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请用化学用语回答生活中的下列问题。
(1)新鲜的苹果切开后因亚铁离子被氧化会很快变黄,亚铁离子的符号是______。
(2)工业盐因含亚硝酸钠(NaNO2)而有毒,标出亚硝酸钠中氮元素的化合价______。
(3)小苏打既可作发酵粉又可治疗胃酸,写出小苏打的化学式_____。
(4)某学习小组在帮助清理药品时,发现一瓶标签残缺盛有无色溶液(初中化学常用试剂)的试剂瓶(如图),你猜想这种试剂可能是____溶液。
【答案】Fe2+ NaHCO3 Na2CO3、Na2SO4
【解析】
(1)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亚铁离子可表示为:Fe2+;
(2)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亚硝酸钠中氮元素显+3价。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亚硝酸钠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可表示为:;
(3)小苏打是碳酸氢钠,其化学式为NaHCO3;
(4)由标签的内容,名称是某酸钠,一个分子中钠原子的个数为2,可能是碳酸钠或硫酸钠等,其化学式分别是Na2CO3、Na2SO4。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中同学们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成功探究出了久置氢氧化钠固体的变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溶液可以选择稀盐酸或CaC12溶液(查阅资料得知:CaC12溶液显中性)
B. 若Ⅱ、Ⅲ均有明显现象,则说明样品部分变质
C. D物质可能是气体,也可能是沉淀
D. 溶液B中的溶质一定只含有NaOH和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今年我市化学实验操作考察的实验之一是“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现摘录某同学的实验过程如下:
①选择适当仪器,组装成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②检查装置气密性,装置气密性良好;
③向集气瓶中加水,并倒置于盛有水的水槽中,集气瓶底部出现气泡;
④将药品平铺于干燥试管底部,在导管口放置蓬松的棉花团,塞上橡皮塞,固定于铁架台上;
⑤点燃酒精灯加热,待导管口有气泡产生,立即用集气瓶进行收集;
⑥气体收集完毕,用毛玻璃片将集气瓶口盖好,从水中取出并正放在桌面上;
⑦先熄灭酒精灯,后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欲调整试管高度,应调节图中A、B、C哪个旋钮:_____;
(3)步骤②的操作与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若装置无破损,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高锰酸钾已大量分解,但导管口仍未产生明显气泡,可能的原因是_____;
(4)上述实验步骤中,可能导致集气瓶中收集的氧气不纯净(水蒸气不计)的是_____;(填序号)
(5)步骤⑦中的操作,可能引起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近年各大体坛赛事报道频繁出现一个名词“嗅盐”。某校兴趣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对“嗅盐”展开了系列探究:
(查阅资料)①嗅盐,是一种由碳酸铵和香料配制而成的药品,给人闻后有刺激作用;
②嗅闻原理是碳酸铵晶体产生的氨气对人体有刺激作用,过量嗅闻不利健康;
③碳酸铵[(NH4)2CO3]晶体受热易分解,产生 NH3、H2O、CO2。
(定性初探)验证“嗅盐”的化学性质
(1)甲同学进行了NH4+的验证实验:取适量嗅盐于试管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共热,在试管口放一张_____,观察到了预期的实验现象。请写出氢氧化钠溶液与碳酸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乙同学进行了 CO32﹣的验证实验:取适量嗅盐于试管中,再加入稀硫酸,并将生成的气体通入_____,预期的实验现象是_____,实验后观察到了预期的现象。
(定量再探)测定“嗅盐”中碳酸铵(NH4)2CO3的质量分数
方案Ⅰ:取样品 6.0 克,用图 1 装置进行实验,测量C装置在反应前后增加的质量即为产生NH4+的质量:
(3)装置B的作用_____,装置C中普通漏斗的作用是_____,图2装置中不能与其起到相似作用的是_____。
(4)小组同学经讨论后,均认为用该套装置测量会导致碳酸铵的质量分数偏小,原因是_____。
方案Ⅱ:取样品6.0克,用图3装置进行实验,利用F装置测量反应生成气体的体积。
(5)请写出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装置 D 中橡胶管除平衡压强,便于液体顺利滴下外,还有_____的作用。
(6)该方案实验结束后,会有气体残留,不能完全进入量气管中,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通入N2将其 中残留的气体排入量气管中,阐述你的理由_____。
(7)实验测得量气管中产生气体的体积为 558mL,该方案所测嗅盐中碳酸铵的质量分数为_____。(已知实验条件下,CO2的密度约为 1.97g/L)。(请写出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 1%)
(8)若其他操作均正确,下列因素会导致所测嗅盐中碳酸铵的质量分数偏大的是_____ (填字母)
a反应前量气管液面在 0 刻度处以下
b实验结束后,调节两端液面相平读数
c反应结束后未等装置冷却到室温,就开始读数
d反应前正确读取量气管中液体体积,反应后仰视读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近年各大体坛赛事报道频繁出现一个名词“嗅盐”。校兴趣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对“嗅盐”展开了系列探究:
(查阅资料)①嗅盐,是一种由碳酸铵和香料配制而成的药品,给人闻后有刺激作用;
②嗅闻原理是碳酸铵晶体产生的氨气对人体有刺激作用,过量嗅闻不利健康;
③碳酸铵[(NH4)2CO3]晶体受热易分解,产生 NH3、H2O、CO2。
(定性初探)验证“嗅盐”的化学性质
(1)甲同学进行了NH4+的验证实验:取适量嗅盐于试管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共热,在试管口放一张_____,观察到了预期的实验现象。请写出氢氧化钠溶液与碳酸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乙同学进行了 CO32﹣的验证实验:取适量嗅盐于试管中,再加入稀硫酸,并将生成的气体通入_____,预期的实验现象是_____,实验后观察到了预期的现象。
(定量再探)测定“嗅盐”中碳酸铵(NH4)2CO3的质量分数
方案Ⅰ:取样品 6.0 克,用图 1 装置进行实验,测量C装置在反应前后增加的质量即为产生NH4+的质量:
(3)装置B的作用_____,装置C中普通漏斗的作用是_____,图2装置中不能与其起到相似作用的是_____。
(4)小组同学经讨论后,均认为用该套装置测量会导致碳酸铵的质量分数偏小,原因是_____。
方案Ⅱ:取样品6.0克,用图3装置进行实验,利用F装置测量反应生成气体的体积。
(5)请写出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装置 D 中橡胶管除平衡压强,便于液体顺利滴下外,还有_____的作用。
(6)该方案实验结束后,会有气体残留,不能完全进入量气管中,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通入N2将其 中残留的气体排入量气管中,阐述你的理由_____。
(7)实验测得量气管中产生气体的体积为 558mL,该方案所测嗅盐中碳酸铵的质量分数为_____。
(已知实验条件下,CO2的密度约为 1.97g/L)。(请写出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 1%)
(8)若其他操作均正确,下列因素会导致所测嗅盐中碳酸铵的质量分数偏大的是_____ (填字母)
a.反应前量气管液面在 0 刻度处以下
b.实验结束后,调节两端液面相平读数
c.反应结束后未等装置冷却到室温,就开始读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向盛有10 g纯碱样品(含有少量氯化钠)的烧杯中加入稀盐酸。加入80 g稀盐酸时,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烧杯内物质总质量为86.7 g。
(l)该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___g;
(2)求该纯碱样品中碳酸钠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欲配制1000g溶质质量分数为4%的氢氧化钠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步骤
①计算:需氢氧化钠固体_____g,水_____mL(水的密度是1g/cm3)。
②称量:用质量为23.1g的烧杯作称量容器,托盘天平上称取氢氧化钠固体时,盛有氢氧化钠固体的烧杯应放在_____盘。
③溶解:将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用_____搅拌,使氢氧化钠全部溶解,冷却至室温。
④装瓶:把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盖好瓶盖并贴上标签,放入试剂柜中。
请在装有所配制溶液的试剂瓶(如图)标签上标明相应的信息。_____
(2)在配制过程中,导致溶液中氢氧化钠质量分数小于4%的可能原因是_____
①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②配制溶液的烧杯用少量蒸馏水润洗;
③在托盘天平的左盘称取氢氧化钠时,游码不在零位置就调节天平平衡,后将游码移动得到读数;
④盛装溶液的试剂瓶用蒸馏水润洗;
⑤氢氧化钠固体不纯。
A①②③④⑤ B只有①②④⑤ C只有①②⑧ D只有②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氯化钙在生活中常用作干燥剂、融雪剂,在工业上可用于制造防冻液等。某工厂以石灰石为原料生产氯化钙晶体的流程如下:(原料石灰石中含的杂质主要是MgCO3、MgSO4 和Al2O3)
(1)石灰石粉溶解时,Al2O3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加入BaCl2除杂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操作Ⅱ的具体步骤为___________________ 、冷却结晶;
(4)固体a的成分中含有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t2℃时,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37:100
B. 要配制质量分数相等的甲、乙饱和溶液,温度应该控制在t3℃
C. 当温度由t3℃→t1℃时,甲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逐渐减小
D. 从甲与少量乙的混合物中提纯甲,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