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根据如图所示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标有序号①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

2)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在试管口放棉花团的作用是________

3)用双氧水制取氧气,探究石蜡燃烧的产物,应选择装置B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组合。收集过程中,检验氧气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

【答案】集气瓶 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E F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说明已经集满

【解析】

1)图中标有序号①的仪器名称是:集气瓶;

2A装置适用于固体加热反应制取氧气,且试管口有一团棉花,故适用于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高锰酸钾受热分解为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在试管口放棉花团的作用是: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3)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可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石蜡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为了不影响对石蜡燃烧产物的干扰,收集的氧气应干燥,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与氧气反应,可用浓硫酸进行干燥,为了得到干燥的氧气,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应选择BF、E

氧气验满: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说明已经集满。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17南宁)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7种物质,分别由CHOClCa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已知ABCDE是不同类别的物质,G是可燃性气体,D的固体可用于人工降雨。这些物质之间相互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能相互反应,“→”表示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1)写出DF的化学式:D_______F_______

2)写出E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_

3B→G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

4)写出一个由A转化为C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9分)CO2通入NaOH溶液中没有明显现象,CO2与NaOH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呢?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对此进行了探究。

【查阅资料】①通常情况下,1体积水溶解1体积的CO2

②在一定浓度的溶液中,有微溶物生成的复分解反应也能发生。

【实验探究】小红同学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锥形瓶内充满CO2),并进行实验。

打开瓶塞和活塞,使NaOH溶液快速滴入锥形瓶中,立即关闭活塞(漏斗中仍有溶液剩余),观察到U形管左侧的红墨水液面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移动”),小红根据现象判断CO2和NaOH发生了反应,理由是___________。请根据初中化学知识写出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反思与评价1】小明认为小红的实验方案不严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实验】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为此又设计了下表所示的两种方法,进一步探究。请填写表中的空格。

实验方法

操作过程

现象

实验结论

方法一

取小红实验后锥形瓶内的溶液适量,加入足量CaCl2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

方法二

取小红实验后锥形瓶内的溶液适量,加入足量稀硫酸

______________

【反思与评价2】同学们经过讨论,认为【拓展实验】的______(填“方法一”或“方法二”)依然不严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按如图所示装置,玻璃棒末端固定一团喷有酚酞溶液的脱脂棉Y。先加入物质X,再塞上带玻璃棒的橡胶塞。片刻后,能观察到喷有酚酞溶液的脱脂棉Y变红,则物质X可能是

A.浓盐酸B.浓氨水

C.浓醋酸D.浓氢氧化钠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节能减排中“减排”的关键是减少CO2的排放,而“减排”的重要手段是合理利用CO2。科学家利用CO2为原料制取炭黑的流程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过程2的变化中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B.过程1和过程2的变化都属于分解反应

C.此流程中有炭黑生成,还有氧气生成

D.此流程还需要解决炭黑和Fe3O4的分离问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世界VR看中国,中国VR看南昌”。生产VR(虚拟现实)设备的材料之一是硅,工业制取高纯硅其中一个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结论正确的是______


A 甲的化学式为SiH4

B 反应中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2

C 丙是由离子构成

D 丁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班同学取用相同总质量的木炭粉和氧化铜的混合物,按图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发现有的小组“黑色固体变红色”这一实验现象不明显。小组同学对此异常现象进行如下探究。

(知识回忆)碳和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理论上碳和氧化铜的质量比为_____

(作出猜想)产生异常现象可能与所取用木炭粉和氧化铜的质量比有关。

(实验探究)小组同学用总质量相同但质量比不同的木炭粉和氧化铜的混合物(不考虑其中杂质),分别进行实验,部分实验现象记录如下:

实验序号1

mC):mCuO

实验后A处试管中固体颜色

C处导管口的现象

1

18

红色固体中有少量黑色固体

尾气燃烧

2

19

红色固体中有较少量黑色固体

尾气燃烧

3

110

红色固体中有很少量黑色固体

尾气不燃烧

4

111

红色固体中有极少量黑色固体

_____

5

112

红色固体中无黑色固体

尾气不燃烧

6

113

红色固体中有较多黑色固体

尾气不燃烧

(交流讨论)

1)推测实验4中“C处导管口的现象”是_____

2)上述探究可得出,实验时所用木炭粉和氧化铜的质量比控制在110~112之间,可观察到黑色固体明显变红,同时还可减少_____(填化学式)排放,防止空气污染。

3)检验实验6反应后A处试管中黑色固体物质,可滴加的试剂是_____,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

(反思评价)分析发现,实验5mC):mCuO)比值与理论值不符,实验后却无黑色固体残留。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实验中过量的黑色固体消失的原因:_____(写一个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按如图所示方案进行探究燃烧条件之一是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的实验(已知:白磷的着火点是40℃),观察到:甲中白磷燃烧,乙中白磷不燃烧。实验后,将甲中试管倒置于水中,去掉橡胶塞,发现水进入试管中。


1)甲中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甲中的X、乙中的Y分别为__________

3水进入试管中的原因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A~B是初中化学的常见物质。AD是两种常见的碱;B的水溶液是一种常见的酸,且只含有两种元素;C是一种钠盐。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一”表示两种物质间发生反应,“→”表示两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请回答:

1C物质的名称是_____

2C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3C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