诣阙求试。帝异之,以为司武中士。转郑令。平齐之后,帝大赏从官,留京者不预。彧上表,于是留守并加泛级。

  高祖受禅,累迁尚书虞部侍郎,以母忧去职。未几,起为屯田侍郎,固让弗许。时制三品已上,门皆列戟。左仆射高颎子弘德封应国公,申牒请戟。彧判曰:“仆射之子更不异居,父之戟槊已列门外。尊有压卑之义,子有避父之礼,岂容外门既设,内閤又施!”事竟不行,颎闻而叹伏。后迁治书侍御史,当朝正色,甚为百僚之所敬惮。上嘉其婞直,赐钱十万,米百石。

于时刺史多任武将,类不称职。彧上表曰:“方今天下太平,四海清谧,共治百姓,须任其才。昔汉光武一代明哲,起自布衣,备知情伪,与二十八将披荆棘,定天下,及功成之后,无所职任。伏见诏书,以上柱国和干子为杞州刺史,其人年垂八十,钟鸣漏尽。前任赵州,暗于职务,政由群小,贿赂公行,百姓吁嗟,歌谣满道。乃云:‘老禾不早杀,余种秽良田。’古人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此言各有所能也。干子弓马武用,是其所长,治民莅职,非其所解。如谓优老尚年,自可厚赐金帛,若令刺举,所损殊大。臣死而后已,敢不竭诚。”上善之,干子竟免。有应州刺史唐君明,居母丧,娶雍州长史库狄士文之从父妹,彧劾之。二人竟坐得罪。隋承丧乱之后,风俗颓坏,彧多所矫正,上甚嘉之。又见上勤于听受,百僚奏请,多有烦碎,因上疏谏,上览而嘉之。后以忤旨免。未几,复令视事,因谓彧曰:“无改尔心。”以其家贫,敕有司为之筑宅。因曰:“柳彧正直士,国之宝也。”其见重如此。

右仆射杨素当途显贵,百僚慑惮,无敢忤者。尝以少谴,敕送南台。素恃贵,坐彧床。彧从外来,见素如此,于阶下端笏整容谓素曰:“奉敕治公之罪。”素遽下。彧据案而坐,立素于庭,辨诘事状。素由是衔之。彧时方为上所信任,故素未有以中之。

彧见近代以来,都邑百姓每至正月十五日,作角抵之戏,递相夸竞,至于糜费财力,上奏请禁绝之。诏可其奏。是岁,持节巡省河北五十二州,奏免长吏赃污不称职者二百余人,州县肃然,莫不震惧。上嘉之。(选自《隋书》第62卷,列传第27)

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其人年八十:    垂:将近

B.臣死而后已,不竭诚 敢:怎敢,以反问的形式表示不敢。

C.素由是之      衔:尊奉,接受

D.诏其奏       可:认为可以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母忧去职

不赂者赂者丧

B.其重如此

百姓之不保,为不用恩焉

C.阶下端笏整容谓素曰

地吾与子渔樵江渚之上

D.娶雍州长史库狄士文从父妹

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3.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表现柳彧“正直”的性格特点的一项是( )

① 甚为百僚之所敬惮

② 暗于职务,政由群小,贿赂公行

③ 娶雍州长史库狄士文之从父妹,彧劾之

④ 百僚奏请,多有烦碎

⑤ 奉敕治公之罪

⑥ 奏免长吏赃污不称职者二百余人

A.③⑤⑥ B. ①③④ C. ②④⑤ D. ①②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柳彧年少好学,涉猎广泛,跑到皇宫请求武帝对他测试,武帝很欣赏他。平定齐朝之后,武帝大赏下属官员,留守京城的官员不在其列,柳彧上表给皇帝,于是留守京城的官员一并得到好处。

B.高祖登基后,柳彧升迁到尚书虞部侍郎,因母亲去世而回家服丧。不久,起用为屯田侍郎,正好左仆射高颎的儿子弘德向主管部门申请戟门,柳彧认为:父子已经分居,儿子不能安装戟门,高颎知道后很不高兴。

C.柳彧在奏章中写道:管理百姓,必须使用有才能的人。武将上柱国和干子年龄太大,以前政绩很差,怨声载道,现在不宜担任刺史。柳彧后来因违背圣旨被免职,复职时皇帝对柳彧说:“不要改变你的禀性。”

D.当时的官员都不敢得罪右仆射杨素。杨素犯了错误被送到南台时,他还自恃尊贵,坐在柳彧坐凳上。柳彧看见了,拿着手板严肃地对杨素说:“奉皇帝命令惩处你的罪过。”并立即查问杨素的犯罪事实。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甚为百僚之所敬惮。

译文:

(2)耕当问奴,织当问婢。

译文:

(3)奏免长吏赃污不称职者二百余人。

译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2012届江西省高三高考压轴语文试卷(带解析) 题型: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刘洁,长乐信都人也。昭成时,慕容氏献女,洁祖父生为公主家臣,乃随入魏。赐以妻妾,生子堤,位乐陵太守,封信都男。卒。洁袭堤爵。数从征讨,进爵会稽公。后与永安侯魏勤及功劳将军元屈等击吐京叛胡,为其所执,送赫连屈丐。洁声气不挠,呼其字而与之言,神色自若。屈丐壮而释之。后得还国,典东部事。明元寝疾,太武监国,洁与古弼等选侍东宫,对综机要。?
太武即位,奇其有柱石用,委以大任。及议军国,朝臣咸推其能。迁尚书令,改为钜鹿公。车驾西伐,洁为前锋。沮渠牧犍弟董来距战于城南,洁信卜者之言,以日辰不协,击鼓却阵,故董来得入城。太武微嫌之。洁久在枢密,恃宠自专,帝心稍不平。?
时议伐蠕蠕,洁言不如广农积谷,以待其来,群臣皆从其议。帝决行,乃从崔浩议。既出,与诸将期会鹿浑谷。而洁恨其计不用,欲沮诸将,乃矫诏更期,诸将不至。时虏众大乱,景穆欲击之,洁执不可。停鹿浑谷六日,诸将犹不集,贼已远遁,追至石水,不及而还。师次漠中,粮尽,士卒多死。洁阴使人惊军,劝帝弃军轻还,帝不从。洁以军行无功,奏归罪于崔浩。帝曰:“诸将后期,及贼不击,罪在诸将,岂在于浩?”又洁矫诏事遂发,舆驾至五原,收洁幽之。?
太武之征也,洁私谓亲人曰:“若军出无功,车驾不返,即吾当立乐平王。”洁又使右丞张嵩求图谶,问:“刘氏应王,继国家后,我审有名姓不?”嵩对曰:“有姓而无名。”穷验款引,搜嵩家,果得谶书。洁与南康公秋邻及嵩等皆夷三族,死者百余人。洁既居势要,内外惮之,侧目而视。籍其家,财产钜万。太武追忿,言则切齿。 ?
(节选自《北史·刘洁传》)
【小题1】下列对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尚书令迁:贬斥、放逐B.太武微之嫌:讨厌
C.收洁之幽:幽禁D.其家,财产钜万籍:登记、抄拣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内外惮蚓无爪牙之利,筋骨B.随入魏 遂私见樊於期
C.洁军行无功 是君子远庖厨也D.奏归罪崔浩 月出东山之上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刘洁能文能武,太武帝认为他是国家柱石,朝中大臣也都认为他有才干。正因如此,刘洁得以久居高位,恃宠自专。
B.刘洁长于征战,在与董来作战时,居然听信占卜者的无稽之谈,鸣金收兵,贻误战机,致使太武帝对他心生不满。
C.在讨论征伐蠕蠕时,太武帝听从崔浩的建议,刘洁心生怨愤,横生掣肘,导致远征失败,后竟嫁祸崔浩,自食恶果。
D.太武帝对刘洁的问题早有发现,并心生厌恶,常给予警醒;刘洁充耳不闻,还阴谋篡逆,最终导致祸国败家的结局。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 洁声气不挠,呼其字而与之言,神色自若。屈丐壮而释之。(4分)?
(2) 帝日:“诸将后期,及贼不击,罪在诸将,岂在于浩?(4分)
(3)欲沮诸将,乃矫诏更期。 (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