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句中的“见”字与“君既若见录”的“见”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君既为府吏,相见常日稀 B.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 C.转头向户里,渐见愁煎迫 D.才美不外见 |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四川省期中题 题型:单选题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题
王若虚字从之,京城人也。幼颖悟,若夙昔在文字间者。擢承安二年经义进士。调鹿州录事,历管城、门山二县令,皆有惠政。秩满,老幼攀送,数日乃得行。用荐入为国史院编修官,迁应奉翰林文字。奉使夏国,还授同知泗军州事,留为著作佐郎。正大初,《宣宗实录》成,迁平凉府判官。未几,召为左司谏,后转延州刺史,入为直学士。
天兴元年,哀宗走归德。明年春,崔立变。群小附和,请为立建功德碑,翟奕以尚书省命召若虚为文。时奕辈恃势作威,人或少忤,则谗构立见屠灭。若虚自分必死,私谓左右司员外郎元好问曰:“今召我作碑,不从则死,作之则名节扫地,不若死之为愈。虽然,我姑以理谕之。”乃谓奕辈曰:“丞相功德碑当指何事为言?”奕辈怒曰:“丞相以京城降,活生灵百万,非功德乎?”曰:“学士代王言,功德碑谓之代王言可乎?且丞相既以城降,则朝官皆出其门,自古岂有门下人为主帅诵功德而可信乎后世哉?”奕辈不能夺,乃召太学生刘祁、麻革辈赴省,好问、张信之喻以立碑事,曰:“众议属二君,且已白郑王矣,二君其无让。”祁等固辞而别。数日,促迫不已,祁即为草定,以付好问,好问意未惬,乃自为之,既成,以示若虚,乃共删定数字,然止直叙其事而已。后兵入城,不果立也。
金亡,微服北归镇,与浑源刘郁东游泰山。至黄岘峰,憩萃美亭,顾谓同游曰“汩没尘土中一生,不意晚年乃造仙府,诚得终老此山,志愿毕矣。”乃命子忠先归遣子恕前行视夷险因垂足坐大石上良久瞑目而逝年七十所著文章号《慵夫集》若干卷《滹南遗老集》若干卷传于世。
节选自《金史??王若虚传》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秩满,老幼攀送 攀:拉,挽留
B.奕辈不能夺 夺:使……改变
C.若虚自分必死 分:分开
D.好问意未惬 惬:满意,满足
下列家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数日乃得行 太尉大泣曰:“乃我困汝。”
B. 请为立建功德碑 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C. 二君其无让 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D. 好问、张信之喻以立碑事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若虚离任时,百姓不分老幼都来送行,过了几天才能出发,这正说明其得信于民、政绩突出。
B.文章详写王若虚拒绝撰写崔立功德碑一事,意在表现其珍视名节,不趋炎附势的品格。
C.文章中王若虚与同游者所说之言意即:“在尘世中沉沦了一生,没有料到晚年却到达仙人的洞府,果真能在此山终老,我的愿望就完全实现了。”
D.通观全文,主要反映了王若虚性格机警善辩的一面。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题
《陈书》目录序 曾巩
《陈书》六本纪,三十列传,凡三十六篇,唐散骑常侍姚思廉撰。
始思廉父察,梁、陈之史官也。录二代之事,未就而陈亡。隋文帝见察甚重之,每就察访梁陈故事,察因以所论载,每一篇成辄奏之,而文帝亦遣虞世基就察求其书,又未就而察死。察之将死,属思廉以继其业。唐兴,武德五年,高祖以自魏以来,二百馀岁,世统数更,史事放逸,乃诏撰次。而思廉遂受诏为《陈书》。久之,犹不就。贞观三年,遂诏论撰于秘书内省。十年正月壬子,始上之。
观察等之为此书,历三世,传父子,更数十岁而后乃成,盖其难如此。然及其既成,与宋、魏、梁、齐等书,世亦传之者少,故学者于其行事之迹,亦罕得而详也。而其书亦以罕传,则自秘府所藏,往往脱误。嘉佑六年八月,始诏校雠,使可镂板行之天下。而臣等言:“梁、陈等书缺,独馆阁所藏,恐不足以定箸。愿诏京师及州县藏书之家,使悉上之。”先皇帝为下其事。至七年冬,稍稍始集,臣等以相校。至八年七月,《陈书》三十六篇者始校定,可传之学者。其疑者亦不敢损益,特各书疏于篇末。其书旧无目,列传名氏多阙谬,因别为目录一篇,使览者得详焉。
夫陈之为陈,盖偷为一切之计,非有先王经纪礼义风化之美,制治之法,可章示后世。然而兼权尚计,明于任使,恭俭爱人,则其始之所以兴;惑于邪臣,溺于嬖妾,忘患纵欲,则其终之所以亡。兴亡之端,莫非自己致者。至于有所因造,以为号令威刑职官州郡之制,虽其事已浅,然亦各施于一时,皆学者之所不可不考也。而当时之士,自争夺诈伪,苟得偷合之徒,尚不得不列以为世戒;而况于坏乱之中,苍皇之际,士之安贫乐义,取舍去就不为患祸势利动其心者,亦不绝于其间。若此人者,可谓笃于善焉。盖古人之所思见而不可得,《风雨》之诗所为作者也,安可使之泯泯不少概见于天下哉!则陈之史,其可废乎?
盖此书成之既难,其后又久不显。及宋兴已百年,古文遗事,靡不毕讲,而始得盛行于天下,列于学者,其传之之难又如此,岂非遭遇固自有时也哉!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史事放逸,乃诏撰次 次序、顺序
B.可章示后世 文章
C.兴亡之端,莫非自己致者 事物之一头或一方面
D.虽其事已浅,然亦各施于一时 时间短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
A.观察等之为此书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B.而其书亦以罕传 不赂者以赂者丧
C.士之安贫乐义,取舍去就不为患祸势利动其心者 吾妻之美我者
D.则陈之史,其可废乎? 其孰能讥之乎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陈书》撰写过程异常艰难,历经几十年时间,经过三代人的努力,才最终得以完成。
B.曾巩等校正者态度严谨,收集多方资料进行比照,对原文存疑之处也会加上注疏。
C.曾巩认为,《陈书》中记录的历史可以帮助求学者了解朝代兴亡的缘由,考证当时的制度,也可以使当时君子的事迹流传后世。
D.曾巩认为,《陈书》一直到宋朝才开始广泛流传,并非是内容不佳,而是因为时运不济。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 题型: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辛公义,陇西狄道人也。公义早孤,为母氏所养,亲授书传。周天和中,选良家子任太学生,以勤苦著称。武帝时,召入露门学①,令受道义。每月集御前令与大儒讲论,数被嗟异,时辈慕之。
从军平陈,以功除岷州刺史。土俗畏病,若一人有疾,即合家避之,父子夫妻不相看养,孝义道绝,由是病者多死。公义患之,欲变其俗。因分遣官人巡检部内,凡有疾病,皆以床舆来,安置厅事②。暑月疫时,病人或至数百,厅廊悉满。公义亲设一榻,独坐其间,终日连夕,对之理事。所得秩俸,尽用市药,为迎医疗之,躬劝其饮食,于是悉差③,方召其亲戚而谕之曰:“死生由命,不关相着。前汝弃之,所以死耳。今我聚病者,坐卧其间,若言相染,那得不死,病儿复差!汝等勿复信之。”诸病家子孙惭谢而去。后人有遇病者,争就使君,其家无亲属,因留养之。始相慈爱,此风遂革,合境之内呼为慈母。
后迁牟州刺史,下车,先至狱中,因露坐牢侧,亲自验问。十余日间,决断咸尽,方还大厅。受领新讼,皆不立文案,遣当直佐僚一人,侧坐讯问。事若不尽,应须禁者,公义即宿厅事,终不还合。人或谏之曰:“此事有程,使君何自苦也!”答曰:“刺史无德可以导人,尚令百姓系于囹圄,岂有禁人在狱而心自安乎?”罪人闻之,咸自款服。后有欲诤讼者,其乡闾父老遽相晓曰:“此盖小事,何忍勤劳使君。”讼者多两让而止。
(《隋书·循吏传》)注:①露门学:古代学校的名称。 ②厅事:官府办公的地方。 ③差,病愈。后作瘥。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数被嗟异数:多次 |
B.以功除岷州刺史除:授予官职 |
C.尽用市药市:买 |
D.讼者多两让而止两:再次 |
A.①为母氏所养②吾固知謇謇之为患兮 |
B.①若一人有疾,即合家避之②君既若见录 |
C.①因留养之②因求假暂归 |
D.①岂有禁人在狱而心自安乎②不抚壮而弃秽兮 |
A.①②④ | B.③④⑤ | C.④⑤⑥ | D.①②③ |
A.辛公义早年即失去了父亲,却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
B.辛公义用实际行动改变了岷州亲属有病不加照料的不良风气。 |
C.辛到牟州后十多天就使牟州的监狱中不再有积压的案子。 |
D.辛公义的行为使牟州的罪人受到感动,诚心服罪,不再打官司。 |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同步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