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语文 > 题目详情
为下面这段文字提炼主要观点,最正确的一项是
  美国州立肯特大学心理学系助理教授约翰·冈斯德和他领导的小组先为150名体重过胖者测试了记忆力和集中力,结果发现约24%的人有学习障碍,23%的人则有记忆不佳的问题。冈斯德说:“肥胖影响数个生理机制,还会对脑部产生负面效果。”为了验证减肥有助于改善肥胖者的记忆力和集中力,他领导科研小组为其中部分肥胖者施行了胃绕道减肥手术。12周后,研究小组再次测试这些人的记忆力和集中力,发现那些在这期间接受胃绕道手术而成功减肥的人的记忆力和集中力有了进步。至于那些没有减肥的人,却出现了记忆力和集中力继续衰退的现象。

A.肥胖的人大多记忆不佳。
B.接受胃绕道手术能达到减肥的目的。
C.减肥有助于改善肥胖者的记忆力和集中力。
D.肥胖会使人的脑部产生负面效果。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湖北省模拟题 题型:单选题

为下面这段文字提炼主要观点,最正确的一项是
[     ]
  美国州立肯特大学心理学系助理教授约翰?冈斯德和他领导的小组先为150名体重过胖者测试了记忆力和集中力,结果发现约24%的人有学习障碍,23%的人则有记忆不佳的问题。冈斯德说:“肥胖影响数个生理机制,还会对脑部产生负面效果。”为了验证减肥有助于改善肥胖者的记忆力和集中力,他领导科研小组为其中部分肥胖者施行了胃绕道减肥手术。12周后,研究小组再次测试这些人的记忆力和集中力,发现那些在这期间接受胃绕道手术而成功减肥的人的记忆力和集中力有了进步。至于那些没有减肥的人,却出现了记忆力和集中力继续衰退的现象。
A.肥胖的人大多记忆不佳。
B.接受胃绕道手术能达到减肥的目的。
C.减肥有助于改善肥胖者的记忆力和集中力。
D.肥胖会使人的脑部产生负面效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题。

博客的“看”与“被看”

何怀宏

①博客(Blog)作为一种网络日志,其写作和传统写作有本质上的不同:写作者随时能看到读者的反应,他也可以回复、链接,可以随时介入争论;但最重要的是,它是处于一种“被看”状态,大多数人上博客网的时间大概还是更多地花在“看”而不是“写”上面。所以,博客们希望引人注目,追求点击率就成为一种强有力的动机;同时他们也希望“看”到别人,看到别样的人们,别样的生活,尤其是网下不易接触到的名人。

②由于可以在网上看到大量别人的写作,博客们也许就能触发了自己的写作欲望;而大量的“看”也有助于提升写作能力,最后乃至达到连他自己也感到惊奇的一种良好写作状态和水准。一个好的博客作家也许就这样炼成了。写作需要鼓励和刺激,需要有发表和得到评论的机会。博客网络正提供了这样一种机会。

③王朔曾在他的小说中写过一个极想写作的人,他经常进入一种紧张的构思,但不容易整理清楚自己的思绪,自然也没有发表的机会。因为思绪常常是需要通过发表来整理的,有时仅仅是一次发表的机会就可造就一个作家。所以,如果这事搁在今天,那位极想写作者就不会有什么问题了,他可以尝试做一个博客。如果开始觉得有点不好意思,还可以用笔名。中国近代以来有两次作者用笔名的高峰,一次是上个世纪之交报刊大兴的时候;一次是这个世纪之交网络大兴的时候。而上次主要还是精英写作,这次则是大众的写作。上次笔名变化还不多,这次各种笔名之丰富和有趣,本身就是一种蔚为大观的文化现象。

④不仅是“看”,还有“被看”。一种能够被许多人“看”的感觉刺激着写作,千千万万过去普通的写作者终于有了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过去他们被轻视乃至根本被忽视,现在他们可以在博客上表达心声,寻求同好。虽然点击率不可能都很高,但自由表达的感受更为美好。

⑤所以,至少从目前的状况来看,博客的意义更多地还是在“看”和“被看”,而不是“写”。这一点在与传统日记的比较中显示得最为清楚。传统日记的写作者主要是写,他看不到别人的日记,自己写的至多有一二亲朋好友的交流切磋。而博客将一种“互看”发展到极致。

⑥人们或者会说“没有写,哪来的看?”的确如此。但对博客来说,“没有看,哪来的写?”而这后一方面对博客来说也许是更重要的。

⑦所以,至少从今天中国的博客网来看,它还更多地像是一个大看场,而不是一个大作坊。 (有删改,2006年4月9日《新京报》)

下列关于“博客写作”与“传统写作”的比较,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

A.和传统写作不同,博客写作者随时能看到读者的反应,也可回复、链接,随时介入

争论,这使博客不断地处在一种更新、流动之中。

B.博客使相对私密的写作变成了公开、热闹的行为,使一种主要面对自己的私人写作

变成了一种面向公众、且主要是面向陌生人的公开写作。

C.博客使写作不再像过去一样的孤独,写作者可以在网上得到正视乃  至重视,所以,

作品的高点击率是一个最能让博客写作者感到愉快的指标。

D.除非作品比较成熟、能够发表,否则传统的写作者是很难使自己的文章有面对公众

的机会,但博客使这一原本艰难的过程变得没有门槛。

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博客们下“笔”时总是会意识到别人的目光,同时也关注、学习别人的作品,所以在众目睽睽下,一个好的博客作家就这样必然地炼成了。

B.在博客上,是“看”和“被看”催生了大量的写,刺激了不断的写。因此,博客的“写”是一种由“看”和“被看”提供动力和条件而完成的“写”。

C.不易理清自己思绪的人,其作品往往没有发表的机会,所以极想写作的人完全可以通过写博客来实现成为作家的理想,有时仅仅是一次发表的机会就可造就一个作家。

D.博客实际上把日志的关键词从传统的“写”变成了“看”,在博客们看来,只要没有了“看”也就完全没有了“写”的意义。

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准确的一项是              (    )

A.博客们在希望“被看”的同时,也希望“看”到别人,包括别样的人们、别样的生活,故而可以猜想,名人写的博客会是异常火爆、备受追捧的。

B.今天中国的博客网更多地像是一个大看场,而不是一个大作坊,这说明虽然现在的网络写作队伍无比浩大,但实际上一般的博客写作者的产量、质量依旧非常低。

C.这个世纪之交出现的使用笔名的高峰中,各种笔名更加丰富、有趣,这直接表明“报

2007012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2011-2012学年广东省湛江二中高一下期期中考试语文卷(带解析)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小题。
附耳细说 (毕淑敏)
韩国的古书,说过一个小故事。
一位名叫黄喜的相国,微服出访,路过一片农田,坐下来休息,瞧见农夫驾着两头牛正在耕地,便问农夫,你这两头牛,哪一头更棒呢?农夫看着他,一言不发。等耕到了地头,牛到一旁吃草,农夫附在黄喜的耳朵边,低声细气地说,告诉你吧,边上那头牛更好一些。黄喜很奇怪,问,你干吗用这么小的声音说话?农夫答道,牛虽是畜类,心和人是一样的。我要是大声地说这头牛那头牛不好,它们能从我的眼神手势声音里分辩出来的我评论,那头虽然尽了力,但仍不够优秀的牛,心里会很难过……
由此想到人,想到孩子,想到青年。
无论多么聪明的牛,都不会比一个发育健全的人,哪怕是稍明事理的儿童,更敏感和智慧。对照那个对牛的心理体贴入微的农夫,世上做成人做领导做有权评判他人的人,是不是经常在表扬或批评的瞬间,忽略了一份对心灵的抚慰?
父母常常以为小孩子是没有或是缺乏自尊心的。随意地大声呵斥他们,为了一点小小的过错,唠叨不止。不管是什么场合,有什么人在场,只顾自己说得痛快,全然不理会小小的孩子是否承受得了。以为只要是良药,再苦涩,孩子也应该脸不变色心不跳地吞下去。孩子越痛苦,越说明对这次教育的印象深刻,越能够起到举一反三的效力。这样的父母,实在是想错了。
能够约束人们不再重蹈覆辙的惟一缰绳,是内省的自尊和自制。它的本质是一种对自己的珍惜和对他人的敬重,是对社会公有法则的遵守服从。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就在无穷心理折磨中丧失了尊严,无论他今后所受的教育如何专业,心理的阴暗和残缺都很难弥补,人格将潜伏下巨大危机。
人们常常以为只有批评才需注重场合,若是表扬,在任何时机任何情形下都是适宜的。这也是一个误区。批评就像是冰水,表扬好比是热敷,彼此的温度不相同,但都是疗伤治痛的手段。批评往往能使我们清醒,凛然一振,深刻地反省自己的过失,迸发出挺进的激奋。表扬则像温暖宜人的沐浴,使人血脉贲张,意气风发,喷薄出向上的豪情。
但如果是在公众场合的批评和表扬,除了对直接对象的鞭挞和鼓励,还会涉及到同时聆听的他人的反应。更不消说领导者常用的策略往往是这样:对个别人的批评一般也是对大家的批评,对某个人的表扬更是对大多数人的无言鞭策。至于做父母的,当着自家的孩子,频频提到别人孩子的品行作为,无论批评还是表扬,再幼稚的孩子也都晓得,更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含沙射影。
批评和表扬永远是双刃剑。使用得好,犀利无比,斩出一条通达的道路,使得我们快速向前。使用得不当,就可能伤了自己也伤了他人,滴下一串串淋漓的鲜血。
我想,对于孩子来说,凡是隶属天分的那一部分,无论是表扬还是批评,都不必过多地拘泥于此。就像玫瑰花的艳丽和小草的柔弱,都有浓重的不可抵挡的天意蕴藏其中,无论其个体如何努力,可改变的幅度不会很大,甚至丝毫无补。玫瑰花绝不会变成绿色,小草也永无芬芳。
人也一样。我们有许多与生俱来的特质,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比如相貌,比如身高,比如气力的大小,比如智商的高低……在这一范畴里,都大不必过多地表扬或批评。夸奖这个小孩子是如何美丽,那个又是如何聪明,不但无助于他人有的放矢地学习,把别人的优点化为自己的长处,反倒会使没有受表扬的孩子滋生出满腔的怨怒,使那受表扬者繁殖出莫名的优越。批评也是一样,奚落这个孩子笨,嘲笑那个孩子傻,他们自己无法选择换一副大脑或是神经,只会悲观丧气也许从此自暴自弃。旁的孩子在这种批评中无端地得了傲视他人的资本,便可能沾沾自喜起来,松懈了努力。
批评和表扬的主要驰骋疆域,应该是人的力量可以抵达的范围和深度。它们是评价态度的标尺而不是鉴定天资的分光镜。我们可以批评孩子的懒散,而不应当指责儿童的智力。我们可以表扬女孩把手帕洗得洁净,而不宜夸赏她的服装高贵。我们可以批评临阵脱逃的怯懦无能,却不要影射先天的多病与体弱。我们可以表扬经过锻炼的强壮机敏,却不必太在意得自遗传的高大与威猛……
不宜的批评和表扬,如同太冷的冰水和太热的蒸汽,都会对我们的精神造成破坏。孩子的皮肤与心灵,更为精巧细腻,他们自我修复的能力还不够顽强,如果伤害太深,会留下终生难复的印迹,每到淫雨天便阵阵作痛。遗下的疤痕,侵犯了人生的光彩与美丽。
山野中的一个农夫,对他的牛,都倾注了那样的淳厚的用心。人比牛更加敏感,因此无论表扬还是批评,让我们学会附在耳边,轻轻地说……
(选自《毕淑敏散文精品赏析》)
【小题1】文章开篇引述的韩国古书上的小故事,对文章有何作用?(4分)
【小题2】解释下面两句话在文章中的含意。(4分)
(1)能够约束人们不再重蹈覆辙的唯一缰绳,是内省的自尊和自制。(2分)
(2)批评和表扬的主要驰骋疆域,应该是人们的力量可以抵达的范围和深度。(2分)
【小题3】文章最后说:“山野中的一个农夫,对他的牛,都倾注了那样的淳厚的用心。人比牛更加敏感,因此无论表扬还是批评,让我们学会附在耳边,轻轻地说……”请结合本文,联系实际,谈谈这一段文字给你的启示。(5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2014届广东省高一下期期中考试语文卷(解析版)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小题。

附耳细说 (毕淑敏)

韩国的古书,说过一个小故事。

一位名叫黄喜的相国,微服出访,路过一片农田,坐下来休息,瞧见农夫驾着两头牛正在耕地,便问农夫,你这两头牛,哪一头更棒呢?农夫看着他,一言不发。等耕到了地头,牛到一旁吃草,农夫附在黄喜的耳朵边,低声细气地说,告诉你吧,边上那头牛更好一些。黄喜很奇怪,问,你干吗用这么小的声音说话?农夫答道,牛虽是畜类,心和人是一样的。我要是大声地说这头牛那头牛不好,它们能从我的眼神手势声音里分辩出来的我评论,那头虽然尽了力,但仍不够优秀的牛,心里会很难过……

由此想到人,想到孩子,想到青年。

无论多么聪明的牛,都不会比一个发育健全的人,哪怕是稍明事理的儿童,更敏感和智慧。对照那个对牛的心理体贴入微的农夫,世上做成人做领导做有权评判他人的人,是不是经常在表扬或批评的瞬间,忽略了一份对心灵的抚慰?

父母常常以为小孩子是没有或是缺乏自尊心的。随意地大声呵斥他们,为了一点小小的过错,唠叨不止。不管是什么场合,有什么人在场,只顾自己说得痛快,全然不理会小小的孩子是否承受得了。以为只要是良药,再苦涩,孩子也应该脸不变色心不跳地吞下去。孩子越痛苦,越说明对这次教育的印象深刻,越能够起到举一反三的效力。这样的父母,实在是想错了。

能够约束人们不再重蹈覆辙的惟一缰绳,是内省的自尊和自制。它的本质是一种对自己的珍惜和对他人的敬重,是对社会公有法则的遵守服从。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就在无穷心理折磨中丧失了尊严,无论他今后所受的教育如何专业,心理的阴暗和残缺都很难弥补,人格将潜伏下巨大危机。

人们常常以为只有批评才需注重场合,若是表扬,在任何时机任何情形下都是适宜的。这也是一个误区。批评就像是冰水,表扬好比是热敷,彼此的温度不相同,但都是疗伤治痛的手段。批评往往能使我们清醒,凛然一振,深刻地反省自己的过失,迸发出挺进的激奋。表扬则像温暖宜人的沐浴,使人血脉贲张,意气风发,喷薄出向上的豪情。

但如果是在公众场合的批评和表扬,除了对直接对象的鞭挞和鼓励,还会涉及到同时聆听的他人的反应。更不消说领导者常用的策略往往是这样:对个别人的批评一般也是对大家的批评,对某个人的表扬更是对大多数人的无言鞭策。至于做父母的,当着自家的孩子,频频提到别人孩子的品行作为,无论批评还是表扬,再幼稚的孩子也都晓得,更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含沙射影。

批评和表扬永远是双刃剑。使用得好,犀利无比,斩出一条通达的道路,使得我们快速向前。使用得不当,就可能伤了自己也伤了他人,滴下一串串淋漓的鲜血。

我想,对于孩子来说,凡是隶属天分的那一部分,无论是表扬还是批评,都不必过多地拘泥于此。就像玫瑰花的艳丽和小草的柔弱,都有浓重的不可抵挡的天意蕴藏其中,无论其个体如何努力,可改变的幅度不会很大,甚至丝毫无补。玫瑰花绝不会变成绿色,小草也永无芬芳。

人也一样。我们有许多与生俱来的特质,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比如相貌,比如身高,比如气力的大小,比如智商的高低……在这一范畴里,都大不必过多地表扬或批评。夸奖这个小孩子是如何美丽,那个又是如何聪明,不但无助于他人有的放矢地学习,把别人的优点化为自己的长处,反倒会使没有受表扬的孩子滋生出满腔的怨怒,使那受表扬者繁殖出莫名的优越。批评也是一样,奚落这个孩子笨,嘲笑那个孩子傻,他们自己无法选择换一副大脑或是神经,只会悲观丧气也许从此自暴自弃。旁的孩子在这种批评中无端地得了傲视他人的资本,便可能沾沾自喜起来,松懈了努力。

批评和表扬的主要驰骋疆域,应该是人的力量可以抵达的范围和深度。它们是评价态度的标尺而不是鉴定天资的分光镜。我们可以批评孩子的懒散,而不应当指责儿童的智力。我们可以表扬女孩把手帕洗得洁净,而不宜夸赏她的服装高贵。我们可以批评临阵脱逃的怯懦无能,却不要影射先天的多病与体弱。我们可以表扬经过锻炼的强壮机敏,却不必太在意得自遗传的高大与威猛……

不宜的批评和表扬,如同太冷的冰水和太热的蒸汽,都会对我们的精神造成破坏。孩子的皮肤与心灵,更为精巧细腻,他们自我修复的能力还不够顽强,如果伤害太深,会留下终生难复的印迹,每到淫雨天便阵阵作痛。遗下的疤痕,侵犯了人生的光彩与美丽。

山野中的一个农夫,对他的牛,都倾注了那样的淳厚的用心。人比牛更加敏感,因此无论表扬还是批评,让我们学会附在耳边,轻轻地说……

(选自《毕淑敏散文精品赏析》)

1.文章开篇引述的韩国古书上的小故事,对文章有何作用?(4分)

2.解释下面两句话在文章中的含意。(4分)

(1)能够约束人们不再重蹈覆辙的唯一缰绳,是内省的自尊和自制。(2分)

(2)批评和表扬的主要驰骋疆域,应该是人们的力量可以抵达的范围和深度。(2分)

3.文章最后说:“山野中的一个农夫,对他的牛,都倾注了那样的淳厚的用心。人比牛更加敏感,因此无论表扬还是批评,让我们学会附在耳边,轻轻地说……”请结合本文,联系实际,谈谈这一段文字给你的启示。(5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22~24题。(12分)

关于中国绘画处理空间表现方法的问题,清初画家笪重光在他的一篇《画筌》(这是中国绘画美学的一部杰作)里说得很好,而这段论画面空间的话,也正相通于中国舞台上空间处理的方式。他说:

空本难图,实景清而空景观。神无可绘,真境逼而神境生。位置相戾,有画处多属赘疣。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

这段话扼要地说出中国画处理空间的方法,也叫人联想到中国舞台艺术的表演方式和布景问题。中国舞台表演方式是有独创性的,我们愈来愈见到它的优越性。而这种艺术表演方式又是和中国独特的绘画艺术相通的,甚至也和中国诗中的意境相通。中国舞台上一般不设置逼真的布景(仅用少量的道具桌椅等)。老艺人说得好:“戏曲的布景是在演员的身上。”演员结合剧情的发展,灵活地运用表演程式和手法,使得“真境逼而神境生”。演员集中精神用程式手法、舞蹈行动,“逼真地”表达出人物的内心情感和行动,就会使人忘掉对于剧中环境布景的要求,以免环境布景阻碍表演的集中和灵活,“实景清而空景现”,留出空虚来让人物充分地表现剧情,剧中人和观众精神交流,深入艺术创作的最深意趣,这就是“真境逼而神境生”。这个“真境逼”是在现实主义的意义里的,不是自然主义里的所谓逼真。这是艺术所启示的真,也就是“无可绘”的精神的体现,也就是美。“真”、“神”、“美”在这里是一体。

做到了这一点,就会使舞台上“空景”的“现”,即空间的构成,不须借助于实物的布置来显示空间,恐怕“位置相戾,有画处多属赘疣”,排除了累赘的布景,可使“无景处都成妙境”。例如川剧《刁窗》一场中虚拟的动作既突出了表演的“真”,又同时显示了手势的“美”,因“虚”得“实”。《秋江》剧里船翁一支桨和陈妙常的摇曳的舞姿可令观众“神游”江上。八大山人画一条生动的鱼在纸上,别无一物,令人感到满幅是水……

中国的绘画、戏剧和中国另一特殊的艺术――书法,具有共同的特点,这就是它们里面都贯穿着舞蹈精神(也就是音乐精神),由舞蹈动作显示虚灵的空间。唐朝大书法家张旭观看公孙大娘剑器舞而悟书法,吴道子画壁请裴将军舞剑以助壮气。而舞蹈也是中国戏剧艺术的根基。中国舞台动作在两千年的发展中形成一种富有高度节奏感和舞蹈化的基本风格,这种风格既是美的,同时又能表现生活的真实,演员能用一两个极洗炼而又极典型的姿式,把时间、地点和特定情景表现出来。例如“趟马”这个动作,可以使人看出有一匹马在跑,同时又能叫人觉得是人骑在马上,是在什么情境下骑着的。如果一个演员在趟马时“心中无马”,光在那里卖弄武艺,卖弄技巧,那他的动作就是程式主义的了。――我们的舞台动作,确是能通过高度的艺术真实,表现出生活的真实的。

中国艺术上这种善于运用舞蹈形式,辩证地结合着虚和实的独特的创造手法,也贯穿在各种艺术里面。大而至于建筑,小而至于印章,都是运用虚实相生的审美原则来处理,而表现出飞舞生动的气韵。《诗经》里《斯干》那首诗里赞美周宣王的宫室时就是拿舞的姿式来形容建筑,说它“如斯翼,如矢斯棘,如鸟斯革,如斯飞”。由舞蹈动作伸延,展示出来的虚灵的空间,构成中国绘画、书法、戏剧、建筑里的空间感和空间表现的共同特征,而造成中国艺术在世界上的特殊风格……

22. 对笪重光的话的内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虚空本来很难被画出,然而实在的景物精妙清晰,虚空处的景物也自然而然显现出来了。

B.“神无可绘”,因此若是影响“神”的内容需要大胆“不绘”,否则会成为多余的累赘。

C.“无画处皆成妙境”,只要虚实结合,画面中的空白留得越多,绘画的境界就会越神妙。

D. 作者引用这段话意在说明中国传统艺术空间处理的普遍原则,即虚实结合、虚实相生。

23. 对文章意思的理解或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古人曾说“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木写之;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这句话和笪重光谈论画的本质相同,都强调“虚实相生”。

B.中国绘画、音乐、书法、戏剧以及建筑里的空间感和空间表现,都是由舞蹈动作延伸,展示出虚灵的空间,形成它们之间的共同特征。

C.中国的舞台动作富有高度节奏感和舞蹈化风格,它并不是照搬现实生活,而借助提炼和去粗取精,形成艺术的真实来反映生活的真实。

D.《诗经?斯干》中用舞的姿式来赞美周宣王的宫室,说明中国古典建筑中那种飞舞生动的气韵,是虚实相生的审美原则的具体体现。

24. 如何理解“戏曲的布景是在演员身上”?请结合对这句话的理解发挥想象:在没有台词、唱段的情况下,戏曲演员应该如何表现以下的情景呢?(请从以下两种情境中任选一种加以分析)(6分)

(1)山远近,路横斜,人去也。

 

(2)众里寻他千百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 题型:013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题后问题。

  曹雪芹在全书第一回就表明了自己的创作主张,他不蹈历来野史的旧辙,更反对才子佳人小说的“千部一腔,千人一面”和“假控出二人姓名,又必旁添一小人,叛乱期间”;而是根据自己“半世亲见新闻来创作”,“其间离合悲欢,兴衰际遇,俱是按迹循踪,不敢稍加穿凿,至失其真”。有人据此把《红楼梦》的创作过程,看作是现实生活的刻板记录,因而对它作了各种各样的“索引”,说它影射这个、影射那个,或者认为他写的是曹雪芹自己的身世。这些看法显然都是错误的。它实际上只是说明了作品所反映的内容是和作者的出身经历有关,其中人物也大都有实际生活中的真人做基础,因此它完全不同于历来公式化、概念化的才子佳人小说和一切脱离生活的作品。四十二回中,作者借宝钗论画,进一步表达了对艺术创作的观点:“你若照样往纸上一画,是必不能讨好的。这要看纸的地步远近,该多该少,分主分宾,该添的要添,该藏该减的要藏要减,该露的要露。”这里证明作者所提倡的是在生活真实基础上提高了艺术真实,而非生活的照样记录。曹雪芹正是以十年辛勤的劳动,对生活素材进行了严格的挑选,把自己观察、体验到的丰富的社会生活作了高度的加工、提炼,才能创作出像《红楼梦》这样典型、这样集中、这样完美的反映社会生活的作品。它像生活本身那样丰富、复杂而且天然浑成,表现了的创作方法的高度成就。

(1)“索引”在这里的意思是

[  ]

A.搜寻、寻找
B.摘引书刊条目
C.注释
D.繁琐的考证

(2)加粗的两个“它”的意思是指

[  ]

A.两个“它”都指代《红楼梦》这部小说。

B.两个“它”都指前面引文:“半世亲见……”、“其间离合……”。

C.前一个“它”是指引文“半世亲见……”,后一个“它”是指《红楼梦》这部小说。

D.前一个“它”是指《红楼梦》这部小说,后一个“它”是指引文“其间离合……”。

(3)对后半段引号中的一段话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这段文字引用曹雪芹谈《红楼梦》创作的原话,意思是说写小说与画图画一样,要在真实的基础上虚构。

B.这段文字引用宝钗与曹雪芹论画的原话,意思是说画图要按纸张尺寸大小合理布置,该疏则疏,该密则密。

C.这段文字引用曹雪芹与宝钗论画的原话,意即写小说和画图画都要注意剪裁取舍,加以合理虚构。

D.这段文字引用的是《红楼梦》中宝钗的话,意思是说画图不能完全是写实,要按实际需要,有所取舍,有所虚构。

(4)在横线处该填上的确切的词语是,

[  ]

A.现实主义
B.象征主义
C.写实主义
D.浪漫主义

(5)本段文字大意概括最正确的一句是

[  ]

A.论述了《红楼梦》创作主要依据作者本人的生活经历,写的也都是稍加虚构的真人真事,《红楼梦》实际上是一部自传体小说。

B.论述了《红楼梦》创作并非反映生活的真实,因此,影射这个、影射那个甚至说它是自传体小说都是荒谬的。

C.论述了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的态度,以生活的真实作基础进行艺术加工,创造出生动的艺术典型。

D.论述了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的态度,严格挑选写作素材、刻意加工提炼,以严肃的态度创造出生动的艺术典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语文教研室 题型:013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题后问题。

  曹雪芹在全书第一回就表明了自己的创作主张,他不蹈历来野史的旧辙,更反对才子佳人小说的“千部一腔,千人一面”和“假控出二人姓名,又必旁添一小人,叛乱期间”;而是根据自己“半世亲见新闻来创作”,“其间离合悲欢,兴衰际遇,俱是按迹循踪,不敢稍加穿凿,至失其真”。有人据此把《红楼梦》的创作过程,看作是现实生活的刻板记录,因而对它作了各种各样的“索引”,说它影射这个、影射那个,或者认为他写的是曹雪芹自己的身世。这些看法显然都是错误的。它实际上只是说明了作品所反映的内容是和作者的出身经历有关,其中人物也大都有实际生活中的真人做基础,因此它完全不同于历来公式化、概念化的才子佳人小说和一切脱离生活的作品。四十二回中,作者借宝钗论画,进一步表达了对艺术创作的观点:“你若照样往纸上一画,是必不能讨好的。这要看纸的地步远近,该多该少,分主分宾,该添的要添,该藏该减的要藏要减,该露的要露。”这里证明作者所提倡的是在生活真实基础上提高了艺术真实,而非生活的照样记录。曹雪芹正是以十年辛勤的劳动,对生活素材进行了严格的挑选,把自己观察、体验到的丰富的社会生活作了高度的加工、提炼,才能创作出像《红楼梦》这样典型、这样集中、这样完美的反映社会生活的作品。它像生活本身那样丰富、复杂而且天然浑成,表现了的创作方法的高度成就。

(1)“索引”在这里的意思是

[  ]

A.搜寻、寻找
B.摘引书刊条目
C.注释
D.繁琐的考证

(2)加粗的两个“它”的意思是指

[  ]

A.两个“它”都指代《红楼梦》这部小说。

B.两个“它”都指前面引文:“半世亲见……”、“其间离合……”。

C.前一个“它”是指引文“半世亲见……”,后一个“它”是指《红楼梦》这部小说。

D.前一个“它”是指《红楼梦》这部小说,后一个“它”是指引文“其间离合……”。

(3)对后半段引号中的一段话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这段文字引用曹雪芹谈《红楼梦》创作的原话,意思是说写小说与画图画一样,要在真实的基础上虚构。

B.这段文字引用宝钗与曹雪芹论画的原话,意思是说画图要按纸张尺寸大小合理布置,该疏则疏,该密则密。

C.这段文字引用曹雪芹与宝钗论画的原话,意即写小说和画图画都要注意剪裁取舍,加以合理虚构。

D.这段文字引用的是《红楼梦》中宝钗的话,意思是说画图不能完全是写实,要按实际需要,有所取舍,有所虚构。

(4)在横线处该填上的确切的词语是,

[  ]

A.现实主义
B.象征主义
C.写实主义
D.浪漫主义

(5)本段文字大意概括最正确的一句是

[  ]

A.论述了《红楼梦》创作主要依据作者本人的生活经历,写的也都是稍加虚构的真人真事,《红楼梦》实际上是一部自传体小说。

B.论述了《红楼梦》创作并非反映生活的真实,因此,影射这个、影射那个甚至说它是自传体小说都是荒谬的。

C.论述了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的态度,以生活的真实作基础进行艺术加工,创造出生动的艺术典型。

D.论述了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的态度,严格挑选写作素材、刻意加工提炼,以严肃的态度创造出生动的艺术典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三新丛书·高考语文专项练习 题型:048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题。

①最近吕叔湘先生说了个比喻,他说教育的性质类似农业,而绝对不像工业。工业是把原料按规定的工序,制造成符合设计的产品。农业是把种子种到地里给它充分的合适的条件,如水、阳光、空气、肥料等等,让他自己发芽生长,自己开花结果,来满足人们的需要。

②吕先生这个比喻说得好极了,办教育的确跟种庄稼相仿。受教育的人的确跟种子一样,全都是有生命的,能自己发育自己成长;给他们充分的合适的条件,他们就能成为有用人才。所谓办教育,最主要的就是给受教育者提供充分的合适的条件。

③办教育决不类似办工业,因为受教育的人绝对不是工业原料,唯有没有生命的工业原料可以随你怎样制造,有生命的可不成。记得半个世纪以前,丰子恺先生画过一幅漫画,标题是《教育》。他画了一个做泥人的师傅,一本正经地把一个个泥团往模子里按,模子里脱出来的泥人,个个一模一样。想起那幅漫画,因为做泥人虽然简单也算得上工业;原料是泥团,往模子一按就成了产品--预先设计好的泥人。可是受教育的人决非没生命的泥团,谁要像那个师傅一样只管把他们往模子里按,他们的失败是肯定的。

④但比喻究竟是比喻,把办教育跟种庄稼相比,有相同也有不相同,相同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的是办教育比种庄稼复杂得多。种庄稼只要满足庄稼生理上生长的需要就成,办教育还得给受教育者提供陶冶品德、启迪智慧、锻炼能力的种种条件,在德智体美各方面逐步发展成长,成为合格的建设社会主义四化的人才。

⑤对受教育者提供充分的合适的条件,让他们各自发挥能动作用,当然比把他们往模子里按难得多。但是既然要办教育,就不怕什么难,就必得把这副难的担子挑起来。

1.丰子恺在漫画《教育》中对当时的教育现象采取的态度,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表扬
B.表扬批评参半
C.批评
D.客观反映,作者不表态

2.第③段最后一句加粗的两个“他们”各指的是什么人?

答:“他们”①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们”②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作者对丰子恺的漫画的态度,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只介绍不表态
B.只是引用来作为例子
C.反对
D.赞许

4.对文中第③段的论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办教育决不类似办工业。

B.没有生命的工业原料可以随你怎样制造,有生命的可不成。

C.受教育的人决非没生命的泥团。

D.谁要是把学生当泥团往模子里按,他们的失败是肯定的。

5.文中第④段加粗的“相同的是”后面横线上应填上的句子是(不超过30个字)

答:相同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全文五个自然段,其结构层次划分,较为合理的一项是

[  ]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2011-2012学年北京市四中高一下期期中考试语文卷(带解析)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这篇现代文,完成小题。
①为了克服诗歌欣赏上的困难,要做的一件事,就是要把诗中所提供的东西“泡”出来。就是说,要把诗人由繁复的生活现象加以高度精炼的东西,还原到它原先的状态中去。要把浓缩了的东西“泡”开,这是诗歌欣赏中必经的一道“工序”。
②一般说来,优秀的诗篇总是避开直说。由于不直说,因而增加了欣赏的困难。正常的状况,诗人总是不直接向读者进行灌输,他们只是含蓄地点拨你,然后给你以天女散花般的想象自由。言在此而意在彼,不是说明着什么,而是隐喻着什么。这是诗的一般规律,也是欣赏诗歌所必不可少的一种思想准备,或者叫做训练。当读到  a (朝代)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时,我们当然知道,它的意思并不限于字面所传达的,它有着更为深远的含意。
③由于诗歌极精练,我们不仅要努力把握它以少量字词包孕着的丰富的含义,而且要努力去寻找它的诗句之外包含的不尽的韵味。例如采菊东篱,心境悠然与南山相合,情寄东篱之外。唐代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它的繁富的色彩和音响,烘托着江天子夜的秋景。未尾一句,以传到客船的夜半悠悠钟声,给人留下了言语难以表达的离愁别绪。有趣的是,这种由具体的诗句引发的情思,其具体性可以因欣赏者的不同际遇而各不相同。它既有稳定性,又有随意性。例如那悠悠的钟声造成的余韵,大体上总与羁旅客子的愁思有关。至于它在欣赏者心中所唤起的具体的情感,则是难以确定的,有人可因半生飘零而感慨;有人可能思念老母娇妻;有人也许为友情的离弃而痛苦;也许为了疾病,也许为了惜逝……但那浮动在落月渔火的微茫中的一缕轻愁,则是相同的。
诗歌欣赏可以认为是读者在诗人所启示的范围内重新创造的艺术世界。这个世界最大的特点就是读者往往走进诗人所创造的境界中去,往往把自己内心的主观世界融进诗的客观世界中去。人们读李后主b (姓名)的词“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能够领会作者对于繁华失落的哀伤。他们对这首词的感受一般也被限定在追怀往昔的范围之内,添加进去若干属于自己的东西,使得“问君能有几多愁”的“愁”不再成为亡国之君的哀怨,而变成了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惆怅、失落的情怀的寄托。
⑤由于诗歌形象基本规律是以一代十,以少胜多,它极简约,极概括,因而留给欣赏者的联想空间就极广阔。因为以极简约表现极丰富,读诗难免有时要“猜”。这种猜,在别的文体可能说明意义的含混;而在诗,离开了猜想的空间却可能意味着贫乏。当然,猜想应当与真正的晦涩加以区别。猜想不是因费解引起,而是由于诗本身有太多的郁积,从而需要欣赏者以自己的经验和思考来加以补充和阐发。
⑥还有我们读诗时会感觉到,诗的语言是不连贯的、断断续续的,跳跃性很大。这种现象在欣赏古典诗歌中更为普遍。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首短诗的时间和空间跨度都很大。前一个“巴山夜雨”,是思念此时此地的;后一个“巴山夜雨”,跳到了想象中的未来,是团聚时的彼时彼地。那时节,西窗闪着烛光,他们一起回想如今这个令人情思绵绵的雨夜。当诗中跳跃的奥妙被我们所理解时,当跳跃之间的关联为我们所连缀时,我们因创造性的艺术欣赏所获得的愉悦是难以形容的。
(谢冕《漫步在诗的郊野──关于诗歌欣赏的通信》,有删改)
【小题1】给文中a、b两处填空。(2分)
【小题2】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两项是(   )(   )(4分)

A.凡优秀的诗篇都是有话不直说,只是间接地向读者灌输。
B.“天女散花”的比喻意在说明诗人给读者提供了极大的想象自由度。
C.诗句在欣赏者心中唤起的具体情感由其各自不同的人生际遇决定。
D.欣赏诗歌时离开了猜想的空间必然意味着诗歌的贫乏。
E. 在欣赏古典诗歌时,我们会觉得语言不连贯,具有跳跃性。
【小题3】作者提出,欣赏诗歌时要有必经的一道“工序”和必不可少的一种“训练”,这道“工序”和这种“训练”各是什么?(5分)
工序:             训练:             
【小题4】第④段画线句中的“重新创造”都包含哪些内容?(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