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炼铁的原理是利用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某同学利用该原理设计了一个实验,实验装置见下图:
对实验进行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给玻璃管加热的仪器叫酒精喷灯,要用其________(填“外焰”“内焰”或“焰心”)进行加热.
(2)实验中玻璃管里固体粉末的颜色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观察到澄清石灰水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前“通入CO”与“开始加热”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后“停止通入CO”与“停止加热”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要在装置末端a处放置一盏燃着的酒精灯,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8分)粗盐中含有MgCl2、CaCl2等杂质,工业提纯粗盐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1)Ca(OH)2溶液的pH (填“>”、“=”或“<”)7。步骤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步骤③操作a的名称是 。步骤④加入适量盐酸的目的是除去滤液中的 和 。
(3)若步骤①和步骤②的顺序颠倒,则最后所得的精盐水中还含有 。
(4)将精盐水制成食盐晶体的方法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根据如图所示进行模拟炼铁的实验,并对产物成分进行探究.经初步分析:无色气体A不含有单质气体,黑色粉末B含有两种单质中的一种或者两种.高炉炼铁的原理为Fe2O3+3CO2Fe+3CO2,请写出反应器中产生一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兴趣小组又分成甲、乙两组分别对无色气体A和黑色粉末B的成分进行探究.
[猜想与假设]
甲组在分析了炼铁的原理后,认为无色气体A中可能有CO2,也可能有未反应的________.
乙组认为黑色粉末的成分中存在以下三种情况:
假设一:只含有铁.假设二:只含有________.假设三:以上两种物质都含有.
[实验探究]
(1)为验证甲组的猜想,大家按下图所示进行实验(箭头表示气体流向):
当看到Ⅰ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Ⅲ中灼热的氧化铜变红,可以确定无色气体A的成分为________,Ⅱ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验证乙组中假设三成立,大家用物理和化学两种方法来进行探究.
实验方法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果 |
物理方法 | 假设三成立 | ||
化学方法 | 取少量黑色粉末B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 | 假设三成立 |
写出黑色粉末B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交流反思]
在做甲组的实验时发现其存在一个很不环保的缺陷,请指出来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将下列各组物质同时加入到足量水中,最终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A.BaCl2、NaOH、H2SO4 B.KNO3、NaCl、CuSO4
C.HCl、Na2CO3、K2SO4 D.KMnO4、Na2SO4、K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CO还原Fe2O3的实验装置.
(1)指出该装置的不足之处________________,如何改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氧化铁变为单质铁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石灰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氧气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资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细铁丝能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B.氧气能用作医疗急救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的火焰
D.所有物质在氧气中的燃烧都属于化合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
B.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铁
C.海水中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钠
D.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的符号是N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6g黄铜(Cu—Zn合金)与100g稀硫酸在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测得烧杯中剩余物的总质量为125.8g.求:(1)黄铜中铜的质量分数;(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