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语文 > 题目详情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语,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而前驱 负:背着  及凯旋而之 纳:收藏
B.吾遗也 恨:悔恨  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原:原来、本来
C.本其成败之迹 抑:或者   下沾襟 泣:哭泣
D.尔其无忘父之志 乃:你的  岂非人事哉 人事:给人安排工作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同步题 题型:单选题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语,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而前驱 负:背着  及凯旋而之 纳:收藏
B.吾遗也 恨:悔恨  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原:原来、本来
C.本其成败之迹 抑:或者   下沾襟 泣:哭泣
D.尔其无忘父之志 乃:你的  岂非人事哉 人事:给人安排工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浙江省诸暨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题型:013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

士大夫之(类)

过湘江,染溪(沿着)

攒蹙累积(收拢眉头)

然后知吾之未始游(从前)

B.

舆马者(凭借,利用)

千里(达到)

江河(横渡)

与万化冥合(精神幽远)

C.

举酒客(劝酒)

纵一苇之所(往)

而闻者(清楚)

萦青绕白,外与天(交会)

D.

襟危坐(端正)

知不可乎骤得(突然得到)

则天地不能以一瞬(竟,简直)

而未知西山之怪特(曾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同步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的题 。
  宋弘字仲子,京兆长安人也。光武即位,征拜太中大夫。家无资产,以清行致称。
  帝尝问弘通博之士,弘乃荐沛国桓谭才学洽闻。几能及杨雄、刘向父子。于是召谭拜议郎、给事中。帝每宴,好其繁声。弘闻之不悦,悔于荐举。伺谭内出,正朝服坐府上,遣吏召之。谭至,不与席而让之曰:“吾所以荐子者,欲令辅国家以道德也,而今数进郑声,以乱雅颂,非忠正者也。能自改邪?将令相举以法乎?”谭顿首辞谢,良久乃遣之。后大会群臣,帝使谭鼓琴,谭见弘,失其常度。帝怪而问之。弘乃离席免冠谢曰:“臣所以荐桓谭者,望能以忠正导主,而令朝廷耽悦郑声,臣之罪也。”帝改容谢,使反服,其后遂不复令谭给事中。弘推进贤士冯翊桓梁三十余人,或相及为公卿者。
  注:①洽闻:见多识广。②繁声:音律轻妙多变的乐曲。③郑声:原指春秋时代郑国的音乐,后世称淫靡之音。④雅颂:儒家所认为的正统音乐。
1.对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清行称/致:得到
B.于是召谭议郎、给事中/拜:拜见
C.不与席而之曰/让:责备
D.而今数郑声/进:演奏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弘闻之不,悔于荐举
B.吾所以荐子者
C.欲令辅国家以道德也
D.弘推进贤士冯翊桓梁三十余人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其后不复令谭给事中/言既矣,至于暴矣
B.谭顿首辞谢,良久遣之/度我至军中,公
C.望能忠正导主/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自戒
D.弘闻不悦/师道不传久矣
4.以下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宋弘恪尽职守、不徇私情的一组是(    )
①家无资产,以清行致称
②弘乃荐沛国桓谭才学洽闻。几能及杨雄、刘向父子
③谭至,不与席而让之
④谭见弘,失其常度
⑤弘推进贤士冯翊桓梁三十余人
A.①③④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②③④
5.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宋弘能恪守礼义,为人不苟。怒斥桓谭是其不苟处;引咎自责是其不苟处;面责皇帝,仍是其不苟处。
B.桓谭受到宋弘的责备后,在朝廷宴会上,当光武帝命他鼓琴时,他见到宋弘而“失其常度”,说明桓谭仍有羞耻之心,能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C.宋弘多次举荐贤能,同时又是一位不徇私情、正直不阿的良臣,这在历史上是不多见的。
D.光武帝刘秀听了宋弘对自己的委婉的规劝后,便面有愧色,表示歉意,并有了“不复令谭给事中”的实际行动,对于一个封建皇帝来说,这一点也是难能可贵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设计必修一语文(人教版) 人教版 题型:04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王羲之任率

  王羲之,字逸少,司徒导之从子也。幼讷于言,人未之奇。年十三,尝谒周顗,顗察而异之,于是始知名。及长辨赡(说话有条理),以骨鲠称,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时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唯一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鉴曰:“正此佳婿邪!”访之,羲之也,遂以女妻之。

  羲之即少有美誉,朝廷公卿皆爱其才器,频召为侍中、吏部尚书,皆不就。复授护军将军,又推迁不拜。扬州刺史殷浩素雅重之,劝使应命,乃遗羲之书曰:“悠悠者以足下出处足观政之隆替。岂可以一世之存亡,必从足下从容之适?”乃以为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时东土饥荒,羲之辄开仓振贷。朝廷赋役繁重,吴会尤甚,羲之每上疏争之,事多见从。

  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自为之序以申其志。性爱鹅,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羲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赠耳。”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其任率如此。

(1)

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

于言      讷:言语迟钝。

B.

王氏诸并佳    少:子弟,年轻人。

C.

然闻至,咸自矜持 信:信息。

D.

群相赠耳    举:全、整。

(2)

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都为活用,选出分类正确的一项(  )

①人未之 ②察而之 ③尤隶书 ④遂以女之 ⑤殷浩素雅之 ⑥鹅而归 ⑦羲之自为之以申其志

[  ]

A.

①②⑤/③/④⑥⑦

B.

①③/②⑤/④⑥⑦

C.

①②③⑤/④⑥⑦

D.

①②⑤/③④⑥⑦

(3)

下面六句话分别编成四组,全都表现王羲之任率的一组是

①及长辨赡,以骨鲠称 ②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 ③辄开仓振贷 ④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 ⑤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⑥欣然写毕,笼鹅而归

[  ]

A.

①②④

B.

②④⑤

C.

④⑤⑥

D.

②④⑤⑥

(4)

下面是对文意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

A.

王羲之是东晋名相王导的儿子,从小就有很好的声誉,是著名的书法家,尤善隶书,人称他的笔势是“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B.

太尉郗鉴向王导求女婿,王导要他自己去挑选。王家子弟听说太尉挑女婿,咸自矜持,只有羲之露着肚子在东床吃饭,就像没有这回事,郗鉴认为这才是好女婿,就把女儿嫁给了王羲之。

C.

朝廷公卿纷纷召羲之去当侍中、尚书,他都不去,殷浩劝他应命,并说他的出处是观政之隆替,他才应允,当了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他在任上赈救饥荒,减轻赋役,做了不少好事。

D.

王羲之喜欢会稽山水,有终焉之志,曾与同志宴集于兰亭,写了有名的《兰亭集序》。他又喜欢鹅,有个道士养的鹅好,他很喜欢,便替道士撰写了一部《道德经》,换他的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必修一导练语文(苏教) 苏教版 题型:04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宗元少聪警绝众,尤精西汉、诗骚。下笔构思,与古为侔。精裁密致,灿若珠贝。当时流辈咸推之。登进士第,应举宏辞,授校书郎、蓝田尉。贞元十九年,为监察御史。

  顺宗继位,王叔文、韦执谊用事,尤奇待宗元。与监察吕温密引禁中,与之图事。转尚书礼部员外郎。叔文欲大用之,会居位不久,叔文败。与同辈七人俱贬。宗元为邵州刺史,在道,再贬为永州司马。既罹窜逐,涉履蛮瘴,崎岖湮厄,蕴骚人之郁悼,写情叙事,动必以文。为骚文十数篇,览之者为之凄恻。

  元和十年,例移为柳州刺史。时郎州司马刘禹锡得播州刺史,制书下,宗元谓所亲曰:“禹锡有母年高,今为郡蛮方,西南绝域,往复万里,如何与母偕行?如母子异方,便为永诀。吾与禹锡为执友,胡忍见其若是?”即草奏章,请以柳州授禹锡,自往播州。会裴度亦奏其事,禹锡终易连州。

  柳州土俗,以男女质钱,过期则没入钱主。宗元革其乡法,其已没者,仍出私钱赎之,归其父母。江岭间为进士者,不远千里皆随宗元师法,凡经其门,必为名士。著述之盛,名动于时,时号“柳州”云。有文卷四十卷。元和十四年十月五日卒,时年四十七。观察使裴行立为营护其丧及妻子还于京师,时人义之。

(1)

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当时流辈咸之   推:推举。

B.

窜逐      罹:遭受。

C.

尚书礼部员外郎  转:调任。

D.

移为柳州刺史   例:按旧例。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

蕴骚人郁悼

同姓也

B.

下笔构思,古为侔

微斯人,吾谁

C.

柳州授禹锡

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

D.

宗元谓亲曰

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

(3)

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柳宗元的为人及其才学的一组是

①下笔构思,以古为侔

②与同辈七人俱贬

③既罹窜逐,涉履蛮瘴

④写情叙事,动必以文

⑤请以柳州授禹锡,自往播州

⑥著述之盛,名动于时

[  ]

A.

①②④

B.

①⑤⑥

C.

②③⑤

D.

③④⑥

(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或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柳宗元从小就很有才华,擅长写西汉体式的诗文,精心构思,文采斐然。

B.

柳宗元在王叔文掌权时期,曾被引入宫禁商议大事,不久王叔文失败,柳宗元等七人被贬逐。

C.

柳宗元任柳州刺史时,当地有用人作抵押借钱的陋俗,如果过期未能还钱,抵押的人就被钱主没收为奴婢,柳宗元革除这种陋俗,并自己出钱将这些人赎回,送还他们的父母。

D.

作者十分赞赏柳宗元在文学上的才华,而对柳宗元在政治上的才华没有表现出来就遭贬深表同情,对此十分愤慨。

(5)

将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既罹窜逐,涉履蛮瘴,崎岖湮厄,蕴骚人之郁悼,写情叙事,动必以文。

(2)吾与禹锡为执友,胡忍见其若是?

(3)江岭间为进士者,不远千里皆随宗元师法,凡经其门,必为名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 题型:01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题。

段太尉逸事状

  太尉始为泾州刺史时,汾阳王以副元帅居蒲,王子唏为尚书,领行营节度使,寓军邠州,纵士卒无赖。邠人偷嗜暴恶者,率以货窜名军伍中,则肆志,吏不得问。日群行丐取于市,不兼,辄奋击,折人手足,椎釜鬲瓮盎盈道上,袒臂徐去,至撞杀孕妇人。邠宁节度使白孝德以王故,戚不敢言。

  太尉自州以状白府,愿计事。至则曰:“天子以生人付公理,公见人被暴害,因恬然,且大乱,若何?”孝德曰:“愿奉教。”太尉曰:“某为泾州,甚适,少事;今不忍人无寇暴死,以乱天子边事。公诚以都虞侯命某者,能为公已乱,使公之人不得害。”孝德曰:“幸甚!”如太尉请。

  既署一月,唏军士十七人入市取酒,又以刃刺酒翁,坏酿器,酒流沟中。太尉列卒取十七人,皆断头注槊上,植市门外,晞一营大噪,尽甲。孝德震恐,召太尉,曰:“将奈何?”太尉曰:“无伤也,请辞于军。”孝德使数十人太尉,太尉尽辞去。解佩刀,选老蹙者一人持马,至晞门下。甲者出,太尉笑入,曰:“杀一老卒,何甲也?吾戴吾头来矣。”甲者愕。谕曰:“尚书负若属耶?副元帅固负若属耶?奈何欲以乱败郭氏?为白尚书,出听我言。”晞出见太尉,太尉曰:“副元帅勋塞天地,当务始终。今尚书恣卒为暴,暴且乱,乱天子边,欲谁归罪?罪且及副元帅。今邠人恶子弟以货窜名军籍中,杀害人,如是不止,几日不大乱?大乱由尚书出,人皆曰:尚书依副元帅,不戢士,然则郭氏功名,其与存者几何?”言未毕,晞者再拜:“公幸教晞以道,恩甚大,愿奉军以。”顾叱左右曰:“皆解甲,散还火伍中,敢哗者死。”旦,俱至教德所,谢不能,请改过。邠州由是无祸。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纵士卒无赖
无赖:横暴不守法纪
B.辄奋击,折人手足
手足:手和脚
C.当务始终
始终:有始有终
D.其与存者几何
几何:几人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
B.
C.
D.

(3)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段太尉超人胆识的一组是

[  ]

①今不忍人无寇暴死

②皆断头注槊上,植市门外

③无伤也,请辞于军

④孝德使数十人从太尉,太尉尽辞去

⑤解佩刀,选老躄者一人持马

⑥为白尚书,出听我言

A.①③④
B.②⑤⑥
C.①②⑥
D.③④⑤

(4)下面是对文章的简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作者写郭晞军队无法无天,写白孝德慑于郭子仪的权威而不敢过问,这就为段太尉的出场点明背景,渲染气氛。

B.段太尉与白孝德的一段对话,写出了太尉对整顿郭晞军队已成算在胸,这表现了太尉勇于任事、志在救民的品格。

C.段太尉将郭晞的十七个军士斩首示众,这对打击郭晞的嚣张气焰虽说是必要的,但它却激起了军营的叛乱,造成了不该出现的紧张局面。

D.这段文字采用衬托、对比、正面描写和细节描写等方法,把为了邠州人民而主动制止郭晞军队横暴的段太尉写得栩栩如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语文教研室 题型:01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题。

段太尉逸事状

  太尉始为泾州刺史时,汾阳王以副元帅居蒲,王子唏为尚书,领行营节度使,寓军邠州,纵士卒无赖。邠人偷嗜暴恶者,率以货窜名军伍中,则肆志,吏不得问。日群行丐取于市,不兼,辄奋击,折人手足,椎釜鬲瓮盎盈道上,袒臂徐去,至撞杀孕妇人。邠宁节度使白孝德以王故,戚不敢言。

  太尉自州以状白府,愿计事。至则曰:“天子以生人付公理,公见人被暴害,因恬然,且大乱,若何?”孝德曰:“愿奉教。”太尉曰:“某为泾州,甚适,少事;今不忍人无寇暴死,以乱天子边事。公诚以都虞侯命某者,能为公已乱,使公之人不得害。”孝德曰:“幸甚!”如太尉请。

  既署一月,唏军士十七人入市取酒,又以刃刺酒翁,坏酿器,酒流沟中。太尉列卒取十七人,皆断头注槊上,植市门外,晞一营大噪,尽甲。孝德震恐,召太尉,曰:“将奈何?”太尉曰:“无伤也,请辞于军。”孝德使数十人太尉,太尉尽辞去。解佩刀,选老蹙者一人持马,至晞门下。甲者出,太尉笑入,曰:“杀一老卒,何甲也?吾戴吾头来矣。”甲者愕。谕曰:“尚书负若属耶?副元帅固负若属耶?奈何欲以乱败郭氏?为白尚书,出听我言。”晞出见太尉,太尉曰:“副元帅勋塞天地,当务始终。今尚书恣卒为暴,暴且乱,乱天子边,欲谁归罪?罪且及副元帅。今邠人恶子弟以货窜名军籍中,杀害人,如是不止,几日不大乱?大乱由尚书出,人皆曰:尚书依副元帅,不戢士,然则郭氏功名,其与存者几何?”言未毕,晞者再拜:“公幸教晞以道,恩甚大,愿奉军以。”顾叱左右曰:“皆解甲,散还火伍中,敢哗者死。”旦,俱至教德所,谢不能,请改过。邠州由是无祸。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纵士卒无赖
无赖:横暴不守法纪
B.辄奋击,折人手足
手足:手和脚
C.当务始终
始终:有始有终
D.其与存者几何
几何:几人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
B.
C.
D.

(3)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段太尉超人胆识的一组是

[  ]

①今不忍人无寇暴死

②皆断头注槊上,植市门外

③无伤也,请辞于军

④孝德使数十人从太尉,太尉尽辞去

⑤解佩刀,选老躄者一人持马

⑥为白尚书,出听我言

A.①③④
B.②⑤⑥
C.①②⑥
D.③④⑤

(4)下面是对文章的简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作者写郭晞军队无法无天,写白孝德慑于郭子仪的权威而不敢过问,这就为段太尉的出场点明背景,渲染气氛。

B.段太尉与白孝德的一段对话,写出了太尉对整顿郭晞军队已成算在胸,这表现了太尉勇于任事、志在救民的品格。

C.段太尉将郭晞的十七个军士斩首示众,这对打击郭晞的嚣张气焰虽说是必要的,但它却激起了军营的叛乱,造成了不该出现的紧张局面。

D.这段文字采用衬托、对比、正面描写和细节描写等方法,把为了邠州人民而主动制止郭晞军队横暴的段太尉写得栩栩如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导练必修一语文粤教版 粤教版 题型:04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朱建,楚人也。故尝为淮南王黥布相,有罪去,后复事布。布欲反时,问建,建谏止之。布不听,听梁父侯,遂反。汉既诛布,闻建谏之,高祖赐建号平原君,家徙长安。

  为人辩有口,刻廉刚直,行不苟合,义不取容。辟阳侯行不正,得幸吕太后,欲知建,建不肯见。及建母死,贫未有以发丧,方假货服具。陆贾素与建善,乃见辟阳侯,贺曰:“平原君母死。”辟阳侯曰:“平原君母死,何乃贺我?”陆生曰:“前日君侯欲知平原君,平原义不知君,以其母故。今其母死,君诚厚送丧,则彼为君死矣。”辟阳侯乃奉百金税,列侯贵人以辟阳侯故,往赙[注]凡五百金。久之,人或毁辟阳侯,惠帝大怒,下吏,欲诛之。太后惭,不可言。大臣多害辟阳侯行,欲遂诛之。辟阳侯困急,使人欲见建。建辞曰:“狱急,不敢见君。”建乃求见孝惠幸臣闳籍孺,说曰:“君所以得幸帝,天下莫不闻。今辟阳侯幸太后而下吏,道路皆言君谗,欲杀之。今日辟阳侯诛,旦日太后含怒,亦诛君。君何不肉袒为辟阳侯言帝?帝听君出辟阳侯,太后大欢。两主俱幸君,君富贵益倍矣。”于是闳籍孺大恐,从其计,言帝,帝果出辟阳侯。辟阳侯之囚,欲见建,建不见,辟阳侯以为背之,大怒。及其成功出之,大惊。

  吕太后崩,大臣诛诸吕,辟阳侯与诸吕至深,卒不诛。计画所以全者,皆陆生、平原君之力也。

  孝文时,淮南厉王杀辟阳侯,以党诸吕故。孝文闻其客朱建为其策,使吏捕欲治。闻吏至门,建欲自杀。诸子及吏皆曰:“事未可知,何自杀为?”建曰:“我死祸绝,不及乃身矣。”遂自刎。文帝闻而惜之,曰:“吾无杀建意也。”乃召其子,拜为中大夫。使匈奴,单于无礼,骂单于,遂死匈奴中。

  赞曰:高祖以征伐定天下,而缙绅之徒聘其知辩,并成大业。朱建始名廉直,既距辟阳,不终其节,亦以丧身

(节选自《汉书·郦陆朱刘叔孙传》)

  注:赙,“f)”,赠送。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得幸吕太后,欲建     知:结交,交好。

B.

久之,人或辟阳侯     毁:诽谤,诋毁。

C.

计画所以者        全:保全。

D.

淮南厉王杀辟阳侯,以诸吕故  党:党徒,同伙。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

B.

C.

D.

(3)

下列四组句子,能分别表现朱建“始名廉直”“不终其节”的一组是

[  ]

A.

①(辟阳侯)欲知建,建不肯见。

②建乃求见孝惠幸臣闳籍孺,说曰:“……两主俱幸君,君富贵益倍矣。”

B.

①辟阳侯之囚,欲见建,建不见。

②(辟阳侯)卒不诛。计画所以全者,皆陆生、平原君之力也。

C.

①刻廉刚直,行不苟合,义不取容。

②建曰:“我死祸绝,不及乃身矣。”遂自刎。

D.

①使匈奴,单于无礼,骂单于。

②孝文闻其客朱建为其策。

(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

A.

朱建为人廉洁正直,从不曲意迎合别人。曾两度在黥布手下为官,因谏止黥布谋反立下大功,被高祖赐号平原君,并移居长安。

B.

辟阳侯品行不端,朱建起初不愿与之交往,后因朱建丧母,而辟阳侯乘机施恩,他才与之交往。此后,朱建两度帮助辟阳侯逃避大难。

C.

尽管朱建曾为辟阳侯及诸吕出谋划策,孝文帝还是没有严责他的意思,但他为了不连累家人而自杀,文帝甚至为他惋惜。

D.

朱建的悲剧启示我们:为官者无论“穷”“达”,都应该独善其身,善始善终,绝不能有贪欲,更不能与坏人同流合污,甚至为虎作伥。

(5)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平原君母死,何乃贺我?

(2)今日辟阳侯诛,旦日太后含怒,亦诛君。

(3)朱建始名廉直,既距辟阳,不终其节,亦以丧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2006~2007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语文科试卷 题型:04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赵咨,字文楚,东郡燕人也。父畅,为博士。咨少孤,有孝行,州郡召举孝廉,并不就

  延熹元年,大司农陈奇举咨至孝有道,仍迁博士。灵帝初,太傅陈蕃、大将军窦武为宦者所诛,咨乃谢病去。太尉杨赐特辟,使饰巾出入,请与讲议。举高第,累迁敦煌太守。以病免还,率子孙耕农为养。

  盗尝夜往劫之,咨恐母惊惧,乃先至门迎盗,因请为设食,谢曰:“老母八十,疾病须养,居贫,朝夕无储,乞少置衣粮。”妻子物余,一无所请。盗皆惭叹,跪而辞曰:“所犯无状,暴贤者。”言毕奔出,咨追以物与之,不及。由此益知名。征拜议郎,辞疾不到,诏书切,州郡以礼发遣,前后再三,不得已应召。

  复拜东海相。之官,道经荥阳,令敦煌曹皓,咨之故孝廉也,迎路谒候,咨不为留。皓迎至亭次,即弃印绶,追至东海。谒咨毕,辞归家。其为时人所贵若此。

  咨在官清简,计日受奉,豪党畏其俭节。视事三年,以疾自乞,征拜议郎。抗疾京师,将终,告其故吏朱祗、萧建等,使薄殓素棺,籍以黄壤,欲令速,早归后土,不听子孙改之。

  朱祗、萧建送丧到家,子胤不忍父体与土并合,欲更改殡,祗、建譬以顾命,于是奉行,时称咨明达。

(范晔《后汉书·赵咨传》有删节)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A.

诏书切       让:责备

B.

率子孙耕农为养   躬:亲自

C.

所犯无状,暴贤者  干:追求

D.

欲令速       朽:腐朽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

A.

①咨谢病去    ②今君亡赵走燕

B.

疾自乞     ②匈奴之为神

C.

①其时人所贵若此 ②身客死于秦,天下笑

D.

①咨追以物之   ②公之视廉将军孰秦王

(3)

以下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赵咨清廉俭朴的一组是(  )

①子胤不忍父体与土并合。

②躬率子孙耕农为养。

③居贫,朝夕无储,乞少置衣粮。

④乃先至门迎盗,因请为设食。

⑤咨在官清简,计日受奉。

⑥告其故吏朱祗、萧建等,使薄殓素棺。

[  ]

A.

①③⑤

B.

②③⑥

C.

①④⑥

D.

②④⑤

(4)

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A.

赵咨出身于官宦人家,少年丧父,因行孝道而闻名,州郡长官推举他为孝廉,但他淡泊名利,推辞不就。

B.

一伙强盗到赵咨家抢劫,赵咨镇定自若,从容迎盗。他以孝事母,清正廉洁的德行使盗贼惭叹离去。

C.

赵咨上任途中,曹皓路旁迎候,而赵咨未加停留。于是曹皓抛弃印绶,追至东海,拜见之后辞官归家。文中记述这件事,是为了表现曹皓淡泊名利、追慕贤达的思想性格。

D.

赵咨去世之后,其子赵胤不忍父亲简葬,打算更改殡法。故吏将赵咨临终遗命相告,终于按原计划实行。

(5)

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用“/”断句。

望 尘 不 及 谓 主 簿 曰 赵 君 名 重 今 过 界 不 见 必 为天 下 笑

(6)

将第I卷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州郡召举孝廉,并不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举高第,累迁敦煌太守。以病免还,躬率子孙耕农为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