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用Na2CO3溶液和浓HCl来研究简易灭火器的反应原理时,对废液的成分进行探究。
【推理假设】上述两种物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由此
推测出废液中一定有NaCl,可能有Na2CO3或盐酸。
【实验探究】(1)确定废液中是否含有盐酸:
①选择试剂:根据盐酸的化学性质,同学们选用了如图所示的五种物质,其中物质X是酸碱指示剂中的 溶液。
②实验验证:某同学向废液中加入少量的镁粉,观察到 ,确定废液中一定没有盐酸。
(2)确定废液中是否含有Na2CO3:某同学选用 测出废液的pH=l0,确定废液中一定含有Na2CO3。
(3)处理废液,回收利用:欲从废液中得到纯净的NaCl,请完成如下实验方案设计。
方案 | 加入试剂 | 分离方法 | 方案评价 |
一 | 适量Ca(NO3)2溶液 | 过滤、蒸发结晶 | 不可行,理由是: |
二 | 稍过量的 | | 可行 |
【推理假设】 Na2CO3+2HCl=2Na Cl+ H2O+ CO2↑。
【实验探究】(1)①石蕊试液 ②无明显现象 (2)pH试纸。
(3)不可行,理由是:氯化钠中混有硝酸钠杂质。
实验方案设计:加入试剂:稀盐酸,分离方法:蒸发结晶。
(4)拓展运用:溶质是Na2CO3。
解析试题分析:【推理假设】根据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的实质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实验探究】(1)①判定废液中是否含盐酸所取用的酸碱指示剂不能用酚酞试剂,因酸不能使无色的酚酞变色,故取用紫色石蕊试液,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②镁和盐酸反应出现的现象是产生大量气泡,如没气泡产生则证明废液中一定没有盐酸;(2)测定溶液的酸碱性的最简单方法用pH试纸;(3)根据化学上除杂质原则分析实验方案设计,即除去原杂质不能添加新的杂质,因而处理废液,回收利用废液中得到纯净的NaCl时,如加适量Ca(NO3)2溶液,虽然除去了碳酸钠,但却引进新杂质NaNO3;如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蒸发结晶后可得到纯净的氯化钠.(4)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分离BaCl2和NaCl的固体混合物时,X溶液中溶质是Na2CO3。
考点:酸碱盐的通性、复分解反应、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探究题
实验室中的试剂一般要密封保存,否则可能会与空气接触而变质。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发现一瓶未密闭的NaOH固体,对其成分提出以下假设,并完成了实验探究。
假设1:只含NaOH; 假设2:含NaOH和Na2CO3; 假设3:只含Na2CO3
(1)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观察到 ,说明假设1不成立,假设2或假设3成立。
(2)进一步探究的过程如下:
①“操作1”的名称是 ,其中要用到玻璃棒,其作用是 。
②加入足量CaCl2溶液的作用是 。
③加酚酞检验“溶液B”的现象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探究题
化学活动日,小冉和老师共同完成以下酸和碱反应的探究实验。
(1)请依据上图完成实验: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结论 |
①向烧杯中加入10ml氢氧化钠溶液,并滴入几滴酚酞溶液; ②再用滴管慢慢滴入稀硫酸,并不断搅拌溶液。 | ①溶液颜色 ; ②不断搅拌溶液至溶液颜色恰好变成 为止。 | 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
实验方案 |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方案一 | 取样,滴入适量的氯化钡溶液 | 出现白色沉淀 | 硫酸过量 |
方案二 | 取样,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 | 酚酞溶液不变色 | 酸、碱恰好反应 |
方案三 | 取样,滴入几滴紫色石蕊溶液 | 溶液变红 | 硫酸过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探究题
一次化学兴趣小组活动时,小红在实验室制取了一种初中化学中常见的气体,收集在三个集气瓶中,让小刚通过实验确定该气体。小刚进行了下面的实验。请根据实验步骤和现象,将你的推断结果及结论填入下表空格中,并回答问题。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推断结果及结论 |
(1)取一瓶气体,闻其气味 | 无气味 | 可能是H2、O2、N2、CO、CO2、CH4 |
(2)移开另一瓶的玻璃片,将一燃着的木条缓慢深入瓶中。 | 瓶口处未见火焰 | 一定不是_______________ |
木条的火焰熄灭 | 一定不是_______________ | |
(3)向第三个瓶中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 | 石灰水变浑浊 | 一定是_______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探究题
实验室有一种澄清的废液中可能含有Na2CO3、NaOH、Ca(OH)2、BaCl2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为了证明其成分,进行了如下的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废液中含有哪些溶质?
【进行实验1】
甲同学取样:
【表达交流】 由此证明溶液中一定没有(1) ;
【进行实验2】乙同学再取样,向废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观察到废液中出现白色浑浊,由此乙同学得出的结论废液中一定含有Ca(OH)2。
【表达交流】请你对乙同学的结论做出评价:(2) ;
【进行实验3】甲同学再取少量废液加入一定量的(3) ,若观察到(4) ,证明乙同学的结论正确
【反思与评价】废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后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5)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探究题
在实验室,有硫酸铜、碳酸钙、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五种物质(均为纯净物)失去标签,它们均为白色粉末。现将药品分别标记为A、B、C、D、E,化学老师让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鉴别出这些物质。
【查阅资料】白色的硫酸铜粉末遇水变为蓝色
【实验探究】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鉴别实验过程记录如下步骤1:取五种白色粉末各一药匙,分别放入五支洁净的试管中,各加蒸馏水2mL。振荡后静置。五支试管底部均有固体存在,只有盛放E的试管中液体呈蓝色, 其他均呈无色。
步骤2:取B、C、D的上层清液滴加稀盐酸,只有B的试管中有气泡产生,其他均无明显现象。
步骤3:取A、C、D的上层清液放入试管中,分别滴加无色酚酞,A、C显红色。
请根据该学生的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由步骤1得出E为 ;
(2)步骤3中,D的现象是 ;
(3)根据该化学小组的实验,除E外其余四种白色粉末有部分也可以确定,分别是 ;(写代号及其对应物质的化学式)
(4)对尚未鉴别出来的物质,请设计实验进行确定,并填入下表: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及结论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探究题
维生素C(简称Vc,又名抗坏血酸),易溶于水,易被氧化。人体缺乏Vc可能引发多种疾病。水果和蔬菜中含有丰富的Vc。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它探究如下:
探究一:测定饮料中Vc的含量。
【查阅资料】Vc能和高锰酸钾反应,使紫色的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设计方案】分别向盛有1 mL等浓度高锰酸钾稀溶液的四支试管中逐滴滴加果味饮料、苹果汁、梨汁和0.04%的Vc溶液,边滴边振荡,直至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实验数据】
【实验结论】分析数据可知,Vc含量最高的是 ,含量为 (各液体密度上的差别和每一滴的体积差别忽略不计)。
探究二:蔬菜放置时间的长短对其Vc含量是否有影响。
【设计方案】请你用新鲜的黄瓜、放置一周的黄瓜、高锰酸钾稀溶液和必要的仪器设计实验方案: 。
【实验结论】按上述方案实验,根据 这一实验结果,分析得出蔬菜放置时间的长短对其Vc含量有影响。
【实验反思】化学实验需要控制变量。下列情况不会影响到测定结果的是 。
A.每次实验所用的果汁颜色不同 |
B.量取的被测物质的体积不同 |
C.试管的大小不同 |
D.没有用同一规格胶头滴管滴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探究题
学习氢氧化钠的性质之后,知道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H2O、Na+、OH-,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某科技小组想进一步探究是哪一种粒子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
【提出猜想】猜想①:可能是H2O;
猜想②:可能是Na+;
猜想③:可能是OH-。
【实验验证】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 论 |
①用试管取少量蒸馏水,滴入1滴~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 | 试管内溶液仍为无色 | 水分子不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 |
②用试管取少量氯化钠溶液,滴入1滴~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 | | |
③用试管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滴入1滴~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探究题
氮气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广泛应用于化肥等工业。工业常用PSA变压吸附制氮气,某学习小组查阅到相关制氮气工艺流程,并展开学习,请回答相关问题:
【资料】:
1、碳分子筛对不同气体的吸附强度不同,如图所示;
2、气压越大,碳分子筛吸附能力越强,反之越弱;
3、碳分子筛可以再生,能重复使用。
(1)吸附塔中碳分子筛具有吸附性,这种性质是 (填“化学”、“物理”)性质,根据工艺流程,资料1图像中气体②是 (填化学式);
(2)根据资料,碳分子筛再生的方法是 。
(3)相比分离液态空气制氮气,该工艺的优点是 ;
(4)氮气可作食品保护气,是因为氮气化学性质 (填“稳定”、“活泼”)。N2和H2在500℃、200MPa及催化剂的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NH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中,N2和H2的质量比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