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对加粗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幸:封建时代皇帝到某处。 B.项王身亦被十余创 被:遭受。 C.雷霆乍惊 乍:突然。 D.乃中《经首》之会 会:指聚会。 |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同步题 题型:单选题
[ ]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同步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 题型:013
阅读《五人墓碑记》中的一段文字。
嗟夫!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美显,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1)对下列加粗的字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指民间。
B.不敢复有株治:株连治罪。
C.而又有剪发杜门:塞、闭。
D.令五人者保其首领:头脑,领导人。
(2)下列各句加粗的字与“视五人之死”的“视”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B.子孙视之不甚惜
C.然言其户口,则视三十年前增五倍焉
D.回视日观以西峰
(3)下列语句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是“能不易其志之缙绅”的倒置,是定语后置。
B.“激昂大义”是被动句,句中省略了表示被动的介词“于”。
C.“亦曷故哉”是疑问句,句中“曷”通“何”,是表疑问的代词。
D.“不敢复有株治”是省略句,省略的主语是朝廷。
(4)对下列语句在文中的含义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非常之谋难于猝发——不同寻常的计谋难以立刻想出来。
B.佯狂不知所之者——(也有)假装疯狂不知逃到什么地方去的。
C.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因此周蓼洲先生的忠义在朝廷显露出来。
D.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怎么能让豪杰们屈身下拜,在墓道上扼腕叹惜?
(5)下列说法与原文不符的一项是
[ ]
A.作者把大阉之乱时缙绅改变志节与五人“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作对比,突出了五人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
B.文中把“高爵显位”之人的“辱人贱行”与“有重于社稷”的五人作对比,突出了五人之死的意义重大。
C.在作者看来,修大墓、立碑刻名,使志士跪拜流泪,是百代难得的际遇,比周顺昌还要荣耀。
D.末句点明写作目的,歌颂“五人”的品格,暗含着号召人们向他们学习,继续跟阉党余孽作斗争的意思。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高一语文 第二学期 期末试卷(二) 题型:013
阅读《五人墓碑记》中的一段文字。
嗟夫!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美显,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1.对下列加粗的字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指民间。
B.不敢复有株治:株连治罪。
C.而又有剪发杜门:塞、闭。
D.令五人者保其首领:头脑,领导人。
2.下列各句加粗的字与“视五人之死”的“视”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B.子孙视之不甚惜
C.然言其户口,则视三十年前增五倍焉
D.回视日观以西峰
3.下列语句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是“能不易其志之缙绅”的倒置,是定语后置。
B.“激昂大义”是被动句,句中省略了表示被动的介词“于”。
C.“亦曷故哉”是疑问句,句中“曷”通“何”,是表疑问的代词。
D.“不敢复有株治”是省略句,省略的主语是朝廷。
4.对下列语句在文中的含义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非常之谋难于猝发——不同寻常的计谋难以立刻想出来。
B.佯狂不知所之者——(也有)假装疯狂不知逃到什么地方去的。
C.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因此周蓼洲先生的忠义在朝廷显露出来。
D.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怎么能让豪杰们屈身下拜,在墓道上扼腕叹惜?
5.下列说法与原文不符的一项是
[ ]
A.作者把大阉之乱时缙绅改变志节与五人“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作对比,突出了五人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
B.文中把“高爵显位”之人的“辱人贱行”与“有重于社稷”的五人作对比,突出了五人之死的意义重大。
C.在作者看来,修大墓、立碑刻名,使志士跪拜流泪,是百代难得的际遇,比周顺昌还要荣耀。
D.末句点明写作目的,歌颂“五人”的品格,暗含着号召人们向他们学习,继续跟阉党余孽作斗争的意思。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模拟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2008年5月山东省师大附中高三年级统一考试、语文试卷 题型:048
|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四川省成都七中2011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模拟检测语文试题 题型:048
|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