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5.现有下列方法:①用燃着的木条伸入瓶内;②闻气味;③观察颜色;④通入澄清石灰水;若要验证一瓶气体究竟是氧气还是二氧化碳,可以选用的方法是①④(填序号).若用氢氧化钠溶液来鉴别氯化镁溶液和硫酸钾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Cl2+2NaOH═Mg(OH)2↓+2NaCl.

分析 氧气具有助燃性,检验氧气应用带火星的木条或燃烧的木条;二氧化碳能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氢氧化钠溶液与氯化镁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氢氧化镁沉淀,据此写出反应化学方程式.

解答 解:分别插入燃着木条,能使木条燃烧更旺的是氧气,使木条熄灭的是二氧化碳;分别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是二氧化碳.
氢氧化钠溶液与氯化镁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氢氧化镁沉淀,其反应方程式为:MgCl2+2NaOH═Mg(OH)2↓+2NaCl.
故答案是:①④;MgCl2+2NaOH═Mg(OH)2↓+2NaCl.

点评 利用所要鉴别物质的性质差别,设计实验,实验中出现明显的现象差异,达到鉴别物质的目的.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用所学化学知识分析,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霉变的花生清洗后再食用
B.用食醋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
C.夜晚在房间里闻到煤气味,立即开灯检查
D.家用电器着火时立即用水扑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物质所发生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酒精挥发B.铁丝生锈C.矿石粉碎D.海水嗮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临近中考,小敏妈妈为她拟定的食谱为:米饭,红烧肉、清蒸鱼、豆腐、牛奶.从营养均衡的角度,应该增加的食物是(  )
A.花生米B.凉拌黄瓜C.炖排骨D.炒鸡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配制15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配制的主要步骤依次为:计算、称量、溶解
B.配制过程所需仪器只有天平、量筒
C.需要准确称量15g葡萄糖
D.量取所需水的体积时,若视线仰视,则所配得的溶液浓度偏高(其他操作均正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一)请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标号①②的仪器名称:①长颈漏斗,②水槽.
(2)实验室制取H2,可选用装置BD(填写装置序号)能收集到较纯净的H2
(3)判断CO2已收集满的方法是将燃烧木条伸到瓶口,熄灭,说明已收集满.
(4)用高锰酸钾制取O2,装置A还需做的一点改动是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5)对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O2后的固体残渣(假定已完全反应),通过以下四步实验操作可回收二氧化锰.正确操作的先后顺序是bcda(填写选项序号).  a.烘干         b.溶解              c.过滤           d.洗涤
(6)把(5)中滤液蒸发结晶可得到氯化钾晶体,在蒸发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防止液体局部过热飞溅出来.
(7)用装置F制取气体,在反应过程中,用弹簧夹夹住导气管上的橡皮管,过一会儿反应就会停止.其原因是反应中产生的气体使右侧管内的压强增大,使固、液分离,反应停止.
(二)某兴趣小组同学在实验室将一定量的稀硫酸加入到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未看到明显的现象.部分同学产生疑问:酸和碱到底能否发生反应?
(1)该小组同学又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及反应方程式
向滴有酚酞溶液的稀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加入稀硫酸,并振荡观察到溶液由红
色变为无色.
氢氧化钠和硫酸发生了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O4+2NaOH═Na2SO4+2H2O.
(2)同学们对(1)实验后溶液中的溶质组成展开探究,做出如下猜想:
小明的猜想是:只有Na2SO4
小亮的猜想是:有Na2SO4和NaOH;
小丽的猜想是:有Na2SO4和H2SO4
你认为小亮的猜想不合理.理由是如果有NaOH存在,含有酚酞的溶液不能为无色.
若要验证余下两种猜想中的一种是正确的,请完成下面的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预期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1)实验后溶液少量于试管中,
加入锌粒

有气泡产生
(或没有气泡产生)
小丽
(或小明)的猜想正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氢氧化钠俗称火碱,可用于制肥皂
B.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可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 3%~5%NaHCO3溶液
C.用燃烧闻气味的方法可区分羊毛纤维和涤纶纤维
D.用燃烧的木条可区分氮气和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机动车排放的尾气是空气的主要污染源,其成分之一是NO.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查阅资料后得知:
①NO常温下是一种无色、难溶于水的气体,它的密度比空气略大;
②NO常温下能与氧气迅速反应,生成红棕色的NO2气体:2NO+O2═2NO2
③实验室常用铜与稀硝酸反应制取NO:3Cu+8HNO3(稀)═3Cu(NO32+2NO↑+4X.
根据以上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1)物质X的化学式为H2O.
(2)若从如图中选择合适的装置来制取并收集NO气体,你选择的发生装置是B,收集装置是C.

(3)实验时在发生装置中可以观察到:铜片不断溶解并得到蓝色溶液,还能观察到的现象有铜片表面有气泡放出,锥形瓶中有红棕色气体.
(4)该小组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还得知:①NO容易和血红蛋白结合而使人中毒;②NO能抗击侵入人体的微生物,并能阻止癌细胞的繁殖和肿瘤细胞的扩散.综合分析①和②的信息,你得到的启示是两面性.
(5)某化工厂准备生产Cu(NO32,以铜和稀硝酸为主要原料设计了两种方案:
方案一:3Cu+8HNO3(稀)═3Cu(NO32+2NO↑+4X;
方案二:2Cu+O2$\frac{\underline{\;\;△\;\;}}{\;}$2CuO,CuO+2HNO3═Cu(NO32+H2O.
从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你认为较合理的方案是方案二.选择此方案的理由是产生相同质量的硝酸铜所消耗的稀硝酸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
(1)25℃时,将25g甲固体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并恢复到原温度后,得到溶液的质量为70g.
(2)要使35℃时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蒸发溶剂.
(3)将35℃时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5℃,则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在35℃时,在100g10%的溶液甲溶液中加入25g甲固体,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8%.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