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语的意思,跟现代汉语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
A.江东虽小,地方千里 口之宣言也 B.亲戚补察 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C.沛公居山东时 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 D.而后王斟酌焉 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 |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北京期中题 题型:单选题
[ ]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同步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学习周报 语文 粤教高二版 2009-2010学年 第4期 总第160期 粤教版 题型:048
|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必修二导练语文粤教版 粤教版 题型:048
|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必修二导练语文苏教版 苏教版 题型:048
|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必修二训练语文粤教版 粤教版 题型:048
|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同步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莜。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
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
子路拱而立。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
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至,则行矣——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B.以杖荷莜——明日,子路行以告
C.是鲁孔丘之徒与——滔滔者天下皆是也
D.使子路问津焉——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2.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欲洁其身,而乱大伦
B.止子路宿
C.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D.见其二子焉
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荷葆丈人看重体力劳动和农业生产,这一点比孔子要高明,但他避世隐居,对政治的态度是消极的。
B.孔子不因洁身自好而离开政治,这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政治态度是积极的,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
C.文中的荷莜丈人是乱世中的隐者。他对于子路跟着孔子周游列国而不从事农业,表示不满,可是对孔子这位思想家是敬佩、赞赏的。
D.孔子虽然也深感自己的“道”不被诸侯采纳,但是仍然率弟子周游列国。他认为不逃避现实,积极行道,这是人臣应尽的职责。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核心学习与完全检测(高一语文上) 题型:048
阅读理解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1.在文中□中加上标点。
2.下列句中加粗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什么意思?
①辞曰
[ ]
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 ]
③又欲肆其西封
[ ]
④唯君图之
[ ]
3.下列各组句子中的加粗字,哪一个跟该组例句中加粗字意思相同?
①例:无能为也已
[ ]
②例:越国以鄙远
[ ]
③例:失其所与
[ ]
④例: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 ]
4.选出与“何厌之有”句式类型相同的一项
[ ]
5.下列句中哪两句中加粗词活用情况相同?
____________同____________
[ ]
6.下列句子中哪一句的“其”与“吾其还也”中的“其”词性相同
[ ]
A.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 B.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
C.王之好乐甚,则齐围其庶几乎 D.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7.填空
①第一段中郑伯所以说:“吾不能早用子”,是因为烛之武的语中讲到____________以表歉意。
②“敢以烦执事”是个省略句,在“____________”字后边省略了“____________”指代____________
③最后一段中的“公曰”,根据前文及本段最后一句“亦去之”,可以推知这里的“公”,是指____________而不是指____________
④文中除注解提到的“陪”、“共”是通假字外,还有两个通假字,一个是____________通____________,另一个是____________通____________
8.简答题
①“焉用亡郑以陪邻”句中的“邻”指的是哪一个国家?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与“邻之厚,君之薄也”两句中的“邻”是不是指同一个国家?____________
③“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中的“东道主”,指的是哪一个国家?
④“共其困乏”中的“其”指代谁?
⑤又欲肆其西封”的“其”指代哪国?____________
⑥“子犯请击之”中的“之”指代谁?____________
9.烛之武说“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的意思是
[ ]
A.反映了他谦虚、谨慎
B.隐含对郑伯过去没有重用他的不满
C.不愿去见秦伯的托辞
D.为了衬托与突出下一句的意思
10.烛之武成功地说服秦伯退兵的原因,下列分析哪几项正确
[ ]
A.烛之武善于抓住敌方的矛盾
B.烛之武遇事谦虚、做事谨慎,不草率鲁莽
C.烛之武在分析斗争形势时,能处处以秦国的未来利益为着眼点
D.秦伯见郑国有烛之武这样善于辞令,长于分析的人才,估计郑国有许多能人,真的打起来,一定会失利,还是主动退兵的好
E.烛之武能从秦、晋、郑三国的地理位置和秦晋之间的历史交往阐述郑之存亡与秦之未来存在着重大利害关系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黑龙江龙东地区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高中教学联合体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题型:048
|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山东省高考真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