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语文 > 题目详情
以“歌声”为重点,扩展一段话,不恰当的是

A.毕业典礼上,同学们真挚优美的歌声仿佛在讲述三年的学习历程,将我们带入了对往昔
       岁月的美好回忆之中。
B.考试前夕,我听着那时而如溪,时而若泉,时而似海的优美歌声,逐渐消除了心头的紧
       张。
C.田径场上,那激昂的歌声,一时间成了运动员们迈向成功的动力。
D.田径场上,人们的歌声回荡在那条细细的起跑线上——那是运动员奔向胜利的起点。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专项题 题型:单选题

以“歌声”为重点,扩展一段话,不恰当的是
[     ]
A.毕业典礼上,同学们真挚优美的歌声仿佛在讲述三年的学习历程,将我们带入了对往昔岁月的美好回忆之中。
B.考试前夕,我听着那时而如溪,时而若泉,时而似海的优美歌声,逐渐消除了心头的紧张。
C.田径场上,那激昂的歌声,一时间成了运动员们迈向成功的动力。
D.田径场上,人们的歌声回荡在那条细细的起跑线上——那是运动员奔向胜利的起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语文学习指导用书  七年级上册 题型:048

1.“思索·质疑”第一、二、三题要求写出有关狼的成语、谚语和习惯说法,介绍有关狼的故事。既是语言训练题,也是进一步丰富专题讨论资料的准备题。可以这样做准备:

①写出几个有关狼的成语、谚语和习惯说法,分别指出表现了狼的什么特点和习性?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讲述狼的故事,用恰当的词语刻画狼的形象,说说所讲的故事表达了人们对狼怎样的态度。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四题是对蒲松龄写的《狼》进行思考。回忆一下故事情节,想想“狼亦黠矣,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母狼的智慧》中称“仅次于人聪明的动物是狼”,作者这么说有没有根据?下面这篇文章可供参考。

动物的智能差异

  动物在进化过程中,随着身体结构的不断完善,大脑的重量也在不断增加,智能也在不断发展。尤其是一些高等哺乳动物,常常有一些令人费解的奇妙行为。

  在动物界中,最聪明的要数黑猩猩了。人们在一间空屋的天花板上悬挂着一串香蕉,地上放有几只空木箱。黑猩猩想吃挂得高高的香蕉,但又拿不到。于是它会把木箱叠起来,然后爬上木箱取下香蕉。这种行为和思维在动物界是高级别的。

  黑猩猩还会利用简单的工具。为了防止手伸入蚁穴被咬伤,它会用细长的草棒去钓蚁穴里的白蚁吃;还能用棍棒作杠杆扩大土蚁群的入口。有人还见到过一只母黑猩猩用小树枝剔牙。

  海豚也很聪明,它的智能与黑猩猩不相上下。有些技艺,猴子要训练几百次才能学会,而海豚只要20次就能学会。经过特殊训练的海豚,还可以帮助人们打捞沉海的遗物,给水下作业人员传递信息和工具,甚至携带炸药炸毁敌人军舰。如果按照脑占身体重量的百分比来衡量动物智能的高低,那么海豚仅次于人,而猴子名列第三。

  有些动物的智能是与动物的记忆力联系在一起的。大象是一种智慧动物,并有一定的记忆力。在印度,曾有一妇女正在屋中缝衣服,忽然发现一只大象将长鼻子伸进了窗口。这位妇女很害怕,随手用针刺了一下象鼻子。大象痛跑了。过了很久,这只大象又回来了,并足足吸了一鼻子水,还是从窗口伸进去,把水喷在那个妇女身上,似乎大象对过去的事还念念不忘寻找机会报复。

  在动物中,狗、海狮、熊等都很聪明,通过人们的精心训练,它们的智能可以不断提高,可以做各种杂技表演。但是,就像动物种类之间有差异一样,不同种动物的智能也有差异。

①按照《动物的智能差异》的观点,能说“仅次于人聪明的动物是狼”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课文中老猎人说“仅次于人聪明的动物是狼”,有没有道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科学家用科学的语言介绍事物与文学作品用文学语言描绘事物是不一样的。请你仿照《动物的智能差异》的写法,以母狼保护幼崽为例,写一段说明狼很聪明的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①下面是关于狼崇拜的例子,请谈谈感想。

  在小说、戏剧等通俗文学中,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匈奴称本族君主或首领为狼主。如《说岳全传》第十回:“撒里玛达奏道:‘狼主可将计就计,调齐七十二岛人马,凑成百万,四面埋伏;等待宋太宗来时,将幽州围困,不怕南朝天下不是狼主的。’”

  古代传说,突厥遭敌国屠杀,只剩下一个小男孩,被砍断手脚扔在深潭里,多亏一只母狼相救。小孩长大后与雌狼一起生活,生了十个孩子,后来长子当了君主。他们使用以狼头为标志的大旗,“牙门(古代军营门口置牙旗,所以营门也叫牙门)建狼头纛(d4o,军中大旗),示不忘本也”。

  罗马神话中,一只刚刚生过狼崽的母狼用自己的奶喂养了两个男孩。这两个男孩长大后建立了罗马城。其中用自己的名字给罗马命名的人还设计了一座狼给两个男孩喂奶的雕像,把它作为罗马城的象征,一直沿用至今。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下面这首歌的歌词,歌颂了狼的什么特点?抒发了人的什么情感?

      狼

  我是一匹来自北方的狼

  走在无垠的旷野中

  凄厉的北风吹过

  漫漫的黄沙掠过

  我只有咬着冷冷的牙

  报以两声长啸

  不为别的

  只为了传说中美丽的草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参考资料《狼和鹿》告诉我们,过度捕杀鹿的天敌狼,反而给鹿和森林带来了灾难。如果不捕杀狼,后果又怎样呢?这说明了什么道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048

阅读下面的诗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桂林山水歌

贺敬之

云中的神啊,雾中的仙,

神姿仙态桂林的山!

情一样深啊,梦一样美,

如情似梦漓江的水!

水几重啊,山几重?

水绕山环桂林城……

是山城啊,是水城?

都在青山绿水中……

啊,此山此水入胸怀,

此时此身何处来?

……黄河的浪涛塞外的风,

此来关山千万重。

马鞍上梦见沙盘上画:

“桂林山水甲天下”……

啊!是梦境啊,是仙境?

此时身在独秀峰!

心是醉啊,还是醒?

水迎山接入画屏!

画中画——漓江照我身千影,

歌中歌——山山应我响回声……

招手相问老人山,

云罩江山几万年?

——伏波山下还珠洞,

宝珠久等叩门声……

鸡笼山一唱屏风开,

绿水白帆红旗来!

大地的愁容春雨洗,

请看穿山明镜里——

啊,桂林的山来漓江的水——

祖国的笑容这样美!

桂林山水入胸襟,

此景此情战士的心——

是诗情啊,是爱情?

都在漓江春水中!

三花酒掺一份漓江水,

祖国啊,对你的爱情百年醉……

江山多娇人多情,

使我白发永不生!

对此江山人自豪,

使我青春永不老!

七星岩去赴神仙会,

招呼刘三姐啊打从天上回……

人间天上大路开,

要唱新歌随我来!

三姐的山歌十万八千箩,

战士啊,指点江山唱祖国……

红旗万梭织锦绣,

海北天南一望收!

塞外的风沙啊黄河的浪,

春光万里到故乡。

红旗下:少年英雄遍地生——

望不尽:千姿万态“独秀峰”!

——意满怀啊!情满胸,

恰似漓江春水浓!

啊!汗雨挥洒彩笔画:

桂林山水——满天下!……

1)填空。

《桂林山水歌》的作者是_________,他是我国著名的_________________。全诗用_________民歌形式写成,_________行一节,每节押一个韵。在短语、句、节等方面多用_________,句式匀称,音调铿锵。

2)诗歌赏析。

这首诗可分为四部分,开头至_________,是对桂林山水和城市特点的概括。从第_________句到第_________句,联系个人感受以抒发对山水的挚情。从第_________句到_________句,含蓄地概括了桂林山水从历史到现实的巨大变化。最后一部分,是主题的升华,由具体的桂林山水而扩展到对祖国美好河山的歌颂。

3)下列句子中,恰当表达了这首诗所蕴含的思想感情的是

[  ]

①赞美桂林山水的秀美风景。

②表达了作者见到桂林山水秀美风光后的喜悦心情。

③由对桂林山水的讴歌而扩展到对祖国美好山河的热爱,表达了对一代新人的热情赞颂和对美好前景的开怀畅想。

④歌颂了沐浴在社会主义阳光下桂林山水的新气象。

4)阅读下面四节诗,回答问题。

  招手相问老人山,云罩江山几万年/——伏波山下还珠洞,宝珠久等叩门声/鸡笼山一唱屏风开,绿水白帆红旗来/大地的愁容春雨洗,请看穿山明镜里——

①本段共写了六处桂林山水的自然景点,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作者借用还珠洞的神话,是为了抒写对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憧憬。

5)如果你是桂林人,你将如何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家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048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岳阳天下楼

  岳阳楼是我国优秀的古建筑,又因北宋范仲淹的名篇《岳阳楼记》而声名尤著,历来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称。

  古老的岳阳楼耸立在岳阳市西门古城门楼上,踏洞庭波涛,同湖中的君山遥遥相望。远远望去,霞光楼影,金辉熠熠,巍峨峥嵘,风姿万千。登楼凭栏远眺,八百里洞庭,百舸争流。正如李白诗中写的“楼观岳阳尽,川回洞庭开”。

  岳阳楼________(建设 始建)于唐代,它的前身,是三国时期东吴将领鲁肃在洞庭湖训练水兵的一个阅兵台,又名阅军楼。唐朝开元四年,中书令张说谪守巴陵(曾名岳州,即今岳阳),在鲁肃阅兵台的基础上,________(兴建 扩大)了岳阳楼。宋时,范仲淹的朋友滕子京谪守巴陵郡时________(再修 重修)。据说,在明代,重修岳阳楼挖地基时发现一块石板,上有纹路,酷似一枝枯梅,遂奉为仙迹,在左旁建亭以纪,名曰“仙梅亭”。又传吕洞宾曾“三醉岳阳楼”,因而楼右又建有“三醉亭”。二亭宛若两位侍女,把岳阳楼衬托得更加雄伟壮观。

  岳阳楼的建筑具有独特的风格,可以概括为:“纯木结构,盔式楼顶。”主楼三层,高15米,中间以四根枯木柱从地面到楼顶,承荷着全楼压力,再用12根柱作为内圈,支撑二楼,周围绕以30根木柱,彼此牵制,结为整体。架稳脚实,严整美观,重檐飞出,巍峨雄壮。三楼楼顶,外貌恰似古代将军的头盔,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显得十分威严。

  进入楼内,使你进入对联与诗词歌赋的世界。木刻的对联,悬于四壁,各有千秋,其中长的有102字,短的仅8个字。古代很多著名诗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等游览岳阳楼时,都写下了不少诗作。______________,文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更为千古传诵。

  解放后,岳阳楼被列为湖南省重点保护文物,自1955年以来,人民政府曾先后进行四次大的整修,连同附近地区辟为公园。1962年,人民政府为了纪念杜甫诞生1250周年,在岳阳楼下的湖畔建了“怀甫亭”,朱德委员长亲自为它题写了匾额。70年代末期,________,整饰一新,还新设了出土文物展览。中外游客络绎不绝。

(本文作者 钟德灿)

(1)文中第3段的横线处应填的词语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最后两段两处画横线的空白处各隐去了一句话。从句子前后衔接的角度看,正确的一项是

[  ]

A.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也在这里被放在12块高大的檀木板上 政府又对岳阳楼进行了全面修复

B.在这里的12块高大的檀木板上刻着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岳阳楼又被政府进行了全面修复

C.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也在这里被刻在12块高大的檀木板上 岳阳楼又被政府进行了全面修复

D.在这里的12块高大的檀木板上刻着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政府又对岳阳楼进行了全面修复

(3)文中提到的的岳阳楼名扬天下的原因是什么?

(4)岳阳楼的建筑风格是什么?(用文中语句回答)

(5)第5段的说明中心是什么?(不超过15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吉林长春卷)语文(解析版)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忆萧乾先生

舒  乙

每次走进萧乾先生的书房,都能留下深刻的印象,觉得萧乾先生活得很潇洒。

一般的知识分子,活得没有那么潇洒,或者,反过来说,别的人差不多都活得挺苦,主要是精神压力比较大,绷得紧,生活也比较单调,没什么乐趣。

但是,走进萧乾先生的家就不一样。萧乾先生在外面永远是西装革履,整整齐齐,一副绅士派头,但是在家里,爱趿拉着鞋,也就是说,一双老布鞋,不好好穿,踩着后帮,趿拉着走,舒服。衣着也随便,以宽松为好。并且强调,这是在自己家里,要着便装,怎么舒适怎么来。他可以最洋,也可以最土。

萧乾先生的家,表面上看,极乱,极拥挤,到处是书,是东西,没有下脚的地儿。但是,萧乾先生心中有数,要找什么书或者东西,手到擒来,一点都不费劲儿,准知道藏在哪儿。政府一再劝他搬家,换一套大点的宽敞的公寓,建议了三次,都被萧乾先生拒绝。不搬,坚决不搬。搬一次家,少说一年之内,绝对找不着要用的东西,故而,到死也不搬。

地方小,不光不碍事,逢年过节,反而要张扬一下,拉几根绳子在头上,把世界各地朋友们寄来的贺年卡都张挂起来,五颜六色,像万国旗,客人一进门,先吓一跳,这就是萧乾先生的潇洒!

萧乾先生有许多小发明。譬如:书桌上有倾斜的板子,颇像制图版,省得老低头,防止颈椎病;把各种废药盒码在桌边的小板上,左右两行,放眼镜,放别针,放小工具;头上有专门的绳子挂着各种正在写的文稿,一抬头就能找着。这么一来,萧乾先生的书桌很像一只大刺猬。体积扩大了许多,张牙舞爪,处处都是机关,可是真实用啊。

客人坐下之后,谈得兴奋了,萧乾先生会出其不意地问:喝什么酒?是威士忌?白兰地?还是黄酒?他要边喝边谈,而且不就东西,白嘴喝酒。拿出两个小杯子,各倒半杯,边喝边聊。

冬天,在室内,萧乾先生穿得很多,把羽绒大衣披在肩上,难道暖气不够吗?非也,通向阳台的门,是半开的,是要通风吗?非也,说小乌龟呆在阳台上,怕它冻着,开着门给小乌龟一点温暖。

其实,乌龟是冷血的,根本不怕冷。萧乾先生不仅活得潇洒,而且心是热的,热得不得了。

萧乾先生有才华,而且勤劳,这样的写家写的东西注定又好又多。

冰心先生曾当面对萧乾先生说:“你真能写,哪都有你的文章,我篇篇都看。你真是快手!”萧乾先生的确很勤快,他的散文常呈系列,有居京散记系列,有留英系列,有二战回忆系列等等,都可以自成体系,单独出书。

萧乾先生的夫人文洁若最想翻译《尤利西斯》,因为它最难译。有萧乾先生合作,使她终于下决心开始啃这块硬骨头。

他们给自己定了“纪律”,在家里开办了“家庭翻译作坊”,是标准的夫妻店,规定每天翻一页原文,翻不完不睡觉,外带要做完那页上的所有注解。注解多得不得了,全是译者自订自拟的,有六千多条。有一幸正文是三万字,注解也是三万字,了不得!为此,两个人都废寝忘食地干,早上五点就起床,醒不来就上闹钟。二人接力,文先生先草译,萧先生接棒,做文学润色,宛如二度创作,一干就是一天,整整四年,此时萧先生已是八十岁老翁,而且只有一个肾。

萧乾先生文思敏捷,写东西极快,有时一天能得一万多字。就这样,萧先生成了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九十年代上半叶最有影响、最有活力的中国当代作家之一。我说过这样的话:看过火山喷发吗?萧乾先生就是一座文坛上的大火山,他的喷发壮观,雄伟,惊人。

萧乾先生创作丰富,思维敏捷,观点犀利,智慧过人,是有原因的。

他出身寒苦,少年当过学徒,织过毛毯,这个出身对他一生影响很大,有一种悲天悯人的胸怀。他有丰厚的学历,上完中学,就读燕京大学,是杨振声和斯诺的学生,后到英国教书,并是剑桥的研究生。他经历复杂,当过派往欧洲的战地新闻记者,见证过联合国成立大会,当过《人民中国》和《文艺报》副总编。他一生坎坷,大起大落,受过多重磨难,甚至面临九死一生,奇迹般重生。

这样的人生造就了一位特殊人才,可谓经过千锤百炼,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有着巨大的穿透力,故而认识深邃,客观公正,实事求是。

二十年前,出版家协金决定给老编辑家常君实先生和赵家壁先生颁奖。这二位在中国现代出版事业上有着杰出贡献,可是偏偏被人渐渐淡忘。此消息一出,萧乾先生立刻在《人民日报》上著文。他说,这次授勋有着非同小可的意义,为全民族做了一件大好事,因为它表彰了一辈子默默无闻专替别人做嫁衣的无名英雄,树立了最可敬佩的榜样。此评论一出,立刻引来一片叫好声,只因为它道出了人们心中想说的话,代表了大众,特别是知识分子的心声,伸张了正气。

萧乾先生一次在巴金先生的创作成就展上即席讲话,他说:“我也要努力讲真理”,他不无幽默地笑着补充道:“不敢保证我一定不讲假话,但我要尽量不说假话”。表现了一位长者的大胆、机智和实事求是。

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位二十世纪末中国文坛上最活跃人物之——萧乾先生吧,记住他的微笑,还有他的慈悲和博爱。

(选自2011年第1期《中国散文家》有删改)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

①潇洒(      )  ②犀利(      )  ③深邃(      )  ④颁奖(      )

2.文章开篇简洁明了,突最了萧乾先生潇洒的特点。品读3-7段,用精炼的语言概括出潇洒的特点还体现在他生活的哪些方面?(答出两点即可)(4分)

答:

3.散文的艺术魅力在于它反映了生活的真实,本文第三段就如实地展现了萧乾先生日常生活的一个侧面。阅读本段,分析作者运用了哪种写法?对塑造萧乾先生的形象起到了什么作用?(4分)

答:

4.点滴的生活细节彰显着人物鲜明的个性,平实质朴的语言包含着作者对萧乾先生的无限深情。你如何理解“萧乾先生不仅活得潇洒,而且心是热的,热得不得了”这句话的含义。(3分)

5.恰当的使用修辞能增强文章语言的表现力、感染力。舒乙先生善于运用修辞技巧来塑造人物。本文语言丰富鲜活,温暖而有味道。请你从修辞的角度对下面的句子加以简要分析。(4分)

我说过这样的话:看过火山喷发吗?萧乾先生就是一座文坛上的大火山,他的喷发壮观,雄伟,惊人。

答:

6.“这样的人生造就了一位特殊人才,可谓经过千锤百炼,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有着巨大的穿透力,故而认识深邃,客观公正,实事求是。”此句独立成段,请你结合文章内容说说这段话在结构上的作用。(4分)

答:

7.余秋雨曾说:“像城头飘来的歌,像枝头栖息的鸟,我们迟早都会消失,唯有善与爱才能永恒。”萧乾先生离开了我们,但他却留给了我们恒久的记忆。纵观全文,请结合文章的相关内容,谈谈萧乾先生留给你怎样的印象。(答出两点即可)(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忆萧乾先生
舒 乙
每次走进萧乾先生的书房,都能留下深刻的印象,觉得萧乾先生活得很潇洒。
一般的知识分子,活得没有那么潇洒,或者,反过来说,别的人差不多都活得挺苦,主要是精神压力比较大,绷得紧,生活也比较单调,没什么乐趣。
但是,走进萧乾先生的家就不一样。萧乾先生在外面永远是西装革履,整整齐齐,一副绅士派头,但是在家里,爱趿拉着鞋,也就是说,一双老布鞋,不好好穿,踩着后帮,趿拉着走,舒服。衣着也随便,以宽松为好。并且强调,这是在自己家里,要着便装,怎么舒适怎么来。他可以最洋,也可以最土。
萧乾先生的家,表面上看,极乱,极拥挤,到处是书,是东西,没有下脚的地儿。但是,萧乾先生心中有数,要找什么书或者东西,手到擒来,一点都不费劲儿,准知道藏在哪儿。政府一再劝他搬家,换一套大点的宽敞的公寓,建议了三次,都被萧乾先生拒绝。不搬,坚决不搬。搬一次家,少说一年之内,绝对找不着要用的东西,故而,到死也不搬。
地方小,不光不碍事,逢年过节,反而要张扬一下,拉几根绳子在头上,把世界各地朋友们寄来的贺年卡都张挂起来,五颜六色,像万国旗,客人一进门,先吓一跳,这就是萧乾先生的潇洒!
萧乾先生有许多小发明。譬如:书桌上有倾斜的板子,颇像制图版,省得老低头,防止颈椎病;把各种废药盒码在桌边的小板上,左右两行,放眼镜,放别针,放小工具;头上有专门的绳子挂着各种正在写的文稿,一抬头就能找着。这么一来,萧乾先生的书桌很像一只大刺猬。体积扩大了许多,张牙舞爪,处处都是机关,可是真实用啊。
客人坐下之后,谈得兴奋了,萧乾先生会出其不意地问:喝什么酒?是威士忌?白兰地?还是黄酒?他要边喝边谈,而且不就东西,白嘴喝酒。拿出两个小杯子,各倒半杯,边喝边聊。
冬天,在室内,萧乾先生穿得很多,把羽绒大衣披在肩上,难道暖气不够吗?非也,通向阳台的门,是半开的,是要通风吗?非也,说小乌龟呆在阳台上,怕它冻着,开着门给小乌龟一点温暖。
其实,乌龟是冷血的,根本不怕冷。萧乾先生不仅活得潇洒,而且心是热的,热得不得了。
萧乾先生有才华,而且勤劳,这样的写家写的东西注定又好又多。
冰心先生曾当面对萧乾先生说:“你真能写,哪都有你的文章,我篇篇都看。你真是快手!”萧乾先生的确很勤快,他的散文常呈系列,有居京散记系列,有留英系列,有二战回忆系列等等,都可以自成体系,单独出书。
萧乾先生的夫人文洁若最想翻译《尤利西斯》,因为它最难译。有萧乾先生合作,使她终于下决心开始啃这块硬骨头。
他们给自己定了“纪律”,在家里开办了“家庭翻译作坊”,是标准的夫妻店,规定每天翻一页原文,翻不完不睡觉,外带要做完那页上的所有注解。注解多得不得了,全是译者自订自拟的,有六千多条。有一幸正文是三万字,注解也是三万字,了不得!为此,两个人都废寝忘食地干,早上五点就起床,醒不来就上闹钟。二人接力,文先生先草译,萧先生接棒,做文学润色,宛如二度创作,一干就是一天,整整四年,此时萧先生已是八十岁老翁,而且只有一个肾。
萧乾先生文思敏捷,写东西极快,有时一天能得一万多字。就这样,萧先生成了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九十年代上半叶最有影响、最有活力的中国当代作家之一。我说过这样的话:看过火山喷发吗?萧乾先生就是一座文坛上的大火山,他的喷发壮观,雄伟,惊人。
萧乾先生创作丰富,思维敏捷,观点犀利,智慧过人,是有原因的。
他出身寒苦,少年当过学徒,织过毛毯,这个出身对他一生影响很大,有一种悲天悯人的胸怀。他有丰厚的学历,上完中学,就读燕京大学,是杨振声和斯诺的学生,后到英国教书,并是剑桥的研究生。他经历复杂,当过派往欧洲的战地新闻记者,见证过联合国成立大会,当过《人民中国》和《文艺报》副总编。他一生坎坷,大起大落,受过多重磨难,甚至面临九死一生,奇迹般重生。
这样的人生造就了一位特殊人才,可谓经过千锤百炼,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有着巨大的穿透力,故而认识深邃,客观公正,实事求是。
二十年前,出版家协金决定给老编辑家常君实先生和赵家壁先生颁奖。这二位在中国现代出版事业上有着杰出贡献,可是偏偏被人渐渐淡忘。此消息一出,萧乾先生立刻在《人民日报》上著文。他说,这次授勋有着非同小可的意义,为全民族做了一件大好事,因为它表彰了一辈子默默无闻专替别人做嫁衣的无名英雄,树立了最可敬佩的榜样。此评论一出,立刻引来一片叫好声,只因为它道出了人们心中想说的话,代表了大众,特别是知识分子的心声,伸张了正气。
萧乾先生一次在巴金先生的创作成就展上即席讲话,他说:“我也要努力讲真理”,他不无幽默地笑着补充道:“不敢保证我一定不讲假话,但我要尽量不说假话”。表现了一位长者的大胆、机智和实事求是。
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位二十世纪末中国文坛上最活跃人物之——萧乾先生吧,记住他的微笑,还有他的慈悲和博爱。
(选自2011年第1期《中国散文家》有删改)
【小题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
①潇洒(      ) ②犀利(      ) ③深邃(      ) ④颁奖(      )
【小题2】文章开篇简洁明了,突最了萧乾先生潇洒的特点。品读3-7段,用精炼的语言概括出潇洒的特点还体现在他生活的哪些方面?(答出两点即可)(4分)
答:
【小题3】散文的艺术魅力在于它反映了生活的真实,本文第三段就如实地展现了萧乾先生日常生活的一个侧面。阅读本段,分析作者运用了哪种写法?对塑造萧乾先生的形象起到了什么作用?(4分)
答:
【小题4】点滴的生活细节彰显着人物鲜明的个性,平实质朴的语言包含着作者对萧乾先生的无限深情。你如何理解“萧乾先生不仅活得潇洒,而且心是热的,热得不得了”这句话的含义。(3分)
【小题5】恰当的使用修辞能增强文章语言的表现力、感染力。舒乙先生善于运用修辞技巧来塑造人物。本文语言丰富鲜活,温暖而有味道。请你从修辞的角度对下面的句子加以简要分析。(4分)
我说过这样的话:看过火山喷发吗?萧乾先生就是一座文坛上的大火山,他的喷发壮观,雄伟,惊人。
答:
【小题6】“这样的人生造就了一位特殊人才,可谓经过千锤百炼,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有着巨大的穿透力,故而认识深邃,客观公正,实事求是。”此句独立成段,请你结合文章内容说说这段话在结构上的作用。(4分)
答:
【小题7】余秋雨曾说:“像城头飘来的歌,像枝头栖息的鸟,我们迟早都会消失,唯有善与爱才能永恒。”萧乾先生离开了我们,但他却留给了我们恒久的记忆。纵观全文,请结合文章的相关内容,谈谈萧乾先生留给你怎样的印象。(答出两点即可)(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不详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忆萧乾先生
舒 乙
每次走进萧乾先生的书房,都能留下深刻的印象,觉得萧乾先生活得很潇洒。
一般的知识分子,活得没有那么潇洒,或者,反过来说,别的人差不多都活得挺苦,主要是精神压力比较大,绷得紧,生活也比较单调,没什么乐趣。
但是,走进萧乾先生的家就不一样。萧乾先生在外面永远是西装革履,整整齐齐,一副绅士派头,但是在家里,爱趿拉着鞋,也就是说,一双老布鞋,不好好穿,踩着后帮,趿拉着走,舒服。衣着也随便,以宽松为好。并且强调,这是在自己家里,要着便装,怎么舒适怎么来。他可以最洋,也可以最土。
萧乾先生的家,表面上看,极乱,极拥挤,到处是书,是东西,没有下脚的地儿。但是,萧乾先生心中有数,要找什么书或者东西,手到擒来,一点都不费劲儿,准知道藏在哪儿。政府一再劝他搬家,换一套大点的宽敞的公寓,建议了三次,都被萧乾先生拒绝。不搬,坚决不搬。搬一次家,少说一年之内,绝对找不着要用的东西,故而,到死也不搬。
地方小,不光不碍事,逢年过节,反而要张扬一下,拉几根绳子在头上,把世界各地朋友们寄来的贺年卡都张挂起来,五颜六色,像万国旗,客人一进门,先吓一跳,这就是萧乾先生的潇洒!
萧乾先生有许多小发明。譬如:书桌上有倾斜的板子,颇像制图版,省得老低头,防止颈椎病;把各种废药盒码在桌边的小板上,左右两行,放眼镜,放别针,放小工具;头上有专门的绳子挂着各种正在写的文稿,一抬头就能找着。这么一来,萧乾先生的书桌很像一只大刺猬。体积扩大了许多,张牙舞爪,处处都是机关,可是真实用啊。
客人坐下之后,谈得兴奋了,萧乾先生会出其不意地问:喝什么酒?是威士忌?白兰地?还是黄酒?他要边喝边谈,而且不就东西,白嘴喝酒。拿出两个小杯子,各倒半杯,边喝边聊。
冬天,在室内,萧乾先生穿得很多,把羽绒大衣披在肩上,难道暖气不够吗?非也,通向阳台的门,是半开的,是要通风吗?非也,说小乌龟呆在阳台上,怕它冻着,开着门给小乌龟一点温暖。
其实,乌龟是冷血的,根本不怕冷。萧乾先生不仅活得潇洒,而且心是热的,热得不得了。
萧乾先生有才华,而且勤劳,这样的写家写的东西注定又好又多。
冰心先生曾当面对萧乾先生说:“你真能写,哪都有你的文章,我篇篇都看。你真是快手!”萧乾先生的确很勤快,他的散文常呈系列,有居京散记系列,有留英系列,有二战回忆系列等等,都可以自成体系,单独出书。
萧乾先生的夫人文洁若最想翻译《尤利西斯》,因为它最难译。有萧乾先生合作,使她终于下决心开始啃这块硬骨头。
他们给自己定了“纪律”,在家里开办了“家庭翻译作坊”,是标准的夫妻店,规定每天翻一页原文,翻不完不睡觉,外带要做完那页上的所有注解。注解多得不得了,全是译者自订自拟的,有六千多条。有一幸正文是三万字,注解也是三万字,了不得!为此,两个人都废寝忘食地干,早上五点就起床,醒不来就上闹钟。二人接力,文先生先草译,萧先生接棒,做文学润色,宛如二度创作,一干就是一天,整整四年,此时萧先生已是八十岁老翁,而且只有一个肾。
萧乾先生文思敏捷,写东西极快,有时一天能得一万多字。就这样,萧先生成了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九十年代上半叶最有影响、最有活力的中国当代作家之一。我说过这样的话:看过火山喷发吗?萧乾先生就是一座文坛上的大火山,他的喷发壮观,雄伟,惊人。
萧乾先生创作丰富,思维敏捷,观点犀利,智慧过人,是有原因的。
他出身寒苦,少年当过学徒,织过毛毯,这个出身对他一生影响很大,有一种悲天悯人的胸怀。他有丰厚的学历,上完中学,就读燕京大学,是杨振声和斯诺的学生,后到英国教书,并是剑桥的研究生。他经历复杂,当过派往欧洲的战地新闻记者,见证过联合国成立大会,当过《人民中国》和《文艺报》副总编。他一生坎坷,大起大落,受过多重磨难,甚至面临九死一生,奇迹般重生。
这样的人生造就了一位特殊人才,可谓经过千锤百炼,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有着巨大的穿透力,故而认识深邃,客观公正,实事求是。
二十年前,出版家协金决定给老编辑家常君实先生和赵家壁先生颁奖。这二位在中国现代出版事业上有着杰出贡献,可是偏偏被人渐渐淡忘。此消息一出,萧乾先生立刻在《人民日报》上著文。他说,这次授勋有着非同小可的意义,为全民族做了一件大好事,因为它表彰了一辈子默默无闻专替别人做嫁衣的无名英雄,树立了最可敬佩的榜样。此评论一出,立刻引来一片叫好声,只因为它道出了人们心中想说的话,代表了大众,特别是知识分子的心声,伸张了正气。
萧乾先生一次在巴金先生的创作成就展上即席讲话,他说:“我也要努力讲真理”,他不无幽默地笑着补充道:“不敢保证我一定不讲假话,但我要尽量不说假话”。表现了一位长者的大胆、机智和实事求是。
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位二十世纪末中国文坛上最活跃人物之——萧乾先生吧,记住他的微笑,还有他的慈悲和博爱。
(选自2011年第1期《中国散文家》有删改)
小题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
①潇洒(      ) ②犀利(      ) ③深邃(      ) ④颁奖(      )
小题2:文章开篇简洁明了,突最了萧乾先生潇洒的特点。品读3-7段,用精炼的语言概括出潇洒的特点还体现在他生活的哪些方面?(答出两点即可)(4分)
答:
小题3:散文的艺术魅力在于它反映了生活的真实,本文第三段就如实地展现了萧乾先生日常生活的一个侧面。阅读本段,分析作者运用了哪种写法?对塑造萧乾先生的形象起到了什么作用?(4分)
答:
小题4:点滴的生活细节彰显着人物鲜明的个性,平实质朴的语言包含着作者对萧乾先生的无限深情。你如何理解“萧乾先生不仅活得潇洒,而且心是热的,热得不得了”这句话的含义。(3分)
小题5:恰当的使用修辞能增强文章语言的表现力、感染力。舒乙先生善于运用修辞技巧来塑造人物。本文语言丰富鲜活,温暖而有味道。请你从修辞的角度对下面的句子加以简要分析。(4分)
我说过这样的话:看过火山喷发吗?萧乾先生就是一座文坛上的大火山,他的喷发壮观,雄伟,惊人。
答:
小题6:“这样的人生造就了一位特殊人才,可谓经过千锤百炼,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有着巨大的穿透力,故而认识深邃,客观公正,实事求是。”此句独立成段,请你结合文章内容说说这段话在结构上的作用。(4分)
答:
小题7:余秋雨曾说:“像城头飘来的歌,像枝头栖息的鸟,我们迟早都会消失,唯有善与爱才能永恒。”萧乾先生离开了我们,但他却留给了我们恒久的记忆。纵观全文,请结合文章的相关内容,谈谈萧乾先生留给你怎样的印象。(答出两点即可)(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现代文阅读(25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忆萧乾先生

舒  乙

    每次走进萧乾先生的书房,都能留下深刻的印象,觉得萧乾先生活得很潇洒。

    一般的知识分子,活得没有那么潇洒,或者,反过来说,别的人差不多都活得挺苦,主要是精神压力比较大,绷得紧,生活也比较单调,漫什么乐趣。

    但是,走进萧乾先生的家就不一样。萧乾先生在外面永远是西装革履,整整齐齐,一副绅士派头,但是在家里,爱趿拉着鞋,也就是说,一双老布鞋,不好好穿,踩着后帮,趿拉着走,舒服。衣着也随便,以宽松为好。并且强调,这是在自己家里,要着便装,怎么舒适怎么来。他可以最洋,也可以最土。

    萧乾先生的家,表面上看,极乱,极拥挤,到处是书,是东西,没有下脚的地儿。但是,萧乾先生心中有数,要找什么书或者东西,手到擒来,一点都不费劲儿,准知道藏在哪儿。政府一再劝他搬家,换一套大点的宽敞的公寓,建议了三次,都被萧乾先生拒绝。不搬,坚决不搬。搬一次家,少说一年之内,绝对找不着要用的东西,故而,到死也不搬。

    地方小,不光不碍事,逢年过节,反而要张扬一下,拉几根绳子在头上,把世界各地朋友们寄来的贺年卡都张挂起来,五颜六色,像万国旗,客人一进门,先吓一跳,这就是萧乾先生的潇洒!

    萧乾先生有许多小发明。譬如:书桌上有倾斜的板子,颇像制图版,省得老低头,防止颈椎病;把各种废药盒码在桌边的小板上,左右两行,放眼镜,放别针,放小工具;头上有专门的绳子挂着各种正在写的文稿,一抬头就能找着。这么一来,萧乾先生的书桌很像一只大刺猬。体积扩大了许多,张牙舞爪,处处都是机关,可是真实用啊。

    客人坐下之后,谈得兴奋了,萧乾先生会出其不意地问:喝什么酒?是威士忌?白兰地?还是黄酒?他要边喝边谈,而且不就东西,白嘴喝酒。拿出两个小杯子,各倒半杯,边喝边聊。

    冬天,在室内,萧乾先生穿得很多,把羽绒大衣披在肩上,难道暖气不够吗?非也,通向阳台的门,是半开的,是要通风吗?非也,说小乌龟呆在阳台上,怕它冻着,开着门给小乌龟一点温暖。

    其实,乌龟是冷血的,根本不怕冷。萧乾先生不仅活得潇洒,而且心是热的,热得不得了。

    萧乾先生有才华,而且勤劳,这样的写家写的东西注定又好又多。

    冰心先生曾当面对萧乾先生说:“你真能写,哪都有你的文章,我篇篇都看。你真是快手!”萧乾先生的确很勤快,他的散文常呈系列,有居京散记系列,有留英系列,有二战回忆系列等等,都可以自成体系,单独出书。

    萧乾先生的夫人文洁若最想翻译《尤利西斯》,因为它最难译。有萧乾先生合作,使她终于下决心开始啃这块硬骨头。

    他们给自己定了“纪律”,在家里开办了“家庭翻译作坊”,是标准的夫妻店,规定每天翻一页原文,翻不完不睡觉,外带要做完那页上的所有注解。注解多得不得了,全是译者自订自拟的,有六千多条。有一幸正文是三万字,注解也是三万字,了不得!为此,两个人都废寝忘食地干,早上五点就起床,醒不来就上闹钟。二人接力,文先生先草译,萧先生接棒,做文学润色,宛如二度创作,一干就是一天,整整四年,此时萧先生已是八十岁老翁,而且只有一个肾。

    萧乾先生文思敏捷,写东西极快,有时一天能得一万多字。就这样,萧先生成了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九十年代上半叶最有影响、最有活力的中国当代作家之一。我说过这样的话:看过火山喷发吗?萧乾先生就是一座文坛上的大火山,他的喷发壮观,雄伟,惊人。

    萧乾先生创作丰富,思维敏捷,观点犀利,智慧过人,是有原因的。

    他出身寒苦,少年当过学徒,织过毛毯,这个出身对他一生影响很大,有一种悲天悯人的胸怀。他有丰厚的学历,上完中学,就读燕京大学,是杨振声和斯诺的学生,后到英国教书,并是剑桥的研究生。他经历复杂,当过派往欧洲的战地新闻记者,见证过联合国成立大会,当过《人民中国》和《文艺报》副总编。他一生坎坷,大起大落,受过多重磨难,甚至面临九死一生,奇迹般重生。

    这样的人生造就了一位特殊人才,可谓经过千锤百炼,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有着巨大的穿透力,故而认识深邃,客观公正,实事求是。

    二十年前,出版家协金决定给老编辑家常君实先生和赵家壁先生颁奖。这二位在中国现代出版事业上有着杰出贡献,可是偏偏被人渐渐淡忘。此消息一出,萧乾先生立刻在《人民日报》上著文。他说,这次授勋有着非同小可的意义,为全民族做了一件大好事,因为它表彰了一辈子默默无闻专替别人做嫁衣的无名英雄,树立了最可敬佩的榜样。此评论一出,立刻引来一片叫好声,只因为它道出了人们心中想说的话,代表了大众,特别是知识分子的心声,伸张了正气。

    萧乾先生一次在巴金先生的创作成就展上即席讲话,他说:“我也要努力讲真理”,他不无幽默地笑着补充道:“不敢保证我一定不讲假话,但我要尽量不说假话”。表现了一位长者的大胆、机智和实事求是。

    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位二十世纪末中国文坛上最活跃人物之——萧乾先生吧,记住他的微笑,还有他的慈悲和博爱。

(选自2011年第1期《中国散文家》有删改)

17.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

   ①洒(      )  ②利(      )  ③深(      )  ④奖(      )

18.文章开篇简洁明了,突最了萧乾先生潇洒的特点。品读3-7段,用精炼的语言概括出潇洒的特点还体现在他生活的哪些方面?(答出两点即可)(4分)

答:                                                 

19.散文的艺术魅力在于它反映了生活的真实,本文第三段就如实地展现了萧乾先生日常生活的一个侧面。阅读本段,分析作者运用了哪种写法?对塑造萧乾先生的形象起到了什么作用?(4分)

答:                                                 

20.点滴的生活细节彰显着人物鲜明的个性,平实质朴的语言包含着作者对萧乾先生的无限深情。你如何理解“萧乾先生不仅活得潇洒,而且心是热的,热得不得了”这句话的含义。(3分)

21.恰当的使用修辞能增强文章语言的表现力、感染力。舒乙先生善于运用修辞技巧来塑造人物。本文语言丰富鲜活,温暖而有味道。请你从修辞的角度对下面的句子加以简要分析。(4分)

    我说过这样的话:看过火山喷发吗?萧乾先生就是一座文坛上的大火山,他的喷发壮观,雄伟,惊人。

答:                                                

22.“这样的人生造就了一位特殊人才,可谓经过千锤百炼,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有着巨大的穿透力,故而认识深邃,客观公正,实事求是。”此句独立成段,请你结合文章内容说说这段话在结构上的作用。(4分)

答:                                                

23.余秋雨曾说:“像城头飘来的歌,像枝头栖息的鸟,我们迟早都会消失,唯有善与爱才能永恒。”萧乾先生离开了我们,但他却留给了我们恒久的记忆。纵观全文,请结合文章的相关内容,谈谈萧乾先生留给你怎样的印象。(答出两点即可)(4分)

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