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年4月我市一家歌厅发生火灾,事故的原因是电线起火,引燃了聚氨酯泡沫塑料天花板,造成了一定的财产损失。
材料二 氢氧化铝Al(0H))3是一种无机阻燃剂。当温度达到25O℃时,氢氧化铝开始分
解出水蒸气和耐高温的氧化铝固体颗粒。利用氢氧化铝的这一性质,将它添加在塑料等易
燃材料中起到阻燃作用。
(1)聚氨酯塑料泡沫属于 材料(填“有机”或“无机”)
(2)起火的电线在火灾中起到的作用是 (填序号)。
A.提供可燃物 B.使可燃物达到着火点 C.提供氧
(3)根据灭把原理分析氢氧化铝作阻燃剂的原因 (答一点);
氢氧化铝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l)有机 (2)B (3)①分解吸热,抑制塑料升温。②分解生成的水蒸气起到了既冷却又稀释的效果,阻止燃烧进行。③分解生成的氧化铝颗粒附在可燃物表面,阻隔空气,
阻止燃烧。2Al(OH)3 Al2O3+3H2O (前三个空各l分,方程式2分,共5分)
【解析】
:(1)聚氨酯塑料是塑料的一种,应属于有机合成材料,因此判断其为有机材料;
(2)起火的电线引燃其它可燃物而引发火灾,因此可判断在火灾中起火的电线起到了使可燃物达到其着火点的作用;
(3)氢氧化铝分解时吸收热量,分解出的水蒸气蒸发时也可使大量热量及时散失,这都可使塑料的温度不易达到其着火点而不能燃烧;分解出耐高温的氧化铝固体颗粒也可以阻止塑料与空气中氧气的接触,有效地防止燃烧的发生;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1)有机;
(2)B;
(3)氢氧化铝分解吸热,抑制塑料升温(或分解生成的水蒸气起到冷却的效果,阻止燃烧进行;或分解生成的氧化铝颗粒附在可燃物表面,阻隔空气,阻止燃烧);.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溶质(不含结晶水)的水溶液甲,经历如下变化: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溶液甲可能是饱和溶液B.溶液乙和溶液丙中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相等
C.溶液乙一定是饱和溶液D.溶液丙若再蒸发 5g水,析出的晶体一定等于 3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美国普度大学研究开发出一种利用铝镓合金制备氢气的新工艺工艺流程如下所示。
(1)在此工艺中,氧化铝制得铝的符号表达式是_____,这一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
(2)氢气中的氢元素来自于反应中的_______。
(3)当前,工业上制取氧气的方法是_______,属于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I、用化学符号填空:
(1)导电导热性能最好的金属_________;
(2)三个氢分子_________;
(3)2个镁离子_______;
(4)沼气的主要成分_______;
(5)氧化铝中铝的化合价_________。
II、碳在地壳中的含量不高,但它的化合物数量众多,而且分布极广。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图①为碳原子的结构示意图,碳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____,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填“活泼”或“不活泼”)。
(2)图②、③、④对应三种碳单质:图②单质的名称是___________,说出图③单质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图④单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
(3)C为+4价,Cl为-1价,由C和Cl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4)图②、③物理性质差异较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将白磷(a)和红磷(c)分装于Y形试管的2个支管中,管口系牢小气球,将2个支管同时伸入相同深度的热水(80℃)中,热水中还有一块白磷(b)。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烧杯中的热水的作用不仅提供热量,而且能隔绝空气
B. a与c对比中说明可燃物燃烧条件之一是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C. b与c对比说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D. 与Y型瓶加塞子比较,小气球能缓冲管内压强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课堂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老师引导下开展探究活动.以下是教学片段,请你参与学习并帮助填写空格(包括表中空格).
(演示实验)将一定量的稀H2SO4加入到盛有NaOH溶液的小烧杯中.
(学生板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提出问题)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部分同学产生了疑问: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是什么呢?
(假设猜想)针对疑问,太家纷纷提出猜想.甲组同学的猜想如下:
猜想一:只有Na2SO4猜想二:有Na2SO4和H2SO4
猜想三:有Na2SO4和NaOH 猜想四:有Na2SO4、H2SO4和NaOH
乙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有一种猜想是不合理的.不合理的猜想是 .
(实验探究)(1)丙组同学取烧杯中的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几滴CuSO4溶液,无明显变化,溶液中一定没有 .
(2)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各学习小组利用烧杯中的溶液,并选用老师提供的pH试纸、铜片、BaC12溶液、Na2CO3溶液,进行如下三个方案的探究.
实验方案 | 测溶液pH | 滴加Na2CO3溶液 | 滴加BaCl2溶液 |
实验操作 | |||
实验现象 | 试纸变色,对比比色卡,pH<7 | 有气泡产生 | 产生白色沉淀 |
实验结论 | 溶液中有H2SO4 | 溶液中有H2SO4 | 溶液中有H2SO4 |
(得出结论)通过探究,全班同学一致确定猜想二是正确的.
(评价反思)老师对同学们能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究,并且得出正确结论给予肯定.同时指出(实验探究)(2)中存在两处明显错误,请大家反思.同学们经过反思发现了这两处错误:
(1)实验操作中的错误是 .
(2)实验方案中也有一个是错误的,错误的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竖炉炼铁也是一种重要的炼铁方法,其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催化反应室中发生的反应为:2CH4+CO2+H2O3CO+5H2
B.该工艺流程中,甲烷的作用只是:生产合成气的原料
C.该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CH4 和 CO2、H2O
D.还原反应室内炼铁的原理只有:3CO+Fe2O32Fe+3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正确完成如下图所示两个实验。已知所用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
关于该实验,有如下说法:①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才能打开弹簧夹;②点燃酒精灯加入铜丝,可观察到铜丝有红色变成黑色;③停止加热后即可读出注射器内气体的体积约为24mL;④实验取用铜丝质量的多少不会影响实验结果;⑤两个实验均能证明空气是混合物;⑥两个实验均能证明空气中约含1/5体积的氧气。其中正确说法的个数有(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装置,用于实验室制取CO2,并对它的部分性质进行探究按要求回答问题。
(1)A装置用于制取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用B装置收集CO2,气体应从_______(选填“a”或“b”)端通入。
(3)若要C中的两个气球悬浮在空气中,则气体甲可能是_____(填序号)。
A氢气
B氧气
C空气
(4)用D试管可检验CO2,若通入CO2可出现______现象。
(5)E装置的集气瓶中充满CO2,打开分液漏斗①滴入石灰水会出观察到气球______;若要气球恢复原状,应关闭分液漏斗①打开分液漏斗②滴入______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