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第七组同学在探究锌、铁、铜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又发现影响化学反应的剧烈程度的因素。探究过程如下:

(1)甲同学分别取等量的稀硫酸与足量的相同大小的三种金属进行如右图所示实验。该实验可通过观察是否产生气泡及产生气泡的快慢,判断金属活动性为Zn>Fe>Cu。同时可说明化学反应剧烈程度还与______有关。

(2)乙同学用一只试管,取一次稀硫酸和足量的铜片、铁片、锌片, 通过设计如下的实验方案进行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判定。填写下表内容:

实验步骤

观察到的现象

① 取少量稀硫酸于试管中,插入足量铁片,充分作用

__________,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② 在①反应后溶液中插入______________,充分作用

无明显现象

③ 在②所得的溶液中插入______________,充分作用

___________,溶液由浅绿色变成无色

写出实验步骤③中涉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3)丙同学认为在乙同学设计的方案中,只要补充一个实验,还可得出Zn>Fe>H>Cu的结论。丙同学要补充的实验是_____

(4)丁同学认为不必做补充实验,只需在乙同学方案中调整插入金属的顺序,即可得到Zn>Fe>H>Cu的结论,你认为调整后插入金属的实验顺序是__________

【答案】物质本身的性质(合理即可) 铁片表面有气泡生成 铜片 锌片 锌片表面有黑色固体产生 Zn+FeSO4═ZnSO4+Fe 将铜片插入稀硫酸溶液中 铜,铁,锌

【解析】

1)该实验可通过观察是否产生气泡及产生气泡的快慢,产生气泡的比不产生气泡的活泼,产生气泡快的比产生气泡慢的活泼,由此判断金属活动性为ZnFeCu.同时可说明化学反应剧烈程度还与物质本身的性质有关;

2)①取少量稀硫酸于试管中,插入足量铁片,充分作用,产生气泡,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说明铁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面;

②在①反应后溶液中插入铜片,充分作用,无明显现象,说明铜不如铁活泼;

③在②所得的溶液中插入锌片,充分作用,锌片表面有黑色固体析出,溶液由浅绿色变成无色,说明锌比铁活泼;实验步骤③中锌和硫酸亚铁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FeSO4═ZnSO4+Fe

3)丙同学要补充的实验是将铜片插入稀硫酸中,无明显现象,说明铜不能和稀硫酸反应,即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铜排在氢后面;

4)调整后插入金属的实验顺序是铜片、铁片、锌片,插入铜片时无明显现象,说明铜排在氢后面,插入铁片时产生气泡,说明铁排在氢前面,插入锌片时,锌片表面析出黑色固体,是因为锌和硫酸亚铁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铁,说明锌比铁活泼,因此ZnFeHCu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铝在空气中会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Al2O3),该氧化膜可与稀盐酸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实验小组将未打磨的铝片和稀盐酸放入恒容密闭容器中,用传感器探究反应过程中温度和压强的变化,结果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反应过程中没有热量放出

B. 0~50 s,发生稀盐酸与Al的反应

C. 50 s时,溶液中溶质为AlCl3、HCl

D. 100 s~140 s,压强减小是因为不再生成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现有下列仪器及部分药品(药品自选),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⑧的名称为________

(2)利用上述仪器可以制取二氧化碳,你选择的仪器是________(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3)常温下进行如下图所示实验。A 中固体逐渐减少,发生________(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C 中有气泡,溶液颜色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实验室常用来气体的装置。

(1)仪器E的名称为_____

(2)A~C是常见实验基本操作。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填序号);请选择一个有错误的操作写出改正方法:______

(3)选择仪器D~I完成下列实验操作:

①用KMnO4制备O2,应选仪器______(填序号),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

②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备CO2并使反应随时发生或停止,应选仪___,其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为防止造成温室效应,以下装置(盛放的液体均为氢氧化钠)可用于吸收二氧化碳的是________(填序号)

(4)下图是以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备H2,并用排水法收集。请把图补画完整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第二组同学利用横口管(如图a)等仪器设计装置探究“氧气的性质”

(1)如图b,将注射器内液体甲注入广口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利用此装置进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横口管底部盛有的固体乙的作用是__________

(2)完成(1)实验后,在固体乙上方放一块红热的木炭,再套上一个横口管进行“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实验(如图c),为证明该反应有二氧化碳生成,液体丙应为___________(填名称),液体丙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向盛有10g49%稀硫酸的烧杯中加入5.6克的铁粉,充分反应后有固体残留,t1时迅速倒入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整个过程烧杯中溶液的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点是溶液,加入锌粉,有气体放出

B. b点时,溶液中溶质只有一种

C. c点时,烧杯中固体一定是铜

D. m12.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CO还原CuO“微型实验装置(夹持仪器等略),已知:HCOOH热浓硫酸H2O+C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实验中所需CO可现制现用

B. 此装置可节约用品,污染小,现象明显

C. 此装置内空间较小,空气易排空,实验危险系数小

D. 该实验中所涉及反应的基本类型有分解反应和置换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同学们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气体的制备实验(A~F为装置编号)。

(1)写出D装置中甲仪器的名称_____

(2)用A装置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为__,其中二氧化锰起______作用;收集氧气可以选择_____ (填装置编号)。

(3)若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指出制取装置中明显的不足之处_____

(4)制取气体前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若按F图所示操作,结果在导管口未看到气泡,其可能原因与下列因素无关的是_____ (填序号)。

a. 将烧杯换成水槽 b. 导管伸入水中位置过深,气体无法逸出

c. 将水换成冰水 d. 先用手捂住试管壁,再将导管另一端插入水中

(5)实验室常用_________反应制取和收集氢气,应选用图中__________来组装一套实验装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兴趣小组对氯酸钾(KClO3)展开如下探究:

(探究一)工业制备KClO3

以电石渣[主要成分为Ca(OH)2和CaCO3]为原料制备KClO3的流程如下:

(资料卡片):氯化时,主要反应为6Ca(OH)2 + 6X ═ Ca(ClO3)2 + 5CaCl2 + 6H2O,少量 X与Ca(OH)2反应生成Ca(ClO)2、CaCl2和H2O,Ca(ClO)2 分解为CaCl2和O2

(1)根据资料,X的化学式为______,写出氯化时,X和Ca(OH)2反应生成Ca(Cl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氯化时,为提高X转化为Ca(ClO3)2的转化率,下列措施可行的是______(填序号)。

A.充分搅拌浆料 B.加足量水使Ca(OH)2完全溶解 C.缓缓通入X

(3)操作1在实验室中的名称是______,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和玻璃棒,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氯化过程控制电石渣过量,固体残渣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4)操作1后得到溶液中Ca(ClO3)2与CaCl2的化学计量数之比______1:5(填“”、“”或“=”)。转化时,加入KCl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5)操作2包含一系列实验操作,结合如图分析,主要操作为蒸发浓缩 →______→过滤→洗涤→低温烘干。

(探究二)探究KClO3制氧气

某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对KClO3制氧气进行了探究:

(资料卡片):

①KClO3的熔点约为356℃,MnO2在加热条件下不分解。

②KClO3分解时,传感器得到氧气浓度随温度的变化示意图及使用不同催化剂时的固体残留率示意图如下:

(6)由图可知KClO3分解温度______(填“高于”、“等于”或“低于”)其熔点。

(7)图中,在KClO3分解前,传感器测得氧气浓度降低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8)分析图中,对KClO3分解催化效果更好的催化剂是______

(9)将3.06gKClO3和MnO2混合物以4:1配比加热至完全反应,可得氧气体积约为多少升____?(写出计算过程计算时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已知氧气密度约为1.43g / L。)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