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古今意义都不同的一组是 |
①偭规矩而改错 ②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③何方圜之能周兮 ④忽反顾以游目兮 ⑤佩缤纷其繁饰兮 ⑥自前世而固然 ⑦宁溘死以流亡兮 ⑧伏清白以死直兮 A.①②③⑥⑦ B.②③④⑤⑦ C.①④⑤⑦⑧ D.②③⑤⑦⑧ |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同步题 题型:单选题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 题型:单选题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 题型:单选题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学习周报 语文 粤教高二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2009-2010学年 第24期 总第180期 粤教版(选修) 题型:013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晚乃遁于光、黄间 犹见于眉间
因
谓之方山子 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亦足以富乐 问余所以至此者
而
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俯而不答,仰而笑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 题型:048
阅读下面的一段文言文,完成1~6题。
赵奢者,赵之田部吏也。收租税而平原君家不肯出租,奢以法治之,杀平原君用事者九人。平原君怒,将杀奢。奢因说曰:“君于赵为贵公子,今纵君家而不奉公则法削,法削则国弱,国弱则诸侯加兵,诸侯加兵是无赵也,君安得有此富乎?以君之贵,奉公如法则上下平,上下平则国疆,国僵则赵固,而君为贵戚,岂轻子天下邪?”平原君以为贤,言之于王。王用之治国赋,国赋大平,民富而府库实。
秦伐韩,军于阏与(阏与:古邑名,在今山西和顺西北)。王召廉颇而问曰:“可救不?”对曰:“道远险狭,难救。”又召乐乘而问焉,乐乘对如廉颇言。又召问赵奢,奢对曰:“其道远险狭,譬之犹两鼠斗于穴中,将勇者胜。”王乃令赵奢将,救之。
兵去邯郸三十里,而令军中曰:“有以军事谏者死。”秦军军武安西,集解徐广曰:“属魏郡,在邯郸西。”秦军鼓噪勒兵,武安屋瓦尽振。军中候有一人言急救武安,赵奢立斩之。坚壁,留二十八日不行,复益增垒。秦间来入,赵奢善食而遣之。间以报秦将,秦将大喜曰:“夫去国三十里而军不行,乃增垒,阏与非赵地也。”赵奢既已遣秦间,乃卷甲而趋之,二日一夜至,令善射者去阏与五十里而军。军垒成,秦人闻之,悉甲而至。军士许历请以军事谏,赵奢曰:“内之。”许历曰:“秦人不意赵师至此,其来气盛,将军必厚集其阵以待之。不然,必败。”赵奢曰:“请受令。”许历曰:“请就斧质之诛。”赵奢曰:“胥后令邯郸。”许历复请谏,曰:“先据北山上者胜,后至者败。”赵奢许诺,即发万人趋之。秦兵后至,争山不得上,赵奢纵兵击之,大破秦军。秦军解而走,遂解阏与之围而归。
赵惠文王赐奢号为马服君,以许历为国尉。赵奢于是与廉颇、蔺相如同位。
(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1)对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
(3)从文言句式看,下面句子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
(4)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赵奢“胆识谋略不凡”的一组是
[ ]
①奢以法治之,杀平原君用事者九人。
②国赋大平,民富而府库实。
③奢对曰:“其道远险狭,譬之犹两鼠斗于穴中,将勇者胜。”
④军中候有一人言急救武安,赵奢立斩之。
⑤坚壁,留二十八日不行,复益增垒。
⑥赵奢许诺,即发万人趋之。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赵奢任田部吏时,有胆有识,敢于坚持原则,依法从严惩治了平原君家不肯交租的主事者。
B.平原君不念旧恶,以德报怨,在国君面前推荐赵奢,让其负责管理全国赋税。
C.面对强秦伐韩,在是否援韩的问题上,赵国应付对之策难定时,赵奢力主救韩,表现了非凡的胆识。
D.秦军的奸细潜入赵军营区,赵奢趁此施计,让其被表象蒙骗,中圈套而归,终使秦军大败。
(6)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君子赵为贵公子,今纵君家而不奉公则法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其道远险狭,譬之犹两鼠斗于穴中,将勇者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令善射者去阏与五十里而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语文教研室 题型:048
阅读下面的一段文言文,完成1~6题。
赵奢者,赵之田部吏也。收租税而平原君家不肯出租,奢以法治之,杀平原君用事者九人。平原君怒,将杀奢。奢因说曰:“君于赵为贵公子,今纵君家而不奉公则法削,法削则国弱,国弱则诸侯加兵,诸侯加兵是无赵也,君安得有此富乎?以君之贵,奉公如法则上下平,上下平则国疆,国僵则赵固,而君为贵戚,岂轻子天下邪?”平原君以为贤,言之于王。王用之治国赋,国赋大平,民富而府库实。
秦伐韩,军于阏与(阏与:古邑名,在今山西和顺西北)。王召廉颇而问曰:“可救不?”对曰:“道远险狭,难救。”又召乐乘而问焉,乐乘对如廉颇言。又召问赵奢,奢对曰:“其道远险狭,譬之犹两鼠斗于穴中,将勇者胜。”王乃令赵奢将,救之。
兵去邯郸三十里,而令军中曰:“有以军事谏者死。”秦军军武安西,集解徐广曰:“属魏郡,在邯郸西。”秦军鼓噪勒兵,武安屋瓦尽振。军中候有一人言急救武安,赵奢立斩之。坚壁,留二十八日不行,复益增垒。秦间来入,赵奢善食而遣之。间以报秦将,秦将大喜曰:“夫去国三十里而军不行,乃增垒,阏与非赵地也。”赵奢既已遣秦间,乃卷甲而趋之,二日一夜至,令善射者去阏与五十里而军。军垒成,秦人闻之,悉甲而至。军士许历请以军事谏,赵奢曰:“内之。”许历曰:“秦人不意赵师至此,其来气盛,将军必厚集其阵以待之。不然,必败。”赵奢曰:“请受令。”许历曰:“请就斧质之诛。”赵奢曰:“胥后令邯郸。”许历复请谏,曰:“先据北山上者胜,后至者败。”赵奢许诺,即发万人趋之。秦兵后至,争山不得上,赵奢纵兵击之,大破秦军。秦军解而走,遂解阏与之围而归。
赵惠文王赐奢号为马服君,以许历为国尉。赵奢于是与廉颇、蔺相如同位。
(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1)对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
(3)从文言句式看,下面句子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
(4)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赵奢“胆识谋略不凡”的一组是
[ ]
①奢以法治之,杀平原君用事者九人。
②国赋大平,民富而府库实。
③奢对曰:“其道远险狭,譬之犹两鼠斗于穴中,将勇者胜。”
④军中候有一人言急救武安,赵奢立斩之。
⑤坚壁,留二十八日不行,复益增垒。
⑥赵奢许诺,即发万人趋之。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赵奢任田部吏时,有胆有识,敢于坚持原则,依法从严惩治了平原君家不肯交租的主事者。
B.平原君不念旧恶,以德报怨,在国君面前推荐赵奢,让其负责管理全国赋税。
C.面对强秦伐韩,在是否援韩的问题上,赵国应付对之策难定时,赵奢力主救韩,表现了非凡的胆识。
D.秦军的奸细潜入赵军营区,赵奢趁此施计,让其被表象蒙骗,中圈套而归,终使秦军大败。
(6)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君子赵为贵公子,今纵君家而不奉公则法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其道远险狭,譬之犹两鼠斗于穴中,将勇者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令善射者去阏与五十里而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下列各题。
叔孙通者,薛人也。秦时以文学征,待诏博士。及项梁之薛,叔孙通从之。败于定陶,从怀王。怀王为义帝,叔孙通留事项王。汉二年,汉王从五诸侯入彭城,叔孙通降汉王。汉王败而西,因竟从汉。
汉五年,已并天下,诸侯共尊汉王为皇帝于定陶。高帝悉去秦苛仪法,为简易。群臣饮酒争功,醉或妄呼,拔剑击柱,高帝患之。叔孙通知上益厌之也,说上曰:“夫儒者难与进取,可与守成。臣愿征鲁诸生,与臣弟子共起朝仪。”高帝曰:“得无难乎?”叔孙通曰:“臣愿颇采古礼与秦仪杂就之。”上曰:“可试为之,令易知,度吾所能行为之。”
于是叔孙通使征鲁诸生。鲁有两生不肯行,曰:“公所事者且十主,皆面谀以得亲贵。吾不忍为公所为。公所为不合古,吾不行。公往矣,无污我!”叔孙通笑曰:“若真鄙儒也,不知时变。”
遂与所征三十人西,及上左右为学者与其弟子百余人为绵蕞①野外。习之月余,叔孙通曰:“上可试观。”上既观,使行礼,曰:“吾能为此。”乃令群臣习肄②。汉七年,长乐宫成,诸侯群臣皆朝十月。仪:先平明,谒者治礼,引以次入殿门。廷中陈车骑步卒卫宫,设兵张旗志。传言“趋”。殿下郎中夹陛,陛数百人。功臣列侯诸将军军吏以次陈西方,东乡;文官丞相以下陈东方,西乡。大行设九宾,胪传。
于是皇帝辇出房,百官执职传警。引诸侯王以下至吏六百石以次奉贺。自诸侯王以下莫不振恐肃敬。至礼毕,复置法酒。诸侍坐殿上皆伏抑首,以尊卑次起上寿。觞九行,谒者言“罢酒”。御史执法,举不如仪者,辄引去。竟朝置酒,无敢喧哗失礼者。于是高帝曰:“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乃拜叔孙通为太常,赐金五百斤。叔孙通出,皆以五百斤赐诸生。诸生乃皆喜曰:“叔孙生诚圣人也,知当世之要务。” (取材于《史记·叔孙通传》)
注释:①指制定整顿朝仪典章。 ②肄:学习、练习。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叔孙通知上益厌之也 益:渐渐
B.度吾所能行为之 度:估量
C.若真鄙儒也 鄙:品德低下
D.竟朝置酒 竟:直至……终了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①汉王败而西,因竟从汉 ②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B.①及项梁之薛 ②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
C.①谒者治礼,引以次入殿门 ②文官丞相以下陈东方
D.①度吾所能行为之 ②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全部表现叔孙通有眼光、识时务的一组是( )
①汉王败而西,因竟从汉
②高帝悉去秦苛仪法,为简易
③夫儒者难与进取,可与守成
④若真鄙儒也,不知时变
⑤御史执法,举不如仪者,辄引去
⑥叔孙生诚圣人也,知当世之要务
A.①②⑥ B.①③④ C.②⑤⑥ D.③④⑤
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刘邦初即位,不喜欢繁文缛节,崇尚简易
B.跟随刘邦征战的将军们不懂礼仪,表现粗鲁
C.叔孙通帮助朝廷建立了一套庄重威严的礼仪
D.鲁地儒生皆固守气节,坚决不与叔孙通合作
将下面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3分,共6分)
(1)公所事者且十主,皆面谀以得亲贵。
译文:
(2)于是高帝曰:“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
译文: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不详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A.古之人非无宝也,其所宝者异也宝:宝物 |
B.王数封我矣,吾不受也数:多次 |
C.见一丈人,刺小船刺:用篙撑 |
D.伍员适于吴适:到……去 |
A.过于荆,至江上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
B.盖是国也,地险而民多知吾尝跂而望矣 |
C.可长有者,其唯此也其皆出于此乎 |
D.此千金之剑也,愿献之丈人其孰能讥之乎 |
A.今以百金与抟黍以示儿子/儿子必取抟黍矣/以和氏之璧/与百金以示鄙人/鄙人必取百金矣/以和氏之璧道德之至言/以示贤者/贤者必取至言矣 |
B.今以百金与抟黍以示儿子/儿子必取抟黍矣/以和氏之璧与百金以示鄙人/鄙人必取百金矣/以和氏之璧/道德之至言以示贤者贤者必取至言矣 |
C.今以百金与抟黍以示儿子/儿子必取抟黍矣/以和氏之璧与百金以示鄙人/鄙人必取百金矣/以和氏之璧道德之至言以示贤者/贤者必取至言矣 |
D.今以百金与抟黍以示儿子/儿子必取抟黍矣/以和氏之璧/与百金以示鄙人/鄙人必取百金矣/以和氏之璧道德之至言以示贤者/贤者必取至言矣 |
A.孙叔敖临终时告诫儿子“无受利地”,其子遵从父亲之意,请求王封给“名甚恶”的不利之地“寝之丘”,最终得以长久地拥有这片封地。 |
B.伍子胥从楚国逃亡到吴国的途中,一打渔老人不受高官厚禄的诱惑,帮助他渡过了长江。伍子胥将千金之剑献给老人,老人不肯接受。 |
C.司城子罕不接受宋国农夫献上的宝玉,贤者不取和氏之璧而取道德之至言。 |
D.本文以历史事实为论据,并举“儿子必取抟黍矣”的生活实例,夹叙夹议,从正反两面论证了“所宝者异”的道理。 |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 题型:01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陈留董祀妻者,同郡蔡邕之女也,名琰,字暴文姬。博学有才辩,又妙于音律。适河东卫仲道。夫亡无子,归宁于家。兴平中,天下丧乱,文姬为胡骑所获,没于南匈奴左贤王,在胡中十二年,生二子。曹操素与邕善,痛其无嗣,乃遣使者以金璧赎之,而重嫁于祀。
祀为屯田都尉,犯法当死,文姬诣曹操请之。时公卿名士及远方使驿坐者满堂,操谓宾客曰:“蔡伯喈女在外,今为诸君见之。”及文姬进,蓬首徒行,叩头请罪,音词清辩,旨甚酸哀,众皆为改容。操曰:“诚实相矜,然文状已去,奈何?”文姬曰:“明公厩马万匹,虎士成林,何惜疾足一骑,而不济垂死之命乎!”操感其言,及追原祀罪。时且寒,赐以头巾履袜。操因问曰:“闻夫人家先多坟籍,犹能忆识之不?”文姬曰:“昔亡父赐书四千许卷,流离涂炭,罔有存者,今所诵忆,裁四百余篇耳。”操曰:“今当使十吏就夫人写之。”文姬曰:“妾闻男女之别,礼不亲授。乞给纸笔,真草唯命。”于是缮书送之,文无遗误。后感伤乱离,追怀悲愤,作诗二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2)对下列句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归宁于家
归宁:女子回到娘家。
B.众皆为改容
改容:受感动而变脸色。
C.夫人家先多坟籍
坟籍:古书典籍。
D.流离涂炭
涂炭:遭受火灾。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夫亡无子,归宁于家//博学有才辩,又妙于音律
B.文姬为胡骑所获//众皆为改容
C.乃遣使者以金璧赎之//时且寒,赐以头巾履袜
D.文姬诣曹操请之//妾闻男女之别,礼不亲授
(4)以下句子编为四组,都能表现蔡文姬识见才具的一组是
[ ]
①博学有才辩,又妙于音律
②遣使者以金璧赎之,而重嫁于祀
③(祀)犯法当死,文姬诣曹操请之
④音词清辩,旨甚酸哀,众皆为改容
⑤闻夫人家先多坟籍
⑥亡父赐书四千许卷,流离涂炭,罔有存者
⑦今所诵忆,裁四百余篇耳
⑧乞给纸笔,真草唯命
(5)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蔡文姬虽出身名门,可一生命运甚为坎坷。她先后嫁了三个丈夫,其中第二次婚姻是被迫嫁给南匈奴的左贤王,并为他生了两个孩子。
B.东汉末,蔡文姬曾在北地流亡十多年,后来,因曹操和其父是老朋友,又十分赏识文姬的超群才具,于是用金璧把她赎回,文姬始得归汉。
C.董祀犯法,是蔡文姬有胆有识,当着众多公卿名士和远方使者的面极力辩白,才洗刷了董祀的冤屈,使他得免一死。
D.蔡文姬有超人的记忆力,能背诵四百余篇古诗文,经曹操派人协助抄写,这些古诗文都被记录保存了下来。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